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巴爾扎克著作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校園1.05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巴爾扎克著作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巴爾扎克著作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巴爾扎克著作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1

讀《歐也妮·葛朗台》有感《歐也妮·葛朗台》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經典作品之一。

小説是圍繞歐也妮的悲慘愛情故事寫的,銀行家和公證人都想娶歐也妮,但歐也妮對夏爾傾心相愛和夏爾背信棄義的痛苦、悲慘的人生。老葛朗台真的非常吝嗇,他甚至不希望自己的女兒用錢換來幸福。

莫索整個小鎮都知道他非常的有錢,他自己卻不承認。夏爾來時,老葛朗台讓夏爾不要相信他很有錢,其實就是不想讓夏爾花自己的錢。老葛朗台對家人如此吝嗇,當歐也妮母親為葛朗台把女兒軟禁起來生病了,他第一個想到的是請醫生要花很多錢。

但他得知如果歐也妮母親死了,歐也妮將會得到他一半的財產後,老葛朗台才要治妻子的病,才要和女兒、妻子講和。他還要歐也妮保證如果妻子死了後她不要葛朗台的一半財產,歐也妮對金錢無所謂肯定同意嘍,老葛朗台真是開心極了。

歐也妮不像葛朗台一家這樣視金錢如命,她非常善良,也非常純樸。她痴痴的等夏爾,等他回來同他一起生活,可他沒想到夏爾背信棄義,娶了一位有權有勢的人的女兒做妻子。我覺得作者越寫夏爾的貪婪無恥越襯托歐也妮非常純樸,夏爾剛去非洲時,歐也妮每天都想着夏爾,想着他到底什麼時候回來。

生活中也一樣,做人要大方,不能小氣,不能吝嗇。否則朋友們就會離你遠遠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親情比金錢更重要!

巴爾扎克著作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2

《歐也妮葛朗台》是由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寫成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葛朗台精於算計,趁着當時劇烈動盪的社會環境,亂中發財,成為蘇繆城的首富。他是個十足的守財奴,雖然他有四五百萬的家產,但生活卻還不如普通人,常常把租户交來抵租的水果蔬菜拿到市場賣,把剩菜爛果子留在家裏自己吃。不到規定的時間不準生火,不管天多冷都不能。晚上一家人都到一個房間做事,那樣可以節約蠟燭。他把什麼都當做自己賺錢的工具。他最後將要死的那幾天,總是叫女兒拿出一把黃金來灑在桌子上,還説:“我看見他們心裏就熱乎了。”臉上露出極為幸福的表情。

雖然我感到他很可惡,竟然這麼冷酷無情,但他將要逝世的時候,我還是為他的死感到可惜:一生就這麼過去了,每天腦子裏只有錢,只有算計,這樣他會快樂嗎?對於他也許是的。但是想想,你有那麼多金子,你渴望自己擁有這麼多金子,但當你死去的時候,那錢是帶不走的。你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錢,最後還是留給了你的後人(當然歐也妮很孝順)。與其這麼攢錢,倒不如好好的生活。這樣,是虧了自己。他的人生除了錢就沒有別的了嗎?他腦中就轉不過這個彎來嗎?

這部小説,揭露了當時資產階級社會活動中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生活中,我們做人做事要大方,不要太吝嗇,不要被金錢牽着鼻子走,否則你的朋友都不會喜歡你。只有活得坦然,才會快樂!

巴爾扎克著作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3

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其代表作為《歐也妮·葛朗台》和《高老頭》。這兩部作品都是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典型。巴爾扎克選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表現他們的慳吝性格。

《歐也妮·葛朗台》裏,老葛朗台無疑是其中性格最鮮明的人物。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在他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慾幾乎達到了病態的程度,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着,這樣他才能感到舒心。

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為了了金錢,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的基本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在他獲悉女兒把積蓄都給了夏爾之後,暴跳如雷,竟把她軟禁起來,喪失了人的情感,異化成一個只知道吞噬金幣的"巨蟒",並給自己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葛朗台在瀕臨死神擁抱之際,“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脣邊,給他親吻基督像,他卻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裏”。葛朗台誠然不是虔誠地信奉宗教,但由於對金錢的貪慾,使他很自然地希望死後還能有一個超塵脱世的世界會收納他。使我們即看到了葛朗台至死不悟的守財奴靈魂,又看到了葛朗台虛偽--宗教的存在,只是為了他的存在。

巴爾扎克通過《歐也妮·葛朗台》,給我們展示了他們醜陋的金錢觀。

巴爾扎克著作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4

書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個性,但是從他們身上也可以找到當時社會的影子。貴族階級日趨衰落,”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全都破壞了”,代之而起的是飛揚跋扈的資產階級暴發户和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金錢勢力。以及柔弱的婦女,她們安於現狀。讀完此書我不得不感歎資本家的發家史,是一本糅合着血淚的屈辱史。

小説中描寫到葛朗台一見到金幣眼睛就放射出光芒就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吝嗇鬼的特點。在小説中葛朗台似乎是個很勤勞能幹的人,但他最大的失敗就在於對於金錢的看法,我想假如有一天葛朗台失去了所有的積蓄,他面臨的就會是精神的崩潰。

葛朗台稱雄一世,積累了萬貫家則,一文也不帶進墳墓,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説一無所獲。葛朗台從不欠人傢什麼,當然不讓別人欠他,他從不到別人家去,不搞吃請,他決不動別人的東西。意思是絕對尊重財產私有權。然而他毫無顧忌地無償佔有旁人的勞動,毫無顧忌地把私人的白楊種到河邊公家的土地上。他認為手生來是撈錢的,讓錢從自己的手指縫漏出去是不可饒恕的錯誤。所以歐也妮把私蓄送給堂兄弟自然是“罪大惡極”的了。

葛朗台這樣的人,表面上是金錢的主人,其實是金錢的奴隸.可憐的女兒守着他的鉅額財產,卻既無家庭也無幸福,只能成為一幫利慾薰心之徒追捕圍獵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