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關於評選大師的美文:金榜題名的“大師”

文學3.18W

編者按:工藝協會對大師的評價引發的社會輿論,精神的高度亦不是靠依附和阿諛所謂大師來拔高。

關於評選大師的美文:金榜題名的“大師”

隨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號角吹響,某協會羅列的二百八十位大師如雨後春筍般應勢而生。有人把大師供進轎子扛在肩上,有看客戲之怪誕。總之,口舌之間,大師們佔了鰲頭成了熱議的角兒。

曾有名家言:“明清之後再無大師。”而這次的評選無疑是在對名家唱白臉。先前爛在鍋底的綠豆糕子、炒米稀飯被翻出來,換個花樣成了迎合大眾的特色口味。被眾人吝嗇目光的傳統行當一夕間架進佛壇。摸不清內細的人民羣眾迎着風趕着潮,韻了一把國匠情深的味,薰了一道藝術創作的香。就像那些在太平洋裏遊了趟泳,去舊金山買了台蘋果手機的人一樣,認為自己因此高端不少。

而這場中國式的大師之風未免起得太過倉促,過程又實在草率。不免讓人懷疑到底大師的肚囊裏裝的是真材實料還是豬油拌豆腐。那些手裏捻着證書的大師們,又真假幾何?試問,從淄水黃沙、泥陶彩釉、到水榭汀台、和田瑪瑙,單就工匠而言,哪個不是耗盡千年精細積澱。所謂大師,是凌風出塵的卓然傲者,是行當的唯一泰斗。匠人手下沒有死物,每一件都足以擺渡靈魂,每一件都帶着風骨。所謂匠人,靠的是花鳥紙上的一盞燈,是青瓷白釉着的一滴茉莉清,是姑娘繡盤裏生的一支牡丹花,而不是證書獎章上的趙四王五。國人所需要的.不是一碗裹腹充飢的八寶飯,而是一劑滌潔心境的清涼貼。

評選在某種意義上類似兒時街坊裏擺台子看的花戲,戲裏的武角盡耍的是些表面功夫。選出來的大師也大多良莠不齊,況且只捨得花二三個月又怎麼篩得出真正鑲着金的國匠?蹭一時的熱度攀上弘揚傳統文化的大旗,不過是拿涼水潑了老藝人的心。而不帶理智的一味抬高所謂“大師”的身價,則是讓偏離的風向漸行漸遠。而附庸和加持在“大師”名頭上的褒獎和光環愈發使初衷變質,過多的物質疊加,拖垮了苦苦支撐的對於大師的內在崇敬。這種名譽和聲望的獎勵一方面是讓沒落傳統工藝重獲重視的方法手段,另一方面又讓民俗工業病態的現狀更加惡化。類似藥罐,治標不治本,藥喝多了反而加重病情。

評選,不應該用無知和空白去填補傳統工藝的荒蕪。精神的高度亦不是靠依附和阿諛所謂大師來拔高。真正的大師不應該生存在大眾的口舌和刻意的造勢之中,物質之下,國人心中有一顆貧瘠的石頭等待拋光打磨。


【本文作者:1513班 楊夢蝶。(公眾號:鄧志剛語文工作室)】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