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註釋及賞析

校園1.75W

原文:

慧慶寺玉蘭記原文、註釋及賞析

慧慶寺玉蘭記

清代:戴名世

慧慶寺距閶門四五里而遙,地僻而鮮居人,其西南及北,皆為平野。歲癸未、甲申間,秀水朱竹垞先生賃僧房數間,著書於此。先生舊太史,有名聲,又為巡撫宋公重客,宋公時時造焉。於是蘇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載酒來訪者不絕,而慧慶玉蘭之名,一時大著。

玉蘭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數丈,蓋二百年物。花開時,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蘭一株,為人所稱。虎丘繁華之地,遊人雜沓,花易得名,其實不及慧慶遠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為重客,則慧慶之玉蘭,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門晝閉,無復有人為看花來者。

餘寓舍距慧慶一里許,歲丁亥春二月,餘晝閒無事,獨行野外,因叩門而入。時玉蘭方開,茂密如曩時。餘歎花之開謝,自有其時,其氣機各適其所自然,原與人世無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蘭,意象漸衰,而在慧慶者如故,亦以見虛名之不足恃,而幽潛者之可久也。花雖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記之。

譯文

慧慶寺距閶門四五里而遙,地僻而鮮居人,其西南及北,皆為平野。歲癸未、甲申間,秀水朱竹垞先生賃僧房數間,著書於此。先生舊太史,有名聲,又為巡撫宋公重客,宋公時時造焉。於是蘇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載酒來訪者不絕,而慧慶玉蘭之名,一時大著。

慧慶寺離閶門有四五里的距離,位置偏僻,附近很少有人居住。寺的西南面和北面,都是平坦的田野。康熙四十二年、四十三年之間,秀水朱彝尊先生租了幾間僧人的住房,在這裏著書立説。朱先生曾是舊時的太史官,很有名望,又是江蘇巡撫宋公的貴客,宋公常常來登門拜訪。於是蘇州的上層人物由於巡府所看重的客人這層緣故,帶着美酒佳餚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於是慧慶寺玉蘭的名聲,一時間大為著稱。

玉蘭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數丈,蓋二百年物。花開時,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蘭一株,為人所稱。虎丘繁華之地,遊人雜沓,花易得名,其實不及慧慶遠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為重客,則慧慶之玉蘭,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門晝閉,無復有人為看花來者。

玉蘭栽在佛殿的下面,一共有兩株,好幾丈高,大概有兩百多年了。花開時,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堆砌的白雪。虎丘山也有玉蘭一株,歷來被人們稱道。虎丘是繁華的遊覽勝地,遊客來往眾多,所以那的玉蘭花容易出名,其實遠遠不如慧慶寺的這兩株。如果不是朱先生因有太史的名望而成為貴客的話,那麼慧慶的玉蘭,可能會沒有人知道。過了很久,朱先生離開了,寺門白天也是關閉着,不再有人專為看花而來了。

餘寓舍距慧慶一里許,歲丁亥春二月,餘晝閒無事,獨行野外,因叩門而入。時玉蘭方開,茂密如曩時。餘歎花之開謝,自有其時,其氣機各適其所自然,原與人世無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蘭,意象漸衰,而在慧慶者如故,亦以見虛名之不足恃,而幽潛者之可久也。花雖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記之。

我的寓所離慧慶寺一里多,康熙四十六年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閒來無事,獨自在野外漫步,便敲開寺門進去。時值玉蘭剛開,茂盛繁密與過去並無二樣。我讚歎花開花落,自有一定的時節,開謝盛衰的氣運機遇各自適應自身的自然規律,原本與人事無關,並不因人對它的知遇與否而決定它的盛衰與否。現在虎丘的玉蘭,形神逐漸衰敗了,而在慧慶寺的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見虛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獨處潛在厚實的卻可以保持久遠。花雖然輕微,而所寓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還有讓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作文記下來。

註釋:

慧慶寺距閶(chāng)門四五里而遙,地僻而鮮居人,其西南及北,皆為平野。歲癸未、甲申間,秀水朱竹垞(chá)先生賃(lìn)僧房數間,著書於此。先生舊太史,有名聲,又為巡撫宋公重客,宋公時時造焉。於是蘇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載酒來訪者不絕,而慧慶玉蘭之名,一時大著。

閶門:蘇州城的西北門。癸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甲申: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朱竹垞:朱彝尊,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清初文學家。著有《曝書亭集》。賃:租。太史:古代史官稱太史。朱彝尊曾被授檢討(史官的一種)之職,入史館修明史。宋公:宋犖,字牧仲,號漫堂,又號西陂。重客:貴客。造:登門拜訪。

玉蘭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數丈,蓋二百年物。花開時,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蘭一株,為人所稱。虎丘繁華之地,遊人雜沓(tà),花易得名,其實不及慧慶遠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為重客,則慧慶之玉蘭,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門晝閉,無復有人為看花來者。

虎丘:在蘇州閶門外,為蘇州遊覽勝地之一。相傳吳王闔廬葬此,名勝古蹟有虎丘塔、雲巖寺、劍池、千雲石等。雜沓:眾多雜亂的.樣子。

餘寓舍距慧慶一里許,歲丁亥春二月,餘晝閒無事,獨行野外,因叩門而入。時玉蘭方開,茂密如曩(náng)時。餘歎花之開謝,自有其時,其氣機各適其所自然,原與人世無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蘭,意象漸衰,而在慧慶者如故,亦以見虛名之不足恃(shì),而幽潛者之可久也。花雖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記之。

丁亥: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曩:昔,以前。氣機:氣運。恃:憑靠。幽潛:指幽居避世。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賞析:

這篇文言文在寫“慧慶寺的蘭花”時,特意提到了“虎丘的玉蘭花”,目的就是進行對比。第一處是用“虎丘的蘭花”因地處繁華之地容易得名和“慧慶寺的蘭花”因地處偏僻之地而不為人知來對比;第二處用“虎丘的蘭花”“意象漸衰”和“慧慶寺的蘭花”“茂密如曩時”來對比,以此來表達作者的觀點和情感。明為寫花,實際上是寫世事的不平:庸劣者因居“繁華之地”而易得名,俊傑者以“地僻而鮮居人”卻幾被埋沒。文章末尾以虎丘玉蘭“意象漸衰”而慧慶寺玉蘭盛如曩昔,揭示出“虛名之不足恃,而幽潛者之可久”的道理,既表明了作者對美好事物被棄置的感慨,更表現他努力發現美好事物的熱情。寫得耐人尋味,讀來發人深思。

作者從慧慶寺蘭花的遭遇,感受到人世的道理,聯想到那些庸劣者以地位權勢而高舉,俊傑者以不得其地勢而埋沒的現實,指出了“虛名之不足恃,而幽潛者之可久也”的道理,借寫花來抒發自己內心的不平之氣,更表現他努力發現美好事物的健康上進的熱情。這不只是寫了一個被壓抑的狂士才子對於自然山水的感受,更寫出“這一個”舉世皆棄而又不甘消沉的靈魂。它並不是將讀者引向寧靜的福地洞天,而是促使人們積極向上,去作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