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

校園1.6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1

七十年三代人,一路沉重。還原成生活,就沒人把這些事當回事了,即使是主人公都那麼匆忙,沉重感歎的是深夜的讀者。

親人之間心靈的阻隔居然左右了人生選擇,人世坎坷顛沛流離居然就因為“説不着”。春水流成堅冰,竟成為了無法渡越的長河,輾轉追尋,但願萬里風塵吹不散最後的夢想。

我理解這部作品其實就倆字:率性。三代人都因率性而悲哀,也因率性而暢快。朋友之所以成為朋友,就是能接受並呼應對方的心聲。朋友之所以成為敵人,就是心裏所想坦然傾吐,摧毀了對方的期冀。然而在生存的底線上,很多人不敢率性啊,不敢堅持。楊百順到楊摩西,生活所迫,楊摩西到吳摩西,也是生活所迫,只有吳摩西到羅長禮是精神要求,自主選擇。然而又是飽經滄桑後最無奈最無力的選擇。真是可憐的人啊。

在離亂黑暗中的一絲温情,就是羣星,總給人活下去的勇氣,楊摩西之於牧師,吳摩西之於巧玲,章楚紅之於牛愛國,就無異於深夜裏的星空。温情被時空拉抻成最純最濃牽掛,這世界最遺憾的事是什麼呢?恐怕就是這樣的牽掛沒有盡頭吧。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2

初讀《一句頂一萬句》,覺得好難懂,感覺作者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知所云。但同時又想,精品就是精品,必然有其與眾不同的深刻含義,因此耐着性子讀下來。隨着故事的不斷深入,似乎逐漸觸摸到了文章的核心,“一句頂一萬句”,説話有着重要意義,話説好了,有其正面意義,話説雜了,影響極為惡劣。如果一個人一直都沒有弄明白這一點,那麼,註定他的一生是糊塗的,也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

讀到後面,逐漸被故事的深刻內涵所吸引,特別想知道主人公的最終結局,特別想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深刻含義,於是熬夜讀完整部小説,並在深夜不斷揣摩各位評論家的評語。其中文藝評論家摩羅這樣寫到“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筆觸始終緊貼苦難的大地和賤如草芥的底層人羣,結構單純而內容豐富,命懸一絲而蕩氣迴腸。”我也有同樣的體會,不如評論家説地深刻,在此只好借用他山之石。莫言在《長篇小説選刊》創刊中寫道:“長度、密度和難度,是長篇小説的標誌,也是這偉大文體的尊嚴。”

《一句頂一萬句》確實印證了這一點,有一定的難度,不深入讀下去,不深切地體會,很難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深刻內涵。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3

這兩天陪伴我的是劉震雲的長篇小説《一句頂一萬句》。近來的幾個月,我總是在讓散文、教學論文、課堂實錄圍繞着自己,因而這兩天,我心裏感到很踏實。

“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這句話在小説中出現了兩次。一次是主人公之一牛愛國的母親曹青娥在自己活了70歲,兒子心灰意冷時説給他聽的;另一次是牛愛國的養姥爺吳摩西的孫媳婦何玉芬在死了丈夫、帶着兩個孩子過日子時説給他的`。小説中兩個主人公的命運似乎不順坦,生活得很糾結。看完掩卷時,是今天上午8點30。

不被父母喜歡、和妻子沒有共同語言、甚至被戴有色帽子、和周圍的人無法融洽相處等等,似乎成了兩代人的共同點,但是又怎樣呢?文學是高於生活的,但文學還是源於生活的。當把文學投射在生活上時,我們發現了生活中的種種真實,甚至是醜陋。

小説中的很多人,夫妻之間是不和睦的,這又有什麼關係,誰能保證你第一次的人,就是最正確的?但是,又能怎樣?永遠處於糾結之中?永遠後悔?別忘了,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

這年頭,誰管誰?管好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不要總那麼累,就是在過最好的日子。

標籤:讀後感 一萬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