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心之育》讀後感

校園3.16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之育》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之育》讀後感

《心之育》讀後感1

我是懷着對全國優秀教育家毛蓓蕾老師崇敬的心情讀《心之育》這本書的。細讀之後,感慨萬千,毛蓓蕾老師從教60多個春秋對學生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常常瞭如指掌,教育方法巧妙又具藝術,成效非常明顯。她一生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她一身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無怨無悔,是教育界以心育人的楷模,她用愛的情感為孩子們播種理想,增長智慧,培植力量;她以滿腔熱情和甘為人梯的精神,引領和指導青年教師獻身教育事業,掌握科學的教育藝術,使他們在教育的領域裏迅速成長和自由翱翔,她是孩子們最崇敬的老師,也是家長最放心的老師,青年教師崇拜的學習楷模。

“愛孩子就是愛祖國”這是毛蓓蕾老師的信念,也是一個好老師的最基本的品質。《心之育》的第一個含義就是以一顆赤誠的心來育人,毛老師的心和學生的心相互交融,一貫用心育人以愛換心取得了豐碩的果實。如在一顆有稜有角的小鑽石文中,講述了侯英同學這個具有頑皮又大膽的性格:在上數學課時老師提出一筒乒乓球是12個,而侯英同學堅持説是10個,弄的老師下不了台,而當老師叫同學舉例説什麼東西是圓形的是,侯英同學回答馬桶蓋和馬桶圈是圓形的,頓時引起全班同學鬨堂大笑。事後數學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他又表現出恭敬卻又不俯首聽命的優點:他跟老師誠懇的説明在課上所説的都是真話,不是故意搗蛋,回教室前又必恭必敬的給老師鞠了一個躬,才跳跳蹦蹦的離開了辦公室。他的行為舉止給毛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後毛老師去體育用品商店證實了一筒乒乓球確實是10個,於是毛老師決心要雕琢這顆晶瑩剔透的小鑽石,在這過程中毛老師並沒有直接叫侯英同學到辦公室,而是從教他學唱歌,培養他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入手。在每次練唱,毛老師都是結合心理輔導,用心設計,培養侯英對音樂更濃厚的興趣,從而陶冶孩子的高尚情操。

同時,注意保護侯英心理氣質中原有的積極因素,又針對他心理氣質中的消極因素不間斷的進行輔導教育,逐步成為一顆有稜有角的鑽石:學習認真,能尊重指導老師的勞動,為人真誠,作風踏實。從z老師的身上我發現毛老師用她的愛心去教育每個孩子,而每個孩子在毛老師的心目中都是有希望的。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們學校的曹磊同學,他由於家庭作業沒做,我在課上批評時竟然站起來直接與老師頂撞,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致使老師無法正常上課。課後我很想在辦公室再羞辱他一番,殺殺他的鋭氣,但靜下來後理智告訴我,我碰到了一位性格倔強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往往“吃軟不吃硬”,聽不進別人的指責,卻能接受和風細雨式的教育。因此,我沒有采用簡單粗暴的方法來壓制他,而是根據他“吃軟不吃硬”的特點,對他耐心説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儘可能地創造一個和諧、平等的氛圍。在談話中,他終於放下架子,告訴我由於家庭發生矛盾,致使作業沒有心思做,並主動承認錯誤。聽到這,我不失時機的也給了熱情的關懷。事實證明,以後他改變了很多,與教師合作的很愉快,成績也相應有了進步。事後想想,如果當初不加思考,主觀臆斷,後果不堪設想。看來,希望是屬於每個學生的,關鍵在於我們教師有沒有投入我們的愛心去關愛每一個孩子。

《心之育》的另一個含義是育人必須首先培育美好的心靈。所以,這本書也是毛老師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年輕一代美好心靈的真實記錄。凝聚着毛老師對祖國教育事業的一片赤誠之心,對孩子們、對青年教師的綿綿愛心,以及對教育事業的任重道遠的責任心。教師的“信任”,往往能激勵學生克服缺點的勇氣,促使他們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記得第一年參加工作時就碰到一個學生,他的文科成績非常棒(在班上數一數二),但物理是老大難,不要説解決要求比較高的難題如綜合題,就是新課後的基礎鞏固題也搞不正確。他曾對我説上課是聽天書,作業是抄襲了事甚至不做,對物理已經失去了信心。

為此,我找他深談了一次,告訴他我的親身經歷:我的物理基礎很差,但最終考上了夢寐以求的蘇大物理系……並且我對他以鼓勵為主,只要他有一點進步,哪怕作業或考試中出現有幾個使用的稍微象樣的公式及圖形,我就在班上加以表揚,還給他打高分。這樣一來這位同學的熱情達到空前高漲,他全力撲赴在物理補差上。此後,我從表揚公式、圖形到最後肯定他的整道解題思路,並將他的成功練習卷張貼在教室裏,讓同學評論。在這過程中他感到了自己的進步,更加努力,最後在大學聯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錄取在一所本科院校中。我想,這樣成績的取得,主要取決於他的自身努力,但也與我的關心、重視分不開的。試想,如果我對他的“拐課”聲色俱厲地批評,必會使其自尊受到傷害,從而滋生對老師的不滿情緒,產生逆反心理,長此以往,我想不會有好的效果。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牢記並深刻體會陶行知先生説過的名言:“您的教鞭下有瓦特,您的冷眼裏有牛頓,您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毛老師雖然走了,但她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崇敬的學習典範。我們要像毛老師那樣,積極探索教育規律,牢記毛老師臨終的囑咐:每位老師都要熱愛我們的孩子,千萬不要把孩子估計錯了,估計少了,估計小了。孩子們的事沒有一件是小事,他們的事在老師心中應是大事,要事。把小孩子的事做好,就是我們老師的責任。做好了我們會感覺獲得很有意思。

《心之育》讀後感2

長久以來,一直把目光關注在國內外知名的教育理論家或是實幹家的身上,涉獵的也是聞名於世教育理論書籍和刊物。不曾想到,原來就在我們的身邊,有一羣默默奉獻,甘做孺子牛的辛勤地耕耘者。她們長久活躍在教育的第一線上,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竭盡全力,嘔心瀝血,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以高尚的師德樹立了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贏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讚譽,而毛蓓蕾老師就是她們中傑出的代表人物。

“春風化雨,春蠶吐絲”正是毛老師一生的寫照,通過了解,我有幸看到了毛老師在病牀上的一段口述:

“我還有好多好多話想説,我要把小孩子透露給我的心裏話都告訴大家……千萬不要把小朋友估計錯了,估計少了,估計小了……愛孩子是老師的責任。我心裏有許多的愛,所以即使現在,我很痛,痛得熬不住,我心裏還有一片陽光。愛雖然不能拯救肉體生命,但愛卻會使精神永存。好好地愛孩子吧,你的一生便會充滿着陽光。……我喜歡笑,現在,我也要笑一笑。讓我們一起來笑,笑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發達,笑我們的教育事業燦爛光輝。我活一個小時,就是贏得一個小時,我就要愛,就要笑!……”

在病痛中煎熬的她,心中還裝着孩子,還不忘囑咐我們教師要用心愛孩子“以心育人”,是呀,正如毛老師自己所説:“我是屬於孩子的。”

不久前在學習毛老師《心之育》一書中,我被毛老師執着追求,淡泊名利,無怨無悔,對學生充滿無限的愛而感動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都無法表達我對她的尊敬之情。真的有這種老師嗎?究竟是什麼在支撐她呢?

是愛,就是一顆博大無私的愛心,永遠在無限擴大愛的範圍,無私奉獻愛的`陽光,讓愛的力量拯救每個需要愛撫和關懷的孩子的心靈,讓愛的陽光撒向每個隱晦的角落,温暖每個人的心房,扶持每棵幼苗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而此時的她卻頷首而笑,默默地開始了新的耕耘。她用一顆愛心,用她一生的追求告訴我們教師是一項多麼偉大的事業,是一項使自己和別人都更加美麗的工作。

“尊重、理解——架起溝通的橋樑”。雖然我沒有文章中的老師那麼幸運,能和毛老師面對面的交流,向她學習,但是在字裏行間我也感受到了毛老師對我們青年教師的愛撫,已經受益非淺了。文章中所談到的青年教師的問題,我也遇到過有着同感。因為年輕,所以脾氣有時候難免暴躁,對於孩子不夠耐心;因為年輕,領導在自己身上壓了許多擔子,覺得有時喘不過氣來;因為年輕,在與同事交往上還不會恰如其分地處理好人際關係……這些毛老師在與老師的交談中都涉及到,她不談大道理,卻擺出自己年輕時的事情以及處理的方法,希望能讓我們從中悟出些什麼,再根據各自不同的問題,幫助每位教師對症下藥,逐步使青年教師走出困惑。

有一段內容給讓我印象尤為深刻:毛老師不顧自己患有高血壓的身體,揹着有殘疾的17歲姑娘上下三樓上音樂課,每次都是汗流浹背,力不從心。可得到的卻是“哼,誰要她背。”毛老師並沒有因此而責怪甚至懷恨她,她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經過調查發現,女孩由於是殘疾,而受到父母的溺愛,家裏有兩個保姆。在她眼中,毛老師只不過是第三位保姆罷了,所以她體會不到教師的愛,更不懂得珍惜被愛,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愛別人。在知道了她缺少的是什麼後,毛老師便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案,結果可想而知。

現在的青年教師大多出生在七、八十年代,也是家中的獨生子,爸媽的心肝寶貝,我們身上也有着獨生子女的不好的習氣,不願受半點委屈。再加上現在的孩子有的更是嬌生慣養,往往師生之間就很難搭建起溝通的橋樑,師生關係就會日益緊張。毛老師正在用自己的親生經歷告訴我們青年教師應該更具備耐心和愛心,遇到問題時,先從自己這裏檢查,而不應該一味追求孩子的責任。她讓青年教師明白了,師生的人際關係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交往所形成的以認識、情感和行為為表現形式的心理關係,包含着師生間的相互感知和理解,判斷和評價,相互的滿意和不滿意,依戀和疏離,喜歡與厭惡等等心理體驗。青年教師應該努力給自己和學生營造這樣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生活的氛圍。

毛老師關愛學生,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在患病期間,她忍受癌症折磨,在病情惡化、無法握筆的情況下,通過口述,由家人抄寫的方式堅持撰寫凝聚一生教育心得的《心之育》一書,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這本凝結着毛老師一生心血的《心之育》不會被鑲上精緻的邊框高高地擱置書架上,因為它是一本所有教師都必須閲讀與學習的書,它將成為每位教師職業道德操行標準,幫助我們在三尺講台前不愧為人師。我相信《心之育》也一定會和毛老師的名字一樣,蓓蕾的芬芳永存天地間。

標籤:讀後感 心之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