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朱自清散文白馬湖讀後感悟心得作文

校園2.23W

白馬湖是一篇從風中領略的情味的散文,讀完這篇散文,你都有什麼樣的感悟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白馬湖讀後感朱自清,歡迎大家前來參閲。

朱自清散文白馬湖讀後感悟心得作文
  白馬湖讀後感朱自清篇一

最近讀有關夏丏尊的書,接觸到不少朱自清的材料。

上世紀20年代,浙江上虞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夤緣時會,橫空出世,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放出一段異彩,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聚集了一批思想進步、學問紮實、教育水平高的明師。劉薰宇,朱自清,朱光潛,豐子愷,匡互生……這樣一批今天是中學教師,明天踏進大學就可以是教授的人,在1922年到1925年短短的兩三年時間裏,讓剛剛從白馬湖中一個小島的荒地上拔地而起的春暉中學變成了今天仍叫人心向神往的桃花源。把這些“質上純粹”、“量上豐富”的明師以“同志集合”的方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人物,不是校長經亨頤,而是身份僅僅為國文教員的夏丏尊。

朱自清正是因夏丏尊而來到春暉中學的。之前,朱自清剛從温州轉到寧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學任教。但朱自清的家累太重了,於是1924年3月2日,他來到春暉中學兼課。那段時間裏,他每週四坐火車從寧波到驛亭,星期一再回到寧波。雖然難免有奔波之勞,但春暉那環境的和諧,生活的閒適,尤其是人際關係的真誠顯然給了他極好的印象(見《春暉的一月》)。不過,這次到春暉為期僅一個月。正式到春暉,是在當年暑假之後。9月16日,朱自清接到夏丏尊來信,“囑我到白馬湖,計劃吃飯方法,雲已稍有把握;想來或指春暉也”(日記)。23日坐車到春暉,次日確定寧波課務暫停,成為春暉中學專任教師。回寧波處理了一些事務之後,10月8日帶着行李到校,9日上了第一課。之後的一段時間裏,一羣志趣相投的人,“朝夕相處,宛如一家人”(朱光潛《敬悼朱佩弦先生》),真是其樂融融。

可惜好景不長。11月,春暉發生風潮,匡互生、豐子愷、朱光潛先離開春暉,到上海去創辦立達學園繼續他們的教育之夢,不久夏丏尊也去了立達(仍常回來居住)。朱自清從此心灰意冷,1925年夏經俞平伯推薦擔任了清華學校大學部國文教授。只是家眷仍留白馬湖,1927年1月方接至清華園。

人是離開了白馬湖,但風潮發生之前這裏的一切已經在朱自清的心裏刻下無法抹去的美好印記。北平1929年夏天一個“下雨的日子”,就會使他想起白馬湖,只因為“我第一回到白馬湖,正是温風飄蕭的春日”(7月14日作散文《白馬湖》)。1930年,他又作了舊體組詩《憶南中諸舊遊》,咀嚼回味那過往的温情。這年7月,終於趁回揚州探親的機會,再次來到白馬湖與夏丏尊等晤面(姜建等《朱自清年譜》。許多書把《白馬湖》詩的寫作時間説成抗戰期間,查朱自清日記,是絕無可能的)。此後寫了舊體長詩《白馬湖》,表達了與老友重逢的喜悦:

眼底好湖山,恍如逢故友。丏翁誠可人,挾我共趨走。塵懷豁然開,汲汲夫何有?偕行才及閾,呼客不去口。夫人從坐起,誰歟在翁後?昔者為比鄰,共驚別離久。孑然今一身,六子失其母。且為摘園蔬,開尊供清酒。丏翁賢中饋,況有佳兒婦。咄磋辦豐膳,久別味彌厚。亭亭四男女,稚者與我狃。乍見不敢前,漸來依我肘。絮絮道短長,齗齗(全集誤作“斷斷”)辨可否。鄰舍闃無人,金牀當廣牖。他年一陋室,貧賤曾相守。旦日入山村,歷歷雞與狗。村人歡道故,猶或記誰某。斯村亦舊居,百事忍回首?出村詣章先,伉儷為我壽。盤餐羅長筵,難為孟光手。談笑抗鬚眉,飲酒可一斗。世網苦繁密,茲來如釋負。暫聚還別離,依依戀隴畝。人生不如意,往往十八九。夜起戴月行,湖光尚昏黝。龍文遠相送,提挈我左右。為翁約見期,黯然望垂柳。

我們不妨這樣想象一番。剛從火車上下來的朱自清踏上湖邊那條熟悉的小煤屑路,一片湖山就像故人一般迎候着他了。待人“真誠豪爽”的夏丏尊突然看到三年不見的朱自清激動地拉着他的胳膊快步跑向自己的“平屋”。還沒進大門,就連聲高叫“客人來了,客人來了”。在

院子裏做着針線活的夏師母金嘉趕緊站起身來,見到是朱自清,夏師母同樣的驚喜,不過,看着孑然一身的朱自清,不由想起當年賢惠的朱夫人帶着四個兒女和自己做鄰居時親如一家的.情景。真是人生朝露,去年年底,年輕的朱夫人拋下丈夫和六個子女(兩個是到北平後生的)逝去,夏師母又不禁有些惻然,直到夏先生催促了,才想起要趕緊準備晚餐。手腳利落的夏師母和長媳秋雲挑菜的挑菜,做飯的做飯,一會兒工夫,一桌豐盛的家宴就準備好了。夏先生搬出的黃酒罈子一打開,醇醇的香味便撲鼻而來。夏家當年就以飲食精潔出名,相隔幾年那菜餚的味道彷彿更美了。一邊細斟慢酌,一邊聊着別後的生活,故舊的近況。夏先生的四個子女——長子採文、次子龍文,長女吉子,幼女滿子都長大了。11歲的滿子最可愛,開頭還有點怯生生的,在富有親和力的朱自清跟前漸漸地大膽起來,依偎在朱自清身旁。幾個大一點的就為小妹妹該不該這樣糾纏客人認真地爭辯起來。飯後,朱自清來到隔壁劉薰宇家的房子跟前。當年朱自清一家搬到春暉,沒有房子,曾一度借住在附近小山村西徐嶴的一家農舍(詩中“斯村亦舊居”即是),後來,劉薰宇大方地把房子讓給朱自清家居住(可能是在1924年底因風潮辭職與匡互生等赴上海辦立達之後),直到1927年1月。現在劉家闃無一人,空關在那裏。透過寬大的窗户望進去,空蕩蕩的只有那當窗的大牀。想起那時候和武鍾謙這對貧賤夫妻在這裏經歷的種種,不禁黯然神傷。在夏家住了一夜,朱自清又到西徐嶴探訪故人(詩中的“章先”當指章育文),一個白天不知不覺間就過去了。朱自清也要告別白馬湖了。月亮已經升起,但今天這月光不知為什麼竟像充滿離情別緒般黯淡。夏先生一家把朱自清送過春暉橋,夏先生還特意關照二兒子龍文把朱自清送到穿湖而過的那條煤屑路盡頭。前面就是大路了,龍文要替父親約定朱自清下次相見的日期,朱自清望着湖邊的垂柳,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誰也不曾想到,對湖邊依依垂柳的凝望竟是朱自清見白馬湖的最後一眼。儘管後來先後在1932年回國與陳竹隱結婚、1936年因母喪回揚州時曾到過浙江,卻都是來去匆匆,只在上海與夏丏尊見過面,沒能再到白馬湖,那片湖山和發生在那裏的往事只能永存於朱自清的心底一隅了。

  白馬湖讀後感朱自清篇二

今天是個下雨的日子。這使我想起了白馬湖;因為我第一回到白馬湖,正是微風飄蕭的春日。

白馬湖在甬紹鐵道的驛亭站,是個極小極小的鄉下地方。在北方説起這個名字,管保一百個人一百個人不知道。但那卻是一個不壞的地方。這名字先就是一個不壞的名字。據説從前(宋時?)有個姓周的騎白馬入湖仙去,所以有這個名字。這個故事也是一個不壞的故事。假使你樂意蒐集,或也可編成一本小書,交北新書局印去。

白馬湖並非圓圓的或方方的一個湖,如你所想到的,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許多湖的總名。湖水清極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點兒不含糊像鏡子。沿鐵路的水,再沒有比這裏清的,這是公論。遇到旱年的夏季,別處湖裏都長了草,這裏卻還是一清如故。白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個,便是我們住過的屋的門前那一個。那個湖不算小,但湖口讓兩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見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麼大的一片。湖的儘裏頭,有一個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嶴,因為姓徐的多。這村落與外面本是不相通的,村裏人要出來得撐船。後來春暉中學在湖邊造了房子,這才造了兩座玲瓏的小木橋,築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驛亭車站。那是窄窄的一條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雖常不見人,走起來卻不見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個初到的來客,他左顧右盼,是隻有覺得熱鬧的。

春暉中學在湖的最勝處,我們住過的屋也相去不遠,是半西式。湖光山色從門裏從牆頭進來,到我們窗前、桌上。我們幾家接連着;丏翁的家最講究。屋裏有名人字畫,有古瓷,有銅佛,院子裏滿種着花。屋子裏的陳設又常常變換,給人新鮮的受用。他有這樣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們便不時地上他家裏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調也極好,每回總是滿滿的盤碗拿出來,空空的收回去。白馬湖最好的時候是黃昏。湖上的山籠着一層青色的薄霧,在水裏映着參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銅鏡。輕風吹來,有一兩縷波紋,但隨即平靜了。天上偶見幾只歸鳥,我們看着它們越飛越遠,直到不見為止。這個時候便是我們喝酒的時候。我們説話很少;上了燈話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該回家的時候了。若有月光也許還得徘徊一會;若是黑夜,便在暗裏摸索醉着回去。

白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來,水是滿滿的、軟軟的。小馬路的兩邊,一株間一株地種着小桃與楊柳。小桃上各綴着幾朵重瓣的紅花,像夜空的疏星。楊柳在暖風裏不住地搖曳。在這路上走着,時而聽見鋭而長的火車的笛聲是別有風味的。在春天,不論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馬湖都好。——雨中田裏菜花的顏色最早鮮豔;黑夜雖什麼不見,但可靜靜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處,有月時可以在湖裏劃小船,四面滿是青靄。船上望別的村莊,像是蜃樓海市,浮在水上,迷離徜恍的;有時聽見人聲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沒有月呢,便在田野裏看螢火。那螢火不是一星半點的,如你們在城中所見;那是成千成百的螢火。一片兒飛出來,像金線網似的,又像耍着許多火繩似的。只有一層使我憤恨。那裏水田多,蚊子太多,而且幾乎全閃閃爍爍是瘧蚊子。我們一家都染了瘧疾,至今三四年了,還有未斷根的。蚊子多足以減少露坐夜談或划船夜遊的興致,這未免是美中不足了。

離開白馬湖是三年前的一個冬日。前一晚“別筵”上,有丏翁與雲君,我不能忘記丏翁,那是一個真摯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記雲君,我應該這樣説,那是一個可愛的——孩子。

  白馬湖讀後感朱自清篇三

作者選擇一年中最蕭索乏味,甚至有些淒冷可怕的白馬湖冬天來寫景抒情,不僅角度新奇,又在中領略和表現出一種特別的情趣。主要抓住冬天的風來進行描述,領悟到一種蕭瑟的詩趣和特有的情調,同時又在貌似平淡無味的日常生活中領悟出人生的情趣和世態風習,把他對白馬湖的懷念之情表現的十分真切而樸實,同時也流露了作者的處世自然、達觀的人生態度 。

作者並沒有刻意為文,卻用舒徐自如的筆自然創造出一種清幽、遐遠的境界。文章第一段交待來白馬湖的時間及生活環境:“一家人於陰曆十一月下旬從熱鬧的杭州移居這荒涼的山野,宛如投身於極帶中。”寥寥數語,即為下文安置了特定的背景,定下全文的基調。當那夜深人靜風嘯之際,“我於這種時候感到蕭瑟的詩趣”,“把自己擬諸山水畫中的人物,作種種幽邈的遐想。”作者並未直言其所要表達的意思,然而讀者自會在這含蓄的字裏行間了其情趣所在,自會咀嚼出深長雋永的意味來。不是嗎?當文章行將結束,作者無限深情地説:“白馬湖的風尤其特別”時,我們知道這正是作者厭惡動盪、嘈雜的城市而嚮往思念純靜美好客居他鄉的情感的一種特殊表達。素樸優美的語言像一陣陣輕風,吹起感情的漣漪,始終在全篇無聲地盪漾,浸裹着讀者的心。

朱自清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個精彩的篇章和美好的回憶,讓我們去細細品味吧!

“睡吧,小小的人”中的“你滿頭的金髮蓬蓬地覆着”讓我腦中浮現出“小小的人”的可愛樣子!

作者又借《小鳥》的鳴叫來表達對自由與生命的熱愛!小鳥被朱自清人格化了,它顯得天真、活潑可愛。

難以忘懷的“揚州夏日”和奇特的“白馬湖”還有山清水秀的“春暉二月”在作者的筆下被“繪畫”的栩栩如生!雖然我沒去過荷蘭、瑞士和羅馬,但我好像已經遨遊在這幾座城市,腦中浮現出來的畫面怎麼那麼美?是朱自清讓我領略了這座不平凡的城市——威尼斯,是朱自清讓我體會了不一樣的異國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