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水車咿呀散文

文學2.47W

水是生命之源。江南的水稻,因為有了豐富的水源而名聲大震。

水車咿呀散文

記得上國小時曾反覆誦讀過“一粒谷,七擔水”的美文。文學作品雖然有些誇張,但水稻一生需水量較大卻是不爭的事實。現代科學測算,每長成1斤稻穀,約需水500~800斤。試想,萬頃良田出產一熟稻子,該需要多少水啊。當然,水稻在其不同生長階段對水的需求是有規律的,如果需水的時候缺水,輕則減產,重則絕收;如果不需要水的時候多水,又會構成致命的威脅。

從務農第一天起,長輩就告訴我,插秧之前,稻田應一次性灌足水,以後淺水勤灌,乾乾濕濕,這既有利於水稻生長,又節約水源。苗期足水,肥料釋放快,分櫱好;小暑後輕擱田,能控制無效分櫱,搭建豐產骨架;立秋起重擱田,根系發達,莖稈粗壯;處暑後水稻處於孕穗期,田間要濕潤,幹不得,澇不得;白露至秋分,水稻抽穗揚花,田間應脱水,“濕膛肚,幹秀稻”;寒露前後,是稻穗灌漿期,不能缺水,“多灌一朝水,多長一層皮”。

水稻,從栽插到收割,歷經芒種至霜降10個農時節氣,對水的要求,順應生長規律,張馳有度,節制而不貪婪,其淳樸和厚道的'品格,是多麼地令人肅然起敬。

舊時沒有機電灌溉,戽水只能依靠龍骨水車。元代《王禎農書》記載,龍骨水車是一種刮板式連續提水工具。該車發明使用於西漢末年,後經過東漢及三國魏時的革新,最終普及民間,堪稱灌溉工具史上的一個重大創造,一直沿襲使用至1950年代末,與舊時農民世代相伴,患難與共。

龍骨水車的應用,方便了農民的稻作生產。正常年景,通過千家萬户起早摸黑的辛勞,日夜流淌的汩汩清水,還是能夠基本滿足稻苗需求的。如果遇上大旱年景,龍骨水車的低效益就暴露無遺了。清末蔣士瑛《南園戽水謠》雲:“日腳杲杲曬平地,東家插秧西家蒔。養苗蓄水水易幹,農夫踏車聲如沸。車軸欲折心搖搖,腳跟皸裂皮膚焦。堤水如汗汗如雨,中田依舊成槁土。農夫爾弗憂,天心或憐汝,爾不見南門已闔鐵治閉,即看好雨西疇至。”淋漓盡致地描述了農民烈日下揮汗抗旱的悽婉和無奈。

我自幼跟隨爺爺奶奶,在龍骨水車的咿呀聲中長大,體會過祖輩的悲歡,見證過水車的興衰。全家十來畝耕地,分散於三處。父輩們每年冬春,都要勞心費神,保養車具,修鏈頭,添板子,抹桐油。水車轉動了,全家高興;水車搬場了,男人齊出動。爺爺身體單薄,在一次搬運水車時,壓壞了腰椎;嬸媽於烈日下踏水車,暈倒車旁而半日不醒;本人生性頑皮,曾趴在轉動的荷葉車頂上戲耍,結果左腳拇指卡於車軸而殘損。1960年,機械化灌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普及於水鄉,咿呀咿呀地運轉了一千九百餘年的龍骨水車,終於枯槁老去,從田野消失,走進了博物館,存儲於人們的記憶。

“垂柳依依村舍隱,新苗漠漠水田稠”“數頃黃雲香雨潤,千畦綠水稻風光”。乾隆一生寫詩無數,唯獨該詩寫出了他對水與水稻的依依感受,為後人所傳頌,也算稻之一幸。

標籤:咿呀 水車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