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家教

校園2.77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家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家教

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家教1

在假期過了兩週左右的時候,我就開始了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為了能做得更好,我提前將高一的物理、化學、數學這三本書重新翻閲了幾遍。當我給她講完第一天的課時,我心中唯一的感覺就是做一名老師真的很不容易啊。一回生、二回熟,就這樣我就做起了一位貨真價實的老師了。我對待這次的社會實踐格外的認真,每次講課的前一天晚上我都很努力的備課,生錯講錯了一道題。可是儘管如此,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有一次我講錯了一道題,當時要是有一個地縫,我都恨不得鑽進去了。我當時就在心裏想,下次再也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了。當家教的日子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很充實。而且最終還是順利的完成了這次社會實踐。説實話,我的學生雖然是一個女孩子,但她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好教,我也終於能理解老師的苦處了,但也體會了做老師的快樂。當我的學生叫我“老師”的時候,我感覺我付出的努力、辛苦沒有白費,而我也很喜歡那種被人尊敬的感覺。雖然我在教她的過程中,也着實很頭疼。但在我做家教的這段時間我們兩個也算是相互學習。而我從教她的過程中學到了好多,所以我也要好好謝謝她才對。

我想如果這個假期我沒有這次社會實踐的話,那我的生活會很枯燥,也會很無聊。所以不管從哪方面來看,這次的社會實踐對我都是有益的。雖然我這次社會實踐並沒有找跟我專業有關的工作,但是我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懂得了太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假期實踐增強了我的辦事能力,交往能力,讓我懂得了錢來之不易,讓我懂得了年輕人要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敢於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雖然天氣嚴寒,寒風呼嘯,我依然踏上了社會實踐的道路。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我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也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我每天早上八點多就要冒着酷暑從家中出發走着去那個小女孩家,由於我出發時是早上,所以路上總是冷冷清清的。每當這個時候我心裏就會覺得很不舒服,總想着要放棄,但每次還是理智的否決了這種想法。既然決定了當家教,就一定要堅持下去,絕不可以半途而廢,這不僅僅是一次實踐經歷,也是一種責任。我給她當了二十天的家教,在這二十天中,我品味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我覺得這二十天是我長這麼大以來過的最長的二十天了,但每天過的都很充實。我覺得我已經愛上這份工作了,這也是這次實踐中收穫最大的。

在現今社會,就業問題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身邊,成了説不完的話題。招聘會上的大字報上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裏的我們又能擁有多少經驗呢?為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畢業以後能真正走入社會,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的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就有了這次寒假社會實踐經歷。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以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踐,學到了一些在校園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這次實踐我學到的不僅是生活的艱辛和為人處事的態度,還有一些在教孩子的過程中體會到的一些東西。而這些必將成為我人生經歷中一筆寶貴的財富。我也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把學到的這些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現在我把這些感悟記錄下來,勉勵自己,也跟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一、教育需用心

我們都是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後按部就班的上高中,考大學,如今自己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面對一個高中生,或許更能體會到他們的心情吧。我們現在還是個學生呢,所以我們能理解同是學生的他們,我們也知道他們更容易接受哪種教育方式。所以這是我們的一個優勢,我們應該利用這一優勢將我們的實踐做好。

我們在教育別人時,一定要用心,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家長和學生的信任。當然,不僅僅是做教育需要用心,從事任何行業,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做好了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大事。俗話説,細節決定成敗。只有真正的用心注意好細節,才能將事情做好。這次實踐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學到的東西,卻不僅僅侷限於教育上。相信這些人生經歷會讓我在以後步入社會的道路上,給我以啟迪和警醒。

二、掙錢很辛苦,要學會節儉

勤儉節約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這對於未步入社會參與勞動的我們來説,就如同對牛彈琴。對於一直以來的純消費者而言,哪會明白賺錢的辛苦與不易。當我真正投入其中的時候,我體會到了賺錢的辛苦與不易,雖然當家教並不是那麼費力的體力勞動,但每天按時的上下課,對於懶散慣了的我來講,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了。尤其是天冷的那幾天,起牀變得尤為困難,但因為肩上的責任,每次都是咬咬牙堅持了下來。最後,手裏拿着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心裏既激動又感動,覺得自己好像瞬間就長大了,懂事了,可以分擔一下父母肩頭的擔子了。雖然工資並不多,但畢竟是融入了自己的汗水,付出了自己勞動的所得,所以拿着自己掙來的錢,想着之前自己打算的花錢計劃,我猶豫了。想着還是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吧,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終究是沒捨得花自己的錢。半個多月的講課,早起早睡的生活,既鍛鍊了我的意志,又讓我明白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

三、自立方能自強

作為當代青年和大學生,當然還是零零後,如何成長如何成才?我認為第一步一定是要學會自立。寄生蟲一樣的生活環境很難培養出真正優秀的人才,而且一味靠父母也不是我們的風格。離開父母的羽翼,自己敢於面對生活的風雨和挑戰,這才是你真正步入社會所需要學會的第一步。一個人只有真正的自立,能吃得了苦,方能成就自己。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照顧不好,何談抱負和理想呢?自立、自信、自強是我們青年人的寶貴財富。所以即使家庭再優越,父母再有錢,如果你自身不夠優秀,你也不是一個成功的人,不是一個會受人敬仰的人。

在這十幾天的經歷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不論什麼事只有親身的體驗過,才會有真實的感受,才能對這件事有比較實在的,深刻的認識;還有一點就是,世上無易事,均需用心去做。這些收穫和體會將影響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對以後的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家教2

這是我上大學以來的第一個暑假,理所當然要回家和父母親人團聚。不過身為當代大學生。我準備找一份工作,在母親同事的推薦下,我找到了兩份家教的工作。這是我大學假期的第一份社會實踐工作。這樣我得到了一個鍛鍊自己的能力和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使我的寒假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通過家教工作讓我學會了許多,體味了許多,思考了許多……

在上大學期間,我加入了學校的家教協會,並且在會長們的幫助下也找到了份家教,本人高中數學,特別是高三數學很好。我的家教正好是教高中數學。因此,對於家教有一定的經驗。

我教兩個學生,他們叫xx和xx。第一次到他們家做客,他們的父母熱情地招待了我,與我在客廳裏誠懇地交談了很久。從他們的性格愛好談到了他們的學業特長。因此,第一次瞭解他們時,是通過與他們交談籃球開始的。在交談中,我瞭解到以下情況:他倆都有很強的求知心,但是幾年來都懶於學習,貪於玩樂。”由於上述諸多原因,他們的成績很不盡如人意。父母都對他們抱以很大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考上一本大學。而他們現在的學習情況,讓他們的父母感到擔憂。

在交談中,我可以感受到父母心中那種望子成龍的殷切期望,感受到父母對兒子的那種期望是那樣摯熱的、無私的。他們看的很遠,看到了兒子的未來;我被父母對子女的這種情義深深打動了,同時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我也有信心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我在家教協會裏學到了不少關於如何更好的家教,並且我的高中數學水平我很有信心。

家教的第一天,他倆在學習上都很隨意,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我開始意識到:現在的首要任務不是講課,而是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第一天,我瞭解到他倆的數學水平。進而我知道如何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最先我挑他們學的最差的章節來講,因為是高中數學,每個考生面對的是那張大學聯考卷子,我也是按照大學聯考常考易考點分重點來講解,使他們在每章的學習中都學明白。總體而言,感覺第一天的收穫還是不錯的。當天回到家,我把一天的課程回顧了一遍,總體感覺還是可以的。歸納了一下,有幾點需要改進:

一、在講課方面,我需要分清楚什麼是重點,不是重點的可以略講,畢竟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不是一點都沒聽,針對重點拿分的項目要詳細講解,這樣才能讓他們在以後的考試中,成績有所提高。如此,才是補課之功效有所發揮了。

二、在講的過程中,我應該儘量耐心點,慢慢的給學生講,畢竟他們的數學不好,因為成績不好,才找家教的。可能有些我認為很簡單的對他們並不是那樣,切記不能煩燥,不能講了一遍他們沒聽懂就對學生髮火,這樣只能適得其反。這在我第一次上課的過程中,有犯這種毛病,所以後來我改了很多,儘量讓自己耐心。

三、在習題佈置與講解上,我要儘量備備課,一定要挑些有針對性的題目給學生做,不能做了很多題,但是很多都不是重點,不是考點,那樣更多的依然是浪費時間。另外學生甚礎比較弱,也先強化了基礎才能夠去提高層次。

四、最後就是要和學生處好關係,要讓他們把我當朋友,而不是老師,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溝通。特別是在講空間立體幾何時,我還教他倆玩魔方,這樣大大提高了他們對空間立體幾何的興趣。

隨後幾天,我給他們講了我的學習經歷和我的大學生活,給他們闡明瞭學生的職責和學習的目的,讓他們對重點大學充滿興趣。他們似乎懂得了什麼。不時地點頭表示同意。此後,我也經常給他們聊類似的事,不時地與他們交談學習體會。他們的聽課狀態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每天上午教課兩個小時,下午教課兩小時,中午有一段吃飯休息的時間。因此,我的嗓子很疲勞,但為了讓他倆聽清楚,我買了金嗓子喉片清清嗓子。

由於每天做家教,這就迫使我改掉了假期睡懶覺的習慣。開始的幾天,他倆聽課時,時常會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有時,我心裏會感到很惱火:自己如此賣命地講,他們卻置之不理。好在我很有耐心。每當他們走神時,我都會提醒他們,耐着性子給他們講下去。

他們做題時,喜歡看題,用腦子想而懶於動手試試做出來。聽課時,也只是“洗耳恭聽”,從未做筆記。這正是他們學習懶惰的體現。我清楚地知道:他們有時會給我帶來“沉重”的打擊。記得有一次,我給他們講解了,他們聽課時,顯得有些吃力。我講完後,問他們是否還有疑問。他倆點頭表示全聽懂了。過了兩天,為了檢驗複習的效果,我感覺自己彷彿從九霄雲殿一下子跌進了無底深淵。這是我家教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後,我不斷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還是他們的原因?不管怎樣,有一點很清楚:他倆根本沒聽懂。面對他倆的懶惰成性,我顯得“束手無策”。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於學習習慣的好壞。懶惰是學習的“大敵”。我只好不時地督促他倆,鞭策他倆,使他們逐漸變得勤快起來。因為是高中數學,我當時學的好就是勤於動手多做題,產生了興趣,成績就很好,我經常這樣教導他倆,並且我在高中時整理的筆記總結的習題(錯題本)都給他們看了。這樣他們也會按照我的學習方法來學數學,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轉眼他們就要開學了,並且我也要回學校了。我結束了家教生活。他們的學習態度比以前端正了許多,學習也知道使勁了,他們的父母很感激我這段時間對他們的幫助。

為期一個月的教學,我在不斷的改進中度過了,在拿到工資的時候,我似乎很開心,畢竟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勞動所得啊!但同時也讓我認識到家教所處的現狀:受大學聯考考綱的影響,30%的學生選擇語數外三門主課全部聘請家教,隨後針對自己偏弱的課程再聘請相應的家教,這也是因為語數外三門主課在大學聯考所佔分數比例高。

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家教3

當自己為如何教好一個學生而發愁時,才能真正體會到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結合是多麼重要,又是多麼難以做到。

我的學生是表弟,一個七年級的男生。表弟是一個求知慾很強的人,但是有點懶惰,上課容易走神,特別是英語總是他的弱點,無論怎麼學總是不見起色,以至於到後來只要看到有關英語的東西就頭疼。因此他的英語成績不盡人意。父母對他抱以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夠考上重點高中,近而考入重點大學。而他現在的學習情況,讓他的父母感到擔憂。

我可以感受到他父母心中那種望子成龍的殷切期望,也同時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雖然我是英語專業的學生,但我畢竟沒有任何實際經驗,教好表弟對我來説是一個“挑戰”。

在第一天的兩個小時的上課中,我儘量與他聊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當然是有關於英語的。對於他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我應該從培養他對英語的興趣開始。從英語的一些趣味小故事,到比較出名的美國大片。我發現他的表情也變得鮮活起來。但是隻要我一提到他的課本,或是一提到有關語法的東西,他的眼神又開始晃悠了。這使我有種深深的無力感和挫敗感。一天的兩小時家教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跟表弟相處得還算愉快。

第二天,為了改善他懶惰和喜歡走神的毛病,我給他講了我同學的經歷,給他闡明瞭學生的職責和學習的目的。他似乎懂得了什麼,不時地點頭表示同意。此後,我也經常給他聊類似的事,不時地與他交談學習體會。他的聽課狀態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每天上午工作兩個小時,中間有一段休息的時間。因此,我在以後的講課中,對他的要求漸漸嚴格起來,並經常給他講解懶惰的害處。他雖然聽得進去,但改觀不大,其實我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

在這中間休息的時間裏,他會和我聊一些課外的話題,包括年輕人追捧的非主流,流行歌曲,以及他愛玩的網絡遊戲。對於他説的話題,我都認真去聽,從這些我可以更多的瞭解孩子的心理。我和他一起分析這些流行文化,討論發展的趨勢和之所以能流行起來的原因,從中我發現他的見解很獨特,同時在我的引導下,他也能有更多更正面的闡述。通過這些交流我告訴他,在分析一個事情時要從哪幾個方面考慮才會更為全面,這些思路在文章的寫作上是很有用處的。我平時會佈置他用簡單的英語寫一些小隨筆或是日記。他就在這段時間拿給我看,與我分享他的喜怒哀樂。我也就趁此機會修正他句子當中的錯誤,拓寬他的寫作思路。

由於每天做家教,這就迫使我改掉了假期睡懶覺的習慣。開始的幾天,他聽課時,時常會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那時,我心裏會感到很惱火:自己如此賣命地講,他卻置之不理。好在我很有耐心,每當他走神時,我都會提醒他,並耐着性子給他講下去。

他做題時,喜歡動嘴,而懶於動手;聽課時,也只是“洗耳恭聽”,從未做筆記。這正是他學習懶惰的體現。記得有一次我講完後,問他是否還有疑問,他點頭表示全聽懂了。過了兩天,為了檢驗複習的效果,我對前一陣教的單詞進行了抽檢,但結果卻使我感覺自己彷彿從九霄雲殿一下子跌進了無底深淵。這是我家教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後,我不斷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還是他的原因?不管怎樣,有一點很清楚:他根本沒聽懂。面對懶惰成性的他,我顯得“束手無策”。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於學習習慣的好壞。懶惰是學習的“大敵”,我只得不時地督促他,鞭策他,使他逐漸變得勤快起來。

他是一個思維敏捷,有獨特想法的孩子,如果他認真審題,仔細做答的話,我相信他會有很不錯的成績。我把我的想法和思路都告訴他,他頻頻點頭表示贊同。我也開始意識到:現在的首要任務不是講課,而是幫助他端正學習態度。此後,我也經常給他上類似的課程,不時地與他交談學習體會。他的聽課狀態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我也為之而感到欣喜萬分。

轉眼他就要開學了,我也結束了為期二十天的家教生活。他的學習態度比以前端正了許多,學習也知道勤奮了,以前的疑難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寫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他的父母很感激我這段時間對他的幫助,看到他的進步,我也很欣慰。這些天來,我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課程內容的安排上,表弟的進步就是我最大的喜悦。

通過暑期的這段家教生活,我得到了很多感觸。不僅讓我體驗了教師這個職業的喜與悲,同時也鍛鍊了我的表達能力,交往能力以及職業技能。我相信這些實踐中的收穫是在課堂上學習不到的,並且會讓我受用一生。

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家教4

我在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我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家教,另一方面作為學校佈置的社會實踐,我興沖沖的開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對於教人而言,我還完全是個生手,絲毫沒有經驗,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我的信心,學生是個高二的文科生,要幫他補高一的數學,對我這個已經即將邁入大二的大學生而言,應該不成問題,關鍵是要把他教好,要真正的讓他在暑假這一次的學習中學到東西,而不僅僅是消磨時間。這便成了我對這份工作的最終目的。

x月x日,我開始了我的第一堂課,這個學生的個子在他在這年齡算是很高的了,而且聽他的家長説他很調皮,這讓我開始擔心他不會很聽話,還好,第一堂課下來,憑藉着我幽默的講解風格,他也還算乖,彼此在休息時間還鬧的挺歡。不過我時刻提醒自己,上課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上,不能嘻嘻哈哈,講完了可以和他開開玩笑,然後,最重要的還是要讓他做一道題收到一道題的效果,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在第一堂課,我們講完了解不等式,對我而言,當然是比較簡單,然後他的數學功底確實太差,所以我花了一天的時間來給她講解不等式的技巧,上午對着課本好好的把不等式的一切都過了一遍,下午就開始攻克習題了。總體而言,感覺第一天的收穫還是不錯的。

當天回到家,我把一天的課程回顧了一遍,總體感覺還是可以的。歸納了一下,有幾點需要改進:

一、在講課方面

我需要分清楚什麼是重點,不是重點的可以一帶而過,畢竟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不是一點都沒聽,針對重點拿分的項目要詳細講解,這樣才能讓他在以後的考試中,成績有所提高。如此,才是補課之功效有所發揮了。另外,教學還應該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我們需要對學生的大致水平進行一個大概的衡量,對於較差的學生,要從基礎知識抓起,把握好基礎這一關;對於中上的學生,要鞏固好基礎,同時給他們一點思維擴散的題,把握好,能讓他們在穩中有所提高;對於尖子生,要想辦法減少他們犯非智力因素的錯誤,並在平時給他們出一些難題,最好是課外的。

當然,作為老師的我們在出題的過程中,也是自己提高的過程。我們可以積累一些以前學過卻已經忘記的知識,這也是我們的收穫之一。同時,在查閲一些資料的過程,我們也學會了怎樣很好的利用現有的資料。我每次給學生上課都會給他出一些跟他課本知識相關的知識,或是上網找,或是自己出,或是自己查資料書(包括教材)。在查閲資料的過程中,我更深一層地瞭解了高中的數學教材,這些對於嚮往三尺講台的我,是有幫助的。如果我沒有參加這次義務家教,也許我沒有動力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二、在講的過程中

我應該儘量耐心點,慢慢的給學生講,畢竟他才高二,可能有些我認為很簡單的對他來説並不是那樣,切記不能煩燥,不能講了一遍他沒聽懂就兇學生,這樣只能適得其反。這在我第一次上課的過程中,有犯這種毛病,所以後來我改了很多,儘量讓自己心平氣和的耐心的講解,直到他弄懂為止。

三、在習題佈置與講解上

我要儘量備備課,一定要挑些有針對性的題目給學生做,不能做了很多題,但是很多都不是重點,那樣更多的依然是浪費時間。另外學生甚礎比較弱,也先強化了基礎才能夠去提高層次。

四、最後就是要和學生處好關係

要讓他把我當朋友,而不是老師,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溝通。在跟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我不僅瞭解了他所學習的教材,還了解了他的興趣、愛好和心裏的一些想法。我覺得作為一個老師,應該先了解學生,不僅僅是瞭解他學習方面的,更重要的要了解他的一些愛好興趣,這樣才能很好的跟他溝通。溝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好的溝通是成功的一半。因為我們要扮演的不只是老師的角色,還要在適當的時候扮演朋友的角色。要把握好什麼時候該是當老師的時候,什麼時候是扮朋友的身份。

對於這次家教,我感觸頗深,當我和其他做家教的同學朋友交流時,他們都説:“其實,暑假做家教是對自己很好的考驗,能鍛鍊口才,加強與人交流的能力,也是對自己知識的肯定。見識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學會怎麼做人、與人相處,提早適應社會。”的確,大學生做家教得到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貼補,更重要的是他們自身的價值能得到社會肯定,增強他們進入社會的信心。

當家教的過程中,就是人與人交流的過程,在這之中,大學生可以提前感受下社會是什麼樣的,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你可以明白僱主和員工之間大概就是這樣了,你要拿錢,你就要搞好和僱主的關係,這樣你才能夠讓僱主心甘情願的把錢給你,把孩子放心的交到你手上;在教學的過程中,你也可以在教導過程中,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的改進,問問自己怎樣才能讓學生學的更好,讓他們真真正正的在你教的過程中,在腦中領悟到知識的本質,而不再侷限於淺顯的表層。搞好你與學生的關係,讓學生喜歡你,從內心深處接受你,讓他心甘情願主動的學習,這樣學習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綜上,談到做家教的最大感受,我用一句很簡單的話概括,“用心和學生溝通,做他們的朋友”。我們要用心的去做每一份事,做家教如此,做任何其它的事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