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校園2.82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充實。我喜歡看歷史書,歷史是什麼?歷史無趣嗎?是那些紙都發黃了的書本嗎?不,並不是。在那些塵封的歷史背後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故事中那些人物,沒有因為年代的久遠而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的崇高人格、才高識遠的智慧,熠熠閃光,成為歷史中一個個耀眼的亮點。 《明朝那些事兒》是我喜歡的一本歷史書。此書主要講述了從朱元璋建立明朝至崇禎自盡明朝覆滅,300年間的歷史。書中記載了很多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于謙是我最欣賞的一位。于謙,明代著名清官、民族英雄。明朝永樂年間進士,曾巡按江西,巡撫河南、山西,政績卓著。志向遠大,勤奮好學。少年于謙就把文天祥作為自己膜拜的偶像,“殉國忘身,捨生取義;寧正而斃,不苟而全!”是他對文天祥的讚詞,也是他對自己一生行為的承諾。他敏而好學,卻不拘泥於書本知識,食古不化,他十分喜歡閲讀,讀了大量的史書、兵法,為自己報效國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政績突出,清正廉潔。于謙三十二歲時,官居三品,出任兵部右侍郎,巡撫山西、河南等地,在十九年的地方官生涯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在百姓中威望很高。重要的是,雖然他權力很大,卻不貪一針一線,清正廉潔。“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成為廣為傳頌的千古名句。

無畏無懼,力挽狂瀾。在國家出現危難時,于謙無所畏懼,堅毅剛強,勇擔重擔。正統十四年(1449),在蒙古族瓦剌部入侵,發生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謙臨危受命,任兵部尚書,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主張,力阻南遷,親自指揮數十萬軍民進行了名揚青史的北京保衞戰,擊退瓦剌,挽狂瀾於既倒,在中國歷史上抒寫了壯烈輝煌的一頁。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有很多位如於謙一樣的英雄人物,正是有了他們,我們偉大祖國才能在經歷一次次風雨、磨難後,發展、進步,走向光明。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脊樑。從於謙的身上,我學到了要為一個長大後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首先要胸懷大志,從小要有為國爭光的雄心,志當存高遠。其次要腳踏實地,勤奮學習,掌握豐富的知識、有了本領才能報效祖國。第三要有為國獻身的勇氣,在祖國需要時能挺身而出,無所畏懼,面對困難、挫折,堅毅剛強,百折不撓。讀書,讓我明白了許多人世間的道理,書是神聖的,書是偉大的,就讓我們遨遊在書的海洋中,去尋找人世間最真的智慧吧。

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2

明朝作為一個極其繁榮的朝代,避免不了出現明君、忠臣。而這些人最終也名留青史。

在明朝,我所佩服的一代明君當屬朱棣,他於戰火中出生,最終也是軍營中去世,他的一生,跌啟起伏,令人不禁不得歎服他的經歷。

首先,先説説他皇位的由來,他的皇位本不是他父親(朱元璋)傳給他的,而是從他侄子(朱允炆)手中奪來的,説句不好聽的,朱棣篡位,由於建文帝時期,朱允炆要削弱藩王勢力,朱棣當時也是藩王,他當然不樂意,至於結果,自然是造反,而造反的結果呢?就是他壓了皇位,成為明朝君王。朱棣為使地位鞏固,他頒佈法令,修改史實,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合法的名份,也讓這次靖難戰爭冠以“正義”的名號。他自己認為自己是成功的.,但他不明白真正的史筆是人心,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筆。不管怎樣反正得到皇位。

其次,説説朱棣的功績,他平定天下,遷都北京修《永樂大典》派鄭和七下西洋,南下平安,南揮軍北上,五徵蒙古,他的一生,偉事做得不少,贏得了一代英主的名譽,我們所熟知的鄭和七下西洋,就是朱棣命令的,我們所學的鄭和下西洋,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到西洋“尋寶”。可人們不知道的是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尋找朱允炆的下落,當初朱棣攻陷都城,皇宮早已成為一片火海,建文帝朱允炆

不知所蹤,對於坐上皇位的朱棣來説,他的侄子是一個大威脅,他一邊派胡炎祕密查尋,另一邊就是鄭和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瀕臨死期之時,胡炎帶回消息,讓他安了心。

書中有一句話“朱棣不是一個好人,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皇帝”。這句話所説並不假,好皇帝這是不用再説的,他幹了許多皇帝未曾嘗試過的事“不是一個好人”指他不認自己的親生母親,謀取自己侄子的皇位,使大量忠臣蒙冤進獄(建文帝時的忠臣)等等。

縱觀他的一生是輝煌的。

忠臣“于謙”在國家危難時力挽狂瀾挽救一個帝國的命運,他兩袖清風,敢於直面進諫運籌為握。在也先直逼京城時,他勇擔重任,保衞京城,由於“土木堡之變”時王振把二十萬精兵全部葬送,此時,京內只有一些二流部隊,但他處事不驚,冷靜應對,調集可集結的軍隊,加緊操練,他以身作則,親自率領軍隊於最為重要的德勝門,他是文官,可有武將之風,他封鎖退路,於敵軍中拼殺,只有取勝才有生路。

于謙的努力終沒有白費,他大敗,也先保衞了京城,立下奇功,可在此之後,他推掉所有封賞,只接受少保職銜,他為政清廉,不收禮受賄,後被抄家時,執行人竟發現他一個窮光蛋。

于謙應為當代做官人的模範。

《明朝那些事兒》進一步解讀了明朝,使我更加認識明朝的動盪,感受那歷史的壯闊,書中一系列事件和人物都很精彩,令人慾罷不能。

讀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3

《明朝那些事兒》是當年明月寫的,語言幽默,內容易懂而且很好理解。説實在的讀完了第二本之後我就覺得這本書很有趣,但是卻又很無奈。這本書有趣在他的故事很精彩,很有特色。但是也有皇帝的孤獨與無奈。我們就從朱元璋同志開始吧。

朱元璋家境貧寒,好多家人都餓死了,在生活的逼迫下他走上了反元朝的道路,他經歷了千辛萬苦,無數次的死裏逃生,跌倒了就爬起來,繼續前進,繼續戰鬥。而且朱元璋那個時代的對手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朱元璋和他們鬥智鬥勇,機關算盡,終於朱元璋勝。朱元璋終於坐上了屬於他的寶座。可以説當時最優秀的統帥非朱元璋莫屬了你想想人家幾乎是赤手空拳,單槍匹馬憑藉着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建立了龐大的帝國。沒有家室,沒有後山。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崩,年七十一。就這樣,朱元璋結束了他那傳奇的一生。駕崩後傳位於長子朱標之子朱允炆可是人家朱允炆皇位還沒做熱就被燕王朱棣奪走了皇位。朱棣死後,朱高煦與朱高熾爭奪皇位,可是朱高熾這位短命的皇帝只做了一年皇帝就把皇位給了自己的兒子朱瞻基。這時候朱高煦同志又要進行他的陰謀與陽謀了。我讀到這裏的時候我就十分鬱悶,這個皇位您老人家處心積慮的想得究竟是為了啥?結果毋庸置疑人家朱高煦又失敗了但是人家朱瞻基也並不怎麼幸運啊只做了十年的皇帝就掛了然後又是朱祁鎮即位,但是在他的統治時期出現了一個宦官——王振。説實話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痛扁一頓王振,他實在是太可氣了,人家朱元璋打下的江山差點被他這個小人給毀了。還好還好,他最後終究還是死了。但是就是他的原因人家朱祁鎮被也先當了人質,最後于謙計上心來立了他的弟弟朱祁鈺做了皇帝沒想到朱祁鈺坐上皇位後居然不把他的皇位還給他哥哥了,最後哥哥被釋放,弟弟病危最終還是哥哥當了皇帝。弟弟當了八年皇帝后駕崩了。於是朱祁鎮開始了他的'統治。

讀到這裏,我已經感慨萬千了,這幾個皇帝都表現不凡我覺得還是沒有人家朱元璋厲害啊,但是最讓我想不明白的是朱祁鈺。築起於是朱祁鎮的弟弟,他不貪戀權勢對皇位一直是不感興趣。但是自從他的哥哥被也先綁架後,他坐上了代理皇帝,一坐就不能自拔了。他已經沉醉在了這權威之中,而且王偉讓他變得六親不認,還將他的哥哥關了好幾年,就因為害怕哥哥強自己的皇位,還把哥哥住宅周圍所有的樹都砍了,其原因是害怕間諜。哎,我就不明白了,不就是一個皇位麼?這是何必啊。大家都是一家人,可是王位就是有一種魔力,一種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更多的人向上撲,更多的人在這場鬥爭中死亡,互相殘殺,這也許就是命。

讀到這裏,明朝的故事有趣又有着無奈,更讓我有了探索它的慾望希望我會在這本書中學會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