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阿房宮賦原文賞析

校園2.52W

阿房宮賦(杜牧) ◇原文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①。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②。各抱地勢,鈎心鬥角③。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④。長橋卧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⑤?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阿房宮賦原文賞析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⑥。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粧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⑦。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⑧。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⑨。一肌一容,盡態極姘,縵立遠視,而望幸焉⑩。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取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註釋 ①阿房(ē_páng)宮:秦始皇所建造的宮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畢:滅亡。一:統一。蜀山兀:蜀中之山林中樹木最盛,都被砍伐盡了。兀:山禿。

②廊腰:遊廊的轉折處。縵回:形容遊廊曲折,如縵帶回環縈繞。檐牙高啄:指飛檐尖聳,如羣鳥爭啄。

③各抱地勢:謂或樓或閣,各因地勢之高下傾斜而建,若相環抱。鈎心鬥角:謂各建築向中心探聚,相互鈎連;各建築的檐角並出相接,重疊交錯。

④囷囷(qūn):屈曲攢聚。蜂房:蜂窩。水渦:水流旋渦。以上皆是形容樓閣層疊稠密。落:院落,指一組建築。

⑤“複道”二句:複道即閣道,樓閣之間的空中通道。霽:雨後初晴。複道似虹,未下雨何來虹?極言閣道之長之美。

⑥妃:皇帝之妾或太子、王之妻稱妃。嬪(pín)、嬙(qiáng):宮中女官。媵(yìng):陪嫁女子。輦:帝王或皇后坐的車,這裏是動詞,乘輦。

⑦熒熒:光亮的樣子。綠雲:形容妃嬪宮女烏黑的頭髮。擾擾:紛亂的樣子。

⑧渭流:渭水。漲膩:增添一層脂膏。椒蘭:兩種含有香氣的植物。指香料。

⑨杳(yǎo):無影無蹤。

⑩一:所有的,每一個。妍:姿容美麗。盡、極:非常,無以復加。縵立:久立。望幸:盼望皇帝到她那裏去,得到皇帝的寵愛。

收藏、經營、精英:指金玉珠寶。世:三十年為一世。人: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故用“人”字。下文同。倚疊:堆積。

其間:指阿房宮。

鼎:寶鼎。古時傳國寶器。鐺:鐵鍋。石:石頭。塊:土塊。礫:碎石子。邐迤(lǐ_yí):綿延不斷。意謂秦人把寶鼎當鐵鍋,美玉當石頭,黃金當土塊,珍珠當碎石,隨地亂丟。

紛奢:侈靡,奢侈。

錙(zī)銖:古代重量單位。普通説法,銖為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取之盡錙銖:謂秦統治者搜刮苛刻,一錙一銖都不給百姓留下。

負:擔負,承擔。磷磷:形容釘頭密排的樣子。庾:露天穀倉。九土:即九州,指全國。嘔啞(ōu_yǎ):指管絃樂聲。

獨夫:完全孤立的統治者,對暴君的貶稱。這裏指秦始皇。驕固:驕橫頑固。

戍卒叫:指陳涉、吳廣在大澤鄉號召起義。函谷舉:指劉邦攻破函谷關,秦亡。楚人一炬:指項羽焚燒秦宮室事。可憐:可惜。

族秦:滅秦。族,作動詞用,滅族,殺死合族的人。天下:指秦統治的天下人民。

遞三世:秦統一後只遞傳三代,即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嬰。致萬世:《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帝二十六年,統一之業成,更號為皇帝,詔曰:‘自今以來,除隘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千萬世,傳之無窮。’”

不暇:來不及。鑑:鑑戒,引以為戒。

◇鑑賞 這是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作者通過對阿房宮從興建到毀滅之過程的描寫,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驗,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

這篇賦在寫作上很有特點:結構綿密,層次井然。前半部分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一是對建築的描寫。由遠及近,由面到點,從全貌到樓、廊、檐、長橋複道、歌台舞殿,極盡渲染;二是對美女的形容。述其來歷,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三是寫珍寶。既寫六國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這些描寫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充分體現了賦體的特色,並且為篇末歸結秦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現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後半部分議論秦朝由驕奢淫逸,橫徵暴斂而亡國,結尾點題,警戒後人。

文章波瀾起伏,氣勢奔放,敍述簡括,議論精闢。善於運用比喻、誇張,形象鮮明是又一特點,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另外,駢韻與散句錯落相間,時整齊時散閒,隨意敷文,靈動而不呆滯,凝重而富有變化,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效果。文章末尾的議論,可看做絕佳的政論,用思辨的語言,意味深長地道出歷朝興亡的道理,道理之深刻,概古而統今,瞻前而視後,具有永恆的光輝。

《阿房宮賦》在賦的演變史上有重要地位,作為唐朝文賦的代表作之一,它基本上採用散文形式,但又注意音節和句式的整齊對仗,使抒情、寫景、議論無一不可,表達自如,對後來的賦體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

◇妙評 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

——唐·杜牧《上知己文章啟》

《阿房宮賦》,賦也。前半篇造句猶是賦,後半篇議論俊發,醒人心目,自是一段好文字。賦文本體,恐不如此。以至宋朝諸人之賦,大抵皆用此格。

——元·祝堯《古賦辨體》

這篇文章的一開頭就很不平凡,請看:“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真是突兀有力,如泰山壓頂。如果取消了這四個句子,直接以描繪開始,那不但使人覺得平板無力,對於這篇賦的意義也會有所損減。作者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費過何等的匠心,才錘鍊出這十二個字。

——臧克家《詩人之賦——讀杜牧的〈阿房宮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