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歷史解讀

天津天后宮的介紹地址是什麼

天后宮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歷經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羣,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宗教建築。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天津天后宮的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天津天后宮的介紹地址是什麼
  天津天后宮的介紹

天后宮是天津市現存的著名道教宮觀,主要是為了祭祀道教女神天后。它位於該市南開區古文化街中段,原名天妃宮、小直沽天妃宮、西廟、娘娘宮。

天后宮坐西朝東,面臨海河,最初創建於元朝(1206-1368年)時期的1326年,後來的朝代又多次重修。從東向西,主要建築包括戲樓、幡杆、山門、牌坊、前殿、大殿、藏經閣、啟聖祠以及鐘鼓樓、配殿和張仙閣等。主體建築是大殿,建造在高大的台基之上,中間面闊3間,進深3間,7檁單檐廡殿頂,前接捲棚頂抱廈,後連懸山頂鳳尾殿,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木結構建築風格。該建築羣是中國三大天后宮之一,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宮之一。

天后宮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歷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員娛樂聚會的場所,除了舉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的儀式外,還經常有各種中國特色的酬神演出。據説在每年農曆3月23日為天后媽祖的誕辰,這裏經常舉辦民間花會,吸引了很多遊人。

早在1954年,天后宮就被天津市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政府又重新修復天后宮,把它作為民俗博物館對外開放。

  天津天后宮的文化淵源

俗稱"娘娘宮",原名"天妃宮",宮內從元朝始為天津道教歷史三個派別之一清微派為主,在天津舊城區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如今的古文化街上。始建於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明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為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天后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宮內供奉着天后娘娘。天后在古時被人們稱為護海女神。傳説她是福建莆田人,水性極好並經常駕船出海搭救遇難的人,故被後人敬為女神。農曆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這時都舉行“皇會”,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百戲雲集,熱鬧非常。現存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宮及宮 南、宮北大街,全長580米,寬7米。這裏的`建築大多是仿清代民間小式建築。街內有近百家店鋪,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古舊書籍、民俗用品、傳統手工藝品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刻磚劉磚刻等都在這裏設了專門店鋪。天后宮如今已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介紹天津的歷史沿革,陳列着各種民俗風情實物。

  天津天后宮的歷史由來

天津天后官建立迄今660多年,一直香火很盛。船户來往必定祀禱,遠近百姓多來祈福,熱鬧極了。有古人的詩可證。元代張翥有首詩《代祀天妃角次直沽作》描寫了拜禱天后盛況:“曉日三漢口,連檣集萬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入廟靈風肅,焚香瑞氣高。使臣三奠畢,喜色滿宮袍。”元代朝廷封了天妃,又派官員代祀,可見上層人士對天后娘娘的尊重。來祭禱的人中更多的是船户,清人汪沆《津門雜事詩》有“天后宮前舶賈船,相呼郎罷禱神筵”的詩句。清人蔣詩《沽河雜吟》有“劉家巷裏如雲舶,部禱靈慈天后宮”的詩句。他們描寫的都是江海船工祭祀天后的熱鬧情景。農民也來給天后娘娘進香。孟韞徽《津門雜詠》説:“三月村莊農事忙,忙中一事更難忘,攜兒結伴舟車載,好向娘娘廟進香。”可見農民來進香時也是成羣結隊。清人崔旭《津門百吟》有首詩對祀奉天后的情形帶有總結性:“飛翻海上著朱衣,天后加封古所稀。六百年來垂廟饗,海津元代祀天妃。”這首詩算是概括了600多年來從朝廷到民間敬奉天后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