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優秀

校園2.78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只有一個地球教案優秀,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優秀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優秀1

一、教材和學生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三組的一篇科學知識説明文。這篇文章的特點是語言樸實、流暢,結構嚴謹,條理清楚,又飽含着深情。它通過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

鑑於我們山裏的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我只能讓他們課前通過各種方式瞭解地球,而老師則充分利用網絡架起時空橋樑,搭起建構的“支架”,從而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獲取知識。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七個生字,能理解“渺小、礦產、恩賜、慷慨、枯竭、濫用、威脅”等詞語;瞭解地球的特點、有限的資源及人類的開發對地球產生的危害。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蒐集處理信息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利用信息,進行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閲讀,達到教學目標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從小樹立環保意識的要求。

二、法、學法説明

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採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夥伴中的首席。

三、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情境激趣——選讀探究——昇華情感——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一)情境激趣

通過影象讓孩子們觀察太陽系,讓他們對了解太陽系瞭解地球產生興趣。而後,一句看似不經意的問:“地球,你還想稱它為什麼?”學生親切的稱呼,拉近了孩子們與地球的情感距離,為後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二)選讀探究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引導他們抓住地球太可愛,又太容易破碎這一切入點,將自己最感興趣,最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鼓勵孩子們質疑問難。在師生的'共同梳理下,歸納為三個探究主題。讓孩子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師相機引導。

這正體現了新課標指出的: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當學生在選擇這一主題探究學習時,首先讓他們從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文字的獨特體驗,從中受到情感薰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導學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葉扁舟”體會作者是採用數字説明和打比方的方法來寫出地球的渺小。

同時播放影象,把地球豐富的資源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地球的美,不僅在於它的外觀,更在於它對人類的無私奉獻。

2、地球的易碎性

當學生選擇這一主題探究時,引導他們通過自讀,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然後進入相關的幻燈片,看到人類破壞地球的種種行為,看到美麗的家園傷痕累累,此時此刻,孩子們禁不住傷心憤怒,發出一些的感歎。這時讓學生觀看地球媽媽遭到破壞的影像資料,再讓他們結合生活中的現象來談一談自己的周圍有哪些破壞環境的行為。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優秀2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弄明白為什麼説“只有一個地球”。

2、能力目標

理清課文條理,瞭解作者説明事物的方法;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能用“貢獻、渺小”造句。

3、情感目標

使學生受到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教育,懂得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多麼可愛,同時有多麼脆弱。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從地球上可供人類生存的範圍非常有限、資源已遭到嚴重破壞、破壞了地球人類將別無出路等角度説明不能再破壞地球上的生態環境了,呼籲人們保護地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條理清晰,説服力強。

1、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為什麼地球上人類生活的範圍很小;為什麼不能再破壞資源了;為什麼破壞了地球將別無去處。

2、難點

如何採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加深刻認識目前地球面臨的危機,從思想深處接受愛護環境的教育。

針對教學重難點,設計最優化的電教手段,改進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許多真實的、具有震撼力的畫面擺在學生面前,不必教師多做分析,學生聯繫實際生活,便能很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並能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安排在五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本領,如預習,查閲一定的資料,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等。所以在課前可以安排學生查閲資料,充分預習課文,這樣便給課堂留出更多的時間加強能力訓練,比如本課的説話、寫讀後感訓練。也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使他們在查找資料、預習課文中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品嚐探索的樂趣、收穫的快樂。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內容簡練,涉及的許多知識學生都沒有機會形象的瞭解,所以是一篇結合電教媒體進行語文教學的好教材。多媒體是新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電教媒體達到教學最優化的效果,是教改的.新課題,也是我們要探索的內容。本課力求體現科學運用電教媒體,提高認知語言能力,使學生在認知語言過程中,更有效地獲得語言信息和處理語言信息的本領。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認識、理解、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即認知語言能力得到提高。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突出語文教學的學科特點,突出電教媒體的最佳結合點和恰當展示時機的設計,體現電教媒體的作用與優勢。

五、教學媒體設計

(1)多媒體《預習要求》、《課文分析》。主要用於指導學生自學和預習。包括學習目標、重難點、預習方法、相關資料。(2)電子相冊。包括一組漂亮的自然風光照片和歌曲《藍色的地球》在正式上課前3分鐘播放。

(3)多媒體《美麗的地球》。教學第一自然段時用。展示一段在衞星上拍攝的關於地球的影片。

(4)多媒體《環境危機》。教學三、四自然段時用。用大量生動形象、逼真的影像把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5)詩歌欣賞《地球的孩子》文字和課文緊密聯繫,正好是學完課文後的感慨、思考。畫面也貼近主題,一羣各種膚色的孩子圍成圈轉啊轉,轉成一個地球緩緩轉動。在第一課時學完課文後指導學生朗讀。

(6)鞏固練習。在第二課時複習階段用。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鞏固生字、詞。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一定還在回味着美麗的自然風光和那活潑、愉快的旋律吧?這首歌名叫《藍色的地球》,它告訴我們要愛護美麗的大自然,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今天我們學習講述同樣內容的16課《只有一個地球》。

教師: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你產生過什麼疑問?通過預習找到答案了嗎?

學生:地球本來就只有一個,人所共知,為什麼題目還要説“只有一個地球”?自由發表意見,説清:作者是在強調必須保護地球,破壞了地球我們將無處可去。

教師:這也是本課所要揭示的主題,課文哪一段直接點明瞭這個中心?

(二)倒序法學習中心段。理清條理

齊讀最後一段。試分層,並説説層意。課文從哪些方面説明這個中心?讀一讀,理清課文條理。

(三)學習第一部分

1、作者講地球很小,運用了什麼方法?看看這一組數字,體會其中的含義。討論,體會。

2、教師:課文一開始給我們描述了宇航員眼中的地球,讀一讀相應的句子,想象是什麼樣的。學生朗讀相應的句子,再指名讀。評價,讀得怎樣?

3、教師引導:大家想不想跟隨宇航員到太空中一睹地球的風采?多媒體:《美麗的地球》情景引導:此時你想説什麼?(“地球太美了!”等)現在再來讀描寫地球的句子,體會一下應該怎麼讀。讓我們一起深情的讚美:“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指導朗讀)

4、抓住“母親”一詞引導,過渡到第二段的學習。

教師:母親養育了我們,我們理所當然以加倍的愛來回報她。那麼,對養育了人類的地球母親,人類是怎麼做的呢?

(四)學習第二部分

1、自己讀課文,找答案。

2、交流:課文從哪些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不可再生的資源遭到破壞,過度開發;可再生資源受到破壞,許多已不可再生,還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災難。

3、多媒體:《環境危機》從各個方面顯示了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污染以及帶來的嚴重後果。

4、教師:説一説哪些畫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想到了什麼?可以聯繫本地發生的、學生親眼目睹的事例談一談。

5、教師引導説話練習:同學們,如果你是一條河、一棵樹或一隻鳥或別的什麼屬於大自然的東西,此時,你想對人類説些什麼?

(五)學習第三部分

1、教師朗讀第五自然段,教師:你們説得這麼可怕,然而“有人會説,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裏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大家討論,這説法有道理嗎?放手讓學生討論,對於有的説法,比如:科學家已經嘗試在太空建立居住的空間,有可能成功;外星人的發現説,也説明在地球之外有可能存在能生存的地方,不否定學生的想法,只是要引導:無論怎樣,地球還是絕大多數人生存的基本家園,不能再破壞了。

2、引讀:“我們這個地球,真是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多媒體文字:“我們這個地球,真是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作者在課文第一段講地球的小時,用了一個比喻句,大家找找看,學生讀:“地球……在羣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討論為什麼把地球比做扁舟?除了説“小”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意思?

(六)延伸課題,暢談環保設想

教師:大家都明白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因為,地球是人類惟一的家園,作為一名國小生,你為保護環境做過些什麼?還能再做些什麼?學生交流、發言。

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可不能只有想法,要從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做起,從自身做起。

(七)多媒體:詩歌《地球的孩子》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帶動學生加入進來。建議:課後抄給學生練習朗誦。

(八)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為下節課的寫讀後感做準備。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優秀3

一、課文內容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本文以此為題,採用科學小品文(文藝性説明文)的形式,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瞭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籲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課文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先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接着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地開採或隨意毀壞等方面,説明地球面臨着資源枯竭的威脅;然後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地球資源枯竭時,人類目前無法移居到第二個適合的星球上;最後告訴讀者:人類應該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課文采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説明方法,科學地介紹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識,有力地説明了“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用詞嚴謹,表達生動,是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同時,課文多處採用比喻、擬人等手法,體現了科學小品文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全文融科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於一體,在介紹科學知識的同時,又能激發讀者的情感,啟迪讀者的思想。

二、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就已經接觸過多篇説明文,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説明文的能力,絕大多數同學熟練掌握常用的説明方法及其作用,對説明文的結構及語言特點也都有所瞭解。對於“環境保護”這一類的題材,學生在社會宣傳,校內活動,科學課以及課外閲讀中都有比較廣泛深入的接觸,所以學生在課文內容和主題的理解方面較為容易,在理解體會“結論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的”這一論證方法上面稍顯吃力。

三、教學目標

1.會寫“瑩、裹”等12個字,會寫“晶瑩、搖籃”等20個詞語。

2.默讀課文,結合關鍵句,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説出課文表達了怎樣的觀點,是怎樣一步步説明這個觀點的。

4.結合實際,設計環保宣傳語,並與同學交流。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抓住關鍵句,説出課文主要內容。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體會課文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保護地球”這一結論的。通過聯繫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預學,檢查字詞

1.這節課我們學習課文《只有一個地球》,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2.教師導:“只有一個地球”,所以xxxxxxxxx。

(預設並板書: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

(設計意圖:“只有一個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同學們齊讀課題的過程就是喊出口號的過程,加之在預習時學生已經通讀過課文,此處就自然地帶出了作者的“呼籲”,直入主題。)

3.同學們非常會讀書,能從題目推想到作者要呼籲的內容。下面我們來看看下面的詞語,哪個容易寫錯、哪個容易讀錯?詞語的意思你是否都弄明白了。

晶瑩包裹搖籃和藹可親礦產資源映入眼簾

慷慨提供貢獻濫用基地目睹即使渺小

4.指導書寫:瑩藹慷慨裹(形近字:褒衷衰哀袞)

5.強調讀音:映入眼簾提供濫用即使。

6.理解詞語。

晶瑩: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恩賜:原指帝王給予賞賜,現泛指因憐憫而施捨。

濫用:胡亂或過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亂或過度地使用化學品。

威脅:用威力逼迫、恫嚇,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資源被破壞及一系列的生態災難,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極大的危害,甚至最終使人類無法生存下去。

渺小:非常微小。

(設計意圖:紮實字詞基礎,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二、抓關鍵句,梳理內容

1.出示課後第一題。

(1)默讀課文,結合關鍵句,説説課文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學生默讀課文,逐段批畫關鍵句,注意抓住要點不遺漏。

(2)第1、2自然段關鍵句。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要點:美麗渺小)

(3)第3、4自然段關鍵句: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

(引導認識:自然資源可分為“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的礦產因為人類不加節制的開採,必將加速枯竭。可再生資源因為人們濫用化學藥品,不但不能再生,而且威脅人類生存。)

(4)第5、6、7自然段關鍵句:人類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壞以後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引導認識:在一定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建造移民基地也不可行。)

(5)第8、9自然段關鍵句: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引導認識:引用宇航員的感歎,以假設式的遞進寫出人類的選擇只有這一個)

(設計意圖:紮實字詞基礎,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2.集體交流討論,明確主要內容。

隨着學生討論,相機出示:

(1)地球美麗但渺小;

(2)地球的自然資源有限;

(3)目前,人類還無法移居其他星球;

(4)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進一步整理和明確主要內容,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為體會各要點關係做鋪墊。)

三、釐清每段內容,體會內在聯繫

以上四個內容,作者最想説的是哪一個內容?這個呼籲,也可以叫作“結論”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

(第9自然段:我們要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這一結論,是怎樣一步步得出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第一部分,請2名同學分別讀課文的1、2自然段。同學們一起説説,課文從哪些地方寫了“地球美麗又渺小”?

(引導認識:從宇航員的視角,抓住顏色、形狀等特徵描寫地球的美麗,接着以列數字的方式説明地球相較於宇宙而言是渺小的。)

其餘的三個方面,作者在表達上又有什麼特點?先寫什麼再寫什麼?默讀課文,自主批畫。

集體交流,聚焦:

第二部分從“自然資源有限”感悟“只有一個地球”。文章從“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與“可再生資源遭受破壞”兩方面入手,描寫了地球資源面臨的危機:首先礦物資源的形成需要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因此,“如果不加節制地開採”,就可能面臨“枯竭”的危險。另外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等各種本來可以再生的資源,由於人們“隨意毀壞”“濫用化學品”,不但不能“再生”,還釀出“生態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人類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另外,從“但是”這個轉折句前後可以看出自然對人類的態度是“無私的、慷慨的”,人類對自然的態度是“不加節制的、隨意毀壞、不顧後果的”。

第三部分從“目前人類無法移居”感悟“只有一個地球”。課文引用科學家研究成果説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範圍內”,這裏需重點引導學生理解“40萬億千米”的概念,如,可以通過舉例,以目前一般飛機的飛行速度來估計,40萬億千米大約需要600萬年時間才能到達,同時要強調對“至少”這個詞語的理解,體會文章用詞的嚴謹。從而使學生明白:就算有適合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也無法到達,因此,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而至於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種種設想,即使能夠“實現”,也是遙遠的事情,況且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第四部分聯繫實際,提升情感,使每一個學生明白: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抓住“可愛、容易破碎”再次體會地球的“美麗、無私”與人類的“醜陋貪婪”,體會作者説明事物,表達情感從“感性——理性——昇華情感”的手法。

課文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結論的:

內容上,作者首先寫宇航員介紹太空看地球美麗壯觀的樣子,通過列數字和同整個宇宙作比較的方法,説明地球是渺小的;然後通過地球是無私、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的典型事例,説明地球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接着以“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的問題,用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説明人類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最後,宇航員的感歎令人為之一振,呼籲人們保護地球,不能再破壞地球的資源了,進而得出結論:“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邏輯關係上,它們之間存在着因果相關的內在邏輯,前者是依據,後者是結論。使得作者的呼籲經過問題的説明,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表達情感方面,從“感性——理性——昇華情感”,首尾都以宇航員的視角,同時也是看待問題的最高視角,説明了“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和討論,鼓勵學生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升思維。)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語言,體會特點

1.默讀課文,想想文章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批畫句子,進行佐證?

(大量採用説明方法;多種修辭或描寫或抒情;連詞的使用;句式的變化)

2.集體交流,感受課文語言準確、嚴謹、科學以及生動的特點。

以下為預設:

(1)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遊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着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這句話運用了描寫,展開想象。“裹着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晶瑩的球體”可以感受到,在宇航員的角度看地球的美麗壯觀,從而也更能夠體會“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2)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這句話運用了打比方的説明方法,形象生動地説明了地球是人類及其他生命繁衍的地方,地球與世間萬物是不可分割的,讀起來極富感染力。)

(3)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產資源來説,它不是誰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

(這句話運用了舉例子的説明方法,以礦物資源為例,具體地説明了地球上礦物資源生成非常不易,而且是有限的,提醒我們珍惜資源,如果不加節制地開採,會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4)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等,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

(“本來”是“原先、先前”的意思,用在這裏説明水資源等自然資源以前是可以再生的,但由於人類的破壞,變成不能再生了,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5)再説,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

(這句話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加強語氣,説明即使建造移民基地的設想能實現,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

(6)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吧!

(結尾既是對全文內容的總結,同時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昇華了文章的主題,呼籲人類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子孫後代)。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習基本的説明方法,體會表達效果。聚焦課文中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表達的妙處,進而理解文章主旨。)

二、結合實際,設計環保宣傳語

1.説一説:讀下面的句子時,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現象?

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孩子們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就“破壞環境”“濫用化學品”現象進行自由地表達交流)

2.設計環保宣傳語。

標籤:教案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