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小班教育隨筆(精選27篇)

文學1.53W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育隨筆(精選27篇)

小班教育隨筆 篇1

一顆小樹苗,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也可能單薄無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實並不漫長,作為老師的我們,在給予孩子知識的同時,還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我們給予孩子的愛包括父母對孩子的愛,姐姐對弟弟妹妹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等等。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我們還獲得了快樂與幸福,在這簡單的幸福裏,我們也在不斷成長。

孩子會模仿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而且還會模仿的有聲有色,老師時時刻刻都影響着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所以,老師應以身作則,做好每一件事、説好每一句話,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誤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所以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啟蒙老師,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我們需要多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尊重、信任與鼓勵,還有我們的愛。孩子與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從早上入園到下午離園放學,一天的時間,孩子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除了學習知識外,更多的則是與老師相處,學習老師身上的東西,老師自身的點點滴滴都影響着孩子,在孩子的眼裏,老師是神聖的、偉大的,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於每一個眼神都影響着孩子,所以説老師是孩子在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人。

孩子與老師是互通的,是相互影響的。在我們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不曾擁有的愛;在我們傳授孩子知識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教學方法;在我們給予孩子快樂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一張張天真的笑臉;我們在奉獻自己的同時,孩子也在回報我們。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與孩子共成長。

所以,讓我們“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讓我們的孩子可以變的更開心、更活潑,讓我們與孩子共成長而更加努力向上!

小班教育隨筆 篇2

現在幼兒園裏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有些還是獨生子女的子女,因為沒有兄弟姐妹的原因,再加上,有些孩子整天呆在樓房裏,和其他孩子接觸的比較少,他們具有很強的獨立自主性,但同時他們謙讓與協作精神卻很差。於是一些“小霸王”,便產生了。我所教的班級是小班,再通過對孩子的觀察與瞭解之後我發現,大多數的孩子不會與其他小朋友一同玩玩具,一般都是各玩各的,中大班我也瞭解了一下,一般也是這種情況,一般都會認為拿到自己手裏的玩具那就是自己的,就只能自己玩,別人不能玩。一旦別的小朋友拿走了自己的玩具,或者哭鬧,或者告訴老師,或者再去搶回來。而當看着別的小朋友手裏的玩具好玩的時候,就會去拿去搶。

每當遇到孩子搶玩具的時候,老師就會過來調解,有時讓搶了別的小朋友玩具的孩子把玩具還回去,批評一頓,告訴他在不能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有時兩個孩子相持不下的時候,老師會把玩具收走都不用玩。可是不管老師怎樣告訴,還是孩子搶奪玩具的現象還是不斷地發生,好像總有段不清的官司要處理。

孩子們到底是怎麼了,老師是那樣的三令五申,不斷的批評,為什麼這種現象還是在不斷的發生呢?一天,又有兩個孩子爭奪一個玩具了,被搶的孩子大聲的哭鬧着,我便向搶玩具的孩子所要玩具,可是這個孩子就是不給。最後我把玩具奪過來給了被搶的孩子,被搶的孩子不哭了,可搶玩具的孩子又大聲的哭了起來,這可怎麼辦好呢?我突然想到,讓兩個還商量商量如何?於是,我一邊哄着那個搶玩具的孩子不要哭,一邊鼓勵他説:“你自己和小朋友商量一下,你説‘小朋友把你的玩具給我玩一會吧!’”於是那個搶玩具的孩子試着説出了那句話,令我沒想到的是,當他説出了這句話之後,小朋友竟然把玩具給了他。兩個孩子有高高興興地玩了起來。原來孩子之間不懂得如何去溝通呀!

經過這次之後,每逢遇到孩子爭搶玩具,我都會教那個搶玩具的孩子怎樣與其他小朋友商量,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沒想到這招還挺好使,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被商量通。久而久之,有些孩子也學會了與其他小朋友商量,當他們想玩別的小朋友手中的玩具的時候的時候,他們會説,“你的玩具給我玩一會兒吧。”而別的孩子也會慷慨大方的分享出自己的玩具。然後我會讓孩子説謝謝!當然,有時也會遇到不夠大方的小朋友,這時我會幫着商量一下,或者在教給他一句話“你玩夠了,再我玩會兒吧!’到了這時,再難商量的孩子都會被商量通的。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孩子們也不用哭了,也不用搶了,還能夠開開心心的玩玩具,並且學會了分享。

除此之外,我還有意識的發給孩子不同的玩具玩,告訴他們如果玩夠了,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換,以鍛鍊他們的溝通能力,懂得與人分享,從中找到快樂。

我也漸漸明白,分享並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它也是教出來的呀!

小班教育隨筆 篇3

遊戲都有規則,有的是明顯的規則,有的是隱藏的規則。遊戲的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可以在孩子選擇了“今天玩什麼”後,再來問問:“你們想怎樣來玩這個遊戲呢?”此時,他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規則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則是不合理的。當一個遊戲提出多種玩法時,我們可以讓他們去試一試,在試過之後他們就會自己得出一個結論——“這樣玩是最好的”。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説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孩子們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如何使遊戲真正成為孩子們自己的遊戲,如何在遊戲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玩什麼,怎樣玩,玩多久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放開手,給予他們自由發揮潛能的機會。

例如:玩“益智區紙杯子”時,幼兒提出了很多種玩的方法,有的可以一個一個套在一起,幼兒可以把它們一個搭起來等不同玩法。”通過實踐,孩子們提出的規則要求沒辦法完成或是很難完成時,我們也要讓他們去試一試,在試過之後他們自然而然又會得出另一個結論——“這樣玩是不行的!”。實例證明遊戲活動的過程中,讓孩子們自由地選擇了行為方式,才能真實的表現他們的心理狀態,反映他們的發展水平,毫無拘束的表露他們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他們頭腦中所想到的一切。

總之,撒開手讓幼兒按自己的意願,獨立自主的去選擇遊戲的方式方法、規則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遊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從而也會體現出遊戲是幼兒基本活動的真諦。

小班教育隨筆 篇4

小班幼兒正處於自我意識的萌發時期,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有的幼兒自我中心很嚴重,認為什麼都是我的,不會謙讓;有的幼兒較膽怯,羞於交往,害怕對方拒絕自己,但其內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一起做遊戲的;有的幼兒缺乏起碼的禮貌知識,在活動中撞倒了對方或踩痛了對方連一句“對不起”都不説。因此,幫助小班幼兒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對其自我人格的建構和社會性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一次户外活動回來後,李老師帶女孩子喝水,我帶男孩子入廁。這時,廁所裏傳來了爭執的聲音:“我是第一個嗎!老師他搶我的第一,他推我!”“不行,我是第一個!”“哇!”(哭聲)……原來,小朋友小便後喜歡趕快跑回來站隊,有些小朋友回來的早,可是不排隊,所以就讓回來晚的下朋友站在了第一名。可早回來的小朋友,就是不主動排隊更不願讓出第一。其他小朋友又不肯讓還給他,於是他就動起了“武力“…像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排隊的時候都會上演好幾次。

小班幼兒剛剛從家庭中走出來,他們的自我中心心理比較明顯。在他們的意識中,“我搶到的就是我的。”“我搶不到就打你、咬你”,而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因此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常常發生衝突。我們知道幼兒模仿力極強,特別是小班幼兒,他們能通過模仿去學習攻擊性行為,同樣也可以通過模仿去學會謙讓、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為。所以我們在日常活動來啟發、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經過我們班級老師一段時間的耐心引導,現在我們在如廁時耳邊經常聽到的是:“老師,我排好隊了。老師,我沒有搶第一”……

今天的幼兒園教育,是個內涵豐富的大概念,生活環境對幼兒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行為、語言、表情都在向我們傳遞着他們需求、困惑和感受的信息,所以身為幼兒園一線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注重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中藴含的教育價值。

小班教育隨筆 篇5

陽光明媚,萬物復甦,天氣開始漸漸的暖和起來,一起都展現出了生機盎然的景象,在我們幼兒園裏也注入了新的能量—小三班,還記得開學的第一天剛進教室就是哭聲一片,各種各樣的哭都有,當老師把他從父母手中接過來時,咧着血盆大口,緊皺眉頭,拳打腳踢。哭聲如雷聲,驚天動地,見了老師彷彿是見了大灰狼,有的小寶貝,離開父母以後,獨自選一個小角落,抱着自己心愛的玩具和衣物,悄悄抹眼淚,哭聲細細的,讓人看了更心酸…… 有的小朋友一踏進教室,就不停地哭,不停地問:“老師,我媽媽什麼時候來?”“老師我媽媽還要我嗎?”“老師,我要找奶奶,我不喜歡在這裏。”“老師,你給我爸爸打一個電話,讓他第一個來接我。”看着他們那無助而又恐懼的模樣,你會心痛嗎?

作為老師我們明確知道這樣子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則更是難以接受幼兒園的新生活,哭鬧實在是很普遍不過的事,所以我們會盡力勸服那些家長不要陪着孩子,我們也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把孩子交給我們是可以放心的。 很多家長還是願意理解相信我們的,看着淚流滿面的孩子他們還是“狠心”地離開了,在家長離開以後,憑藉自己的教學經驗,我會帶那些哭鬧不停的孩子去幼兒園裏的那些娛樂設施處玩耍,很多孩子看到新鮮的大型玩具會馬上停止哭鬧。不過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的,有些孩子還是會一直哭鬧,這時我會陪着他們,帶他們去玩,努力的建立起與孩子之間的友誼之橋,讓他們對自己更加親近更加信賴。

現在開學已經有兩週的時間了這些小寶貝們都已經學會了排隊上廁所,排隊喝水,還會在吃飯的時候和老師説一聲:謝謝老師。所有的一切真的很欣慰,看着一個個稚嫩的臉龐,一個個天真活潑的笑容,想想幸福真的很簡單,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就在自己開始的每一步。

小班教育隨筆 篇6

記得剛開始使用區角活動時,在一天下午,給我們班的幼兒分配到區域活動區去玩,讓我們印象很深,當時給他們其中一組玩的是角色區,他們在區角活動中扮演買燒烤的行人和賣燒烤的商人。並且分配很好,賣燒烤的分為,收錢的、點菜、烤燒烤的、還有最後一個收盤子的。

這時,我就在旁邊悄悄的看着,他們有模有樣的進行着角色活動,先是一個小男生來買燒烤,他首先去點菜那個幼兒面前點了幾串洋芋、韭菜,點菜的幼兒把錢算好説:“洋芋一塊錢一串,韭菜一塊錢一串總得兩塊錢”當時我還有點意外,這麼清楚的算賬,接着買燒烤的幼兒開了錢,便把燒烤拿給負責烤燒烤的幼兒,負責烤燒烤的幼兒,麻利的把燒烤放到燒烤箱(紙張)上來回翻着烤,也像大人烤燒烤一樣,在上面撒上鹽、辣椒,燒烤烤好了,買燒烤的幼兒開始吃了,嘴巴嗒嗒的模仿着吃的樣子,吃完以後便回座位上了,這時下一個買家又接着來買燒烤。

我連續的觀察了幾個幼兒,他們都是模仿大人吃燒烤的過程來進行,並且都是很有大人的範,看他們要的正開心,本來我也想去參與,感受一下兒時沒有玩過的活動,但是卻而止步,因為他們正玩的開心,不想去打斷他們,下次一定和他們一起玩,從這個活動讓我發現幼兒的模仿能力是我們無法想象到的。

也讓我知道了,在角色扮演區中,他們是主角,猶如站在舞台上最閃亮的主角。

小班教育隨筆 篇7

今天早上,我們班的洋洋媽媽來送洋洋去幼兒園。我和她熱情地談論了陽陽最近的表演。洋洋的媽媽和我談了很多,但最讓她頭疼的是孩子的“挑食”。她告訴我:“陽陽”很少在家裏吃,不吃,不吃,不喜歡吃,不喜歡喝牛奶,生氣我和父親吵架了就一頓飯,在這個時候,我們忍不住責罵他,他聽了李,李,他不吃,做什麼”!聽了洋洋媽媽的話後,我向她提出了幾點建議:我們大人對食物有大人的看法,當然孩子也不例外,為父母挑選食物的孩子不一定能夠理解。這時,父母不應該“強人為難”,而可以採用誘導法:選擇可愛的食物,然後坐下來邊吃邊和孩子交談。

小班教育隨筆 篇8

面對來自不同的幼兒,我覺得應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幼兒。 一次,户外活動結束後回到教室,準備和孩子們學習健康課時,我突然發現空着一個座位,這是誰的座位?一個小朋友説是尚輝。尚輝哪去了?我正要出去找,尚輝推開門進來了。尚輝,你去哪兒了?怎麼沒一塊回來呀。

他紅着臉説:"我、我去小便了,去的時候忘了告訴老師了。"看着他緊張的表情,我心中有一絲絲歉意,如果我在回來前點數一下孩子,就不會有此插曲了。"對不起,是老師的原因,以後老師不會丟掉你了。"尚輝開心地笑了。

通過這件事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組織集體活動尤其是户外活動時,老師一定要時刻關注着孩子,隨時點數孩子,不能讓一個孩子掉隊,避免孩子丟失,真正做到一個都不能少!

小班教育隨筆 篇9

幼兒園處於孩子成長的懵懂期,調皮、好動、想象力豐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顧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瞭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無限的愛,否則,還真容易被孩子的不聽話氣壞呢。小朋友喜歡的老師長頭髮的,可以梳辮子、漂亮的、年輕的、知識多、懂科學的、有本事的。

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我都向家長介紹老師的工作是非常瑣碎和清貧的,這是由幼教的任務和性質決定的。幼兒園是保教機構,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地成長髮展。幼兒園教師還有解決家長後顧之憂、支持家長工作的任務,所以對幼教來説師德更重要。幼兒園階段處於一個奠基的階段,從大的方面説要對孩子終身可持續發展負責,從細的方面講就是對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樂、當天的心情負責。

如果沒有愛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幹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師關愛,比如經常要抱着他們,小朋友也特別喜歡老師,可能鼻涕、眼淚就都蹭到老師的衣服上了,這是很正常且經常發生的事。這就是孩子,他們就是這樣的,這就需要老師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個小時都得目不轉睛地跟着孩子,必須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下班時間還要給孩子做教具、備課、佈置環境,週末還經常組織親子活動,自己的業餘時間非常少。一個孩子出現問題對幼兒園來説是1/400,對一個家庭來説就是100%。所以無論在生活照顧還是教育教學上都要精益求精。

兒童是一個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藴含着強大的精神能量,並按照自己的成長規律成長,我們的教育也會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與個性特點。比如:小班寶寶的思維是形象具體的,他們的思維必須依據形象生動的參照物,並且要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關,小白兔,紅蘿蔔是他們易於理解的,而抽象數字1、2、3的實際意義,對於他們來説理解起來就很困難。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就會使用孩子易懂易於模仿的語言,使用簡單不會讓孩子混淆的概念,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等等。

幼兒園教師就像百寶箱,什麼知識都要通曉一二,要有較強的綜合藝術素質,包括對色彩的理解能力、對音樂的感覺能力,包括穿着,怎麼樣穿着得體,讓小朋友喜歡又符合教師的身份,這些都是幼教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還有語言表達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幼教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橋樑,對小朋友説話要簡練,聽得懂同時注意層次性。對家長的建議要有指導意義,對孩子的評價措辭要準確、委婉。

作為孩子教師,我認為理解、愛和尊重是與孩子溝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為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着在心理成長之上的。再有,愛和尊重是貫穿教育始終的,肯定與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內在規律自然發展,對他們的自然發展表示尊重,為他們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精神與物質環境,我們的總園長朱敏女士就提出過這樣的教育思想“蹲下來講話”“抱起來交流”“牽着手教育”。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同時讓孩子在自然發展中體驗到了無盡的愛和自由,這對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鋪墊輝煌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孩子的學習活動與日常的遊戲、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遊戲和生活中不斷出現在孩子面前的真實問題情景使他們不斷調動和運用已有的經驗,並在不斷地面臨挑戰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經驗。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總是將教育生活化———讓孩子不知不覺地會了,讓環境問題化———讓孩子玩着玩着就學了。這種説法看似簡單,其實對老師的觀察、分析、提煉、創設能力則有着較高的要求。作為教師,我們就要在幼兒園的環境中支持孩子解決問題,進而引導孩子將經驗遷移到社會生活中去。

小班教育隨筆 篇10

為了培養孩子們的生活自理本事,提高他們的自我服務本事,進一步瞭解自我的事情自我,同時也是培養孩子們的職責感、自信心及處理問題的本事。在主題“小鬼顯身手”的背景下,今日午時,我們中六班舉行了“穿衣服”比賽。體現比賽的公正性,我們要求孩子們統一穿着運動服,邀請各位家長的前來觀摩,採取抓鬮進行分組比賽。

比賽開始了,孩子們隨着“裁判”教師一聲令下誰也不甘示弱,都在努力用自我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賽任務。可是由於個別幼兒脱衣服的時候比較慢,所以穿衣服的時候就太慢了。你看,有的小朋友身手敏捷,動作靈活迅速;有的則急於求勝,反而忙中出錯,衣服的拉鍊拉不上,急得團團轉;有的動作雖稚拙但很認真,不管教師和爸爸媽媽多着急地喊着“加油、加油”,他還是慢悠悠的細心翼翼地穿起來,還有的更是不緊不慢地一邊看着同伴一邊穿着衣服,急得旁觀的爸爸和媽媽恨不得趕緊上去幫忙……呵呵,瞧着孩子那摸樣真是可愛呀!

小班教育隨筆 篇11

今天是開放日,全班幼兒的家長都來了,不大的屋子裏滿滿的人,充滿着歡聲笑語。孩子們的表現比平時更出色,家長們看到孩子的進步都笑得合不攏嘴。

“光寶寶溜下地呦,親親一羣果娃娃……”歌兒唱起來了,聲音最響亮的一個是侯亦婷,我注意到婷婷媽的眼裏似乎有些潮濕。看着婷婷唱歌投入的樣子,我也不禁想起了初次見到婷婷時的一幕。那時已經開學三四周了,可是婷婷卻一直沒來報道。從婷婷原來班的老師那裏我們瞭解到,婷婷是奶奶一手帶起來的,老人對孩子嬌得很,在家一個噴嚏就請假不上幼兒園了。婷婷習慣了家人的過度關心,對家和家人的依賴性很強,自理能力方面缺乏鍛鍊,並且幾乎獨自不跟外界來往。至於婷婷為什麼開學這麼久了還沒入園,我們通過電話知道的情況就是婷婷去另一縣區的姥姥家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孩子們和我們兩個老師的關係越來越默契,在我們又往婷婷家打過一通電話之後,婷婷的父母答覆下週一就把婷婷接來送入園。婷婷來到這個新的班集體時,我們看到的是個文靜怕人、白淨漂亮的小姑娘。她躲在奶奶身後,拽着奶奶的衣角哭着鬧着要回家去。我們兩個老師先把依依不捨的婷婷奶奶勸走了以後,好不容易才使婷婷的情緒平復下來,可是直到午飯時,婷婷的眼裏還是淚汪汪的。幾天後,在婷婷媽來送她時,我和婷婷媽單獨進行了一番長談。通過交流,老師詳細瞭解婷婷在家的表現和家庭環境,和婷婷父母制定了針對婷婷以往不好的生活習慣和不願容入班級活動、不適應集體生活這些需要糾正問題的教育計劃。

幾天後,在老師有意的引導和婷婷父母的鼓勵下,婷婷終於可以笑着問“老師好”了。婷婷的表現馬上得到了全班小朋友的熱情鼓舞,從那以後,婷婷來幼兒園再也沒有鬧過情緒。在隨後開展的各項集體活動中,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和暗示下主動帶婷婷等幾個性格內向的夥伴一起參與,使他們性格和膽量在集體的帶動下越來越放得開,在能力上的差距與全班整體水平越來越小。

看到孩子們在不斷地進步,我們當老師的總是及時表揚和鼓勵他們,把小小的閃光點放大,修正缺點和毛病,在促進幼兒成長的同時,有意識地形成集體中幼兒團結互助、分工協作的生活和學習氛圍,逐步建成一個充滿温馨、充滿親情和關愛的大家庭。在這半年來,孩子們每時每刻都在成長進步着,在知識技能提高的同時,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也在老師、家長統一的教育理念下逐步形成。沒有了入園鬧情緒的孩子;沒有了與夥伴起爭執就打人的孩子;沒有了不吃飯的孩子;沒有了不好好午休的孩子;沒有了嬌氣的愛哭鬼……在整個班集體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中,許多事情不用老師指出,就會有孩子提出正確意見。現在,班裏的團結互助已成為孩子們的自覺行為,大家有快樂一起分享,有困難時也爭先恐後的一起來幫着解決……

如今已經是我們班“小巧手”的婷婷成了夥伴中的小老師,每次在班裏的美工活動中把自己作品做得又快又好後再主動去幫助身邊的同伴,也常常會把自己在家完成的作品帶來幼兒園展示並教給大家,難怪婷婷媽總是逢人就誇:“看我們家婷婷多棒……”

小班教育隨筆 篇12

我班來了一個新生叫小平,她剛剛來到新環境,性格尤其內向,上活動時,她更表現的非常緊張,不能大膽唱歌,時常顯得膽怯,害羞。可當每次下課,別的小朋友都在玩的時候,只有她坐在位上邊看書邊嘰裏咕嚕的在説着什麼。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趁一次機會,我把她叫到了我的面前,和她説:“小平,你唱歌的聲音最好聽,你信不信?”她害羞的告訴我:“老師,我唱歌真的很好聽嗎?”我説:“你不信的話,老師把你的歌聲錄在手機上,你自己來聽聽好嗎?”説完,她立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她的小臉,我把她的小手輕輕的拿開,對她説:“小平,你一定能行。

”到了上課時間了,我把小平唱的歌放給全體小朋友聽,並且,説:“這是小平唱歌的聲音,你們覺得她唱的好聽嗎?”大家異口同聲説:“好聽”我請小朋友為她鼓掌,我讓孩子們熱情的圍着、拉着她和她一起玩遊戲,使她感受到集體玩的樂趣,她終於接受了新的家園!

小班教育隨筆 篇13

看着已經入園一個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見全神貫注的在聽明老師講故事,此刻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幹了。我想到習慣的重要性。

他們剛來那會兒,對一切都很陌生。老師不認識、小朋友不熟悉,每一天嘴裏念着要媽媽,眼淚在臉上掛着。我們班的君雅小朋友,剛來的前兩天只有她一個女孩子,她媽媽説女孩子是嬌氣一些,她每一天基本上都把嗓子哭啞,轉眼一個月過去了,此刻從門口走再也聽不到前段時間的哭喊聲了,讓我感覺到突然他們都長大了,但是時間來過了一個月,一個月的適應期他們都習慣了。

他們習慣了每一天的各個環節,早上一到九點多的時候尤仁航就會走過來問老師:“老師,喝牛奶了!”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孩子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此刻不知不覺小朋友都能夠自己提褲子了,睡午覺的時候他們也會告訴我們我自己睡,我不自己拍。

如果孩子做事總是依靠大人,那麼,他們會缺乏獨立性,進而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構成。所以我們就應讓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飯的問題上,是家長們關心的話題,都紛紛告訴老師:“他不喜歡吃飯!”“他不吃飯吃零食,他要人喂。”但是在幼兒園,我們讓幼兒自己吃,學會自己吃飯了,我們只在旁邊幫忙他們,我們班的“蹦蹦”到吃飯的時候喜歡下位亂蹦,之後一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個老師陪着他吃,坐在他旁邊,他就習慣了自己坐在位子上吃,教他們脱鞋子、等技能,暫時不會能夠慢慢練。

天天學,天天練,老師務必有耐心,孩子也要有耐心。

小班教育隨筆 篇14

隨着區角活動的開展,我們班的益智區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同一種益智玩具孩子們能用不同的方法來玩,會在玩的過程互相學習,看誰的方法更好,就拿拼圖來説吧。

拼圖是益智玩具的一種,具有開發智力,訓練手眼協調的能力,在培養孩子們的專注力和堅持力方面有明顯的效果。孩子們剛開始接觸拼圖時不知怎麼玩,也沒什麼興趣,擺弄一會兒就放一邊了。於是,我就參與孩子們的活動之中,和班上的幾個孩子一起拼,教他們玩拼圖的方法,通過與孩子們一起玩,孩子們會玩了,對拼圖也有了一定的興趣。

有意思的是,孩子們玩着玩着也有了自己玩拼圖的方法,鵬宇玩時,先把拼圖從底板上全部取出放在桌子上,然後,先找出四個角的拼圖位置,再依次把每一塊拼圖準確無誤的嶔入,姿藝呢,對拼圖不是很熟悉,便對着拼圖的圖從一個角開始,慢慢拼好。有的孩子的確是拼不起來了,便找其他小夥伴來幫忙。總之,孩子們有孩子們的辦法,看到孩子們這麼喜歡玩,每個人又有自己的方法,這使我認識到拼圖活動很適合幼兒操作探究,但需要我們老師要用心觀察多多引導。

同時,也使我進一步認識了區角活動的好處,區角活動很有利於我們老師去細心觀察每個孩子,發現孩子之間的差異,進行個別指導。也進一步讓我堅信,觀察是教育的先導,只有充分觀察瞭解孩子,教育指導才能更有針對性,也才有可能真正適應和滿足孩子的發展需要。

小班教育隨筆 篇15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總會發現有幾個孩子會走神,或者做出令人煩惱的事。此時,老師如果停下教學來進行教育,這不僅打斷了孩子們的思路,而且效果不一定很理想。但如果老師能在不影響正常教學進程的情況下,用表情、體態語等非言語手段給予積極的提示,則效果會事半功倍。這時的你,該如何選擇呢?

在一次語言教學活動中,本來教室裏只聽到我講故事聲音,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啊—嚏!”重重地打了一聲噴嚏,這時全班孩子開始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於是我拍了幾下手示意讓孩子們安靜下來,但孩子們似乎沒有停止笑聲的意思,聲音非常得吵,甚至有兩位孩子已經趴到了地上。我下意識地將一隻手蓋在了自己的耳朵上,頓時孩子們也開始模仿起我的動作,我立刻伸出食指放在嘴邊,衝他們眨眨眼。啊呀,教室裏一下子靜悄悄的。我拍拍手,然後又拍拍腿,大家個個坐得端端正正。於是我伸出大拇指表揚他們,最後在歡樂的氣氛中順利地開展完我的教學活動。

由於每位孩子的個性、興趣愛好都不同,對於小班孩子來講,他們處於好奇心萌發階段,喜歡模仿成人的動作與神態。在平時生活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孩子們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針對不同現象隨即做出各種反應。

在這件事件中,我巧妙利用非言語交際手段,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情緒。對於這種方法,我們還可以將其運用到平時生活教育中。例如:在教學活動中,如果發現極個別孩子不認真聽講,可以走過去輕輕地摸摸他的頭;當孩子們在玩玩具時,發生爭執或者亂扔玩具,可以皺皺眉頭表示不滿或者搖搖手阻止他們;當發現孩子們大吵大鬧時,可以帶領他們學習小貓等動作,學會輕輕説話。久而久之,孩子們習慣並能正確地領會其中的暗示,自覺、愉快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孩子們還很小,為了讓他們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同時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我們要做的還有許多……

小班教育隨筆 篇16

每次畫畫的時候,總有幾個孩子不喜歡畫畫。有一次,我剛一走進活動室,就聽到一羣孩子圍在一起大聲地説:“哇塞!好漂亮呀!”“對呀,真好看!”何事讓他們如此興奮,我有些納悶。走到跟前一看,原來他們正忙着往小桌子上貼圖呢!

我蹲下來,仔細瞧,小桌子上花花綠綠的,到底貼上了什麼?我還沒來得及問孩子,幾個孩子就爭先恐後地告訴我:“老師,這是用紙剪的花,它可漂亮了,這是我畫的小兔子……”他們的知識還真豐富。

孩子就是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沒想到孩子們如此喜歡貼圖,看來,孩子們所喜歡玩的東西,一定有它的理由和道理。今節活動正好是美術課,隨機教育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何不抓住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讓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呢!

於是我大膽設想,對孩子們説:“你們覺得貼圖這麼好玩,都很喜歡它,那我們來比賽好嗎?看誰想出的花樣最多,就獎勵他小紅花,老師期待你們更好的表現。”孩子們一聽,更來勁了。

我發現最不愛畫畫的玲玲也快速的粘貼起來。我不僅讓孩子們把紙粘貼在紙上,並且我還準備了雞蛋皮、飲料瓶、糖紙等廢舊材料。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才料,來用塗好的紙片在上面粘。不一會粘完畫的幼兒快速的來到我的身邊讓我欣賞他的作品。

輕輕高興地説:“老師,快看我的蘋果花”,真的,我仔細一看,還真像。我趕緊表揚他:“輕輕,你真棒!”這時玲玲跑來説:“快看我用雞蛋皮做的小孩臉”,小靜嚷嚷着看他用飲料瓶做的大樹,婷婷讓我看他的蝴蝶花,並且孩子們一個個的比着,孩子們看到自己獨出心裁的`作品,心裏那股自豪勁甭提了。

與此同時,我沒忘記提醒他們:小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惜它、保護它,要保持它的乾淨、整潔,此刻活動室裏成了美的樂園、想象的海洋。

小班教育隨筆 篇17

九月的來臨,讓我們共同迎接了13名幼兒的到來,在我們班,幼兒的平均年齡都在兩歲半,而且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剛來的前兩個星期,寶寶們都以揮淚來告別父母,而於心不忍的家長也留戀往返的站在門口、窗邊,久久的注視。

家長們的不捨、寵愛、不忍……,便構成了此刻越來越多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獨佔意識,孩子在家中交往的範圍少,關係少,所以全家人都會為了一個寶寶轉。在豆豆班也發生了一些“咬人、打人”的小事件,原因在於什麼?就在於玩玩具和看圖書,自己先拿到玩具就是不肯給別人玩,對方當然也不甘示弱便動手去搶,這樣意外就發生了。幼兒在家所有的玩具、食品,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全部都是自己的,沒有人會跟你爭、跟你搶,但是到了幼兒園呢?玩具是有限的,圖書是少量的,不可能每個小朋友都擁有自己喜歡的玩具,這就需要大家把教玩具輪流操作、輪流玩。那裏就涉及到我們所説的———分享。

分享,並不只是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大家吃這麼簡單,懂得分享的小朋友是能夠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經驗、快樂的情緒,一齊與小朋友們在一齊分享。帶來了自己喜歡的零食,我們一齊品嚐;拿到好玩的玩具,我們一齊玩,體驗搞笑;把自己聽到的故事、兒歌,大聲的朗誦,讓所有小朋友一齊感受。讓孩子從小懂得與別人分享,不因為搶佔而傷害別人。同時也避免了意外的發生。

在10月份,我們班開展的分享月餅活動,在第二次的親子活動中,同樣讓家長與我們幼兒一齊完成分享的過程,幫忙幼兒養成樂於分享的好習慣。

小班教育隨筆 篇18

音樂遊戲時間,我正和孩子做“網小魚”的遊戲。孩子們扮成小魚圍着我快樂的游來游去。可是我發現只有優優一個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我和小朋友遊戲。

優優是我們班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她膽子比較小,做事比較慢,對人不信任,總是拿着某種物品作為自己的依戀物。看得出來她也想參加我們的遊戲,但是又不敢參與進去。儘管我不停的鼓勵她遊戲,她還是不願意。怎麼辦呢?我想再多等她一會,看看她的表現。我邊和小朋友遊戲邊關注着她。當我唱到“一會上一會下,好像快樂的小朋友”故意走到她身邊和她親近親近、和她抱一抱、對她笑一笑。孩子們也模仿我的動作,相互擁抱。優優被我們的氣氛感染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重複遊戲,在我的邀請下,她終於邁出了第一步和我們一起遊戲。

分析:對於小班幼兒來説,抱一抱、笑一笑是讓他們接納別人最好的方式。何況和老師的交往才短短的兩個月。活動時她不願意參加,我沒有強求她。因為孩子的適應有快有慢。讓她有一個調整適應的過程。最後用自然親密的動作打動她,讓她參與遊戲,讓她邁出勇敢的第一步。看着她的進步,我也感到無比的欣慰。

小班教育隨筆 篇19

本學期的課程已經結束了,我回想這一年來的教學效果,不僅孩子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我也在孩子們身上讀懂、學會了很多。

首先,我想説的是:我學會了傾聽。過去,面對吵吵鬧鬧的孩子,以及他們沒完沒了的告狀,我總是簡單地説:“我知道了。”直到有一次,角色互換了,我才領悟到我的不恰當,不耐心。有一節課,導入部分是猜謎,謎面部分還沒説完,一位小朋友就得意洋洋地説:“我早就知道了。”雖然他表現了自己的聰明,但他的不禮貌,不尊重別人,卻讓我心裏不好受。

由此及彼,我檢討了自己,試着改變,學會傾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小朋友編故事、講故事時,我總要説:“後來呢?後來怎麼樣啦?”在我的啟發下,孩子們表現的非常出色,逐步樹立了對自己語言表達能力的信心。

我想,每一個孩子都像一顆小草,每棵小草上都有露珠,在太陽底下,每顆露珠都會發光。

小班教育隨筆 篇20

孩子在幼兒階段表達能力還不夠完善,孩子含糊的發音、用詞不規範、語句不完整,往往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然而理解幼兒的思想,知道幼兒的各種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

曾經看見過一句名言:“沒有學會傾聽的教師,就有沒有學會傾聽的學生,哪個教室有不會傾聽的學生,就一定有不懂得傾聽的老師,要想學生學會傾聽,教師首先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法了。”《指南》指出: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説話方式,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認真地傾聽並給予積極的迴應。如果教師能真誠地傾聽幼兒的意見,理解和尊重他們,接納他們稚嫩的觀點,分擔他們的困惑,共享他們成功的快樂,用温暖的笑臉去面對他們,就能增強彼此的溝通和交流,就有益於幼兒的發展。記得有一次,在吃午飯時,老師發現地上有一灘水,問是哪個小朋友尿褲子了,可沒有一個孩子回答,我告訴他們,沒關係的,不小心尿濕褲子,老師幫助你把濕褲子換了,這樣才不會生病。過了一會,妍妍小朋友走到我身邊,悄悄地告訴我:老師,我實在憋不住了,我就尿在褲子裏了。你不要告訴其他小朋友,好嗎?聽了這些,我急忙給她換了褲子,並告訴她:老師一定給你保密。因此,我們應該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去傾聽他們的聲音。

幼兒的行為總是刻意或不自覺地模仿成年人,他們內心是希望有人能夠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然而成年人卻一直把他們當做小孩子,認為他們什麼都不懂,從而忽略了他們內心的想法,這種方式可能對幼兒一生造成很大的影響。“三歲看百年”這句俗語在一定程度上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個人在幼兒時期沒有學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那麼他們長大後很有可能表現得沉默寡言,這個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籃球比賽剛剛興起的時候,那時候籃球網還沒有洞,每一次投籃投中時,都要人爬梯子上去取,這樣既拖延了時間,又使比賽很不盡興,維持人們想了很多種辦法,甚至發明了專門又來取球的機器,但是結果仍不盡人意。直到有一天,一個小女孩和她爸爸去看比賽時,看到工作人員費力的一次又一次去取籃球,她疑惑的問道:“為什麼他們不用剪刀把籃球網剪一個洞?”小女孩的話一語驚醒夢中人一般,人們在籃球網上剪一個洞,問題就解決了。小孩子往往能夠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而成人常常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所以,常常傾聽孩子的聲音是十分有必要的。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傾聽者,首先我認為要有耐心,認真觀察幼兒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努力從幼兒含糊不清的發音中理解幼兒的意思,然後做出回答,不能敷衍,這樣只會讓幼兒因為表達不清楚他的意思而着急,甚至有可能大哭大鬧,我們自己卻不知他們為何而哭鬧。如小班新入園的幼兒,常常以哭來表達自己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對父母的依戀,面對這種情形,作為老師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幼兒的聲音,用敏鋭的觀察力去分析他們哭的原因,是生病了?是褲子尿濕了?是想媽媽了?還是……在新小班常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有的孩子因怕老師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午睡時有的孩子想解便又不敢説,導致把尿弄在褲子上,尿在牀上。就因為這樣,有的家長就説,我家寶寶回來説老師在午睡時不讓孩子解便。還有的孩子想喝水,他們也不願表達,一出幼兒園,就吵着家長要喝水。針對這些現象,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是否該聽聽孩子們的聲音,不要跟孩子們規定:不準午睡時上了牀以後隨便上廁所,不準上課時隨便下座位去喝水入廁等。孩子畢竟還小,他和成人的自控力怎能相比?我想,有的老師可能害怕有的孩子是故意想借上廁所玩,有的孩子午睡時大聲叫老師又會影響其他幼兒睡覺,所以在午睡時便有了這樣的規定。要改變這樣的情形,老師可以多聽聽孩子的聲音,可以告訴他們別人在午睡時,你如果要上廁所,可以小聲點告訴老師,這樣就不會影響別人。

小班教育隨筆 篇21

我班晨晨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晚上,收到晨晨媽媽的短信,內容是説晨晨今天放學回家後很不高興,因為不乖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小朋友也不要和他做遊戲。當然晨晨媽媽不是責怪我們老師批評了他,是擔心孩子的這種情緒會影響在園生活,產生對幼兒園的排斥現象。

經過幾條短信的交流,我和晨晨媽媽都認為晨晨是個喜歡給他戴高帽子的孩子,批評對他沒有什麼作用。第二天晨晨來到幼兒園,聽到他大聲的和老師主動問早,我便就對他進行了這一天裏的第一次表揚,並鼓勵他如果沈老師再發現有第二個表現好的事情,就讓晨晨做小老師,果然,整理玩具的時候,晨晨一改往日橫衝直撞去放玩具的樣子,而是慢慢的像只小花貓一樣輕輕的走過去,等孩子們都安靜下來後,通過晨間談話我表揚了晨晨的表現,並把小老師的牌子掛到了晨晨的脖子上,晨晨接受完這項神聖的使命後,繼續嚴以律己,做好小老師的榜樣。

遊戲時間到了,晨晨不會兩兩尋找好朋友的命運再次上演,由於他的年齡較小,反應也稍比動作快的小朋友慢一點,當週圍的孩子都已經拉起好朋友的小手時,晨晨才反應過來,於是看到眼前有小朋友,便立刻試圖要去拆散一對好朋友,那已經找到好朋友的孩子當然不妥協,久而久之,晨晨心裏不高興的情緒又出來了,覺得自己沒有人願意和他成為好朋友,當然班中不會找好朋友的孩子不止晨晨一個,他們總是很盲目,如果眼前沒有單個的小朋友,就會傻傻的楞在那裏,每次,我都幫他們迅速牽手,使得每次都很被動,終究還是沒有學會自己主動的去尋找好朋友,各位有經驗的教師,能幫我出出招嗎?

小班教育隨筆 篇22

清早起來格外精神,我換上一身新裝,對着鏡子送給自己一個甜甜的微笑,輕鬆地走出家門上班去了。

因為時間充足,我提前將班級衞生打掃乾淨迎接孩子們的到來。一聲聲“老師好”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教室裏變得熱鬧起來!孩子們像快活的小鳥飛進了教室。

琦琦走進教室隨口喊了一聲:“老師好!”小臉卻朝着其他方向,快速地走向自己的小櫥子。我叫住琦琦,微笑着對他説:“跟別人問好,眼睛要看着他呀!知道嗎?”“噢!可我最近都是這樣和你打招呼的呀!你的眼睛也沒看到我呀!”琦琦蠻有理地辯解着。

我笑了,馬上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剮開學教師的收發工作比較多,有時面對家長的詢問還要細細講解,有時一邊忙一邊應聲孩子的一個個問好,無意問忽視了早上孩子們“問好”的目光。正是這個忽視,讓琦琦覺得“只要讓老師聽見聲音,具體的行為是不被關注的”。

這種行為立刻引起我的重視,這也正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時機,我馬上對琦琦和所有的小朋友説:“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學習不僅用語言問好,還用目光問好,行嗎?”聽説和老師一起學習,還聽到新鮮的“目光問好”,小朋友都高興地答應了,琦琦興奮地使勁點着頭。

我慶幸那天發現了這一件小事,更慶幸那天做了一件教育的大事。要知道教師在孩子們眼中永遠是榜樣,教育的細節是多麼薰要呀!從那天起,我開始用目光追隨每一個孩子,讓每一位幼兒都感受老師的關注。

現在小朋友走進教室,看到老師迎接他們的是和藹的目光、甜美的微笑,都會面對老師從心底真摯地喊一聲“老師好”。快樂的一天從一個目光、一聲問候開始了!這件事情讓我感悟很深,我們一直在學習優化教師行為,轉變教育思想,原來就這麼簡單,就在教師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小小的目光中。

小班教育隨筆 篇23

兩歲半的貝貝是新來園的孩子,她短髮,皮膚黑黑的,眼睛小小的。第一天來園,就伴隨着雷鳴般的哭聲。我們哄她,抱她,用小紅花吸引她,效果也不大,她仍哭哭停停,嘴裏喊着“奶奶”。

我正給小朋友喂着早飯,在家吃過早飯的貝貝來到我身邊,又開始哭了:“啊啊…”我一邊給小朋友餵飯,一邊安慰道:“貝貝不哭,我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早點來接你。”貝貝還在哭,很着急的樣子:“啊…啊…”我問:“你要小便嗎?”貝貝更着急了,“啊啊”地哭喊着。我也着急了,貝貝到底是怎麼了?難道是要小便嗎?於是,我放下飯碗,拉着貝貝的手,快速向廁所跑去,當我扶着她上了廁所,幫她脱下褲子,一看,她已經把大便拉褲子裏了。“貝貝,要拉臭臭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呢?”我一邊説,一邊和其他老師一起給她換洗、收拾。

第二天,貝貝一樣哭,一樣喊“奶奶”,一樣拉髒了褲子。

我找貝貝的奶奶交談,得知貝貝因為才兩歲半,説話不清楚,要拉大便時,“拉拉”説不清楚,會説“啊啊”。我恍然大悟。從和貝貝奶奶的溝通中得知,貝貝其實是個很活潑的孩子,爸爸媽媽工作忙,她從小和奶奶在農村長大,所以特別依戀她的奶奶。家長特別希望貝貝早點從“分離焦慮”中走出來,儘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我請家長放心,我們會攜手攙扶寶寶,讓她感受到我們的愛,慢慢喜歡這裏,家長表示願意和幼兒園配合。

第三天早晨,貝貝來到我身邊,學着奶奶事先“表演”過的樣子,拍拍我的胳膊,“啊啊”,貝貝眼睛看着我。“你要拉臭臭嗎?”貝貝點點頭,我説:“好,咱們走。”來到廁所,我為她脱下褲子,扶她蹲好,我温柔地説:“拉吧,拉完了老師給你擦。”説來真神奇,自從我帶她拉完了大便,貝貝就不再哭了,

我帶孩子進行簡單的表演故事《小鳥的家》,小朋友戴上頭飾,變成一隻只小鳥,躲在“大樹”裏,又飛出來。貝貝也想玩,我給她戴上小鳥頭飾,她高興地笑了。雖然貝貝還不能説出一句故事裏的話,但對她來説,不哭,就是很大的進步,我們一起表揚她:“真是一隻快樂的小鳥!”

撒一把快樂給孩子,我感覺自己做了一次陽光!讓孩子在愛與鼓勵中成長,我們會看到最美的教育風景!

小班教育隨筆 篇24

由於颱風的影響,這幾天小雨不斷,還時有陣雨。這不,今天早上突如其來的大雨讓上學的孩子亂了陣腳。出門的時候,只是零星小雨,都沒想到要帶傘。

家長們都非常自覺,儘管雨越下越大,但是到了校門口,習慣地讓孩子下車,孩子背上書包跑進去了。儘管只有幾十米的路程,但是看到孩子淋着雨,真是心疼。

於是,我們兩位值日的老師,還有站崗的兩個高年級學生,開始護送那些沒傘的孩子進教室,可是孩子一羣又一羣,來不及。怎麼辦?看到撐傘的孩子讓他們等一等,讓沒帶傘的孩子和他合傘一起走。

合傘,那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情,兩個人共撐一把傘,儘量地靠緊一點,為了不被雨淋濕。很多孩子經過老師的引導能夠非常樂意和其他同學合傘。特別是一些家長,當孩子從爸爸或媽媽的車上下來時,我讓孩子與其他同學合傘時,家長非常支持,讓孩子照顧好合傘的同學。

可是,今天,也讓我發現原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合傘。當我讓沒帶傘的孩子與他人合傘時,他瞪大眼睛,似乎不明白我的意思,當我再次説明兩個人合傘時,他卻飛也似的逃走了,這樣的孩子不是一個兩個。還有一些有傘的孩子,當他與其他同學合傘時,卻知道該把傘往同學那邊挪一挪。我告訴他該怎麼合傘時,他還一臉的不理解。

雨開始小一點了,又走過來兩個孩子,看得出,他們不是父母送來的。兩人似乎認識,一邊走一邊還聊着,可讓人吃驚的是,一個孩子撐着傘,另一個孩子只是用自己的手護着頭。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兩個人竟然沒合用一把傘呢?走到我面前,經過我的提醒,他們才意識到,笑一笑,一起合着傘進教室了。

很明顯,這是獨生子女時代的後遺症,家裏沒有兄弟姐妹,一個孩子有多少人寵着,愛着,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與人合作,與人分享。

今天的合傘,一定會讓孩子難忘,也許會記一輩子。希望今天的合傘,成為孩子學會合作,學會分享的起點。

小班教育隨筆 篇25

隨着經濟的發展,成年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現在的的家庭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孩子們的依賴性比較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差。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忽略,尤其是爺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這樣那樣不好,更怕孩子受苦,常常把孩子應該做的事情由他們來代替做了。

可是來到幼兒園裏,面對這麼多孩子一個老師不能都一一代替,更不能面面俱到了,這樣教師怎能照顧得過來啊,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成了我們幼兒教室閒來時的話題,也是我們重視的問題。

小孩子是一張白紙,你把他畫上什麼樣的圖案都可以,但都得需要我們去引導。從不會走到會走路,那時走路的樣子可能很可愛,但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就像他們剛學習走路時,不要怕孩子會不會摔跌,會不會摔疼,因為那是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於是,孩子早上來到學校,我們就鼓勵孩子把學習用具自己拿出來,擺放好。中午吃飯,老師示範如何一邊拿勺子,一邊扶着碗吃飯。即使有些小朋友撥撒了一地飯菜,我們也不予責備,而是師範鼓勵他會做得更加好。午休起來,我們會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計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後再幫他整理整理。所有的不適應都有一個過程,那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不怕他們做得不正確,而是協助鼓勵他們完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小班教育隨筆 篇26

對於剛剛進入集體生活的小班寶寶來説,不管是吃飯、睡覺、穿衣、小便都需要老師的細緻照顧和關懷。隨着天氣漸漸地變冷,寶貝們身上穿的衣服也越來越多,每天午睡前,我都要一一為寶寶們脱下衣服。起牀後,一大羣孩子圍在身邊,充滿懇求和無助地説:“老師,我不會穿。

開始,我心裏美滋滋的,享受孩子們圍在身邊依賴我的樂趣,於是便很有耐心的幫助他們穿好。可是沒過多久我發現孩子們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感覺上他們會做的也跑來要我幫忙。

往深處一想,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本來就很差,如果一味的幫忙遷就,不給他們鍛鍊的機會,他們如何能提高呢?於是,我改變方式,開始鼓勵幼兒自己動手。當然,開始肯定有些困難,很多幼兒無從下手。我便採取了先給幼兒一半的幫助,在幫助幼兒脱衣服時只脱一隻袖子,另一半讓幼兒自己動手脱下;穿褲子時,先把褲子正面朝上,利用兒歌的方式,鼓勵幼兒玩“鑽山洞”的遊戲;穿鞋子的時候我也只幫一半的忙,只穿一隻,剩下一隻讓寶貝自己穿。漸漸地,幼兒動手能力增強了,身邊圍着的孩子也越來越少了,看到的只是孩子自己在動手自理,聽到的也只有“老師,我會……”看到這一幕幕,我的心裏很欣慰。

通過這件事情,讓我明白:將一定空間或問題留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去思考,相信孩子,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醒。

小班教育隨筆 篇27

一天自由活動時,美美哭着跑過來告訴我説:“小見咬我的手指頭。”只見美美手上有一個深深地齒痕,別的小朋友看到美美哭了,也紛紛指責小見起來,還有的小朋友跑去把小見拉到我這邊來,可是他拼命地往回拽就是不過來。

小見小朋友平時是一個很能幹的孩子,可就是有點隨便、自私,每次玩積木他都會把自己的籃子裏裝得滿滿的,做別的事情也是這樣,各種事情從來也不會讓自己吃虧,如果真是搶不過了,他就打,就咬,此類事情發生過很多次,和他談心交流後,會好轉幾天,可是過幾天又恢復原狀了。針對這一情況,我與家長進行了溝通,才知道原來他在家裏也是這樣的,家裏的人都是事事依着他,讓着他,才使他養成了自私的習慣。

這是獨生子女慣有的特點,試想幾個長輩共守着這樣一個寶貝,孩子怎會不養成隨便、自私的習慣呢?針對這種情況,我多次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更加全面的瞭解了孩子,對孩子有了正確的認識。首先,我們老師在幼兒園裏應該多培養該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設計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遊戲活動,來促進孩子自控能力的發展。同時利用各種與家長接觸的機會,向他們宣傳幼教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使家長認識到自我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家長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給孩子以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在模仿父母的過程中,學會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控意識。引導家長用恰當的語言正確評價自己的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給予鼓勵,找出孩子的不足之處,給予指導幫助,使孩子全面發展。通過一段時間的家園共同教育,慢慢的小見咬人的事情再也沒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