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校園1.89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1

《以奮鬥者為本》這本書,我只完成了一部分的閲讀。然而我已深深的感受到,這不是一本一氣呵成的書,而是華為二十年來摸着石頭過河摸索總結出來的企業管理的經典,需要我們反覆品味和咀嚼。在工作中碰到困難和困惑的時候,回過頭來仔細回味話裏的深意,時常有撥雲見日之感。

我是一個HR初學者,很多事情還處在入門階段。通過學習、以及和老師、同學的交流,讓我認識自己的不足,並明確奮鬥的方向。

我目前不做管理,然而這本書帶我去體會管理的責任和意義。企業的最低綱領是什麼?是活下去,而且是長期的活下去。就像細水長流。圍繞着活下去,而且是更好的、健康的活下去,我們就要去積極尋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價值。活下去的基礎即是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活下去,看似簡單,實則是最根本最原始的戰略。我們可能經常會説,我們的企業沒有戰略,不知道我們自己企業的戰略是什麼。其實,任何企業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來了,才能談贏利,才能談培訓、薪資、福利等。但培訓、管理等也是為了更好的活下去。就像我所在的企業,目前把戰略定位為安全、質量和效益,而不是貪求高大上,貪求項目多。我們把在手的每一個項目做好,把管理做好,才能讓企業持續發展,才能在未來接更多的項目,而不是一味的自我膨脹。所以説,這其實是一個“圓”,或者説是一個循環。而這個循環只有是良性的,企業才能生存,惡性的循環必將導致導致企業的毀滅。

然而,企業又是一個功利集團,它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盈利。這種目標需要具有商業的價值和利益。現在很多公司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結果紅火一時、一夜暴富,隨後就銷聲匿跡了。我們要明白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倘若大化為目標,但如果我們想要可持續的發展,想要成為世界追求一時的利潤,大可以利潤最級領先的企業,就需要將眼光放的長遠一點,將利潤保持在一個較合理的尺度。正所謂:深淘灘,低作堰,我們要讓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有合理的利潤,去營造端到端產業鏈的強健。因為,在價值的創造問題上有一個悖論:越是從利己的動機出發,越是達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從利他的動機出發,反而越使自己活的更好。

我們將利潤控制在合理的尺度,歸根結底是為了我們商業的成功。商業要成功,企業要活下去,企業需要有利潤,那麼利潤從哪裏來?客户。所以我們想要可持續的發展,就是要滿足客户的需求。作為員工,我們也可以想想,我們的客户有哪些?老闆,他發給我們工資,是我們的客户;同事,需要他們協助我們完成工作,也是我們的客户;作為外界的客户就更不用説了。我們可以找到我們的客户,研究他們的需求,給到他們想要的,達到我們自己的成功。切記不可閉門造車。就如,貓以為魚很好吃,很美味,就請她的朋友小狗來吃,可是小狗喜歡吃骨頭啊,他不需要魚啊。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先明確對方的需求,然後投其所好,而不是自己造出一個自認為很好的東西。以客户的需求為目標,以新的技術手段去實現客户的需求,技術只是一個工具。這也是管理第一、技術第二的一個體現。

談到管理第一,那麼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哪裏?老子説過:“無為而無不為”,其實就是無為而治。擺脱對技術的依賴,對資本的依賴,對人才的依賴,人為的制定一些規則,進行引導、制約,使之運行合理,也就做到了管理的自由。

這本書的精髓需要我們細細品味,遠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描述的完的。這只是我一些粗淺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時期再去重新閲讀,會有不同的體會。在未達到一個層次之前,提前掌握這個層次的理念,雖不能完全體會,但可開闊眼界,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這本身也是一種啟發。正所謂: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朋友們,加油!王倩,加油!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2

《以奮鬥者為本》是世界通訊設備領先企業華為公司組織編撰的一本內訓教材,偶觸頗多。

追本溯源,華為公司茁壯成長源自其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又源自其核心價值觀,即:以客户為核心,以奮鬥者為本。華為總裁任正非説:“企業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徵,一是敏鋭的嗅覺;二是不屈不饒,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羣體奮鬥。”我認為這個“羣體奮鬥”亦或叫“狼性文化”很重要,頗有點“眾心齊,泰山移”的意思。一個企業或一個團體,只有在大多數員工團結拼搏的前提下,才能在艱苦的環境裏、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活下去,強起來。

以奮鬥者為本的企業文化,已轉化為華為的一大精神和強大的軟實力。以奮鬥者為本的企業文化,首先要界定的是:什麼樣的員工才是企業的奮鬥者,或者説衡量奮鬥的標準是什麼。

華為認為,為客户創造價值才叫奮鬥,不能為客户創造價值,再辛苦也不是奮鬥。為客户創造價值的任何微小勞動以及在勞動的過程中,為充實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奮鬥,否則,再苦再累也不能稱奮鬥。以奮鬥者為本,不僅指勞動者,也包含了投資者,投資者也是奮鬥者,他們也要承擔投資的責任和風險,新的奮鬥者包括以上兩類人員兩個方面,二者目標一致。在華為,一個突破性的觀點認為:勞動、知識、資本和企業家共同創造了企業的全部價值。

華為還認為,一般人只注意身體上的艱苦奮鬥,不重視精神上的艱苦奮鬥。其實,無論是古時的帝王將相,還是現如今的科學家、企業家,甚至善於經營的'個體户,他們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其注重精神上的艱苦奮鬥。因為比起身體上的艱苦奮鬥,精神上的艱苦奮鬥更難以被人理解,然價值卻巨大。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身體上的艱苦奮鬥只需要手勤腿快,而精神上的艱苦奮鬥卻需要堅強的意志,甚至忍辱負重。

以奮鬥者為本,關健在於企業如何評價職工創造的價值,如何激勵員工發揮更大的潛力。華為敏鋭地洞察到了企業之所以能夠創造巨大價值是歸功於人力資源,因而建立了客觀公正評價內部人員價值貢獻和如何分配企業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的科學體系。任正非説:“你是奮鬥者,就給你股票,給你獎金,我們不能倒過來,為了獎金和股票而奮鬥。如果這樣,價值觀就倒退了。”

以奮鬥者為本,不是忽悠人或做虛功,而是實打實的擲地有聲,得到了國內外不少知名企業的學習和借鑑,已然成為了一種企業特色文化和主流文化。我在想,“以奮鬥者為本”的企業文化,可否嫁接到檢察文化中來,成為檢察文化的組成部分?企業的服務對象是消費者,目標是讓消費者獲得更多的合理價值。檢察機關的服務對象是人民羣眾,目標是認人民羣眾滿意,讓人民羣眾有更多的獲得感。而要實現這個奮鬥目標,每一個檢察人都是奮鬥者。

當今社會,絕大多數人什麼都不缺,不缺吃、不缺穿、不缺房、不缺車、不缺體面的生活,也不缺健康體魄,但很多人都缺一樣東西,即:精神。

缺乏精神上的奮鬥,工作就幹不好。比如我們的辦案質量,每次檢查,都差強人意,且基本都是一些細節上的瑕疵。完善細節,本不要花多少體力,主要還是精神上的懈怠。比起身體上的懶,精神上的懈怠更致命,這是所有問題的根結。

要讓每個同志都成為身體和精神上的奮鬥者,我想這既有組織上的原因,也有個人因素在裏面。組織上除加強教育幫助外,還要為同志們創造更好的平台,讓同志們無後顧之憂,讓所有人都能輕裝上陣,要“以奮鬥者為本”來設立更科學的激勵機制。同時,個人更要注重陶冶情操,以奉獻為已任,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昇華。

凡事,説起來易,做起來難。我們仍然任重道遠。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中,困難和壓力是常態,幸福只是短暫的,但我們要有勇氣,優雅地面對困難和壓力。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3

《以奮鬥者為本》這本書,我只完成了一部分的閲讀。然而我已深深的感受到,這不是一本一氣呵成的書,而是華為二十年來摸着石頭過河摸索總結出來的企業管理的經典,需要我們反覆品味和咀嚼。在工作中碰到困難和困惑的時候,回過頭來仔細回味話裏的深意,時常有撥雲見日之感。

我是一個HR初學者,很多事情還處在入門階段。透過學習、以及和老師、同學的交流,讓我認識自己的不足,並明確奮鬥的方向。

我目前不做管理,然而這本書帶我去體會管理的職責和好處。企業的最低綱領是什麼是活下去,而且是長期的活下去。就像細水長流。圍繞着活下去,而且是更好的、健康的活下去,我們就要去用心尋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價值。活下去的基礎即是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活下去,看似簡單,實則是最根本最原始的戰略。我們可能經常會説,我們的企業沒有戰略,不明白我們自己企業的戰略是什麼。其實,任何企業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來了,才能談贏利,才能談培訓、薪資、福利等。但培訓、管理等也是為了更好的活下去。就像我所在的企業,目前把戰略定位為安全、質量和效益,而不是貪求高大上,貪求項目多。我們把在手的每一個項目做好,把管理做好,才能讓企業持續發展,才能在未來接更多的項目,而不是一味的自我膨脹。所以説,這其實是一個“圓”,或者説是一個循環。而這個循環只有是良性的,企業才能生存,惡性的循環必將導致導致企業的毀滅。

然而,企業又是一個功利集團,它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盈利。這種目標需要具有商業的價值和利益。此刻很多公司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結果紅火一時、一夜暴富,隨後就銷聲匿跡了。我們要明白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倘若大化為目標,但如果我們想要可持續的發展,想要成為世界追求一時的利潤,大能夠利潤最級領先的企業,就需要將眼光放的長遠一點,將利潤持續在一個較合理的尺度。正所謂:深淘灘,低作堰,我們要讓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有合理的利潤,去營造端到端產業鏈的強健。因為,在價值的創造問題上有一個悖論:越是從利己的動機出發,越是達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從利他的動機出發,反而越使自己活的更好。

我們將利潤控制在合理的尺度,歸根結底是為了我們商業的成功。商業要成功,企業要活下去,企業需要有利潤,那麼利潤從哪裏來客户。所以我們想要可持續的發展,就是要滿足客户的需求。作為員工,我們也能夠想想,我們的客户有哪些老闆,他發給我們工資,是我們的客户;同事,需要他們協助我們完成工作,也是我們的客户;作為外界的客户就更不用説了。我們能夠找到我們的客户,研究他們的需求,給到他們想要的,到達我們自己的成功。切記不可閉門造車。就如,貓以為魚很好吃,很美味,就請她的朋友小狗來吃,但是小狗喜歡吃骨頭啊,他不需要魚啊。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應先明確對方的需求,然後投其所好,而不是自己造出一個自認為很好的東西。以客户的需求為目標,以新的技術手段去實現客户的需求,技術只是一個工具。這也是管理第一、技術第二的一個體現。

談到管理第一,那麼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哪裏老子説過:“無為而無不為”,其實就是無為而治。擺脱對技術的依靠,對資本的依靠,對人才的依靠,人為的制定一些規則,進行引導、制約,使之運行合理,也就做到了管理的自由。

這本書的精髓需要我們細細品味,遠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描述的完的。這只是我一些粗淺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時期再去重新閲讀,會有不同的體會。在未到達一個層次之前,提前掌握這個層次的理念,雖不能完全體會,但可開闊眼界,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這本身也是一種啟發。正所謂: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朋友們,加油!王倩,加油!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4

“以客户為中心、為奮鬥者為本”是華為最核心的文化,第一次提出是在20xx年華為年度市場工作會議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是這樣解讀的。

“以客户為中心”,就是堅持以為客户服務好,作為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要以為客户提供有效服務來作為我們工作的方向,作為價值評價的標尺。不能為客户創造價值的部門為多餘部門,不能為客户創造價值的流程為多餘流程,不能為客户創造價值的人為多餘的人,不管他多麼辛苦。

“以奮鬥者為本”,企業的目的十分明確,是使自己具有競爭力,能贏得客户的信任,在市場上能存活下來。要為客户服好務,就要選拔優秀的員工,而且這些優秀員工必須要奮鬥;要使奮鬥可以持續發展,必須使奮鬥者得到合理的回報,並保持長期的健康。合理、適度、長久,是人力資源政策的長期方針。讀了“以客户為中心”、“為奮鬥者為本”這兩本書以後,書中的幾句話給我印象非常深刻,使我深有感觸。

一、“客户永遠是華為之魂”

客户是永遠存在的,以客户為中心,華為之魂就永在。我們只要認識到這句話的真理,華為就可以長久的生存下去,不隨自然規律的變化而波動。

華為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華為把客户提高到了很高的一個程度,上升到了魂的境界。現在做企業,不能靠低價取勝,而是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在產品同質化的前提下,誰的服務越到位,客户越滿意,越留住客户嘛?所以,企業要堅定“以客户為中心”運營發展下去才會越來越強大。

二、追求長期有效增長

不為短期利益所動,緊緊圍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發展。不利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事不能做,在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相關的利益面前,要能經得起誘惑。不僅僅我們的企業層面不做,還要讓我們的員工不能做,要通過制度規範我們員工的行為,通過流程的閉環管理來實現。

三、未來的競爭是管理的競爭

向管理要效益,要通過改進管理來提高效率,每一道工序,每一個流程都要在努力提高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益。要改掉因為無效管理造成的資源和時間浪費,就我司而言,一方面要提高人均勞效,合理分配人員力量,避免出現忙閒不均的情況,如:郊區站人員在上下班高峯期到市區汽油大站的疏忙等等;另一方面提高效率,不是簡單的增加勞動強度,而是減少無效工作,重複勞動的工作,如:同樣的數據部門之間可以共享。

四、賺取合理的利潤

公司經營的目標不能是片區追求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很可能會榨乾未來,傷害戰略地位,傷害合作伙伴,公司應賺取合理的利潤,要讓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有合理的利潤,要合作共贏。如我們現在大力推行的輕資產業務,我們的指導思想就是“多賺多得、少賺少得、不賺我保”,只有合作共贏,才能長久合作,只要求適當地利潤,把利潤讓給客户,才能讓企業與客户構成良好的供求關係和利益綜合體。

五、幹部要有敬業精神和獻身精神

判斷一個幹部是不是好乾部。一方面是要有敬業精神,對工作認真負責,要能及時、定期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及時加以改進;另一方面要有奉獻精神,不要斤斤計較。任何事情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奉獻精神就是要求幹部在遇到相對不公平的事情時,不要太過於斤斤計較。

最後,我們務必將以“客户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落實“愛我中華、振興石化”,“為美好生活加油”踐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諾”,管理為經營服務、機關為基本服務、全員為客户服務。圍繞省公司三季度工作會議中提出的“目標不變、信心不減、市場不丟、效益不降”的總要求,奮力拼搶市場。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5

近期學習了以華為公司業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綱要:《以客户為中心》和《以奮鬥者為本》兩書,特有一下感悟如下:

一、《以客户為中心》有三個基本要點:

第一,為客户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第二,華為堅持以客户為中心,快速響應客户的需求,持續為客户創造長期價值,幫助客户獲得成功。而不是説通過為客户服務,賺一筆錢,自己獲得成功,成就自己;

第三,為客户提供有效服務,不追求華為的利益最大化。要站在客户立場上,比客户多想一步;還有,有錢要大家賺,把利潤分給產業鏈或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生共贏。

我司近期堅持樹立客户至上,微笑服務理念,正是以客户為中心的切實展現。以客户為中心即是想客户之所想,做好客户服務為目標。我們要堅守每一滴油都是承諾,是對客户的誠信。我們要真心完成每一個環節的服務,真正把客户當做上帝、當作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客户是企業業務收入的來源。我們要不斷尋求品質和服務的提升,從而給我們的客户有被重視、不被欺騙的感覺,而這些也會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和更多的客户。

二、《以奮鬥者為本》的基本要點是:

第一,企業人力資源和幹部管理的制度、政策都是以奮鬥者來定位的,各項工作緊緊圍繞、聚焦在奮鬥者羣體上。

第二,只有奮鬥者才是企業的真正財富,華為公司的本質就是一個以奮鬥者為本的文化體系。

第三,華為的奮鬥觀:為客户創造價值的任何微小活動,在勞動的準備過程中為充實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奮鬥,否則,再苦再累也不叫奮鬥。

第四,員工奮鬥的動力是為了他和他的家人過體面的生活。華為通過什麼來號召員工奮鬥呢?不是什麼主義,也不是為了什麼夢,是為了讓員工和他的家人過體面生活。

第五,奮鬥者主觀上為自己,客觀上為國家,為人民。

第六,“以奮鬥者為本”一定要有制度保障。以奮鬥者為本的文化得以傳承的基礎是“不讓雷鋒吃虧”的理念。員工向雷鋒學習,讓他不吃虧;幹部要向焦裕祿學習,但給你足夠的激勵,創造足夠的條件,讓優秀的人才發揮作用,最終又不讓焦裕祿得肺癌。

第七,“以奮鬥者為本”在分配激勵上要向奮鬥者傾斜,提倡拉大差距,獎勵無上限。縮小差距是鼓勵了懶惰者,只有拉開差距才能鼓勵奮鬥者,所以華為強調這樣的理念,讓3個人拿4個人的錢,這3個人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最終幹了5個人的活;假如反過來,4個人拿3個人的錢,最終卻只幹了2個人的活,那激勵就沒意義了。

第八,幹部提拔也要向奮鬥者傾斜,突出貢獻者超級提拔。

我們奮鬥的目的,主觀上是為自己,客觀上是為國家、為人民。但主、客觀的統一確實是通過為客户服務來實現的。要為客户服好務,就要選拔優秀的員工,而且這些優秀員工必須要奮鬥;要使奮鬥可以持續發展,必須使奮鬥者得到合理的回報,並保持長期的健康。企業的靈魂是核心價值觀,企業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基石,是所有成功企業的文化基因。企業能持續生存和發展,一個共同特點是,核心價值觀滲透在企業經營發展全過程中,並內化在員工的心靈深處,外化為員工的集體行為、習慣和性格,固化為規則、制度文化和機制,從而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切的服務均來自於對本職工作的付出和認真對待,沒有了奮鬥者的價值體現,所謂的優質服務只是紙上談兵,不可能可持續的推廣和發揚。而有了優質的客户服務,保證了越來越多的客户,企業的收穫利潤自然體現在我們個人待遇和職位的升遷上來。所以我認為兩者相輔相成,相互關聯。只有讓大家把工作從一點一滴做起,通過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技能、強化基礎理論、完善操作流程,完善規章制度,不斷提高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形成一切為了客户、一切想着客户,一切為客户着想的良好氛圍。將客户的利益和感受做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才能使我們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才能保持中石化保持全球領先能源企業。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6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自1987年創辦以來,在20多年時間裏,成為世界通訊設備產業的領先企業,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切:華為為什麼能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後來居上?華為是靠什麼成長起來的?

這部《以奮鬥着為本: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綱要》回答了這一問題。追根溯源,華為的成長來自於它的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源自它的核心價值觀,即以客户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

1988年華為成立,起初只是代理香港企業的模擬交換機,沒有自己的產品、技術,20xx年華為銷售額2882億人民幣,全球百大品牌排行榜排名第94位,《財富》世界500強中華為排行全球第285位。所有人都想知道是什麼力量驅使華為快速、健康成長,讀了《以奮鬥者為本》後,我認為除了“狼”性的競爭能力,華為的企業文化是經營管理的“魂”,是文化推動了華為管理能力的改進與提高。

從華為成長的歷程看,初期華為依靠的是成本的優勢,在20xx年以後華為成長的過程中其管理機制始終是靠文化來推動,華為的企業文化成為公司管理能力、機制運轉提升產生效力的潤滑劑,華為的管理者都認同華為企業文化,並實事求是地運用文化建設來推動、改善華為管理,最終促使華為成長為一家世界級的企業。

《以奮鬥者為本》4.5.2寫到“企業間的競爭,説穿了就是管理競爭”.華為與愛立信等大公司比什麼?就是比效率、比成本,看誰能多活一口氣。

那麼南方中集與區域內的同行業,新華昌、馬士基比什麼?比效率、比成本,同時更要比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作為製造型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是安全。()要保證安全經營,需要我們對安全底線的堅持、需要對違章事件説“不”的堅持。因此不能、不敢拉下情面進行安全管理,則南方中集的安全文化無法建立。此外在安全管理上我們各級幹部要敢於堅持原則、敢於管理,敢碰後進員工,以公司利益為重,唯有如此公司的安全管理機制的運轉才是有效的,在安全管理的競爭上,在生產經營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戰勝同行業的競爭對手!

《以奮鬥者為本》4.4.3中寫道“在不斷改良中前進。變革本身是不可能停止的,……,優中選優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不知最優在什麼地方,我們需要的是實用。(來源:任正非與IFS項目組及財經體系員工座談紀要,20xx)。”這是華為管理者面對變革的正確態度。

20xx年中集導入豐田精益安全體系,初期基本照搬了豐田公司現場執行的全部活動與制度體系,懷揣對新事物的好奇,各企業都推行了這套體系的建設,精益安全體系對於各公司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隨着推行過程中問題的逐漸暴露,出現了否定精益安全的聲音,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變革,我想我們需要的是學習華為對待變革的態度,我們應該不斷優化完善精益安全體系,促進精益安全體系的落地、運行,確保公司順應企業發展需要,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精益安全體系的問題與落地,需要我們直面精益安全推動的問題。現場一日安全員活動“形式化”嚴重,檢查記錄表中每項檢查的結果都符合要求,但現場真的都符合要求嗎?危險隱患提案活動是否應該對每個現場員工提出隱患的數量設定標準?生產線12小時連續生產,一線員工是否有時間進行安全檢查?是否能夠提出並有足夠的資源完成隱患整改?安全管理板的內容是否都是有用的信息?

以上活動需要考慮現場的實際情況,並進行必要的改變,調整不切實際的要求,這是檢查各級安全管理者對待公司安全管理變革是否有正確態度的試金石。同時精益安全的制度、活動需要在現場認真試行,推進過程中及時調整活動方式,與員工達成活動開展共識。經過實踐檢驗的變革才是正確的變革,在現場可以真正運行的改善才是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