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華】中班音樂教案範文集錦五篇

校園1.2W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中班音樂教案範文集錦五篇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遊戲情境中,聽懂不同的音樂節奏的信號並表現相應的動作。

2、樂意與老師、同伴一起快樂地唱唱跳跳做遊戲。

3、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相關媒體制作;米奇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一、蹦蹦跳跳大聲唱——你好,米奇!

1、師:“小朋友,今天有一位你們非常喜歡的動物明星來看你們了,我們一起喊三、二、一把它請出來好嗎?”(請出米老鼠)

2、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和它打招呼。

師:“誰來了?”(教師引導孩子用不同詞彙打招呼,誇誇米奇。)

小結:米老鼠多神氣多可愛呀,現在我們一起來誇誇米奇好嗎?

3、歌表演:我愛米老鼠(引導幼兒大聲誇,大膽跳:“大聲誇它才會高興噢”)

4、“小朋友一起大聲唱歌真好聽,真響亮,瞧,米奇真的來了。”(媒體)

二、聽聽走走做遊戲——妙妙屋,我來了!

1、欣賞錄像。

師:“米奇邀請你們去它的妙妙屋玩,你們想去嗎?路上我們還會遇到一些可愛的朋友,經過一些有趣的地方,千萬跟緊老師哦,別一個人掉隊了。”

(幼兒邊唱邊跳來到小樹林,和媒體互動。)

師:“這是誰?來一起問個好吧”引導幼兒用有節奏的兒歌大聲唸誦:“**,**,早上好,和各種動物朋友打招呼!”

2、媒體出現一座山。

師:“走了這麼多的路,我們一起休息一下吧,看看,我們到哪兒了?”

師:“願意和老師一起爬山嗎?看看,我是怎麼上山的?現在我在山腳下了哦,往哪裏爬?聽聽音樂怎麼樣的”

(傾聽上行音樂和下行音樂。幼兒和老師一起聽着音樂上山、下山。)

3、請出小鼓來幫忙孩子掌握節奏。

師:小鼓説話的時候我們就要爬山了,小鼓説的快我們就跑得快,上山。小鼓説的.慢,我們就跑的慢,下山。

4、出示小鈴。

教師變化不同的節奏型,幼兒聽見鈴聲就拍出節奏,聽到鼓聲就踏出節奏,一路跑跑走走來到米奇妙妙屋。

三、邊唱邊跳一起來——我跟米奇學本領!

1、媒體出現畫面:“看,米奇妙妙屋到了!”

2、欣賞媒體“妙妙屋的表演”。

師:“剛才,他們跳打拍子的舞蹈,是用身體哪個地方打拍子的?”“用腳打了幾次拍子?”

3、幼兒和媒體共同互動學跳。

4、引導幼兒可以改變各個身體部位打拍子,邊唱邊跳。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採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快樂小豬》舞蹈視頻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節奏

1、大家一起來欣賞音樂。

2、跟着音樂雙手打節拍,感受音樂的節奏感。

3、學着跟着音樂試唱歌曲讓幼兒慢慢熟悉歌曲內容。

4、老師一句句的讀歌詞,幼兒也跟着説。

5、欣賞《快樂小豬》舞蹈視頻,激起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二、學《快樂小豬》舞蹈

1、教師分幾步講解舞蹈動作,讓幼兒掌握動作要領。

2、教師邊講解邊教幼兒舞蹈動作,指導幼兒舞蹈姿勢要做到位。

3、多次重複舞蹈動作,讓幼兒更好的記住動作。

4、講解舞蹈動作的時候要語言簡便,不要用幼兒聽不懂的專業術語。

5、要用兒化音講話,讓幼兒更加有興趣去學習。

三、小結

1、本節舞蹈課可以增加幼兒的'運動量。

2、《快樂小豬》的舞蹈動作鍛鍊幼兒全身肢體活動。

活動結束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培養幼兒創編的技能

2、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表現力。

教學準備:音樂、花、塑料條

(一)開始部分

1、韻律活動《郊遊》入場

2、發聲練習《歡樂頌》練習跳音與連音第一遍用“啦”和“嗚”來唱,第二遍分組,一組唱詞,一組唱襯詞

(二)基本部分

1、夏天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禮物呢?你們瞧:―――出示花束,“我們編個花籃把它裝起來吧”引起幼兒編花籃的願望。

2、播放《編花籃》的歌曲,幼兒手工操作-編織各種廢舊材料製作的花籃,感受編織的方法。

3、請幼兒自由結伴,用自己的身體編織一個大花籃(分組進行)

4、創編舞蹈《編花籃》

(1)出示玩具花籃,請幼兒觀察“支架”與“枝條”部分,啟發幼兒在創編時將人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條,注意支架是固定的,應該站成什麼隊形,可以用哪些動作來表現?枝條很長,怎樣做可以表現枝條在支架間來回穿動?

(2)將幼兒分為三組,鼓勵他們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創編動作,先邊唱邊編,教師巡迴參與,再統一放音樂,三組一起來一次。

(3)請出其中的一組來將自己的創編成果進行展示音樂結束時,教師啟發枝條和枝架應互相纏繞在一起,擺出最後的`造型。

(4)創編豐富支架的動作:

A、放音樂、鼓勵幼兒自由編、跳。

B、請一些孩子在集體面前進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後面的舞蹈中可學習借鑑他們的動作)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的音樂有一定的發展,但孩子們的反應能力都比較弱,針對本班的幼兒的學習需求我設計了這節音樂遊戲課,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提高反應能力。

活動目標

1、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並隨着音樂協調地做動作、小跑步等動作。

2、能隨着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換動作的幅度與姿態。

3、遵守有些規則,音樂停止時,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能隨着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換動作的幅度與姿態。

2、遵守有些規則,音樂停止時,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活動準備

玩過《看誰反應快》的遊戲。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複習歌曲《辦家家》。

用連貫、跳躍的唱法表現歌曲的抒情和歡快。

二、熟悉歌曲《誰是小熊》並邊唱邊表演。

1、教師範唱。

2、説出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3、在教師帶領下,學習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三、學玩遊戲。

1、瞭解遊戲情節。傾聽音樂(二)。

“小熊在樹林裏,山洞裏到處遊蕩,它到底在哪兒呀?我們來找找吧!”

2、學習遊戲玩法,請部分幼兒圍着椅子邊聽音樂邊順着一個方向做走步動作,音樂停止時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組織幼兒掌握遊戲結尾(三)音樂停止後,教師立即問大家:“小熊是誰呀!”幼兒邊唱着回答邊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兒。

4、變化音樂第二部分的速度與力度。引導幼兒表現爬山、走崎嶇的道路、鑽樹林等情節,表現對音樂變化的感受。

教學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剛開始孩子們並沒有積極的投入,歌聲也不是很優美,這時我讓小朋友們根據音樂分成小組自己邊唱邊玩,興致完全提了起來,都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去了。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優美,體會歌詞的意義,快樂的歌唱勞動。

2、感受勞動人民插秧的辛苦,珍惜糧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A、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瞭解鏡子的作用,孩子們慢慢在照鏡子的遊戲中靜下來。

B、介紹水田。

“有一個大鏡子,它能照出藍天,你猜是什麼?”(大河、大海)

教師提出水田並提問:水田是什麼?(大部分孩子不知道,有幾個孩子説出來是種苗的`,長麥子的。)

二、引入兒歌。

教師提問:水田這個鏡子能照出什麼?(白雲、月亮、太陽、小鳥……)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簡筆畫展示,幫助孩子記憶和理解。老師邊畫邊説:“水田是鏡子,照映着藍天(白雲)”,第三個孩子開始説的時候,教師提出要求:請你學着老師剛才的方法來説:“水田是鏡子,照映着……”

三、學説兒歌前半部分。

教師引出兒歌:“小朋友真厲害,都快編出一首詩了,有一個叫詹冰的爺爺寫了一首詩,他的詩就像我們小朋友剛才説的一樣,聽一聽哦。”(慢慢滲透作者名字,讓孩子們將來讀書的時候也知道關注作者,並選擇優秀作者的做秀作品來讀)教師説兒歌的時候發現一些孩子在跟説,於是,提出小朋友輕輕説,老師大聲説,聽清楚老師的聲音。第二遍,小朋友大聲説,老師輕輕説。

四、學説兒歌后半部分。

教師過度語:“兒歌還有下一半呢,這一半可比上一半難了,你有信心學會嗎?”孩子們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很認真地聽着、看着。老師做插秧動作,並畫出倒在水裏的青山,畫出秧苗,問:“農民在插秧了,插在哪裏了?”(水田、青山)“為什麼是插在青山上啊?”(水中倒影)接着便是邊畫圖邊展示兒歌。孩子們很快理解了為什麼插在藍天上、青山上。

五、完整地將兒歌説一遍。

六、以遊戲鞏固兒歌,加強幼兒理解。

小朋友做“鏡子”裏的東西,教師做農民。“一、二、三,變變變”的遊戲變出東西,定型定在那裏,然後和老師一起説兒歌。遊戲兩遍,孩子們很感興趣。

七、創編兒歌並表演。

小組小朋友商量變東西,你想插在哪裏就變成什麼,然後一個人做農民來插秧。

附歌詞:插秧 水田是鏡子,映照着藍天,映照着白雲,映照着青山,映照着綠樹。

農民在插秧,插在綠樹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雲上,插在藍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