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精選10篇)

文學2.02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散文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精選10篇)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1

我所要寫的內容,和一個非常美麗的詞有關——愛情。

——題記

説到愛情,何為經典、什麼樣的愛情才最令你感動?是雙宿雙飛化蝶追隨的梁祝?還是泰坦尼克上我心永恆的JACK、ROUSE?是許漢文白素貞的千年一回?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生死悲歌?又或者,是白流蘇與範柳原的傾城之戀。

對於這些,我只想説——“NONONO”!在本人看來,最令我感動的愛情,莫過於父親母親的怨而不悔、嫌而不棄、愛而不言——總把關心擺出一副臭臉,總借罵名説出許多叮囑。

母親總怨父親窮,怨父親沒能給自己一個人人羨慕的婚禮,做不了一天的公主;沒能在自己十月懷胎時端湯送水的服侍,當不了一年的皇后;更怨父親沒能有份輕鬆高薪的工作,帶累她整日辛苦勞作,讓衰老的速度比時間還無情。

然而,她卻也從來不曾後悔過這場婚姻,總笑着對我説“你爸屬雞,我就只好嫁雞隨雞了”。

沒有夢幻的婚禮,母親也笑着拜了堂;沒有享受的懷胎,母親也由衷期待着我;即使是呆在颳風漏風、下雨漏雨的破屋子裏的那幾年,即使是活在起早貪黑、辛苦清貧的日子裏的這些年,母親始終沒有後悔過17歲那年訂下的親事。她離不開父親,離不開這個家。

同樣離不開這個家的,還有我的父親。

父親總嫌母親煩,嫌母親耳朵不好總聽錯話、會錯意,亂髮一通脾氣;嫌母親大嗓門還愛顯擺,總做一些無知可笑的事;更嫌母親小心眼還管得多,不懂處世還無理取鬧,連累他總要收拾爛尾,難於交涉。

然而,像母親一樣,父親也從沒想過要離棄母親。

和父親聊天時,他總對我説,“以後要好好對你媽,要比對爸爸好。你媽耳朵不好,老了更不容易,別讓她覺得,自己越過越沒用了。”

“等我和你媽都老了,老到幹不動了,我們呀,就不再為你操勞了。我和你媽,就留點兒地,種種蔬菜,弄弄花草,過自己的小日子。到那時,你媽恐怕一步也離不開我了,我就當她的耳朵。”

就這樣,一個怨,一個嫌。看似平行的兩條線,卻隨時間蔓延在空間裏相交了,這就是我的父母愛情。

父親高興時會多喝兩杯,母親便一面嗔怪,一面把好菜推到父親面前,自己吃飯時又少夾了許多菜。父親不在家時,母親會和我聊到父親,説他最近吃得多了、少了,長得胖了還是瘦了。哪怕只胖一點,母親也會笑得舒心些。她總説“你爸爸太瘦了,又經常失眠,我就擔心他身體吃不消啊。只要他身體好好的,我們一家,就永遠不會垮。”

在學校和父親通電話聊到母親時,父親説,你媽媽性子急,做什麼事兒都喜歡一次性做完,她一個人去地裏幹活,我總不大放心。平時在我這兒幹活,我總會提前半個小時讓她回家做飯。我知道,她想多做些好菜給我吃,又想多幫我幹些活兒,所以,每次十點鐘時我都會説成是十點半,這樣,她才能早點回去,做飯也就不用那麼心急了……

諸如此類,父母愛情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滲透總能讓我輕易感動。而最令我感動的愛情也莫過如此——沒有因為相愛而在一起,卻因為在一起了而永不分離,成了最心繫彼此、最瞭解彼此、最適合彼此的。

有人説,這樣的愛情更像是親情,沒錯。其實,父母的愛情之所以令我感動,正是因為它經歷過生活的磨練和考驗,漸漸少了愛情的自私,多了親情的純粹,而“純粹”,又是愛情得以長久的保證。

所以,管你千古流傳還是家喻户曉,管你痴恨纏綿還是轟轟烈烈,最令我感動的,依然是我的父母愛情!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2

這是一個暮春時分的黃昏,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現在寫下的,也是一直使我回味的文字。

接連幾天的綿綿細雨過後,遠山如黛,雨後的村莊,一切都是新的,嫩嫩的,綠綠的,都欣欣然睜大了眼睛。泥濘的鄉間的小路,也阻擋不了我回家的腳步。

可愛的村莊,我又回來了!

這裏,曾經是熱鬧的小村莊,有一棟棟簡陋的土磚房,也有一個個調皮的小玩伴,這就是我的村莊,我的故鄉。

這裏有我的童年,沒有玩具也沒有電器,有的只有開心和快樂。天晴的日子,我們跳繩、踢毽子;下雨的時候,我們抓迷藏、定釘子。總之,那時的我們不愁找不到樂子,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總是在母親一遍又一遍的呼喚聲中,才戀戀不捨地回到各自的家。

這裏有我母親現在的家,一棟漂亮的兩層小樓,乾淨、舒適,家用電器一應俱全。現在的我,卻總是很懷念從前的時光,懷念那曾經很討厭的母親的呼喚,懷念那裊裊的炊煙,那才是塵世間最温暖的畫面。

雖然我不是遠離家鄉的遊子,卻很少回家。這個家,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只有父親和母親兩個人寂寞地守護。直到一年多以前小侄子的降生,才讓這偌大的一個家變得熱鬧起來,這個小傢伙成了父親母親眼裏的小精靈、小天使。因為他,才讓晚年的父母親有了精神寄託;因為他,我的父母親才總是累並快樂着。

我的父親,曾經是我們兄妹幾人心目中偉岸的大山。他如老黃牛一般,一直為這個家默默地奉獻。因為工作的地方很遠,所以他很少在家。小時候,常常只有母親獨自帶着我和弟弟。印象最深的就是寒風呼嘯的冬天,母親總是習慣靠在牀頭織着她永遠也織不完的毛衣,我和弟弟妹妹就在牀上做遊戲。那個時候我們是早睡早起的好孩子,那樣的畫面一直深深定格在我的腦海裏,到現在都揮之不去。

現在,父親已經退休在家。他陪小侄子的時間和對小侄子關愛自然要比在我們小時候多了很多。在父親的眼裏,小侄子就是他的全部。儘管父親還是不善言辭,他現在總會揹着母親向我們到小報告,説脾氣火爆的母親如何如何地對小侄子照顧不周,母親的飯菜怎麼這麼不合他的胃口。

我的母親是個急性子,勤勞、樸實。在我的印象中,她和父親一直就是兩台停不下來的機器。他們種田、種菜、養豬、養雞養鴨還養魚,總有做不完的事。勤勞慣了的他們,一停下來就像生了病一樣,渾身上下都是痛。母親大字不識幾個,但操持家務裏裏外外卻是一把好手,這些是我和妹妹所不及的。她的火爆脾氣和父親的慢性子總是很不搭,所以總是少不了他們拌嘴的時候。每當父親忍受不了母親的“壞脾氣”,賭氣説要分家單過的時候,我和妹妹就揹着母親安慰父親,又揹着父親安慰母親。等到第二天,父親就又會乖乖地把工資卡交給母親,又像沒事一般照常吃母親做的飯菜,穿母親洗的衣服,我的被母親“餵養”了幾十年父親,在個人的生活起居上一直是“低能兒”。他其實是離不開母親的照顧的,母親也是習慣了在嘮嘮叨叨中照顧父親的。在父親享受着她的照顧的時候,也許母親的心底一直洋溢着暖暖的幸福,因為幹農活的時候總能聽見母親輕輕地哼着我們聽不懂的歌,我和妹妹也往往會在“沉醉”在這種歌聲裏,下意識地相視而笑。

我曾經質疑過父母親之間的感情,覺得他們不懂得享受生活,更不懂經營愛情和婚姻。可是他們風裏來雨裏去,同甘共苦攜手一生,直到現在我才發現,他們才有我最值得羨慕的愛情,因為他們生活的平凡,因為他們婚姻的簡單。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3

有句話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意思是説,性格和生活習慣都很像的人才能走到一起並能長久地生活,我不以為然。

我的父母就是個反證的例子。兩人都很有個性:父親脾氣倔,母親脾氣柔;父親很細心,母親很隨意;父親很勤快,母親很慵懶。恰恰是這樣看似完全不合拍的搭配,反倒讓我們這個家增添了許多樂趣。每當父親生氣起來,母親就會不斷地安撫;當母親偷懶不願做事的時候,父親就會耐着性子收拾一切。在家裏,母親是決策者,在外,父親則會挺身而出。

作為家裏的獨生子,我受寵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往往這種時候,我總會聞到一股濃濃地醋意,可想而知,父親不高興了。每當母親外出購物,帶回來的都是買給我的東西,或者也會給父親帶禮物,但是和我的相比微不足道時,父親就會抱怨説道:“反正我的地位最低。”而每每父親的醋罈子打翻時,母親就會哄着他説:“家裏的老大,吃飯啦!”父母的愛情,看得我心裏美滋滋的。

父親很愛母親,家裏的家務活都是父親獨攬,雖然嘴上嫌棄母親弄不乾淨,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父親是害怕母親勞累。母親也很愛父親,尤其是當父親卧倒在牀不能動彈到時候,母親辛苦地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記得那是一場車禍,父親被撞入院,左小腿要做手術打入鋼板。我們都知道,傷經動骨一百天,父親遠比這個嚴重,那時候我還在讀大學,於是母親的日常工作變成先送飯再上班、再送飯再上班,最後到醫院陪牀。其實母親自己的身體也不好,醫生囑咐過不能太勞累,所以父親看在眼裏痛在心上。為了能早日康復,父親很配合治療,到後來只要是他能自己獨立完成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不麻煩別人。今年上半年,父親的腰椎出了問題,加上之前腿上的傷病,只能在家休養治療,而且四、五個月不能下牀,最嚴重的時候連翻身都成問題,母親一樣任勞任怨。父母的愛情,看得我心裏暖洋洋的。

後來我結婚了,婚禮當天,恰好是母親節,我們給母親準備了首飾作為禮物,為父親則準備了一直精緻的筆。婚禮現場,當我把禮物送給父母的時候,父親給了我一個厚實的擁抱,在我記憶裏,這好像是我們第一次抱在一起。雖然事後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嫌棄我的禮物不如母親的貴重,但是母親告訴我一個細節,父親一直捨不得使用那支筆,像他收藏的郵票一樣好好地保存着。

我是一個不願過於表露自己的人,但是父母的愛情,讓我感觸很深,是父親的行動,讓我知道怎樣去好好愛自己的妻子,是母親的話語,讓我明白如何變成一個温柔的人。我想,真正的愛情,莫過於此。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4

以前,我一直認為,父親和母親之間大抵是沒有愛情的。

自我記事起,父母之間出現頻率最高的對話就是“怎麼跟你就説不明白呢?”“我就不明白!我沒念你那麼多書!”和伴隨而來的一發不可收拾的爭吵。

33年前的一天,“沒念過那麼多書”的母親和被稱之為“大學漏”的父親在一個親戚的家裏見面了,彼此間沒有過多的交流,也沒有臉紅心跳的感覺,只是在介紹人幾句簡單的描述後就結束了。三個月後,父親用一輛自行車就把母親載進了“圍城”。

用母親的話説,他們那個年代不懂得什麼叫戀愛,沒見幾面就結婚了,完全是“稀裏糊塗”的。這場“稀裏糊塗”的婚姻裏,沒有甜言蜜語的交談,也沒有體貼入微的温存,更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和刻骨銘心的回憶,就是兩個幾近陌生的人生活在一起了,這在我看來是那麼不可思議,我甚至覺得他們之間的親近程度還不及父親跟他的煙盒。

那是一個木製的中間有個隔斷的長方形煙盒,一邊放置被搓碎的黃煙末,另一邊放置小型煙灰缸、打火機和舊報紙裁成的小條。父親不嗜賭,不嗜酒,唯獨對煙情有獨終。他一輩子只抽黃煙,對那煙盒極為恩寵,總是將它置其左右,就連睡覺都會放到枕邊,自我對它有印象時起,它就被磨得光亮了。父親在它的陪伴下,時不時地讓裊裊的煙霧在狹小的房間裏瀰漫。隨着煙霧的飄散開去,母親的嘮叨卻久久不曾散去:“那煙有啥好抽的,不當吃不當喝的,有那個錢買點吃的喝的不比那玩意兒強。”“你懂什麼!吸煙是為了緩解精神,放鬆心情……”這樣強詞奪理而又滔滔不絕的闡述惹來母親愈發得不滿,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頂撞起來,直到最後,母親丟下一句“我説不過你!我沒念你那麼多書!”負氣地走開了,父親依舊悠然自得地吮吸着他的“摯愛”。當下一根煙燃起時,母親的嘮叨也被重新點燃,於是暴發又一輪爭吵,一次又一次,周而復始。儘管他們為此吵過無數次,但母親還是會在煙盒見底的時候去買,然後一邊數落着父親,一邊把煙葉搓碎裝進煙盒,即便是我家最困難的日子,連菜錢都拿不出來,父親的煙也未曾間斷過。

父母在性格上有很大差異,父親慢條斯理,母親脾氣急躁;父親熱情好客,母親則不喜交際;父親處事委婉,輕易不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母親性格倔強,把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父親嫌母親沒文化,沒涵養,太執拗;母親則嫌父親迂腐,窮酸,沒本事。父親常説:“你媽是屬毛驢的,就得順毛捋,一捋不好就尥蹶子。”母親也常説:“你爹一天到晚的,啥有用的事不幹。”

父親注重精神層面上的需求,愛好十分廣泛,吹拉彈唱、琴棋書畫、各種運動雖不算是樣樣精通,但都能信手拈來,這在母親的眼裏看來一點用沒有,她所關心的只有柴米油鹽,所以他們總是格格不入。我小時候,父親有一把口琴,他曾教我吹過,但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就不見了,我還傷心了好一陣。若干年後,父親提及大概是因為他們吵架,遭到母親遷怒,被她損毀了。有一次市評劇團來演出,父親要帶着我倆去看,母親則提不起任何興趣:“哼哼呀呀的有什麼可看的,在家消停一會兒得了。”“那是藝術,怎麼到你嘴裏就成了哼哼呀呀的了?”“看那玩意能當飯吃,還是不看能死?”“跟你簡直是無法溝通!”“是溝通不了,我沒念你那麼多書。”……母親一邊跟父親吵着,一邊把我推給父親,讓他帶着我去,自己卻上炕捂上棉被睡了。

文化程度的差異造成了父親和母親之間交流的障礙,很多時候,他們不能夠完全領會對方的意圖。母親説話零零碎碎,講半天也歸納不出中心思想,父親總是不耐煩地打斷她,給她以糾正,而母親卻根本不覺得父親的糾正跟她的本意有什麼不同,認為他是摳字眼,故意挑毛病。一個心生嫌棄,一個怨意未猶,於是暴發激烈的爭吵。我記憶中有一次,母親又開始絮叨一些爺爺奶奶當年對我們一家三口如何如何不好的瑣事,這些事在我的印象裏她已説過不下千遍,父親更是聽不下去了:“就那點事都説了八百六十遍了,跟祥林嫂似的,天天老那麼説,別人就會同情和可憐你嗎?”可母親根本就不知道“祥林嫂”是誰,完全領會錯了:“你家就那樣式的,還不讓人説了!”父親嫌她聽錯話、會錯意,也開始發脾氣了:“你就這素質了,這輩子提高不了了,也就我能將就你,換個人跟你過不到現在。”母親也不甘示弱:“換個人能跟你過,你趕緊換,我馬上給你倒地方。”“換誰也比你強。”……他們這樣説過無數次,但始終誰也沒有換誰,就這樣互相嫌着,互相怨着,互相吵着,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直至父親去世。

父親走了,沒有給我們留下什麼東西,除了那個煙盒。後來,我和母親準備搬家,她堅持要把父親的煙盒帶上,我説:“扔了吧,反正以後也沒人用了。”母親説:“不能扔,你爸活着跟它最親,死了也會把它看好,扔了它我怕你爸不知道咱們搬家了,找不着道兒。”

直到這時我才明白,原來,他們竟是以這樣的方式相愛的……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5

父母已經結婚35年了。小時候,我一直以為爸媽之間根本沒有愛情,因為我們總是會聽到爸用惡毒的語言指責媽,甚至説媽還不如鄰居那個精神有問題的傻嫂子。而媽總是呵呵一笑,不跟爸爭辯。真的逼急了,才會氣呼呼的反駁爸。但是,大部分的時間,媽總是心甘情願的忍耐着。

為了有一個可以傳宗接代的兒子,爸媽一口氣生了四個孩子,可惜都是女孩兒。姐姐幾個月時,媽又懷孕了,可是姐姐因為生下來體弱多病,媽被迫把孩子拿掉了。從此她一輩子耿耿於懷,總覺得那個被拿掉的孩子就是男孩兒。因為超生,爸丟掉了吃皇糧的工作,開始和媽在家裏那幾畝薄田上辛勤地勞作。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可是始終過的拮据寒酸。因為我們姊妹幾個小時候都比較聰明伶俐,父母堅持送我們讀書。爸媽那時候都是因為家庭成分問題,沒機會上高中,讀大學,所以就把深深的期望留給了我們。爸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我們考上大學,將來可以光耀門楣,讓膝下無兒的他們可以得到一絲心理安慰。可是,那些年,義務教育都是收費的,種地也是要交公糧的,沉重的家庭負擔壓在爸媽的肩頭,他們被生活的貧困折磨的心情抑鬱,無處發泄,吵架也就成了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那時爸總是會無緣無故發脾氣,總是會對着媽大吼大叫,總是認為她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甚至説讓她離開這個家,愛去哪兒去哪兒。媽總是不去爭辯,即使是分辯幾句,也不會記仇,依然下地幹活,洗衣做飯,為家忙裏忙外。媽的身上深刻地印證了中國傳統的勞動婦女那種善良、樂觀、堅韌以及順從的美好品質。

只是畢竟媽也是一個女人,她也有脆弱的時候。記得我上高中那年,爸媽又爆發了一次大的爭吵,我那時在縣城一高上學,全封閉式管理,一個月才回家一次。回到家裏,媽沒有像往常那樣,看到我分外親切,而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長吁短歎,在我的追問下,媽終於開始嚎啕大哭,多年來的委屈與壓抑使她完全無法自已。媽邊哭邊歷數這些年來她跟着爸的種種艱辛與不易,她一邊痛訴爸對她的辱罵、漠不關心,一邊還不忘把牀上堆的乾衣服疊好。媽邊説邊哭,我也聽得感情激憤,淚水滔滔不絕。那一刻,我對爸的怨恨全都迸發出來。媽説要離婚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説跟着媽走,再也不管爸了。那晚,媽躺在牀上哭,晚飯也不做了。我只好安慰了媽,一個人去燒火做飯。天黑了,爸回來了,看見我一個人邊燒火邊哭。就問:“你媽呢?”我哭的更兇了。一句話也不説。爸拉了一個小凳子,坐在廚房裏,問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開始像媽一樣歷數這些年來爸的種種不是,他對媽種種的不好,以及他對我們姊妹幾個種種的打罵。他自己沒能力讓家富裕起來,怎麼拿我們撒氣。然後説我活着是多麼的沒意思,每個月回來一天,還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每次都是他們無休止的爭吵。我一點都不想上高會考大學了。甚至我説這樣我還不如死掉算了。一向在家裏説一不二,一瞪眼就讓我們噤若寒蟬的爸就這麼聽我像個委屈的小媳婦兒一樣嘮叨了一個多小時。爸默默地聽着,一句也沒有反駁。後來我不再哭了,爸站了起來,説:“舀湯吃飯吧,別哭了。我有時候説你媽只是一時氣話,並不是嫌棄你媽。夫妻哪有不吵架的,過日子比樹葉子還稠呢,哪能不吵架呢?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我聽了爸的話,沒有做聲,揭開鍋站起來盛飯。只是從那以後,爸對媽好了很多。現在想起來,在那樣貧困的年代,父母為了我們的温飽苦苦掙扎,心裏得有多少的委屈和壓抑啊!媽有媽的傷心,爸也有爸的無奈。只是我們當時都還沒有長大成人,不知道結婚生子後過日子的艱辛與不易,不明白他們那種相濡以沫的愛情也會有無數次想要離婚的念頭。只是為了孩子,也為了責任,他們都隱忍着熬過來了。

後來我們終於都漸漸長大,姐姐畢業了以後去上海那邊工作,家裏的經濟條件漸漸好轉。父母的關係也慢慢的好起來。爸媽無論怎麼吵架,但是爸從來不會動手打媽,媽也從來不會因為慪氣,而不管爸和我們的生活。因為爸已經習慣了早上換衣服的時候等着媽給他放到牀頭,習慣了跟媽在一個盆子裏洗腳。脾氣暴躁的爸慢慢的變得温和了,經常有説有笑。爸有家傳的大廚手藝,開始經常幫媽一起做飯。我們出嫁以後,每年難得回去幾次,每次回去,爸總是做一大桌子菜,像招待貴賓一樣招待回孃家的女兒。爸和媽吃完飯一起散步,看電視,洗漱,然後睡覺。他們像別的老頭老太太一樣,到了晚年,突然恩愛起來。爸媽一輩子都在一起,爸從來不去外地打工,媽也沒有遠離過家鄉,他們始終堅守着生長的小鄉村。邀請他們到城市裏,他們總説住不習慣。幸好,兩個妹妹嫁的都不遠,時常去看望他們。爸媽就像小孩子一樣,喜歡新衣服,喜歡吃好吃的,姐姐經濟條件好點,總是給他們寄錢,媽每次穿上新衣服就高興地合不攏嘴,爸特別愛吃,覺得錢用在吃的上才算有了價值。雖然我們姐妹四人都不是很有錢,但是我們都過得平安健康,讓爸媽心裏覺得比較寬慰。

去年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因為公婆身體不好,沒人幫忙接送孩子,不得已讓媽來城裏幫我接送孩子上學,也讓一輩子都沒分開過的父母兩地分居,心裏覺得很過意不去。媽總是擔心爸一個人在家吃不好睡不好,沒人幫他洗衣服,沒人幫他收拾家務,總是擔心他一個人在家寂寞無聊,在這呆着總是度日如年。她總説擔心家裏的莊稼沒人管理,擔心她在門口種的那些新鮮的青菜被人偷走,其實,那都是藉口,她真正擔心的只是爸。都説少年夫妻老來伴,也許真是到老了,才體會到那種相依為命的不易,以及人到暮年,無慾無求,只是希望歲月靜好的簡單願望。自己結婚生子以後,也切實體會到了婚姻的種種不易,養兒育女的艱辛無奈。養兒方知父母恩,感慨父母這35年來攜手同行,不離不棄,雖然沒有給我們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父母淳樸正直的性格,以及善良樂觀的本性都深深地影響了我們,讓我們在人生的路上快樂前行,永不言敗!

父母可以在一起的時光彌足珍貴,希望他們的晚年健康快樂,攜手走過金婚、鑽石婚。他們陪我們長大,讓我們陪他們慢慢變老……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6

很早就想講講父母親的故事了,一直深深感動着我,每次講起來都會熱淚盈眶。也許,這算不得愛情,真的算不上。可是,要説不是,什麼樣的感情才稱的上是呢?愚人,茫然不知了。

——題記

母親雖然年紀大了,卻越來越像個小孩子了,最近喜歡上看愛情題材的連續劇。每每看到男女主人公愛得死去活來,總會用幽怨的眼神看着父親,稍稍抬高嗓門説:“唉!我這輩子算是白活了,都不知道談戀愛是個啥滋味。”父親聽到後,總會像哄小孩子一樣,臉上堆滿了笑,特別乖地歪着頭,看着母親像核桃一樣的臉,緩緩地説:“老伴,不然,咱們再重活一回,讓你試試?”母親聽了,就開心的笑了,臉上的皺紋也跟着笑。

要説他們之間沒有愛情,我是第一個反對的,因為我是見證人啊。可是要説有,好像又太過牽強。不過,説到底,愛情到底是個啥,恐怕還真沒有幾個人能掰扯清楚。

父母親是在上世紀60年代末認識的,那時候父親在部隊當兵。所謂的認識也不過是互相看了看照片而已。母親説,看照片好像見過父親,因為父親小時候由於家裏兄妹多,日子窮,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就時常跟着奶奶去外村討飯,再加上父親的大姑也是姥姥村的,所以母親對父親多少還是有點印象的。一開始母親堅決不同意這門親事,姥爺貪圖奶奶家的成分好,就拿着棍子逼迫着,她才勉強同意。

父親母親之間的瞭解是從書信開始的。母親只上了兩年學,好多字不會寫就用拼音代替。父親收到後,就在拼音的下面工工整整地填上字,連同回信一併寄給母親。直到父親轉業回來兩人才結婚。婚後不久,父親就去離家40公里之外的單位參加了工作。由於交通不便,一兩個月才回家一趟。按母親的話説,走了之後,有時候想想,竟然都想不起他的長相,只知道是個老實巴交的人。

父親剛參加工作時一個月工資才18元錢,除去每月給奶奶的五元贍養費和自己的伙食費,並無節餘,想買輛自行車都是痴心妄想。直到三中全會,包產到户以後,政策寬鬆了,母親就在家裏養豬,一年一頭豬,第一年賣了給父親買了輛自行車,第二年又給他添置了手表。

自打父親有了自行車就每個禮拜回家一趟,幫母親幹農活。父親禮拜六傍晚時分到家,禮拜一早上再早早返回單位上班。即使農閒的時候,父親也是如此,風雨無阻。記憶裏,禮拜六傍晚站在村口高高的大壩上迎接父親是我們姐弟三人最為開心的時候,與其説是迎父親,不如説是迎父親那個掛在車把上黑色提包裏的美食了。農閒的晚上,我們三個小人兒就會坐在小板凳上把父親團團圍住,託着小腮幫或是聽父親講故事,或是讓他教我們唱歌。印象裏,父親永遠有講不完的故事和唱不完的歌。母親則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給一家人做針線,不時的抬頭看看我們,臉上洋溢着滿足幸福的微笑。

也許是父親回來的次數多了,和母親相處的久了,雙方之間的矛盾也就突顯出來了,隨即他們的爭吵也就多了起來。爭吵歸爭吵,父親從沒有因為吵架而早早回單位,也沒有因為吵架而去了就不回來。母親也是,即使吵得再兇,禮拜一早上也照例會早早起牀為父親做早飯,從來沒有讓父親餓着肚子趕一次路。

這樣風雨無阻了20幾年後,直到母親查出有冠心病,失去部分勞動能力,父親才毅然決然的做出決定,讓我們全家搬離農村,一家團聚。

到父親單位後,一家人只能靠父親的工資勉強度日。母親看我們日子艱難,就偷偷跑到菜市場做起了蔬菜生意。父親知道後幾次制止她,但都不能動搖母親的決心。父親只好大力支持了,一有空就騎自行車去城裏幫母親進菜,我們有時間也爭搶着去幫母親賣菜。幾年後家裏的經濟狀況就有了明顯的好轉,隨着我們的長大,也都能自食其力了,母親才停下來。

現在母親老了,體弱多病,老年人常見的毛病她幾乎都有。也許是身體折磨所致,脾氣也越來越壞,經常為一些小事發脾氣。父親就像哄小孩一樣哄着她,吃穿用度都由着她的喜好,看着母親吃的藥不多了就趕緊去買,附近藥店沒有的,就坐車去遠處買,甚至還去過幾百里的地方。家務活更不用説,幾乎全包。我每次去給母親洗澡,父親都會抱着母親的衣服站在門口等。每隔幾分鐘就會問一句“累不累啊?”或“水温行不行啊?”等等,還再三囑咐我快點給母親洗,怕她心臟不好,時間久了受不了。母親一出來,第一時間把衣服給她披上,生怕母親着涼生病,細緻入微到讓人羨慕。母親去年又查出來小腦有萎縮跡象,醫生讓多動腦。一向不愛打牌的父親為了母親也學着打起來。除了打牌,還給母親講故事聽,就像小時候給我們講故事一樣。就連四大名著,母親現在都能講得頭頭是道。

即使這樣,母親在腿病發作的時候還是會發脾氣,無緣無故地生氣。我常常和父親開玩笑説,看你把母親慣的,越來越不像話了。父親就説:“丫頭啊,你可記着,你母親可是咱們家的大功臣啊!啥時候也不能忘了她曾經的付出。我就是慣,還能再慣幾年啊?要是能永遠慣下去就好了。”説着,説着,父親眼睛就濕潤了……。

每當和老公講起父母親的故事,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羨慕之情。老公就會趴到我耳邊悄悄耳語説,“別急,丫頭。老了我也那樣對你哈!”我聽了,心裏像是喝了蜜,從腳指頭甜到頭髮絲。哎!怎麼眼裏還有滾燙的液體流出呢?

這就是我父母親的愛情,至今母親仍不願承認的愛情。“擇一城終老,守一人白首。”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這難道不是最最真的愛情,最最幸福,最最樸實的生活嗎?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7

有一首歌詞寫得很好:“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能夠相濡以沫,扶持一生,是許多夫妻的夢想。想象一下,漫漫紅塵中,夫妻之間相處時間最多,相依相偎,能夠一起老去,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我的母親和父親是媒妁之言,見過一次面後,僅憑着羞澀時不經意地瞄一眼和簡單的幾句對話,就確定了關係。年輕時候的母親面容清秀,家境不錯,媒人頻頻踏入家門,不斷有人給母親介紹條件更好的人家,但是都遭到母親婉拒。一諾千金,大抵就是如此,母親從來沒有動搖過對純真愛情的期盼。

20世紀60年代,我的父親騎着借來的自行車,把母親“娶”到了家裏。家裏一貧如洗,僅有兩間土坯房、幾畝地,兩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硬是挑起了生活的擔子。婚後幾年,爺爺奶奶相繼離世,母親一邊種地,一邊拉扯着四個孩子;父親從此之後,開始了農閒時在外打工、農忙時回家務農的奔波勞碌生活。

縱是生活再辛苦,他們也要苦中作樂,將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小時候,我家是村裏最先買了電視的,鄰居們齊聚在我家新蓋的平房頂上看《霍元甲》,成了我記憶裏最温馨的場景。木訥的父親從來沒有對母親説過愛情兩個字,他通過勤勞致富、改善生活,悄無聲息地表達着對母親的關愛。

而母親,婚後學會了做衣服、做鞋、做飯,操持着一切家務。帶孩子的繁瑣,她沒有怨言;地裏的勞作,她全力以赴。有時候晚上,母親還會整夜不眠,她在等待出車在外的父親回家,為他擔憂,為他祈禱。

我沒有見他們爭吵過,我只看到了他們對子女的付出、對家庭的貢獻、對彼此的關愛,他們對生活是一種無怨無悔、隨遇而安的態度。許多人追求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我覺得我父母之間平淡的感情,才是最真摯、最浪漫的愛情。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8

一提到愛情,我想每個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想到玫瑰、巧克力、鑽戒、那些富有情調,充滿温馨、浪漫的場景。可是這些,在我的記憶中,我的父親母親從來沒有過。

我的父母都出生在四川內地那個貧窮的小山村。可是母親的家境卻比父親要好得多,因為我的外公當時是四川威遠煤礦的一名礦工,在那個年代,家中能有一名工人,是很讓鄰里鄉親羨慕的,而我的爺爺奶奶都是地地道道,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所以家中經濟十分窘迫。父母的婚姻是那種傳統的明媒正娶。雖然歲月已隔久遠,但我仍能想象出當時那幅畫面: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母親穿着父親家為她縫製的那件白底綠色小花的的確良襯衫,走在迎親隊伍的最前面,穿過一道道綠油油的麥田,向父親家的方向走來。新婚不久,父親便調入攀枝花,年輕的母親從此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後來,有了哥哥和我,日子更艱難了,家裏所有大事小事,都靠母親一個人支撐。

1985年,我們全家隨父親來到礦區,父親母親終於結束了那種聚少離多的日子。可是,父親的工資低,在這舉目無親的遙遠他鄉,我們一家人日子過得異常的艱難。礦裏服務站曾多次招臨時工,母親對父親説:去給我報名吧,多少也能掙點貼補家用。可父親總以各種理由拒絕母親出去上班,他説:那些都是很苦很累的活,你把孩子和家照顧好,我少休班是一樣的。父親當時在礦裏掘進隊一線上班,不僅工作累,時間還長,要是聽到父親的工友們説:這段時間帳子麪條件不好,頂板爛,到了下班時間,父親還遲遲未歸,母親在家坐如針氈。我最怕父親上中班了,如果凌晨父親還沒回來,我和母親都會失眠,只有聽到父親開門的聲音,才能放心睡覺。在我的記憶中,不管井下的條件有多麼惡劣,工作有多麼辛苦,父親從來不會休班。直到年老退休,父親也沒讓母親出去掙過一分錢。如今,已近不惑之年的我,才深深懂得,那是父親對母親一種愛的方式。

今年四月,我們帶父親去瀘沽湖遊玩,當車經過漁門鎮時,我叫老公靠邊停車。我説:路程還遠,我去集市上買些吃的以備食用。父親見我下車,也跟隨着來了,父親年老了,行動有些不利索了。我對父親説:你上車吧,我很快就回來。父親對我説:我去那邊買些甘蔗,你母親最愛吃這個,我給她買點回去。我對父親説:咱們回來再買吧。父親老了,對我的建議他一般都很聽從。回來那天,由於天陰,車還沒到漁門鎮,天色便暗下來了,父親突然有些擔心的説:到漁門鎮天一定黑了,我説:黑也無所謂啊,我們又不轉乘車,父親説:天黑了,賣甘蔗的就收攤了。頓時,我才發現,我早已把給母親買甘蔗的事忘在九霄雲外,然而父親卻一直記在心裏。於是我催促老公稍微開快些。還好,車到漁門鎮時,天剛黑,賣甘蔗的還沒收攤。

從那一次,我才真正的知道,無論父親走多遠的路,母親都永遠住在他的心裏。我想,當母親吃甘蔗的時候,那甘蔗一定超過了它原有的甜味,因為那裏面流淌着父親深深地愛。那份愛是任何誓言都無法比擬的,也是任何愛情的信物都無法替代的。

都説:黃金代表愛情,鑽石代表永恆。我的父親母親既沒有黃金,也沒有鑽石。那日,回去看望父母,我無意中用目光觸碰到了母親的手,那是怎樣的'一雙手啊!青筋突起,皺紋橫生,手上沒有任何飾品,唯一有的便是歲月贈予她的滿手的老年斑。母親是女人,可她這一生,從未用過任何護膚品,就連市面上最廉價的防凍膏也沒曾用過。母親把自己的勤儉節約和父親辛苦工作的成果交織在一起,日子在油鹽醬醋浸泡出的酸甜苦辣中緩緩前行。我的父親母親,他們沒有海誓山盟,沒有花錢月下,只有心與心的印證和相通。

如今,我的父親母親已近古稀之年,做女兒的別無他求,我真心的祝願他們身體健康,晚年生活幸福美滿。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9

父母的愛情,我們常常看不明白。他們是媒妁之言,爹是一個眼光很高的人,只是貧寒的家庭,絆住了他追求愛情的權利。爹自幼喪父,奶奶一手把他拉扯長大。雖然他只上過國小,卻天資過人,自學成才,聰明好學,我家爹的書最多,像農村實用手冊,怎樣教育好你的孩子,家庭醫生,實用文體大全養豬養雞的書如何種地,種蘑菇的書等等,他還都一一試驗過,並小有成效。做過廚師,會水電安裝,八十年代末期,是我們小城第一家開冰箱空調家電維修店的。性格清高孤傲。

而媽媽確實不太聰明,甚至有點笨,但是媽媽的心底善良,人很勤勞。推拉磨碾還有挑水和打煤球的活都是媽媽乾的,爹的飯都是媽媽端的,吃好飯媽媽再把爹的飯碗端走。年輕的時候,他們的感情很不好。我不明白,兩個都是好人,可為什麼好人和好人在一起就不會幸福呢?

每逢過年的時候,他們必吵無疑。多虧我姨每年過年前幾天,都把我們一家要穿的衣服和鞋子做好才走,她的手很巧做的像賣的一樣,每次我媽媽去街上找裁縫剪衣服,爹就説媽媽笨,當個女人連這些都不會,後來爹自己也裁剪衣服,看到他們吵架,那樣彆扭和痛苦,我常想如果他們不在一起,他們都會過的很幸福。讓他們離婚的念頭,在我的心裏有很多年,但是我一直沒敢告訴他們。那是我甚至有不結婚的念頭,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我就想如果我找,一定不找看不起我的,即使再窮,也不要吵架。

他年輕的時候,也不乏有追求者,可他説他小時候就沒了爹,不能讓我們也沒有爹,既然把我們姊妹帶到世上,就不能不管我們,不能讓我們缺爹少媽。

他也動離婚的念頭,可媽媽真的是一個任勞任怨的好人,挑不出一點毛病,最為關鍵的是,她對奶奶好,奶奶看不起媽媽,我爹曾經對我們説過,他最滿意的就是媽媽對奶奶的孝順。如果就這樣拋棄了媽媽,他覺得這樣做太對不起媽媽。

爹是個很愛美愛乾淨的人,偏偏我媽媽這兩樣都不愛,他總説手是女人的第二張臉,每到冬天媽媽的手就又裂又皴。手粗糙像苦樹皮一樣。後來他説,坐到車上看看其他女人的手,就滿足了。聽了他這話我哭了。他們為了我們姊妹幾個,彆扭湊合了一輩子。後來他們老了,到了該享福的時候了爹的身體身體每況愈下,疾病纏身。慶幸的是他們的感情反而好了。每次出去媽媽和他就在一起像兩棵相偎相依的大樹。

去年媽媽又在小吃店找了份洗碗的活,從早上七點多到晚上十點,六十多歲的人了還這樣起早貪黑的辛苦。我們不讓他去,可他們説不想拖累我們。在春天的時候,晚上十點多了媽媽還沒有回家,爹就到他幹活的那個地方找,那裏早下班了。又到我們姊妹幾個的家看,見我們的燈都息了,他又不忍心叫我們的門,就又回到家,原來媽媽看戲去了,媽媽看戲回來,不見爹,也到我們的家找了爹,睡覺時,都十二點多了。第二天,他們説起這事,我們都怪他們説先打電話,我們年輕,讓我們找。你們就在家等着,爹説天那麼晚了,天晚了,路上有那麼多車。他不放心媽媽。也不想麻煩我們。他們總是放不下我們,有廠家在我們那裏賣藥,買藥前就會發贈品,他們每天早上去劇院裏面領贈品,哪怕是個小勺子,一雙筷子,幾個撓癢刷,他都給我們幾個挨家送,幹了一年多,小吃店拆了。

現在他們住在我弟弟家,我們兩家只隔一條路,我們門前都有菜地,媽媽就擔水澆我和弟弟家的菜地。不讓她幹,她不高興説人上歲數了活動活動有好處,就當鍛鍊身體。他每天給我們做着做那,你給她買衣服他們不要,總是説花那錢幹啥,我衣服多的穿不完,給他買東西他們又送回來。給他錢他們不要,換説哪能光花你們的錢,我們有錢,等我們沒有錢了,再找你們要,我知道他們是不會找我們要的。

那次爹對我説,人老了真沒用,真不如早點走,一點也幫不上你們,還拖累你們。我聽了很難過,説你想哪去了,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不相識的人有困難我們都會去幫助,何況是你們,棄你們不管不顧,我們還是人嗎。你們要看着我們,我們有了困難還要讓你們為我們出謀劃策,換要讓你們的孫子孫女長大成人,看他們結婚生子,我們永遠都愛你們,我們要你和媽快快樂樂的,安享天倫之樂,你們一定要答應我呀。

  我的父母愛情散文隨筆10

“哎呀,小妮子又來了,怎麼了我的乖?”鄰村診所的醫師劉伯伯每一次見我都會流出這種關切夾着哀歎的語氣。“呵呵,真不好意思,又來麻煩你了大哥,環環又感冒了。”那時我才四、五歲,還坐在綁在自行車的寶寶椅上。劉伯伯這時定會輕撫我額前細軟微黃的頭髮,重重歎息道:“唉,小妮子,可苦了你爸爸了!”

印象第一次聽到關於我爸爸和我媽媽之間的故事就是在劉伯伯的診所裏。我打着點滴的時候,劉伯伯總會給我念叨:“環環,你爸爸為了你可真是沒少往我這兒跑啊,從你媽媽懷着你開始,因為你媽媽喜歡喝我們村兒的水,你爸爸每次都拉着木排車到我們村來拉水。”雖然那時的我年紀尚小,但也能感覺到爸爸對媽媽細心温暖的呵護。説到這兒,坐在我旁邊的爸爸總會呵呵一笑來回應。他無法像普通的夫妻或情侶一樣,可以趁機“秀一下恩愛”,因為那時的媽媽已經離開了。

可是她還活着。去找了另一個男人。這個男人是媽媽以前的戀人,因其不務正業,常做些違法的事,所以外婆一家都不同意媽媽和他在一起。兩人終究未成合法夫妻,但媽媽一直對那個男人念念不忘,即使遠離湖北嫁給山東的爸爸。

“我知道XX(我爸爸的名字)對我好,我也覺得他是個好人,善良,厚道,熱心,還心靈手巧。可我寧願在湖北吃苦,也不願意在這邊享福。”“你可別傻了,那位現在還在監獄裏,誰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出來?”“我會等他。”這是奶奶告訴我,我媽媽跟對門的嬸嬸的對話。媽媽對爸爸不是沒有感情,可她對爸爸的感情也許只是一種依賴和感恩,真正埋在她心底的還是那個人。

那時候農村的家庭沒有幾個富裕的,周邊兒沒有什麼大酒店、大商場,更別説娛樂場所了。媽媽喜歡吃田雞肉,爸爸就到地裏、池塘裏去給她捉來田雞,向別人請教田雞的做法。

最後,媽媽滿心歡喜的吃到了香噴噴的田雞肉。爸爸更是滿心歡喜。湖北人喜歡打麻將,但我們這裏的絕大多數人都把時間用在工作、幹活上了,哪有這個閒情逸致?那時一副麻將150元,現在人人都買得起,可對於20年前我家的條件來説,也算是奢侈品了。家裏也沒有現金,爸爸賣了糧食給媽媽買了一副麻將。空閒時,爸爸就把村裏會打麻將的人召集到我家裏,經常玩到很晚人才走。為此,爸爸也學習了打麻將,以防人手不夠。

可以説為了滿足媽媽的需求,爸爸總會傾盡全力。

小的時候,奶奶會經常在我耳邊提起這些事情。我長大些後問爸爸,爸爸並不像奶奶一樣,認為我媽媽太無情了。而是像回憶一件件美好的事一樣,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講給我聽。餵我吃飯時,爸爸會學着媽媽的湖北口音:“你七(吃)個噠,哈哈哈!”給我洗腳時爸爸會説:“如果你媽媽在這兒,她肯定會給你開玩笑説‘噴氣撒’(好臭呀)。”爸爸學得很有味道,我總會被爸爸逗得哈哈大笑。

媽媽離開17年了,這麼多年爸爸從未在我面前説過一句媽媽不好的話。即使我一直被鄰居、親戚感歎:“這小姑娘太可憐了,她媽媽太狠心了!”也被同學問到過:“你恨你媽媽嗎?”而我總是回答:“不恨。”也許是因為爸爸對她寬容偉大的愛,也許是因為她對那個男人執着等待的情。

當爸爸抱着兩歲的我滿湖北尋找她的時候,也許她也在找他。當爸爸在為她學打麻將時,些許她也在思念着和他一起遊戲的場景。正如對爸爸來説,和媽媽在一起的三年是爸爸最幸福的時光,也是爸爸最珍貴的回憶;對媽媽來説,和他在一起的日子也許是她最不捨的眷戀。

我欽佩爸爸無私偉大的愛,也欣賞媽媽對愛情的執着和勇氣。這麼多年了,我不知道爸爸是否還對媽媽念念不忘,也不知道媽媽是否還在苦苦等待着那個人。

這就是我的父母愛情,他們彷彿都愛上了錯的人,可他們又好像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