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美術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校園1.09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學設計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美術教學設計心得體會1

説到美術,以前這是一個很陌生的詞語。因為那時的我們對美術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學校只重視我們的文化成績以至於把美術課都用來給我們上數學課。直到來到了第一師範學院,我們接觸了與美術有關的課程。覺得美術離自己很遙遠的同時,又覺得美術是一門很深奧的課程,並對此充滿了幻想與期待。學校開設了美術這門課程,我開始慢慢的接觸美術這門學科,並且逐漸的深入。從最開始的我對美術一概不知,慢慢的知道了如何進行簡單的素描,知道了水彩、水粉、美術字、簡筆畫、國畫、紙雕、陶泥等等。

以前上美術課老師也就是要我們隨便畫畫,也不教我們畫畫的技巧,所以也不是很懂得怎樣的去運用。而現在在第一師範這個學校我們的美術課是一點一點的從頭教起的,從理論到實踐,一邊講解一邊實踐,學的也快懂得也多掌握的更好。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句話是張容舟老師最喜歡説的。的確在這裏,我體會到了:美術,它視覺給我的衝擊美,給我的快感美以心靈深處的靈魂美。如水墨畫,它給了我對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薰陶;又如西方的油畫,它又給了我一些對世界畫面的清晰感、真實感。不同的國家不同時代給人的感覺是不一般的。猶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各有知趣。

還有對於將要作為國小教師的我覺得用處最大的是簡筆畫。簡筆畫的好處也有很多,簡潔性、生動性、可識性、快潔性等等。它可以運用簡單的線條、幾何圖形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動的畫,而且特別地簡單,又明瞭。簡筆畫還很好學,教小朋友也好、教成人也好,都很容易掌握。它的用處也很大,無論是生活方面還是工作方面,都能用到它。它帶給我們的好處還有很多……

還接觸了美術中別的一些類型,像水墨、線描等,但這些畫是比較難一點的。所以想學好美術就要先學好簡筆畫,因為簡筆畫是美術中最基本的,練好簡筆畫在去學習別的畫就會簡單的多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數銀飾。那一次我們那組的夥伴們為美術作業銀飾設計而忙到很晚,儘管我的手因為要使鐵絲牢固的原因而不小心導致出血了非常疼痛,但我們還是沒有放棄因為內心有希望。我們在製作設計的過程中都怡然自得,不管是過程如何艱辛,還是結果怎樣,我們都很開心。從完成美術作業的過程中,我懂得了做好任何事情,完成每幅作品,都需要認真的對待,只有用心對待,並且用自己的汗水腳踏實地,才能成功。

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在欣賞過程中,經過反覆觀賞品味,由表及裏地感受藝術品的豐富內涵,畫中美的動人的藝術形象和色調,不僅能使觀賞者得到視覺上的快感,而且可以從它的內容上體驗到作品中體現的情緒和思想感情,加深了對社會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能力,喚起了創造美的意念。因此,瞭解和欣賞祖國豐富的美術作品,可以使我們認識我國優秀的民族遺產,領會古代藝術美,從而產生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由於長期以來我們都是接受應試教育,中學時代對於美術也沒有很深的瞭解。對美術的瞭解也僅限於一週一次的美術課,所瞭解的也只是幾幅名畫而已,更別提美術鑑賞跟創作了。

我個人覺得在第一師範,經過兩年的美術學習,對於我個人的修養和美術知識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時也改變了我一直以來對於美術的觀念。以前我總認為美術並不重要,考試也不會考。只有專門學習美術的人才需要認識美術瞭解美術精通美術。但是現在我發現美術不是畫畫這麼簡單,其實美術可以表現很多內容,儘管絕大多數情況我自己都看不懂。

美術教學設計心得體會2

微課程”這個新生事物從國外到國內僅幾年間發展十分迅速,為何它如此受歡迎,通過多天的微課學習,體會頗深,也多了份見解,“微課程”,簡而言之就是以內容短小的多媒體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給我們呈現的形式是“小課堂大教學”。以下是我對微課程的幾點理解。

1、“微”,就是內容小:小現象、小策略、小故事、小教學;研究過程短:微問題微研究;製作腳本簡單,教師都會,做成視頻後,用時少,課程時間3―12分鐘為宜,一般都在5分鐘左右。

2、"微課程"主要針對教師專業發展,內容直接指向具體問題,關注"小現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題突出,一課一事,層層剖析,有深度,能啟發有思考。它是服務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學生的課餘學習和輔導的一種課程。

3、微課程的課程形態體現特定的價值主張和教育教學策略,貼近社會,聯繫生活,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4、一集"微課"的教學長度大約5分鐘左右,字數在300之間左右,語言簡潔,通俗易懂。現在社會信息量大,人們工作繁忙,時間長的學習大多不願意關注,只喜歡短小高效的內容,微課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時間學習。

5、”微課“主題突出、內容具體。一個課程就一個主題,或者説一個課程一個事;研究的問題來源於教育教學具體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學反思、或是難點突破、或是重點強調、或是學習策略、教學方法、教育教學觀點等等具體的、真實的、自己或與同伴可以解決的問題。

美術教學設計心得體會3

上週我有幸參加了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音樂美術教師培訓,培訓時間是4月23、24兩天,培訓地點在合肥師範學院。上午八點二十舉行了開班儀式,相關領導發表了講話併合影留念。下面我就此次培訓的具體情況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節課是教院的衞萍老師為我們做了一個關於教師心理健康調適的輔導,主題是做一名健康快樂的教師!告訴我們如何進行心理健康調適的策略。衞老師首先公佈了目前教師的心理健康現狀,接着通過很多具體方面,比如合理飲食、調節認知和情緒、如何合理的宣泄情緒、個人修養的提高以及學會寬容與合作,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師。這樣的心理輔導講座緊密聯繫教師羣體的普遍職業特點,對我們一線教師幫助很大,我也深深感受到,一個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教師這個羣體,平時教學任務繁重,面對越來越複雜的教育現象,內心時常感到壓力較大,時間久了,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而教師又是個育人的主體,如果教師自身心理存在問題,那麼將直接對他的教育對象(學生)產生不良影響,這一點必須引起我們每個人重視。有句話説得很好,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承載着教書育人的責任,既要有紮實淵博的學識,還要有能夠感染學生心靈的人格魅力,這就需要教師塑造自己健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長遠的發展。我的個人感受是,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有利於教師自身的發展、個人生活質量的提升以及職業幸福感的獲取,而且是一個高素質教師的必備素質,它關係到學生健康、長遠的發展。

第二個講座是關於中國小美術教學的研究,説的都是美術理論,説實話我感覺內容平淡而陳舊,與我們一線美術教師的教學相距甚遠。其實當我臨時接到要佔用週末兩天休息時間來培訓的通知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好不容易期盼來的週末又不能休息了,但轉念一想,既然是培訓,對我們應該也會有幫助的,所以又欣然接受了這樣的事實,我期望着能有所收穫,但下午這個課程顯然讓我很失望,所以就不多説了。

第三場講座是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的郝蔚舒老師給我們講解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國小美術課堂教學,內容針對性強,她強調了美術教學的三大課前準備工作:1、鑽研全部教材;2、瞭解學生、分析教學對象;3、物質準備。她還指導我們如何制定教學方案,並且指出很多美術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出現的三大問題,比如:教學目標分類混亂、課題教學目標與學科課程標準混淆、表述存在錯誤等,這些問題的指出很到位,讓我受益匪淺。

第四場是合肥師範學院教育系的李繼秀教授帶給我們的精彩講座,她主要談聽課與評課的有效操作。這個主題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每學期各個學校都大力推行各類教研活動,教研氛圍愈來愈濃,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但聽課評課這塊的教學研究卻有些盲目,很多教師聽課的時候抓不住要領,缺乏對課堂的深刻思考;而評課大部分時候也顯得過於潦草,要麼盡説好聽的,要麼説一些籠統模糊的套話。上課的老師壓力很大精神緊張,課堂變成教師表演的舞台,追求華麗、個性,而疏忽了課堂教學藝術的真正歸宿應該是學生,沒有真正貫徹聽課研討的實質精神。李老師生動而到位的講解讓我知道了聽課評課的準備,理解了現代教學觀、現代師生觀、學生觀、學習觀以及教學觀,這些都是評價一節好課的標尺。另外,聽課之前還要熟悉所聽課程,把握教材,瞭解有關教改的信息,做好聽課的心理準備,客觀公正的給予評價,因為,評價不是為了甄別優劣,而是為了促進教師的發展,促進教研的發展。

此次培訓總體讓我感覺很有意義,也讓我收穫很多,感謝上級教育部門給予這樣學習的機會,也感謝給我們上課的幾位專家教授!最後用一句話概括:做一名快樂的教師,做一名善於思考的教育工作者

11月份參加了國培計劃---美術教師遠程培訓,讓我深切地認識到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第一線的美術教師,只有不斷地吸收先進教學理念,掌握富有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雖然是遠程培訓學習,自我感覺是受益頗多。根據美術教學中教學領域進行指導。

美術教學設計心得體會4

微課程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教師成長的新範式,通過製作微課程,教師們不斷深入反思,不斷歸納總結,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多媒體的呈現方式、5分鐘的學習享受讓更多的教師愛上了微課程。製作微課程也讓教師在培訓中從消費者變成了生產者,藉助微課程這一工具,老師們可以將隱性成果顯性化、顯性成果標準化、研究成果傳媒化、科研門檻草根化。

李玉平:劉校長的“四化”總結得非常好,微課程正改變着許多學校和地區的教師成長方式。學校一般都有固定的`寫作任務,但寫的過程中有幾個不容迴避的問題:

論文與故事:不論書寫還是閲讀,教師都更喜歡故事,但現實似乎在開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要求教師寫論文,背景、意義、價值、理論依據……出發點是好的,但問題是用對專業工作者的要求來要求教師,是不是不太現實?

數量與質量:筆記、心得、論文、故事……類別不少,但質量關注不夠,缺少引領、點評,更缺少課程化開發,所以故事寫了不少,但究竟發揮了多少作用?

成果與傳播:教師的文章中不乏優秀作品,但因為缺少再開發的意識,最終成果往往停留在“經驗層面”。經驗背後的策略、策略中的風險、經驗推廣的關鍵元素,研究得不夠,所以最終“典型經驗可以打動人,但很難複製”。

所以,我們鼓勵教師基於自己已有的實踐經驗,嘗試進行精細化加工:文章中發現經驗――閲讀文章,尋找出最有價值的經驗;將經驗變為成果――對經驗進行深度追問,抽出策略、方法等;對成果進行課程化開發――將成果進行“課程化”開發和“可視化”開發,變成微課程。

上面的三步表面上是對文章的精細加工,事實上是對成果的深度反思、梳理,是一種更具價值的研究。以湖北宜昌天問學校的教師為例,他們每週寫一篇文章,幾年來積累了大量的文章。今年假期,他們開始對自己過去的“每週一得”進行梳理,結果發現尋找真正的成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教師們經過一個假期的思考和開發,最終形成了“班級文化微課程系列”“學校管理微課程系列”,這些成果的背後是教師研究能力的提升。

微課程的開發,意味着教師成長方式的變革。再舉一個讀書的例子:吉林希望國小以前鼓勵教師讀書、寫心得體會,後來要求教師研發微課程,將書中作者的策略或好故事用微課程的方式梳理出來。這樣一來,教師閲讀的數量少了,但是深度卻不一樣了。比如他們把《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中雷夫的策略開發成《閲讀的策略》《教學的策略》等10集微課程,將雷夫的故事轉化為策略,這樣大家學起來就簡單多了。這也實現了“教師由學習者到開發者、創造者”的轉變。

美術教學設計心得體會5

微課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輔助教學的方法,很多老師將這種方法應用到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怎樣才能製作成一個完整的、適應教學需求的微課呢?

以前總覺得微課的製作應該與常用的多媒體課件差不多,雖有過相關的培訓,但是對微課的認識還是不夠深刻,所製作的微課感覺比較粗糙,雖能闡明所要講的知識點,但是還存在問題。通過本次系統的學習,讓我對微課的製作有了更新的認識。

微課的設計是製作微課的一個重要方面,製作微課時,首先要製作課件,怎樣才能設計好課件呢?微課中課件的製作不同於常用的課件製作,它要求我們用簡潔的語言準確的描述所講的知識,而不是像上課時需要詳細的寫出所有的語言,只有簡潔、清晰的語言才更利於學生的記憶,而且我們在語音上要形象。在設計課件時,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具體到形象,充分發揮形象的多媒體元素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信息加工,才能更有效的幫助學生學習。所以,在以後的信息技術課件製作中要錘鍊語言,以達到簡潔、清晰、形象。

色彩搭配是微課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之一,塔配的功能是襯托、突出主體信息,增強課件的藝術性。在設計微課時,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要讓文字的色彩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又不顯得雜亂,讓人覺得整個畫面色彩過多。

好的微課在設計中要注意的問題還很多,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應用,不斷髮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才能製作出更適合學生學習的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