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政治課教學中如何正確運用“討論式”教學法

校園1.99W

政治課教學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中,廣大教師逐漸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即採取一味“滿堂灌”和單純“注入式”的教法,而是不斷探索新教學方法,更注重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施政治課的素質教育。其中,“討論式”教學法是廣大政治教師所樂於採用的一種新方法。

政治課教學中如何正確運用“討論式”教學法

所謂“討論式”教學法,就是對一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知識、觀點由教師擬出問題,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知識和思想的交流、切磋乃至爭辯來達到教學目標的方法,其主要模式是:教師擬出問題→學生展開討論→選出代表發言→教師總結髮言。“討論式”教學法如果能正確運用,有助於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有助於澄清學生的一些模糊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總之,“討論式”教學法使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都能得到很大改進,能克服應試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但是,就目前的政治課教學實踐來看,並不是所有的政治教師都能正確運用“討論式”教學法,而是有少數教師運用此法時僅僅流於形式,尤其是在公開課中。比如某些教師為了顯示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於是便設計一些過於簡單、瑣碎、缺乏思維價值的問題,問題提出後,學生展開討論。但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學生往往不用思考,答案就脱口而出,或只要在教材上讀一兩句使可獲得教師的首肯,這樣的討論,從表面上看,學生很投入,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但從實際效果看,不僅激發不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甚至還培養了他們思維的惰性,也影響了教學效率,説得更嚴重一點那就是浪費課堂時間

一堂成功的討論課應具備以下條件:(1)討論的目的已達到;(2)所有學生,包括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真正調動起來;(3)教師的方法運用得合理得當。那麼該如何正確運用“討論式”教學法使討論課獲得成功呢?筆者想就“討論式”教學法模式的四個環節即教師擬出問題、學生展開討論、選出代表發言、教師總結髮言來分別談一些看法。

一、教師要精心擬出討論題

討論題的'選擇直接關係到討論的成敗。因此,教師應該精心擬出合適的討論題,這是一堂成功的討論課的首要環節。筆者認為教師所選的討論題應具備以下條件:(1)要具有代表性,使大多數學生都能理解和接受,而且要緊密聯繫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實際。(2)要選準切入點,使學生有話可説,避免無所適從,無從答起(3)要有梯度,有層次,適合全班不同層次學生的認識水平,使全班學生都能投入到熱烈的討論中,達到整體參與,普遍提高的目的。(4)要結合課堂實際,適時使用。如果討論是在講授新課前使用,那麼討論題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該堂新課的興趣;如果討論是在講完新課後進行,那麼討論題要能夠幫助學生整理本課知識點,理清各知識點的邏輯聯繫;如果是專題討論,那麼教師應在上一節課後佈置本節課的討論題,並讓學生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做好社會調查,準備好討論提綱,以便討論時有言可發。例如:有一位老師在講授《矛盾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這一框內容時,在講授新課前用幻燈投影出有關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健兒們獲得金牌的情況,然後出示討論題:有人説:“成功等於三分機遇加上七分天才。”也有人説:“成功等於三分天才加上七分機遇。”你們認為哪種説法有道理?該題一出,由於結合學生實際,學生立即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開展激烈的討論。在此基礎上,教師接着講授新課內容,水到渠成,學生欣然接受。另有一位教師在講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這一框內容時,在講授完新課內容以後,用幻燈投影出某國有企業由於經營管理不善而瀕臨破產的一份材料,然後出示討論題:如果你是該企業的廠長,應如何想辦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該題一出,由於結合社會實際,學生立即認真思考,展開熱烈的討論。顯然,這些設計討論題的方式是值得借鑑的。

二、真正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

真正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這是“討論式”教學法成功的關鍵環節,也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關鍵。目前的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採用“討論式”教學法流於形式,除了上面提到的擬出過於簡單,缺乏思維價值的問題以外,還表現在沒有真正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時間上沒有給予充分保證,討論題一出示,有的學生還沒有充分思考,教師就已宣佈討論結束,這種情況在公開課中較常見,由於教師沒有合理掌握時間,所以使討論流於形式,走過場。另一種情形是在討論的過程中,絕大多數情況是教師提問,學生討論答問,而很少有讓學生自己提問的。一直以來,教師提問、學生答問被認為是學生主體作用的體現,事實上,這一過程中,學生還是處於被動地位。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應體現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髮問並展開討論。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歷史的進程表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具有意義,所以,在“討論式”教學法中,可以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後由提出問題的學生充當“老師”,指定其他學生甚至老師回答問題,這種做法能極大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提問的主動性,真正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例如在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的內容時,有一學生提出:“集體主義對市場經濟的作用屬不屬於宏觀調控的範圍?”一教師在肯定此問很有水平後,讓全體學生自由討論幾分鐘,然後由提出問題的學生充當“老師”,指定其他學生回答。課後,這一學生還為能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而自豪。

三、選出代表發言要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道德的核心是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尤其是成績相對滯後的學困生。素質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髮展的全過程。所以,在“討論式”教學法中,教師不要總是把發言的機會留給優等生,而要積極誘導和鼓勵“學困生”發言,並且對他們發言中的正確部分或閃光點,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以增強他們發言的自信心,而且這樣做還可以防止那些學困生因得不到發言機會而放鬆思維的緊迫感,隨便“安全休息”,降低聽課效率的情況,從而有助於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以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

另外,學生代表在發言時,教師應提出要求:必須運用書本中的政治術語,語言表達要規範、流暢。這樣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去記憶、鑽研教材專業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識記、表達能力,這也應該是素質教育的題中之義。

四、教師總結髮言要有充分準備

有的教師在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對提出的討論題自己心中無數,在學生討論完畢後,教師的總結髮言語無倫次,主次不分,條理不清、思維混亂。這樣的後果往往會導致挫傷學生下一次討論的積極性甚至會降低教師的“威信”,所以教師在課前設計討論題時一定要準備充分,認真鑽研教材和教學大綱,甚至還要設想好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以不變應萬變。作總結時要突出重點,思路清晰、表述規範、言簡意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聽了以後能夠對本堂課討論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全面的瞭解,真正感覺到討論以後經老師總結點撥恍然大悟、豁然開朗,這樣的討論課才會深受學生喜愛。

以上是筆者對政治課教學中正確運用“討論式”教學法的幾點看法。當然,“討論式”教學法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今後在廣大政治教師的努力實踐中,“討論式”教學法將不斷完善,不斷創新,不斷提高,使其真正成為實施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