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5篇(推薦)

校園2.26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5篇(推薦)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

大人都忘了,他們也曾經是小孩,他們的口袋裏,曾經藏有各種怪獸,他們的腦袋裏,曾經浮現奇幻彩虹。“每一個小孩都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故事書。”大人説。“每一個大人都是一本呆板無聊的教科書。”小孩説。大人永遠搞不懂小孩的內心世界,那個世界到底是一隻美麗飛舞的蝴蝶,還是一頭乖戾難馴的野獸。小孩才懶得去弄清楚內心世界,內心世界只交給內心世界。內心世界的留白在小豆豆的身上得以顯現,追隨小豆豆的腳步,瞭解我們那不曾知道的窗邊。

《窗邊的小豆豆》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不僅僅在於書是作者對於自身童年的描述,更在於她的獨有的風趣。該書講述了小豆豆(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裏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裏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故事的許多片段都會在我的腦海中呈現畫面,看着小豆豆做出的一件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不經有時會笑出生來,那獨屬於童年的天真與童趣。

“記得小豆豆第一次見校長,小豆豆滔滔不絕地講了四個小時。校長一會兒笑,一會兒點頭,一會兒又説:“還有呢?”因此小豆豆更高興了,便一個勁地講了下去。小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親的人。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人用這麼長的時間來聽自己講話。而且在這麼長時間裏連一個呵欠也沒打,絲毫也沒有厭倦的表示。就像同小豆豆談天一樣探着身子非常認真的聽她把話講完。”這不由的讓我想起,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學會了自己説,用説傳遞知識給幼兒,而忘了聽幼兒説。作為新教師的我不曾有過長時間聆聽幼兒的故事,我也曾想,如果遇上,我是否也能像小林校長那樣,做一個享受的聆聽者,然而答案卻是不確定的,也許會,也許不會。我往往想要用自身知識去傳遞給幼兒想要的,而慢慢忽視了去聽他們需要或者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正如我們的創意美術,每個幼兒創作出來的作品都是不一樣的,而對於老師的解讀老説,也許會不自然的就聯想到,我們想要讓幼兒表達的事物,而在幼兒的眼中,卻有不一樣的設計。記得我帶領着幼兒創作跳舞的水珠,三原色的拼撞,有的説我畫的是一隻大龍蝦,有的説我畫的是小女孩在跳舞,他們都有一個獨屬於他們創作的故事,在聆聽他們的故事中,你會發現,他們創造出來的作品,正如他們的描述一樣,很像。然而僅憑着我們的眼睛卻是很難理解,試着去聆聽幼兒,聽聽他們想要敍述和表達的事,給幼兒一定的想象留白空間,專屬於他們的內心世界。

回想“小豆豆在上廁所的時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錢包掉進去了,於是,她找到一個長把舀子,費力地打撈她的錢包,地上已經堆滿了穢物,錢包連個影子都看不見,校長先生路過這裏,問明情況之後,對小豆豆説:“弄完之後,把那些東西都放回去。”以前的我,可能一瞬間萌生的念頭,也許會讓小寶貝放棄打撈,因為知道這樣不會找到錢包,也因為我們知道這結果,而勸解着幼兒在沒有嘗試過程就放棄了。殊不知在我們勸其放棄的同時也就勸其放棄了去嘗試,去探索的機會。正如我的小時候,爸爸媽媽老是害怕我受傷,常常會選擇把我待在他們的身邊,雖然沒有危險,然而我也失去了與同伴遊戲的機會。然而在與幼兒相處的這段時間內,也讓我感受到幼兒特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記得晨間鍛鍊時,我們的玩具是廢舊的輪胎,我們有一對寶貝創新了玩法,不僅僅停留在滾輪胎,跳輪胎,而創造出了輪胎呼啦圈,一個朋友高舉輪胎,從另一個小朋友的輪胎穿過,剛看到這個場景,我的內心是擔憂的,小班的孩子力氣小,輪胎對於他們來説較重,並且還需要舉過頭頂,我試圖想要去勸解幼兒換一種玩法,而看着他們玩的很開心的笑臉中,我又止住了腳步,在持續觀察的遊戲中,也讓我理解,幼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當他們知道是危險的時候,他們會感到害怕,而不是依舊想要去做完他。試着給幼兒嘗試新事物的機會,他們會給你不一樣的驚喜,而作為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為幼兒減少或者消除隱形的安全隱患,然後在危險的情況在適宜介入,做幼兒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

“你真是個好孩子”也許這是小豆豆第一次被表揚的話語,在別人眼中是魔鬼的小豆豆,但在小林校長的眼中,卻是一位獨一無二的天使。有着自己的獨特之處。身為教師的我們,更需要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發現幼兒的閃光點,也許你不輕易的一句話,在他們心中卻有着不一樣的作用。幼兒沒有好壞之分,他們只是有的表現的乖巧懂事,有的為調皮可愛。然而,他們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老師需要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且讓閃光點放大,讓幼兒有着獨特的存在感。

真實童年,細微描述。一件件有趣的事浮現眼前。正如幼兒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一樣,我們正努力創造一座屬於幼兒的巴學園。做自己想做的事,感受獨屬於童年的純美與真實。用心感受愛,用微笑感染愛,用感動暖心愛。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2

第一次接觸《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因為工作室主持人陳君玲老師的推薦,可當我捧起這本書讀了以後,卻讓我愛不釋手。這本書講訴了作者上國小時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窗邊的小豆豆》不僅帶我走進了豆豆的世界,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小豆豆是“特別的”,但她也是幸運的,因為在她的生命中,除了有一位理解自己的母親之外,還遇到了小林先生如此出色的教育家。

一、母愛,守護孩子的心靈

每個母親都會愛自己的孩子,但每個母親愛孩子的方式卻是不一樣的。小豆豆有一個理解孩子的媽媽,我覺得小豆豆的媽媽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小豆豆在第一個國小被勸退,直到二十歲之後才知道自己的這段經歷。作者在後記中寫道:“如果,當我還是一年級的國小生時,媽媽就對我説‘怎麼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要你了!’那樣,當我第一天走進巴學園時,會是多麼沮喪而惴惴不安啊!那生着根的校門、電車教室,在我眼中肯定不會那樣有趣了。”此外,書中還多次提到母親在平時生活中滲透對小豆豆的愛。例如,當小豆豆被勸退時,母親會感到不安;為小豆豆精心準備“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午餐;給小豆豆編喜歡的麻花辮;當小豆豆在玩耍時弄破衣服或是掉入廁所掏口及灰泥堆的時候,她會理解孩子愛玩及好奇的天性,裝作相信自己女兒所説的話,輕描淡寫地迴應……小豆豆真是幸運的,能有這麼一位智慧的媽媽。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的教育其實是很重要的,它滲透到人的骨子裏,影響着人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對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有着重要的影響。正是小豆豆媽媽的母愛,守護了小豆豆心靈的健康成長。

二、師愛,守護孩子的心靈

在小豆豆的生命裏,還有一位對她影響重大的人,那就是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小豆豆遇到小林校長是幸運的。小林校長經常説“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書中所提到的小林校長的人格魅力與獨特的教育理念,讓我心悦誠服。

(一)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

當小豆豆第一次到巴學園見到小林校長的時候,小林校長並沒有把小豆豆當成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而是把他當成自己的朋友,當成一個有思想的成年人來對待。雖然小豆豆只是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但小林校長卻認真地聽了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的話,而且,這麼長的時間裏,校長先生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無論是之前,還是這以後,再也沒有一個大人這麼認真地聽小豆豆講話了。可見,小林先生是多麼地尊重孩子!真誠的傾聽,源於對孩子的尊重,孩子會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

(二)細心地呵護孩子的心靈,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巴學園裏除了小豆豆之外,還有許多特別的孩子。但無論哪一個孩子,小林校長都會細心地去呵護,給予每個孩子足夠的信心。泰明是一個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孩子,但是小林校長從來沒有讓孩子們感到他的缺陷而嘲笑他,也沒有讓泰明感到過難堪;高橋是個侏儒,當他站在比自己還要高的跳馬面前而不知所措時,小林校長鼓勵他説:“沒關係,你能跳過去的,絕對能跳過去的!”,以此來增加他的信心,在學校召開的.運動會上,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卻總是第一名,使他成為了每一年運動會中的明星,原來校長先生就是為了高橋這樣的孩子而設立各種各樣比賽項目的,這些都大大的鼓舞了高橋戰勝自己的信心。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從明治大學的電氣工學系畢業,並且有一個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

(三)善待“可愛的缺點”。

小豆豆在上廁所的時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錢包掉進去了,於是,她找到一個長把舀子,費力地打撈她的錢包,地上已經堆滿了穢物,錢包連個影子都看不見,校長先生路過這裏,問明情況之後,對小豆豆説:“弄完之後,把那些東西都放回去。”我想:如果我們看見這番情景,一定會阻止小孩子的,怕他們弄髒了衣服,污染了環境,或者會幫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説“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當校長看到孩子犯錯時,並沒有馬上訓斥,而是問明情況,巧妙地讓孩子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任。小豆豆有優點也有很多的缺點,但校長先生每次見到她,都對她説:“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是他的寬容、博愛讓小豆豆在巴學園裏一點點成長,成了一個被大家接受的孩子。

母愛與師愛守護着小豆豆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人師、為人母,《窗邊的小豆豆》帶給我很多的感悟。從這本書中,我收穫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同時也還有很多東西是我還未從此書中品位出來的,也許再次品讀時,又會有一番新的理解吧。也許我不能成為小林校長那樣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讀了此書後,對於身邊的“小豆豆”我一定會更加用心好好地給予引導,讓孩子們像小豆豆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做孩子心靈的守護者,讓他們的童年更加多姿多彩!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3

懂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書評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本書是中國史上銷量最好的書,你猜想書裏會是什麼內容。《窗邊的小豆豆》據説是日本史上銷量最大的書,它講的是一個孩子的故事。

這本書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記錄自己小時候在巴學園的一段真實時光。因為年幼好動頑皮,在國小一年級被視為“問題兒童”而退學,後來轉入巴學園這所國小,在這裏,她不再是“問題兒童”。她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性、愛好、性格學習,交朋友,玩耍。這為她以後傑出的一生奠定了人格、尊嚴的基礎。故事很簡單,你想,一個小孩子上國小的故事能有多麼的複雜,我們也不會從故事裏就可以看出,以後小豆豆會成為一位傑出的女性,也許她很平凡,但只要幸福就行。提下為小豆豆創造了理想的學習環境至關重要的幾個人。

校長,小林宗作,我大開眼界,這個世界上原來有如此熱愛教育,熱愛孩子的教育家,他的愛轉化為尊重和理解,他甚至比孩子更懂孩子!現在我的眼前浮現一幅畫:一位穿着一套樸素,整潔,走了型的黑色西裝,面帶微笑,毫不思會漏風的牙齒,身體稍微前傾,專注的聽一位國小一年級的學生講話,整整四個小時。我能想象,即使認為最愛自己孩子的母親也很難做到這一點。小豆豆不小心把心愛的錢包掉進了廁所,為了找回來,自己找來工具,打開化糞池的蓋子,自己掏起糞便來。天那,要是大人看到了這樣的情況,孩子早就捱罵挨批了,髒死了,臭死了,掉進去了怎麼辦,然後惡狠狠的阻止孩子。小豆豆心裏怕的就是這樣,可是,她的校長看到了這一幕只是説了句:“記得把掏出來的掏回去!”小豆豆最後雖然沒有找回自己心愛的錢包,但因為這句話,她那天非常心滿意足。如果是我看到自己的孩子這樣掏糞,我肯定會用大人的權威制止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校長還專門為孩子設計韻律操,為小兒侏儒症的孩子設計運動會,看到一生付出心血的巴學園組後毀在戰爭中,他説:下一次,建一個什麼樣的呢?我第一次感受到戰爭的無情,我想他的心是痛的,然後他卻看向了未來!他對教育的熱愛體現在一言一行中,提現在流動的熱血裏,小豆豆就是遇見了這樣的`校長,才告別“問題兒童”,找回自己。如果小豆豆轉入另外一所學校,不懂她,那麼她依然會被定義為“問題兒童”,如果小豆豆的童年一直揹着“問題兒童”的標籤,她會感覺快樂,幸福嗎?

小豆豆的媽媽,讓我佩服的女性。如果自己的孩子學校辭退,已經不再是説一個小孩表現不好,而是説這個孩子品行有了嚴重問題。母親會覺得非常的羞辱,羞辱會化為憤怒,接着指責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可是這位母親是那麼瞭解自己的孩子,她知道自己孩子身上的這些是問題,但不是錯誤,是孩子天性的表現。為了孩子的自尊心,她把小豆豆被學習辭退這件事情滿了20年,她沒有讓小豆豆知道自己重新選擇新學校時的不安,就是想讓小豆豆知道,她不是問題孩子。她是那麼信任自己的孩子,小豆豆要零花錢買書,她從來都不多問,就給。小豆豆要零花錢其他東西,她只是問了下買了什麼,小豆豆和自己的狗狗玩,耳朵被狗狗咬掉了,小豆豆害怕狗狗會被送走,要求母親答應她不要把狗送人,母親深知孩子內心的需求,答應了她。我不經想,在那個年代的日本(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她接受的是怎樣的教育,才能讓她如此通情達理,甚至高瞻遠矚。因為戰爭,家裏的物資貧乏,身為小提琴家的丈夫如果為軍隊演奏軍歌,就會獲得物質回報,但他不願意。妻子沒有多説什麼,她説食物總會有的,能説出這句話是多麼的不容易。我認為這位母親的偉大還體現在這裏。她從來不勉強自己的丈夫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而她也用同樣的態度養育自己的孩子!

作者後來成為了亞洲唯一一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離不開小時候校長的愛護和引導,校長不視她為“被辭退的問題孩子”,而用自己的愛心愛護她引導他,他説:“你是一位好孩子,你們大家都是一樣的,無論做什麼事,大家都是一樣的。”

更因為一個懂她的母親在背後信任她,支持她,尊重她。優秀人格的培養是離不開別人的引導和鼓勵,嘲諷、指責 、打罵只會造就一個自卑、任性、懦弱的人。

故事很平淡,但是不平凡。

小豆豆的母親一直用她的精神指引我,讓我學習成為一名更懂孩子的母親。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4

一個百般無聊的晚上,我隨手在女兒的書架上抽了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想打發一下時間,但沒看幾頁,我已深深地被裏面的人物和故事情節所吸引,並一口氣讀完了它。

《窗邊的小豆豆》是作者黑柳徹子上國小時一段真實的經歷。在文章中,作者從小就是一顆令學校老師頭疼的“怪味豆”。上課的時候,她總是把課桌蓋開開關關地弄上百遍,只因為學校的課桌和家裏的抽屜不一樣,;她會在繪畫時,在桌子上留下道道蠟筆印;她會坐在窗邊朝着馬路上的廣告宣傳員大叫,只為看他們表演一會兒;……陽光一樣燦爛的天性與傳統學校教育格格不入,因此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

“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巴學園”的教室: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巴學園”的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就微笑着聽小豆豆不停地説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的午餐: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來是校長不想讓小朋友們偏食,所以蔬菜、肉類、魚類,都得吃。“巴學園”的教育方法:自己從喜歡的課程開始學。“巴學園”的運動會:能夠自己策劃稀奇古怪的項目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巴學園”的活動:上午如果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大家就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裏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巴學園”裏的一切新鮮動人的場景都是那麼令人羨慕。

小豆豆在巴學園學到了什麼?她又得到了什麼?也許,回顧這短短的幾年,小豆豆會發現,她似乎什麼也沒有學到,但那只是知識上的,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上、人生上,小豆豆一定是受益匪淺的。巴學園改變了小豆豆的人生觀。在原來的學校裏,小豆豆不但學不到知識上的本領,也許對人生的認識也將走上歧途。她不知道這一生,她的目標應該是什麼,她的價值將如何表現,而在巴學園,她明白了真善美,學會了幫助同學,知道了如何表達她對周遭一切的愛。包括把泰明拽上大樹,包括改變“齊聲唱”,她用自己小小的身軀、堅強的心靈捍衞着正義,守衞着巴學園——她心靈中的樂園,這一切將帶着她走上一條正義之道。這就是巴學園對小豆豆的意義。

小豆豆是幸運的。首先她有一個明智的媽媽,當她在為女兒四處奔波尋找新的學校時,卻始終沒有告訴小豆豆被學校退學的事。因為聰明的媽媽覺得,即使説了,小豆豆恐怕也不會理解自己哪裏做錯了,而且還會在心裏留下自卑的情結。所以“等她長大以後,再找個機會告訴她吧”。她沒有在回家之後厲聲責問小豆豆,你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要離開座位?為什麼……而中國的許許多多家長慣用的做法是,在教師面前感到羞侮,回家就在孩子身上出氣。不管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個性,只會怪孩子不爭氣,不懂事。小豆豆的自信心被媽媽保護得完好無損,為小豆豆一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她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小林宗作校長。“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在這所學校裏,小林校長是巴學園的靈魂。在這裏,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禮堂裏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讓孩子在晚上看“新來的電車”是教育;露營、走夜路試膽量也是教育;運動會是教育,茶話會是教育,學種莊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醫院慰問受傷的軍人是教育,參加同學的葬禮也是教育……可以説,巴學園是一所可以令全世界所有的學校都汗顏的學校,無論用“奇蹟”還是“童話”來讚譽它都不過分。小豆豆在“巴學園”裏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沒有師生之分,無論老師、學生,甚至校長都是好朋友,完全丟掉了學生在老師面前的拘束。或許,有許多人會覺得這樣的教育方法是異想天開,它對愛心、耐心、想象力等的要求遠遠超過了對知識的要求,但我覺得這是許多孩子的心聲。巴學園不僅教給孩子知識同時培養他們的愛心、耐心和想像力等,還有讓孩子們接近生活,在經歷和體驗中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這些都是我們目前的教育所缺失的部分。

《窗邊的小豆豆》描述的不僅是作者的童年生活,更為重要的是揭示一種理想的教育制度。雖然從我們目前的教育來説無論是班級的人數、當前的教育環境都還不盡人意,但是教育是“百年大計”,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從更長遠的角度出發,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到與孩子平等對話,理智地順應孩子的發展,還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最後我特別的想到了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針: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候,都具有着良好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他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為有個性的人。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5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的女作家黑柳徹子的著作,她是繼奧黛麗赫本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第7任親善大使,這本講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傳性小書。

小豆豆是作者兒童時代的暱稱,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而“窗邊的”這三個字充分體現了作者在第一所學校上學時,被老師和同學排除在外的感覺。因為小豆豆老是像一粒粒的豆子那麼頑皮地蹦來蹦去,十分淘氣,而且好奇心也特別的強烈,對每樣事物都充滿了興趣。上一年級的豆豆因老師受不了她“不尋常的邏輯”而被退學了。

後來媽媽帶她來到了一所特殊的學校——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細心愛護和教導下,讓在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人人接受並越來越喜歡的好孩子,並奠定了她心靈愛和自尊的基礎體系,成就了她輝煌的人生。

書中的小豆豆非常招人喜歡,她頑皮但又天真可愛、活潑開朗,她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書中有很多以小豆豆的孩子視角寫的好玩故事,比如她不顧一切地向一張報紙跳去時,沒想到卻掉進了廁所的掏口裏;還比如當她上廁所頭往下看的時候,不幸她那五顏六色的錢包和白色蕾絲帽“啪”地一聲掉進了廁所裏……這些趣事都讓人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小豆豆也很大膽和自信,她誠心誠意地幫助有殘疾的泰明爬上“自己”的樹並和校長勇敢地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豆豆有一個寬厚仁慈的媽媽,小豆豆被退學後,媽媽輕描淡寫地對小豆豆説:“我們去一個新學校看看吧?聽説那裏很不錯呢!”而且一直瞞着小豆豆,直到她20歲的時候,才告訴她當時是被退學了。用作者的話説,如果當她還是一年級的國小生時,媽媽就對她説:“怎麼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再要你了!”,那樣的話十分沮喪而又惴惴不安的孩子可能就會失去上學的興趣了。

小豆豆是幸運的,擁有這樣的媽媽的同時遇到了那位慈祥、温柔、善解人意、為他人着想的小林宗作先生。

第一次來到巴學園時,小豆豆就覺得校長很讓人放心。校長先生説:“把想説的話,全部説給老師聽!”小豆豆很開心地打開了話匣子,一口氣講了4個小時!

“這個時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歡自己的人!因為,從小豆豆出生以後直到現在,還從來沒有一個人這麼長時間地聽她説話呢。而且,這麼長的時間裏,校長先生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樣,把身體探出來,專注地聽着……”第一天,小豆豆在先生的藝術的親切的傾聽中,感覺非常安心,非常温暖,覺得學校非常有趣。

小林校長説:“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小林校長並不像其它校長一樣只追求孩子的成績如何好,他熱愛每一個孩子,總是對孩子們説:“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而且還帶給孩子們充分成長的自由,小林校長是一個偉大的校長。

這位以自己理想辦學的小林宗作先生,是日本傑出的教育家,也是成立日本韻律學協會,將韻律學普及到日本的人。他早年執教,後來自己創立巴幼兒園和巴學園(國小)。學校的怪怪的名字——“巴”,是指兩個一黑一白的`巴形圖案組成的類似太極的徽記,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在身體和心靈兩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

他創辦的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學習環境,學習理念都和其他的學校不一樣。

巴學園的教室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

巴學園的午餐是‘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

巴學園的教育方法是自己從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

巴學園的運動會是能夠自己策劃稀奇古怪的項目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

巴學園的活動是上午如果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大家就集體出去散步。在大自然的環抱中一邊學習一邊放鬆,小朋友的許多疑問老師都一一解答,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們便學會了地理、物理,生物等知識。

巴學園的校園生活是夜晚在大禮堂裏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

巴學園裏的一切新鮮動人的場景是多麼令人羨慕啊!

這就是素質教育吧!然而,這又不單單是素質教育,這是一種愛的教育,用無條件的愛和信任教出的學生就會獨立自信、優秀出色。

這本自傳性的書——《窗邊的小豆豆》,在扉頁上寫着:謹將本書獻給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師。由此可見先生對她人生的影響。

《窗邊的小豆豆》充滿了如流水般和諧自然的韻律。“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每個老師與家長都應該來讀讀這本書,來探索孩的內心世界,找到一種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發點。

衷心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們啟迪,讓我們也能從愛出發,為孩子們打造出一個豐富多彩,充滿愛和快樂的童年。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

每個人都有快樂的童年,在每個人的眼中,童年都應該是美好的,它代表着天真無邪,充滿樂趣、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無盡的歡樂。正值緊張的期末複習,雖説很忙很累,但是還是抽時間聽了《窗邊的小豆豆》的在線有聲閲讀,並推薦給學生們假期去讀一讀。讀後,我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的是童話般的世界,巴學園是個夢想中的學校。孩子們在熱愛自由的校長的愛護下,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體驗着多彩的人生。在這裏,小豆豆學會了熱愛書本,學會了關心別人;在這裏,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在這裏,同樣會體驗到恐懼、無奈與憂傷,所有這一切,讓小豆豆成長為一個情感豐富、心地善良而又單純快樂的孩子,就象校長先生小林經常説的:“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可見,良好性格的培養,遠比知識的學習重要得多。

看完這本書,我作為一名老師,深深地感到小豆豆真幸運擁有一位明智的媽媽。當媽媽被老師叫到學校,告訴她小豆豆在校時的種種“劣跡”時,媽媽只是表現得十分吃驚,心裏還不斷地為小豆豆的各種行為作出解釋。如:小豆豆不停地把書桌蓋子開開關關,發出“啪嗒、啪嗒”的響聲。這是因為小豆豆好奇學校書桌蓋子和家裏桌子的抽屜的不同之處。媽媽從孩子天性的角度出發,理解這並不是什麼壞事,而是認為等她對桌子漸漸習慣了,就不會有此行為了。在教師講述小豆豆的`“宣傳藝人”風波、燕子風波、繪畫風波之後,媽媽覺得:這樣太影響別的學生了,看來只能再找一所國小了。想辦法能找到一所能夠理解這個孩子的性格的學校,能夠教會她和大家一起學習就好了。更難得的是媽媽四處奔波尋找新的學校,卻始終沒有告訴小豆豆被學校退學的事。因為聰明的媽媽覺得,即使説了,小豆豆恐怕也不會理解自己哪裏做錯了,而且還會在心裏留下自卑的情結。她沒有在回家之後責備小豆豆……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家長慣用的做法是,在教師面前感到羞侮,回家就在孩子身上出氣,不管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個性,只會怪孩子不爭氣,不懂事。小豆豆的自信心被媽媽保護得完好無損,為小豆豆一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更為幸運的是小豆豆有一位偉大的校長。小林先生是偉大的,之所以偉大,不僅體現在他創辦了“巴學園”,而是在小處中見偉大。他對孩子的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他很有創意、會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他尊重兒童,擁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懷。他能夠靜靜地聽小豆豆説四個小時的話;當小豆豆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説“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他會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在小林先生的眼裏,孩子們就是自然的產物,所以對於那些身體有殘疾的孩子,他總是想盡辦法來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保護他們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他不會阻止孩子們做一些危險的事情,他也不會要求孩子們刻意的去做什麼事情,他總是努力的尋找一些可以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和願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導他們。當我們教育孩子不偏食時,經常會用“什麼什麼很有營養”、“對身體有好處”等語言去説服孩子。而小林校長卻可以簡練地歸納為“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天真好奇的孩子們誰不愛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呢?小林先生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膽魄,克服對“鬼怪”的恐懼心理而進行的“試膽量”的活動。他讓孩子們自願報名扮演妖怪晚上埋伏在墓地裏,剩下的孩子通過猜拳分組到墓地轉上一圈,再回到學校,如果害怕了,中途回來也沒有關係。所以一切都是在自願自主的狀態下展開的,沒有勉強,沒有無奈,個個興奮激昂;通過這樣的活動巴學園的國小生們就不再害怕鬼怪了。巴學園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按孩子們的喜好而決定上什麼;孩子們可以在大廳的地上畫畫,可以光着身子在泳池裏游泳,可以帶着毛毯來大廳露營,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樹。這些快樂的事情是興趣的營養劑,使小豆豆不僅學會了知識,更學會了怎樣待人,怎樣做人。《窗邊的小豆豆》描述的不僅是作者的童年生活,更為重要的是揭示一種理想的教育制度。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從更長遠的角度出發,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到與孩子平等對話,理智地順應孩子的發展,還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最後,用書中小林校長的話送給大家共勉:“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候,都具有着良好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他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為有個性的人。”讓我們做“優良品質”的發掘者、推動者,讓孩子們的心靈能自由飛翔,無所畏懼。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7

  過年回老家時曾碰到一位好友,她説她女兒今年9月就要讀國小一年級了,很多她的朋友逗她女兒時,説:"哇,要上國小羅,你現在要好好玩啊,讀書可苦啦!"她覺得很不好,因為女兒已經不想上學了,她女兒問她學校是不是個很恐怖的地方?她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期望我這個做國中老師的幫幫她。如果我當時知道有《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一定推薦給她,讓她推薦給她的朋友看,讓她們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所學校是學生們每天都盼望着去的!

我唯一記得的一篇國小語文課文叫《我的旅行》,大概是國小二年級的一篇課文,時隔已二十餘年,不是因為我懂得分析這篇文章並學會了擬人手法及人的內臟,而是因為這節課我被罰站了。我向同伴描述着一顆豆子如果沒被嚼碎就到了我的喉嚨或者到了胃等等地方,我會怎樣的難受,然後我的班主任語文老師認為我擾亂課堂,讓我站到了教室門後面(她是中國千萬老師中最最優秀的一位,在我的心裏)。這是我記得的唯一一次受罰,也應該是唯一一次。6歲的我從此不僅在教室裏學習知識,而且也學習了慢慢禁錮自己的思維。六七歲小小的我,當時多麼渴望大人能聽聽我心裏的故事,在六七歲的小人兒心裏有滿滿的世界。可惜,我沒有碰到小林校長,他可以聽一個一年級的插班生説四個小時的話,甚至象他這樣的人我也沒有碰到。可悲的不是我至今還牢牢記得這件事,而是20多年後,我在課堂上處理類似的學生時,他們受到的是和我當時一樣的待遇。巴學園的小林校長花四個小時聽一名新入校學生説話,我上週聽學生單獨説話的時間加起來大概四小時,我的校長聽了多長時間,我不知道。我和我的校長都兢兢業業在教學線上奮鬥着。

"你為什麼不寫完作業?""為什麼遲到?""為什麼上課講話?"等等出自於老師的口中的問題,大多數時候老師們並不期待或者説並不需要學生回答,老師需要的是這些個別學生與眾多學生一樣完成作業、不遲到、上課不講話。就算個別學生有充分的理由,但是為了成績提高,他也必須要與眾學生一樣。巴學園一共有三十名學生,我一共有一百零四名學生,我的校長則有一千五百名學生。前天看紀念中學一位老師的博客説他所在的學校有六千名學生,和其他許多學校比起來不算多。於是重點本應是"教育"的學校,現在第一要責是"管理".書中的小豆豆為了找丟失的錢包,把糞坑裏的.髒物舀到路面,校長從旁經過時只淡淡説一句:"記得把它們再舀回坑裏去呀!",除了巴學園,真希望在別的學校也能出現這一幕。

在巴學園上學的學生,每天都從自己感興趣的課開始學習,所有的課重點在黑板上,自己挑,自己找答案,學完一天的課若還有時間,就去散步,在自然中學習生物物理美術。我的學校(也是中國幾乎所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每節45分鐘的課,教學任務需要完成、教學目的需要達到、教學重難點需要突破,面對坐着的50多張小臉,一人平均連一分鐘都攤不上。數不清的知識點,等不及讓他們主動去探索,老師就將他們引導(多利用與學生未來緊密相連的成績)到這節課的內容中去。()假如這節課在分析一篇小説,重點講人物,那麼他就不可以對窗外新冒出的綠芽感興趣;假如下節課講移情於景的散文,重點學習作者如何寫景,那麼他就不能對操場上突然出現的一位跑步者感興趣。政治課上"責任"、"自信"、"善良"等等與人極相關的品性人格,書桌前的學生們人人有故事可講,等不及讓他們開口説,這些故事變成了書上一個個案例和一段段需要他們背誦的文字;歷史課上每個故事以及對每個歷史人物他們都有問題想問,等不及讓他們去問,他們要做的只是把這段故事年代人物背下來,把教材編著者已寫好的功過背下來。等不及學生對哪個知識點感興趣,吃透並提出質疑,十分鐘的課間已經結束,下一節課開始的鈴聲已經響起,迎接學生們的將是另一堂課的一堆知識點,回到家後等待他們的是作業試卷背書還有輔導班。只有坐在電腦前,分析選擇哪個角色、前進的路線、進攻的方式等等,他們有了純粹屬於自己獨立思考探索的空間,突然間,我理解他們為何喜歡打遊戲了。

今天先寫到這兒吧,明天早讀後還有兩個班的課,我要構思一下如何讓學生在45分鐘內吃透説明文要素並會抓住事物特徵説明事物,等不及讓他們都感興趣了。

巴學園是真的存在過的世外桃源,是教育界中的理想國。我想要是在巴學園上學就好啦,在巴學園學習《我的旅行》那一課,我不會被罰站,説不定後來還會成為醫生或者別的什麼;突然又想我能在巴學園教書就好啦,哪怕只做一天"‘旱田’老師",我想我也會和小豆豆一樣從心裏唱出"我的學校,好學校,進去一看,還是好學校"的歌。可是沒有巴學園,我也沒在巴學園當老師,那麼也要努力地做到讓學生們都快樂地期盼着上學!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8

假期裏,一想到即將與一年級的小不點兒打交道,我內心不免有些惶恐。這心事被一個同事知道後,她神祕地對我説:“推薦你讀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讀完後包你有所感悟。”就這樣,我捧起了這本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代表作。一口氣讀完,我感觸良多,腦子裏總浮現出那所讓人無限嚮往的理想樂園,那位讓人無限崇拜的理想校長,當然,還有那個既頑皮又可愛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本很温暖的書,它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書中給我們描述的巴學園不僅僅是一個學校,更是個充滿愛心和幻想的地方,主人公小豆豆在這裏不僅學會了愛,還學會了在生命的別離中得到感悟,最重要的是,她在這裏珍藏了對於我們教育者來説最重要的東西。這本書是作者黑柳徹子上國小時候的一段真實的故事,讀來覺得非常有意思,同時,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故事中的小豆豆本是個天真活潑、善良可愛的小女孩,因為與當下的教育制度格格不入而成為眾人眼中的“問題孩子”,無奈之中,在媽媽的帶領下,她來到了自己的綻夢之地——巴學園,開始了在這兒的精彩生活,最終成長為一個聰明又不失冷靜,活潑而又十分禮貌的女生,而這一切,大部分要歸功於小林校長,他是書中成熟、睿智的象徵,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老師。小林校長之所以成功,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有思想地工作。“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品質,並讓他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成為富有個性的人。”這就是小林校長與眾不同的教育理念。當然,他不僅這樣想,更是躬身實踐着。你看,面對小豆豆長達四個小時的喋喋不休,他居然哈欠也不打一個;面對從小患小兒麻痺症的泰明,他讓所有孩子光着身子游泳,懂得什麼樣的身體都是美的這個道理;當小豆豆因為不小心把錢包掉進了學校的廁所,為了找到錢包,用長把舀子把便池裏的東西舀出來時,小林校長只是輕描淡寫地説:“弄完了,把這些東西全都放回去。”……真感歎二戰前日本就有這樣好的教育嘗試,有這樣人文的辦學理念。反觀我們的周圍,這種真真正正遵循教育本質的人幾乎消失殆盡,教師對學生缺乏愛心、耐心,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維套用到孩子脖子上,對於孩子的過失,總習慣居高臨下地痛罵學生,或者用罰做作業的方式懲罰學生,這是多麼失敗的教育啊!其實,像小林校長那樣,俯下身軀去接納孩子的過失,蹲下身子去用心傾聽學生的'訴説,遠離心浮氣躁,擯棄急功近利,我們的學生會在自由、平等、開放的環境裏獲得更充分的發展,成長為心理健康,有專長的人才。

第二、有創意地工作。小林校長其貌不揚,但創意非凡。他會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為了讓高橋君獲得“我與其他人一樣”的自信,他會特意在學校運動會設計好幾個項目,讓高橋君也能拿到冠軍;為了讓孩子們接近自然,體驗大自然的無限樂趣,他還會親自帶領孩子們外出散步,而即便是同樣的散步,小林校長也讓孩子從中學到了歷史、地理、生物等諸多方面的知識;至於用“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來增進孩子們的食慾,並讓興趣盎然的孩子們從中瞭解到山裏和海里的食物種類,那更是令人叫絕;而要求每個孩子飯前先講一個故事,則不僅鍛鍊了膽量,同時也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還有音樂課上,允許學生用粉筆在地板上塗塗畫畫,但要擦乾淨的這一“招”,讓學生了養成了不能亂塗亂畫的良好行為習慣……這些細節的巧妙安排,真可謂是匠心獨具,足以見證小林先生作為一位教育家的智慧所在!試問:有了這些充滿智慧的設計,有了這些有趣的活動,還有什麼樣的孩子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第三、有技巧地工作。巴學園最提倡的就是尊重別人、尊重自己,作為校長的小林先生,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行動實現着這點。書中,儘管他對犯錯的女老師發火,但他沒有選擇還有別的老師在的職員室,而是在誰也看不到的廚房裏,真正讓我們見證了尊重式的批評藝術。讀着讀着,我看到了一個有着與眾不同教育方法的小林校長,也想到了自己。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反應慢、紀律鬆、成績差的學生,心情好的時候,提醒、交流都還做得到,但要是碰上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那些一錯再錯、屢教不改的學生就不會那麼幸運,一頓狂批肯定是免不掉的,哪會管什麼方法,更不會分時間、地點和場合,跟小林校長相比,真的覺得好慚愧。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絕不是口頭的口號,只有像小林先生一樣構建融洽的師生情感,以心換心、以情換情,尊重規律,學生才會自然的把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説心裏話,我很敬佩小林先生。雖然巴學園現已不復存在,但小林校長那種尊重、愛護學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閃爍着耀眼的光芒。作為教師,今天我們要做的不是重建一所巴學園,要學的不是小林先生具體的做法,而是要學習他辦學的思想,學習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學習他尊重規律辦教育。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不會白費,也只有這樣,祖國的花朵才會朵朵嬌豔綻放。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9

幾年前就曾聽z老師説《窗邊的小豆豆》有看頭,但自己一直也沒有機會去看。今年暑假,學校發給老師人手一冊,於是我就先閲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果然值得一看。

《窗邊的小豆豆》描述的是作者——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本人(小豆豆)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那時小豆豆是一位非常特別“古怪”、“淘氣”“麻煩”的“壞孩子”,上一年級時因種種行為“特殊”而被原學校辭退。最後,媽媽只好把小豆豆送進了不足50位學生的學校——巴學園。它是一間非常特殊的學校,裏面有一位特別的小林校長和一羣特殊的孩子。而小豆豆就在這樣的一間特殊學校裏度過了自己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在那裏不僅讓她學得了知識,更讓她從中獲得了肯定和尊重,並奠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而她的夥伴們長大後也都成了各行各業的優秀的人才。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我羨慕小豆豆有這樣有趣的童年,在羨慕之餘,我更多的是在思考:是什麼使一個小的時候不斷地開開關關書桌蓋子,一個不斷喊叫,一個淘得讓老師頭疼的,用今天的話説是患了“多動症”的,且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成了世界名人呢?

首先想到的是巴學園那與眾不同的教育模式。在巴學園,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書中所描繪的巴學園是每個孩子的精神家園,快樂天堂。它很特殊:用廢棄的電車來當教室;每天上課的順序都是由自己安排的;每天每個人的座位都根據自己當天的心情和需要來坐……作者在後記中寫到“我常想,如果今天還有巴學園的話,可能就不會有孩子討厭上學了吧?因為,在巴學園,即使放學之後,孩子們也不願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點兒到學校去。巴學園就是這麼一所充滿魅力的學校。”在巴學園裏,小豆豆的學習充滿快樂。雖然這樣的學校在現實中存在很不可思議,但是它曾經真實存在過,不可否認,它處處體現着我們教育理想境界。學校教育,特別國小教育,應把快樂還給孩子,把孩子從單純的知識學習中解放出來。這書中的學校——“巴學園”已經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好的學校肯定有一位好的校長,小林先生就是一位偉大的校長,他也是巴學園的創辦人。我對小林先生由衷地敬佩,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尊重兒童,擁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懷。在巴學園舉行的露營、運動會、茶話會等等活動,無不體現着小林先生科學的育人理念和教學方針。就是他常説的:“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當小豆豆第一次來學校時,他很有耐心地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説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當小豆豆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説“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他會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如他為身材矮小的高橋君精心設計運動會,幫助他克服自卑心理。在小林先生的眼裏,孩子們就是自然的產物,所以對於那些身體有殘疾的孩子,他總是想盡辦法來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保護他們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他不會阻止孩子們做一些危險的事情,他也不會要求孩子們刻意的去做什麼事情,他總是努力的尋找一些可以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和願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導他們。他的教育觀念我知道是很多家長和同學們渴望的。他的教育方式也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班主任,小林先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平時採取的教育方式説教的比重太大了,什麼熱愛學習,團結友愛,尊敬長輩等等,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真正體會了多少呢?這本書讓我體會到恰到好處的教育方式是多麼重要,學生的體驗才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靈丹妙藥,而這背後所真正需要的是教師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去觀察,去思考問題。重視體驗教育,反對説教,我想這就是巴學園成功之處,也是我們教育所應該追求的。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者,我無力去改變一些制度和環境,但我能為孩子做的是像小林先生學習,去尊重理解他們,以他們需要的方式去愛他們,引導他們,給他們創造各種優良品質的環境。

《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不僅讓我反思如何做老師,也讓我學習如何做媽媽。我敬重豆豆媽,是因為她是一個懂得孩子的心的母親,她尊重孩子、體諒孩子,更為孩子的長遠考慮。小豆豆的媽媽能從孩子的角度、孩子的心理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而以一種寬容的心去解決問題。面對孩子在外面瘋玩弄髒弄破的的衣服,從沒有見到抱怨,即便是孩子掉到糞坑裏,她也沒有責備,給予的總是無盡的包容與理解。她體貼温柔,她怕孩子心靈受到傷害。所以甚至連被學校辭退這麼難堪的事情她也沒有向小豆豆提及,而是平和地説“有個新學校很不錯,我們去看看”。我不知道豆媽當初在把孩子送到這麼一所不起眼的,與眾不同的國小校讀書時有沒有擔心過。但從媽媽對小林校長做的各種決定都支持態度可見她贊同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針。所以她小豆豆的媽媽也是偉大的。

毫無疑問,小豆豆的成功都得益於她的老師小林先生的教育和母親的寬愛,得益於巴學園的經歷。沒有母親、沒有小林先生,沒有巴學園就沒有今天的黑柳徹子。我真是無限嚮往巴學園式的教育,惟願巴學園式的教育能夠得以普及。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0

童年,在每個人的眼中,都應該是美好的,它代表着天真無邪,充滿樂趣、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無盡的歡樂。巴學園是個夢想中的學校。孩子們在熱愛自由的校長的愛護下,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體驗着多彩的人生。讀完《窗邊的小豆豆》,我作為一名老師,深深地感到豆豆真幸運擁有一位明智的媽媽。當媽媽被老師叫到學校,告訴她小豆豆在校時的種種“劣跡”時,媽媽只是表現得十分吃驚,心裏還不斷地為小豆豆的各種行為作出解釋。如:小豆豆不停地把書桌蓋子開開關關,發出“啪嗒、啪嗒”的響聲。這是因為小豆豆好奇學校書桌蓋子和家裏桌子的抽屜的不同之處。家裏桌子的抽屜是往外拉的,學校書桌蓋子卻是往上提。像垃圾箱的蓋子那樣,但要光滑得多,裏面裝的東西多。媽媽從孩子天性的角度出發,理解這並不是什麼壞事,而是認為等她對桌子漸漸習慣了,就不會有此行為了。在教師講述小豆豆的“宣傳藝人”風波、燕子風波、繪畫風波之後,媽媽覺得:這樣太影響別的學生了,看來只能再找一所國小了。想辦法能找到一所能夠理解這個孩子的性格的學校,能夠教會她和大家一起學習就好了。更難得的是媽媽四處奔波尋找新的學校,卻始終沒有告訴小豆豆被學校退學的事。因為聰明的媽媽覺得,即使説了,小豆豆恐怕也不會理解自己哪裏做錯了,而且還會在心裏留下自卑的情結。所以“等她長大以後,再找個機會告訴她吧。”她沒有在回家之後厲聲責問小豆豆,你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要離開座位?為什麼中國的許許多多家長慣用的做法是,在教師面前感到羞侮,回家就在孩子身上出氣。不管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個性,只會怪孩子不爭氣,不懂事。

小豆豆的自信心被媽媽保護得完好無損,為小豆豆一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更為幸運的是小豆豆有一位偉大的校長。小林先生是偉大的。小林校長最基本的教育思想是這樣的.:“孩子在出生的時候都有一個好的資質。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收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而逐漸發生變化。因此,有必要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幫他們找到這種好的資質並精心培養它,這樣孩子就會成長為一個有個性的人。”之所以偉大,不僅體現在他創辦了“巴學園”,而是在小處中見偉大。一校之長,他能夠靜靜地聽小豆豆説四個小時的話;能夠創作出那麼簡陋的樂曲來當“校歌”,甚至連孩子們都覺得太簡單了,還不如沒有呢!而小林校長就是寧可沒有校歌,也不要去做一首像“洗足池水雖清淺,能慰偉人之胸懷”的讓孩子們似懂非懂的校歌。這樣做也需要勇氣。當我們教育孩子不偏食時,經常會用“什麼什麼很有營養”、“對身體有好處”等教唆性的語言去説服孩子。而小林校長卻可以簡練地歸納為“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天真好奇的孩子們誰不愛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呢?然後是把“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好好嚼啊!唱完根據《划船歌》改編的飯前歌曲,然後安靜地就餐。小林校長認為教孩子們吃飯的時候,是應當花上一段時間,盡情愉快地和朋友們交談着,慢慢地吃。小林先生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膽魄,克服對“鬼怪”的恐懼心理而進行的“試膽量”的活動。他讓孩子們自願報名扮演妖怪晚上埋伏在墓地裏,剩下的孩子通過猜拳分組到墓地轉上一圈,再回到學校,如果害怕了,中途回來也沒有關係。所以一切都是在自願自主的狀態下展開的,沒有勉強,沒有無奈,個個興奮激昂;由於妖怪是平時熟悉的同學扮演的,少了一份恐懼感,許多孩子帶來捉蝴蝶的網、繩子紛紛摩拳檫掌要抓住、綁住“妖怪”,孩子們的心裏由原先的害怕鬼怪轉變成要主動抓住妖怪,裝成“妖怪”的孩子,蹲在墓地等着大家,雖然漸漸害怕起來,最後有的哭了,有的嚇得跑回家,但在等待的過程中他們實際上並沒有看到真的鬼怪,從中明白了鬼怪其實並不存在,其他孩子看到他們的狼狽樣,知道了妖怪自己也在害怕,沒什麼好怕的,從此巴學園的國小生們就不再害怕鬼怪了。《窗邊的小豆豆》描述的不僅是作者的童年生活,更為重要的是揭示一種理想的教育制度。

雖然從我們目前的教育來説無論是班級的人數、當前的教育環境都還不盡人意,但是教育是“百年大計”,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從更長遠的角度出發,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到與孩子平等對話,理智地順應孩子的發展,還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最後我特別的想到了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針:“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候,都具有着良好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他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為有個性的人。”讓我們做“優良品質”的發掘者、推動者,讓孩子們的心靈能自由飛翔,無所畏懼。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1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本讓我百看不厭的書。封面是肉色的,沒有什麼特別的畫,灑落着很多書中很多故事的題目,最吸引人的是那個封面中間的小窗户中的小姑娘,扎着可愛的小辮子,朝着我天真無邪的微笑。她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

小豆豆一定不是老師和家長心目中的好學生。她非常淘氣,靜靜的課堂上,孩子們都在寫作業,豆豆突然站起來,跑到窗前和燕子説話;考試時,小豆豆不時地把抽屜來來回回地打開關上,發出很大的聲音,影響大家考試;蠟筆圖得滿桌都是畫;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使老師萬分頭疼……最後,學校決定讓她轉學。一開始,我看到這些總是“咯咯”發笑,一個聰明活潑,天真無邪的女孩躍然紙上。最終媽媽領着豆豆到了另一所學校,她沒有告訴豆豆她是被退學了的,因為她怕打擊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着,精彩的巴學園生活才開始……

“巴學園”是個充滿平等尊重的地方。調皮的小豆豆碰到了一個超級棒的小林宗作校長,小林校長對幼兒教育有他獨到的見解。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説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小豆豆的錢包掉到廁所裏,她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長只説:“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小林校長還教育老師們要尊重孩子。對身體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給予特別愛護,這種愛護不是溺愛,而是適當地用一些方法幫他跨越一些自己因為身體缺陷而無法完成的任務。在書中有一個得了侏儒症的`孩子,校長為了他舉辦了學校的“小型運動會”。在他根本無法跳過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馬時候在背後暗暗地幫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讚歎。這麼一來,培養了殘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補償———自尊和自信。這對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在後來這個男孩過着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有完美的婚姻還在一家公司擔任了專門融洽同事們人際關係的職位。教育孩子們要如何尊重他人,愛自己,愛他人。比如老師開學生玩笑,問孩子有沒有長尾巴,被校長狠狠批評了;當小豆豆的辮子被男生拽得生疼後,校長竟然也對男生進行了嚴厲地批評教育,引導他學會尊重女生……因此,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巴學園是人人平等,充滿温暖,其樂融融。

“巴學園”是個充滿無限快樂自由的地方。這所特殊的學校,令人不可思議。用電車做教室,全校僅50名學生,但教學方法又別出心裁。小林校長説:“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地成長。因為孩子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上課,讓學生自選科目,喜歡哪科,就鑽研哪科。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於樂,符合孩子們的天性。捉鬼,讓孩子們明白世界上原來沒有鬼;散步,讓學生到野外去,無形中增長了知識;比賽,鍛鍊學生膽大細心;活動,培養學生互助互愛。每個人都可以再巴學園裏無拘無束地生活,可以光着身體地游泳;每個人都有一棵樹,可以邀請朋友來爬樹;每逢假日,學校就會組織露營野餐等有趣的活動……令我羨慕不已。小豆豆在這裏成長起來,我也被吸引進去。那精彩的故事,使我如痴如醉。

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巴學園”被炸燬了。但是,我心中的巴學園,心中的小林校長依然存在。正是小林校長別具一格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天性,使巴學園的孩子們都成為了有用之才。小林校長那種尊重、愛護學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師和家長都在學習小林校長的教育理念,追求巴學園式的教育模式。最近,我在報紙上讀到了一篇新聞,發現這樣的現象還不少。美國有200萬人在家中上學,中國也有20xx多人逃離學校自主學習。全國“在家上學聯盟”北京開國際研討會,有1.8萬人踴躍參與討論。廣東最多,浙江排第二。兩年前,記者就曾採訪過杭州一位叫沈璐瑋的10歲女孩。她只當了一年半的國小生,就一直宅在家裏學習,自學了英語西班牙語、法語、芭蕾舞四級,鋼琴八級,國小在看九年級的化學書。選擇自己教育孩子的家長需要很深的教育背景,諳熟心理學教育學,還要有足夠的教育智慧。大部分孩子都是處於國小階段,如何要應對會考大學聯考,是個非常苦惱的問題。關於人際交往的學習,還是一個缺憾。

我想,要讓理想中的巴學園成為現實,必須要進行徹底的教育改革。才能還給我們一個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童年,給老師們無拘無束充滿創意的教學環境。我們期待着那一天。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2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跌宕的情節,沒有刻意的遮掩,作者用樸實的文風講述了自己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讓人無限嚮往的學校——巴學園,一位讓人無限崇拜的老師——小林宗作校長,還有一個曾讓普通學校的老師無比頭疼的孩子——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段讀書經歷。作者黑柳徹子是繼奧黛麗.赫本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第7任親善大使。而她獲此殊榮的原因,也是因為聯合國的官員讀了英文版的《窗邊的小豆豆》後,認為“這個人這麼瞭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沒有比她更合適的人選了”,因而任命她為亞洲歷史上的第一位親善大使。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從小便是個極具“特色”的孩子——不能讓普通的老師接受的特色,她實在是太頑皮了。因此,她在一年級時便被學校勸退。小豆豆是“特別的”,但她也是幸運的,因為她有一個好母親,把她送到了“巴學園”,使她遇到了小林先生。就是這樣一個校長,一生致力於教育方法的研究,他説:“無論哪個孩子,在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的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他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書中記錄的事例很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幾件事:

小豆豆在上廁所的時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錢包掉進去了,於是,她找到一個長把舀子,費力地打撈她的錢包,地上已經堆滿了穢物,錢包連個影子都看不見,校長先生路過這裏,問明情況之後,對小豆豆説:“弄完之後,把那些東西都放回去。”我想:如果我們看見這番情景,一定會阻止小孩子的,怕他們弄髒了衣服,污染了環境,或者會幫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説“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小豆豆有優點也有很多的缺點,但校長先生每次見到她,都對她説:“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是他的寬容、博愛讓小豆豆在巴學園裏一點點成長,成了一個被大家接受的孩子。

巴學園還有許多這樣特別的孩子,小林校長細心地呵護每一個孩子,給予每個孩子足夠的信心。泰明是一個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孩子,但是小林校長從來沒有讓孩子們感到他的缺陷而嘲笑他,也沒有讓泰明感到過難堪;高橋是個侏儒,當他站在比自己還要高的跳馬面前而不知所措時,小林校長鼓勵他説:“沒關係,你能跳過去的,絕對能跳過去的!”,以此來增加他的信心,在學校召開的運動會上,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卻總是第一名,使他成為了每一年運動會中的明星,原來校長先生就是為了高橋這樣的孩子而設立各種各樣比賽項目的,這些都大大的鼓舞了高橋戰勝自己的信心。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從明治大學的電氣工學系畢業,並且有一個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

小豆豆、泰明、高橋這些巴學園的孩子就像一株株小苗,沐浴着温暖的陽光茁壯地成長着。是小林宗作先生給了他們最適宜的土壤!小豆豆在車站看到一個大哥哥在賣一種能測驗人們是否生病的樹皮,於是問校長借了兩毛錢買了一塊,她不但自己咬了一下樹皮,測驗自己是否生病,還把這塊樹皮讓校長咬,讓全校五十多個學生都咬了個遍,甚至讓她的小狗洛基咬,還讓路邊的野狗咬,當她發現大家咬這塊樹皮都不覺得苦時,也就是説她認為大家都是健康的,就非常開心。雖然在現在的成年人看來,這種行為非常可笑,可是孩子的這種善良美好的舉動讓人感動,她希望每個人都健康,希望每個人都開心。幫患有小兒麻痺症的泰明爬自己的樹,為泰明的死,為小狗洛基的死而傷心難過……都體現着小豆豆的愛心。

小林宗作老師對學生的愛是真誠的,那種愛不是無原則的溺愛,也不是望子成龍般急切的愛,是發自內心的,時時處處為孩子們着想的愛。這種愛體現在了他讓每個孩子在午飯時帶上“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這種奇特的表達方式上;這種愛流露在了他打破吃飯不能説話的傳統,讓孩子們飯前講故事,以保證孩子們懷着愉悦的心情來用餐;這種愛更體現在了他望着熊熊的戰火燃燒着他的校園時,他卻對着他的兒子説:“下次,我們要辦個怎樣的學校?”小林宗作的這份愛,比大火還要熱烈。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極富愛心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如此富有愛心的學生,讓這把愛的火種傳遞下去,用愛的春雨去澆灌愛的種子,用愛的火花去照亮愛的心靈。

每次讀這本書,總會有一番新的思考,產生一些新的體會。也許我不能成為小林校長那樣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讀了此書後,對於身邊的“小豆豆”我一定會更加用心好好地給予引導。我不期待孩子們個個優秀,但求他們健康發展。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3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還是同事送給我的,當時噹噹網年底搞活動,同事瀏覽書目的時候,發現了這本書,於是買來送給我,為什麼呢,因為我女兒小名叫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書,被譯成33種文字,介紹到全世界,給世界幾千萬讀者帶來了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作者黑柳徹子,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被稱作“再也沒有比她更瞭解孩子的了”。書中的小豆豆就是小時侯的徹子。講述了作者上國小一段時間的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寫得很生動,我看得津津有味,當時女兒正在讀幼兒園,對這本書很是喜歡,每天纏着我給她讀這本書裏的一篇,字她雖然不全認識,連裏面的插圖她都覺得很可愛。讀完這本書,我將這本書推薦給了很多位同事,主動借這本書給她們看,我覺得這本書不讀太可惜了。

閲讀《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時候,我彷彿回到了童年時代,那個梳着童花頭的小豆豆。充滿智慧的、非常瞭解國小生心理的小林宗作校長,非常有愛心非常理解豆豆的媽媽,電車式的教室,充滿了趣味的野炊,盒飯裏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永遠長不大的高橋君,和豆豆一起爬樹的泰明。每一個細節都令我很動,甚至豆豆家的狗洛基我都很喜歡。

為什麼是“窗邊的”小豆豆呢,因為在巴學園之前那所國小,教室的窗子正對着大路,窗外的風景吸引着淘氣、好奇的豆豆,上着課站在窗户邊和窗外的燕子大聲説話,被廣告宣傳員吸引,並要求宣傳員表演,從而導致無法上課。這讓老師很頭痛,也無法忍受。豆豆被學校勸退了。

豆豆是幸運的,媽媽並沒有把退學的事告訴給小豆豆。媽媽知道,即使説了她也弄不清自己哪兒不好,再説因為這些事讓小豆豆背上思想包袱也不合適,還是等長大了再告訴她吧!媽媽只是對小豆豆這樣説道:“小豆豆想不想到新學校去呀?聽説那可是一所好學校哩!”因為這樣,豆豆的自尊心並沒有受到傷害。豆豆的媽媽是讓我感動的一位人物,她的寬容讓我佩服,我敢説小豆豆在原學校犯下的大錯足以讓幾乎所有的母親大發雷霆和丟臉,一定會數落孩子,而這位偉大的母親她竟然能在孩子面前不動聲色,害怕因退學而給孩子心靈留下陰影。她懂得尊重孩子的個性,懂得保護孩子優良的品質不受到損害。

豆豆經常鑽籬笆把衣服掛破了,有一次穿一件媽媽比較喜歡的毛裙從背上到屁股那裏共撕開了七個大口子,豆豆覺得很對不起媽媽,撒了個謊:“剛才我在路上走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向我背上扔刀子,才成了這個樣子。”“是嗎,這可太嚇人了。”媽媽當然不會相信刀子滑破衣服之類的話,一看就知道豆豆在説謊,豆豆在找藉口,説明她在意這件衣服,不願意弄破,“真是個好孩子”,這是媽媽當時的心理。從豆豆媽媽身上可以學到:對孩子要付出更多的愛、安慰和鼓勵,別輕易否定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揣摸孩子的心理,不傷孩子的自尊心。

巴學園的小林校長的教育方法非常獨特,受到了歐洲等很多國家教育方式的影響,他對愛心、耐心、想象力等的要求遠遠超過了對知識的要求。

小林先生認為:“無論哪個孩子,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也有來自成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儘早期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精心呵護,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小林先生熱愛大自然,他希望孩子們儘可能地保持自然的性格。他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來激發一個殘疾孩子的自信。正是在他的這種教育理念中,小豆豆逐漸的發生了變化。

豆豆初到巴學園的`時候,初次見到小林校長,小林校長竟然聽小豆豆獨個兒叨叨不停地講了四個小時的話,小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親的人。因為小豆豆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人用這麼長的時間來聽自己講話。而且在這麼長時間裏連一個呵欠也沒打,絲毫也沒有厭倦的表示,豆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有了這樣一位校長,豆心裏感到踏實、温暖,心情也愉快了。

小林校長將巴學園辦成了孩子心中的樂園,在這裏所有的孩子無拘無束,天馬行空,自由發展,在這裏沒人會因為身體有殘疾而受到歧視,小林先生用心良苦,使身有殘疾的高橋君得到第一名,得第一名的自信,對孩子是影響很大的。種種種種,喚醒了、保持了孩子最真的一面,使孩子們有了終生難忘的、完美的童年。

“巴學園”裏的一切新鮮動人的場景多麼令人羨慕。 小豆豆在“巴學園”裏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孩子的思想和那種單純直白的語言,使讀者感覺身陷其中,充滿了童趣。

豆豆媽媽和小林校長的教育方式,是最瞭解孩子的,充分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尊重孩子,從來不給孩子貼上“壞孩子”“怪孩子”的標籤。

我們身邊有好多個“小豆豆”,我們自己也曾經是“小豆豆”,希望所有的老師都是“小林宗作”,所有的媽媽都象豆豆的媽媽一樣寬容,愛心,那世界該多麼美好。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4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口碑已經無需贅述,它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在全球各地發行和暢銷也説明了,大家對該書表達理念的認同已經跨越了地域和語言,作為萬千讀者的其中一員,我被此書的內容牢牢吸引,花幾天時間一口氣讀完以後總感覺意猶未盡,總想對本書主人公小豆豆在巴學園上學的日常有更多的瞭解,真的是一點一滴都想了解,任何一個細節都不想放過。

看完此書,我自己整理了一下讀書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希望能引起已讀者的共鳴和未讀者的好奇,從而有更多人得以瞭解它並有更多人可以體驗我這次幸福的讀書之旅。

你對小時候上學的回憶是怎樣的?

説起上學,想必大家對童年的回憶都沒有那麼美好吧,對一個問題的回答可以讓你對答案一目瞭然:你是天天盼着可以上學還是不願意上學?

本書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位日本小朋友,她在原來的國小上學的時候被當成問題兒童勸退了,因為她總不能安靜地坐在教室裏學習,而是有很多天真大膽的想法並不分時間場合地表達出來。比如在老師正上課的時候,小豆豆從教室窗户裏看到外面馬路上有人在表演節目便會大喊:宣傳藝人(我認為是類似於我們國內的雜技表演)!從而引得別的孩子都一窩蜂地湧到窗户邊去看錶演,導致上課中斷。再比如小豆豆對教室裏有蓋子的桌子比較好奇,便會在上課的時候不停地把桌子蓋打開,又“砰”地一聲關上,製造出很大噪音。類似這樣的事情有很多,小豆豆只是表達了好奇,卻引起了老師的困擾。於是學校老師無奈地把小豆豆的媽媽叫來,把她從學校勸退了,小豆豆的媽媽便把她帶到了小林宗作先生開的巴學園。

巴學園的教室都是由電車改造的,外觀跟電車一模一樣,上課時坐在教室裏就像坐在行駛中的電車上。第一次見面,小林先生聽小豆豆講話講了四個小時,小豆豆講話沒有主題,想到什麼説什麼,小林先生聽小豆豆講話的時候很認真、很耐心,聽她講完後便收下了這個學生,從此小豆豆便開啟了她的巴學園之旅。在巴學園,小豆豆不再是問題兒童,而是每一個開開心心上課的同學中的一員。小豆豆每天都等不及天亮要去上課,每天都盼着上學時間的到來。

我在讀此書的過程中,心情也和小豆豆一樣,覺得上學真是一件令人高興和期待的事,每天都盼望着去上學,因為學校裏總會發生令人意想不到和身心愉悦的事,而不是千篇一律,從校長到每一位老師,他們都是如此地愛孩子和尊重孩子,讓孩子每一天都快樂地成長就是他們的使命。

如果現實中有一座巴學園,你會讓你的孩子進去學習嗎?

《窗邊的小豆豆》一書引起轟動的同時也引發一些爭議。巴學園裏的'孩子都被教會了愛、尊重、紀律、守時、平等、自由等很多珍貴的品質,但巴學園的教學沒有遵從“教育部”(不知道日本對此類機構的稱謂,此處暫稱作教育部)的統一教學大綱,而是完全自由式的教學。

比如書中舉的一個例子,小豆豆去和別的學校的小朋友一起參加活動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會唱的經典兒歌,小豆豆一首都不會,因為巴學園不教這些。由此可知,如果巴學園的孩子參加全國性質的統一考試也不會取得好成績,因為學校也不以考試為目的進行教學。試想一下我們的孩子如果在各種“幼升小、小升中、國中考高中、大學聯考”等考試會考得不好地話,你能不能接受?還是你認為只要孩子擁有可貴的品質就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

看完此書,我有段時間內心很難平復,曾一度想為什麼我們國內沒有這種學校,為什麼我的國小時光不是在巴學園度過?如果我有條件的話,一定要移居日本,帶我的孩子去上巴學園(後來才知道巴學園在二戰中被炸燬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得以重建)。但是冷靜下來想一想,我是否能承受孩子的考試成績不行,答案是不一定。

想同時讓孩子單純、開心、幸福地上學還想讓孩子成為考試學霸,這是很貪婪的想法,想必沒有任何一所學校能讓二者兼得。

巴學園給我們的啟示。

《窗邊的小豆豆》在最後説明了跟小豆豆同屆的同學們的現狀,因為是特別的學校,學校孩子很少,學校總共有50多人,小豆豆同班只有9人。小豆豆的同學有的成為了成功的企業家、物理學者,也有的沒什麼成就只是成為了普通人。單憑這幾個孩子長大後的發展,不能説明巴學園的教育成果,在小豆豆畢業後不久,巴學園就不存在了,所以巴學園的教學方式究竟能結出什麼成果也就沒法驗證了。

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巴學園式的學校在我們國內不會大受歡迎,因為我們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孩子之間的比較只能通過考試來進行,也就是我們的應試教育。但我們國內的教育理念也早就開始轉變,從原來的應試教育轉變到現在的大力發展素質教育。

發展素質教育的理念跟巴學園有相通之處,但還不完全一樣。素質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但巴學園的理念是承認孩子的獨特性,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完美的,孩子應該找到自己的獨特性並去發展它,而不是按照什麼標準去教育孩子。

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巴學園裏的孩子從小就在心裏種下了愛和幸福的種子,他們知道什麼是幸福,知道如何去獲得幸福,這比孩子考試考多少個一百分都重要一百倍。

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教育從業者都讀一讀小豆豆、讀一讀巴學園、讀一讀小林先生的事蹟,從而在現行的教學中能融入一些巴學園的教育理念,也能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在學校裏真正開心地成長。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5

放下《窗邊的小豆豆》已是凌晨兩點,看看身邊熟睡的兒子,禁不住想,如果他是小豆豆……..如果我是小豆豆……如果我是小豆豆的媽媽……如果我是巴學院的老師……那麼多的如果讓我浮想聯翩,不覺天已擦亮了,內心被什麼東西激盪着,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母親,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真的感觸頗深。

角色一:作為人

每個經歷過童年的成年人,在成年後的許多行為都有童年記憶的投射,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説得深奧些是心裏層面的東西,説得通俗點即所謂:三歲看七歲,七歲看到老。我不是什麼心理學工作者,可親身的經歷,讓我對此深信不疑。小豆豆的經歷應該説是個特例,羨慕她,相信所有的人都會羨慕她。每個人從內心,從生命的本性來説都是嚮往自由的,任何一個孩子在無知時,在還保持着生命的本真的時候,他都是自由的,對自由的熱愛時不時會在人的舉動,言語,表情中顯現。童言無忌,所有的忌諱都是後天在環境中滲透到我們的血液之中,讓我們似乎忘記了,啊,自己也曾有過如此自由的時刻,無論這個時刻是長是短,它就湮沒在我們的記憶之中,而小豆豆的言行為我們尋找到了找回它的路。親切,因為我們都曾經經歷;微笑,因為我們也曾經懵懂;悲傷,因為我們也受過傷害。感同身受,似乎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內心的感受了。我們被限制了,我們被同化了,未被同化的,被放棄,被遺忘,又有多少“巴學院”能讓小樹自由生長,而不是被種在被水泥地框好的坑裏呢?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已故的小林校長如果瞭解中國的這句話,他也會會心一笑的,在他的眼中孩子都是善的,都是好的。“真是一個好孩子!”每個孩子最愛聽到的話語,真誠的讚揚,沉甸甸的信任是每個學園裏的孩子最珍視的。這份真誠和信任不也是人與人之間最應珍視,也最希望得到的嗎?這本孩子的故事讓我自省,也讓我內心泛起温暖。

角色二:作為母親

獨生子女制度,造成了孩子成了家中的唯一,且不論其中的優與弊,單從我個人而言,孩子的降生,讓我感受這個生命對於我而言的非凡含義。幾乎每個母親都愛孩子,無論是怎樣的愛出發點都是無私的。小豆豆的媽媽讓我欽佩,但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好的,對自己的孩子不放棄這在古今中外有許多類似的事例。在這本書中,讓我從母親的角度看到的不是豆豆的母親怎麼做,而是豆豆的母親是幸運的,就如小豆豆一樣。作為母親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世俗公認是成功的,希望把自己能給的最好的給孩子,當孩子被他人責難時,母親痛心,當孩子獲得讚揚時,母親高興。這種感情是簡單的'也是樸素的。就象前文所言,如果能讓自己的孩子在一個不受壓制的環境,度過自己的童年,有一羣善良的,真正愛孩子的老師教孩子,最主要的是讓孩子無論是家中還是學校中都讓他的性格,人格有着正常的發展,這似乎比在國小階段就學完國中的知識來的重要的多。如果有“巴學園”幼兒園、國小、國中我一定會開心的,放心的讓孩子去,每天和孩子一起分享他在一個健康的,開心的學校裏所經歷的種種,愉快的經歷又一個童年,很樸素的一個思想:有個快樂的孩子,有個快樂的母親。

角色三:老師

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收穫一種命運。

——泰戈爾

作為播種者——教師,看完《窗邊的小豆豆》我感到汗顏、無奈、憧憬……説實話很難用確切的語言來形容此時的感受。

作為教師的我努力地完成着教學任務,也認真地履行着作為教師的職責。同樣是教一年級,在讀書中第一章的時候,我在那個女教師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孩子出現問題,與家長交流是必然的,可與家長交談時陳述着孩子行為的種種,雖然自己覺得很負責,很客觀,但每次談話時內心深處總有一種無力感和挫敗感,在書中我找到了答案:我會聽孩子連續説四個小時的話嗎?不會。我會讓孩子在我身上爬上爬下嗎?不會。我會每時每刻考慮到特殊孩子的心裏感受嗎?我沒有做到。我會……太多自省的答案讓我明白做教師的我離小林校長的距離有多遠,“愛生”愛得遠遠不夠,“知生”知得遠遠不足。

愛是一種由內而發的一種情感,是關注所在,是興趣所在,是快樂所在。與書中的小林校長相比,我只是把教師當作一份工作,而沒有當成一份事業。為工作我們會努力去把他做好做完美,然而孩子不是模具,不是整齊劃一的,當與大多數人有不同時,當自定目標有差距時,挫敗沮喪接踵而至,要麼硬來,要麼規避,要麼聽之任之直至爆發。雖然知道兒童的認知習慣,也有一定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但耐心呢?聽説一種習慣的養成需要27次重複,這種重複是枯燥的,是看似無望的,想想,也許自己總是在黎明最黑暗的時候放棄了,為事業我們會忍受挫折,愛與堅持是我在小林校長身上所看到,他把教育作為自己的事業,所有挫折,但他堅持着,因為他在其中感受着快樂,這給我啟發很大。

知是一種瞭解,我沒有花過四個小時去聽一個孩子説話,我主導着我和孩子們的談話,我知道他們嗎?我瞭解他們嗎?看完書後我細細地想了想,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我都犯了個極大的錯誤,我沒有尊重孩子作為人的權利,每個人都在尋求他人的認同,尤其孩子,認同感支配着他們的行為,感受了他人的認同,會有一種被瞭解,被尊重的感覺,從而在行為上會不自覺的參與,重複。“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收穫一種命運。”作為教師的我沒有做到,我汗顏。

今天的自省,是為了明天的修正,“你真是個好孩子”從心底讓做教師的我對我所有的孩子説出這句話,一如“巴學園”的小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