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愛的教育》讀後感精品6篇

校園1.27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的教育》讀後感精品6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1

生活中,我想我也不能肯定會全心全意地幫助他們。大人們的價值觀早已滲透到我們的心中,我們時常可以聽到家長對孩子説:“某某的成績那麼差,你少跟他在一起玩。”“你看,某某的功課那麼好,你要跟她多做朋友啊。”這些或多或少地帶着功利的色彩,吞噬着我們純潔的友情,使我們的天真越來越少,心計卻越來越多。這一切都是因為冷漠,對待純真的冷漠。

當然,書中最令我心潮澎湃的是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和孩子們對父母親的依戀和熱愛。其間有一對子女聽到父母親生意遭受了挫折,便主動向母親要求放棄今後的禮物,甚至在飲食方面也要有所節制。着一切讓父親聽到了,第二天這對父母買來禮物,悄悄放在熟睡中的孩子們的枕下。

《愛的教育》描繪的各種愛如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情誼、鄉國之戀……近乎完美,讓人流連忘返。正如夏丐尊先生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稱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就讓我們一起努力,朝着相同的目標一起奮進吧!

愛的教育第二章讀後感5

愛,是個多麼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愛,是純潔的,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人,因有愛而完美;人,因被愛而不再殘缺。沉浸在愛的海洋中,致使從心底湧上了一股暖流,遍佈全身,散發着蜜般的甜味,也只有生活在此,才能有所覺悟,懂得欣賞愛,付出愛,享受愛。而我,在讀過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愛,領悟到了這一奇妙的境界。

《愛的教育》這本書全身散發着深厚而濃郁的愛的味道,讓人不想放開。這是一本可以洗滌心靈的一本書,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位名叫安利柯的意大利男孩一個學年的十個月中所寫下的日記,從中透視出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從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使人讀後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的`教育》文字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卻令我感動到想哭。

不論是誰,在他心靈深處都有那一片淨土,那片土地上,栽種着一朵心靈之花。只要心中有愛,心靈之花就會因此而綻放出絢爛的花朵。

我憶起那一個雨天,你拿着傘久久佇立在學校門口,如雕塑般一動也不動。放學了,我背起那並不是很重的書包急忙向校門口跑去,奔跑間,眼睛不斷的掃視人羣,搜索着什麼。突然,我在茫茫人海中發現了你,止不住的欣喜攀上我的面頰,如爬牆虎似的在臉上散佈開來。我興沖沖的跑向你,你沒有説話,可是我卻發現你眼裏那掩飾不住的温柔,你一手接過書包,一手牽着我,傘傾向我,讓我感到頭頂飄過了那麼一抹深藍,陣陣暖意從你那温暖的大手裏傳來,讓我心頭頓時一暖。我伸手想拿過書包,不經意間觸碰到你的手,我愣了,與那隻温暖的手形成鮮明的對比,這隻,涼的那麼刺骨,我這才憶起,從出來就看見你一直把那隻手放在口袋裏,原來是為了我,淚水頓時湧了上來,充滿了整個眼眶,還不時的向外溢出,背上的書包也驟然間變得沉重起來。

雨,依舊在下着,打在我那原本就已被淚水打濕的臉上,使我分不清現在臉上液體到底是雨水還是淚水,我只感到心已被一種叫做父愛的情感所充溢着。

又如國中的那第一個朋友,你猶如春天新生的孩子,臉上還帶着些許的稚嫩,不過也正因這樣,我也才會被你的天真與純真所吸引,因為你看上去是那麼的純潔,其實你不知道,每當我看到你時,不論之前多麼糟糕的心情都會瞬間好起來。

那時,一種叫做友愛的情感在心頭瀰漫開來。

回想着,心靈之花已在心中盛開,香氣彌散心中,我頓時感到一陣説不出的舒暢。

愛到花開。

《愛的教育》讀後感2

這個暑假,我陪着孩子一起走進《愛的教育》的世界,領略着安利柯的父親對孩子的殷勤教導與安利柯經歷蜕變的成長命途。一天一天,一頁一頁,就連原本帶着不滿、無法靜下心來的我,竟是這樣肆意地闖進了這樣愛的世界,又更何況是孩子呢?

這本書好似是台照相機,記錄着生活中的善與惡,也同樣記錄着同學間、師生間、親子間的點點滴滴,呈現一派酸甜苦辣鹹的五味人生。這本書以一個國小生的視角,來審視這個世界,稚嫩卻不乏警醒,作為已為人子母的我,有時也不禁感歎,這本書藴含着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咀嚼消化,並用於自己本身現狀。若是這樣,這本書收益的人羣將會是父母、孩子、師生甚至這整個社會。

克洛西無疑是孩子們的榜樣。殘臂窮困的他絲毫沒有喪失志氣,在破舊的閣樓上依舊能忘我地讀書,正所謂“風雨不動安如山”,他不正是如此嗎?看到此,我腦海中就浮現出周總理的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凌然正氣,擲地有聲,一下子就能撼動人們心底最柔軟的弦。

克洛西與周總理的精神不也是現在孩子們最缺乏的嗎?一會兒叫苦,一會叫累,不懂得珍惜現在他們雖擁有的`一切。記得著名語文教師諶衞軍寫過這樣一首詩“我是一隻鴕鳥,將頭埋進幻城,在這燦爛的陽光下,我卻得了夜盲症。”如今的孩子們都是這樣的一隻只“鴕鳥”,有着豐富的物質資源,卻缺乏着精神上的馥郁,有着我們給他們的桎梏,失去了他們自由飛翔的空間。

我認為家長們的心是一樣的,愛着孩子,卻受着萬般折磨。在放與不放間躊躇,像鷹一般殘忍,我們不忍,像放鳶一般寸步不離,孩子不願。而在這本書中,我認為家長可以得到很多的啟發。

有一點我認為在日常教育中,家長可以嘗試的,那便是用書信來教育孩子。在書中,安利柯的父親與母親在教育他時,很多時候採用了這種方法。當安利柯的母親看到安利柯在一個抱着小孩的女乞丐前冷漠地走過後,便寫了一封信教育他應設身處地為窮人着想,並告訴他窮人受施捨後的祝福會給自己快樂和健康。

這種方式的教育既有利於避免與孩子間面對面的衝突,還可增加孩子啟發的時間。並且還能記錄下一次次的教育過程,讓孩子能夠永遠銘記。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夫婦對兒子傅聰的教育則是如此。《傅雷家書》中一篇篇父親對兒子的警訊與告誡,都讓兒子發人深省,我想傅聰最後的成功一定離不開父親的一封封家書。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父母應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樣工作。當安利柯的母親教育兒子應該尊重死者、為窮人着想。我認為他的母親在説這些話以前,便已經是個很好的榜樣,這樣才能讓孩子依樣畫葫蘆地學。父母在孩子一生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安利柯的父母無疑是安利柯一輩子最大的恩師。錢鍾書夫婦對於女兒錢媛來説是父母,是亦師亦友。錢媛兒時體弱多病,國小都是由錢鍾書夫婦指導,因此這倆夫婦對於他們女兒的一生的意義更為巨大。錢媛果不負眾望,有着父親嗜書如命和母親做事穩穩當當的性格。在楊絳《我們仨》中,我深深地敬佩着並羨慕着這樣的一家人。

温總理曾經説過,“我曾經提倡‘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現在我要提倡‘讀書活,活讀書,讀活書’前者我主張讀書的意義,後者提倡讀書的實踐’”。這句話,我在這本書中有了更深入的領會。

讀了《愛的教育》後,不應該只注重讀時的心的悸動,而應該着重於讀完後的實踐。只有一個“活”的教育,身為父母的我們,才能為孩子鋪墊上成功的基石,也許我們不能為他們擋去風雨,不能保證他們一路無阻,但是至少等我們放手的那天,我們會更安心、更放心,這樣,足以。

《愛的教育》讀後感3

前段時間,我和兒子一起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此書中無處不在的人與人之間的真誠關愛,深深地打動了我。這些愛不做作,不浮誇,不媚俗,像雲一樣輕悠,像小溪一樣歡唱,像風一樣自由,像陽光一樣燦爛,像歌曲一樣打動人心,像詩一樣耐人尋味。我幾乎想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字眼用在這裏,表達我看完此書後內心的澎湃。

我一直認為這是一本兒童讀物,讀後才知道在西方這是一本嚴肅的成人讀物,他影響過無數卓越人物的成長。本書以日記體的形式記述了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在學校、在家裏,以及其他地方所經歷的事,讓讀者感受到師生、親人、朋友,乃至全世界的人之間的愛和尊重。

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我認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比分數重要,比分數急迫的就是愛的教育。一個充滿愛的校園,一間行走着愛的教室,一個沉浸在愛中的.家庭,不管它在哪個角落,不管它是貧窮還是富裕,那一定是人間天堂,是一個連神仙都向往的地方。《愛的教育》這本書就是鋪就我們走向這個地方的路,也是照亮這條路上的燈。現在就讓我洗淨雙手,擦亮雙眼,端坐桌前,敞開心扉,用筆和大家訴説這本書的美好。

本書中的主人公安利柯就讀於巴列迪學校,當安利柯班轉來一個新同學,老師從介紹新同學的家鄉風光、風土人情、卓越人物等方面讓大家認識這個孩子,並讓大家擁抱新同學以示歡迎,號召大家讓這位同學看到:“一個意大利孩子,不管他走到哪所學校,都能找到親如兄弟的朋友。”一個看似平常的舉動,讓我感受到老師對新同學真誠的關心和愛戴,他是真的把班級當成了家庭,他就是這個家的父親,他在用他博大的胸懷關注着每個人的成長。

已是四年級學生的安利柯,他的二年級的老師依然會風塵僕僕地去家裏看望他,詢問他的學習情況、身體情況,臨走還對他千叮嚀萬囑咐,以後生活中要注意些什麼。這位老師甚至放學後在校門口等着他,檢查他的作業本……我被這位老師深深地感動着:她教的升了班的學生怎麼那麼像她出嫁的女兒,雖然已離開家,可媽媽還忍不住關心她,照顧她。就是這樣一位老師,得了嚴重的病也不忍心離開教室,離開孩子們,直到最後生命垂危時還到教過的孩子家裏一一道別。這位老師拿生命來愛着學生,我不懂她的動力來自哪裏,只覺得震驚。在她去世後,全校大部分師生和不少學生家長自發地為她送行。我心裏有一種酸酸的痛,我多麼希望時間能倒流,讓這位可憐又可敬的老師長命百歲,讓她多影響一些人,多感動一些人。

安利柯的父母也是了不起的人,他們和孩子一起去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安利柯的媽媽帶着孩子去資助報紙上寫的貧窮的女人;帶着孩子去看望和他們沒有關係的受傷的老人。她要去殘疾兒童學校為門房的孩子辦理入學的事情,卻不讓想跟着去的安利柯同行。原因是她認為把一個健康的孩子帶到殘疾人面前是一件殘忍的事情,會讓他們時時刻刻感到自己的不幸。面對兒子的失去母親的同學卡羅納,她推開想和她擁抱的安利柯。原因是怕站在一旁的卡羅納觸景生情,傷心難過……安利柯的父親鼓勵孩子經常邀請同學們節假日到家裏玩兒,讓兒子和大家建立起同學之間的友誼。父親還鼓勵兒子和冒着生命危險救人的消防隊隊長羅賓諾握手,並要兒子牢牢記住那天的事情。這都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懷,真是心裏裝着他人的一種大愛。我們都知道,身教勝於言教,這樣的父母親怎麼可能帶不出出類拔萃的兒子?

文中類似這樣的情節很多,處處是愛,處處是理解,是尊重。夏丐尊先生看完此書,曾感慨地説:“讀了這本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地流淚。”我讀完此書更是如此,我既是老師,也是母親,更應該在孩子們中播撒愛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讓愛在校園、在家裏、在社會上飛翔。我深深地感到:這是我的責任!

《愛的教育》讀後感4

讀《愛的教育》,彷彿自己也成了作者筆下的孩子,感受着對祖國,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甚至是對陌生人的深深地愛。當然也十分愉快的再次重温了幼年的童趣與純真。這是一個有愛的世界,讓人沉醉。每個人身體裏都住着一個高貴的靈魂,而一個高貴的靈魂是可以盪滌另一個靈魂的。本書則是那個可以盪滌你靈魂,給你無數啟迪的智慧的結晶。

讀本書的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描繪的這些人有乞丐,燒炭工,泥瓦匠,紳士,鐵匠,士兵,甚至是坐過牢的人。而涉及到的事件有嘲笑、虛榮心、嫉妒、打架、不尊重、厭學等許多不好的事情,甚至作者本人也會犯很多錯誤。但是讀完後你並沒有因為這些不好的事情而覺得心情不好,反而感受到很多温暖,滿心的喜愛與敬佩。這世界本身存在着不公平,但愛讓一切界限消失。還有一個感受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經歷極其有限,很多事情如果沒有經歷過,就很難感同身受。而此書作者對於發生一些事情後,主人公逼真的情感的描繪,會帶着我們感受未曾經歷過的特殊的情感體驗。因此,我們也在書中獲得了一種成長。

以下三點是我在看書中的一些想法,僅僅代表個人觀點。

首先,就是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看了本書後,發現有好多篇文章都是在講愛國主義教育。並且愛國主義教育隨時隨地的出現,比如在路上看到軍隊走過,老師介紹一個來自外地的孩子,一個極其需要錢的孩子因為施捨者辱罵了他的國家而把錢扔回給施捨者,軍隊中為了戰爭勝利而奮不顧身的小孩,父親關於愛國主題的信。愛國之情被闡釋的淋漓盡致,而且很多都是孩子們身邊的故事,使其能夠感同身受,並且能從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愛國者的身上學到如何熱愛自己的祖國。而回顧我們國家的愛國主義教育,大多數都是為了共產主義理想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英雄主義,這離孩子們的世界太過遙遠反而不容易引起共鳴,在新的時代,愛國應該有新的具體表現,愛國教育也應貼近孩子們的.生活,賦予其新的內涵。

其次,關於教育問題,我們看到書中有多封孩子的父親或母親給孩子的書信,而書信的內容也是針對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的具體的改進措施,並且很多都是父母親通過自己的成長經驗來一步步的啟迪孩子應如何做,所以我們會看到信中有許許多多假設的話,讓人讀後感動不已,這也是書信的魅力所在。而隨着先進通訊工具的越來越多的使用,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交流卻反而越來越浮於表面。再加上中國本身不是一個善於直接表達愛的民族,所以父母與子女的代溝越來越大,而當面交流反而會引發新一輪的爭吵,所以書信反而是最能表達感情的一個溝通工具。今年大學聯考的作文也是讓寫一封信,所以書信這一傳統還是應好好延續下去。

最後,關於學習這件事。在勸導學生學習時,我們貌似給學生灌輸了太多什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過於功利的話語,導致功利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動機;或者是在物質條件已完全滿足的情況下,學生乾脆就找不到學習的任何意義,或者是生存的意義,我們在那裏乾巴巴的講着為父母學,為自己學的道理,反而忘記了人類為什麼需要學習這一宏觀要旨。在本書《學校》這一書信中,父親勸導兒子上學,除了論及全世界的孩子無論多麼艱苦的條件都在學習以外,還提到了人類學習這一運動,如果停止了,人類就將陷入野蠻。這個運動是世界的進步、希望和光榮。將學習這件事拔到這樣的高度,從這裏來看,學習就是責任、是義務、是該做的事了,學生也需要明白這個道理。

好的文章應該是讓人讀起來有温度的,有讓人自然的想要去向榜樣靠近的力量。而本書就有這樣的魅力。因為學生閲讀時間少,所以老師有責任給學生適量推薦一些這樣的文章。

賀倩倩,濟源高級中學歷史教師,初為班主任,想帶學生髮現並感受人文之美,致力於讓學生讀過一個充實而無悔的青春。

《愛的教育》讀後感5

《愛的教育》介紹了1881至1882年意大利國小生的生活與學習。寫了發生在主人公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和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解啟發性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致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

《愛的教育》整本書裏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老師……以及他們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故事,把我們帶入了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

《愛的教育》這本書裏充滿了濃濃的人情與愛,在現代高度發展的社會裏,這些樸素的、源自自然、發乎內心的“大愛”與“小愛”,尤顯得彌足珍貴!世界在進步、科技愈發達,但人類的愛永遠是可以戰勝一切的、無堅不摧的力量。

小“愛”影響家庭,大“愛”將影響人類繁衍與民族文化的傳承。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及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現狀下,《愛的教育》可以使孩子們明白愛其實很簡單,愛是付出、愛是欣賞。從小對小家、對大家都充滿關愛,愛的相互付出將得到高度的幸福感,讓社會安定、國家祥和、人民安居樂業。中華民族與經濟社會在這種無形大愛的文化氛圍推動下,一定將呈螺旋式昇華及發展。

四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400字左右6

愛的教育是一本好書,它可以使我們懂得尊老愛幼的法則,可以讓我們學會文明禮節,可以讓我們和同學友好相處。

愛的教育,主要寫的是國小生安利柯與一些夥伴、一些老師、一些家人和祖國產生的愛的故事。國小生安利柯並用日記的形式,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使無數的孩子在這些故事的感染下健康成長。

愛的教育裏有許多感人的.文章,比如:《為父着想》,許利亞是國小四年級的學生,是安利柯的同班同學。許利亞家生活比較艱苦,全家上上下下、老老小小全靠許利亞的父親一人上班賺錢。父親的工作非常辛苦,白天要在鐵路上工作,夜晚還要在家用正楷字抄名冊,500條才能賺3元錢。有一次許利亞看到了,就想了一個主意:我一定要幫父親。於是他趁父親睡了的時候,偷偷起牀幫父親抄名冊,一直抄到深夜3點才遲遲入睡。第二天父親起來數名冊的時候,看到昨夜抄的名冊有多了許多,可高興了!但他卻不知道是誰幫他抄的。許利亞也沒有告訴父親。許利亞白天上課,晚上幫父親抄名冊,這樣的日子持續了1個月。最後還是被父親發現了,但父親並沒有責罵他,而是流下了幸福的眼淚……《醫院的天使》、《病中的老師》和《遇險的船》都是感人的文章。

愛的教育裏,也有許多讓人感到可愛的文章,例如:《幼兒園》。幼兒園裏的小朋友們吃飯的時候特別可愛。有人拿了兩個勺子吃;有人直接用手抓着吃;還有人將豆子一粒一粒的裝進口袋裏,更可愛的人用小圍裙包住豆子再捏成糨糊。特別的孩子一邊吃飯一邊出神的看着蒼蠅飛。孩子們吃完了飯,便在院中玩。有的玩遊戲,有的唱歌跳舞,還有的聽老師講故事……《可憐的盲童》、《學校的女老師們》和《俠義的行為》都是寫的比較可愛的。

愛的教育裏有許多許多好詞好句好段:沉甸甸、川流不息、嘰嘰咕咕、洋溢、亂哄哄、哇哇大哭、寒喧。我巴不得早點兒用上這些嶄新的本子,更巴不得早點兒看到那些久別的同學,於是,我的腳步不禁快了起來。

愛的教育我愛你!我感謝你!謝謝你給我帶來了這麼的多愛的知識。

《愛的教育》讀後感6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的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是一個多麼美好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而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讓我想到了教育中的愛。

一、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但只要我們用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中,愛在點滴之處。

讀了《愛的教育》,我對師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書中説:師愛是一種依戀的心情,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愛心能架起師生關係的橋樑;愛心能春風化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愛心能薰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慾,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愛是陽光雨露,澆灌花朵禾苗。對學生的愛既要像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又要對一些缺少愛的同學有所傾斜。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也説“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愛”只一個字,但做起來談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三、愛是高尚師德的體現。教師要用愛,點燃孩子心中的燈。這讓我想到了《愛的教育》這部書中的一個令我感動的小故事:安利柯的同班同學柯禮智每天早上5點鐘便要起牀幫助他的父親劈柴運柴一直忙到7點後上學。因此柯禮智在課堂上有時不知不覺地就睡着了,而他的老師並沒有像我們日常教學中經常有的情形——暴跳如雷,狠狠地批評學生——而是很寬容地對待學生上課睡覺這件事。睡覺的孩子醒了,感到十分抱歉,而這位老師充滿愛心地説“我知道你睡覺的原因不是偷懶,而是你太疲倦了”。原來這位老師已經通過同學瞭解到了孩子睡覺背後的故事。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但是還是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愛的教育》這本書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