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實用】小班數學教案合集8篇

校園3.12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小班數學教案合集8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獨立正確地按照底板進行1—5的排序。(重點)

2、願意用語言表述操作的結果。(難點)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幻燈片。

2、迎春花的枝條圖(5根長短不一、從短到長排列的枝條);迎春花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出示迎春花的圖片。

師:這是什麼花?什麼時候開放?你們覺得它開的美不美?

二、學習數字5以內的排序。

1、初步感知5以內的排序。

師:蝴蝶也覺得迎春花開的很美,所以都飛來採花粉了。老師把蝴蝶排了排隊,你們看看蝴蝶是怎麼排隊的?從上往下看,你有發現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2、鞏固5以內的排序。

師:不僅蝴蝶來採花粉了,蜜蜂也來了,請你們給蜜蜂像蝴蝶一樣排排隊,好嗎?

三、幼兒操作。

1、出示迎春花和枝條的圖片。

2、幼兒集體操作,教師相應的給以指導。

3、集體檢查糾錯。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目測5以內的物體數量,鞏固認識5以內的數。(重點)

2、會講述畫面內容,能根據畫面進行簡單的分類計數。(難點)

【活動準備】課件,操作材料、雪花片若干。

【活動方法】引導法、圖示法、操作法。

【活動過程】

一、出示水果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哪些水果?(西瓜、蘋果、莉、香蕉、草莓……),每樣有多少?

2、幼兒依次説出圖中的'水果數量。

提問:你是怎麼知道草莓有5個的?

學習按數量歸類,教師:草莓有幾個?請幼兒從操作框中拿出與草莓數量一樣多的雪花片。

二、通過《池塘裏的故事》學習簡單的分類計數。

1、教師出示《池塘裏的故事》圖,幼兒觀察。

2、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畫面上有什麼?各有幾隻?

3、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4、學習看數字説出與之相對應的池塘中青蛙、小魚及荷葉、荷花的數量。

三、幼兒操作活動。

1、請幼兒看看圖中小魚和青蛙各有幾隻,並把與之數量相對應的數字用線連到括號裏。

2、看數字,選擇相應數量的雪花片放在數字寶寶後面。

四、教師講評幼兒作品並小結,結束活動。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發現,幼兒會進行無意識的操作,並嘗試給圖片進行有規律的排序。這節課結合小班幼兒對數的認識和感受,選取的又是孩子喜歡吃的水果,目的是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並學習觀察、操作,將相同的水果圖案頭尾相接,孩子們在認識了水果的同時也對數學操作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説出幾種常見水果的名稱,能從外形上區別他們的不同。

2、學習玩接龍遊戲,能將相同的水果圖案頭尾相接。

3、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套水果接龍操作卡片。

2、大的水果操作卡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猜水果謎語,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吃水果嗎?我這有一個關於水果的謎語,想不想猜?豎起小耳朵,聽好了。身穿綠衣裳,肚裏水汪汪,生的寶寶多,個個黑臉膛。

“你來猜一猜。你猜是什麼呢?”“猜出來了嗎?我們一起説‘西瓜’”“小朋友真聰明。”

二、學習玩“水果接龍”遊戲

1、認識水果圖片,説一説水果的名字。

師:(出示水果圖片)“小朋友看,這些是什麼?都有哪些水果呢?我們一起説一説。”

2、示範水果卡片的玩法。

師:“小朋友看,老師這裏的.每張卡片上都有兩個水果寶寶,現在老師要給水果寶寶找朋友了,仔細看看誰和誰是好朋友呀?”“菠蘿和菠蘿。”教師:“對了,它們都是菠蘿,只有相同的水果才能手拉着手做好朋友。那這張呢?……”

3、介紹遊戲名稱,提出活動要求。

師:“這個遊戲的名字就叫‘水果接龍’,我們一起説一遍。待會每個小朋友都會拿到一份和老師一樣的水果圖片,玩的時候先要找到一樣的兩個水果寶寶放在第一個,然後給它們找朋友排好隊,一定要把相同的水果靠在一起。你也可以找一個好朋友兩人一起玩,找到相同的水果後把它

們接起來,比比誰接的又快又對。接好以後可以讓客人老師檢查一下你的水果龍接得對不對。”

4、操作活動

幼兒用操作卡片進行水果接龍遊戲,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根據需要適時予以指導。

三、結束

小朋友們的水果龍接得真好,水果寶寶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們非常開心,老師看看小朋友們的小火車接得好不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好自己的水果龍開好小火車去給其他小朋友欣賞一下吧。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主題分析:

糕點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食品之一,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幼兒園,香香的糕點深受幼兒的喜愛。糕點上的各色圖案刺激幼兒的嗅覺與味覺,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所以,在數學活動按數取物認識數字3的活動中利用PPT和實物引入糕點,讓幼兒在糕點中感受3的實際意義,按照3以內的數量選取糕點,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的。數的概念是非常抽象的,需要通過實際的實物引導幼兒去理解。

活動重難點:

認識數字3,能按數取3以及3以內的的物品,理解3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PPT課件、糕點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複習1和2

這是數字幾?你認識嗎?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教室裏有哪些東西是1個的?哪些東西是2個的呢?

二、認識數字3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個新的數字,看看,它是幾?

我們一起來用手寫一寫數字3吧!

數字3看起來像什麼?

三、認識數字三的實際意義。

1、看看老師帶來了哪些東西?他們有幾個?(教師出示糕點圖片)

2、一共有三個東西,我需要2個,怎麼拿?

3、一共有三個東西,需要3個,怎麼拿?

4、下面哪些東西是有三個的?

(出示圖片:1汽車2娃娃3氣球)

四、按數取物

教師出示3以及3以內的`數字,個別幼兒按數取物。

教師出示3以及3以內的數字,幼兒分組按數取物。

教學反思:

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是充滿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夠集中,課堂的過程又是一個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所以我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養來設計教案,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這才是一節較成功的課。經過教學之後我作出以下反思:學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最喜歡的是遊戲、活動。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遊戲目的:

(1、)訓練幼兒點數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礎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以及準確的判斷力。

遊戲內容:

1、家長先要準備好小貓釣魚的玩具一套。

2、家長告訴幼兒。“你今天扮演小貓,看看你能釣多少條魚?”幼兒拿起釣杆開始釣魚(這種玩具是一直轉動的,而且魚的嘴巴一張一合,可以鍛鍊幼兒)當幼兒釣到一條時,家長就問“釣到幾條?”幼兒會回答“1”條。當幼兒再釣到一條魚時,家長説“一條與再添上一條魚是幾條?”幼兒回答“2條”。第三條時引導幼兒説出“2條魚再添上一條魚是3條魚”當幼兒釣到第4條魚時,家長問幼兒:一共釣了幾條魚?並且讓幼兒仔細數釣到魚的個數,説出總數,“3條魚加上1條魚是4 條魚”。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尋找"3",初步感知3的意義。

2、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小汽車、動物玩偶、串鏈、水果玩具、蛋糕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小熊過生日(價值分析:初步理解3的含義。)

1、小熊過幾歲生日?(3根蠟燭)小結:原來3根蠟燭代表3歲,我們可以用數字3來表示。

過渡:小熊想邀請一些和數字3有關係的好朋友參加它的生日派對。

二、看看説説:感知數字"3"(價值分析:在看看説説中感知3的含義。)

1、出示小鳥圖片。小鳥能參加小熊的生日派對嗎?小鳥和3有什麼關係呢?

小結:3只小鳥可以用數字3來表示,所以3只小鳥可以參加生日派對。

2、出示螃蟹圖片。螃蟹可以來參加小熊的生日派對嗎?為什麼?

小結:螃蟹吐了3個泡泡,可以用數字3來表示,所以螃蟹也能參加生日派對。

3、出示小狗圖片。小狗也想來參加小熊的生日派對,它能來嗎?它身上哪些是和3有關係的?

小結:小狗身上有3個圓點,它的圈上還有3朵花,都可以用數字3來表示,所以小狗也能參加生日派對。

4、除了這些好朋友,小熊還想邀請一些和3有關的動物朋友參加生日派對,我們一起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和3有關係。

小結:原來有那麼多動物都和3有關係,小熊可高興了。

三、找找説説:和"3"有關的禮物(價值分析:在找找説説中進一步鞏固感知3的含義。)

1、小熊也想邀請你們參加它的生日派對,請你們為小熊準備一份禮物,但是這件禮物要和數字3有關係。

2、你送給小熊的禮物是什麼?這件禮物哪裏和3有關係?

3、我們把禮物送給小熊,祝它生日快樂。

課後反思:

我們班孩子在剛開始,感知圖形的顏色時候,他們還是區分的比較好的,可是在接下來感知形狀的活動中,有許多小朋友把形狀和顏色混在一起了,所以通過本活動目的是在於複習認識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各種圖形。

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拼一拼”的幾個環節中,引導他們發現並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也是各種各樣形狀圖形的。

活動一開始,我先拿出一些餅乾,請幼幼兒們説説他們分別是什麼形狀的,並從從桌上拿一個和我不一樣的圖形,然後問幼兒:“你們拿的是什麼形狀?”幼兒們逐一回答出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名稱。

接着,我再問幼兒:“你見過什麼東西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部分幼兒回答得較積極,説出了一些圓形、三角形與正方形的物體。

接着,我又請幼兒拿着自己選擇圖形的餅乾分別在土司上來打扮,看看能拼出什麼東西?

大部分幼兒能很好的拼出各種不一樣的東西,比如:笑臉、臉譜等等。接着我請個別幼兒在拼,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這時,我看到有個小朋友把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大三角形,我就請他上來拼給大家看,許多孩子也紛紛拼擺了起來。

接着,最後,我讓孩子們隨意的拼拼擺擺,有個別孩子拼出了一間房子。

由於我班現在是小班孩子,所以在能力、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本這次活動,幫助幼兒複習了圖形的.認識也讓我瞭解了班小班幼兒所存在的差異,更激發了幼兒拼圖形的興趣,整節活動幼兒們基本上都能跟着教師的指令拿取圖形和拼拼圖形。

從活動中幼兒的表現,我也感到雖然活動中一直在讓孩子們拿取圖形並進行操作,但對於小班孩子來説,可能遊戲化的情境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因為在活動中有小部分的幼兒有些思想開小差的現象,這些幼其實都是一些能力水平相對較弱一些的孩子。

所以,我覺得,對於圖形的認識,我們還可以在區域活動中提供一些操作的材料,這樣,既可以方便老師的個別指導,也可以讓一些能力水平較弱的幼兒有練習的機會,讓他們在反覆操作中獲得提高與認識。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區別大小明顯的三個物體。

2、引導幼兒對三個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

3、引發幼兒體驗操作學具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套箱,紙偶,數字卡,套娃玩具,鑲嵌玩具等

2、禮物袋,操作版(幼兒人手一套)

3、白板

4、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進行介紹——與幼兒拉近距離。

“小朋友們,昨天我們見過面了,我是什麼老師呢?”(宋老師)

“我來自威海,你們是哪裏的小朋友呢?”

“對,你們是青島**幼兒園的小朋友!威海和青島都是海濱城市,都很美,小朋友以後啊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到威海去旅遊。”

“宋老師從威海來,還給小朋友們帶來禮物呢.”

二、基本部分

1、變“禮物”引出課題(教師出示套箱,以“變魔術”的方式一次變出三個箱子。引導幼兒感知大,中,小不同的箱子個體。)

教師提問:

引導幼兒關注箱子的數量

——“老師變了幾個箱子呢,我們來數數看。”(師幼一起點數,引導幼兒説出一共有三個箱子)

——“三隻箱子,我們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出示數字卡“3”)

引導幼兒關注箱子的顏色和大小

——“小朋友看看,這幾個箱子有什麼不一樣的?”

引導幼兒觀察並簡單表述:

箱子的顏色不同: 有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

箱子的大小不同:綠色的箱子最大,黃色的箱子不大不小,紅色的箱子最小。

——“小朋友我們再一起看看,開始是一個箱子,現在是三個箱子,你們猜猜從哪兒變出來的?”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三隻箱子,有1個最大的、1個不大不小的、1個最小的;因為他們大小不一樣,所以小的箱子都可以裝到大的箱子裏面,一個一個套起來,就變成一個了。”教師把箱子重新疊置到一起。

“我們看看禮物袋裏都裝的什麼禮物呢?”

2、 幼兒操作,具體感知大,中,小 的物體。

幼兒自選自己喜歡的禮物。

——“你選什麼顏色的禮物袋?”(提醒幼兒説自己選擇的禮物袋的顏色!)

——“快打開看看,裏面是什麼東西?”

——“數一數,有幾個?”(請個別幼兒説)

——“擺一擺,它們什麼地方不一樣?”

——“有的小朋友紙袋裏面是牀,有的是碗,這些是誰的牀呢?是誰的碗呢?聽了老師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教師用手偶講故事。(故事略)

出示掛圖,幼兒操作,幫助小熊一家。

——“小朋友都擺一擺牀和碗,從最大的到最小的擺成一排,看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哪個是熊爸爸的、哪個是熊媽媽的、哪個是熊寶寶的。”(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小熊一家着急死了,我們快幫他們送回去吧!送碗的時候你可以告訴熊爸爸,最大的牀是你的,最大的碗是你的……”

——“我們都來檢查一下,大家都送對了沒有。”

——“小熊一家非常感謝小朋友,他們謝謝小朋友,我們應該怎麼説呢?”(不客氣)

——“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一個很好的禮物呢!”

3、套娃排序

教師出示套娃(3個)

——“這是什麼?”(套娃)“你們見過套娃嗎?”

——“小套娃有什麼小祕密呢?”(裏面有好多個,教師一層層打開,隨意放在桌子上。)

——“我們給小娃娃排排隊吧!”

給套娃排序。(按照從大到小順序排列)

4、拓展遊戲

遊戲一:給四個小套娃排隊(滿足能力強的幼兒的需求)

教師出示一個小套娃(第四個小套娃)

——“老師這裏還有一個小套娃,他是最大的還是最小的?”

——“那麼現在誰會給他們排排隊?”(要求:從小到大順序排列)

遊戲二:給小木柱找家

教師出示成品玩具

——“這是什麼?”(小木柱)

——“我們數一數一共有幾個(5個),他們一樣大嗎?”

——“小木柱的家也有的粗,有的細,小朋友兩個好朋友一起幫小木柱找到家,放進去好不好?”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活動

1、播放音樂,幼兒根據不同音樂模仿不同大小動物的表演。

2、重重的音樂,幼兒表現 大的動物(大象)

3、不大不小的動物來了,誰呀(小兔子)

4、輕輕的音樂,幼兒表現 小的動物(小鳥)

5、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走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向。

小班數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小班初期,幼兒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於數的實際意義必須與實際事物相聯繫。在主題活動“我上幼兒園”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於“做客”、“辦家家”等遊戲樂此不疲,常常在活動區中為客人做飯、請客人喝茶……看到孩子們歡快地遊戲,我萌發了將數學概念與幼兒遊戲相結合,在遊戲中滲透數字實際意義的理解,進行初步的手口一致地點數的想法。於是我設計了小班數學活動“看朋友”,讓幼兒在看朋友、到朋友家做客、給朋友送禮物的遊戲情境中,通過多媒體教學課的運用、幼兒的實際操作、師生共同的遊戲,使幼兒在遊戲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的魅力。

活動目標:

1.體驗去朋友家裏做客的快樂。

2.初步理解數字1、2的實際意義。

3.能大膽地參與數數活動。

活動準備:

1.活動場景佈置:數字寶寶的家。

2.畫有1個或者2個的圖片若干,餅乾、糖果若干。

3.音樂《找朋友》;課件《找朋友》。

活動過程:

1.帶禮物去看朋友。

開上小汽車,一起去看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樂,教師帶着幼兒一起開起小汽車,去看朋友。

向數字寶寶問好。

播放多媒體課件:

提問:

紅房子是誰的家?(1的家)

綠房子是誰的家?(2的家)

讓我們一起向數字寶寶問好吧!

2.參觀數字寶寶的家。

看一看:數字寶寶的家裏有什麼?點數數字寶寶家裏的物品各有幾個。知道數字寶寶“1”家裏的玩具和物品都是1個,“2”家裏的玩具和物品都有2個。

幫幫忙:讓這些物品回到相應的數字寶寶的家。

(1)播放多媒體課件(課件中有各種物品,數量分別是1個一組、2個一組的):

有一些東西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們快來幫幫忙吧!

(2)提問:

誰應該回到“1”的家?我們來數一數,是不是1個?

誰應該回到“2”的家?我們來數一數,是不是2個?

(3)教師邊提問,邊操作,根據幼兒的意見將課件中的物品送到相應的“房子”裏。

找找看:有沒有誰走錯了家。

驗證剛才的操作結果: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剛才的操作中,有沒有數量不是1的進了“1”的家?

3. 給數字寶寶送禮物。

應該怎麼給數寶寶送禮物,數寶寶才會開心呢?(提示幼兒給數寶寶送相應的禮物)

請幼兒來給數字寶寶送禮物。

4. 聽音遊戲。

聽到幾下拍手的聲音,就請數寶寶幾來跳舞,帶着數寶寶跳一個快樂的圓圈舞。

5. 回贈禮物:數寶寶也給小朋友準備了禮物,請小朋友自己去取,1送給每個小朋友1塊餅乾,2送給每個小朋友2塊糖果。

6. 和數寶寶再見,開上小汽車回家。

活動反思:

對小班幼兒來説,數字“1”和數字“2”就好象兩個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樣,他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卻常常弄混淆他們實際上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常常看見,有的小朋友拿着一個蘋果説:“我有兩個水果”,也常常看到孩子一邊數數一邊用手指點着物品,但手裏點的和嘴裏數的卻不是對應的。這就是小班孩子在數概念萌芽前期的表現。杜威曾説:“教育即生活”,幼兒的數概念的形成是與幼兒所接觸的生活環境密不可分的,是建構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的.。因此,本活動的設計從生活出發、在遊戲中進行、在反覆練習中建構經驗,萌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喜愛,初步理解數字“1”和“2”的實際意義。

活動設計上有幾個優點:

一是活動選材生活化。孩子們都有到別人家去做客、看望親友的生活經驗,去看朋友是他們十分感興趣的活動,活動一開始就使幼兒處在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之中。

二是活動中提供了豐富的多通道的刺激,使幼兒沉浸在遊戲的愉悦之中。首先充分利用了多媒體信息化技術的優勢,讓幼兒在視聽、交互中感受學習的愉快。老師設計了能夠位移的多媒體課件,將散落在房子四周的物品逐一移動到相應的房子裏,這個過程伴隨着好聽的音樂聲,孩子十分喜愛;其次,多種實物學具的提供,給孩子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他們在送禮物、取禮物的過程中反覆練習,在動作操作中理解了數字“1”和“2”的實際意義。

三是活動過程遊戲化。整個活動以“看朋友”為線索貫穿始終,小朋友們通過“問候朋友——送禮物給朋友——拿朋友給自己的禮物——和朋友一起遊戲”的過程,不知不覺地進行了數的實際意義的學習,並在操作中進行了鞏固。活動動靜交替,安排環節緊湊,十分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進行主題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有數學活動不好上,孩子數學經驗構件支離破碎等等感慨。通過這一次活動我們看到,數學教學和主題內容是有結合點的,陶行知先生説:“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説,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説,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數學教學要求我們不斷地關注孩子的行為,在孩子的興趣點上去尋找數學活動適宜的教材內容,讓孩子在生活中、在遊戲中感受數學、探究數學、用自己的經驗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善於思考、善於探索,我們一定可以做到!

標籤:數學教案 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