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那些年,我們沒有輔導班的隨筆

文學1.64W

冷風,颳起春末夏初的黃沙裹挾着垃圾片片,昏暗了天,迷離了地,遮擋了路人的眼。

那些年,我們沒有輔導班的隨筆

野貓逐風翻牆而過,鴿子縮了身擠在角落,騎車的壯漢卯足了勁原地掙扎,一羣國中生蓬亂着頭髮,咧嘴呲牙來到樓下……

這羣孩子,一進樓門便開始嚷嚷——[由整理]

“哎呀,這風,吹死我了!”

“終於到了,你知道不,我差點被風颳跑了!”

“唉!今天不知道能不能早點結束,這樣的天,我實在不想呆在這……”

“……”

幾乎每天下班回家,都會碰到這羣憨憨的國中生,一臉稚嫩,又一臉沉痛。看年紀我推測應該是七年級的學生。我樓下住着一位國中的數學老師,這些孩子都是上他家來補課的。

天真冷,孩子們身上衣很單。

不一會,樓道又歸於平靜,家家户户飄出飯菜的香味。

在人生最美的年華里,在一天最美的時光中,迎着風沙,空着肚子,耐着性子,來聽一兩個小時的數學輔導課——這是一種怎樣的拼搏,又是一種怎樣的虐心和折磨?

多少次,週末的清晨,樓下停滿了學生們的自行車;多少次,寒冷的黃昏,樓下徘徊着裹緊大衣等孩子的家長;多少次,夏日的午後,樓下傳來陣陣鏗鏘有力的講課聲……多少次,與一臉無奈的學生們相遇,都讓心中湧起無限的酸楚——我在想,這樣課外輔導真的必要嗎?

每次考試後,總有家長打來電話問我,這次孩子某一門課考得不理想,有沒有必要找個老師補一下?每次我都不自量力地堅決予以反對,但每次我的'反對都毫無意義——沒有一個家長會聽我的建議而不去給孩子找輔導班。漸漸的,我明白,家長的諮詢只是為了向我表明他們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而絕非向我徵求意見。

身在教育界,每當聽到一些外行對當下教育指指點點、説三道四的時候,我總是不屑一顧;但每當面對教育者或被教育者自毀長城的行徑時,我又無法釋懷。

我一直認為,課外輔導班是催生學生學習惰性和摧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罪魁禍首。好多學生認為,即使課堂上聽不懂也無妨,因為有輔導班的老師給他講解;即使是自己課後不鞏固知識也無妨,因為有課外輔導班的老師幫他重新梳理;甚至很多本該自己思考的問題都不用動腦,因為有課外輔導班的老師幫他解決……由此,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知識所應具備的能力、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等等都被替代和包辦,學生本應具備的學習興趣也化為烏有,滋生出一種乏味甚至沉重的負擔——厭學自此而生。

時常望着那些在課餘時間或假期行色匆匆的奔走於各種輔導班之間的學生,我總會想起自己上學的那些年代。

那些年,我們沒有輔導班,課堂上學生盡心盡力聽講學習,課後努力自學,反思鞏固;那些年,我們沒有輔導班,課堂上老師全心全意講授知識,課後督促後進,查漏補缺;那些年,我們沒有輔導班,家長們一門心思做自己的事,對孩子的學習無掛無牽;那些年,我們雖沒有輔導班,但我們的成績卻並沒有因此而落後,相反,我們因此而擁有了自學的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對知識的渴望和學習的興趣——對教育而言那是一個多好的年代啊!

可如今,眾聲喧鬧,教育亦愈趨功利化,成人為滿足自己的功利心、虛榮心,以其無知乃至邪惡,扼殺着孩子們求知向善的靈性——這才是當下教育最痛的一幕悲劇。

風依然颳得很緊,大樹隨風亂舞,像發瘋的野獸。但風總會停,樹總會靜。

只有人心靜,人世才平和而有度。

標籤:輔導班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