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生命的壯歌》之《蟻國英雄》教後記:一場沒有結果的爭論

文學1.24W

今天教學《生命的壯歌》中的第一個小故事《蟻國英雄》。課文講述了一羣螞蟻面對火災扭成一團成功突圍的故事,讚揚了小小螞蟻英勇頑強、團結協作的精神。

《生命的壯歌》之《蟻國英雄》教後記:一場沒有結果的爭論

這節課我們抓住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又通過標註、朗讀描寫火勢發展變化的詞句以及“我”心中的想法,體會螞蟻所面臨的滅頂之災。在充分渲染緊張氣氛後,緊緊抓住“萬萬沒有想到”結合文中詞句理解螞蟻的臨危不懼的英勇行為,孩子們不由自主地入情入境了,他們都被蟻國英雄的獻身精神和團結精神所感動,課文讀得很動情,教學任務也基本完成了。

就在我誇獎孩子們讀得很好,即將佈置作業的時候,一個叫威的孩子突然舉手説:“老師,我還有個問題。”“什麼問題?請説。”威站起來説:“作者為什麼眼睜睜地看着螞蟻被燒死,卻不去救它們呢?”

聽到學習並不出色的威提出這樣的問題,我的心裏很高興。如果沒有真正地走進文本,如果學習沒有引起他真正的思考,他就提不出這樣的問題來,這何嘗不是一個進步呢?

其實這個問題也提到我的心裏去了。因為,這也是我在解讀教材時對作者提出的質問。在我讀《生命的壯歌》一文中,我説:“聞着螞蟻被焚燒而發出的焦臭氣味,聽着不斷髮出的外層螞蟻被燒焦後爆裂的聲響”,作者及其周圍的人當時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情來觀看蟻國英雄的壯舉?為什麼周圍有那麼多的冷眼旁觀者,卻沒有一個人出來救火?作者能如此清晰地看到小小螞蟻的突圍過程,可見火勢並不大,為什麼不出手相救?卻還在那裏惋惜地想‘這羣可憐的螞蟻肯定要葬身火海了’!即便不是為了救螞蟻,也不能見火不救、任其肆虐蔓延呀!一邊是英勇頑強、肝膽俱裂、捨己為人的悲壯的動物,一邊是冷眼旁觀其自生自滅、回頭再來寫下生命的讚歌的作者,不覺得其“偽善”到令人噁心的地步嗎?”

然而我並沒有想把自己的這些想法傳達給孩子們。也許是出於對幼小心靈的保護,我覺得他們只要理解文中字面上表達的意思就可以了,純淨的天空還是應該描繪上真善美的雲彩,讓那些太黑太冷的東西離孩子們遠一些吧。

我沒有想到,威竟提出了這個問題,讓我在課堂上無從迴避。我更沒有想到,他的話音剛落,班上已是小手如林,目光炯炯,看來這個問題也引起了孩子們的共鳴和思考。下面是他們爭論的過程:

“老師,我來回答。因為作者和螞蟻之間隔着熊熊大火,所以他不能去救螞蟻。如果去救的話,他自己肯定也要被燒了。”

“我不同意。即使中間隔着大火,作者也可以先救火呀。只要把火撲滅,螞蟻不就得救了嗎?”

“是呀,旁邊就是一條河,作者只要拿個臉盆或者提一桶水,就可以把火撲滅,救火不是很容易的嗎?”(這孩子讀書多認真呀,抓住了“臨河”一詞。)

“我不同意,文中説‘由於遊客的不慎’,還有‘巴西向導’,可見作者他們是出來旅遊的。誰出來旅遊會帶着臉盆或水桶呢?如果要回住的地方去拿,那又太遠了,這就像人們説的‘遠水救不了近火’呀。”

“是‘近水救不了近火’。因為水就在旁邊。”

“即使他們沒有臉盆或水桶,但出來旅遊的人總是有帶喝的水吧,大家都把自己喝的`水倒下去救火,然而再用瓶子來裝河裏的水,不是也一樣可以救火嗎?”

“是呀。再説,火也不是一下子就燒得那麼大的,如果一發現起火就救火的話,也不需要太多的水。”

“可是剛開始,他們並不知道有一羣螞蟻被大火包圍了呀。”

“就算沒有螞蟻,也應該要救火呀。那些小草被燒死了,不是也一樣很可惜嗎?小草也有生命呀。”(這孩子把校園裏的宣傳標語都用上了。)

“是呀,如果讓火一直燒下去,火就會越燒越大,到時候被損害的東西就更多,説不定還會燒到樹木、房屋。”……

下課鈴聲響了,可是孩子們還是把小手舉得高高,都不願意下課,都想把這個問題繼續爭論下去。於是,我只好讓他們下課後繼續爭論,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我知道,這是一場沒有結論的爭論,除非作者自己來回答。可是根據教參中的介紹,即便作者本人大概也回答不了,因為這個故事也是他聽朋友説的。不過,這又有什麼要緊呢?結論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過程。孩子們的爭論閃爍着思辨的火花,他們小小的腦袋瓜充滿着這許多的智慧,這是多麼可貴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