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精選16篇)

校園2.69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精選1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精選16篇)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1

最近,看了劉震雲的新作《一句頂一萬句》。

當然不是官場小説,也不是哪個人説話一言九鼎,一句話頂別人的一萬句話。而是寫普通的民眾,中國千百年普通民眾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際交往狀態,以“談的來談不來”作為交友、戀愛結婚的標準,或者,把“找一個説得着”的作為人活着的目標。

我看過劉震雲的多部小説,他駕馭文字的能力很強,特別是對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描寫在目前的中國作家裏無人能及(當然是個人看法)。現在經常在某個生活的環節上,我依然能體會到《一地雞毛》中主人公的感覺。幸好劉震雲的這部小説沒有像《手機》被拍成電影,否則,“一地雞毛”式的生活或許會成為網絡熱詞呢。

新作宣傳的“噱頭”是:中國人的千年孤獨。看到這幾個字,心裏很不以為然。很多人看過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和代表作。曾經在經歷過一段很痛苦的無以言説的經歷後,寫下:我也要下得牀來,給自己織一匹裹屍布。那個時候應該説我準確的理解了百年孤獨裏的烏蘇拉。

及至看完了《一句頂一萬句》,心裏的“不以為然”變為“然”。千百年來,中國人真的是孤獨的,茫然四顧,找不到一個説話的人。“不敢説,不好説,説了也不明白”成為人與人順暢交流的桎梏。被現實的利益羈絆着,成為不敢説的理由;被禮儀道德約束着,成為不好説的理由;認識水平有高下,成了不想説的理由。所以,從古老的寓言故事就教育不要做咕呱亂叫的青蛙,孔老夫子也諄諄教導“謹於言,敏於行。”做事要“三緘其口”。但現實的世界裏,中國人又是如此喜歡扎堆的民族,喝酒喜歡熱鬧,辦事喜歡隆重,及至行走在馬路上也是三五成羣。在辦事找關係的時候,往往聽誰説:“嗨,那是我朋友,找他沒問題。”其實這朋友可能也就是個面熟,可能也就在一起喝過一場酒。中國古話“朋友多了好辦事。”這也是中國千百年來顛簸不破的真理,所以得交各種各樣的朋友。但是,很多時候,這些朋友私下交流的大都是政壇新聞,街頭趣聞,單位傳聞,與別人有關的多,涉及個人的少,涉及心靈的更少。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心底的寂寞和孤獨無以排解的時候,就更會尋找熱鬧的所在,來暫時擺脱和忘掉精神的失落。不像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跟上帝説,跟安拉説,他們無所不知,無所不在,能理解你的苦痛與煩憂。也正因為如此,一個能懂你,能説的上,説的着的朋友在中國那就是精神上的太陽啊,碰到了這樣的朋友,那就是一生之幸,就是跨過千山萬水也得找到埃

想起《讀你》這首歌的歌詞裏有“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雖説是愛情歌曲,但假使有朋友能讓人有這樣的感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孤單寂寞吧!

不知,我認為的然,震雲同志認可否?。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2

最近非常辛苦地讀完了劉震雲的小説《一句頂一萬句》,讀完之後心情五味雜陳,為主人翁的悲催生活而難過,覺得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可真是窩囊啊,距離自己一直理解的現實生活好遙遠。

無論是楊百順還是牛愛國,他們都是孤獨的,窩囊的,沒有複雜的想法和生活追求,隨波逐流地被命運無情和被動地安排,隨遇而安,太沒有生活的樂趣和激情了,我受不了這樣的生活。

我忽然覺得我的生活和家庭是幸運的,我和老公説得着,有的話可説,這應該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啦,我和兒子關係不錯,沒有太多矛盾和糾結,陪着孩子一點點的成長,多幸福。

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勵志小説看多了,不適應這種沒有生活朝氣的命運,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些積極的小説對我的人生都有正能量的激勵,所以,一句頂一萬句,帶給我的負能量,只能是提醒我,可別像他們那樣憋屈啊。

小説要表達的可能更多地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説得上話,非常重要,我覺得這有點以偏概全了,作者也許只想突出一點來説透吧。

看完了小説,為轉換心情,我上網挑了個喜劇愛情電影《一夜驚喜》來沖洗我心中的堵,讓我快速回到快樂幸福的好生活中。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3

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非常好看,讓人愛不釋卷,欲罷不能,非一口氣讀完不可。大段大段的人物對話,簡潔先練,又暗含寓意,構成言説的藝術。是一部眾生喧譁而又懷抱巨大沉默的小説。而劉氏幽默,總讓你會心一笑。

最終用了兩口氣,讀完了《一句頂一萬句》,讀這本書,不是因為它獲得了2011年的矛盾文學獎,而是一直就喜歡劉震雲的作品。

讀罷,心緒再不能平靜。望着車窗外疾馳而過,薄霧籠罩着的田野,彷彿自己的身體升騰到了半空中,可以俯瞰這蒼茫大地上的人間百態,芸芸眾生,回味着中國人經歷着的千年孤獨。

世上的人有千千萬萬,能過心的人卻千里難尋;書中的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可以説上知心話的朋友,説得上話,且能觸及心靈,提供温暖。《一句頂一萬句》反映了中國式的孤獨和友情觀。

《一句頂一萬句》書中的內容極其豐沛。且洗盡鉛華,返璞歸真。故事的厚度、寬度和深度,讓人看到百年蒼生的寬廣和深邃。人世間百態叢生,恩恩怨怨,倫理情感……被作者“剔骨剝肉,一碼一碼,碼放得整整齊齊”。書中描寫了很多人物之間的關係:N對朋友,父子,父女,母子,夫婦,情人,僱主與員工……既覺得繁複又簡單,且充滿寓意。似乎所有的社羣組織關係,朋友間的情誼,家庭的和諧,乃至於性慾愛情,都和人與人能不能對上話,對的話能不能觸及心靈、提供温暖,化解衝突、激發情慾有關。

書中描寫的雖是一班生活在鄉土間的卑微百姓:賣豆腐的老楊,剃頭的老裴,打鐵的老李,以及殺豬的,販驢的,染布的,開飯鋪的,還有提刀上路殺人的……但這並不重要,因為無論你生活在何處,從事什麼工作,都能對書中的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感同身受,從中看到自己和身邊人的影子。

關於書名,用劉震雲自己的話説:“相對於書的內容,書的名字應該是一塊冰,掉到水裏也就是書的內容裏能融化,而不是一塊石頭,在水裏還是石頭……”

一句頂一萬句:“那一句”應該是句什麼話?就是一句有見識的話,因為“一句有見識的話,頂的上一萬句廢話”。書中的人物為了那句話,一個“走出”,一個“迴歸”,苦苦找尋百年,孤獨伴隨一生。心靈的疲憊和生活的苦難,以及無邊無際的茫然和累,如影隨形的陪伴着一代代中國人。

朋友是危險的,知心的話更是危險的,有時甚至像一把鋒利的匕首,反而刺向自己。由於人心難測,由於社羣、地位和利益變了,情景變了,時間變了,朋友也變了。因此,能夠説貼心話、温暖靈魂的朋友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獨當中。

《一句頂一萬句》,好書啊好書!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4

這兩天陪伴我的是劉震雲的長篇小説《一句頂一萬句》。近來的幾個月,我總是在讓散文、教學論文、課堂實錄圍繞着自己,因而這兩天,我心裏感到很踏實。

“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這句話在小説中出現了兩次。一次是主人公之一牛愛國的母親曹青娥在自己活了70歲,兒子心灰意冷時説給他聽的;另一次是牛愛國的養姥爺吳摩西(小説的主人公)的孫媳婦何玉芬在死了丈夫、帶着兩個孩子過日子時説給他的。小説中兩個主人公的命運似乎不順坦,生活得很糾結。看完掩卷時,是今天上午8點30。

不被父母喜歡、和妻子沒有共同語言、甚至被戴有色帽子、和周圍的人無法融洽相處等等,似乎成了兩代人的共同點,但是又怎樣呢?文學是高於生活的,但文學還是源於生活的。當把文學投射在生活上時,我們發現了生活中的種種真實,甚至是醜陋。

小説中的很多人,夫妻之間是不和睦的,這又有什麼關係,誰能保證你第一次結婚的人,就是最正確的?但是,又能怎樣?永遠處於糾結之中?永遠後悔?別忘了,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

這年頭,誰管誰?管好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不要總那麼累,就是在過最好的日子。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5

初讀《一句頂一萬句》,覺得好難懂,感覺作者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知所云。但同時又想,精品就是精品,必然有其與眾不同的深刻含義,因此耐着性子讀下來。隨着故事的不斷深入,似乎逐漸觸摸到了文章的核心,“一句頂一萬句”,説話有着重要意義,話説好了,有其正面意義,話説雜了,影響極為惡劣。如果一個人一直都沒有弄明白這一點,那麼,註定他的一生是糊塗的,也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

讀到後面,逐漸被故事的深刻內涵所吸引,特別想知道主人公的最終結局,特別想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深刻含義,於是熬夜讀完整部小説,並在深夜不斷揣摩各位評論家的評語。其中文藝評論家摩羅這樣寫到“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筆觸始終緊貼苦難的大地和賤如草芥的底層人羣,結構單純而內容豐富,命懸一絲而蕩氣迴腸。”我也有同樣的體會,不如評論家説地深刻,在此只好借用他山之石。莫言在《長篇小説選刊》創刊中寫道:“長度、密度和難度,是長篇小説的標誌,也是這偉大文體的尊嚴。”

《一句頂一萬句》確實印證了這一點,有一定的難度,不深入讀下去,不深切地體會,很難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深刻內涵。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6

《一句頂一萬句》,小説的前半部寫的是過去:孤獨無助的吳摩西(書中男主,這不是男主一開始的名字,因為好些事,改了好多次的名字)失去了唯一能夠“説得上話”的小養女,為了尋找,走出家鄉延津;小説的後半部寫的是現在,吳摩西養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擺脱孤獨尋找“説得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

剛看到小説名字的時候,我就想一句什麼話呀,怎麼有這魔力,頂一萬句?當然了,一翻開,我就被書中所描繪的我所熟悉的那種濃濃人間煙火氣給吸引了,已無暇尋寶,特意去找這一句話。看完,書從頭到尾都沒直接寫有這麼一句話,可以頂一萬句,但是智慧的作家已經默默告訴我們生活在世間,確實一句是可以頂一萬句的。

這樣的句子,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就我而言,是下面的感受。

第一個是“説得上話”

小説寫的是中國最底層百姓形形色色的生活,生活本身透着孤獨的哲思在裏面,我們生活在千年孤獨中,無邊無際的茫然和如影隨形的疲憊,生活中能夠説貼心話,慰藉靈魂的朋友和親人並不多,因為説不上話。真正説得上話的人,可以温暖疲憊的心靈,振作生命的頹廢,化解彼此的衝突、激發情慾等等。

與一般人説話,高興的事説得高興,不高興的事説得敗興,但是説得上話的人,不高興的事,也能説得高興。

有些人説得着,有些人説不得着;有些人現在説不得着,將來或許能説得着;有些人現在説得着,將來未必能説得着;有些人這一輩子也説不得着。找一個能説得着的人過一輩子是福分,不管是愛人、朋友還是親人。當然了,説得着説不着也不是永恆不變。

小説從頭到尾都是寫着市井中如你我在街角所看到的一切人,人間煙火氣的聲響和熱鬧一直在你耳邊和眼前,作家是不是想説最是這樣的人間煙火氣,最慰凡人心呢。

第二個是“過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

就像書中一個主角説的:“我活了七十歲了,明白一個道理,世上別的東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沒法挑。”、“我還看穿一件事,過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

小説就是寫的一些家長裏短,充滿了瑣碎,街角發生的事一件是一件,家裏發生的事一件牽扯到八件,就看你怎麼選擇過日子了。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7

古人講開卷有益,讀書的習慣丟掉好久,近來重拾,也能在一週之內的工作之餘讀完一本書。就把這當做一個開端吧。

我是一個嘴笨的人,從小到大沒有和人吵過架,倒也不是不想吵,一是衝突不多,二是嘴笨。我們那管嘴笨叫不會講話,不是不會説,而是説不出有用的話,不會説漂亮話,不會説講到人家心裏的話,所以從小我就明白,講話真是一件難事。

可是在《一句頂一萬句》裏,我才發現,講話何止是一件難事,簡直是這輩子最難的事。啥叫一句頂一萬句,你説了一萬句好話拉近兩個人的距離,可就因那麼一句話離了心。你不知道哪個不相干的人説了一句話,就莫名其妙決定了自己的命運。看似荒誕,生活的理就都在這裏。

“人的一輩子,都是在找一個能説的上話的人。”這是通篇的主題,序言説“話,一旦成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心靈的疲憊和生命的頹廢,以及無邊無際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隨形地產生了。”

上篇的吳摩西,下篇的牛愛國,以及這兩個人物牽扯出來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在説,做人難,説話難,有個能聽懂自己話的人難。總之人生是孤獨的,人生來就有表達的慾望,而人註定不被他人徹底理解。也許是因為在農村長大,所以對通篇故事裏的人物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一本書固然是可以長久的歷經時間的考驗,可是理解人物生活的背景也很重要,離故事背景太遠,不免會產生“怎麼有這種人呢”的疏離之感。因為我們註定只能接觸一小部分人,感受特定的生活環境。

一件事牽扯着另外一件事,話講着講着就從一件事到了另外一件事,何止一筆糊塗賬,話説到底也講不清楚。男女吵架就是一個例子,吵着吵着就不是一件事的事了。“同樣一件事,對自己有利沒利他不管,看到對別人有利,他就覺得吃了虧。”“與人共事,還愛佔人便宜。佔了便宜正好,不佔便宜就覺得吃虧。”這種人現在也不乏少見,但咱不能把它説成民族性上面,這麼説和書中各種人物從一件事扯到另外一件事沒有什麼區別。

“世上的事,原來件件藏着委屈。”真是心酸的一句話。人心隔肚皮這話沒錯,可是這肚皮帶來的隔閡真讓人無能為力。“人相互一有隔閡,對方便無做的對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來是為對方考慮,對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百口莫辯也是這個理。真的到了説了也白説的地步,人家壓根聽不進去,才會覺得這話説得是那麼無力。而往往一個人覺得真傷了心,任説啥都沒有用,這就叫百口莫辯。一件事連着另外一件事,一句話引着一個想法,人判斷一件事時又是一個想法連着另一個想法,彎彎繞繞,話難就難在這裏。

書的最後部分有兩句話,算是在一大堆難處裏的兩句勸慰話。“啥事看近點兒,事情倒能想開;看得長,心就寬不了了。”“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我要是想不清楚着一點,也活不到今天。”不是得過且過,而是活在當下。説話難,往往就是話裏有話、客套話、真話、假話、大話、胡話。説話難,人生更難,但是知道了這個難處,能稍加體諒別人,也算是盡綿薄之力了。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8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有點亂,感覺看不太懂書在講些什麼。但越是往後看越覺得精彩,越覺得作者厲害,然後就開始深深佩服作者了。

書分兩部分,上部分是出延津記;下部分是入延津記。小説的前半寫的是過去,主角是楊百順,楊百順上有個哥哥,下有個弟弟,與賣豆腐的老楊為父子關係,楊百順一生改了三個次名字。從楊百順改成楊摩西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楊摩西改成吳摩西,又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的人生似乎就是這樣。被分成3個部分。楊百順與剃頭的老裴互為朋友;與殺豬的老曾互為師徒;與外國人老詹也互為師徒……他與太多太多人有關係,而他的一生,似乎也在為了一個“説得順心”而徒勞有波。

楊百順,百順。他的父親給他取了個好名字,但他的生活,事業,似乎都不像他的名字一樣,他總在尋找些什麼。看完了書,我才明白。他一直在尋找一個人“説得順心”的人。話,一旦成為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所以楊百順在尋找,為了心裏過的舒坦舒心,為了孤獨有人陪伴,有人可以説話,他的一生都過的堅苦。於是喊喪,便成了書中楊百順崇拜的職業

龍應台曾説過;“有一種寂寞,身邊添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就可以消除。”楊百順何嘗不是想這樣,所以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為一能夠“説得上話”的養女,為了尋找,走出延津。而吳摩西養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擺脱孤獨,尋找“説得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他們一出一進,延宕百年。就是為了心靈的慰藉,所以他們一直在尋找,他們毅然決然的追逐“一句頂萬句”的身影。

由此我忽然發現,為什麼常有人説活得很累。他們在生活不如意,事業不順,愛情不美好時,頹廢,茫然。他們找不到説話的對象,所以累。這種累,猶如漫漫長夜,磨礪着我們的神經,祖祖輩輩。啃食着我們的心靈。

有一句話是這麼説的:“話不投機半句多”,書中楊白順的父親老楊與老馬是“好友”,老楊總認為老馬能為他提供很多幫助,卻不知,老馬只是不想聽他講話,才快速的為他指路,為他提意見。其實現實生活為何不是如此?有些人與父母不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總是厭煩父母的嘮叨,從來不認真聽過,而父母何嘗不是想找個“説的順心”的人?

小説中所有的情節關係和人物,所有的社會組織和家庭和諧,其實都和人能不能對的上話,對的話能不能觸及心靈有關。而楊白順,也就是吳摩西沒有找到她的養女,牛愛國也沒有找到龐麗娜和和尚。但是這就是人生不是嗎?一個個錯過,一個個無奈,而人生,也是因此完整。

“一句勝過千年”是我認為這本書的主旨,書中所有故事因此展開也因此結束。我想劉震雲先生也是想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吧。

有一種寂寞,有一種孤獨,以話語開始,也以話語結束。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9

七十年三代人,一路沉重。還原成生活,就沒人把這些事當回事了,即使是主人公都那麼匆忙,沉重感歎的是深夜的讀者。

親人之間心靈的阻隔居然左右了人生選擇,人世坎坷顛沛流離居然就因為“説不着”。春水流成堅冰,竟成為了無法渡越的長河,輾轉追尋,但願萬里風塵吹不散最後的夢想。

我理解這部作品其實就倆字:率性。三代人都因率性而悲哀,也因率性而暢快。朋友之所以成為朋友,就是能接受並呼應對方的心聲。朋友之所以成為敵人,就是心裏所想坦然傾吐,摧毀了對方的期冀。然而在生存的底線上,很多人不敢率性啊,不敢堅持。楊百順到楊摩西,生活所迫,楊摩西到吳摩西,也是生活所迫,只有吳摩西到羅長禮是精神要求,自主選擇。然而又是飽經滄桑後最無奈最無力的選擇。真是可憐的人啊。

在離亂黑暗中的一絲温情,就是羣星,總給人活下去的勇氣,楊摩西之於牧師,吳摩西之於巧玲,章楚紅之於牛愛國,就無異於深夜裏的星空。温情被時空拉抻成最純最濃牽掛,這世界最遺憾的事是什麼呢?恐怕就是這樣的牽掛沒有盡頭吧。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10

現在覺得看書不寫讀後感是白讀了。

按理説讀完一部小説不需要兩個星期,但是看這本書時的確是常常拿起,讀了幾頁或幾十頁就放下了。

書中並不是只談一個故事的初始、經過、高潮和結局,而是兩個主人公本人和身邊的很多親情、友情、愛情的事。其中牽扯到非常多的人。然而把這麼多人的關係理清楚,不過讀起來不累,作者花了不少心思。

其中的故事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發生的生活之中瑣事。

你把別人但朋友,但別人卻把你當傻子。

夫妻常常會拌嘴,一件事情扯出許多的事情,沒完沒了。又或者無話可説,然後兩種結果都是婚外情。婚外情為的只是那個“説得着”。

有時候事情繞了一圈,發現事情發展下去,最初的目標卻顯得不重要了。

幾年後你懂得説別為了十塊錢傷感情,卻忘了幾年前自己因為十塊錢而破壞了一份友情。甚至小至為了一個饅頭,就把數年的深厚情誼毀滅,而那只是因為大家都沒有説清楚,沒有互相坦誠而導致了誤會。為什麼説不清楚呢?氣在頭上,説什麼也聽不進去,轉身一走了之,認為事情就是自己想的那樣。

有時候為了找一個“説得着”的人,為了當時的一句話,顛簸一生。

彷彿每個人都有許多的心事,卻不知與何人説。甚至翻越千里,為的只是和那個人説一説。

有時候會為了面子去做一些很虛偽的、無聊的事。為的只是要個説法。

下一代的人,卻無奈地重複着上一代人的軌跡。卻不懂得“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以前”。

……還有很多吧,記不起了,看的時候還真應該邊看邊寫讀後感的説。看完回頭來寫,已經不是那種想法或丟失了某些記憶片斷啦。

説小説的主題,大概就是個“説”吧,婉轉地表現出中國人那種孤獨和痼疾。文章寫得很現實,就這樣。也許是我還不太懂吧。

有看第二遍的打算,也只是打算而已呵。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11

《一句頂一萬句》是一部劉震雲歷時三年的傾心之作,獲得了茅盾文學獎。以河南延津為背景,小説分為兩部分,出延津記和回延津記。楊百順、牛愛國分別的一出一回,好像總是在重複相同的故事,從起點繞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兩人千絲萬縷的聯繫皆因説得着説不着而起。展現的是中國鄉村最底層小人物的生活現實,書中人物命運循環往復,一句閒話就割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儘管有時候是説者無心,但無論怎樣都壞在了説的上面,而有時又翻山越嶺只為探求一句話,楊百順因為一句話離開了延津,而牛愛國又因為一句話回到延津。

  一、“不是…不是…而是…”中的繞

“全不知她不是上了吳摩西的當,是上了縣長老史的當;不是上了縣長老史的當,而是上了省長老費的當;也不是上了省長老費的當,是上了總理衙門的當。不管是上了誰的當,吳摩西成了吳摩西。”文章有很多這樣的句型、段落,初讀時一段話要看半天才能理順,給人感覺就像在湊字數,不過好在多了些趣味性,像極了現實吵架中的理;再讀時有點窺見其中的高明,通過否定後又確認原因的方式,反映人物經歷或心理活動,這樣一來,人物之間那複雜又糾結的關係,讀者也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十六歲的楊百順要出楊家莊,出楊家莊是因為自己恨老楊,恨老楊是因為老楊把上學的機會給了楊百順的弟弟,讓自己磨豆腐。可磨豆腐也沒那麼恨,更恨的是老楊聽了老馬的話算計自己。可老馬並不是故意要算計自己,老馬是嫌老楊煩,隨口説了個餿主意。可老馬煩老楊並不是因為這個人煩,而是老楊總想着聽老馬的主意,老馬覺得老楊佔了他便宜。於是當楊百順情緒爆發要去殺人時,居然不知道該去殺誰,好像自己跟這莊上的人其實都有仇,這才一怒而走。

文中的一句話不是一句話,一句話能繞出十句話,十句話能繞出一萬句話,一個人和事繞出另一個人和事繞,而人和事繞也不是人和事本身繞,是人和人互相繞。人和人不交心,心裏是一個意思,講出來是另一個意思,意思和意思不一樣,所以所有的事情都如同一個毛線團一樣,彎彎繞繞,最終揉作一團。有一個人不繞,就是傳教的老詹。他要教導別人信主的理由是主能讓你明白,“你從哪裏來,你往哪裏去。”可他一輩子只有八個半信徒,延津人不信他,延津人覺得自己已經明白了。

  二、説得着與説不着

“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文中塑造了許多平凡的老百姓,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可以説上知心話的人,找一個好朋友已經很不容易,你可能跟某個人是好朋友,但是你們在一起未必就能説得上話,比人找人更不容易的就是話找話,無法言傳,像影子一樣跟着人的苦悶和孤獨。我們希望有人能説得上話,希望擺脱孤獨,希望被理解,希望得到人與人的溝通、温暖的撫慰,都處在擺脱孤獨的努力之中,以致不惜製造某種虛假的響動和聲音。

為什麼每個人都在找可以説話的人,而自己身邊的父子、夫妻不是可以説話的人呢,父母不愛子女而愛養女,夫妻不愛彼此而出軌,逃避處理關係而去找其他的關係,可能和一個人能不能説得着不是給他天天做魚,或是生過他養育過他,而是要注重人與人的交流、將心比心。

之所以不斷的尋找説得着的人,是因為我們不僅需要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還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在物質生活條件得以滿足的條件下,就開始尋求精神的愉悦,然而大多數情況下二者不可兼得,相比物質而言,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悦,這種滿足和愉悦的獲得需要人與人精神上的溝通與交流,能説得上話的人的“一句話”。

  三、平凡小人物的孤獨

文中的各種人物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最平凡、最普通的平民形象,包括殺豬的、打鐵的、剃頭的、賣饅頭的、耍猴的、喊喪的、賣豆腐的、傳教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作者真正還原了這些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關注他們日常瑣碎生活中的精神世界,從底層民眾的角度書寫了一種平民的孤獨。

孤獨這一略顯矯揉造作的詞並不是知識分子、精英們的專有,平凡的小人物同樣在心靈深處存在着孤獨,像楊百順,為了逃避孤獨,他不斷的改名為楊摩西、吳摩西、直到羅長禮,這其中包含的辛酸和無奈,可以看作中國底層民眾悲愴命運的縮影。孤獨雖然是一種主觀感受,但是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知己伯樂的渴求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文中“孤獨——尋找一一尋不得一一孤獨”似乎成了一種不可改變的輪迴,為了“説得着”,主人公不停地苦苦尋找,驀然回首,那人卻已不是以往的那人,於是又陷入了孤獨的深淵。他們不斷尋找,想要跳出這個輪迴,找到一個“能説得着的人”,最終卻總也逃不過宿命的力量。“孤獨”是引發尋找“説的着”的原因,而“説不着”又喚醒了內心的孤獨,主人公一生的漂泊都是在這個圈中,拼命奔跑,卻總也擺脱不掉,在尋找的過程中品味着人生的孤獨。

書中精神世界最豐富的人可能就屬傳教的老詹,他沒有妻兒,只有花費一輩子發展起來的八個半不誠心的教徒,但是至少他還有信念與執着。而信仰的缺失,造成的傷痛無法撫慰,只能任由自己不愛該愛的人,壓抑,沉默,爆發,再次壓抑,在沉默中爆發,在沉默中滅亡。

“出延津”與“回延津”之間歷經百年,三代人的拼命掙扎、尋找,形成了宿命式的循環。“一句話”是一個象徵符號,一個需要解開的密碼鎖,為了擺脱孤獨,吳摩西離開了這個地方,為了擺脱孤獨,牛愛國又回到了這個地方。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12

最近因為看了朗讀者。喜歡上了一個作家:劉震雲。如飢似渴的讀完了他的一本書《一句頂一萬句》。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日子得往後過,不會再回到從前了。

是啊。回味着這句話,我想起來難忘的2016。在這一年裏,我不幸的被惡性腫瘤親吻。為了活着,切去了身體的一部分。術後,第一次在浴室洗澡的時候,面對殘缺的身體,我痛哭失聲。我以後的路還應該怎樣走。在親人,醫生的'陪伴下,我走出了生活的低谷。堅定了生活的信心,在老師同學的陪伴下,我的臉上又恢復了童真的笑容。儘管以後還有5年的後續治療,還要不停的頂起復查,但是,這些都打不倒我的生活信念。正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

是的,生活還要往前走。不能因為一點坎坷就選擇投降。在治療的過程中,我認識了好多病友,她們大多多才多藝,有巧手姐姐:新新,有演員阿姨:天倫,有瑜伽教練:愛的世界……她們的生活熱情也感染了我。

在病後的日子裏,我參加了學校的書法班,又在間斷了一個治療時期後,參加了少年宮的舞蹈班。反正生活中到處是歌聲,到處是歡笑。因為我的笑聲,也感染了周圍的人,她們都説,我變了,變得比以前更開朗樂觀了。

知道劉震雲作家也是源於董卿主持的節目:朗讀者。每期必看。看完以後,總會去思考我今後的生活之路。身體的殘疾不可怕,心靈不能殘疾。

日子總是要往後過的,是的,只要活着就充滿了希望。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13

此寫實小説,上半本講楊百順為生計顛沛流離,出去假找給自己戴了綠帽的老婆和姦夫,卻丟了世上唯一説得來的養女,從而出走延津。下半本講養女的兒子牛愛國,假找給自己戴了綠帽的老婆和姦夫,卻在找的過程中,藉着媽媽臨死前未得的那句話的線索,找到了延津,赫然發現,這一找,心裏實際是糾結着去尋找自己失去的那句話,那個女子。

看完後,覺得寫實小説,看起來有點累,寓意深遠,如果有共鳴,則會被深深打動,像我當年看那本寫實的《平凡的世界》一樣,現若再看,因心境不同,怕是感受也自然不同了。

這本書看完,還好,但也有一些體會,雖然晚了,還是寫下來,怕像書中所説,有些話,熱時還有,冷時已變味,或得不着了。

人是孤獨的,在世上被許多事情牽扯着,實際上只是對付,尋得着説得着話的人,難之又難。而若一輩子沒處説,卻也憋得慌。相信許多人看完這本書後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憋屈。

這説得着話,卻又跟夫妻、朋友沒有直接關係,夫妻可以同牀異夢,母女可以指鼻對罵,而30歲大人卻可以跟5歲小孩天生説得來。這説得來,又不是非得每句話都掏心窩子,而是可以隨便説説,説時整個人都換了,與平時不同,口吃的不口吃了,嘴笨的會接話了,雙方都暢快,都沒得遮掩,沒得疙瘩。若離了説得着話的,縱是千山萬水也尋,失了性命也尋,5歲活到50歲,還朝思夢想。

那些姦夫,平日跟自家人要麼摔鍋砸碗,要麼像路人一樣,偷偷在一起,倒是一夜可以説上一年的話,沒了家,沒了物質,流浪在外,依然甜甜蜜蜜、開心無比。倒讓書中主人公事後憋見了,想殺人也抬不了手,只因心裏怪不上人了。

書中私塾老汪説: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大家都誤讀了,不是聖人開心,而是聖人悲怨。只有身邊説得着話的實人不得,才會指望遠方的虛人。

人有真心,被世事纏繞,不會輕易付出,又有真性,跟現實經常磕着碰着。偶爾碰上説得上話的,卻又機緣不合,失去便失去了。書中最後牛愛國尋找的那句話到底是什麼呢,並不重要。重要的這樣的話跟誰説,精神的寄託、孤獨的歸宿,世人一生忙忙碌碌,都找到了能説那句話的對象了嗎,還是每日仍舊跟形形色色的人説些廢話瞎話,或不説話?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14

讀劉震雲的長篇小説茅獎獲獎作品《一句頂一萬句》,捨不得放,讀來讀去,一直在讀中不停咀嚼着什麼,在這其中,生活的滋味乃至活着的滋味,便足足充斥並漫延到整個人生的磁場中了。

全書會讓讀者明顯感到,主人公楊百順和牛愛國,從出延津和入延津的過程中,讓讀者的情感陷在一個總是要找人“説説話”的氛圍中,為了找一個能説得上話的人,楊百順總是在不停地奔走,不停地變換着賴以活着的“工作”,在不停地尋找着“能説得上話”的人的過程中,除了人性深處的難以描摹的孤獨盡顯之外,一種不懈地追逐着的堅強,也由一個又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演繹得活靈活現,即生動又感人。全書沒有打着官位厚祿的人物,沒有富甲一方的人物,沒有神通廣大的人物,有的皆是彈棉花的,趕大車的,賣豆腐的,蒸饅頭的,打鐵的、剃頭的,殺豬的,喊喪的等等生活勞作在與土地距離最近的中國大地上的、最普通的一羣人。

生活的薄紗之下,一些看似表面的現象經作者的大筆輕輕勾勒,一些實質性的東西便光怪陸離地呈現出來。開篇時,不能自理了的老楊自以為是因為自己對兒子説了實話,才吃上了烙餅,而給兒子送上十分虔誠的“討好”的笑容。而兒子的家裏,原本就是打算好了要吃烙餅的,這和説不説實話有什麼關係呢?這和説不説實話到底有沒有關係呢?當作者給了讀者一個能行走到人心靈深處的密碼時,你還有什麼理由不隨着作者的筆墨,一路行走。缺耳垂被説成傳成缺耳朵的秦曼卿,因為恨老楊而多給買家三兩豆腐的楊百業,就在現實的泥漿中,和楊百業借來的那一身新郎衣服一樣,和成了一個極不合身的婚姻。當改了姓的要入贅的“吳摩西”因為沒了自己的原姓內心極為不快,卻因另有人言及或認定他的敢作敢為,有了眾多想不到的“尊貴客人”頻頻登門慶賀的場景,作者將一種“失了自我”和“增了臉面和熱鬧”的映襯和對比,非常巧妙地奉端到了讀者的心靈深處,以供讀得品咂。因為饅頭被搶奪受了氣,吳香香沒一點好氣地罵着丈夫吳摩西,要其去找人家算帳,罵他軟氣,難道只是為了頂住門户不再受人的氣嗎?一個被妻子逼着拿刀走出門的人,在慶幸所要殺的“仇家”不在家、殺了“仇家”的狗,提了人家的東西,渾身血淋淋一臉英雄氣地穿過街巷,趕到家時,妻子竟高興地喊着他“我的親人”時,令楊百順感到這叫聲裏是真的“不親”,一種酸楚與無奈在親與不親之間,令讀者在文章與現實中,愁腸百轉,思潮起伏。文中的巧玲,親孃不喜不要,卻得後爹吳摩西喜愛,和他最合得來,而吳摩西竟也因和一個親孃不親的孩子能用心地説説話,而覺得日子過得有牽有掛,過得高興。當孩子在被拐走之後,那種尋找孩子時內心世界的苦累,更是讓人覺得他在尋找的不僅僅是一個孩子,實在是應該認真找的是一種缺了絕不可以的存在。全書中,不管是楊百順、楊百利為了活着做工,還是為了“噴空”換工作,到牛愛國遇到情感上的是是非非,等等都是作者在有意構建一種現實存在孤獨場,構建一種不會停止運行的精神場。看似筆調柔細婉轉,實則氣勢磅礴地交相呼應了表象與實質的區別,“一句頂一萬句”也在眾溪歸海的寫作手法的烘托下,在情感洪流中的挾持中,實至名歸。

活着的薄紗之下,即便是最卑微的人羣,也要有説得上話的人,坐在一起説説話才是一天,才能驅趕生活中的孤獨和勞累。吳香香跟銀匠鋪的老高跑了,本來一個和自己沒了感情的人的跑,在改名叫做吳摩西的楊百順看來,並不是迫切地要尋的。到後來尋吳香香,也不是他的本意,是因有人説,只有砸了老高的銀匠鋪,要找回吳香香,才能解口氣,才能讓人覺得自己不是個窩囊廢。彷彿世上的事情本該就是這樣的,有來就有回,是不知什麼時候劃好的軌道嗎?找吳香香的過程中,丟了相依為命的巧玲。等找到了吳香香,看到她正和老高高興地共享一食物時,他打消了念頭,根本就沒有露面。牛愛國、龐麗娜的愛情糾葛會讓讀者在生活中找到一大把的生活原型,而牛愛國做為男人內心世界裏對變了心的妻子的心理的細緻描寫,在這本書中讀到了,感受到了。遇了生活中的難題,牛愛國走幾百裏甚至於上千裏地,只是為找人討教一個問題,尋回一個主意,而這主意又是那麼不確定地好或是不好,與現實符或是不符,僅是因為曾經的信任,因了靈魂深處那份久久得來的平靜與踏實,一切的一切的出現,就不在乎跋山涉水了。牛愛國和章楚紅,一對因為孤獨相到過過一段偷偷摸摸日子的人,在這個故事的結尾,在章楚紅憤憤不平的叫罵聲裏,將現實重新進行了勾勒,進行了直白的還原。曹青娥一度翻山越嶺,也只為了看看曾經相戀卻不值得愛的人,現在在做什麼?心裏還有她嗎?更是讓世界原還了本來面目,這種尋找,與人和人之間的實際距離無關,與物質欲求無關,與時間無關,遠遠地看,是一種源於人類自身、類似於先天的存在。

讀到心裏了,想得多了。曹青娥(被丟掉的巧玲)臨死時説不出話時,還用力敲牀,為是竟是讓孩子們看看那封信,那封提起他的養父吳摩西的後人的信,那封提到她的信。這對曾經的並無血緣關係的父女,雖説失散多年,卻無一刻不在思念對方,一定是在思念苦難的日子裏,曾經對孤獨的補充和對孤獨獨特的詮釋。一個是五歲被母親扔給後爹的小女孩兒,一個是被妻子拋棄邊並要妻子的孩子也要養的吳摩西,從針及眼,絲絲絡絡,雖説書後半部分沒有多用筆墨提到巧玲和吳摩西,但在命運坎坷的曹青娥臨死時那一刻,不但全書串成了一部由孤獨構成的整體,而且將人類執着的生命中的孤獨,展示在了人性的高處。

讀完,似看到:無垠的蒼穹下,如流的人羣不停行走,永不歇步。無論苦難還是歡笑,無論現實還是希望,交織繪就的是一幅無比宏大有力的精神畫面,一半是為了活着,要活着。一伴是為了生活,要“有話説”的生活。一如在編者薦言中的讀到的那句:一句頂一萬句的身影,很像祖輩彎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組成的蒼穹。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15

捨不得掩卷是有些個理還沒碼完,有些個人要跳出來蹦躂顯形,有些個事要對照明鑑。“這日子過的是以後,不是過的以前。”這樣想來,還有什麼可值得掰扯的呢?顯然是要説給自個的。

對路就好,瞅的上眼的指定也能喝上一壺,就照着《白鹿原》和《黃金時代》來碼吧。那個自我的尋找和存在的模式還是值得深究的。説頂天立地、出人頭地也好,説自由自在也罷,在自我成長、成熟的磕磕絆絆中,定有劫數、有偏移、有豐滿,但是不得不承認,有多半是要被拋進這凡塵淬火中半途而廢,半途而亡的,為此無常,歎息一聲。所以,老劉用上半部提這仨問題也是煞費苦心:我過去是誰?我現在是誰?我可以成為誰?

這裏面多出來一個時間模式。

這後面我們分兩條線走,一個是瘸腿,一個人;一個是瘸子,好多人,有悲歡離合。

事兒得一件一件理,可理兒就是那麼個理兒,瘸腿一個人,原本不必理,自認門清,無法無天,自得其樂。瘸子不行,在親情、愛情、友情的俗世裏如果瞅不見自個,又找不到説的上話的,多半就是瘸子且不得好終。整個下半部人生就是這樣:事碼不好,話説不上,人找不對,即便陰差陽錯找對了也是失了魂丟了人,即使懂得了一些道理也過不好當下。為何?因為瘸子好面子,他忘了自個是誰,總是活在別人的認為裏,根,弄差了;因為瘸子把現在活在了以前裏,自然也就沒了以後。因為瘸子總是一個事掰扯到另一個事,其實碼不清也就算了,怕就怕惡魔纏身後的私語,我不殺人,也要放火。如此這般,落下了病根:在循環往復裏得了一個可怕的病:在過往的世界裏沉淪、尋找,在如今的世界裏繼續犯錯、丟失,及無從談起的未來。

瘸了腿的有可能成了瘸子再爬不起來,沒了耳垂的曼卿反倒值得期許。雖也下眉歎息,武斷有餘,然知書達理,勇氣可嘉。奈何老劉回回繞繞,濃墨重彩,獨獨至此也是惜墨如金,亦無從談起以後,當真是無一安好,好不孤獨。

家人不能選,我且珍惜。

過往不必選,唯有珍惜。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篇16

初讀此書,覺得此書非常生澀難讀,人物關係複雜,墨跡無趣。內心浮躁是很難讀這樣的書籍。當我靜下心來讀完整本書之後卻捨不得就這樣結束,心情很複雜,很難去解釋那種沉重,失落與孤單,壓抑的心情。我個人覺得好的書籍大抵如此會給我們的思想帶來衝擊,像明鏡讓我們可以照看自己的模樣,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明鏡,它能照亮我們的心靈,給我們一些啟示。

小説的敍事風格類似明清野稗日記,語句洗練、情節簡單、敍事直接、樸實無華。正如書名“一句頂一萬句”,一字一句都構成言説的藝術,無一句廢話。

小説的前半部寫的是過去。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唯一能夠“説得上話”的養女,為了尋找走出延津;小説的後半部寫的是現在。吳摩西的養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擺脱孤獨尋找“説得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出延津記”和“回延津記”表面上講的是吳摩西和牛愛國兩個人的歷史,但只要對之細細咀嚼和回味,便會明白實際上講的是孤獨的歷史。“孤獨”世代相傳,祖輩的故事在後輩的身上重演,祖輩的“孤獨”也在後輩身上延續。小説所有的情節關係和人物結構,所有的社羣組織和家庭和諧,乃至愛情都和人與人能不能對的上話,對的上話,然能不能觸及心靈、提供温暖、化解衝突、激發情慾。話,一旦成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心靈的疲憊和生命的頹廢,以及無邊無際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隨形地產生了。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想找個説得上話的人,但是越長大越發現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似乎孤獨才是人生常態。書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中國最底層的老百姓,很真實的反應了底層百姓的人性和人心,讀此書時我總是情不自禁的會想起我的外公,我自幼跟隨外公外婆長大,印象中外公一直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他有一個“説得上話”的姐夫,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他會走上幾天的路,風餐露宿,就為了能和這個“説得上話”的姐夫説説話,和這個能給自己出主意的人聊聊天、喝點小酒。像極了書中主人翁,為了一個建議,千里迢迢的去找自己認為能幫自己出主意的朋友,幫自己説道説道。

為了擺脱孤獨和累,書中的人們努力製造聲響和熱鬧,但這無法改變本書人物的命運,就像今天,我們很多人還像書中的人們一樣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價。

當然,閲讀此書也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執着和頑強。為了在精神上有所寄託和慰藉,人們義無反顧地追逐“一句頂一萬句”的身影,很像祖輩彎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組成的蒼穹。

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