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學聯考總複習化學基礎知識點彙總

校園6.29K

1 .氧化還原相關概念和應用

大學聯考總複習化學基礎知識點彙總

(1)借用熟悉的H2還原CuO來認識5對相應概念。

(2)氧化性、還原性的相互比較。

(3)氧化還原方程式的書寫及配平。

(4)同種元素變價的氧化還原反應(歧化、歸中反應)。

(5)一些特殊價態的微粒如H、Cu、Cl、Fe、的氧化還原反應。

(6)電化學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2 .物質結構、元素週期表的認識

(1)主族元素的陰離子、陽離子、核外電子排布。

(2)同週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徑大小比較。

(3)電子式的正確書寫、化學鍵存在。

(4)建議能畫出短週期元素週期表的草表。

3 .阿伏伽德羅常數及推論

(1)利用克拉伯龍方程推導“阿氏4推論”,(P、V、T)條件下對“物質的量、摩爾質量、微粒數、體積比、密度比”。

(2)利用克拉伯龍方程計算不同温度或壓強下的體積。

(3)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數目中固體、得失電子、中子數等內容。

4 .化學能量

(1)今年該內容被獨立地羅列於考試説明中,請多加註意。

(2)熱化學方程式的正確表達(狀態、計量數、能量關係)。

(3)化學變化中的能量交換關係。

5 .離子的鑑別、離子共存

(1)離子因結合生成沉澱而不能大量共存。

(2)因能反應生成氣體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能生成難電離的弱電解質。

(4)因相互發生氧化還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因雙水解、生成絡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不能與強酸、強鹼大量共存。

(7)題設中的“酸鹼性、顏色”等。

6 .溶液濃度、離子濃度的比較及計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恆判斷。

(2)電荷守恆中的多價態離子處理。

(3)物料守恆中離子與水解產物的綜合考慮。

(4)濃度的計算請遵循定義(公式)規範表達。

7 . pH值的計算

(1)遵循定義(公式)規範自己的計算過程。

(2)理清題設所問的是“離子”還是“溶液”的濃度。

(3)酸過量或鹼過量時pH的計算(酸時以H濃度計算,鹼時以OH計算再換算)。

8 .化學反應速度、化學平衡

(1)能計算反應速率、理解各物質計量數與反應速率的關係。

(2)以“高則快”,“低則慢”來理解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理順“反應速率”的“改變”與“平衡移動”的“辯證關係”。

(4)遵循反應方程式規範自己的“化學平衡”相關計算過程。

(5)平衡移動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難點)。

9 .電化學知識

(1)以家庭裏的乾電池為參照物理順“電極名稱”。

(2)能正確表明“原電池、電解電鍍池”及變形裝置的電極位置。

(3)能寫出各電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4)瞭解常見離子的電化學放電順序。

(5)能準確利用“得失電子守恆”原則計算電化學中的定量關係。

10 .鹽類的水解

(1)鹽類能發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類型之鹽類發生水解的後果(酸鹼性、濃度大小等)。

(3)鹽類水解的`應用或防止(膠體、水淨化、溶液製備)。

(4)對能發生水解的鹽類溶液加熱蒸乾、灼燒的後果。

(5)能發生完全雙水解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11 . 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單質及化合物

(1)總體上藉助價態變化的轉化反應來認識。

(2)容易在無機推斷題中出現,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徵反應。

(3)注意N中的與物質的反應,其體現的酸性、氧化性“兩作為”是考查的重點。

(4)有關Al的化合物中則熟悉其反應(定性、定量關係)。

(5)有關Fe的化合物則理解Fe2+和Fe3+之間的轉化、Fe3+的強氧化性。

12 .有機物的聚合及單體的推斷

(1)根據高分子的鏈節特點準確判斷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2)熟悉含C=C雙鍵物質的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3)熟悉含(-COOH、-OH)、(-COOH、-NH2)、酚醛之間的縮聚反應。

13 .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1)該內容的作答並不難,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

(2)請按官能團的位置異構、類別異構和條件限制異構順序一個不漏的找齊。

(3)本內容最應該做的是作答後,能主動進行一定的檢驗。

14 .有機物的燃燒

(1)能寫出有機物燃燒的通式。

(2)燃燒最可能獲得的是C和H關係。

15 .完成有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有機化學推斷題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轉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質的結構簡式、表明反應條件、配平方程式。

16 .有機物化學推斷的解答

(1)一般出現以醇為中心,酯為結尾的推斷關係,所以複習時就熟悉有關“醇”和“酯”的性質反應(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團的醇類和酯)。

(2)反應條件體現了有機化學的特點,請同學們回顧有機化學的一般條件,從中歸納相應信息,可作為推斷有機反應的有利證據。

(3)從物質發生反應前後的官能團差別,推導相關物質的結構。

17 .化學計算

(1)近年來,混合物的計算所佔的比例很大(90%),務必熟悉有關混合物計算的一般方式(含討論的切入點)。

(2)回顧近幾次綜合考試的計算題,感受“守恆法”在計算題幹中的暗示和具體計算時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