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冬藴經典隨筆散文

文學2.71W
  冬藴經典隨筆散文

我們知道,每一個文化人都有其自己對於客觀世界的並是相對獨立的認識論,即我們所説的人生觀乃至世界觀,且常常將與之相對應的觀點和立場來對待自己所面對的不管是歷史、文化和藝術的本身,還是對世界、國家、對民族、對社會還是對人生,他都會在自己所詮釋的認識論的前提下,以這種自己持有的觀點和立場做出相應的回答。於此我們就可以這樣來要求説:對一個文化人,如果只滿足或追逐於眼前的“複製”式的説教,奴性式的讚譽與灌輸,説教式的“鼓動”和“道理”,形式上的秀飾與包裝,自我陶醉式的標榜和自拔,我認為是不僅僅是遠遠不夠甚至應該盡力摒棄的,因為這樣的話他不能夠算不上一個真正的文化人。因為一個真正的文化人他當然地應該具有在褒貶時局中具“鐵肩擔道義,妙手做文章”的智慧與靈性;“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氣概和底藴;“嫉惡如仇”“拔刀相助”的膽識和內力;甘願“離羣索居”“不求聞達”的氣量和準備,以及敢為世間不平鼓與呼的素養和胸襟,還有也是最重要的是,自身要有對歷史真正負得起責任的使命和由內而發的義務感等等才、膽方為可行。這是因為,有時一句真話的價值具可以改寫一段歷史的力量!——一個在懵懂中的靈魂,他只有在這種同樣是用靈魂的力量呼喚下,才能驚醒和喚起。

冬藴經典隨筆散文

我們還應該從才、識、膽上認識到,認識論的最高值或者説是最高境界就是追求智慧和靈性來服務於社會和譜寫歷史。為此智慧表現為不僅僅是經驗的積累和對規律的探索,還表現為在前者基礎上更為廣博而深遠的思維品質以及作為一個認識主體的人而應該具有的高尚的德行修養,也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素質和素養,這樣我們就可以説:“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當你具有了這樣的做人的底藴,才能讓你在認知世界和在社會實踐中達到那種出神入化、遊刃有餘、天人合一最佳效果,那這一效果就是我們最高追求的和期望實現的靈性或者説我們才會可以驕傲地冠之於你的所作所為已閃現出灼眼的“靈性之光”!為此我們就可以這樣説靈性源於智慧,是比理性和一般素質更高的一種智慧。這是因為最高的境界即靈性境界常常不是由理性或一般的素智能推出來和描述的,就象理性推不出上帝與智慧不等同於信仰,和一般的.才智容易讓人進入死衚衕一樣。當然我們不應該排除將理性作為夯實智慧與靈性基礎的平台的理智型思維品質。

另,歷史展現是由文化來呈現其演進過程的,也可以説歷史的譜寫是非文化莫屬!而文化的始作俑者也就非文化人莫屬了。為此,一個真正的文化人,在歷史的每一個演進過程中將深嵌着你的腳印,你的呼聲乃至吶喊以及你的每一個舉手投足。這可就真説得上是責任重於泰山,使命重於生命了。也為此也可告誡:文化人絕不能以“號稱”而自居。

再從另一層面來説説,在人類社會歷史的演進過程中,文化人向人們展示了太多的命題,都在祈望人們能認可而極力向人們説明“這就是真理!”。然而在人們認知過程和在歷史的演進中同時也是在不斷地實踐證明中卻反映出太多的歧義和爭論,於是不知又被推翻了多少的命題。面對波瀾起伏,洶湧澎湃不乏大浪淘沙、險灘惡流的史程演繹,這時經驗論者得出了“成王敗寇”的歷史輪迴結論;理性主義者説:命題除邏輯檢驗是否屬“偽命題”之外無對錯之説,她只靠能否用事實來證明而支撐。如此説來這又給人好像“説了等於沒説”似乎真理並不存在一樣的感覺。其實不然,對於一個文化人對他的最大考量就是:不是向世人得出多少的答案,而是向世人提出了多少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一個文化人首先應該是一個有思想的人,那麼思想的問題,如果不理解自己的對立面,就沒有可能推進。為此,認識論的哲學意義就在於此。

讓我們來俯視當今:人類社會的根本問題是:人類──價值衝突──無法解決,然,哲學就是為這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存在的。為此如果你對眼前的世界感到困惑而迷惑不解的話,那我就要説:這就對了!因為哲學就是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並指導人們去正確社會實踐活動而具極強生命力而展示世人的,否則何為哲學?停止哲學思考算了。你能認可這樣説,那就已經説明你在思考問題並已提出了問題正在尋求解決問題答案。為此就可以這樣説了:只要你考慮問題,你就是在進行理性思維;只要你對自己的理性思維中進行一番抽象,你就邁進了哲學的門檻。難道不是嗎?

按圓融哲學的觀點我們來一個簡單的演繹:人類歷史在不斷髮展和演進中,她多像是那無極的大海,在這大海之中,那無數的文化人對真理的探索就像是這海中佔據着否定和肯定的島嶼而相對應,只不過這島嶼有的很大,人們一般冠之於“陸地”,有的小些或很小,人們就稱它為“島”。有的海拔很高,有的很低,但她們都因海的包容

而存在於人們視角的平面。也就是説,任何一個所謂的真理總有另一個真理與其對立。而這兩個真理都有可能具有不容置疑的內涵即各有自己的客觀規定性。作為我們人這一認識主體所持的觀點、立場和角度也就往往是恰好相反。在此,我們姑且將這種演繹歸位“海、島論”【筆者言】,如果我們將此論定結為具客觀事物的自然屬性,那就是不可改變的和動搖的。然而人們又往往在這個問題上犯一個容易忽視但又不可原諒的錯誤,那就是將這種不同觀點和立場稱之為矛盾中的對立,於是得出,既然有對立有矛盾就必然有鬥爭,既然有鬥爭就有勝負,於是你死我活的激烈爭鬥就不可避免,且將這一矛盾、鬥爭形式歸結為事物運動發展的內在而必然的聯繫性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性。於是經驗論者便得出“成王敗寇”輪迴結論,並以此涵蓋人類社會演進的必然性的週期律而無法改變。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事物之間有差別,並不意味着決然的對立。把所有的差別理解為矛盾、進而理解為對立,進而鬥爭這不僅牽強而且有害,一方面為他容易把人帶入無以是從的境地,另一方面他容易把人類社會帶如無休止的爭鬥當中,再另,他還容易將文化人植入不能相對獨立而符庸風雅、趨炎附勢的地步。

在美妙的音樂世界裏,那七個相差甚遠的音符:哆、惢、咪、發、唆、啦、唏是差異極大而相對獨立的,但它們並不矛盾,當我們將其用特定而多樣的藝術形式相參差組合調配,再用以特定的藝術形式予以展示,那給我們帶來的就是美妙無比的音樂旋律世界;中國漢字是由:點、橫、豎、撇、捺、提、鈎、折八種基本筆畫也是差別極大看似互不相容而相對獨立,但它們也並不矛盾,當我們以書法藝術的特有線條和計白當黑的不同的時空調整組合,將其相連再施以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展以世人,那就成為了“東方藝術的精華——書法”;再從人類:你、我、他,男人、女人,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以及不同區域、國度、民族,他們也差別不小而相互獨立,也並不矛盾。當我們拋棄主觀意識下的私慾、統領、佔有、歧視和奴役,即摒棄那貪、嗔、痴那原罪之惡,【此處暫不談及信仰、文化傳承和風俗習慣和經濟實力等】而尊重其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常識及規律,並賦予平等、博愛、自由、人權和尊重,宣揚於真、善、美德行之境界,那我們何來戰爭、剝奪、爭鬥與內耗?那我們迎來的將是和諧相處、美好向往而既相對獨立又統一之德行的人類世界。

春望夏的豐滿,秋為冬儲存熱能並走完年的旅程。年,是在這樣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中輪迴;歷史,是在年的輪迴中延展,她像一條曲折而不復的長河,但她卻高唱着“激情揚濁,革故鼎新”激昂而高亢的進行曲奔向大海;大海就像偉大的母親用無私的愛的胸懷,包容着形形色色的陸地和島嶼並孕育着包羅萬象的生命,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在我們這個星球上那不竭的生命,源於充實着哲論的水的滋潤讓不同的生命體聯繫和相應。此時我不禁在心中不停地念叨着:“道可道,非常道.......”先賢銘哲而心潮難平......

我多想在文化人集聚的地方,拋棄這個羣體中那自私、自固、自封、自負、自衞、自傍、傲強、相輕的,最不願意承認自己有病的惡詬,去喚醒那些自卑、自棄、無助,無奈,和失信、墮落、貪婪、嗔痴而懵懂的靈魂。

“冬藴,文化、精神和生命,力的抗爭。”難道不是嗎?文化定能鍛造一種精神和生命,這源於看文化人如何施展自己的搏擊之力。力排眾議,獨立思想、獨立人格將是強者,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文化人應具有的高尚品格和魅力;“冬藴,歷史不會凍結;料峭與寒冷,擋不住前行的生命。”難道不是嗎?前行的生命,定格着年輪的印痕,生命之樹常綠,這才是文化人永久的追求和憧憬的永恆!

標籤:冬藴 隨筆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