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文學2.25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堂吉訶德》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1

是一本有意思的書,它由西班牙天才作家塞萬提斯創作,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我。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堂吉訶德,由於平時裏讀了許多的關於騎士的書,因受其影響而經常把自己當做騎士,到處去遊歷,經常為人打抱不平,但卻又經常弄得笑料百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

他會把自己的那匹瘦得不能再瘦的那匹馬向別人炫耀説是一匹千里名駒;他還會把大風車看成了一個巨人,還宣佈要與其戰鬥;他自己做了一個紙頭盔,並且把他當作是世界上最堅固頭盔;他把一個面貌醜陋的農家女想象成了公主……凡此種種,無不給讀者們呈現出了一個滑稽,有趣的人物。

主人公堂吉訶德在書中的形象是活靈活現的。雖然有點神經質,但他的身上還是有着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在書中,他遭遇了一連串的失敗和挫折,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越挫越勇,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如果説堂吉訶德的故事是一個悲劇,那麼堂吉訶德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於我們所有人的悲哀。堂吉訶德臨終的一番話與其説是所謂的清醒倒不如説是他對現實的一種妥協,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與淒涼,諷刺與無奈。

我想每一個讀過《堂吉訶德》的人,都會嘲笑唐吉訶德的不切實際,説他總是瘋瘋顛顛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只看到他另人發笑的一面,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他另人敬佩的那一方面,他嫉惡如仇,面對自己的“對手”,他總是光明正大地進行挑戰。但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想堂吉訶德這種令人敬佩的品質,在當今社會正在漸漸地消磨殆盡。

這是一本很有想象力的書,它主要是講了唐吉訶德的冒險,把生活中一些不可能的事集中在一起,最稀奇的是,塞萬提斯總有一些不可思議,稀奇古怪,別人想不到的念頭。

讓我們高舉起手臂,為唐吉訶德歡呼!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2

今天我在書店裏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堂吉訶德》,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文章講了一位西班牙貴族堂吉訶德由於受到騎士小説的影響,陷入一場瘋狂的幻想中,隨着桑丘四處冒險的故事。一路上他們與風車羊羣展開大戰,把自己搞得傷痕累累。但是,堂吉訶德絲毫不知反省,還以為魔鬼在和他作對,最後不僅把國王的囚犯們放跑了,還把一家客棧搞得一團糟,雖然做了許多荒唐的事情,惹了很多禍端,但歷經很多艱辛後,堂吉訶德依然保持着狂熱的幻想力和勇氣。臨終前,他終於醒悟過來,不許他的唯一親人,侄女嫁給讀過騎士小説的人,否則就剝奪他的遺產繼承權。

《堂吉訶德》揭露了騎士文學的荒唐和危害,嘲笑了騎士理想和騎士制度。同時,作者,通過堂吉訶德的遊歷經歷,反映了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西班牙廣闊的社會現實

我覺得堂吉訶德是一個不畏強權,堅持騎士道,不承認失敗,不怕人們議論、譏笑、咒罵,不怕遭受侮辱和打擊,甚至不怕死。為了追求自己的正義理想,為了社會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善於幻想、主觀主義。

堂吉訶德他的所作所為讓我難以忘卻,讓我受益匪淺。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3

《堂吉訶德》董燕生的譯本可以説是近年來新出的一種一本,翻譯的確實不錯,讀者反映不錯,但他對楊絳的譯本的攻擊好像受到不少學者的譴責,現轉一帖供大家參考。以下為轉帖:

《堂吉訶德》問世四百週年,《堂吉訶德》中譯本據稱多達一二十種,其中一位譯者董燕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不畏前輩權威,敢把楊絳譯文當反面教材”,董燕生説,“認為楊絳譯本就是最好的版本完全是個誤解”,“她太自信了,該查字典的地方沒有去查字典”;他還批評楊絳譯本中“胸上長毛”、“法拉歐內”、“阿西利亞”等譯法,並指責楊絳譯本比他的譯本少了11萬字,“可見她翻譯時刪掉了其中的部分章節”,最後他説:“我現在是拿它當翻譯課的反面教材,避免學生再犯這種錯誤。”

《堂吉訶德》中譯本中發行量最大的楊絳譯本,被指責為“反面教材”,已引起各方的關注。

資深出版人李景端對此甚感驚訝,因為楊絳曾將《堂吉訶德》中一句成語譯為“胸上長毛”,這在西班牙語界,有人稱它敗筆,也有人稱它妙筆,對涉及翻譯學不同詮釋的學術問題,見仁見智,恐怕難有人能做出正確結論。李景端曾電話向楊絳求證,但楊絳一聽説這事就批評了李景端,説:“你怎麼還像個毛頭小夥子愛管閒事!對那種批評,我一點不生氣,不想去理它,隨他怎麼説吧。”

經過“軟磨”,楊絳才告訴李景端:“《文史通義》中講到劉知幾主張對文章要進行‘點煩’,要刪繁就簡,點掉多餘煩瑣的文字,翻譯涉及兩種文字的不同表述,更應該注意‘點煩’。《堂吉訶德》的譯文,起初我也譯有八十多萬字,後經我認真的‘點煩’,才減到七十多萬字,這樣文字‘明淨’多了,但原義一點沒有‘點掉’。比如書中許多詩歌,可以去查查,原詩是多少行,我少譯了哪一行?搞翻譯,既要為原作者服務好,又要為讀者服務好,我‘點煩’掉十多萬字,就是想使讀者讀得明白省力些,何況這一來我還少拿了十多萬字的稿費呢。”

一位資深翻譯家給記者舉例:塞萬提斯講故事和用詞,常常十分宂長羅嗦,適當“點煩”,確實會使語意更加突出,情節更加緊湊。以《堂吉訶德》(上冊)兩章的標題為例。如第33章標題,董燕生譯本為:“這裏講到一個死乞白賴想知道究竟的人”;屠孟超譯本為:“一個不該這樣追根究底的人的故事”;楊絳則譯為:“何必追根究底(故事)”。又如第35章標題,董譯本為:“堂吉訶德勇猛大戰紅葡萄酒皮囊和《死乞白賴想知道究竟的人》故事結尾”;屠譯本為:“《一個不該這樣追根究底的人的故事》結束”;楊絳則譯為:“堂吉訶德大戰盛滿紅酒的皮袋,《何必追根究底》的故事結束”。僅對比第33章的標題,楊絳譯文的字數,比董、屠譯本少了一半或近一半,但讀來並不會產生誤解或歧義,反而感到言簡意明。

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葉廷芳告訴記者:“翻譯絕不是一門語言的技術,而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而藝術有時是不認規律的,諸如語法或某個詞的常用詞義等等。凡偉大作家的作品,都是從深厚的文化底藴中來的,譯者沒有相應的文化底藴,其譯作就休想攀上原作的高度。再就文學的風格講,《小癩子》和《唐吉訶德》都是具有巴羅克文學特徵的作品。巴羅克文學在17世紀的南歐和中歐盛極一時,後被埋沒,20世紀又重新崛起。楊先生那麼喜歡譯巴羅克小説(或流浪漢小説),她分明看到了這種非正統文學的野性*基因的強大生命力及其前途。這就是文化底藴所使然,不知董燕生看到了其中奧祕沒有?”

翻譯家、歌德學者楊武能認為:專挑名家名譯的“錯兒”,攻其一點不及其餘,貶低他人抬高自己,是這些年譯壇的歪風之一。如果發難者系無名小卒,不可理睬,以免成就其踩著名家的肩膀爬進名人堂的美夢。董燕生似非無名之輩,據理予以駁斥確屬必要。

“在這一事件中,董燕生有濫用職權的嫌疑。”翻譯家、勞倫斯學者畢冰賓認為,“作為一個譯者,董燕生怎能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這是不公平競爭!作為一名教授,他這樣是濫用國家給他在公共講壇上傳授知識的權利。在法律或學術界沒有普遍認可和裁定的情況下,怎麼能在課堂上私自給楊絳譯本定性*,而且是給一個有競爭的譯本定性*?這是濫用教師的職權,是一種學術腐敗。”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4

《堂吉訶德》這本書主要講述了西班牙的拉曼查有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單身吉哈達先生,他整天沉浸在騎士俠義小説裏,夢想做一個勇敢的騎士。於是他全副武裝,還給自己取名拉曼查的堂吉訶德,還模仿古代騎士忠誠於貴婦人的傳統做法,物色了鄰村一個擠奶女工做自己的意中人,並給她取名為託博索的杜爾西內婭,可事實上這個擠奶女工與堂吉訶德從未見過面,更不用説相愛了。堂吉訶德第一次想解救放羊孩子,可是卻使放羊孩子的處境舉步維艱。後來他又和桑丘來到許多大風車下,他硬把大風車看成是巨人,結果他連人帶馬都狼狽不堪,後來他又和桑丘遇到了拿他們尋開心的公爵夫婦,他們二人受盡了公爵的殘酷捉弄,幾乎喪命。

堂吉訶德所做的事沒有一件不荒唐,沒有一件不失敗。他所做的事情就好比在當今社會有人穿着古裝茹毛飲血一樣可笑。他是可笑的、可憐的,也是可悲的。堂吉訶德直到臨終前,才醒悟過來,不許他的親人—唯一的侄女嫁給讀過騎士小説的人,否則就剝奪她的遺產繼承權。真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啊!堂吉訶德的一生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生前瘋癲,死後留名。

《堂吉訶德》這本書有力地抨擊了西班牙空洞的騎士文學,也不禁讓我思考:如果當今社會爾虞我詐,持強凌弱,那麼與樂於助人,行俠仗義的堂吉訶德相比,究竟誰更可笑?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5

對於理想這個詞此刻越談越少了,人長大了就變的很現實,在堂吉訶德身上又看到了久違的夢想。

其實堂吉訶德就是一個在現實世界的理想主義者,堂吉訶德有個很完美而又很天真的想法——做一名維護世界正義的騎士。然而中世紀已經過去很久了,騎士們早已離我們而去,留下的是那些不知真假的傳説,可堂吉訶德偏偏就相信了,光從堂吉訶德的語言來看,個性是對要去作總督的桑丘的一番教導,堂吉訶德確實是一名很有正義感而且對感情忠貞不渝的優秀騎士。小説的可笑之處就是讓我們這位騎士“生不逢時”。然而作者並沒有讓堂吉訶德像中國代詩人那樣哀歎命運和世道,而是選取讓他堅持自我的信念,在一個不屬於騎士的時代“仗劍走天涯”。

小説的剛開始堂吉訶德的形象是很愚蠢很可笑的,把它讀完時會發現堂吉訶德這個人很天真,很可愛。在現實生活中有幾個人能像堂吉訶德一樣持續着那份童真如此沉醉在自我喜歡的事物之中,又有幾人在這種“逆境”之中堅持自我的夢想?或許站在堂吉訶德的角度來説他是幸福的,我們能夠看到他為自我是一名騎士而感到驕傲。我甚至有些嫉妒他——回想自我在讀武俠小説時也曾幻想過自我是一位武功高強,頂天立地的大俠。

作者在書中提到騎士小説害人,於是透過堂吉訶德這位不貼合時代特徵的“騎士”的愚蠢行為來進行辛辣的諷刺。然而作者在對堂吉訶德這個人物的塑造上卻沒有刻意抹黑,堂吉訶德富有強烈的正義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待人真誠,為人正直,總是為別人打抱不平,臨死也不忘對桑丘的承諾的誠實,單純,對愛人忠貞,到哪都對人宣稱達西妮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為了她的名譽願意與人決鬥,應對獅子毫不畏懼的勇敢,堅持自我的信念不動搖。所有這一切加起來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近乎於完美的人。

故事結尾堂吉訶德被月亮騎士打敗,騎士理想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結果抑鬱生病而死。在他死的最後時刻,他“醒”過來了,從理想中的騎士迴歸到了具有傳統價值觀的普通人,或許在常人看來這是個很好的結局,至少他清醒過來了,堂吉訶德自我是怎樣想呢?也許是他自我感覺自我拯救達西妮亞的任務已經完成,自我騎士生涯也能夠告一段落了吧。

宗教的衰落,科技的發展導致了一些人們信仰和理想的缺失,他們庸庸碌碌的生活在自我用鋼鐵鑄造的囚籠裏,不敢去實踐自我的理想,甚至從未思考過自我生存的好處。

這時,堂吉訶德透過詼諧幽默的方式讓你在開懷大笑的同時重温自我的過去的“騎士夢想”。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6

名著之所以為名著,原因之一大抵是能讓人看見作者對世事的非凡理解,甚至能使讀者從中窺見一個遙遠的時代。《堂吉訶德》就是這樣一部著作,它的厚重使我在發表對它的感想時感到惶恐,怕是一個不小心,就因自己的淺薄而曲解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有人説,《堂吉訶德》尖鋭無情地批評了當時西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學、藝術和私有財產制度;有人將它譽為“行將滅亡的騎士階級的史詩,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名著”。

而我,對於這個看似可笑的騎士,則懷有一種樸素的崇拜。

作為塞萬提斯筆下理想主義的化身,堂吉訶德在自己的世界裏為所欲為。一臉麻子的村姑在他眼裏是舉世無雙的美人,風車是張牙舞爪的巨人,客店老闆是高貴的公爵,他對外界的看法從來不參照所謂的客觀與正確。在人們眼中,堂吉訶德毋庸置疑是一個瘋子,但對他自己而言,僅僅大戰風車一事想必便足以讓他戴上英雄的桂冠。他篤信騎士小説,並以之為藍本刻畫自己的人生,同時奉上倘若選擇做一個“正常人”他所能收穫的一切作為犧牲。

現實生活中,也有這麼一些孤獨而荒謬的人,為了理想中一個虛幻的樂園,甘願忍受世俗的不解和現實的殘酷。也許他們的遠方同堂吉訶德的騎士夢一樣是無本之木,然而不管最後結果是否能出奇制勝,他們百折不撓的勇氣和韌性都使這段不被理解和鼓勵的旅程註定毫不平凡。

書中,堂吉訶德被鏡子騎士和白月騎士徹底打敗後,病倒在牀。臨終前,他幡然醒悟,痛斥騎士小説,告訴侄女想要繼承遺產就不準嫁給騎士。讀書筆記.於是,這個荒謬的“騎士”在一生傳奇的最後關頭,為自己添了幾分無用的理智。就像那些被現實打垮的追夢者一樣,悻悻然接受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用狼狽換來的理智與之和平相處。

對於人生軌跡完全符合世俗期望的人們而言,堂吉訶德的故事則讓他們過了一把為所欲為的癮:原來一個人能叛逆且自信到這樣荒誕而浪漫的地步。飽受嘲笑的“騎士”“無私”地以自己作為代價,替那些被逼平庸的人們偷偷扇了這個霸道的世界一個響亮的耳光。曾有書評這樣寫道:“堂吉訶德和他的創造者塞萬提斯,他們身上有一種瘋子精神,雖然我並不認同堂吉訶德的無效行為,但我仍能感到他們像一把紅日的餘暉,燭照人間。 ”

我多希望到最後,堂吉訶德,我們偉大的騎士,可以真的攻下一座又一座富麗的城堡,再把其中一座送給可憐的桑丘,兑現最初的承諾,完成他征戰四方的浪漫使命。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7

十七世紀,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封建王朝岌岌可危,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勢力日益強大,在這個大背景下,塞萬提斯筆耕不輟,寫出了不朽的`著作《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的主人公原名叫阿隆索·吉哈達,他為了效仿他心目中神聖的騎士,自己取名叫堂吉訶德,又物色了一名僕人桑丘和一位意中人。他為追求那有高度責任感和榮譽感的騎士,甚至超過了現實的限度,達到發瘋的程度。

第一次,他單槍匹馬而行,拯救了被綁在樹上被主人毒打的放羊的小孩。第二次,他和風車大戰,釋放了一羣犯人,衝入羊羣大戰,碰到了多羅特亞和堂費爾南多這對有情人。第三次,他被公爵夫婦戲弄。

作者通過堂吉訶德的故事,描繪了西班牙醜惡的社會百態。

比如堂吉訶德拯救放羊的小孩的故事中,那地主心腸狠毒,行跡十分惡劣,他表面答應堂吉訶德的要求,但待堂吉訶德走後,他打得牧羊小孩只剩下半條命。更令人生氣的是,牧羊小孩再次遇到堂吉訶德時,竟然不心存感激,反而要求堂吉訶德不要再幫助他,認為他越幫越糟。西班牙的封建社會,人們道德淪喪,同情心和感恩心似乎同西班牙王國一樣逐漸地消失,人性的醜惡令人痛心。

再比如堂吉訶德談論騎士道時他是神志不清的,就像一個瘋子;但不涉及騎士道時,卻也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那麼,從某種意義上講,堂吉訶德的失敗,不僅僅是害人的騎士小説的失敗,其實也是高尚的理想主義的失敗。

堂吉訶德所追求的騎士精神是和當時的主流價格觀是格格不入的。當時真正意義上的騎士道早就被虛偽的道德所滲透演變,對上帝的忠誠和對英雄的崇敬,早已轉向了對個體實用價值的追求。

《堂吉訶德》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了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實,揭示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無恥,表達了對人民的疾苦的深切同情,更透露出對高尚追求正日趨沒落的深深遺憾。就好像在哈哈鏡前一樣,雖然故事誇張、變形,讓人哈哈大笑,但是,透過故事的表象,尋求其意義的內核時,卻常常有“笑着笑着卻哭了”的感觸。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8

唐·吉訶德是賽萬提斯的名着《唐·吉訶德》的主人公。我對這位夢想騎士的荒誕故事充滿了好奇,真想去這個故事誕生的地方看一看。

這次寒假去西班牙旅遊,我來到了唐·吉訶德所誕生的國家,加深對他的印象。西班牙著名作家賽萬提斯,創造了這個經典人物。他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鄉村老頭,非常羨慕中世紀的騎士生活。他夢想自己變成一個騎士,過着遊俠生活。他把成羣的牛羊當成敵人的軍隊,把當成貴婦,把風車當成敵人的城堡,鬧出了許多荒唐的故事。

這次我來到了康修迦納———這個故事的背景所在地,參觀風車村並飽覽了卡斯提爾亞曼查的城鎮風光。只見七八座巨大的風車坐落在這個小山崗上。白色的房屋、灰黑色的屋頂和巨大的十字形扇葉,非常壯觀。

城填裏,隨處都可以見到唐`吉訶德的雕像,在小廣場上、在十字街頭、在餐廳的門口、甚至洗手間的出口,都可以看到這個瘦高個兒的西班牙老頭拿着長矛和盾牌站在那裏。在許多商店裏,也可以看到關於唐·吉訶德的紀念品。導遊説唐·吉訶德還代表着西班牙人特有的不滿現實、充滿幻想的民族性格。

這樣一來,我對唐·吉訶德的印象更生動了!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9

堂·吉訶德曼查的落魄鄉紳,書中的主人公。喜好讀騎士小説,整日耽於幻想,立志恢復古代的騎士道。一番荒誕的“證險”後,他返回故里,臨終時幡然醒悟。

整本書的主要內容是説拉曼卻地方一個鄉村的小紳士叫吉桑諾,將近五十歲,身段頎長,面孔瘦削,有一匹瘦馬,還有—支長矛.一面舊盾,家中有—個四十來歲的女管家,一個二十來歲的外甥女,還有一個幫工,一般生活可以維持,但並不大富裕。他有—個嗜好是喜讀騎士小説,讀得入迷了,不打獵,不管家事,後來竟然把土地賣了去買這類書,並見人就與人議論書中的義理。從黑夜到白天,從白天到黑夜,他每天這樣談,以致腦汁漸漸枯竭下去,終於失掉了理性。他腦子裏滿是魔法、戰車、決鬥、挑戰、受傷、漫遊、戀愛、風波以及書中種種荒唐無理的事,凡是書中所寫的他都信以為真。於是發生奇想,為了增進自己的聲名利謀求公眾的福利,他要去做遊俠騎士,把書中見到的都實行起來,去解救苦難,去親歷危險,去建立功業。他於是結馬起了名為羅齊南脱,意為從前勞役的馬,找出矛和盾,把一個鄉間女子臆想為身為騎士的自己的夫人,便出了村子去行俠仗義,遊走天下。

書中的主要人物為了自己的理想,奔赴各個地方,但是神智不清的,瘋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以及對愛情的忠貞等等。作者用極其喜劇的方式描寫了這麼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在看的過程中會深刻的同情他,但是又覺得這個人物相當的搞笑,是一個極端理想主義的人。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10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叫《堂吉訶德》,他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著名代表作。這本小説講述了年逾五旬的紳士吉哈納因讀騎士小説走火入魔而改名堂吉訶德,鬧出不少令人笑掉大牙的事情。

這本書乍一看十分荒謬,其實它極其現實的影射了當時的社會問題:西班牙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並通過戰爭統一全國後,國力發展極快,其中在文學方面尤為明顯。這時候的文學界出現了許多優異的作品,騎士小説就是其中一類。但隨着時代變遷,西班牙逐漸的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再加上連年征戰和封建經濟解體,領導者的聲望大不如前,於是,領導者們勾結教會,通過騎士小説來鞏固他們的地位,宣傳所謂的“騎士道光榮”論,煽動民眾加入他們的隊伍。隨着慾望的增加,騎士小説越來越粗製濫造,越來越荒誕離奇。作者正是看到了這種現象,才動筆寫下了這篇著作。

堂吉訶德是一個正義的鬥士,他不屈不撓、勇敢無畏、行俠仗義。他深深的厭惡強權者和黑暗的社會,企圖通過自己的遊俠行徑振興騎士道,但是事與願違,騎士道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再加上他深受騎士小説的毒害,成為一個行動盲目的人,將幻想與現實融為一體,他把風車當成巨人,把羊羣當成軍隊,把理髮師的金盆當成頭盔,因此大家都認為他是個瘋子。尤其是在住旅店那幾章,他被眾人耍得團團轉,而自己卻糊里糊塗,完全沒有察覺。讀到這裏,我不禁為堂吉訶德感到悲哀。

再者,他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他希望建設一個高度自由的新社會,可惜他的理想是超現實的,凌駕於現實和法律之上的,而且在這樣的驅動下,他做出了打傷押送囚車的衞兵,並釋放國王囚犯這樣瘋狂的舉動。他希望囚犯們能自由,但他不知道,囚犯是沒有權利獲得自由的。所以他的理想無法實現。

最後,用本書最後一章——堂吉訶德離世後,參孫學士為他寫的一首詩結尾吧,這是對於堂吉訶德傳奇一生最完美的評價:不畏強權,不惜喪身,誰説愚痴?驚世立勛!慷慨豪俠,超凡絕塵,一生或幻,臨歿知真。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11

這個寒假,閒來無事,又將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這本書看了一遍,經典畢竟是經典,無論讀多少遍都不會感到厭倦,想起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是感覺好笑,跟看笑話似的,看到堂吉訶德各種荒誕不經的行為,內心就感到好笑,感覺作者寫這本書就是單純描寫了堂吉訶德這個搞笑的人物,並沒有深入過去了解什麼,鑑於當時比較年幼,社會閲歷和文學素養的水平的不成熟,只把這本諷刺社會現實的名著當成了一本笑話書來看,現在想想真是有點幼稚,不過現在再看這本名著,漸漸發現了這本書裏字裏行間所反映出來的深刻內涵,從堂吉訶德這個看似荒誕不經的人物身上,我讀到了更深一層的內涵,已經沒有了當時看笑話的心態了,更多的是對作者對於社會xx的揭露,這本書主要描寫和諷刺了當時西班牙社會上十分流行的騎士小説,並揭示出教會的專橫,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塞萬提斯表面上描寫了這個行為搞笑的堂吉訶德,並通過堂吉訶德一系列離譜的行為展現了這個被騎士精神侵害的近似瘋癲的搞笑人物,實際上是對社會xx和人民困苦的反映,作者通過辛辣的筆墨,嚴厲的批判了社會的黑暗和教會對人精神上的摧殘。

在文章的最後,堂吉訶德終於清醒了,他意識到他以前的騎士精神在他看來也是一種瘋癲,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來説,騎士精神也是一種瘋瘋癲癲,在文章的最後,堂吉訶德對於騎士深惡痛絕,或許,這就是作者塞萬提斯所要最終的目的,進一步批判了教會對人的殘害,批判了騎士精神的荒誕。或許,這就是這本書,作者塞萬提斯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12

《堂吉訶德》小説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紳,他讀當時風靡社會騎士小説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古物中,找出 一付破爛不全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意中人。然後騎上 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裏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羣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騎士,把酒囊當作巨人 頭,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事情,他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卧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 囑,唯一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看《堂吉訶德》,可能會認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庸俗之作,主人翁神經質“勇敢精神”在書 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藴涵了一種道理。人們最基本本質就是為了自己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過程 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兒似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精神,因為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同時,他為了追求理想而不顧一切做出近乎荒唐舉動膽量也讓人有一些感動,畢竟,世上能有如此勇氣執著追尋心中聖地人並不多。

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時,為是打擊、諷刺胡編亂造、情節離奇騎士小説及其在人們中造成惡劣影響。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後來寫着寫着,他把自 己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災難,成為現代人瞭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 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一部百科全書。

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鍼砭時弊,揭露批判社會醜惡現象,一方面讚揚除暴安良、懲惡揚 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德,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社會理想目標。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感情,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現實感。相隔四 個世紀之後,仍感動着每一個讀者。《堂吉訶德》中出現了近700個人物,描寫生活畫面十分廣闊,真實而全面反映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西班牙封建 社會現實,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西班牙王國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無恥,對人民疾苦表示了深切同情。

《堂吉訶德》是一本好笑書,可當翻過最後一頁時,心裏卻不禁在問:"究竟是誰真可笑?堂吉訶德?還是我?"突然想起剛進大學校園時,一位夫子説:"讀《堂吉訶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難怪每每想起這個奇情異想末路騎士時,心裏總會湧起一種異樣感覺---塞萬提斯創作了一個讓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悲劇。

《堂吉訶德》悲劇在於它肢解了曾經神聖道德觀念,而這種肢解是建立在一個個沉重矛盾之上:要消滅即將衰亡虛偽騎士道,卻設計了一個柔弱但真誠衞道士。於是,人們在與腐朽道德戰鬥時,突然發現面前站着"敵人"是個柔弱老頭,沒有了摧枯拉朽快感,沒有了流血犧牲英勇,甚至在面對一個弱者抵抗時,會檢討自己正義性。恰好,堂吉訶德奉行不是虛偽騎士道,不是道貌岸然道德欺騙,而是人們久違了一種精神:對上帝無限忠誠,對愛情至死不渝。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13

什麼人能説的唐吉訶德未獲説?這本書的存在了400年,幾乎每一個有靈感來自18世紀的流浪漢文學運動到21世紀的最晦澀的作品世紀後現代主義。唐吉訶德是為數不多的著作之一,隨着案情休閒冠詞引用(以下簡稱“吉訶德”),加上是幾本書之一產卵世界公認的形容詞(“堂吉訶德”)。如何什至接近像唐吉訶德,一本書已在某個時間或其他書籍,所有人的所有的東西嗎?如何評價文化一塊?最簡單的方法,當然,只是要注意的是,唐吉訶德四百年後的首次公佈,仍然是一讀地獄!當然,有粗糙的補丁,但:迷你小説,中斷了一百會被一些現代出版商的藍色鉛筆容易攻擊的目標多頁的第一部分的敍述,武器或虔誠長文章可奇怪的環讀者感情的描述,有時是模糊的一團糟,但基本故事,擁有了基本概念。很難留在堂吉訶德瘋狂:如情節令人沮喪的,可有時,一些在塞萬提斯的西班牙吸引世界典型潛伏,一些魔術,將我們的,就像世界上的騎士繼續吸引堂吉訶德自己通過逐步的情況更痛苦的地獄式的訓練。

小説的概念很簡單:阿隆索基哈諾,從拉曼恰的地主,是與他的俠義藏書痴迷。驅動的情節,人物和哲學的不一致之處生氣,填寫每一種17世紀的前體量的幻想小説,基哈諾決心恢復尊嚴的騎士失去了職業,俠義,裝配一個初步的劍,盔甲,和馬(的永恆,痛苦和—踝關節內腫羅西南特),並規定到西班牙在他追求的榮耀。在對這種歇斯底里的信仰行為的回報,他認為暴力旅店主理人,惡毒的小偷,玩世不恭的牧羊人,殘虐狂般的貴族,甚至(由於阿維蘭特納的虛假續集本書的第一冊的球迷最有名的作品,小説寫過一)1下(並在小説,無形)堂吉訶德騙子。最初的幾個場景涉及唐吉訶德單獨對抗當今世界,但在1100頁已經過去了塞萬提斯介紹桑丘潘沙,堂吉訶德的輕信,機構臃腫,講道,噴鄉紳,誰與唐吉訶德一起提供了無限奇怪的討論中,火花唐吉訶德的提高,世界瘋狂概念是撞擊地球帶來的桑喬的狡猾實用主義(討論中結束與堂吉訶德偶爾威脅要揍桑喬為了讓他閉嘴一旦聯合起來,就很難想象唐吉訶德和桑丘都拆分開:兩者原來相聲組合,成為永遠的互相排斥的世界觀鎖定,其本身—無論桑喬被要求給自己的睫毛,以數百祛筆下的豬倌愛的興趣,杜爾西內亞,還是堂吉訶德是混合橄欖油和苦菜,將在理論上,治癒桑喬的唐吉訶德所有為基礎的藥水造成的人間傷口—騎士和鄉紳衝突的化身的主題是推動工作。

一般來説,這就是為什麼唐吉訶德仍然是地獄的一讀—即使在今天。讀者的面孔,在同一時刻,一個世界的理想視圖(魔法世界的,過時的,田園詩)和現實世界的殘酷的事實。他試圖擺脱巨人的土地,是紡,長矛,首先由一個強大的風車,他在試圖矛。他試圖解放的聖母瑪利亞,他認為是一個處於困境的姑娘,從她的綁架者,作為回報,雕像是毆打牧師。自始至終,桑喬是有説正是讀者可能是思想—這些都不是大國,杜爾西內亞不漂亮,這可以真正無—只需要一個來自唐吉訶德講解他是如何獎勵附魔的困擾,取代誰妨礙了他的世界的事實他的一舉一動,在最後一刻與魔鬼的幻想,而承受不舒服的相似之處我們自己的現實。這是一個笑話,在上千頁重複,但它的強大足以讓每一次笑。堂吉訶德對他在面對無數爭論與此相反,其中許多是採取形式貓抓傷,破獲骨骼和牙齒脱落,堅持自己的瘋狂,使他成為一個有趣的性質,因為我們知道—或者我們認為我們知道—堂吉訶德是絕對錯誤的。然而,儘管他在痛苦錯,他仍然認為他是對所有遭受追求。因此,我們讀頁後頁,觀望的人更相信自己是誰騎士能夠讓之前他在—是否最終,堂吉訶德將在所有。我們閲讀網頁不僅後頁,但一年後年,世紀後世紀,由認知失調圍繞拉像他自己的惡意雲附魔騎士。在這個過程中,就像唐吉訶德建立從旅館和刑事營火他的城堡,所以我們構建我們發現在塞萬提斯的西班牙一次過如此殘酷現實和夢想,投機活動的城堡一樣,在原型基礎上沉悶的神話境界生命。我們,像唐吉訶德,是推動產生幻覺的可能是什麼,最終,只是一個很好的故事。隨着唐吉訶德,已經完成了一項塞萬提斯文學鍊金術持久的行為:就像唐吉訶德與桑丘相結合,是幻想與現實相結合,與日常永恆的,像物質和反結合問題上,爆炸的審美權力,程度在加劇,無限,推動地球讀者從一開始面臨的是什麼留下的頁面,然後忘了地球,把意思向內——越走越遠向夢一般的明星。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14

楊絳先生的翻譯的《堂吉訶德》,幽默中透着睿智與煙火氣,果然名家翻譯不同凡響。

本書是西班牙大師塞萬提斯劃時代的鉅著,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現實主義鉅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主人公堂吉訶德一方面脱離現實,愛幻想,企圖仿效遊俠騎士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心地善良,立志剷除人間邪惡。是一個可笑、可歎、可悲又可敬的人物,是幽默文學中一個不朽的典型。

《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對人性的批判、對現實的諷刺、對正義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幻想!

故事起因是由於小鄉紳阿隆索·吉哈諾因酷愛閲讀武俠騎士小説並沉迷其中,甚至痴迷到變賣家產用來購買騎士小説這類書籍,幻想有一天自己也成為除暴安良、見義勇為的英勇騎士。由於受書中騎士的善良、正直、正義、勇敢的品行的影響,在他年近五十時仍不忘初心,他要按書中的騎士之道去實現他的騎士夢想,鋤強扶弱,懲惡揚善,匡扶正義,説不定還可建功立業,提高自己的聲名呢。

於是,他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騎着一匹瘦弱老馬(駑騂難得),手持一杆生鏽長矛,挎着一面老舊盾牌,拉着騎着灰驢的鄰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僕人,就此開始“行俠仗義”、遊走天下。

在兩次外出遊俠冒險中,鬧了無數的笑話,傻把風車當巨人,把旅店當城堡,把苦役犯當作被迫害的騎士,把皮囊當作巨人的頭顱等等。他以書中的情境為範本,一直活在自己幻想的國度中,作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儘管他的行為荒誕不羈,受盡了世人的嘲諷與戲謔,但他的百折不屈、愈挫愈勇的精神,卻不得不令人敬畏。

他的怪誕行為除了他忠實的僕從桑丘外,所有人都把他當成有病的瘋子傻子看待,並想方設法哄騙他回家治病,直到同村的加爾拉斯果學士,裝作一個騎士把他打倒了,並以此作為條件令他回家隱居一年,堂吉訶德深諳騎士之道,言出必行,這才履行諾言,回到了家。之後又外出冒險遊俠,以善良願望做了許多荒誕之事。最後在垂危中理智醒來,發現過去自己的荒唐,幡然醒悟,立下遺囑,安然死去。

堂吉訶德是一個性格複雜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點,又有嚴肅認真的思考; 既荒謬絕倫,又崇高偉大; 既有喜劇性,又有悲劇性,是一個可笑又可悲、可樂又可敬的具有雙重性格組合的人物形象。 堂吉訶德敢用自己的行動、甚至生命來捍衞道德、正義和信仰,即使大多數情況下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他這種不屈不撓、勇於自我犧牲的精神,實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堂吉訶德的侍從,陪伴他一路瘋的侍從桑丘·潘沙,真是太有趣的靈魂。桑丘,一個地道樸實的鄉下人,有着文盲者所帶的目光短淺,他雖膽小怕事、自私狹隘,但對主人那是絕對忠誠、不離不棄。

原本只為了些許工資,跟隨了堂吉訶德。然而,慢慢地,桑丘也瘋了,他瘋了,並非因為也相信騎士道,而是相信,跟隨主人,能夠像騎士小説中説的,遊俠騎士的僕人經常會被授予海島的總督或上等人士。堂吉訶德被擊敗的那天,也是桑丘夢想的破滅,不過淳樸的桑丘明白很多道理,從哪來到哪去,不求富貴,只為生活,他活下來了,很真實,也很幸福。

為理想而活,為現實而活。這是堂吉訶德和桑丘不同的活法。

唐·吉訶德充滿幻想,桑丘·潘沙則事事從實際出發;唐·吉訶德是禁慾主義的苦行僧,而桑丘·潘沙則是伊壁鳩魯式的享樂派;唐·吉訶德有豐富的學識,而桑丘·潘沙是文盲;唐·吉訶德瘦而高,桑丘·潘沙胖而矮。

塞萬提斯將他一生的經歷和感悟融入到了唐·吉訶德和桑丘潘沙這一對人物中,追求理想時執着瘋癲除此之外卻智慧善良的唐·吉訶德,作為侍從時忽而愚傻呆萌忽而狡黠實在的桑丘潘沙,他們一路的故事和對話,常常讓人忍俊不禁,心生哀憐,感動又感歎!雖然發生在四百年前的西班牙,卻能引起我很多的共鳴,誰説曾經追求夢想的自己不是那個堂吉訶德呢!

全書的文字包括書中隨處可見的閃爍着勞動人民智慧的諺語和成語,或許正是經歷過農業社會、戰爭年代和知識分子被打壓的天才的楊絳先生才能翻譯得如此精到和有趣吧!

每個人從小都有過英雄夢,唐·吉訶德“不忘初心”,做了一輩子的英雄夢。他似乎失去了對現實的感覺,沉浸在自己無邊的幻想中,在瘋狂的、神志不清的精神世界,唐·吉訶德卻展現出了人身上真正的良好品質:無畏、正直、善良。他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卻又闖下許多禍吃了很多虧鬧出不少笑話。他的動機是善良的,但常常好心不得好報,甚至喪命。最後時刻幡然醒悟,意識到騎士小説的荒誕後與世長辭。

這是一本有力量的書,成為不了一個騎士,也可以作為一個善人,有三五好友,一二親友。平凡的在人世間緩步前行,最終安詳地逝去。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15

堂吉訶德是西班牙著名小説家塞萬提斯筆下的人物形象。堂吉訶德是一位讀騎士小説讀上癮的貴族。終於有一天他捨棄了家財,立志做一名雲遊四海的騎士。於是他騎上了一匹瘦馬,粗製濫造了一批武器,踏上了征途。

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劇從這裏開始了。首先我們的騎士在路途中遇到了一家客棧,他認為這就是堡壘,店主是堡壘長官。於是他非要其冊封自己,店主認為他好笑,但是也答應了這個要求。在等待冊封的過程中騎士打傷了騾夫。店主害怕再鬧出什麼亂子,只好草草結束了儀式。第二天,堂吉訶德遇到了第一次挑戰,他碰到了一支商隊,他很蠻橫無禮的站在路中間挑戰商隊,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他被打得的奄奄一息。回到村裏之後,他找了一名侍從,叫桑喬,這是一個自作聰明,想發財的人。這次旅行他們的運氣認為好轉,依然被一些受不了他們的人打的遍體鱗傷。不過也做了一些好事,促成了兩對人美滿的婚姻。最後堂吉訶德被朋友們送回了家鄉。

在家裏,堂吉訶德過了一段正常的日子。但天意弄人,一位無聊的學者勾起了堂吉訶德的騎士癮,於是堂吉訶德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帶上侍從,偷偷地走了。這次遠征更有意思了。開始,一切順利。他打敗了有學者假扮的騎士,甚至得到了老天的幫助,打敗了一隻飢餓的獅子。一路上也遇到了他人的捉弄,卻以陰差陽錯的做了又不少好事。本以為騎士生活還能再過下去。不料,學者再次假扮騎士挑戰,這次學者贏了。堂吉訶德遵守諾言,休息一年。豈止,這一仗之後堂吉訶德大受打擊,一病不起。在臨終之前,他想通了一切,認識到了騎士小説的危害。

塞萬提斯一生是坎坷的。他曾被人誣陷而兩次入獄。在獄中展開了《堂吉訶德》的創作。小説問世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不幸得是,小説出版一年後他就與世長辭了。

縱觀全書,大家。一定為這個可愛的騎士而感到好笑,他是多麼的滑稽呀。雖然他的精神很崇高,但當時的歐洲已經發明瞭火槍,以往偉大的,富有戰鬥力的騎士團已經落伍了,失業的騎士們淪為了強盜。本書就寫於這樣一個背景下。本書藉以騎士小説的方式將騎士精神漫畫,果然書一出版西班牙騎士小説銷聲匿跡。但這本書的宏觀意義已經超過了作者的初衷。文中幾乎涉及了當時所有職業,活靈活現的展示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反映了社會的發展下,有一些東西中將會被淘汰。同時堂吉訶德和他的侍從桑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主人不切實際而僕人則非常務實。成功的人物塑造,深刻的形象刻畫,也無怪乎這部小説獲得了“世界上最好的小説”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