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下宮之難的介紹真相是什麼

校園9.56K

晉景公即位後,利用諸卿族之間的矛盾,於公元前583年對趙氏痛下殺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下宮之難”。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下宮之難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下宮之難的介紹真相是什麼
  下宮之難的介紹

下宮之難,又稱下宮之役、原屏之難、莊姬之亂、孟姬之亂,據《左傳》、《史記·晉世家》是指前583年晉國趙氏家族原屏兩支被滅,趙武一系奪回宗主的歷史事件。

此事對趙氏打擊不小,直到晉悼公時期趙武才讓家族復興。

《史記.趙世家》《史記.韓世家》誤記其事發生在前597年,虛構出“趙氏孤兒”的傳奇故事,不過趙武復立確實是在前583年。

《國語.晉語九》:夫郤氏有車轅之難,趙有孟姬之讒,欒有叔祁之訴,範、中行有亟治之難,皆主之所知也。

《左傳.襄公21年》:趙氏以原、屏之難怨欒氏。

  下宮之難的真相

1、《史記》的自相矛盾是由於採用了不同來源的資料。

如上,《晉世家》的來源可能是《左傳》或者晉國的歷史資料,因此於《左傳》大體吻合。而《趙世家》與《韓世家》則可能採信的是趙國的歷史資料(《世本》)與韓國的相關資料。

而“趙氏孤兒”故事在趙國史書裏面的“演義”,則無疑是出於趙國人對祖先事蹟的掩飾與美化。試想,趙國國君的直系祖先、老祖母趙莊姬與自己的旁系祖先趙嬰通姦,這説出去無論如何是祖先的恥辱、也是自己的恥辱,但是趙氏的那場劫難是無法抹殺的,於是就把一切責任推到了一個“屠岸賈”的人的頭上。屠岸賈不屬於當時的任何一個強大家族,即使真的是當時的司寇,並且真的參與了陷害趙家的行動,其實力和能量也是相當有限,因此《左傳》中根本沒有提到這個人。而《左傳》的作者引用的可能是春秋末期晉國的史書,所以沒有什麼單獨特意為趙家掩飾的必要,一切都如實記錄的。

而司馬遷為什麼在《晉世家》、《趙世家》與《韓世家》中保留兩種截然不同的説法呢?似乎也不能武斷地推斷為他的粗心和不負責任,更大的可能是:他在看到晉國、趙國、韓國乃至魏國史書的不同記載後,一時懶於或者難以判斷事實的真相,乾脆本着存疑的態度,就把兩個版本的“趙氏孤兒”故事雙雙留給後人,讓他們自己去判斷好了。但無論如何,在不同章節中出現如此重大的矛盾而不分析或者説明一下,總是體例上的一種不負責任。

2、“趙氏孤兒”故事是否還有迷失的真相?

但是,太史公難以判斷兩個不同“趙氏孤兒”故事版本,似乎也有更為深層的原因存在。雖然《左傳》明言故事發生在前583年,但實際上,從前597年的邲之戰,趙朔這個人在《左傳》中就似乎失蹤了,沒有任何記載,於是我們只能根據其他地方中的記載來推斷趙朔的卒年和最後階段的活動。也就是説,《左傳》關於趙朔的死亡很可能也存在隱晦不説的情況。

而且,那些被隱晦的內容很可能十分難言,是趙家的難言之隱,甚至同時也是晉國國君的難言之隱。否則,單單為趙莊姬與趙嬰通姦,趙國的史書似乎也沒必要做如此重大而漏洞百出的“改編”,一種可以考慮的情況是,趙莊姬與趙嬰早在趙朔生前就已經開始私通,為了更加“方便”,他們合謀害死了趙朔這個障礙。而作為“趙氏孤兒”的趙武,也很可能是莊姬與趙嬰通姦的產物,而不是趙朔的.兒子。這樣的事件對趙家的子孫來説無疑構成奇恥大辱,因此才有拼命掩蓋和“修正”的必要。

當然,一切都只是無稽的猜測而已。但我相信,關於趙朔的死,真的還有一些關鍵的事實被時間埋沒了,這個真相也許比“趙氏孤兒”的戲曲、甚至比我們的任何想象更加傳奇……

  下宮之難的左史對比

兩個故事的主要分歧這兩個故事的差異實在是太大了,最根本的差別在於:

(1)時間。關於趙氏劫難發生的時間,《左傳》與《晉世家》記為前583年;而《趙世家》與《韓世家》則記為前597年,整整早了14年;

(2)關於加害人。前者記為趙莊姬與欒、郤兩家,對屠岸賈沒有任何交代;而後者記為屠岸賈與“諸將”,而對趙莊姬與趙嬰的醜事沒有任何交代。

(3)關於被害人。前者記為趙同、趙括;而後者記為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多了兩個。

——至於其他情節,差異也很巨大。

通盤分析,個人以《左傳》與《史記·晉世家》的記載為可信;而史記中《趙世家》與《韓世家》的記載漏洞太多,基本不可信,理由如次:

1、《趙世家》的記載與《左傳》所載其他部分不合處太多:

(1)關於趙武的年齡。《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記載,前542年春,魯國的叔孫穆子説:“趙孟將死矣……且年未盈五十,而諄諄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叔孫穆子參與趙武的會盟在前543年,根據這個記載,趙武在前543年不滿50歲,則其出生大致不會早於前592年。而根據《趙世家》的説法,趙朔於前597年即死,則趙武的出生不可能晚於前596年;

(2)關於趙同的活動。《左傳》記載:前594年,晉軍打敗了赤翟並下滅了赤翟建立的潞國,派趙同到周王朝那裏去獻俘虜,周的劉康公看見趙同十分傲慢不敬,就預言:“不及十年,原叔(趙同)必有大咎(大難),天奪之魄矣。”而而根據《趙世家》,趙同此時早已被殺,不可能如周獻俘。

(3)關於趙括的事蹟。《左傳-成公三年》記載:晉景12公年,即前588年,“晉作六軍。韓厥、趙括、鞏朔、韓穿、荀騅、趙旃皆為卿,賞鞍之功也”。但據《趙世家》,趙括已經死了9年了。

(4)關於趙莊姬。《左傳》記載:前587年,趙嬰因與趙莊姬私通。而《趙世家》對此並沒有任何交代。

(5)關於趙嬰的歸宿。《左傳》記載:前586年,趙嬰因與趙莊姬私通,於前586年被放逐至齊國。而據《趙世家》,趙嬰已死於前597年。同時,對趙莊姬與趙嬰的醜事,《趙世家》並沒有任何交代。

《左傳》的上述記載分散、繁雜而具體,應該可以排除生造的可能,而《趙世家》與之盡皆矛盾,似乎不可理解。

2、《史記》不同章節的內部矛盾

(1)《晉世家》與《趙世家》的矛盾。《晉世家》記載:“(晉景公)十七年,誅趙同、趙括,族滅之。韓厥曰:“趙衰、趙盾之功豈可忘乎?柰何絕祀!”乃復令趙庶子武為趙後,復與之邑”。這個記載與《左傳》完全吻合,但司馬遷在《趙世家》中又記載了與之完全矛盾的事件。一方面説明司馬遷的粗心,同時表明他自己對《趙世家》中的“美麗傳説”似乎也不大有信心。

(2)關於趙旃的結局。按照《趙世家》的説法,屠岸賈陷害趙家,罪名就是他們曾經殺死了晉靈公。但是親手殺死靈公的是趙穿,這點《趙世家》也明確記載了,趙旃就是趙穿的親兒子,按照這個邏輯,趙旃無疑是罪魁禍首,但是在《趙世家》中,被殺的卻沒有這個主犯後代,只有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這無論如何也是不合常理和邏輯的。

(3)關於“趙嬰齊”的名字。《左傳》裏趙嬰又名“趙嬰齊”,有人認為“趙嬰齊”是真名,而趙嬰的稱呼是為了和兩個哥哥“對稱”,是省略的稱呼。這個説法似乎值得懷疑:第一,古人取名字,一般兄弟的名字大體字數都是相同的,不大可能出現哥哥叫“趙同、趙括”而弟弟突然叫“趙嬰齊”的現象;第二,即使他真的本來就是“趙嬰齊”,後來又流亡齊國,如此巧合,讓人難以信服。因此比較合理的解釋為:趙嬰流亡齊國,所以後人在名字後面加上地名,才叫“趙嬰齊”,這種叫法在當時是正常的。而《趙世家》一方面沿用“趙嬰齊”的名字,一方面又否定了他流亡齊國的事蹟,未免自相矛盾。

3,《左傳》記載內容的一致性

標籤:下宮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