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大學聯考詩詞鑑賞題考法

文學1.81W

閲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11分)

大學聯考詩詞鑑賞題考法

採桑子

晏殊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8.“好夢頻驚”是全詞的點睛之筆,詞中引起“好夢頻驚”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全詞作簡要分析。(5分)

9.本詞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具體分析。(6分)

8、因時光流逝而驚夢,因容顏的易老而驚夢,因離別的痛苦而驚夢,因無盡的思念而驚夢,因西風的驟起而驚夢,因月色的慘白而驚夢,因高樓的雁叫而驚夢。(每點一分,四點就可給滿分。)

9、①運用擬人的手法。首句將時光擬人化,説“時光”“催人老”,表達了時光流逝、容顏易老的傷感。②運用襯托的手法。以時光的“只解”“不信”襯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歸襯托人未歸。③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借哀景抒發悲情,驟急的西風、慘白的淡月、高樓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種傷離別、苦相思的悲情。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夏日題老將林亭

張蠙

百戰功成翻愛靜,侯門漸欲似仙家。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井放轆轤閒浸酒,籠開鸚鵡報煎茶。幾人圖在凌煙閣,曾不交鋒向塞沙?

(註釋:凌煙閣是原本皇宮內三清殿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樓,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

8.頷聯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簡要分析。(5分)

9.詩中的老將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請結合詩句分析。(6分)

8.頷聯描繪了微雨濛濛,“侯門”的圍牆經斜風細雨侵蝕,斑剝陸離,綠草纖細低垂。(2分)園內湖面上,陣陣輕微的旋風,打着圈兒,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2分)勾畫出一幅悽清冷落、寂寞蕭條的景象。(1分)

9.心境寂寞孤單中不乏閒適自得的曾經征戰沙場的老將形象(2分)首聯“百戰功成翻愛靜,侯門漸欲似仙家”,老將有別於隱士,不應“愛靜”,卻“翻愛靜”,有一種不得已的無奈;“侯門”與仙人的洞府有異,不應相似,偏卻“漸欲似”,這就把老將的孤寂無奈揭示出來。(2分)頸聯“井放轆轤閒浸酒”,轆轤是汲取井水的裝置。老將取井水之涼,使酒清涼爽口,寫其閒適生活。“籠開鸚鵡報煎茶”,打開鸚鵡籠子,任其自由往來,好讓它在有客光臨時報告主人,督請煎茶待客。體現老將與鸚鵡為伴,以飲酒自娛,閒適自得中透露出孤寂。(2分)

9. 閲讀下面的清詩,然後回答問題。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韋莊①

滿耳笙歌滿眼花, 滿樓珠翠勝吳娃②。

因知海上神仙窟, 只似人間富貴家。

繡户夜攢紅燭市, 舞衣晴曳碧天霞。

卻愁宴罷青娥③散, 揚子江頭月半斜。

①韋莊(約836~910),五代前蜀詩人。韋莊曾經家陷黃巢兵亂,身困重圍,又為病困,寫作此詩時正值黃巢兵亂。②吳娃:吳俗謂好女為娃。③青娥: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1)全詩主要採用了什麼手法?試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想象尾聯的“愁”的具體內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們常説人間富貴似天上,本文作者卻説“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間富貴家”,請賞析頷聯這樣安排順序的妙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對比或反襯(2分)府相等人沉浸在熱鬧的晚會中與作者的清醒愁情形成鮮明的對比,府相家中熱鬧的氣氛卻解不了作者的愁情,以樂襯哀,顯作者愁思之深。

(2)、傷時,懷鄉,憂國,憂民

(3)、詩人承接首聯歌舞喧鬧、花團錦簇的豪華場面,倒説出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間富貴家”,可詩人匠心獨運,以倒語説出,便覺語新意奇。本來神話中的仙境,人間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詩人卻倒過來説,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這樣的“人間富貴家”。淡淡一語,襯托出府相家中驚人的豪奢。

13.閲讀下面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登快閣

黃庭堅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1)頷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4分)

(2)簡析尾聯所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

13.(1)描繪了一幅高遠明淨的秋景圖。上句寫羣山樹葉飄落,天空顯得遼闊遠大;下句寫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輝映之下,猶如一道白練。(4分,“高遠明淨”2分,分析兩點各1分。意思對即可)

(2)作者希望乘船歸隱,與長笛、白鷗為伴,表達了對遠離世俗、迴歸自然生活的嚮往之情。(4分,內容2分,情感2分。意思對即可)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秋浦途中?

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

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注】?秋浦,即今安徽貴池。?本詩寫於884年,詩人由員外郎外放黃州刺史後改調池州(今貴池)。

8.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由哪些景物構成?請簡要敍述。(4分)

9.詩的後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4分)

8.本詩描繪了一幅山程水驛、風雨交加的羈旅獨行圖。景物有:蕭瑟的秋雨,淅瀝的溪風,幽僻的山路,搖曳的蒲葦。

9.①借“鴻雁”傳遞了自己對家人、故鄉濃濃的思念之情。②故設疑問,表達了詩人羈旅獨行的寂寞與惆悵。③表達了詩人宦途的坎坷艱辛與無奈。(每句1分,答對2句即可得滿分)

10閲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後面的問題。(7分)

春日臨池

(北朝)温子昇

光風動春樹,丹霞起暮陰。嵯峨映連璧,飄颻下散金。

徒自臨濠渚,空復撫鳴琴。莫知流水曲,誰辯游魚心。

⑴ “嵯峨”、“ 飄颻”這兩句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色?請加以説明。(4分)

⑵ 詩歌后四句拿古人自比,以抒胸臆。請簡要分析。(3分)

10 ⑴【參考答案】這兩句詩描繪了春日傍晚時分池中絢麗壯觀的景色。“嵯峨”句寫出漫天雲霞映照在碧玉似的池水中,猶如山峯的倒影崢嶸多姿;下一句寫雲霞逐漸四散,池中的倒影也不斷變化,在粼粼波光中,萬千光點閃爍不定,猶如片片碎金令人迷醉。

【評分標準】手法1分(應答出比喻才得分);總寫壯觀景色1分;對兩句詩的描寫各1分。

⑵【參考答案】句中“徒自臨濠渚”、“誰辯游魚心”用莊子和惠施在濠梁之上爭辯“魚之樂”的典故;自比莊子,而無惠施,只一個人站在濠渚,沒人去體會游魚之心;而 “空復撫鳴琴”、“莫知流水曲” 用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典故;自比伯牙而無鍾子期,只好一個人獨自彈琴;表達了詩人好友不遇,知音難覓的悵惘和失落。

【評分標準】分析兩個典故內容或自比對象,2分,指出胸臆1分。

閲讀F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懷金陵

張耒

曾作金陵爛漫遊,北歸塵土變衣裘。

芰荷聲裏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

注:①張耒,北宋淮陰人,曾任太常少卿等職,後受牽連數遭貶謫。

②變:曼色,染色。

(1)詩中第二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2)詩中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麼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3)全詩緊扣詩題中“懷”字用墨,請簡要賞析。(3分)

9、(1)表達了詩人對金陵爛漫之遊的懷念,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隱寓對宦途的心灰心冷。(原則上每點1分。實際評卷可適度放寬,答“懷念”或“嚮往”2分,第三點1分。意思對即可。)

(2)主人公沉醉於金陵美景,(1分)任隨孤舟盪漾,卧聽雨打芰荷。(1分)刻畫了一位放

浪、瀟灑而又孤獨、落寞的主人公形象。(2分)(主人公心境1分,具體情景分析1分,形象概括兩個側面各1分;意思對即可。)

(3)首句以憶遊起,點“懷”;次句轉寫北歸境況,側面寫“懷”之深切;三、四兩句實寫爛漫之遊,與首句呼應,突出“懷”之真切。(每旬1分,意思對即可)

14.閲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昭君怨梅花

鄭 域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詞的上片“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一句寫出了梅花怎樣的特點?(4分)

(2)詞的下片運用了什麼表達技巧?結合詩句分析這種表達技巧的好處。(4分)

14.(1)梅花出類拔俗,不同凡花,它雖春未到卻獨自凌寒而開;它潔白似雪,但冰雪卻不具備它那醉人的幽香。(4分)

(2)運用了對比手法。下片“竹籬茅舍”“玉堂瓊榭”對比,表明不論把梅栽在那裏,它都不改初衷,突出了梅花純潔傲岸、“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的高貴品質。(4分)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11分)

夏日西齋書事司馬光

榴花映葉未全開,槐影沉沉雨勢來。

小院地偏人不到,滿庭鳥跡印蒼苔。

【注】此詩是司馬光被迫辭官退居洛陽時所作。

8.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物?傳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6分)

9.本詩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晉陶淵明在辭官後有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達的情感迥異。試簡要分析兩者情感的不同。(5分)

8.夏日大雨將至,榴花未全開,槐影沉沉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志不得伸、壓抑苦悶的心情。(景物3分,情感3分,共6分)

9.司馬詩“地偏”兩字,明寫住地偏遠(1分),實則儲蓄地表現了不為朝廷所用的孤寂或:辭官後朋友同僚盡散的冷落;(2分)

陶詩“地自偏”,説明居地雖處鬧市,可心情卻因擺脱了官場束縛而愉快和超脱。(2分)

10、閲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8分)

水口行舟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注:南宋慶元元年韓侂胄擅權,斥“道學”為“偽學”,朱熹被削職遭誣告。在政局動盪、學禁最嚴峻之時,朱熹和其學生等乘船南下古田,抵達水口,即有此作。

①這首詩寫舟行江上的見聞感受,詩人情感變化,富有層次。“夜如何”寫出了詩人的之情,“試卷”刻劃詩人既抱希望而又疑慮不安的心態。“依舊”則透露出詩人的之情。(2分)

②這首詩運用了哪兩種藝術藝術手法,表達了怎樣的哲理?

10、【答案】①、“夜如何”寫出詩人擔憂之情。“試卷”刻劃詩人既抱希望而又疑慮不安的心態。“依舊”則透露出詩人欣喜之情。(只要意思對即可)(共2分,每空1分)

②、手法: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觸景生情”)(寫“借物抒懷”“託物言志”均不給分);對比(或“對照”、“呼應”)(每個手法各1分,共2分)

哲理:(1)風雨總是暫時的,風浪總歸會平息,青山綠水是永恆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終究不可遏制。(2分)

(2)人生道路不會總一帆風順,只要逆流而上,搏擊風雨,才能達到青山綠水的理想境界,享受勝利的樂趣。(2分)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春思二首(其一)

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8.前兩句描繪出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從整首詩來看,這兩句有什麼作用?

答案:這首詩的前二句寫了春草叢生、柳絲飄拂、花枝披離、花氣氤氲的生機盎然的春景。作用是從反面襯托出與這良辰美景形成強烈對照的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9.有人評價三、四兩句在情感的抒發上“構思新奇”,説説你的理解。

答案:詩的第三句“東風不為吹愁去”,不説自己愁重難遣,而怨東風冷漠無情,不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長”,不説因愁悶而百無聊賴,產生度日如年之感,卻反過來説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長,擬人手法,

構思新奇,曲折巧妙。

【賞析】賈至在唐肅宗朝曾因事貶為嶽州司馬。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認為賈至所寫的一些絕句“皆謫居楚中而作”。這首詩大概也是他在貶謫期間所寫。詩中表達的愁恨,看來不是一般的閒愁閒恨,而是由他當時的身份和處境產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可與這首詩參證的有他的另一首《西亭春望》詩:“日長風暖柳青青,北雁歸飛入窅冥。岳陽樓上聞吹笛,能使春心滿洞庭。”這裏,除明寫詩人身在嶽州外,“柳青青”的景色與“草色青青柳色黃”既很象,而“日長風暖”的景象也近似“偏能惹恨長”的“春日”與“不為吹愁去”的 “東風”。至於“滿洞庭”的“春心”,與這首詩題所稱的“春思”也大致同義。“春心”是因春來雁去而觸發的旅情歸心;“春思”是縱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與日俱長的愁恨。這首詩題作《春思》,詩中也句句就春立意。在藝術手法的運用上,詩人是以前兩句反襯後兩句,使所要表達的愁恨顯得加倍強烈。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黃”,已經用嫩綠、鵝黃兩色把這幅春草叢生、柳絲飄拂的生機盎然的畫面點染得十分明媚;次句“桃花歷亂李花香”,更用暗筆為這幅畫添上嫣紅、潔白兩色,並以寫氣圖貌之筆傳出了花枝披離、花氣氤氲的濃春景象,使畫面上的春光更加豔冶,春意更加喧鬧。詩人在這兩句裏寫足了春景,其目的在從反面襯托出與這良辰美景形成強烈對照的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後兩句詩就轉而寫詩人的愁恨。這種愁恨深深植根於內心之中,是不可能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南唐馮延已《鵲踏枝》詞中“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兩句,就是直接寫出了這一事實。而賈至不這樣直寫,卻別出奇思,以出人意表的構思,使詩意的表現更有深度,更為曲折。詩的第三句“東風不為吹愁去”,不説自己愁重難遣,而怨東風冷漠無情,不為遣愁。這在詩思上深一層、曲一層,使詩句有避平見奇之妙。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長”,不説因愁悶而百無聊奈,產生度日如年之感,卻反過來説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長,其立意就更新奇,遣詞就更巧妙了。人們在心煩意亂、無可奈何的時候,往往會遷怒他人或遷怒於物。可是,詩人把愁恨責怪到與其毫不相干的東風、春日頭上,既怪東風不解把愁吹去,又怪春日反而把恨引長,這似乎太沒有道理了。但從詩歌是抒情而不是説理的語言來看,從詩人獨特的感受和豐富的聯想來説,又自有其理在。因為:詩人的愁,固然無形無跡,不是東風所能吹去,但東風之來,既能驅去嚴寒,使草木復甦,詩人就也希望它能把他心中的愁吹去,因未能吹去而失望、而抱怨,這又是合乎人情,可以理解的。詩人的恨,固然不是春日所能延長或縮短,但春季來臨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在詩人的感覺上,會感到日子更難打發。張華《情詩》“居歡惜夜促,在戚怨宵長”,李益《同崔邠登鸛雀樓》詩“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知長”,所寫的都是同一心理狀態,表達了詩人主觀上的時間感。從這樣的心理狀態出發,詩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長,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詩的語言有時不妨突破常理,但又必須可以為讀者所理解。也就是説,一首詩可以容納聯想、奇想、幻想、痴想,卻不是荒誕不經的胡思亂想;詩人可以自由地飛翔他的想象之翼,卻在感情的表達上要有可以引起讀者共感之處。這首《春思》詩,正是如此。

二、古代詩歌閲讀與寫作

㈠古代詩歌基礎

考查內容:1.舊體詩詞寫作入門;2.楹聯對句寫作入門。

【例1·2010四川大學】以下兩題任選其一,寫一首七言律詩。

一、從四川大學的校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選出一個字作為韻腳,寫一首《成都行》。

二、總結一下參加這次四川大學面試的心得。

[解析]參考答案示例:《成都行》(三首)

①《武侯祠》殘夏古祠綠正濃,千年諸葛拜遺容。小心陪盡酬龍主,大智掏空策蟻兵。楹句爭哀賢相死,壁詩誰悼細民生?池間尾擺肥魚過,草際秋蟲尚未鳴。

②《青城後山》青城取道後山行,古鎮老蟬競噝鳴。和唱聲竭無早退,領銜音亂便先停。柳階賣棗人思睡,石谷涉溪客興濃。莫道天朝不退熱,勸君此間坐小篷。

③《寬窄巷子》青城嘗止再蓉城,錦裏不及這裏情。舊鋪簇新爭炫古,老街取靜只覺匆。人擁巷路男與女,雨洗道石影和燈。秀色歡顏寬窄屜,闌珊何處一絲風?

【例2·2007北京大學】請隨意默寫一首五言絕句,再在每一句合適的地方增加兩個字,使之成為七言絕句,詩歌意境不一定相同。

[解析]參考答案示例:遙望白日依山盡,俯察黃河入海流。諸君欲窮千里目,何妨更上一層樓?

考場實例:①半輪白日依山盡,萬里黃河入海流。我輩欲窮千里目,相邀更上一層樓。

②打起黃鶯紫雀兒,曉來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思君夢,不得跨海到遼西。

③不畏危樓高百尺,擎雲手可摘星辰。莫言不敢高聲語,誰道恐驚天上人?

【例3·2009中國人民大學】請根據所學古詩文的有關知識,從下列兩句中選取一句作為對聯的上聯,不要求平仄。

⑴金融風暴起北美,全球飄雪。

⑵三十年改革結碩果,花香鳥語。

[解析]參考答案示例:⑴金融風暴起北美,全球飄雪;經濟危機卷西歐,四海驚心。⑵三十年改革結碩果,花香鳥語;五千載文明興盛世,虎躍龍騰。

【例4·2008北京大學】某地市為了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在其新聞網站上貼出了一副對聯的上聯,徵求下聯。上聯內容為:反腐廉政三秋雪。請你根據所學古詩文有關知識為其對出下聯。

[解析]參考答案示例:反腐廉政三秋雪;安居樂業六陽春。

考場實例:反腐廉政三秋雪;懲惡揚善二月風。

【例5·2009北京大學】下面是一副對聯的上聯,徵求下聯。上聯內容為:博雅塔下人博雅。請你根據所學古詩文有關知識為其對出下聯。

[解析]參考答案示例:博雅塔下人博雅,未名湖畔我未名。

考場實例:①博雅塔下人博雅,圓明園內月圓明。

②博雅塔下人博雅,安西城外誰安西?

③博雅塔下人博雅,玲瓏塔上佛玲瓏。

④博雅塔下人博雅,惶恐灘頭爹惶恐。

⑤博雅塔下人博雅,零丁洋裏娘零丁。

⑥博雅塔下人博雅,慈悲庵內尼慈悲。

⑦博雅塔下人博雅,大覺寺中僧大覺。

⑧博雅塔下人博雅,烤鴨店內他烤鴨。

⑨博雅塔下人博雅,洗衣房中我洗衣。

㈡古代詩歌閲讀鑑賞

考查內容:1.疏通古典詩詞的文字;2.把握詩歌創造的形象;3.理解詩歌寄託的感情。

【例6·2010四川大學】宋代文學家蘇軾有首名為“題沈君琴”的詩,其內容如下:“若言弦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詩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請自由發揮,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看法。

[解析]譯詩: 題沈君琴 蘇軾

如果説琴絃可以發出聲音,

那為何把琴放在匣中時又聽不到聲音了呢?

如果説發聲的奧妙在手指,

那為什麼不到您的手指頭上去傾聽琴聲呢?

參考答案:表面看詩人是在做“十萬個為什麼”式的天真提問,實際是無疑而問,表達出較為深刻的辯證思考,形象地揭示出一個道理:任何事情“有聲有色”的成功,都是主觀努力作用於適當的客觀條件的結果。

【例7·2010清華大學等五校聯考】閲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請簡要敍述,並對詩歌進行賞析。

[解析]譯詩: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

陸鴻漸雖然只是移居到城邊一帶,去那裏也要穿過種植桑麻的小路。

看到他最近種植在籬邊上的菊花,現在到了秋天還沒有開花和着蕾。

敲門靜靜地連狗叫的聲音都沒有,於是試着去向西邊的鄰居家詢問。

鄰居回答説這家主人又去山裏了,每每要等到太陽西斜時才會回來。

參考答案:這首詩是詩人訪友不遇之作。全詩描寫了隱士閒適清淨的生活情趣。詩人選取了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細節事物,描繪了一幅隱士居所的畫面:靠近城邊,桑麻環繞,小徑相通;籬邊種菊,尚未著蕾;籬門關閉,寂靜無聲;主人外出,邀遊山林。刻畫了一位生活悠閒的隱士形象。全詩有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情趣,語言樸實自然,流暢灑脱。

【例8·2009清華大學】閲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這首詩是杜甫的傳世佳作之一,請根據你對杜甫的瞭解並利用詩歌鑑賞的相關知識對這首詩歌加以闡釋。

[解析]譯詩: 旅夜書懷 杜甫

微風輕輕吹動大江岸邊的細草,桅杆高高的小船月夜孤獨停泊。

星斗晶瑩,垂望原野平坦開闊,大江湧動,載着月光向東流淌。

我的名聲哪裏是因為文章卓著,虛居官位原應年老多病就退休。

這種漂泊不定的生活像什麼呢?真像天地間飛翔的一隻沙鷗呀!

參考答案:這首詩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漂泊無依的傷感之情。

詩前半描寫“旅夜”景象,景中有情。首聯寫近景,展示詩人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般渺小,像江中孤舟般孤寂。頷聯寫遠景,平野遼闊,大江浩蕩,星月燦爛,反襯出詩人孤苦無告,顛沛流離的處境和心境。

詩後半“書懷”,抒發情懷。頸聯含蓄地用反話書懷,文章蓋世,聲名卓著,卻不能施展,反被以老、病的藉口排擠,也因此淪落到今日漂泊孤寂的地步。尾聯即景設喻,水天空闊,沙鷗孤飛,人似沙鷗,轉徙江湖。

全詩借景抒情,因景生情,字字含淚,感人至深。

【例9·2009中國人民大學】閲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親四十年,中間消息兩茫然。

更為後會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別筵。

不分桃花紅似錦,生憎柳絮白於棉。

劍南春色還無賴,觸忤愁人到酒邊。

[解析]譯詩: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孩童時代就結下的親情已歷經四十年,這中間分別後彼此消息不通兩相茫然。

更牽掛着今後相會不知能在什麼地方?這次意外相逢竟然在匆忙的告別筵間。

眼前不安分的桃花怎麼竟然紅似錦緞,生來就懷惡意的柳絮也白得超過絮棉。

劍閣南側的春色還做出這種無端安排,觸忤離人心緒偏要展現在這酒筵旁邊。

⑴這是杜甫的一首送別詩,詩風沉鬱而凝重。以送別為主題的詩很多,請你默寫一首離別詩,並寫明題目和作者等信息。

⑵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參考答案:這是一首送別詩,體現着杜甫詩歌沉鬱蒼涼、迂曲頓挫的特色。

詩歌前四句寫送別之情。首聯平平道來,交代原委。童稚情親,四十年隔絕。頷聯逆挽因果,掀起波瀾。正因忽漫,更為後會憂。

詩歌后四句寫別時之景。頸聯突然跳脱,轉筆寫景。爛熳春景,卻令人生厭。尾聯傾訴緣由,綰合全篇。春色無賴,因此時離別。

這首詩有兩處藝術特色最為鮮明。

一處是內容與形式高度協和統一。詩歌頷聯逆挽,顛倒次序,用上句突插的揣想帶動下句綰接的原因。在詩句波瀾中把感傷離亂的情懷錶現得淋漓盡致。

另一處是全詩跌宕迂曲,卻又絲絲入扣,脈絡貫通。頸聯寫景,看似突兀,美好春色也變成了“不分”“生憎”和“無賴”。而這一切,到詩的結末“酒邊”豁然開朗:全是因為別離呀!而這也與前半的“別筵”綰合。春色,成為後會無期,離懷難捨,對景傷情的紐帶。

【例10·2011“華約”聯考】閲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

清平樂 辛棄疾

校檢山園,書所見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牀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注】①校檢山園:校檢,這裏指遊覽。山園,是作者淳熙八年(1181年)罷官後在帶湖新建的一座宅地,因在山旁,故自稱山園。這首詞約作於淳熙十一年。②社肉:祭神用的肉。③牀:指“糟牀”,是一種榨酒器具。

1.下面有關這首詞的表述,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上片作者寫住處山園有高大的松竹,村民有酒有肉,鄰里關係和睦。

B.下片的“偷”字將一個窮困、膽怯的兒童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來。

C.這首詞的語言流暢自然,樸素清新,不用奇字麗句,沒有任何雕飾。

D.“清平樂”是詞牌名;這首詞上片押的是仄聲韻,下片押的是平聲韻。

2.這首詞中最能表現作者心情的是哪兩個字?請指出,並説説你的理解。

[解析]譯詞: 清平樂 辛棄疾

山園裏松竹長勢茂盛遮雲蔽日,經歷過許多事情今天已很滿足。

拄着枴杖到東家去分祭神的肉,糟牀頭上那清香的酒剛剛釀熟。

西風吹着山莊內梨棗都已成熟,孩子偷偷走來手裏拿着長竹竿。

千萬不要派人驚擾得他們離去,老夫我要靜靜地躲在一旁閒看。

參考答案:1.B(“偷”是“悄悄”的意思,勾勒出的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形象。)

2.這首詞中最能表現作者心情的兩個字是上片的“足”字和下片的“閒”字。我理解,這兩個字裏包含着詩人的兩重心情。一重是年事已高的詩人在抒發胸臆。在松竹茂盛,梨棗秋熟的山園中,過着分肉釀酒的農家生活,看兒童嬉戲,享鄰里和睦的閒適與滿足的心情。另一重是壯心不已的詩人正話反説。“足”即“不足”,表達被罷官後壯志難酬的心情;“閒”即“難閒”,表達無端被閒置,無所事事中憤懣無奈的心情。

【例11·2012“北約”聯考】閲讀下面詩作,回答1-2題

後人觀古書,每隨己境地。譬如廣場中,環看高台戲。矮人在平地,舉頭仰而企。危樓有憑檻,劉楨方平視。做戲非有殊,看戲乃各異。矮人看戲歸,自謂見仔細。樓上人聞之,不覺笑噴鼻。 (取材於清·趙翼《閒居讀書》)

劉禎:漢末人,“建安七子”之一。曹丕為太子時,招宴劉禎等人,丕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人鹹伏,而劉禎獨平視,遂以不敬得罪。

1.本詩以觀劇喻,説明了一種社會生活中常見的什麼現象?作者從哪些方面諷刺與揭示了這種現象?

2.試結合自己看過的一部戲劇、一部電影或讀過的一部名著,談談你對本詩所喻現象的認識。

[解析]譯詩: 後人讀古代的書籍,每每順隨自己境地。

譬如置身在廣場上,環圍觀看高台演戲。

站位低的人在平地,抬頭仰面充滿企冀。

而高樓上有人憑欄,好像劉禎平視甄氏。

演戲的並沒有不同,看戲的卻人各有異。

站位低的看戲回來,誇耀自己看得仔細。

樓上人聽到他的話,不覺笑得打出噴嚏。

參考答案:1.此詩以觀劇為喻,説明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對事物瞭解不深、認識粗淺、見解片面、似是而非的現象。由於各人立場不同、水平不同、處理不同、所見不同、自身條件不同等,導致讀書(或觀戲)的見解與收穫亦隨之而異。人們往往從自身角度出發解釋事物,自以為是,導致產生錯誤的結論。

2.[示例]《史記》為我們留下“紙上談兵”的著名例子。“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談起兵事,父親趙奢也考不倒他。趙奢卻擔憂地説:“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趙奢不幸言中,長平之戰,趙括貿然更改老將廉頗的恰當戰略,導致身死兵敗,數十萬趙兵被秦軍坑殺的慘痛結局。這個例子,鮮明地印證了趙翼詩中所喻示的由於各人差異,導致讀書差異的道理,揭示出對事物膚淺片面、似是而非的認識和自以為是、誇誇其談的性格,必然導致錯誤的道理。

【例12·2012“華約”聯考】閲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第1—2題。

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户。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注] ①檻:欄杆。②羅幕:絲羅做的帷幕。③朱户:硃紅色的門户,指富貴人家。④彩箋:彩色精美的字紙,借代書信。尺素:一尺長的白絹,因古人常用以寫信,故亦借代書信。

1.下面有關這首詞的表達,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句七個字點明瞭地點、時間、景物,勾勒出環境和人物的情緒、感覺。

B.詞人怪明月不諳“離恨”,實際寫出了作者被離別折磨,極端痛苦的心理。

C.“獨上”句凸現出人的孤獨;“望盡”句説明憑空眺望茫無所見的悵惘之情。

D.這首詞以秋天為背景,抒寫了離別相思之情,意境深遠,筆力豪放飄逸。

2.王國維曾説過:“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本詞中“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為第一境界,其餘的兩種境界分別是什麼?

[解析]譯詞: 蝶戀花 晏殊

欄杆邊上,菊花籠在愁緒似的霧靄,蘭草掛着淚珠般的晚露,

絲羅帷幕,滲透過輕輕的寒意,燕子已經成雙成對飛翔離去。

明月不理解離別的怨恨愁苦,拂曉時月光斜照穿透硃紅門户。

昨夜西風吹得綠樹凋零。獨自登上高樓,久久眺望天邊遠路。

想寄上彩紙和素帛的書信,山勢綿長水勢空闊怎知寄往何處?

參考答案:1.D(“筆力豪放飄逸”不恰當,這首詞的表達“纏綿婉約”。B項也不恰當。)

2.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第三種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訊內容了,更多實時新聞資訊,請關注。我們將隨時為您更新最新內容,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