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物理課堂提問應注意的問題精品資料

校園3.63K

引導學生髮現問題,還可以採取問題教學法,把學生置於問題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問題。好的課堂提問能燃起學生的思維火花,激發學生説話的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暢所欲言,言而不盡,言而有意。反之,學生或者啟而不發,或者言不達意。

物理課堂提問應注意的問題精品資料

  一、課堂提問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

時間性,是指提出問題後,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在提出問題後,學生沒有足夠的思考時間,這是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先精心設置問題,然後讓學生討論,但是兩三分鐘後,老師自己就按捺不住,以自己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以講代學,以講帶思,不僅是教學方法的問題,更是教學觀念和行為習慣的問題,明知應該放手讓學生自讀、思考,可是教師一旦開講就全然忘卻學生的存在。當然,教師一路開講,比起組織學生感悟、獨立思考要輕便得多。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把課堂的重心從自己如何教轉移到學生如何學上。在這樣的要求下,我們必須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思考的時間,多聽聽學生對問題的回答,在與學生的反饋交流中,檢驗自己提問的效果。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隨意而答,教師就不能從中發現自己的問題設置的效果,問題的有效性也無法得到保障。總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的回答是決定課堂提問效果的關鍵因素。

一些物理老師有個習慣,就是一個問題提出後,過了幾秒鐘,有學生舉手回答,這個問題就過去了。長此以往,一部分學生被訓練得思維相當活躍,但大部分學生思維沒有得到鍛鍊,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只有通過教育彌補,通過教育讓這種差異逐漸縮小。老師的責任是促使更多的學生在物理課堂上學會思考,讓每個學生都去想,都會回答。

有時候,物理老師就是太急了,問題一下來,很多學生沒有來得及深入思考,就被一些學生搶先回答了。這樣的話也會造成一些學生思維惰性,心想:反正有人會回答的,我也用不着去想。許多老師都埋怨學生長大了,不願意舉手了。其實不然,人的大腦成熟了,就要用更多的時間思考。其實提問後,不要一有學生舉手就立即讓他回答,而是要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的機會,等一下再等一下。老師也是事先備好課才知道答案的,學生怎麼可能很快就全部得出正確答案呢?有個實驗説教師每次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時間都不會超過5秒鐘,這個時間一過,老師就會有種急迫感,就會變得煩躁起來,心慌起來。我們在平時的課堂中不妨試試看,每一個問題等待的時間不少於20秒,舉手的人數不少於10個。堅持這樣做,愛思考、愛舉手的學生會越來越多。

  二、對於難度較大的問題,應鋪設階梯

當遇到難度較大的問題時,教師應當降低思維的難度,即鋪設階梯,逐步深入,圍繞某“總問題”設計一些“子問題”做鋪墊。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精心設計,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到深、層層遞進、有層次、有節奏、前後銜接、相互呼應和逐步深化的原則,這樣才能使學生圍繞“總問題”,逐步深入地開展探究活動。有些較難的問題設計沒有梯度或層次性,問題離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最近發展區”太遠,學生摸不着底,從而無法回答,導致課堂“冷場”。問題設計要有針對性,範圍要小,免得學生漫無邊際地回答,同時要有一定的啟發性,適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看似設計得十分巧妙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卻“啟而不發”,收不到應有的效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問題提出之後,教師缺乏必要的引導,或進行了引導,但“啟而不當”、“啟不得法”。只有“啟而得當”、“啟而得法”,課堂提問才不會流於形式,才能落到實處。教師可以運用以下方式優化提問:

1.鋪路架橋。當學生思維暫時受阻,無法正確回答教師的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鋪路架橋予以疏導。當有些問題因為難度太大,學生一時無法講清時,教師要適時架梯子,在終結性問題的前面,補充一些難度較小的問題。

2.指點迷津。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有時會出現“東拉西扯”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應適時地給予學生引導,為其指點迷津,使其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三、物理課堂提問要注意問題的有效性

課堂提問有效性不高的問題在物理教學中顯得相當突出,不該問的問,低效的重複性應答式的提問,以問代講形成“滿堂問”等現象普遍存在。一些教師將課堂提問簡單地理解為問答,老師問學生答,時而出現類似“對不對”、“是不是”、“可不可以”這樣的提問,學生也就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對”或“不對”等。這樣看似有問有答,課堂氛圍很活躍,實際上這些問答缺乏思維含量,無法達到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