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幼兒園小班教養隨筆筆記集錦

校園8.22K

教師要善於透過隨筆練習來不斷展開對於學生寫作技能的培養,並且在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寫作慾望。幼兒園小班教養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幼兒園小班教養隨筆資料,歡迎閲讀。

幼兒園小班教養隨筆筆記集錦

  幼兒園小班教養隨筆篇1

天氣有點悶,幼兒的精力又旺盛,常規活動時幼兒顯得很躁。晨間談話的時候,我在上面點名,幼兒在下面有的説話、有的玩耍,完全沒注意我的指令。我正想喝止,提醒他們安靜下來,突又想到這樣的辦法治標不治本,於是靈機一動,對着孩子説:“來,我們現在誰都不要説話,豎着耳朵聽。你仔細聽,聽到了什麼聲音過一會老師請到你,你就起來告訴大家。”頓時,教室一片安靜,大家都在仔細的尋找更多的聲音,過了不多久,小朋友都能説出他們當場聽到的很多聲音:小鳥聲、水聲、對面馬路汽車開過的聲音……有的幼兒還會描述他聽到的聲音感覺,老師告訴幼兒,如果這些聲音象錄音機一樣把它們同時放大,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聲音就會成了噪音,耳朵就沒法清靜,長期這樣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身理健康。

接下來幾天,我變化着玩法,比如我讓幼兒閉上眼睛,然後老師用鉛筆敲敲杯子等凡是能弄出比較有趣的聲音來,再讓幼兒猜猜老師發出的聲音是什麼,再進行節奏練習。

還有一種變形玩法,就是傳悄悄話,請一名幼兒 出來看老師口型説什麼,然後用小聲的聲音傳給他的好朋友,好朋友聽了後,按指示玩遊戲,如“請你幫老師拿點名冊來。”等。

這些“聽聲遊戲”有助於孩子養成保持安靜、沉默的習慣。這也是誘導孩子們服從命令的好方法。小朋友們對這些遊戲很有興趣,幾天下來,幼兒安靜了許多,説話聲音也輕了。所以我也總結出: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必須在萬變中去“應付”幼兒的千變。

小班小朋友正在第二週的時間裏開始主題活動《幼兒園真好》在小班小朋友正在第二週的時間裏開始主題活動《幼兒園真好》在此主題下有個活動"扭扭蟲的舞蹈”,我給孩子們帶來了他們喜歡的長毛絨玩具,還給幼兒帶來了長毛絨的毛毛蟲,這次活動的的目標是讓幼兒能參加活動,初步產生親近老師,接納同伴的情緒,能隨着音樂有節奏地扭動身體,體驗身體接觸的快樂。我把我帶的長毛絨玩具讓孩子們抱抱、親親。把我帶來的毛毛蟲和他們做好朋友,讓他們學它的樣子,我先讓幼兒看我用肢體動作表現扭扭蟲的樣子,然後讓幼兒來模仿,在句末讓幼兒擁抱別的幼兒,讓他們感受愛,我還給他們留下了美麗可愛的樣子。 分析: 在活動中,孩子與老師自然地擁抱、同伴的接觸,這有利於幼兒產生親近老師、接納同伴的情緒。在此活動中也有幼兒不願意參與我們的活動,但是我沒有強求他,讓他在旁邊觀看。因為孩子的適應也有快有慢,讓他自己有個適應的過程。

案例: 現在我們小班正在進行《幼兒園真好》的主題活動,活動已經開展了2個多星期,孩子在這個活動中也非常的高興,在第二週我給孩子們安排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活動"拍個好笑的你”,我首先讓孩子帶自己有趣的照片過來,可是效果不是很好,都忘了,沒帶,所以後來我準備了我自己的幾 張以前的和現在有趣的照片,當我把我小時候的照片拿給孩子們看的時候,讓他們猜的時候,他們很興奮,都不知道是誰?後來我告訴他們答案後,他們都很高興,後來就哈哈大笑起來,然後讓他們自己説説有趣的事情,我還帶他們到科藏室去照哈哈鏡,可以説整個活動都是在笑聲中度過的,我還隨即拍下了他們開心的樣子。 分析: 有趣、寬鬆的活動能使幼兒強烈地感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從而樂意參與,我也當場記錄了孩子的表現,可以方便幼兒重温快樂時光,也可以以此作為家長了解孩子在園情況的途徑之一,老師的照片也使幼兒激起了興趣,願意去看去了解在幼兒園最親的老師的照片。 案例: 這是我們進行主題活動《幼兒園真好》到現在的第一節音樂活動《我會唱的

  幼兒園小班教養隨筆篇2

1、飛舞的小毛毛

户外活動時孩子們正玩得起勁,‘‘張老師快看,我抓到一個小毛毛。’’隨着喊聲,孩子們都擁到麗潔面前。‘‘什麼東西我看看 ’’。孩子們像發現了奇寶,都爭搶着看。我走到孩子們中間,麗潔把攥緊的小手鬆開了,原來是一顆蒲公英種子。

我問小朋友:“這是什麼?” “羽絨服裏的小毛毛。” “迎春花” “棉花” “小鳥身上的羽毛”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我告訴他們這是蒲公英的種子。同時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它的形狀與顏色,孩子們認真地看着。麗潔説:“它像小傘。” “它是白色的” “小朋友説的很好,它是由傘形的絨毛組成的,每一縷絨毛下都有一粒種子,容易被風吹散,隨風飄落到陌生的地方生根發芽,長成新的蒲公英。” 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將這顆蒲公英種子放回空中,孩子們望着飛舞的小毛毛甭提有多高興了。

藉着户外活動的機會,孩子們認識了蒲公英,增長了知識。作為幼兒教師應多留心觀察抓住每一次教育機會,豐富孩子的知識經驗。

2、我們應該關心她

平時在幼兒園裏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我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動關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去關心他們,去幫助他們。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但孩子們真正這樣做的卻很少。有這麼一件小事,卻讓我改變了對孩子們的看法。

一天早飯後,我正在打掃院子,忽然聽到“嗚嗚”的哭聲,我順着哭聲望去,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幕:田曉曉小朋友一邊走着一邊在哭,李小惠在輕輕扶着她走,走在旁邊的張倩説:“哎呀,那麼嬌氣呀!” 小惠氣呼呼的説:“她病了,你怎麼能那樣呢!我們應該關心她的,老師讓我們要互相關心的。你病了,沒人關心你,你高興嗎?”聽了孩子們的對話,我很高興,馬上跑過去,詢問了曉曉哭的原因,原來曉曉來到幼兒園後,突然覺得肚子疼,就哭了起來。我馬上送她到衞生室看了看,醫生説她喘岔氣了,一會兒就好了。

送她回來後,孩子們馬上圍了過來,紛紛問:“老師,曉曉怎麼了?曉曉怎麼了?”看着孩子們着急的樣子,我説:“孩子們,曉曉沒事了,她喘岔氣了。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關心同伴了,很好。”並着重表揚了李小惠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向她學習。

從這件事使我想到,平時耐心給孩子講關心同伴的道理,雖然當時不一定有什麼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會付之於行動,照着去做,同時還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識和道理講給別人聽,這也是我們做為老師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3、幼兒的謊言

昨天下午第二節課下課的時候,我們班的小朋友跑到我面前跟我説:“老師,我的鉛筆被雨欣拿去了,”我聽後跟小朋友説:“上課的時候老師給你問問是她拿的不,如果是雨欣拿的,我讓她還給你。”不一會兒到上課時間了,小朋友們都坐好了,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松鼠再也不敢説謊了。

從前有一隻小松鼠,它覺得自己的力氣大極了,勇敢極了。可是,小松鼠的朋友們--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卻一點兒也不佩服它。這真叫小松鼠傷心透了。

有一天,小松鼠在出去玩的路上揀到了一根黃澄澄的毛。“這是誰的毛呢?”小松鼠想,“這麼粗,這麼長,這麼柔軟,這麼漂亮。對,這一定是老虎的。要知道,老虎是森林之王呀!只有森林之王,身上才會長出這樣又粗又長,又柔軟、又漂亮的毛來。”小松鼠拿着毛剛要繼續走,正好碰見小山羊,小松鼠對小山羊説:“你看,我打死了一隻大老虎呢!你們看我厲害吧!”小山羊説:“我不信,你有沒有證據啊?”小松鼠説:“你們不信,我手裏的老虎毛可以做證,你們看,説着它驕傲的舉起了那根黃澄澄的鬆軟的老虎毛。”小松鼠那麼小的身軀能打死一隻老虎,這是為什麼呢?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產生了疑問。

於是,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決定試探一下小松鼠,於是它們找了一張老虎皮,小猴子站在小山羊的頭上,小野兔站在小猴子的頭上,然後,它們穿上老虎皮,在小松鼠第二次出去玩的時候,它們站在路邊上,看到小松鼠走過來的時候,它們就跳出來嚇唬小松鼠,小松鼠看見真正的老虎來了,嚇的連連後退,急忙朝着回家的方向跑去,忽然聽見從老虎身上傳來了一陣陣笑聲,回頭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好夥伴--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小松鼠看見自己的謊言已經被揭穿了,臉紅了,低下了頭。從此以後,小松鼠再也不敢説謊了。

小朋友們故事講完了,老師問小朋友們有誰拿了別人的鉛筆?當我剛問完的時候,當時教室裏已經不是剛才笑聲一片了,而是鴉雀無聲、東看西看了。剛才講的故事的意思就是讓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不要説謊,要做個好孩子。我話剛説完,不一會雨欣站起來走到露露那裏把鉛筆還給了露露。

我看到雨欣承認了錯誤也沒有批評她,最後快下班了,我跟小朋友們説:“小朋友們都是好孩子,所以我們要跟小松鼠學習,以後不撒謊,做個誠實的好孩子。”小朋友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好!”

小朋友友們下課了!

4、從興趣入手學兒歌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而且積極參與,如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羣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在組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經驗表明:一堂生動活潑、形象有趣的課,必然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我極力追求言語、動作、表情在教學方法上的適度運用,寓樂於學,寓學於樂。我從一下兩點教授幼兒輕鬆容易的學習兒歌:

1、追求聲情並茂,強化文學作品中的語氣語調如果將文學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現於幼兒面前,是不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了讓幼兒很快地溶入文學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我會根據文學作品的特點,在朗誦過程中時快時慢,抑揚頓挫,讓幼兒處身於一種親切、美好的語感環境中,同時,再配上優美、動聽、富有想象的音樂,以及形象生動的教具運用,使幼兒在融融的氣氛中,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願望。

2、根據語言加動作表演,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教授詩歌“春天的祕密”時,發現這首詩歌重複較多,而且很長,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首詩歌有點難,首先分段讓幼兒自己創編動作表演,我對幼兒的動作加以糾正,讓每段都有標準的動作,我把自己創編的進行示範表演,幼兒根據詩歌和教師的動作進行朗誦,引導幼兒可以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這樣來表現出自己的風格,有的幼兒動作形象,有的動作滑稽逗人,這首詩歌用了十幾分鍾,幼兒就能表演和朗誦了。

5、充分發揮晨間談話的功效

晨間談話,顧名思義就是晨間活動時對孩子進行的集體或個人的談話活動。我校幼兒老師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發揮它應有的功效,使孩子們的口語能力將大幅度提高,老師也會從與孩子們的交談中瞭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孩子們經過一週的的晨間談話訓練,已逐漸盼望着與老師在晨間交流了。晨間談話可以滲透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如何穿衣服,給孩子講解不亂扔紙屑的好處,讓孩子們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上肯動腦筋,大膽講話,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許多孩子在學習上都有了進步。老師和家長的心裏都高興極了!

6、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裏説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用命令的口氣,很多孩子把這樣的不良習慣也帶到了幼兒園。

在星期二的下午我們區域活動時,我發現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氣對小朋友講話。如:奎瑤給我拿鉛筆來,潤琪給我拿着樹葉和剪刀等等,針對班級的這種情況,我分析了各種原因。1、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替別的幼兒着想,幼兒的行為動機初始一般都是“為我”而不是“為他”。4---5歲的幼兒是自我保護意識產生的階段,自我意識產生之後,幼兒更多的注意“我的觀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這一時期“自我中心”佔了上風,所以4---5歲的孩子都是從自我出發來進行選擇和活動的,他們往往不去考慮別人。2、幼兒受到家庭的影響,家庭成員間進行語言交流,往往認為自己不必客氣,常常有意無意地以命令式的口氣説話,給孩子造成了不良影響。3、情緒的好壞也能影響孩子説話的口氣,幼兒行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緒的影響。為了改掉幼兒用命令式的口氣説話的不良習慣,培養他們互相團結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在班級更注意從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氣對幼兒講話,創造處一種民主、禮貌、和諧的氣氛。並且對幼兒給予更多的關懷、愛護,其次要耐心細緻地給幼兒講道理,讓他們懂得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請別人幫助應該有禮貌別人才樂意幫助你,説話像下命令、別人會討厭你,不願幫助你。我們還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引導孩子想到他人、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然後,要在一日活動中我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隨時糾正幼兒命令式的講話。如果發現幼兒是在情緒不好時命令別人,老師就告訴他:“心裏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就告訴老師,用命式的口氣講話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把情緒帶給別人。”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引導,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漸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氣講話的不良習慣,還學會了更多的禮貌用語,我非常高興。

7、別讓孩子在抱怨中成長

生活中父母喜歡以他們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繼而代之的是不適當的埋怨孩子,責怪聲不斷。圍繞在孩子耳邊的'經常是這樣一句話:“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經常受到批評後就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擊他人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個強者,來撫平自己的失望情緒,擺脱“我不行”的念頭。

我們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們父母習慣於在別人面前數落批評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喪失殆盡,所以做事的時候經常怕這怕那,他看見別的小朋友獲得成功時便會乏味的説:“那種事真沒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緒上還沒有成熟,也經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責他人。他們更強烈的希望擁有同病相憐的夥伴。

同欣航相反,我們班心儀小朋友不去指責他人,卻情緒更低落,內心充滿着自責,有着過分的自卑感,總是覺得在別人眼裏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實際上是等於在叮囑孩子:“你要不斷的失敗呀!”由此看出,在中國鼓勵教育刻不容緩。父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及時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幼小的心靈正是靠父母和幼兒老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鼓勵猶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猶如一劑良藥,撫慰孩子心靈創傷;又猶如一縷春風颳過孩子心頭,温暖孩子的童心!

8、下班後,看到的、、、、、

下班後, 在門囗等待已久的家長, 隨着保安人員把大門敞開, 教師到家長手中接送卡收齊, 孩子們安安全全的讓家長接走,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我就是在這種情景下結來了自己緊張而忙碌的一天.

一天沒見到孩的家長, 心裏總覺得對孩子説些什麼, 總想把積攢了一天的思念之情, 告訴親愛的小寶寶. 你看, 一見面又是親又是抱的,小寶寶們也像一隻只歡快的小鳥盡情的歡笑. 有的孩子還跟父母撒嬌, 要這要那,我發現有的孩子一見到父母便拽着買口香糖、水果凍等之類的小食品,甚至讓爺爺奶奶買玩具,買蹦蹦牀等。每位家長也豪不各嗇地滿足孩子這樣那樣的要求,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這種情形下慢慢的養成了。有的家長則不這麼認為,面對孩子的種種要求,他們不是一味迎合和滿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動與孩子交流,以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為中心,邊走邊談並引導孩子回憶老師所教的新知識。

家長通過與孩子談話,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並能夠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遊戲情況,對幼兒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

9、“車”帶來的主題

春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孩子們像出籠的小鳥,嘰嘰喳喳的聚在一起,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今天他們都帶來了自己的沙水玩具,在我的帶領下來到沙池玩沙,孩子們邊玩邊談論着自己的發現與感受。梓陽指着自己的大車説:“我的大車可以翻鬥,用力一翻沙就都沒了,好輕便!”金航推起自己的小推車説:“我的車可以推很多土,玩起來也很好!”……看到這幾個孩子對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開始思考:各種車能否成為我們的主題活動呢?於是,我讓這孩子們開始收集有關有關車的圖片,放在班內的圖書區,每天區角活動時我和孩子們一起看看書,和他們説説有關車的故事,孩子們都很高興,,我還故意提出一些問題:“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車”“它們都有什麼作用”?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和我共同研究,共同探討,收集資料:有的帶來製作的自行車,有的畫下了各種汽車,有的帶來挖土車、小轎車、消防車、、、、、、、,頓時,我們的教室頓時成了車的世界,車輛成了大家的關注點。

通過這次對“各種各樣的車”主題活動觀察與分析,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孩子們就像各種車,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寬闊的跑道上,自由的奔跑!

10、激發創新,捕捉孩子的創新火花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擔負為人才培養奠基的艱鉅任務。因此,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度,鼓勵孩子去標新立異,努力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訓練孩子的創新能力。

今天上午,在組織綜合活動歡樂的元宵節時,許多孩子都把逛花燈的歡樂場面和感受通過美術表現出來,當我走到佳音身邊發現她畫的盡是坦克車、大炮、戰鬥機等,我似乎有點不滿意,心想這麼歡樂、祥和的節日,你的畫火藥味怎麼這麼濃。但是我轉念一想還是聽聽她有什麼想法。於是我輕聲地問她為什麼這樣畫,她興奮地説:“老師,這是解放軍叔叔開着坦克在裏面點燈慶祝元宵節;這是空軍把戰鬥機的燈都開着把天空照亮了,他們也在慶祝元宵節;還有……”。聽!孩子的想象力多麼豐富,我真的很慶幸剛才有耐心傾聽佳音的想法,才沒有傷到她的自尊心,同時也讓自己傾聽到其內心的語言。因此,教師只有認真傾聽才能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切忌説“你怎麼這麼煩呢!”“你沒看我正忙着嗎,一邊玩去!”“你真傻!”等傷害幼兒自尊心的話語。當孩子提問題或與你談話時應該放下手頭的事情,做出注意傾聽孩子説話的姿態,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慾望,促使他們產生創造的興趣。

又如:《奇妙的繩子》創新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繩子隨處玩,任意在手中擺動,一會兒變成搖擺的樹枝、一會兒變成風吹的小樹在晃動、一會兒變成小朋又在跳舞,一會兒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一活動中,讓幼兒在玩繩中探索積累,層層撥開層層發散,由一點向多點想象,採用層層遞進的時間讓幼兒層層創新層層發展,有體驗到模仿到創新的結構動靜結合,給予孩子充分想象、創造和自由表現的空間,充分錯金幼兒的創新能力的發展,嘗試繩子的多種玩法。

幼兒的創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驅動,讓幼兒感受到老師是自己最忠實的支持者。因此,教師應瞭解、認識、尊重幼兒,使幼兒感到老師是可以溝通的,是對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從而大膽地去創造,激發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更加自信、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學習,萌發創造的激情,表現自己的感受。

  幼兒園小班教養隨筆篇3

班教養筆記——快樂洗手

小班幼兒在洗手的過程中,總會聽到不斷的告狀聲:“老師,他又在玩水!”“老師,誰誰沒有挽袖子”……每天這些事情總是重複發生。過去,我總是反覆提醒常規要求,“洗手時要這樣……要那樣……注意……”可效果總是不好。

我想,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徵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愛的遊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徵,並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於是,我調整了策略。

這天,在孩子們洗手時,我也加入進去,並有表情地唱起了《洗手歌》,這是我從《洗洗小手》改編過來的歌曲:

挽起袖口,洗洗小手,我們來洗――手……

甩甩抖抖,甩甩抖抖,水珠飛跑了……

我邊唱歌曲邊洗手,當我唱倒甩甩抖抖時,時而快抖,時而慢抖,誇張地動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紛紛跟我學起來。格格甚至一邊隨歌曲的內容進行表現,一邊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動作之中。

讓洗手環節趣味化,遊戲化,讓幼兒在歌曲的強弱,節奏快慢的變化中,通過動作表現歌曲內容,表達自己對歌曲歡快的感受,能促使它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現在,就連以前幼兒最愛敷衍的挽袖子,甩手,摘毛巾等環節,孩子們都願意主動完成了。

教師應做有心人,引導幼兒建立適合其年齡特徵,能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科學合理的常規。尤其是如何引導幼兒由“要我怎樣做”變成“我要怎麼做”,值得我們每一個幼教工作者深思。

小班教養筆記:老師,我真的飽了

在平時孩子進餐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比如:有些孩子比較挑食,如果飯菜不合他的心意,他就開始鬧着不吃飯;有些孩子吃了一半就感覺飽了,開始坐在位子上發呆……無論遇到哪種情況,我們老師會採取怎麼樣的措施呢?

一次午餐的過程中,我巡視着孩子們的就餐情況。這時,我發現坐在桌子邊的遙遙低着頭,手裏拿着勺子也一動不動。我看到她的餐盤中還有三分之一的飯。於是我摸摸她的頭鼓勵説:“遙遙,加油哦!你快吃完了。”這時遙遙抬起頭,眼淚汪汪地看着我,小聲地説:“老師,我吃飽了。我真的飽了。”原以為我想遙遙是不愛吃這些蔬菜所以想找藉口倒掉。可是我看着她那楚楚可憐的樣子,我相信她是不會撒謊的,又不忍心讓她再吃下去。於是我對她説:“遙遙乖,那你再吃五口就把飯倒掉了吧。”)當遙遙吃完五口飯後,她慢吞吞地走到倒飯處,她邊倒時邊小心翼翼地看着我。我回應她的是一個安心的微笑。倒完飯後,她開心地來到我的身邊,然後開心地對我説:“張老師,你真好。”

這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件,但從中我也能感悟出許多教育的價值。遙遙是一個性格温和,又膽小的女孩子。她每次遇到什麼事不會事先和你説,等待着我們去發現才會跟你講。從這件事件中,我們能體會到:作為老師,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就要時刻觀察每一位孩子的一舉一動,去揣摩孩子內心世界的想法。

小班下學期的孩子,他們逐漸地形成了自我的思維,有了許多自己的想法。他們應該知道自己能吃多少飯,當孩子不願吃時,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意願,不要再逼孩子超量地進食,否則,不但影響了他們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影響其對教師和幼兒園生活的態度,甚至還會影響他們的人格健康發展。

美國的心理學家多拉德和米勒經過多年的研究認為,飢餓需要得到滿足的條件會被泛化,進而影響細幼兒將來的人格。如果幼兒常處在主動狀態下進食,那麼,他們的將來會有可能成為積極主動的人;如果幼兒常常在被動狀態下進食,那麼,他們將來可能成為被動的人。

所以,對於進餐問題,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幼兒的意願,尤其重要的是想方設法讓幼兒有飢餓的感覺,在有食慾的前提下進食,這種主動進食的態度,有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

一個小小的進餐問題,也有着大大的學問,這種細微之處就要靠老師的用心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