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知了散文隨筆欣賞

文學1.89W

知了,學名蚱蟬。不同地域還有不少小名,比如羅鍋、麻寂寥、爬拉猴、寒、蟪蛄……舉不勝數。只能説明它混的地面兒廣,知名度高。

知了散文隨筆欣賞

年幼時酷愛知了,是因為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它;再有就是特別美味,“油炸知了”“椒鹽知了”想起來就讓人咽口水。所以,經常和小夥伴趁夜捉知了。拿着手電筒,抱着罐頭瓶,在村外的小樹林摸索。知了多數也是天黑才行動的,從泥土裏爬出來,順着樹幹往上爬,找個它認為牢靠的地方脱皮,從而展翅高飛。被光束一照便一動不動,我們輕易的把它放進瓶子裏。第二天或變成我們的美食,或供小夥伴玩耍。

隨着慢慢長大,不再喜歡玩蟲或鳥,對吃知了也漸漸失去興趣。但每到夏天,那從清晨到深夜孜孜不倦的“吱——吱——”嘯叫聲,吵得人厭煩。尤其是在你思考重要問題,或是想睡而睡不着的時候。有時候都想抓只知了嚴刑拷問,它白天黑夜的“吱吱”叫,叫的什麼,知了些什麼。當然,我沒有實施,即使拷問也語言不通,也沒必要跟它較勁。

後來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發覺知了是個有意思的小東西。禁不住又查閲關於它的資料,越發覺得它了不起。原來它從卵到成蟲需要在地下掙扎長達四年的時間,蜕變成蟬蛹後才歷經辛苦鑽出地面;爬到高處再忍痛脱皮羽化成蟬,雄蟬開始抱着樹枝沒日沒夜的呼喚,同時用腹部的針在樹枝上鑽孔;等雌蟬收到信號與它交合後,便把它們的愛情結晶——卵子儲藏在樹枝裏,它們的生命也就到了盡頭。而在這樣艱難的過程中,不能排除發生意外的機率。比如被那個孩子捉去玩,或是變成類似“油炸知了”的美味;在爬行和蜕變過程中遇到天敵,同樣會淪為食物或夭折。如果説知了幾經艱辛最終可以一飛沖天是種幸福,那這種幸福的.時間最長也就一個多月。難怪法布爾會在文末寫:“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我們不應厭惡它歌聲中的煩吵浮誇。”

蟬在古代是純潔和永生的象徵,富有靈性,所以常有人做飾品寓意一鳴驚人。也有作為“玉含”放在死者口中陪葬,意思是人死後,不食和飲露,脱胎於濁穢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濁水。歷代文人的詞句裏,知了也是常客。唐朝孟浩然寫的“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詩句把頹廢心情描述的淋漓盡致。南朝王籍那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寫出山的幽靜、深邃,被譽為“文外獨絕”。很明顯,蟬本身是表達不了任何感情的,正如宋朝楊萬里説的“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説直白些,無論是悲涼還是聒噪,都是墨客們觸景生情,借“蟬”發揮罷了。然而,知了在文人的眼中是純潔的,樂觀的,德行高尚的;儘管有時候悲情些,生命力還是極強的。

知了的一生曲折而短暫,先是蟄伏地下歷練,後來蜕化沖天一鳴驚人。難怪有人把它當成勵志故事,演化成另一種修行。繼而把它的習性與佛家的禪定聯繫到一起,甚至“知了”這個名字都可以分開理解成“知”指大智慧,“了”指放下。只是這麼深的含意它只怕不會知道,反正我是一知半解。關於知了這名字的來歷有多種説法,最接近的大概是因為它的叫聲。如果讓我理解,我倒喜歡把它分析成“知足常樂,瞭然於心”。

客觀説知了只是昆蟲,一百多萬昆蟲中的一種。它汲取樹枝中的汁液,對植物來説還是害蟲。而生活中它卻套着各種光環——象徵永生的靈性玉蟬、墨客們抒情的詠蟬、童話裏聲音嘹亮的歌唱家,還有少不了的食用、藥用價值。這麼説,知了還是做為人們的朋友多些,雖然它有每次聽起來並不悦耳的嘯叫聲。面對困境時我們可以想想知了的經歷,不管未來多麼渺茫都把心放寬,着眼於蓊鬱的枝葉之外的廣闊藍天……無論生命的長短,作為的大小,都要珍惜當前,認真生活每一天。

標籤: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