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讀書筆記

文學6.6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讀書筆記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讀書筆記1

這本書對曾國藩的評價相對比較客觀,沒有像之前很多曾國藩成功學那樣神化他,讀完對文正公有了新的認識,也非常喜歡前面柴靜的序和後面劉瑜的《跋》。

張宏傑的高明之處在於:先恥辱後高大,先貪污後清廉,先迷信後務實。曾文正極高明而道中庸,其智慧及高級品質有深入且獨特的見解,尤其對左宗棠的關係處理頗感敬佩,也深深懂得了曾國藩的這句話,“合眾人之私,成一己之功”。

多看幾眼美女回家要檢討,夫妻房事也要檢討,諸如此類的檢討用現代人的思維去看就是有病,所以我們都做不了聖人。曾國藩天資平平,七次才考中秀才,三次自殺,女兒們婚姻生活都很不幸,,,那又怎樣?與眾不同的“笨拙”精神,成就了曾國藩的渾厚、開闊、無所不包。曾國藩的立德、立功、立言,看到了一個為人稱頌的聖人,於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憎的活生生的曾國藩。

劉瑜説:一想到在那樣無望的時代,曾國藩還奮發圖強,對他的欽佩不禁如滔滔江水。轉而又想到,即使是以他的奮發圖強,也只能哀歎“天命”之不可違,卻從未抬頭觀望天窗外的璀璨星空,又覺得個人面對歷史,還真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讀書筆記2

作者張宏傑,蒙古族,1972年生於遼寧。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

曾國藩是一個被現代人過度 “開發” 的歷史人物,滿大街有關他的書,百分之九十都是 “成功學” 或 “厚黑學” 一類的。

張宏傑寫了三本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這三本書出版時間相差近十年,作者的文筆、思路、觀點也更加的成熟宏大,從帶兵打仗、從政為官到生活百態。讓我們更加接近曾國藩的內心世界,也對紛繁複雜的晚清社會有更多認識和解讀。

他讓我們看到的曾國藩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他還是個人,是一個生活在家長裏短中的人,是一個終生掙扎、糾結、衝突和矛盾的人,是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是一個迷信風水、算卦占卜的人,也是一個喋喋不休的兄長與父親。

曾國藩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不斷自我調節,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他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以及艱難困苦面前表現出來的猶豫與堅定、拘泥與圓通、笨拙與精明,更深入地體會他的“拙”與“誠”,真切地領略他的做事原則與人格魅力。

這本書集中寫曾國藩與他的戰友同僚們。

今天這篇文章講講他與胡林翼搭檔生涯。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貺生,號潤之,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湘軍重要首領,湖南益陽縣泉交河人。因鎮壓太平天國革命有功,與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被史學家並稱為“中興四名臣”。1861年9月30日,因病嘔血死於安徽軍中。諡文忠,追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

胡林翼

曾國藩是科舉京官,是農家子弟,遇到大是大非的時候,能保證自己的氣節,但是對家庭利益、集團利益,卻看得很重。而胡林翼早年是貴族公子,父親是朝廷高官,又是兩江總督陶澍的`女婿,所以他遇事,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胡林翼的心胸更大,手段更直,曾國藩則更持慎保守,顧慮多多。

曾、衚衕是湖南老鄉且翰林院同事,卻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出身、門第、性格、為人大不相同。胡林翼年輕時平步青雲,曾國藩年輕時材大難用。太平天國的興起、壯大,危及清廷,讓兩個性情迥異的年輕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

從疏遠到欣賞

胡林翼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世家子弟,父親胡達源探花出身,岳父陶澍更是一代名臣。從小在優渥的環境中長大,年輕時恣意聲色,放誕不羈,但天資聰穎,胸有大志。利用父親與岳父的官場基礎,胡林翼一入翰林就顯出一副勢不可擋的 “紅翰林” 之勢。連接被任命為國史館協修、會試同考官及江南鄉試副主考,蒸蒸日上的勢頭令所有同僚羨慕不已。

胡林翼看似平步青雲的仕途,在人人羨慕的副主考任上,使他的人生髮上了極大的轉變。本可以一路加官進爵、封侯拜相,因主考官徇私而被牽連,受到撤職處分。這對於已經患病的胡父無疑是雪上加霜,一年後父親去世,黯然南歸,掛冠回鄉,守孝近七年。

胡林翼不在京城的幾年,曾國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國藩出身普通農民,家道清貧、謹言慎行,到京為官後,發誓要精進理學,做聖賢之人,謝絕一切應酬,刻苦修身,發憤圖強。從七品翰林院檢討,開始了 “十年七遷”。

以前那個讓胡林翼沒怎麼放在眼裏的湖南老鄉,讓他刮目相看,曾國藩已經不是那個木訥、無趣的道學士,而是舉世渾濁中,朝廷給予大望的一顆明星。

幾年後的胡林翼,得力於胡家官場的淵源及朝廷對人才的愛惜,掛冠七年之久,在朋友們的相助下,捐得貴州安順知府一職。

在貴州他做到 “不取官中一錢自肥”。親自帶兵剿匪,出入高山深谷,廢寢忘食。每到一地,匪患頓息,也憑此舉再次得到朝廷的認可。

從欣賞到合作

胡林翼從浪蕩公子轉變成吃苦耐勞地方官之際,曾國藩也完成從文人到武官的轉變,咸豐二年,為母親守孝的曾國藩因太平軍席捲兩湖,墨絰出山,創辦湘軍。

咸豐三年年底,胡林翼帶領六百貴州練勇,離開奮鬥八年的貴州,成為湘軍的一部分。

是年,四十三歲的曾國藩與四十二歲的胡林翼,都已步入中年,終年勞瘁之下塵滿面、鬢如霜,不復年輕時的風華正茂。

這時候的他們,一個是經數年邊遠地區政務磨鍊,年少輕狂褪去,勵精圖治,待人誠懇。一個是早年拘謹謙讓中更多了沉穩踏實、幹練自信。

這種相互的轉變,給曾、胡以後的軍事合作中團結協作、相互信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九江、梅家洲之戰中,胡林翼與曾國藩部下配合良好,屢立戰功。

咸豐五年三月,胡林翼被任命為湖北巡撫,,但是湖北還在太平軍手中,為儘快拿下湖北,胡林翼向曾國藩請求救援。此時,在九江自身難保的曾國藩在手下能用之將、可用之兵只剩下羅澤南一部的情況下,同意羅澤南另剿湖北。

曾國藩從天下大局看,雖然他坐困江西,一籌莫展、驚險萬分。但是武漢更重要,自己的安危次之。胡林翼得精兵後,奪取湖北、江西、安徽等,屢建大功。

曾國藩關鍵時刻的自我犧牲,危急時刻全力支援對方,使得曾、胡二人的情誼在危難之中日漸加深。

從合作到生死之交

曾國藩的人生哲學是 “拙誠”。他認為“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拙誠可能一時效率不高,但是持久,沒有後患。而胡林翼以 “權術” 為用,注重的是高效率。為了迅速達到目的,他絞盡腦汁,需要用權術的時候毫不猶豫。 所以他做人做事很主動,力求佔盡先機。

曾國藩持重謹慎,黏滯拘泥,做事四平八穩;胡林翼明快膽大,敢冒風險,擅於權術。老成持重再進一步就是貽誤戰機,明快進取也容易一着不慎,得不償失。曾國藩的持緩在胡林翼的促動下沒有堅持到底,胡林翼的求速也在曾國藩的中和下沒有形成風險。兩個人性格的互補,對事業發展形成了良好的助力。

雖然曾、胡二人性格、為人迥異,但彼此都能坦誠相待、顧全大局。在多次的戰鬥中互相支援、協助,急救於危難之中。

在越來越深入的合作中,兩人的友誼不斷加深。他們互相信任、互相欣賞,更相互砥礪,達到孔子的 “友直、友諒” 的境界,相互規勸而不相互獎飾。

咸豐十一年,咸豐皇帝七月死於熱河行宮,八月二十六日,積勞成疾,長期處於內憂外患的焦灼中,胡林翼走到了生命的終點,時年五十歲。

曾國藩得知胡林翼病逝,傷痛不已,徹夜難眠,惘惘若有所失。

曾國藩一生有兩個核心:一個是為國效忠,達到孔子所説的聖賢境界;另一個是發揚光大曾氏家族。在曾國藩心中,國家、家族的分量同樣重要,甚至沒有了國家,家族還要繼續延續。而在胡林翼心中,國重於家,他一生立身行事很少慮及家族和親人,為朝廷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們之所以有如此差別,一個重要原因也許是身處不同的家族中:曾國藩家族龐大,兄弟姊妹眾多,上有老下有小;而胡林翼是獨生子,又膝下無兒,領兵之時父親也已經去世,沒有太多的家族事務掛念,他可以一心一意效忠國家。

胡林翼的早逝,對於曾國藩來説是禍是福,不可一概而論。就胡林翼的才具、權術、極高的情商,資質平平的曾國藩是很難有機會成就一番事業,最後位列晚清權臣之首。

曾國藩的悲傷,是壯士斷腕的悲傷,除了失去一個並肩戰鬥的戰友、一個心有靈犀的友人、一個極其合拍的夥伴外,他還悲傷於腐朽軟弱、不堪一擊的清廷中,今後無人能與他攜手並進,同舟共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