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七篇

校園1.18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希望自己能住在什麼樣的地方?(播放課件)人人都想住在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那裏綠樹成林,空氣清新,多美啊!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7課《我真希望》。

2.板書課題,指導有感情讀好課題。

(點評:通過課件中的圖畫、音樂及教師生動的描述,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美好的希望之中。)

二、初讀課文,認知生字

1.師:借拼音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圈出文中的生字,和詞語在一塊多讀幾遍。

2.字詞教學(課件顯示生字)。

①小老師領讀(有注音),想領讀哪個就讀哪個。

②集體讀(有注音)。

③開火車讀(無注音)。

④搶讀(無注音,打亂順序)。

⑤遊戲:讀字救小羊。(課件顯示情境:大森林裏,小羊站一邊,大灰狼站在另一邊。大灰狼慢慢走近小羊,學生同時大聲快速準確讀出生字。如果學生還沒讀完,大灰狼就走到了小羊跟前,大灰狼就會吃掉小羊;如果學生讀完生字大灰狼還沒走到小羊跟前,大灰狼就會停下來,小羊就得救了。)

3.學生自由讀課文,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給同桌聽。

(點評:這一板塊的教學活動,體現教師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教師創造多種朗讀方式,加強漢字的復現和鞏固。由於生字教學比較枯燥,課件“讀字救小羊”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生字的快樂當中。)

三、朗讀感悟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想法?

1.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歸類,並找出問題,四人小組帶着問題邊讀邊討論。

2.小組交流並討論:“我”為什麼有這樣的希望?該怎麼讀才能表達出我的心情?屏幕上隨機出現相應的畫面內容。

3.全班彙報,朗讀感悟。

①整體要求每小節以“我真希望”開頭,重音應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後兩句“不是……而是……”,語調應由低沉,逐漸轉向明快;用輕柔、嚮往的節奏和語調讀好每小節的最後一句話,把無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達出來。

②第一小節屏幕顯示:濃濃的黑煙——輕盈潔白的雲彩。

引導學生理解“輕盈潔白”,從而指導學生讀好這個詞。

第二小節屏幕顯示:灰灰的粉塵——清澈晶瑩的泉水。

引導學生想像泉水清澈見底,晶瑩透亮的樣子,理解“清澈晶瑩”一詞,並讀好它。

第三小節屏幕顯示:渾濁的氣體——象徵香味的略帶彩色的氣體。

引導學生體會渾濁氣體刺鼻的味道,理解“芬芳”一詞,從而指導學生讀好“淡淡的芬芳”。

第四小節:美好的環境——樹綠、花紅、小鳥鳴叫。

引導學生理解“我真希望”反覆出現的含義,及最後省略號所代表的意思,從而指導學生讀出內心希望的強烈,感受結尾意藴深遠。

(學生先説哪一節,就先出示哪一節,隨機指導朗讀,感悟。)

4.感情朗讀

①學生自由讀全詩。

②男女生分讀全詩。

③教師引讀:我真希望……

不是……

而是……

④看屏幕,學生配樂齊背。

(點評:教師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學會讀書。並通過小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朗讀感悟和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充分表達出來,自由發揮自己的朗讀技巧。)

四、聯繫實際,加深感悟,指導實踐

1.播放有關環境污染的錄像資料。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我們不希望看到,請看屏幕。

2.指導實踐,佈置作業(課件顯示提綱)

師:這些現象離我們並不遙遠,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請大家根據老師的提示,課後對自己身邊的環境做一次調查,存在哪些污染,如何治理,咱們下一節課交流。

(點評:通過觀看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結合實際情況,深化本課主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通過佈置實踐作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併為動筆寫小詩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課文,導入

1.讀生詞卡片;

2.背誦課文。

師: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深入調查了周圍的環境,你有什麼收穫嗎?

(點評:把學生從課前的狀態迅速帶入情境中,將入境和複習結合起來。)

二、交流調查結果,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彙報自己的調查結果;

2.談自己的感受。

師:做了這麼細緻的調查,此時此刻,你們有什麼感受嗎?有什麼新的希望嗎?該為環境保護做點什麼呢?

3.語言實踐,拓展延伸。

師:請大家模仿課文中詩歌的表達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開頭,把自己對改變環境的願望寫一寫,可以寫一段,也可以寫二至三段。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點評:通過實際調查交流彙報,使學生深深感觸到污染無處不在,保護環境,治理污染已經刻不容緩。通過寫小詩,對學生進行思維拓展、口語表達及寫話的訓練。)

三、鞏固課文,加強語言文字的練習

1.出示問題,填上恰當的詞語

潔白的()芬芳的()動聽的()

2.指導“我會寫的字”

①出示我會寫的字,引導觀察。

②學生試寫感悟,交流體會。

③根據書寫情況,教師範寫指導。

④學生再練。

3.採集本課中表達環境美的詞語。

(點評:通過這個板塊的練習,強化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將教師的示範指導放在學生試寫感悟之後,實現了教師由“主宰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變,使指導更有針對性。)

四、總結

師:學了這一課,讓我們大家趕快行動起來,為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母親,做出自己的貢獻吧!

作者:李迎迎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概括大意的能力,比較獲取信息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自學、討論、總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父母矛盾與愛的情感。

體諒、諒解。

教學重點:

比較三次調換,從中分析總結父母的心裏究竟怎麼想。

教學難點:理解父母出發點,和矛盾的愛子之心。

教學創意:三次調換全方位比較,比較中突出人物心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瞭解自己的父母嗎?父母的心你明白嗎?今天川端康成將我們展示這樣一對父母的故事。

二、自學課文,完成如下要求:

1、默讀、朗讀結合,瞭解大意,掃清字詞障礙。

2、快速默讀課文,請概括敍述本文大意。

3、精讀課文,回答:

本文一共寫了幾次換孩子過程,每次理由是什麼?

分別在什麼時間,財主夫人有什麼態度變化?這對夫婦當時各是什麼表情?

4、你認為他要孩子、換孩子理由充分嗎?如果是你,會同意嗎?

5、既然要孩子,為什麼當初要把孩子給出去?既然給出去,那麼為什麼結果又把孩子都要回來?

三、自學過程:

1、自己讀書,在書中找出答案。

2、小組交流,合作寫出答案。

3、全班交流,明確答案,理解主題。

四、探究、明確;

本文通過一對窮夫妻最終拒絕優越的條件,不願把自己的任何一個孩子給富人的故事,表現了天下父母對自己子女一顆崇高的愛心。

全文主要寫三次調換

時間人物順序表情理由財主夫人態度

當天傍晚夫妻二人長子眼含熱淚難割難捨貧窮付錢

第二天早上父親二子無精打采接班人次序高高興興答應

第二天傍晚妻子女兒不好意思婆婆太大了有些不高興無可奈何

第三天上午夫妻二人全要回痛苦太小冷酷悲傷、落淚(感動)

幾次調換孩子兩人表情各不相同,理由也不同,但是這些理由只要一個出發點,那就是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儘管家境貧窮,但孩子畢竟是父母的心頭肉。因此無論失去哪一個孩子,父母的心都會很痛苦,因此儘管理由不夠充分,甚至前後矛盾,但他們還是想要回孩子,但每一次都找藉口掩蓋其事實意圖,直到最後才不得不説出實話。父母三番兩次反悔,似乎是很不誠實,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表現出他們對子女無私的愛。

把孩子給出去,是現實所迫,富人家條件好,對孩子有好處,也會減輕家裏負擔,理智告訴他們可以這麼做。

但是這種理智無論如何都經不起時間情感折磨,骨肉分離,理性決策經不起感情考驗。愛子之心使他們實在難以割捨任何一個孩子,不得已,她們又向她要回孩子。

我們發現,無論是給還是討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之愛心在支持他們。父母的心就是這麼矛盾,他們在愛中掙扎。

總結:人們都説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心如海洋般廣闊。父母心時時刻刻系在子女身上,又希望孩子有優越生活條件,又無法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擔心給孩子帶來痛苦、傷害。所以同學們一定體諒這矛盾的父母心,偉大父母心。

五、擴展延伸

1、如果你是這對父母,你會怎麼做,並説明理由。

2、結合你的實際生活,並進行比較,談談你對父母心的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會用精彩、表演練習説話。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馬戲團裏的動物表演精彩有趣,都是演員們訓練的結果。

3、提高學生細緻觀察圖畫的.能力。

4、能夠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四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弄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爬竿、黑熊踩球、山羊走鋼絲都很精彩。

教學難點:

對好奇、絕技、喝彩等詞的理解;對課文最後一句話的理解。

三、教具準備:

計算機多媒體、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1.小朋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5課精彩的馬戲。

課文中有2個多音字,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喝彩好奇喝好喝水好玩1、誰來讀一讀?1、大家一塊讀,每個詞語讀兩遍。

2、這節課我們學習課文的1-4段,先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中的插圖,邊讀邊看邊想: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待會兒提出來。

3、小朋友,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馬戲節目有很多,那麼課文主要寫了哪幾個節目呢?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2、3、4自然段,並用橫線勾出表示節目名稱的詞語。用波浪線勾出表示觀眾反應的詞語。(板書節目名稱,請三位學生上台板書表示觀眾反應的詞語。)

4、(放屏幕)同學們,猴子爬竿逗得觀眾哈哈大笑,黑熊踩木球引起一陣鬨笑,山羊走鋼絲贏得了全場觀眾的喝彩,可見這三個節目確實都很精彩,那它們的表演精彩在哪兒呢?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一讀2、3、4自然段,想一想,從哪些地方看出這三個節目都很精彩?讀完之後,分四人小組討論這個問題。(板書:頑皮、緊張、出色)

5、把今天學習的1-4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要讀得有感情。

6、總結:

小朋友,課文主要寫了這三個節目,從動物表演的經過和觀眾的反應都可以看出這三個節目很精彩。那麼,動物們能演出這麼精彩的節目,是誰的功勞呢?我們下節課再一塊兒學習討論。

7、完成課後第三題。

1、請一人讀題目要求。

2、全班齊讀詞語。

3、用精彩、表演練習説話。

4、抄寫第三題的詞語。

5、紅花題:用精彩、表演書面造句。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設計理念

《西湖的綠》是一篇遊記,一般教法是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但往往在教學中理性的成分多一些,滿足於能概括出景物的特點,而具體地感悟和用心體驗少。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應引導學生在後者下功夫。

設計特色

引導學生多層次地深入體驗西湖的綠。

教學流程

一、設置懸念,激發閲讀興趣

教師:《西湖的綠》這篇遊記,寫於40多年前。幾十年過去了,喜愛它的人不見少。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你們想知道嗎?

在學生閲讀興趣激發起來後,教師要求學生按閲讀提示自學,並在小組裏交流。

二、整體感知,瞭解西湖的綠

教師:這篇遊記的魅力,就是寫出了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她對西湖的獨特感受是什麼呢?

(估計多數同學在初步閲讀後會回答,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是西湖的綠。)

教師:作者宗璞是個擅長直接描寫景物特點的人,她在文章中直接用了二十多個綠字,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把含有綠字的詞語或描寫綠的詞語找出來,然後小組裏交流。

先自讀,再小組交流,然後小組彙報,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含有綠的詞語或表示綠的詞語有:綠、綠色、綠意、蒼翠欲滴、綠得發黑、碧澄澄的、綠得幽、綠得野、綠得閒、綠茸茸、綠陰陰、青綠、苔綠)

教師:一篇不到20xx字的文章中,作者用了20多個綠的,但是我們都一點也不覺得重複,多麼了不起啊,請再讀課文,讓西湖的綠深入我們的心。

三、點上探究,體驗西湖的綠

教師:作者感慨地説,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曲十八洞綠得閒。靈隱、蘇堤、花港觀魚看到的綠又是怎樣呢?喜歡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再想想那裏綠得怎麼樣,也各用一個詞語概括那裏綠的特點。

在學生自讀和小組交流基礎上老師作適當點撥。

教師:靈隱綠得怎樣?蘇堤綠得怎樣?在花港觀魚,看到的綠又是怎樣?請根據你們的理解上來填寫,再説説,你為什麼要這麼填。

不管填上什麼詞語,能説出一定的理由就要鼓勵。然後加以引導。

靈隱綠得()蘇堤綠得()花港觀魚綠得()()()()

1、靈隱的綠

估計學生會在靈隱的綠填上豐富、豐富多彩、多姿多彩等詞語,老師要引導學生讀體會,從道旁的樹、飄着的雨、飛來峯上的樹、小徑上的青苔、亭旁的溪水等去感受靈隱是綠得多姿多彩。

2、蘇堤的綠

估計學生會説蘇堤綠得陰或綠得美。蘇堤綠得陰,蘇堤兩邊是湖水,湖水是綠的,路旁的樹是綠的,似乎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蘇堤綠得美,樹上的青苔有趣,多種形狀都有。

3、花港觀魚看到的的綠

估計學生會説,花港觀魚看到的綠,綠得活潑、綠得成熟、綠得生機勃勃。要引導學生從作者對荷葉的綠的感受中,體會到花港觀魚看到的綠,綠得充滿生機。

四、體驗導遊,再現西湖的綠

教師:西湖是這麼的美,每年來旅遊的人國內客人上千萬,國外旅客也有幾十萬。你能根據課文的描述,當一回導遊嗎?喜歡帶到哪個地方就帶到哪個地方,要儘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生模擬導遊)

五、課外閲讀,瞭解西湖更多的美

教師:西湖的美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去西湖會有不同的感受,請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西湖的詩文讀一讀,那時你會有更多的感受。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七月的天山》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為專題的一篇略讀課文。

國小語文《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由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並積累。

4.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掛圖:畫有導遊線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課件。

教學重、難點:能説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直接揭題: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度語。

學生自學

帶着過度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着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

教師指導:隨着導遊線路觀看圖象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説説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

合作學習

你覺得 哪些語段、詞句寫的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裏?在四人小組裏閲讀交流,説出感

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後,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遊記,並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互聯網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

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閲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作業:複習詞語卡。

教後記:沿用上一課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課文,掌握學法。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能就春遊活動講清楚自己的計劃,並參與商討,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參與意識。

2.能具體明白的描寫生活中觀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發的聯想。

3.感性認識排比句的特點及其表達作用。

4.積累描寫景物的古詩詞,激發課外閲讀興趣。

5.學習瀏覽獲取需要的信息,並交流感受。

教學時間:6課時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導語

不知不覺春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學們最想去春遊了,記得往年我們去了哪裏?今年我們還要去,不過需要由大家來自己安排。

準備計劃

先讀讀課文裏的這段話,想想需要考慮哪些問題,準備紙筆,稍做記錄。

分組討論

恐怕一個人拿不定主意,咱們分小組進行。看哪一組計劃的周密、妥當,咱們就聽從他們的意見,每人稍做準備,談談自己的計劃,再由小組長統一意見,推選一人作好發言,師生評議。最後,由班長綜合大家意見,制定出一個春遊方案。

第二、三課時習作

啟發談話

我們在校園裏生活了三年,對環境應該很熟悉了,你能説説嗎?你最喜歡哪個地方,比如校園的花壇,有哪些花草等,你經常在那裏做些什麼?(鼓勵學生自由説,放開説,教師做適當補充指點)

小結:有的同學平時能夠留心觀察,説了自己的所見所想,講的很具體,而有的同學疏於觀察,我們要做善於觀察的人。

實地觀察

現在給大家30分鐘時間,去校園裏做一次觀察,把觀察到的景物記錄下來。可以選一處景物來寫,具體寫出你的感受來,或者你想到了曾經在那裏發生過的事情,覺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寫下來。注意要仔細觀察。

交流觀察所得

指名説説你已經觀察到什麼,準備怎麼寫,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啟發。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進行點評。

學生完成習作

同桌互相交流,評改

改通順,指出錯別字及其病句、標點錯誤等;評優點,劃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或者精彩語段;提建議,提出哪些內容需要具體或補充,哪些可簡單或刪除等等。

第四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複習導入

檢查讀詞語卡中的詞語,有選擇的聽寫詞語。

我的發現

分角色讀讀對話,説説小林和小東發現了什麼?讀句子,回到課文中去找這些句子,再讀一讀,説説用這樣的句式有什麼好處。交流後進行摘抄。我們在哪些課文中也學到過類似的句子?

日積月累

自由朗讀詩句,説説自己讀懂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教師點評釋疑。比一比,看誰背的多,背的快。

寬帶網

自讀:看圖,讀文,説説從中瞭解的知識。

小組交流:介紹自己瞭解的五嶽和五湖。

拓展知識:蒐集或下載資料,遨遊祖國的山山水水。

集體交流:圖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圖片自己口頭介紹,或者直接在多媒體教室打開網頁介紹。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內容。

2、學會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3、聯繫生活,學會正確對待榮辱、正確選擇人生。

  【教學重點】

學習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內容,掃清文字障礙。

導入:通過學生談自己對“什麼是寓言”的理解,老師介紹有關寓言的知識,導入新課。

  【教學過程】

  一、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內容。

2、學習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3、聯繫生活,學會正確對待榮辱、正確選擇人生。

  二、檢查預習(生字注音解釋)

嬉戲(xī) 稟告(bǐng) 厄運(è)

慧心:佛教用語,指能夠領悟佛理的心。這裏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嗇。

閒適:清閒安逸。

審美:欣賞、領會事物和藝術品的美。

風韻:優美的姿態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三、整體感知,概括寓意

引導學生學習《白兔和月亮》,步驟如下:

1、朗讀。(把握文意,揣摩語言。)

2、複述。(朗讀課文,完整複述。)

3、精縮內容。(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4、概括寓意。(根據文章內容,感悟所學道理。)

請學生當一次老師,按照出示的學習步驟總結出寓言《落難的王子》的寓意。

  四、研讀賞析,對比閲讀

1、《白兔和月亮》在情節上有兩次轉折,你能找出來嗎?

2、白兔得到月亮前後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心態,你能用文中的四個字的詞語概括嗎?

3、白兔得到月亮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裏?

4、白兔為什麼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後來為什麼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6、落難之後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沒有遭遇過厄運的人應該怎樣培養堅韌的意志?

  五、體驗反思,拓展與延伸

1、有人認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2、學過《落難的王子》後,如果你遭遇了厄運你會怎麼做?

3、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描繪一下白兔請求諸神之王撤銷慷慨決定時的情景及對話。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人生寓言》告訴我們:“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自己的人格;藐視困難,直麪人生!

  七、作業

試着寫一則寓言,題目自擬。

要求:符合寓言的文體特點,500字左右。

  【教案點評】

本教案突出了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和語文素養的培養。教學設計上,運用對比閲讀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的教讀帶動學生的學習,給學生以方法的指導,既體現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又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探究問題的積極性。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的:

《烏鴉喝水》講述了一隻烏鴉通過動“手”動腦喝到水的故事。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懂得動手動腦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思考和實踐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學習,其間,隨機析字形,辨字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師:晴天,太陽當空照,上完體育課後,同學們有什麼感覺,最想幹什麼?

學生回答。順勢讓學生猜一猜,“喝、渴”字是什麼偏旁,並要求學生説出理由。(這一過程,能夠讓學生輕鬆掌握“喝、渴”二字的字形與字義,並能夠應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動物,它是什麼呢?(出示烏鴉模型,板書烏鴉)看一看“烏”字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哪個字字型相近?學生很快説出“鳥”。

想一想,有什麼好辦法能記住它。

3.教師:這隻烏鴉啊,遇到了和我們同樣的問題(出示第一幅掛圖,要求學生看圖),太陽天,烏鴉口渴,到處找水喝。(學生從圖上不難看出,不遠處的瓶子裏有水,烏鴉可以去喝。)

教師:瓶子裏有水,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第二幅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大家説一説有什麼發現?(觀察圖畫學生能夠發現,烏鴉喝水遇到了困難。)教師一邊聽學生講一邊演示,使困難一目瞭然。

4.教師:烏鴉喝不到水,怎麼辦呢?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二、動手做,動腦想

1.要求學生用準備好的石子、瓶子、水親自動手試試,看看烏鴉怎樣才能夠喝到水。然後請同學上台演示並講述烏鴉喝水的過程。

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觀察,體會“瓶子裏的水漸漸升高了”。

要求學生仔細聽,讓學生養成認真傾聽別人發言的好習慣。

學生親自動手做,能使烏鴉喝水的經過顯而易見。這個活動使學生間接掌握了課文內容。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動手親身實踐的重要性。

2.教師:烏鴉想到的辦法和同學們的辦法一樣嗎?(出示第三幅圖)那麼,除了這個辦法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呢?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科學探究的精神,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教學分兩步進行:)

1.小組討論。要求小組成員羣策羣力。看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教師巡視,隨機參與討論。

2.全班交流,組織評議。

(要求各組組長彙報討論結果,其他人認真聽,並評議他們的辦法行不行,為什麼?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極其豐富,想出的辦法會五花八門,但他們為了成功,往往會忽略當時的環境。經教師點撥,馬上就會有學生反駁。這就激活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精神,使教學變成一場激烈的辯論。這樣處理,旨在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的發散思維留出了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課堂延伸,拓展思維

1.教師:同學們都肯動腦筋,這場辯論太精彩了,那麼這些辦法中,誰的辦法最好呢?(不僅要求學生想辦法,還要求學生從中選優,優中選特)。

由此看,這是隻怎樣的烏鴉?你們學習了烏鴉喝水的故事以後打算怎樣做呢?

(學生回答後,老師給予小結,以突出單元主題:手和腦,兩件寶。)

2.要求學生把烏鴉喝水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者朋友聽。

  四、齊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最後,全班同學整齊地朗讀一遍課文。

(整堂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教學還綜合運用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用耳朵聽,用眼睛看,動手做,動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