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記錄表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

文學2.2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記錄表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記錄表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

記錄表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1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已經七年多了,我教過不少小朋友,這些小朋友中有的很可愛,有的很內向,有的……。但也有的小朋友很調皮。這不,今年我所教的班中,就有那麼幾個調皮的小朋友,對這些小朋友的表現我總是拿他們沒有辦法。

一天下來,來我這裏告狀的小朋友不勝枚舉。其實,每個班裏總是有那麼幾個調皮淘氣的小朋友,對於這些小朋友的表現,不少老師認為他們是故意的破壞,搗亂。然後,就把這些調皮的小朋友進行批評教育。

記錄表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2

今天孩子們的早點是圓圓的芝麻餅乾和方方的薄餅乾還有小饅頭。説實話,孩子們每天的早點都差不多,因此孩子們吃這些餅乾的時侯興趣都不太濃,特別是小餅乾,好多孩子都不要吃了,對於方方的薄餅乾孩子們是最喜歡的,因此都盯着方方的餅乾吃,動作較慢的孩子有時吃不到。孩子們開始吃了,看到他們興趣不高的樣子,我也拿起一盤餅乾説:“我吃小小的饅頭”説完就吃了一個小饅頭,我又説:“我吃圓圓的芝麻餅乾。”就這樣我按順序邊説邊吃,把三種餅乾都吃到了,孩子們看到我吃餅乾的樣子,興趣一下子被激發了,也開始一邊説一邊吃,而且也把三種餅乾都吃了,平時不愛説話的悦悦也邊説邊吃。

待孩子們吃完點心後,我發現今天的盤子裏沒有留下以前一直吃剩的小饅頭,個盤子裏的所有餅乾都吃完了,而且今天吃餅乾的'速也快了很多。雖然他們説説、吃吃,但在這過程中他們也會到了“安規律排序”領。其實一天的工作中,有時隨性很強,但都充滿了教育性。善於發現,善於思考,經驗和知識會更加豐富。有時我們老師動一下腦筋,孩子才會真正在玩玩中學到本領!

記錄表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3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個性感興趣,而且用心參與,如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資料,要求能否兼顧羣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在組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經驗證明:一堂生動活潑、形象搞笑的課,必然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我極力追求言語、動作、表情在教學方法上的適度運用,寓樂於學,寓學於樂。我從一下兩點教授幼兒簡單容易的學習兒歌:

1、追求聲情並茂,強化文學作品中的語氣語調如果將文學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現於幼兒面前,是不會調動幼兒的用心性,為了讓幼兒很快地溶入文學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我會根據文學作品的特點,在朗誦過程中時快時慢,抑揚頓挫,讓幼兒處身於一種親切、完美的語感環境中,同時,再配上優美、動聽、富有想象的音樂,以及形象生動的教具運用,使幼兒在融融的氣氛中,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願望。

2、根據語言加動作表演,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教授詩歌“春天的祕密”時,發現這首詩歌重複較多,而且很長,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首詩歌有點難,首先分段讓幼兒自己創編動作表演,我對幼兒的動作加以糾正,讓每段都有標準的動作,我把自己創編的進行示範表演,幼兒根據詩歌和教師的動作進行朗誦,引導幼兒能夠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這樣來表現出自己的風格,有的幼兒動作形象,有的動作滑稽逗人,這首詩歌用了十幾分鍾,幼兒就能表演和朗誦了。

記錄表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4

我天生愛哭,也愛笑。自從幹了幼兒教師這一行,我發現“笑”可以幫你攻克“艱難險阻”,拉近與小朋友的距離,同時也可以增強小朋友的自信心。

在幼兒看來,老師的笑是對自己的肯定,表示老師“喜歡我”,它會使小朋友情緒愉快,信心十足。所以我常常對小朋友們微笑,更注意對自信心較弱的小朋友微笑。我尤其重視早晨的“一笑”,因為早上是幼兒情緒較易波動的時刻。每當小朋友跨進活動室,我就迎上去,送給他一個甜甜的微笑,看到小朋友情緒不佳,我就親切詢問、安慰,直至小朋友臉上綻開笑容。

生活中不乏對小朋友的微笑,它可以使小朋友們樂意接近你,願意與你交朋友。老師們,既然笑的力量這麼大,我們又“何笑而不為”呢?!

記錄表幼兒園大班教學隨筆5

早上可兒帶了一包妙脆角來,要我分給小朋友們吃。

下午,吃完點心,我就拿出來果子放在桌上。這時孩子們都很高興的説:“哦,分果子嘍”。那我就説:“我們了來比賽背兒歌,背對了就把果子獎勵給誰。”孩子們都很高興,馬上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座好,準備背兒歌。

我來報兒歌的題目,孩子們舉手也很積極。但有些孩子老是站起來,手舉得很高嘴巴里還叫着“我、我、我”,怕我看不見他,我連忙説:“我喜歡舉手的小朋友,我要請手舉得好的小朋友,嘴吧不發出聲音的小朋友來回答”。但這招並不管用,為了能吃上果子有些孩子還是按捺不住了。治軒,就是其中一個,他是坐在第一桌的,還一臉的不高興得説:“老師,總是不請我。”我就生氣得説:“我就不請你。”後來我發現治軒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這一舉動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就跟他説,他應該怎麼做。背完兒歌后,我又單獨找他談了一會兒,他也似乎明白一些道理。

從這一點小事,一句無心的話。讓我感受到老師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對孩子來説,是多麼重要。大班的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們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一言一行都被孩子關注着,影響着他們。這一點我們更應該關注,家長們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