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一語文下冊考試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校園8.1K

高一新生在學習上剛剛踏入新階段,對於語文科目的學習都會感到有點迷茫,其實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是需要做點語文習題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下冊練習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一語文下冊考試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高一語文下冊練習題

一、根據課文填出下面句子的上下句。(每句1分,共20分)

1.舉酒屬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賦》蘇軾)

2. 餘音裊裊,不絕如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賦》蘇軾)

3. , ,信可樂也。(《蘭亭集序》王羲之)

4.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 ;(《蘭亭集序》王羲之)

5.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______,______。(《遊褒禪山記》王安石)

6.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遊褒禪山記》王安石)

7. ______,______。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離騷》屈原)

8. ______,______。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氓》)

9. ______,______。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孔雀東南飛》)

10. ______,______。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短歌行》曹操)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蓊蓊鬱鬱(wěng) 瞠目結舌( táng) 繞樹三匝(zhā)桂棹(zhào)

B. 商榷què 優劣(liè) 斂裾 (jū ) 否泰(pǐ tài)如天地

C. 猗鬱 (yī) 落蕊(lěi) 匪我愆(qiān)期 肄(yì)業

D. 猶可説(tuō)也 氛(fēn)圍 肋(lèi )骨 瞥(piě)見

12.下列各組中沒有錯別字的是( )

A. 義憤填贋 繚銬 簽署 蕈菌 B. 氣概 裊娜 斑駁 沒精打采

C. 岐視 怯懦 惦記 淅瀝 D. 心急如梵 枷鎖 候車室 放肆

13.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苟餘情其信芳 自可斷來信

B.謝家來貴門 多謝後世人

C.留待作遺施 採之慾遺誰

D.適得府君書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14.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扣舷而歌之 順流而東也

B.步餘馬於蘭皋兮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C.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D.修禊事也 褒之廬冢也

15.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芳菲菲其彌章

B.箱簾六七十

C.匪來貿絲

D.屈心而抑志兮

1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B.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C.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D.可以無悔矣

17.下列句子中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只從一個方向考慮問題:路子越走越窄。換個角度想一想,或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B.“我們會善待這些藏品,”博物館館長説,“請大家全力以赴,做長久的打算。”

C.“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問題在於,有了“過”,是任其自由發展,還是從“過”中吸取教訓,變“過”為前進的動力。

D.今天,無償獻血成為杭城一道亮麗的風景。在武林門獻血點,3名三、四十歲的公安幹警分別獻出200毫升鮮血。

18. 下列選項中,關於《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敍述有誤的一項是

A.劉備在荊州受到劉表款待,獲許屯兵新野。劉表的後妻蔡夫人始終對劉備心存疑慮,時時勸劉表要防備劉備。

B.在單福輔佐下,劉備連連得勝。曹操得知單福就是隱姓埋名的徐庶。不禁長歎:“賢士都歸了劉備。劉備眼看羽翼漸豐,該怎麼辦呢?”

C曹操攻打樊城。劉備棄樊城往襄陽撤退,百姓隨其同行。眾人勸劉備棄民先行,劉備不忍捨棄百姓獨行,因此行動遲緩。

D.張飛橫矛立馬長阪坡,發出三聲巨雷般的斷喝,竟然將曹操的大將夏侯惇嚇得肝膽碎裂,墜馬而死,一時亂了曹軍陣腳。

19.下列選項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作為邀請外國俱樂部隊來訪的始作俑者,該公司擔心客隊不能盡遣主力上陣。

B.五月天演唱會一票難求,真是炙手可熱,體現了五月天受年輕人歡迎的程度。

C.公園裏擺放的各種盆栽菊花,奼紫嫣紅,微風一吹,更是風姿綽約,美麗極了。

D.當年的第一台計算機轟動了世界,而現在即使是上市沒有多久的產品也很快成為明日黃花。

20.下列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朱自清寫《荷塘月色》時,正值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B楚辭,原指楚地歌辭,經屈原再創造,成為一種風格獨特的新詩體。它的篇幅較長,句式參差錯落,多用語氣詞“兮”字。

C馬丁••••路德 •金,牧師,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35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63年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想》。

D中國上古時代,姓和氏是不分的。進入階級社會,姓氏一分為二,貴族男子稱氏,婦人稱姓。稱氏是為了區別貴賤,稱姓是為了區別婚姻。

三、文學名著簡答題(10分)

21.請從下面兩題簡答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字數在100左右。

(1)簡述劉皇叔躍馬過檀溪的故事。

(2)簡述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B卷(100分)

四、現代文閲讀(15分)

天目山

①去天目山,是心裏積存已久的一個念想,不是為觀光,是為了那些大樹。幾十年裏,只要説到樹,天目山就從父親的眼神裏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説,假如你沒去過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麼叫樹。其實不全是為了樹,我知道,是為了一個人。幾十年來,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親的眼神就會倏然暗淡下去,她的雙眼彷彿是海潮淹沒的沙灘。她喃喃説,我要和你一起去。

②去天目山,於是變成一種夙願和儀式,無論是為了樹,還是為了人。

③只是,我沒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會遇上那樣一場彌天大霧。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呼嘯而過,遠山近樹忽而不見了。山中古老的禪源寺,隱匿在蒼白的霧氣裏。下車尋路,林間的青石板小徑如雨潑過似的,濕漉漉地膩滑,只幾步便消失在濃煙樣的水霧中。

④母親默默地走在前面。白色的紗幕被她的腳步豁開一個缺口,影子穿過去,紗簾瞬間又閉合了。山路通往林深處,在那深不可測的綠巷中,我隱約看見了一排排樹,昂然立於路旁。它們竟是那樣的高大,濃密的雲霧遮去了樹梢,樹尖伸到望不見盡頭的天上去了;最令人驚歎的是樹幹之直,刀削般筆挺,像一根根氣度軒昂的羅馬石柱,支撐着綠屋的穹頂。褐色的樹皮一片片如鱷魚的鱗甲,已被千年的風霜錘磨成堅韌的巖石。

⑤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樹下了呢? 鮮血從他年輕的胸膛裏流淌下來的時候,他或許就靠在了那棵大樹的樹幹上。他依託了大樹,所以犧牲的那一刻仍像樹一樣站立。龍爪般的樹根至今還留着他的血跡,只是被濛濛的霧氣暫時稀釋了。

⑥那個無風無雨的春日,那些被父親無數次讚頌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樹,就這樣從漫山飄忽的濃霧中,和那個叫蕭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隱若現地走來。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聽見他腳上沉重的鐵鏈,一聲聲從森林盡頭傳來。我不知道他在匆匆離去前,是否還有心情觀賞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樹。57年前的樹葉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見他灼熱的目光仍在枝條上纏繞。

⑦半個世紀過去了,如今我所見的,是被他熟讀過的那些樹。陡峭的石階兩旁,柳杉武士樣雄偉,順坡排列,陣勢逼人。再抬眼,金錢松破霧而出,穿雲摩天,傲氣十足。若不是彌天大霧遮擋了視線,就可望見懸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幾百棵千年銀杏。等到秋天,山谷裏定是黃葉燦爛,一片金光四射。

⑧幾十裏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遠的樹。當那一排槍聲在冰冷的山谷裏響起來的時候,惟有這些樹,是沉默的目擊者。後來那些離亂夢魘的歲月,仍是這些樹,在荒野莽叢中陪伴他。他年輕的生命終止在27歲那個年紀,大樹卻已千年。

⑨母親依然走在前面。從上山那一刻起,她的雙目就被山巒霧氣染得濕潤。樹林深處鳥鳴啁啾,聲聲如歌,讓人想起遙遠的青春季節:一羣女生歡笑着從禪源寺的臨時課堂上跑出來,手拉手圍着寺前的老銀杏樹,雄壯的抗日軍歌驚飛了樹上的小鳥……待她幾年後重迴天目山,卻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頭他沉穩的腳印。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見他坦然的目光,如陽光下流淌的山澗小溪,從石縫裏透出烏亮的光澤。

⑩母親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樹下。樹身奇粗,三人合抱僅圍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皺褶中寫滿滄桑。枝條上沒有一片綠葉,惟有軀幹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在我的驚歎中,母親説,這就是真正的大樹王,現在它死了。五十多年前,我曾見過它活着的樣子,樹冠就像一把巨大的傘,整個開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一陣山風襲來,霧氣旋轉着,雪花般從它粗糙的枯枝中穿過。剎那間,油綠的樹葉似一樹繁花,綴滿了它堅韌的枝幹,青枝搖曳,生機盎然,滿山坡都是杉葉林濤的譁響。大樹王在我的想象中復活,抑或説它從未死去。

⑾霧越發濃了,洇濕了母親的頭髮。父親説,他們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沒有人知道那個57年前被槍殺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裏。我説,你找不到他,因為他已經變成了一棵樹。

⑿世事變遷,惟有天目山的樹,是永遠的。為着他們那一代人的理想,半個世紀之後我們依舊對他們深懷敬意。然而,在縹緲的霧中我們似乎模糊了他們理想的內容。山民説,天目山東西兩峯之巔,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頗似雙目仰望蒼穹,故得名“天目山”。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詰問蒼穹。

⒀山林寂靜,水氣迷茫。霧中影影綽綽的大樹 無言,沒有回聲。

22.第①段中畫線句運用比喻的表達效果是 。(2分)

23.第②段這句話的含義是 。 (3分)

24.對文中寫“樹”分析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描寫霧氣越來越濃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樹悠久的歷史滄桑感。

B.第④⑦段寫樹形神兼備,賦予了樹軒昂、雄健、不屈的氣質。

C.描寫“大樹王”死而復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頑強的生命活力。

D.濃墨描寫大樹,層層鋪敍,為篇末揭示讚美先烈的主旨服務。

E.本文以登山行蹤為順序,始終貫穿對大樹的描述,脈絡清晰。

F.天目山的樹在父母眼裏是一種植物,在作者眼裏是人的象徵。

25.第⑿段中寫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圖是 。 (5分)

五、文言文閲讀(8分)

①孫叔敖者,楚之處士也。虞丘相進之於楚莊王以自代也。三月為楚相,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奸邪,盜賊不起。秋冬則勸民山採,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

②莊王以為幣輕,更小以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業。市令言之相曰:“市亂,民莫安其處,次行①不定。”相曰:“如此幾何頃乎?”市令曰:“三月頃。”相曰:“罷,吾今令之復矣。”後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幣,以為輕。今市令來言曰‘市亂,民莫安其處,次行之不定’。臣請遂令復如故。”王許之,下令三日而市復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②車,王以為庳車不便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數下,民不知所從,不可。王必欲高車,臣請教閭里使高其捆③。乘車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數下車。”王許之,居半歲,民悉自高其車。

④此不教而民從其化,近者視而效之,遠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選自《史記•循吏列傳》)

【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門檻。

26.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8分)

(1)虞丘相進之於楚莊王以自代也。(4分)

(2)王許之,居半歲,民悉自高其車。(4分)

六、文化經典閲讀(7分)

27閲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①之間違仁,造次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選自《論語•里仁》)

【注】①終食:吃頓飯的工夫。②造次:緊迫,倉促,急迫。

(1)下列各項中,對《論語》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論語》這一章中,論述了孔子追求仁德的自我修養及其重要性,説明仁是取捨一切的標準,是人須臾不可離的道德。

B.一個有仁德修養的人,對貧賤也是不喜歡的,可是要用正當的方法致富,取得功名與地位,慢慢擺脱貧賤,而不能走歪門邪道。

C.仁是人的主宰,是人們的主導思想,離開了仁,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也達不到仁的最高境界。

D.人們必須正確把握仁,以仁作為操守。吃飯的時候要遵循仁的準則,時間緊迫的時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頹廢、沮喪。

(2)孔子是怎樣認識富貴與仁德的關係的?(4分)

七、作文(70分)

28.請以“勇者無畏”或者“畏者方能大勇”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清晰,論證方法得當,字數800以上。

  高一語文下冊練習題答案

一、(20分)

1.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3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4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

5.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6.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7.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8.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9.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10.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二、

11B(A 瞠chēng 匝zā C 蕊ruǐ D 瞥piē)

12B(A義憤填膺 鐐銬 C歧視 D心急如焚)

13.C(A.的確,媒人;B.辭別,告訴;C.贈送;D.剛才,享有。)

14.C(A.連詞,表修飾;B.介詞,在;C.表修飾,表並列;D.句尾語氣詞。)

15.D(A.“章”通“彰”;B.“簾”通“奩”;C.“匪”通“非”)

16.D(A.古:一直到,今:另提一事;B.古:交錯相通,今:運輸郵電事業總稱;C.古:十分之一,今:數字十一;D.不後悔。)

17.B(A不能有兩個冒號,路子越走越窄後的句號不對。C“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的問號有誤,D三四之間的頓號有誤)

18.D(是夏侯傑,不是夏侯惇)

19.D(A始作俑者是貶義詞 B炙手可熱只能用於形容權勢 C風姿綽約形容女子風韻姿態柔美動人)

20D(中國上古時代,姓和氏是有分別的。姓的偏旁是“女”,反映母系氏族社會的特點。通過姓來區分不同的部族)

三、

21. 劉表夫人蔡氏聽到劉備反對劉表立幼子為繼承人,遂與其弟蔡瑁密謀,以劉表名義在襄陽設宴欲害劉備(1分)。宴上,荊州幕賓伊籍將蔡氏陰謀密報劉備,並引其從西門逃脱(1分)。蔡瑁聞訊,追至檀溪,劉備縱馬下溪,馬前蹄忽陷(1分)。劉備大呼“的盧,的盧,今日妨吾”,馬遂縱身而起,躍過檀溪(1分)。劉備脱險(1分)。

由於徐庶的推薦,求賢若渴的劉備便帶關羽、張飛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1分)。第一次,小僮説諸葛亮外出(1分)。第二次,劉備他們冒雪來訪,只見到諸葛亮的弟弟。劉備留信表敬慕之情(1分)。第三次,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拱手立於階下一直等到諸葛亮睡醒(1分)。諸葛亮為劉備的誠心所感動,終於答應出山(1分)。

四、

22.形象地寫出了母親眼眶裏飽含着淚水,表達了母親的悲傷之情。

細解:先明確喻體——“海潮淹沒的沙灘”——淚水多,再結合前面“母親的眼神就會倏然暗淡下去”及後文對故事原委的敍述,可知,流淚表達的是極度的悲痛之情。比喻的效果是:形象。

23.去天目山,不僅是為了看樹,更是為了緬懷先烈,這是積久的願望和莊重的活動。

細解:這個句子倒裝,調整過來是:無論是為了樹,還是為了人,去天目山,(於是)變成一種夙願和儀式。“夙願”,意為一向懷着的願望,久已有的願望;“儀式”,指典禮的秩序形式。從第一段來看,作者雖然説“無論是為了樹,還是為了人”,但實際上不僅為了樹,更是為了人。這個人是革命先烈,犧牲於此,因某種原因,作者及其家人一直沒有去探望、緬懷,所以,成為夙願,而“去天目山”的行為便也具有了某種“儀式感”。

解答文學作品詞句的含義,不僅需要把握該詞句概括的生活內容,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剖析出作者的情感傾向。

24.B E

細解:A項錯在對霧的作用的分析上,這裏的霧應屬於“歷史迷霧”的象徵,即遮蔽了英烈形象的時間等歷史因素,肯定不是要表現“大樹悠久的歷史滄桑感”,大樹在文中被突出的形象是偉岸、堅毅等英雄形象。C項錯在對描寫“大樹王”死而復生情景作用的分析,此處應為一種崇高精神的復活。D項錯在對篇末揭示的主旨的分析,篇末應是對當今“模糊”英烈的理想的憂思。F項錯在“天目山的樹在父母眼裏是一種植物”,在父母的眼中,這些大樹也是一種象徵。

25.天目山有東西兩池,像雙目仰望(詰問)蒼穹(2分),在作者看來是表達對遺忘先烈、淡忘歷史的現象的責問與擔憂,以及對理想、信念的堅守(3分)。

細解:這道題目觸及到本文的主旨。雖然看起來是考查幾個句子的作用,但是這幾個句子位於句末,意義非常。作者表面在談論“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實際的用途卻是由情及理,將全文的思考引向深入:將烈士為理想而犧牲這一事件放到57年後現實背景下思考,反思當下,並表明自己的態度。現實是“我們似乎模糊了他們理想的內容”,這讓烈士“詰問”,實際上是自己對這種“模糊”(遺忘先烈、淡忘歷史)的責問與擔憂。作者這種深刻的反思,又體現出對理想、信仰的堅守。

散文特別是抒情散文的閲讀,標題非常重要。無論是地名、人名還是物名,在作者的筆下常常成為寄託深遠的藝術形象(文學形象),我們在閲讀時要予以特別關注,按照作者行文的脈絡和情感的線索,把握其外在特徵和所承載的豐富情感與深刻思考,把它作為讀懂文本的一把鑰匙。

我們教材中此類文本也很多,如《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考查的就是對文本的整體理解。

26(1)虞丘相向楚莊王推薦孫叔敖來代替自己 。(4分,進、以、“於楚莊王”倒裝各1分。語言通順1分)

(2)楚莊王同意了他的請求,過了半年,百姓全部自己增高了他們的車子 。(4分,之1分,居1分,高1分,語言通順1分)

27(1)D(“吃飯的時候要遵循仁的準則,時間緊迫的時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頹廢、沮喪”錯。孔子是説,君子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泰然處之;在失意時,也不頹喪、怨歎。順利時要依靠仁而成功,失意時要依靠仁而安定,而不為環境所左右。)

(2)富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這樣才符合仁德;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