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的觀後感

校園8.82K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的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的觀後感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的觀後感1

“新疆是個好地方!”幾乎所有去過新疆的人都這麼説。於是乎,媽媽約了幾個同學,帶上我,一起去新疆飽口福眼福。

新疆美味

我們來新疆的頭一晚就嚐了烤肉。烤肉有三種:烤魚,烤牛肉和烤羊肉。烤牛肉非常好吃,很有嚼勁兒,幾乎全瘦,入嘴時很燙很硬,幾秒後就變得又酥又軟又香,烤進肉的汁水滲出來,混着肉一嚼,一吞,嘖嘖嘖,脣齒留香啊!羊肉也不錯,就是有股羶味,不好吃。魚肉非常非常鮮嫩,入口即化,棒極了。但刺太多,總卡到喉嚨,難受極了。所以新疆的美味的肉食,只能算牛肉一個。

新疆的瓜果聞名果然不是蓋的啊!我們嚐了才知道。新疆之行我們吃了馬奶葡萄、海棠果、哈密瓜、甜棗、西瓜……那個鮮,那個甜!!想着都流口水!尤其是馬奶子葡萄和哈密瓜,咬一口,甜得人都醉了!吞下後,身體裏都會有甜甜蜜蜜的感覺哎!於是就一口接一口、一顆接一顆地品着,直到牙根都甜得快裂了才罷休。

新疆另外的特色食品便是拌麪、大盤雞等等。去新疆那幾天,天天吃這些,都有點噁心了。大盤雞的調料特別好吃。就是雞肉沒有燉軟,超級硬,好象啃石頭似的。拌麪就像甜水麪麪條拌上菜,很好吃。

新疆還有個每家每户天天吃的菜,叫“皮辣紅”。皮,就是洋葱,新疆叫“皮伢子”;辣,甜椒也;紅,就是西紅柿。把它們切成絲兒,拌一起,再加醋。喲,可難吃了!我們都吃不慣。據説本地人很愛吃,頓頓少不了。

喝的滿有新疆特色的,有石榴汁兒,又甜又酸,還有超級好喝的酸奶,稠乎乎的,再加冰,加糖,喲唏!美味大大的!最難喝的屬奶茶了!它跟內地的.珍珠奶茶不一樣,新疆口味的奶茶滴茶不放,還有小塊小塊的脂肪漂在上面,不僅如此,嗚!它居然是鹹的!

新疆動態之美

新疆,美!要説新疆有兩大美,分動和靜。

動態美,我們去新疆吐魯番吃葡萄,看到一個小女孩,伴着好聽的音樂迎着紅豔豔的夕陽,在爬滿葡萄藤的架子下,穿着新疆傳統服裝翩翩起舞。一個扭脖子的動作、一個踢腿、一個純純的微笑,舉手投足間滿是新疆姑娘的輕盈、熟練和能歌善舞。我覺得,此時的她,最美。

去那拉提草原時,騎了匹叫“旺達”的馬兒,他小跑時,蹄兒一顛一顛,馬肋間的肌肉像魚兒般在金燦燦的皮毛下滑動,它跑出全速時,馬頭上下點動,像在給什麼人許諾着什麼,棕黃混雜的馬鬃一下一下在跳着歡快的舞,兩隻馬耳“撲撲”顫着似乎在給馬鬃伴奏。我覺得此時的“旺達”充滿了力量之美。

一陣晚風吹來,田裏的小麥一齊朝一個方向點頭。“刷刷刷、刷刷刷”。他們在夕陽的照射下顯得更黃了、更金了、更漂亮了,那刷刷聲似乎在和夕陽説:再見,再見,謝謝,再見……。細細看這些金黃的穀物,似乎每根麥子穗尖上都有根細線連着,象是有人在風吹去的方向,一齊拉所有的細線,使得它們如此整齊劃一……太美了。我覺得,此時的麥田的方向,一齊拉所有的細線,使得它們如此整齊劃一……太美了。我覺得,此時的麥田,最美。

在同一地點、在不同地點、在同一時間、在不同時間的他們,最美。

靜,依然美

烏魯木齊因為有時差,所以十點才天黑,所以在新疆,一般九點看鴨蛋黃似的夕陽。

九點的夕陽最美。紅紅地、金金地、圓圓的、大大的、柔柔的。真漂亮。橘色的夕陽,被黃金的雲彩裹着、包着,眾星捧月般。橘色的夕陽也有光芒,它把天染紅了一塊,想啊,藍藍的天,美美的雲,紅紅的夕陽,金金的光芒映紅了半個天空……美得如詩、如畫。夕陽映照下的野花野草也被鍍了層金色的邊兒,金邊兒恰恰和雲的金邊兒相對,美得讓人醉。夕陽下山了,不,應該説是太陽下山了,光芒卻沒有下山。餘光似乎妄想蓋過剛才太陽的光輝,努力給大地的一切鍍金,在我看來,餘光和太陽一般美麗。

也是去吐魯番玩兒,新疆人做飯,烤肉的煙,透過中午猛烈的、從葡萄藤間瀉下的光輝而暴露無遺,那些白白的、純純的光輝也因煙燻霧燎而顯得美極了。一束一束的從天上流下來,聖潔、無瑕、彷彿是天穹和土地共同獻給我們的禮物,純得沒有一絲絲雜質。在我看來,這些特殊的禮物,比金銀財寶更珍貴。

新疆,果然是個好地方!!有“不到新疆不知道祖國之大”之説,果然!從新疆一石一沙、一草一木中果真看得出祖國之大,祖國之美!從維吾爾人的熱情好客,可以看出,新疆的民族淳樸,中華民族更好!更加樸實!

來新疆,果真不虛此行!

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的觀後感2

近日,八集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開播。新近播出的《中華疆土》《家國天下》《血脈交融》三集內容,依託適應新媒體時代受眾審美習慣的現代化表達,再現了新疆地區數千年的文明演進與融合互通,深刻揭示了新疆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維吾爾族是經過長期遷徙融合形成的,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新疆是多文化多宗教並存的地區,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中華文化懷抱中孕育發展的等一系列歷史真相。

自然地理,人文歷史

多維度還原新疆的文明之美

佔中國廣袤陸地疆域約六分之一的新疆,譜寫着中國歷史上那些激盪人心的篇章,保留着中華文明與世界各文明交流互鑑的痕跡,是中華民族共同開拓、生生不息的家園。在新疆這塊遼闊的版圖上,不僅有巍峨的高山、浩瀚的沙漠、奔騰的河流、生機盎然的綠洲等獨特的自然環境,更有孕育在其基礎上的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1995年,在以環形分佈着民居、水渠、冶煉坊、果園、畜圈等基礎設施的城郭尼雅遺址中,中日聯合考古隊發現了繡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隸書漢文字樣的織錦護臂殘片。這是新疆地區出土文物中,迄今為止年代最早的“中國”二字。如果放大這塊織錦,每個釐米格內接納着兩百多根經線,密度之高,紋樣之複雜,堪稱漢晉時期織錦中的最高水平。製作者繡上的漢字,以及雲彩、瑞獸、星宿等共同演繹出天地間的大氣象,凝結着西域人民希冀國運昌隆的美好祈願。另外,得益於《職貢圖》《雙人獻馬圖》等寶貴畫作文物的留存,西域使臣進貢等歷史場景有了實實在在物質層面的考據,後人才能藉此見證中原和西域密切文化交流的歷史時刻。

以“讓文物説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為創作宗旨,主創人員歷時兩年拍攝了500多件珍貴文物,探尋了百餘處重要遺址遺存。圍繞歷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維度,《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以強有力的歷史還原和文明敍述緩緩鋪開,讓觀眾跟隨鏡頭掠過盆地、高山、沙漠等灰黃地貌,在與以紅綠藍等鮮明色調為主的歷史文物的對比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

多樣呈現,技術美學

賦予紀錄片現代化表達

雖然大美新疆的故事受到眾多影視創作者的青睞,多次被搬上熒屏,但是《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創新了紀錄片傳統的影像表達,用更現代化、年輕化的語態娓娓道來新疆的歷史人文。以第三視角為統領,結合專家訪談、復原畫面、漫畫講述等形式,《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讓每種元素髮揮各自優勢、組合交叉講述,實現了歷史人文紀錄片的敍事革新。

談及張騫出使西域的史實時,紀錄片用動漫卡通形象還原場景,搭配畫外解説詞“張騫翻越帕米爾高原,最遠抵達了今天中亞的阿富汗地區。在出使西域長達13年後,他奇蹟般地回來了……”進行故事性講述,活潑而生動。講述結束後,德國哥廷根大學全球史教授夏德明補充表示:“張騫去了塔里木盆地,實際上他在那裏被關押了一段時間……中原王朝第一次真正詳細地在地理、文化和政治方面,掌握了塔里木盆地及其以西地區的情況。”同樣的敍事手法還運用在班超出使西域等一系列史實講述中,這成為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的一大亮點。

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在配合背景音效的運鏡和畫面切換間,紀錄片發揮想象力創作的漫畫和復原畫面,為觀眾理解史實提供生動的具象呈現。加之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補充和總結,幾種敍事方式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有效協助故事講述和主題昇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俯拍和全景鏡頭為主,輔之以特寫、大特寫等的拍攝手法,讓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呈現出電影般的`畫面質感,更為全面展現新疆發展增添了視覺美感。

血脈交融,家國天下

溯源民族團結的歷史足跡

我們熟知的、從漢朝沿用至清朝的和親政策,不僅帶來了新疆地區上百年的和平,也為今天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以劉細君、劉解憂等為代表的公主作為皇家使者,為西域帶去了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物質商品,也源源不斷地加強了邊疆地區與內地的聯繫。從匈奴日逐王歸降、新疆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到唐朝政府在交河故城設立安西都護府,再到清朝繪製《乾隆內府輿圖》框定對邊疆地區有效的管轄範圍,中國曆朝歷代都致力於對新疆的管轄統一。直至1934年,新疆省發佈政府令《改纏回名稱為維吾爾佈告》,決定統一使用“維吾爾”作為漢文規範稱謂,意為維護你我團結,首次精確表達了維吾爾族名稱的本意。

從具有神祕色彩的古代西域,到繁榮發展的民族自治區,作為中國版圖和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新疆,在一次次的時代檢驗中,愈發明晰與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結。回望維吾爾族的歷史,他們曾在唐朝的幫助下掙脱突厥人的奴役,也曾在天災面前勇敢啟程尋找生存的希望,不斷與各民族血脈相融,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民族團結一家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是歷史留給今天的深刻啟迪,更是中華民族數千年血脈精魂中最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