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散文的作文彙總十篇

文學1.56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散文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散文的作文彙總十篇

散文的作文 篇1

守住承諾,就像天空守住蔚藍與明淨;守住承諾,就像大地守住雄厚與遼闊;守住承諾,就像駿馬守住剽悍與健壯。

飛雪守住了對大地的承諾,於是有了雪花片片,玉樹瓊枝;花兒守住了對春天的承諾,於是有了萬紫千紅,百花爭豔;落葉守住了對樹根的承諾,於是有了“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壯舉;星星守住了對天空的承諾,於是有了夜空中的交相輝映,繁星閃爍。

若干年後,經過歲月洗禮和時間的打磨,我們是依然記得昨天的笑臉,還是任憑那份承諾蒼白無力地暴露在歲月的長河中,讓風吹日曬雨淋,讓時間的利斧刻上道道傷痕?

同窗三年的風風雨雨、歡笑淚水,同窗三年的真摯情誼,十年後是否依然歷歷在目?那份承諾是否能完美地兑現?一件件用你我組成的往事堆砌起來的心靈珍珠,是否依然被我們呵護得光滑如玉?

當那張寫着沉甸甸的承諾的紙條傳到我們手中時,我們都滿懷深情地説:“我一定會回來,一定會參加這個十年後聚的會。”當兑現承諾的那天到來時,我們是否依然記得當年那兩行熱淚,一腔深情?我們是否還能守住那份純真的感情?

承諾,是成長的腳步,是希望的資本,是失望的源頭,是個人時代的終結。多一份承諾就多一份責任。永遠不要忘記,我們之間有一份承諾,我們就要承擔一份責任。

讓我們共同守住那份承諾,守住心中那道最脆弱又最堅強、最甜美又是苦澀的防線。

散文的作文 篇2

不知道是她的美貌讓人們記住了她,還是她的成就讓人們記住了她的美貌!

她的美與眾不同,清純,驚豔,風情萬種。

從小,她就不是那種柔弱的女孩子,她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像個男孩子,温暖,堅強,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身邊的人。後來,踏入演藝圈,一路坎坷,一路辛酸,但她一直堅持最初的夢想。

喜歡她的語錄裏一句十分樸素的話:大海那麼美,所以它是苦的。 她不怕吃苦,認真工作,也因此美得極致。

她把一切當成一種經歷來過,所以在那些苦難面前她不怕,她知道一切都會過去。她説自己內心有強大的小宇宙。她有肩膀,她可以承擔很多東西。

這朵正在綻放的玫瑰,總是面朝陽光,對一切充滿信心。

也有些流言蜚語,惡意中傷。她微笑着説:“我管別人説什麼,我只要做真實的自己就好。”

當她站在一個又一個領獎台上,舉着獎盃的時候,她的微笑那麼迷人,可那微笑背後的汗水和淚水,更值得我們去關注!

記得第一次在電視裏看見她,是《還珠格格》裏的金鎖。 在演藝道路上,范冰冰走了很長一段路。從1996年至今,15年了,她頑強地走了過來,並帶給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華麗演出。我們為她的演技所折服,為她的美貌所傾倒,卻永遠不能領會她背後的故事,或許有快樂,或許有悲傷,但我想最多的還是勤奮吧!

她是女座,她追求完美,她想要自己做到最好,把自己的完美展現給大家。所以,不管多疲倦,她也會面帶笑容。她要告訴我們:她不累!她挺得住!

她就像是一朵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而當初的芽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然而我們卻常常不能像她一樣無悔地付出。

她曾看過羅蘭的一句話:“生活的磨難就像一把犁,既割破你的生活,也開墾了你的生活,便於你找到希望的源泉!”她説:“面對挫折、失敗和不幸,我要堅韌,學會忍受,學會把傷痛轉移,就像珍珠貝殼一樣,重塑自己的傷口,在傷處磨鍊出一顆又大又亮的珍珠,閃閃發光,照耀自己的人生!面對別人的流言蜚語,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地工作,我希望用真誠感動別人,用改變影響別人,用實力征服別人,用堅強造就自己,我要不斷地超越困難,超越自己,我想用自己的能力去為我那年老的父母創造美好的生活,送弟弟去最好的學校,我也想為自己的追求而努力奮鬥,我不會因為別人的流言蜚語而停下自己追夢的腳步,我認為人應該向前看。”

還原妖魔化的范冰冰,緋聞罵聲中淡然堅強。她用勇敢,保護了身邊的人;她靠努力,讓罵她的人閉了嘴;她憑實力,讓千萬人為她動了心,她就像她座右銘那樣:只要認真做就一定能做好!相信自信,會走得更遠。

范冰冰的路還有很長,我希望她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一雙明亮嫵媚的大眼睛,還有一顆寬容、善良的心。

在此,我沒有華美的詞藻來描寫一個已經經歷風雨十幾年的范冰冰。因為她需要的只是一陣陣輕風,吹起寫着“範”字的那面旗幟,讓全世界看到!我同樣相信,她經歷風雨後的那道彩虹,分外美麗!

是金子總會發光,面對一些謠言、緋聞,范冰冰堅守自我,堅信自己就是一塊金子,用實力拂去人生路上的塵埃,讓自己的人生之路更加絢爛多姿。

卡耐基説:“如果你被別人批評,那是因為批評你能給他一種滿足感,這也説明你是有成就的!”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杯香茗,值得會品的人細細體味。而人生最精彩之處,不在於永遠的一帆風順,而是存在無限未知的可能與挑戰。 不過,一個人過於光彩必然會招來許多是是非非。范冰冰在娛樂圈的成長可以説是與是是非非時刻相伴的。儘管如此,冰冰依舊堅持自我。有人説她這不好,有人説她那不對,冰冰始終一笑過之,堅定着她獨有的“範兒”。也許她就是憑着這一股獨特的範式風而闖到了今天這一步。那些詆譭冰冰的人,你們捫心自問,自己有資格去批評一個如此優秀,如此努力的演員嗎?

風雨之後才能見彩虹,帶刺的玫瑰才是最閃耀的。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去批評那些是是非非。一切的過往都會隨着成長而塵埃落定。

她是我的女神,我的偶像,一朵帶着刺在流言蜚語中依舊閃耀的玫瑰。

散文的作文 篇3

寒冷漸漸攀爬到我的臉上。哦,夜的黑色,它給了寒冷棲身之地,讓我在這份孤獨裏,目光裏尋找不到陪伴,還要在四處躲藏這寒風的呼嘯。我走在路上,這裏的夜晚是漆黑的影和閃耀的光的世界。聲音也隨着那份光亮傳來,人羣聚集的地方,似飛蛾撲火般的習性,誰又能躲得過哪?行道樹,不似白天那般的金黃,撐起了一份遮蓋的穹隆。

在夜裏,被寂靜所沉埋,矗立的像是陰森的士兵的,我抬頭看去,更是一片幽暗神祕的,無法被知曉的。我疑問到,是不是有一雙眼睛在上面躲閃。燈光和夜裏降下來的薄霧作伴,淡黃色的燈光染上了一層紗一般的柔軟,卻也無法掃去夜裏的寒冷。燈光像是越來越遙遠的,不可觸及。在燈光的後面是形形色色的人,我在燈光的前面。燈光裏面的人或許並不知道燈光之外的寒冷,燈光以外的人,都在追求着燈光的絢爛。夜的黑色讓更遠處變得不可見,我被夜的黑色所圍繞的是自己的渺小,總想着探尋夜的面紗背後的容顏,迎接我的是更深,更加廣闊的黑暗。對着黑暗裏的無聲,我也變得寂靜,失落和許多不明白。越來越多的,再也沒有人能給我説清的,語言是自己的紛擾。

回到了燈光處,洗滌了夜的黑色的碎片。夜在我的背後,夜也在我的心裏,我的不明白處。夜晚是一個寂靜的舞台,夜晚是我的獨自思索,我在夜晚的沉淪裏徘徊,我是夜晚裏的客人。它的每一個客人,都是一個人的。

散文的作文 篇4

一月,下大雪。

雪靜靜地下着。果園一片白。聽不到一點聲音。

葡萄睡在鋪着白雪的窖裏。

二月裏刮春風。

立春後,要刮四十八天“擺條風”。風擺動樹的枝條,樹醒,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樹枝軟。樹綠。雪化,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裏,長出茵陳蒿。碧綠。

葡萄出窖。

把葡萄窖一鍬一鍬挖開。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來,烏黑的。有的梢頭已經綻開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蒼白的小葉。它已經等不及。

把葡萄藤拉出來,放在鬆鬆的濕土上。

不大一會,小葉就變顏色,葉邊發紅——又不大一會,綠。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備料。把立柱、橫樑、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楊木的、樺木的,按照樹棵大小,分別堆放在旁邊。立柱有湯碗口粗的、飯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

先刨坑,豎柱。然後搭橫樑,用粗鐵絲緊後搭小棍,用細鐵絲縛住。

然後,請葡萄上架。把在土裏趴一冬的老藤扛起來,得費一點勁。大的,得四五個人一起來。“起!——起!”哎,它起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條向三面伸開,像五個指頭一樣地伸開,扇面似地伸開。然後,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涼涼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上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後面,距主幹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溝,把大糞倒在裏面。葡萄上大糞,不用稀釋,就這樣把原汁大糞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夠。四月,澆水。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築成壟,就成一個池子。池裏放滿水。葡萄園裏水氣泱泱,沁人心肺。

葡萄喝起水來是驚人的。它真是在喝口哀!葡萄藤的組織跟別的果樹不一樣,它裏面是一根一根細小的導管。這一點,中國的古人早就發現。《圖經》雲:“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將貨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對的。葡萄成熟,就不能再澆水。,再澆,果粒就會漲破。“中空相通”卻是很準確的。澆水,不大一會,它就從根直吸到梢,簡直是小孩嘬奶似地拼命往上嘬。澆過水,你再回來看看吧:梢頭切斷過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

是一種什麼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肥,澆水,葡萄就使勁抽條、長葉子。真快!原來是幾根根枯藤,幾天功夫,就變成青枝綠葉的一大片。五月,澆水,噴藥,打梢,掐須。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別的果樹都不這樣。別的果樹都是刨一個“樹碗”,往裏澆幾擔水就得,沒有像它這樣的:“漫灌”,整池子地喝。

噴波爾多液。從抽條長葉,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噴多少次。噴波爾多液,太陽一曬,葡萄葉子就都變成藍的。葡萄抽條,絲毫不知節制,它簡直是瞎長!幾天功夫,就抽出好長的一節的新條。這樣長法還行呀,還結不結果呀?因此,過幾天就得給它打一次條。葡萄打條,也用不着什麼技巧,一個人就能幹,拿起樹剪,劈劈啦啦,把新抽出來的一截都給它鉸就得。一鉸,一地的長着新葉的條。

葡萄的卷鬚,在它還是野生的時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別的什麼樹木上。現在,已經有人給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就一點用也沒有。卷鬚這東西最耗養分,——凡是作物,都是優先把養分輸送到頂端,因此,長出來就給它掐,長出來就給它掐。

葡萄的卷鬚有一點淡淡的甜味。這東西如果醃成鹹菜,大概不難吃。

五月中下旬,果樹開花。果園,美極。梨樹開花,蘋果樹開花,葡萄也開花。

都説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麼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有人説葡萄不開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顏色淡黃微綠,不鑽進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開花期很短。很快,就結出綠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澆水、噴藥、打條、掐須。

葡萄粒長一點,一顆一顆,像綠玻璃料做的紐子。硬的。

葡萄不招蟲。葡萄會生病,所以要經常噴波爾多液。但是它不像桃,桃有桃食心蟲;梨,梨有梨食心蟲。葡萄不用疏蟲果。——果園每年疏蟲果是要費很多工的。蟲果沒有用,黑黑的一個半乾的球,可是它耗養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七月,葡萄“膨大”。

掐須、打條、噴藥,大大地澆一次水。

追一次肥。追硫銨。在原來施糞肥的溝裏撒上硫銨。然後,就把溝填平,把硫銨封在裏面。

漢朝是不會追這次肥的,漢朝沒有硫銨。

八月,葡萄“著色”。

你別以為我這裏是把畫家的術語借用來。不是的。這是果農的語言,他們就叫“著色”。

下過大雨,你來看看葡萄園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説文解字》裏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來吧,那也不夠用呀!

可是你得快來!明天,對不起,你全看不到。我們要噴波爾多液。一噴波爾多液,它們的晶瑩鮮豔全都沒有,它們蒙上一層藍兮兮、白糊糊的東西,成磨砂玻璃。我們不得不這樣幹。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們得保護它。過不兩天,就下葡萄。

一串一串剪下來,把病果、癟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裏。果筐滿,蓋上蓋,要一個棒小夥子跳上去蹦兩下,用麻筋縫的筐蓋。——新下的果子,不怕壓,它很結實.壓不壞。倒怕是裝不緊,逛裏逛當的。那,

來回一晃悠,全得爛!葡萄裝上車,走。

去吧,葡萄,讓人們吃去吧!

九月的果園像一個生過孩子的少婦,寧靜、幸福,而慵懶。我們還給葡萄噴一次波爾多液。哦,下果子,就不管?人,總不能這樣無情無義吧。

十月,我們有別的農活。我們要去割稻子。葡萄,你願意怎麼長,就怎麼長着吧。

十一月,葡萄下架。

把葡萄架拆下來。檢查一下,還能再用的,擱在一邊。糟朽的,只好燒火。立柱、橫樑、小棍,分別堆垛起來。

剪葡萄條。乾脆得很,除老條,一概剪光。葡萄又成一個大禿子。

剪下的葡萄條,挑有三個芽眼的,剪成二尺多長的一截,捆起來,放在屋裏,準備明春插條。

其餘的,連枝帶葉,都用竹笤帚掃成一堆,裝走。葡萄園光禿禿。

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人窖。

這是個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來。要埋得很厚實。外面要用鐵鍬拍平。這個活不能馬虎。都要經過驗收,才給記工。

葡萄窖,一個一個長方形的土墩墩。一行一行,整整齊齊地排列着。風一吹,土色發白。

這真是一年的冬景。熱熱鬧鬧的果園,現在什麼顏色都沒有。眼界空闊,一覽無餘,只剩下發白的黃土。

下雪。我們踏着碎玻璃碴似的雪,檢查葡萄窖,扛着鐵鍬。

一到冬天,要檢查幾次。不是怕別的,怕老鼠打洞。葡萄窖裏很暖和,老鼠愛往這裏面鑽。它倒是暖和,咱們的葡萄可就受冷啦!

散文的作文 篇5

大學裏的寫作老師是位中年婦女同志,我時常欽佩她能把頭髮盤得一絲不亂,且次次如模板複製般地不差分毫。她説話的樣子完全是一種傲視天下的姿態,顯示出小有名氣一類人的尊嚴,在她面前很容易讓人感到自卑,似乎是迫不得已調教我們這些文辭拙劣的學生。反正見到她的第一眼,腦海裏“敬而遠之”四個字便揮之不去。即使她曾經“垂青”我的一篇文章,並親自在班裏宣讀且加驚詫加讚賞,也仍然無法改變我對她一如既往的這種“偏見”情感。

她所宣讀的那篇作文,經了我的筆,她的眼、口之後,就很自然地“收藏”了。她是一個有遠見的人,而我的短視造成了終身與這篇文章的“失之交臂”,悔之晚矣。好在,作文裏的內容還隱約記得:寫的是家裏養的一隻名叫蹦蹦的狗的趣事。

以我的猜測,她老人家是絕不會養寵物的,否則,實在無法做到一絲不亂。無形中養狗的事對她就比較陌生,其中的樂趣也就不甚了了,暗合了“陌生化”理論,起到了“吸引眼球”的“新聞”效應。

據我現在的回憶,她一定以為狗是動物中最“忠厚老實”的一類,不可能做出人類那樣欺騙的小把戲。而我在文中恰恰講述了狗狗的狡猾一面:有一次,那隻叫蹦蹦的狗,趁着我們全家外出的機會,把門口所有的棉拖鞋都叼到了沙發上,一個一個咬碎,家裏狼籍一片的情景可想而知。就在我們準備“捉拿歸案”“嚴刑拷打”問罪之時,不知誰不小心踩了它一下,它噢地一聲哀叫,好似嬰孩般地哼叫起來,慌張的我們便也不忍心懲罰它,只是訓孩子似地口頭教育了一下。彷彿要增加我們對它的憐憫,提醒人類的自省,它一瘸一拐外帶可憐巴巴的眼神以及嗯嗯嗚嗚的囈語,很快使原本的兇手褪變為受害者,我們大受盅惑,心存愧疚,好像地震的時候跑得快卻沒大聲喊出來,失了一次真實表白的機會。彌補的方法自然也簡單,想法堵住它的口,以挽回“狗言狗語”對人類的詆譭。買回來的肉,切一小塊,喂到它嘴裏,終於得了個笑臉。我到廚房打算再去拿一塊過來,大約中學上晚自習時常走夜路養成的習慣吧,走路總喜歡“驀然回首”,以為這樣會有李清照“卻把青梅嗅”的少女情懷。不料猛一回頭,蹦蹦尾隨其後,四蹄如履平地。它那狡黠的眼裏分明含着一絲笑意。大呼上當之後,全家人都笑起來,嗔怪它精靈古怪,原諒了它所有的過錯。

寫作老師唸完後驚異的情緒帶動了班裏的同學,也許在他們看來:無論做板報寫字畫畫,還是平日和同學下、讀書、遊逛,一點也不像和狗們打過交道的人。或許文章描寫還算活靈活現,或許不曾聽聞這樣的異事,默默無聞的我,竟然成了以後一段時間班裏焦點話題之一。

我除了有點意外,便只有些恍惚,自然也帶些奇異,用現在的話就是:至於嗎?同時也悟到:於我極平常的事,對於別人也許是一種極大的意外和驚喜,體驗結果正可用“天壤之別”來區分。

散文的作文 篇6

我不是很喜歡看小説,因為我總覺得那不是真實生活裏的世界。我喜歡看散文,一篇一篇總能用質樸的語言,真實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打動我。我看的散文書很多,而我最喜歡的兩位作家是龍應台與丁立梅。

當我看完龍應台的第一本書《野火集》時,我就被這個華人作家所震撼,她用一種鋒利堅韌的語言,寫出了這麼一本書。《野火集》使我覺得龍應台是一個嚴肅的女性。但當我翻開《目送》《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時,我不由得為之動容。原來,龍應台更多的是一種母性的慈愛,她將一種種愛寫進了她的書裏。這些書反映了龍應台的經歷,殊不知,其實也是在向我們表達了人世間的母愛、親情、博愛。可以説龍應台的“人生三書”裏沒有一篇是由多麼華麗的語言拼成的,它甚至沒有語文上所謂的好詞佳句,它全部都是龍應台發自內心的話,可我卻為這樣的一篇篇文章感動。

另外一個作家並沒有龍應台那樣的有名,也沒有龍應台出版的書那樣的圖書銷售量。可我更愛她的文章。在她的世界裏,世界萬物都是美好的,都是有愛的。她就是丁立梅。她的寫景書《遇見》用很平常的語言卻寫出了世外桃源;她的感悟書《暗香》告訴了我們每一種花開都是對大自然的饋贈;她的寫實書《暖愛》用她自己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感動我們。

我喜歡她的樸實“滾滾紅塵之中,我們都不可避免會陷入孤獨,但只要人世間有愛在,有善良在,有朋友在,就會有春暖花開”,我喜歡她的感悟;“一個人的存在,到底對誰很重要?這世上,總會一些人記得您,就像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凡來塵往,莫不如此。”

這就是我喜歡的兩位柔情似水的作家和她們的書。

散文的作文 篇7

元旦,我結束了對《李漢榮散文》的閲讀,感慨頗深,李漢榮是一位男性作家,但是他的文章特色卻是用樸實的文字寫出特殊的優雅與細膩,他的文章,沒有什麼很華麗的辭藻,但卻總能讓人身臨其境,心曠神怡。

在我所讀到的文章中,我尤其喜歡一篇名為《生命中最柔軟的部分》的文章。這篇文章寫的是有關於善良與愛的內容,這即是生命中最柔軟的部分。而現實世界中充滿了堅硬的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鋼筋水泥,亦或是心靈中的敵意仇恨,它們充斥着這個世界。這篇文章原本的主題是呼籲我們迴歸自然,迴歸美好,去尋找生命中柔軟的部分,也説明了我們的生命需要美好而柔軟的部分。而我卻讀出了一絲絃外之音,那是一種人生態度,即是雲淡風輕,悠然自得。

這個主題在他的《又見南山》與《山中訪友》中出現過,説的是一種很自在,很快樂的生活,整日與自然為伴,與山林為友。而我的體悟卻又與之不同,因為我是世俗之人,我需要生存,自然不可能像陶淵明那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只能在鋼筋水泥構成的城市中尋找些足夠自聊以慰的東西。

何為雲淡風輕?是一種天人合一,自由自在的境界。就像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樣,似乎周圍的一切已經與自己融為一體,而其他的都不重要了。並不是説忽視周圍的一切,而是處於一種悠閒的狀態。何為悠然自得,是指內心得意舒適,自由清閒的狀態。但在這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中,每個人都在為生存而奮鬥,何來悠閒?所以,我的體悟是,這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心境。

我們在冰冷堅硬的城市中,為生存而奮鬥,可以説,活得很累。不是有這樣一個説法,説生活,生活,人生下來就是要幹活的。事實也是這樣,但是,我追求的是在這朝九晚五的生活中,給自己找一個可以讓自己悠閒的時間。我們身上的包袱已經很重,而且不能放下,但是,我們為什麼要讓自己一直向前面趕路呢?我們應該坐下來,歇歇腳,看看四周的風景,而這風景,指的就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美。

在這堅硬的世界裏,並不是沒有美好,而是缺乏去尋找美的眼睛,而這眼睛,就是雲淡風輕,悠然自得的心境了。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慢一點,讓它更加有意義,在回首之時不讓它成為你的遺憾,這就是我們的最終目的,也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遇事不亂,處變不驚,縱觀世界,笑看塵寰,方為人生之道也。

讓我們的人生過的更美好,更快樂,這就是人生的終極意義,任清風拂過山崗,明月照耀四方,微笑看待一切,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慢一點留意,世界更美麗。雲淡風輕,無心見無常;悠然自得,細微有所悟,生命轉彎處,幸福常駐。

散文的作文 篇8

大多數人都以為,“意境”這麼個令人神往的詞,只是為深邃的詩歌所擁有,其實不然,散文也需要有意境。有了意境的滲透與描畫,散文才會富有生意,才會擁有活潑的生命,才會騰飛,也才會放射出散文特有的光芒與力量!

那麼,什麼是“意境”,意境又是如何產生的呢?意境,就是作者通過將思想、立意、情感與文章中所描繪的具體景象,達到了融合、頑昧融合的境地。也可以説是作者將通過視覺得到的物像,運用理性的思維方式,不斷地對物像進行提煉與昇華,最終達到精神層面的享受。“意境”一詞,由來已久,一般認為是從古時對文章賞析的“境界”一詞的演變和進化而來。

有許多散文創作者認為,意境縱然是由對具體物像的剎那觸動而取得,但那是很粗糙的,還需要不斷的提煉和雕琢,才能展示其真正的美。就像一塊璞玉,必須經過石匠的精心雕磨,才會成為真正的寶玉。所以散文意境的創設一般要經歷感應、孕育和激變三個階段。感應即是作者對外界事物在一剎那間的靈感閃光。我們每個人都有對事物感應的本能,只是文學工作者比我們更能掌握,更能運用。他們能在那一剎那間的悸動迅速抓住自己心靈深處的感覺,並把一感覺沉澱在思維之中。感應的主動權在於人的頭腦,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能迅速地抓住自己的感應,而有的人則糊里糊塗地錯過一個發現美的機會。每一個感情豐富、視覺敏鋭、善於觀察的人都有機會守候感應,都有機會體驗感應帶來的快感與美的享受!孕育就是作者將對事物的感應客觀地反映在腦海中,在腦海力用自己的思維以及情感體驗對感應進行提煉、雕琢以便讓自己和別人得到更美的精神享受的合成過程。這一過程不是人人都可能做到,必須要有系統的審美思維、豐厚的知識積澱,還要有開闊的文學審美視野才可以做到。

激變是感應通過了作者在腦海思維的孕育,進一步進行最後的精神審美層次上的昇華。從最初的雛形感應到系統的思維孕育,再經過審美層次的昇華,使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粗糙的美,進化為豐富的、開闊的美,並隨之放射出耀眼的智慧之光!

意境是思維對存在,作者的主觀世界對客觀現實生活反映的產物。美好的意境能在物態景象之中注入脈脈的情愫,在尺幅寸圖之內藴藏着豐富的思想內容,更體現出了意境的無限的魅力與醉人的美感。曾經讀過劉湘晨先生的《牧人大道》,寫的是在博樂見到羊羣穿過掛着紅綠燈的接口的情景。那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呀:汽車都停了下來,行人也都駐足不前,大家都在目視着牧民領着無數只羊穿越街頭,向着遠方的草場徐徐而去……

劉湘晨先生懷着樸素的情懷,神情而無奈地描畫着這一個特殊的意境。這個意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錯位的極不和諧的美。汽車、羊羣、商人、牧民組成了一幅恬靜的圖畫,在寬大的柏油路上,走的不是川流不息的汽車,而是屬於大草原的羊羣。這是對現代社會生活的諷刺嗎?我認為不是,相反,這是作者在展現一種富有藝術性的不和諧的美好畫卷。但同時表露了作者無奈的歎息:科技進步了,社會發展了,但純樸的牧羊生活卻遭到了無情的破壞。不知道什麼時候這種不和諧的美也將會消失,剩下的只是成隊的汽車,還有令人煩躁的汽笛聲……

不管怎麼樣,這篇文章給了人一種安靜的心態,一種追求古典的返樸的嚮往。我跟着劉湘晨先生的思維,一起融進了那個先進與落後同在、城市與鄉村交叉的圖畫中去了,我久久地沉醉其中,細細地品味那一份特殊的美意。至今回想起來,我還能咀嚼出一絲絲悠久的淡淡的香味與甘美。

意境給人的美是無窮無盡的,也是繽紛多彩的。張豔姝在《雨》中寫到:“雨絲無聲地落在水面上,它開始綻放形成朵朵雨花,花瓣清亮透明,花兒素色的,質樸而小巧。像一個個跳芭蕾舞的小仙女,柔情多姿”,這個意境又與《牧人大道》的意境不一樣,那無數密集的雨絲編織成的背景,落在地上濺起的小水花……一定是令人欣喜,令人若狂,在那樣一個活潑的雨景中,我是決不會有什麼哀愁怨緒的,有的只是對小雨仙女的最真心的讚美和無限的羨慕。看到那麼可愛的小雨,想到如此美好的境界,你也一定會為之動情,你也一定會“情不自禁想去伸手撫摸”的。人在雨絲編織成的舞台上與雨一起翩翩起舞,那是一種多麼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呀。

意境就是散文的生命。沒有意境的散文,就是沒有生命的文字堆砌品;有了意境,散文才會充滿活力與生氣,才能給人美的享受。散文因為擁有了意境交融,得到了昇華,也自然而然地放射出騰飛的亮光。

在文學殿堂之中,我們該慶幸,能沐浴着散文的滋養,更能享受到散文所滲發出的意境之美!

散文的作文 篇9

風風雨雨,朝朝暮暮;花開花謝,潮起潮落。在不經意間,我走過了國小六年生涯。六年來,每一個歡笑,每一滴淚水,每一段故事,每一次經歷,每一聲感動,都使我難以忘懷。如今我們即將告別母校,一股眷戀之情,從我心底油然而生。

再見,敬愛的老師!是您,把我們從無知的兒童變成現在成熟的少年;是您,把我們領進了知識的海洋;是您,帶我們從人生的起點,努力向終點奔去。 每一次的成功,都離不開您細心的教導;每一次失敗後,得到的總是您的開導。 如今,國小的“賽跑“已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在這即將畢業的時刻,讓我再對您説一聲:“謝謝您,老師!謝謝您在這過去的六年裏對我的教育!”

再見,親愛的同學!在這過去的時間裏,有一半是你們與我共同度過的。是你們讓我不再寂寞,不再孤單,不再沒有朋友。在這些令人難忘的日子裏,我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走過了國小的學習生活。在這六年裏,我與你們產生了濃厚的友情,是這友誼的手把你我的心繫在一起。每當我遇到困難,你們總是指導我,無論多少次,你們也都不厭其煩。也許,我們曾發生口角,但在這離別時刻,讓我們把一切不愉快都拋到腦後,再和同學説一聲:“再見!”

再見了,母校!謝謝你給我了那美好的五年!在這裏,我看到的是:美麗,和諧,自然,團結……

散文的作文 篇10

是時某年春晚。你陪我熬夜,縱然帶着倦意。

沒有炮竹聲的黑暗有些清冷,你向雙手哈着氣,兩頰被寒夜的撫摸觸得通紅,電熱器火紅的光從白色暗淡的架子裏投射出來,你面目模糊。蒼老的皺紋層層疊疊,宛若葱蘢大樹無言的年輪。你很瘦,骨頭裏都是頑固。顴骨突出、眼皮耷拉着,看不清眸是清晰抑或渾濁,但我猜想那定然是清澈明晰的。

彼時我對春晚還抱着偌大的興趣,覺得那是每年不可不看的唯一一場大型節目。電視中舞台上的人們嘻嘻鬧鬧地唱着跳着,説着演着,每一個另外的人生故事就此從言語間滑過,只是陌生。

我不大記得那天晚上我貪吃了多少東西,只依稀想起金色包裝紙的黑色巧克力和一杯由温熱變涼的白開水。你不時起身倒水,偶爾讓我少吃點。

標籤:十篇 彙總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