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科學的旅程》讀書筆記

文學2.06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的旅程》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的旅程》讀書筆記

《科學的旅程》讀書筆記1

科學是什麼?

國中科學一直來是國中中一門重中之重的學科,不管從會考考試要求,還是分值上都是不可忽略,而原本座位一門比較接近生活科學的學科,本身是學生饒有興趣的一門學科,卻在考試的重壓下有些許變了味道,學生學起科學缺乏動力,而老師更多的為了教學而教學,如何讓學生重拾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成為我一直來思考的問題,女老師的瓶頸就在於閲讀量研究不夠,容易把科學脱離於生活,年輕老師生活經驗不夠容易教學中凌駕於實際進行空範的理論化教學,作為一名年輕女老師怎麼樣可以美滋滋的上起科學課,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書中提到:在科學上,沒有一個理論能夠説得到了完全的“證明”,當新事實或新的觀察結果出現時,它必定有待於進一步檢驗和審視。正是科學這一不斷的自我糾錯的特性,使它成為人類理解自然機制最為嚴謹也最為有效的手段。這種批判性思維正是科學工作的關鍵要素。

科學家作為一個特殊羣體,由於他們的方法論特徵就是要尋找錯誤,進行批判性思考,因此他們可能比其他人更清楚地意識到,錯誤是多麼容易發生!但科學家的精神氣質是善於從前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甚至有時必須拋棄一度顯得合乎邏輯,但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誤導的、過於侷限的或無效的理論,致力於尋求正確或更合理的答案——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會成為科學家的原因。

我想好的科學課是學生批判精神的培養。有人可能會認為,科學只是事實和統計數據乏味而又瑣碎的堆砌,還有人認為,科學是詩、魔法和一切與人性有關的東西的對立面,這兩種説法都有錯誤的地方——沒有比科學更充滿生機,更充滿驚奇,或者更人性化的`事物了。科學在不斷變革,在不斷對過去的事情進行重新認識,並從中獲取新的見解。科學和實際上是一種思維方法,一種生動的、不斷變化的對世界的看法。它是發現世界背後機制的一種方式——一種非常特別的方式,用的是科學家設計的一系列有助於發現自己錯誤的規則。因為,人們用其他方法來看、聽或感覺時,很容易產生錯覺。

在我們一般人的心目中,科學,那就是毋庸置疑的東西,什麼東西只要掛上科學的招牌,人們就只好相信它。然而這恰好是一種宗教的或迷信的態度,科學的本質並非如此。宗教和成見都建立在“信”字上,科學卻正相反,它的宗旨是“不信”(批判思維),或者説它是通過無窮無盡的批判來儘可能地接近真理,以“不信”來求“信”。我們信任科學成果,並不因為它是“終極真理”,而因為它是“目前所能達到的最接近真理的”東西。科學是動態的,生機勃勃,永遠前進,它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否定自己,而且是有根有據地否定。它有一套自我更新的機制和檢驗標準,大家都要遵守,誰也不能忽悠。一種學問的精髓如果是“自己不斷給自己挑毛病”,你想它能不偉大嗎?科學正是這樣,科學家正是這種人。

所以,我想如果我們老師不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質疑的習慣,不瞭解科學特有的“發現錯誤的機制”,則他們長大永遠不會真正理解什麼是科學,他們就只會享受科學研究的成果,而無法具備科學精神,他們將永遠是科學的門外漢。

《科學的旅程》讀書筆記2

21世紀,科技時代。古人那“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境界已難以尋覓,當夜幕覆蓋大地,華燈初上,還會有誰會有這份心境點起蠟燭,在月色下獨享着一份寧靜?回眸這長長的歷史,是什麼改變了這一切?它帶給人類的僅僅是物質和精神上的變化嗎?也許,這正是《科學的旅程》所要告訴我們的。

我想,當時間誕生並創造了人類時,科學也就誕生了。雖然這很漫長,但是這段旅程卻豐富多彩,儘管從來沒有平順的大路,儘管腐朽的思想如雨天的黴菌一般不斷侵蝕威脅着真理,但陽光始終眷顧着這個世界。從書中可以看到科學發展被分成4塊:科學誕生、興起、綜合、直至現代的發達。

科學的誕生大概從古代一直到中世紀——中世紀是科學革命的年代。那時候的人們,大概都是信奉巫術、神學的.。科學的來臨,“就像是突然有人打開了窗户,一陣新鮮空氣長驅直入因塵封已久而黴變的屋子。”這個時代湧現的人物有亞里士多德,伽利略,還有就是最受讚譽的牛頓等等。儘管亞里士多德的某些言論被推翻,但我們仍要感謝他所做的。畢竟,他打開了一扇科技之門,引領人們從混沌走向批判性的思考。而伽利略和牛頓則是奠基了現代科學的基礎,他們不斷探索求知的精神將永遠引領我們走下去然而當時的社會,教會統治一切,愚昧的思想尚未完全解脱。直至進入18世紀。

18世紀,理性興起。這是一個才華橫溢而又充滿夢想的時代,自由、平等的人權理念已喚醒了沉睡於腐朽思想裏千年的人們。這裏,有近代化學的誕生,我們會永遠銘記拉瓦錫,儘管他最終在斷頭台上被處死,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豐富的知識財富;這裏有將熱和電推進一步研究的偉大科學家,歷史書上,他的名字如雷貫耳——瓦特。就是他,引領人類走向第一次工業革命社會的生產力由此大大解放,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也已到來。人才輩出,幾乎難以數清,這兩個人,只是科學旅程中的兩個不可或缺的分子。

而當19世紀來臨時,這一切都變得更加輝煌。科學,已成為了受人尊敬的職業。“一切都已準備就緒!一場偉大的突破很快就要來臨。”這足以看出這個時代的樂觀與興奮。道爾頓的原子論,是近代科學最基本的理論之一,它成為近代化學和物理學的基礎。再加上伏打發發明了電池,達爾文提出了生物學理論,這三項成果促進了科學的重大進步。偉大的綜合時代!我們能在教輔書上依稀感受到那時的科學思想的輝煌,並深深地敬仰。

那麼,現代科學,就始於20世紀至今了。我們一定會馬上想到這些名字:倫琴、居里夫婦、愛因斯坦、盧瑟福、霍金……“他們的時代是物理學領域裏充滿活力、激情和混亂的時代,他們的工作堪與科學史中最激動人心的章節媲美。”事實確實如此。“時間與空間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感官體驗,量子論和相對論永遠改變了機械論宇宙觀,遙遠星系的信息不斷傳來。”經常出現的偽科學逆流也僅僅是曇花一現。真理,似乎已佔據了世界。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科學是把雙刃劍,它在人類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十分複雜。原本一直隱藏在繁榮的文明之下但如今已顯露無疑的種族主義、反猶太主義、法西斯主義……不容小覷。這個嚴酷的現實是對科學的干擾。甚至有人在擔心21世紀,這所謂的新世紀會不會逐漸倒退到黑暗迷信的時代呢?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讀完這本書後,一張科學旅程的路線圖清晰地印在我的腦子裏。我相信,這段旅程沒有終點,真理依然存在,人類會利用所有智慧和理性力量面對自然界的挑戰。我也衷心希望自己能夠有朝一日加入這個隊伍中。

《科學的旅程》讀書筆記3

我上個暑假曾買過一本《科學的旅程》,這本書是一位美國作家雷·斯潘根貝格所寫的。

這本書講了許多科學家們的故事,從中我發現,科學史上那些所謂的天才,有一點上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比一般人更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創新意識和批判精神。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牛頓、笛卡兒、拉瓦錫、達爾文、魏格納、摩爾根、愛因斯坦、居里夫人、費曼······在他們的青少年時代,這些科學偉人曾普遍接受過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薰陶或者訓練,發展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獨立思考能力。因此,他們在一生中掌握了“學習什麼”和“研究什麼”的主動權,享受着自由探索的樂趣,而絕不是什麼“題海之戰”。

這本書也告訴我不要把學到的.東西都表現在習題上,這樣只會成為作業機器人雖然做了無數深奧的習題,卻沒有掌握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而想象力和創造力卻在愈來愈少。所以我要把學到的知識都應用到生活中去這樣才能越變越聰明!

推薦大家也去看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