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酉水寫景散文

文學4.72K

酉水古稱酉溪,是武陵五溪之一。酉水為洞庭湖水系沅水下游左岸一級支流,發源於湖北省宣恩縣境內的白水河,自北東向西南流經來鳳、龍山,於百福司又入重慶市,再經大溪、酉酬、石堤、裏耶、比耳、碗米坡、遷陵、王村、烏宿、沅陵流入沅水,最後匯入洞庭湖。

酉水寫景散文

沅陵往西即酉水。距沅陵城15公里便是酉水首鎮——烏宿。烏宿往上30公里便是鳳灘大壩,庫區直抵永順、保靖至裏耶……

酉水河上梯級水壩不少,險灘變平湖。尤其是源頭的湖北來鳳和湖南龍山更是雞犬相聞的分立在酉水河兩岸。真是現實的龍鳳呈祥而龍鳳呈翔。

酉水河流域,山清水秀,羣峯挺拔,隨處可見鬼斧神工,渾然天成之景緻,令人心動神蕩,流連忘返。

酉水被稱為土家、苗人的母親河。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滅巴蜀以後,巴子五氏流散到酉、辰、巫、武、沅五溪地區,由此成為土家和苗人先民。

土家、苗人就是沿着酉水溯流而上,在湘渝鄂西廣大地區開疆拓土、繁衍生息的。由於特定的自然歷史原因,酉水流域是巴土文化的主要沉積帶,也是巴楚文化、漢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民族文化絢麗多姿。

酉水流域人傑地靈,物產資源富集,眾多特色產品堪稱物華天寶,馳名天下。酉水流域風光雄奇,山秀水幽,生態植被保持好,氣候適宜,有“陽剛之最、天然氧吧”之稱,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酉水也叫白河,其源頭湖北境內叫白水河。是優美的自然風光孕育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在這裏,可以觸摸歷史的痕跡,可以聆聽遠古的.天籟之音。

酉水河也是湘西人的母親河,是湘西與外界物資交流和文明傳遞的主要渠道。烏宿便是這條河上的第一物資集散地。

一艘艘依靠人力划槳撐篙拉縴的木船,將湘西的桐油、五倍子、獸皮、藥材等土產經烏宿源源不斷地運出,再將下游口岸的洋油、鹽巴、布匹、日雜百貨運回來。酉水灘險水急,船行其間險象環生。從保靖到常德,往返往往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在漫長的行船日子裏,船工們為齊心合力戰勝自然的艱難,也為排除胸中的苦悶,調節自己的生活,日積月累,逐漸創作了與水上勞作緊密相關的獨特歌謠,具有濃郁的地域性和音樂質感、夾雜着吼喊的酉水船工號子。

令人惋惜的是,酉水河上攔河築壩建起了幾座電站,加之交通方式的變遷,酉水全境通航的歷史也正式結束,酉水河谷裏的船工號子也隨之沉落在光陰裏。當作為船歌創作者和傳承人的“號子頭”相繼逝去,保存下文本和音像作為“標本”,這是很多失去現實生活載體的民間文化所採取的一種無奈的保護方式。

烏宿鎮也隨之消失被改成了二酉鄉,這是一件令濃情念舊的烏宿人惋惜、遺憾、情何以堪而仰天長歎。歷史總是推成出新而生生不息的。

在酉水流域可以看見三種利用河卵石捕魚的方法,即捉巴巖魚、砸黑扁頭和撇岔。這三種捕魚方法都很有趣,我們小時候也都幹過。這或許是遠古生活習俗留給我們後人的活化石。

巴巖魚依附在水裏隱蔽的巖石底下,這種魚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人用手摸它或用手掰它,它都不動不逃,仍然緊緊地爬在巖石上。只要把巖石從水裏抱出來,在脱離水的瞬間,巴巖魚會自動掉下來,這樣就可以用其它工具將巴巖魚接住。

黑扁頭就是一種黑色的鬍子鮎魚,躲藏在水底巖石下,捉這種魚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搬起石頭砸那些可能藏有魚的石頭,黑扁頭受到巨大的震動,被震暈浮上水面。

溯流而上,河水皆清澈見底。深潭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裏。

其實,沈從文筆下的“邊城”乃是今天湖南花垣縣的茶峒,《邊城》中提到的“白河”,便是酉水河,也非鳳凰縣的“沱江”。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説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因此茶洞也於十幾年前正式更名為邊城。邊城“素有一腳踏三省,湘西小南京”的美稱。西與貴州省松桃縣的迓駕鎮和重慶秀山縣的洪安鎮接壤,北與重慶市秀山縣的峨蓉鄉隔河相望,是湖南省的西大門和湘西四大古鎮之一。

12下一頁

標籤:寫景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