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

校園2.32W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1

疏籬曲徑田家小。雲樹開清曉。天寒山色有無中。野外一聲鍾起、送孤蓬。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

添衣策馬尋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鴨佔陂塘。縱被行人驚散、又成雙。

賞析/鑑賞

這是一首敍寫送行惜別的詞作。詞人為心上人送行,首二句所描繪的農家景緻是他們臨分手之處:“疏籬曲徑田家小,雲樹開清曉”,“疏籬”、“曲徑”是典型的農家景緻,也是詞人於清晨所見近處之景,再往遠處看,籠罩在樹林上的雲霧漸漸地散開,時間到了清晨,分手的時分已在即。“曲徑”,唐詩人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此外,“雲樹開清曉”句,似化用秦觀《滿庭芳》詞中“曉色雲開”句,但周詞的詞序顛倒,所以這裏的“開”字似更為精煉。“天寒山色有無中,野外一聲鍾起、送孤篷”,三、四兩句承上而來,詞人的目光依舊停留在遠處,但見晨霧迷漫,帶着寒氣的山巒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分別的時刻終於到了,四野一片寂靜,只見遠處山寺鐘聲傳來,這給悽清的送別場面又增添了一層感傷色彩。“天寒”句,化用王維《漢江臨泛》中的詩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詞作上片以“疏籬”、“曲徑”、“田家”、“雲樹”、“山色”、“孤篷”、“野外”等描繪一幅素淡畫面,畫面極為清靜淡雅,再襯以鐘聲,使得畫面富有動感,在這種環境中送別,心境自然是淒涼而憂鬱的。

詞作下片轉而敍寫自己的心情。但詞人並不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來表達,而是以一個個動作和畫面來達到表述之目的。“添衣策馬尋亭堠,愁抱惟宜酒”。這是説送走心上人後,感到寒意襲人和愁意纏繞心間,於是便添加衣服,策馬揚鞭去找驛站,買些酒來驅寒解愁。“亭堠”,亦作亭堡,原為偵察、瞭望的崗亭。《後漢書·光武紀》載:“築亭堠修烽燧。”這裏當是指古代廢置之亭堠,已改為置酒供行人休息場所。因前文已交代“天寒”,故此遂有“添衣”,但實質上是寫詞人之心寒愁濃。詞人又寫自己急急忙忙地尋找亭堠,説明其離愁之濃重。“愁抱”一句是全詞中唯一的直抒其情,“惟宜”二字,強調了一種無可奈何之情,亦可理解為本詞的主旨。歇拍二句,詞人又忽地轉入寫景,“菰蒲睡鴨佔陂塘,縱被行人驚散、又成雙”,詞人飲罷解愁之酒,又匆匆上路,馬蹄聲聲,驚散了池塘旁水草中尚在熟睡的鴨子,但很快它們又成雙地聚在一起睡着了。宋詩人黃庭堅《睡鴨》詩有:“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依睡秋江。”這本是鄉野常見之景,然實是詞人有感而發,藉此以襯托自己的孤單,寄託自己的“愁抱”。正如江淹《別賦》中所寫:“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悽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舟凝滯於水濱,車逶遲于山側。”詞作下片以“添衣”、“策馬”、“尋亭堠”一系列行動,及鴨睡陂塘之景,側面寫出了詞人送別心上人之後無法抒發的“愁抱”,也暗示出詞人是位羈旅在外的行人。他似要極力在詞作中淡化自己的愁緒,然仍抑止不住地流露出來。

全詞煉字度句,精煉含蓄,疏密相間,勾勒微妙,語言深沉,格調超然。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2

《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

宋代:陳與義

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詩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開後卻匆匆。

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

《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譯文

船已經掛起帆來了準備離去,可作者卻搔首踟躕不忍離去,一杯杯地飲着好友送別之酒。以前天天寫詩作詞翹首盼望春天的到來,可等到了春天桃花剛了卻要與友人匆匆離別。

歌姬的歌聲常常因離別之人而嗚咽,還清楚記着離別席上的情形。明天酒醒後就要隨着大江行舟離去,只能滿滿帶着一船的離別之恨駛向衡州。

《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註釋

搔首:以手搔頭,意為有所思的樣子。

《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賞析

這首詞的寫法是:“緊扣別宴,思前想後”。他把離別的情緒融貫到對過去的回憶和對前途的想像之中去,不同一般,別有一番風味。

詞的上片由別宴寫起,進而追憶到過去相聚的時日。一開篇就説船已經掛起帆來了準備離去,久久不能離去,只是一杯杯地飲着好友送別的酒。這就把不得不離去又不忍離去的矛盾心理形象地表現出來。為什麼“張帆欲去”?因為“攜家作客真無策”、“長乘舴艋竟安歸?”(《元日》)詞人在戰亂之中,攜家南奔,屢次寄居,終非長策,但卻非走不可。為什麼“仍搔首”?因為與義和大光友情誠篤,不忍分別,所以搔首踟躕。這裏詞人很自然地追憶起在臘月間相聚的時日,朋友們飲酒賦詩;同時,更盼望着春天的到來,以與友人更好地流連吟詠,然而春天到了,桃花才吐蕊,而自己卻要與友人告別了!“匆匆”之中,包含了無限惜別之意。“吟詩”兩句,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贊為“好在句中”,就是説其本身即為佳句,不待上下文關照,自然映發,自見妙處。

詞的下片仍寫別宴。寫過了酒,緊接着從歌上落筆。古人送別時唱“驪歌”,如蘇軾《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所寫“且盡一樽,收淚聽《陽關》”宋代州郡長官設宴,有官妓陪侍,歌舞酒聲遠遠飄去,可見宴會的盛大,此“歌聲”就是歌妓所唱。“歌聲頻為行人咽”,臨別之際,歌妓也為之動情,幾度嗚咽不能成聲。因此感動了詞人:“記著樽前雪”。“雪”為“雪兒”省略,而“雪兒”又是指代歌妓的。雪兒為隋末李密歌姬,善歌舞,能夠根據音律填詞而歌,稱“雪兒歌”,後來泛指歌妓。詞人因歌而記着歌者,即記着此別,記着餞別的主人,一語而三得。酒醉人,而歌聲也足以醉人。“明朝酒醒大江流”,此筆迴旋一轉,想到明朝酒醒之後,此身已隨舟漂到湘江。此行何去?相距一百二十里的衡州(今衡陽)是第一站。

“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載人而曰“載離恨”,“離恨”而曰“一船”,“一船”而且“滿載”,即滿載離恨表達了作者不忍惜別的情意,與首句“張帆欲去仍搔首”緊密關連,也同作者《別大光》詩的“滔滔江受風,耿耿客孤發”相補襯。這最後兩句,化用蘇軾在揚州別秦觀的《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詞的“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而這裏情感更為豐富。運用前人成句時切忌字句意義完全相同,但又不可距原句意思過遠。與義此處構句可謂運用前人之後,卻自然切合己事,變化處又別出心裁,較之上片之結,藝術上也不相上下。

《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在席益舉行的告別宴會上所作。席益字大光,洛陽人,是陳與義的同鄉。與義宣和六年(1124)在汴京任符寶郎時與他相識,不久與義遭貶,別後還有詩札。建炎三年(1129)席益離郢州知州任,流浪于衡山縣(今屬湖南),與義同時躲避金兵至湖南。同年臘月,兩人相遇于衡山。次年元旦後數日,與義離衡山赴邵陽,有《別大光》詩,別宴上並作此詞。

《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作者介紹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3

虞美人· 賦虞美人草 【南宋 】辛棄疾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 。貪看青青舞。驀然斂袂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

注:本詞寫於作者在山東參與抗金義軍兵敗南歸之後,希望得到南宋朝廷重用,重回北方征戰。但朝中卻無人體味作者想法,他只好暫處鎮江掛一閒職。

[1]拔山:比喻力大。

[2]青青:兼謂鬢髮,指虞姬。

[3]斂袂(mèi):整理衣袖,此言罷舞。亭亭:狀形體挺拔。

賞析:

《虞美人·賦虞美人草》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作品。

這首詠物詞也是詠虞美人草的。立意和前篇相近,也是借詠虞美人草映帶虞姬事,不同的是議論成分較前篇為重。詞的上片寫霸王別姬。是用對比手法來寫的。開頭兩句寫項羽春風得意。言其當年在全國反抗暴秦的浪潮中乘機起事,猶如芳草應運而生,春風得意,枝繁葉茂,成為西楚霸王,天下無敵。這兩句以芳草喻項羽,既生動形象,富有詩情畫意,又貼近詞題,頗為得體。“拔山”承上啟下,寫其由強變弱,由盛轉衰,化用項羽的悲歌,渾化無痕,並巧妙地引出結尾二句。“飲罷”二句寫霸王別姬。言帳飲之後,彼此分離,而虞姬何以對待項羽呢?言外之意是説她只有以死酬知己,相從於地下,這就自然地過渡到下片去。詞的下片詠虞美人草。“人間”二句言虞美人草為虞姬精誠所化,聽到虞美人曲,就應拍而舞,千載之下,猶見其對項羽的精誠,世人不理解這一點,只是“貪看青青舞”,則辜負了虞美人的一片苦心。“暮然”句寫虞美人草停止舞動。在這裏,作者使用“斂袂”,寫虞美人草靜止不動,猶如美人整整衣袖,停止歌舞,既增加了意趣,又讓人覺得格外生動。為什麼虞美人停止舞動?“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引起虞姬懷舊情緒而不忍卒舞,用擬人筆法和心理描寫的方式,推想虞美人草不舞的原因,賦予虞美人草以人的感情色彩,含蓄藴藉,真摯動人。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4

虞美人·用前韻送杜叔高

辛棄疾

細把君詩説:恍餘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

千丈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

乍一見、寒生毛髮。

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

金屋冷,夜調瑟。

去天尺五君家別。

看乘空、魚龍慘淡,風雲開合。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殘戰骨。

歎夷甫諸人清絕!

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

南共北,正分裂!

詞作鑑賞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春,杜叔高從浙江金華到江西上饒探訪作者,作者作此詞送別。題雲用前韻,乃用作者前不久寄陳亮同調詞韻。杜叔高是一位很有才氣的詩人,陳亮曾在《復杜仲高書》中稱其詩如干戈森立,有吞虎食牛之氣,而左右發春妍以輝映於其間。只因鼓吹抗金,故遭到主和派的猜忌,雖有報國之心,但亦無請纓之路。作者愛其才華,更愛其人品,詞中藴含着的深情厚意即能反映出來。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5

●虞美人

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陳亮

老去憑誰説?

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長安今餘幾?

後死無仇可雪。

猶未燥、當時生髮!

二十五絃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

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

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

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絕!

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

龍共虎,應聲裂。

陳亮詞作鑑賞

陳亮與辛棄疾(字幼安)同為南宋前期著名的愛國詞人。二人志同道合,意氣相投,感情至深,但各以事牽,相見日少。淳熙十五年(1188)冬,陳亮約朱熹在贛閩交界處的紫溪與辛棄疾會面。陳亮先由浙江東陽到江西上饒,訪問了罷官閒居帶湖的辛棄疾。

然後,二人同往紫溪,等候朱熹,在那裏盤桓了十日,朱熹竟不至,未能會談,陳亮只好東歸。別後,辛棄疾惆悵懷思,乃作《虞美人》一首以寄意。時隔五日,恰好收到陳亮索詞的書信,棄疾便將《虞美人》錄寄。

陳亮的這首老去憑誰説,就是答辛棄疾那首《虞美人》原韻的。自此以後,兩人又用同調同韻互相唱和,各得詞二首。他們這時期的交往,便成為詞史上的一段佳話。

上片主旨在於議論天下大事。首句老去憑誰説,寫知音難覓,而年已老大,不惟壯志莫酬,甚至連找一個可以暢談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這是何等痛苦的事!作者藉此一句,引出以下的全部思想和感慨。

他先言世事顛倒變化,雪仇復土無望,令人痛憤;下片則説二人雖已老大,但從來都是志同道合的.,今後還要互相鼓勵,堅持共同主張,奮鬥到底。

作者先借《莊子·知北遊》中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和《淮南子》所説的冬日之葛、夏日之裘來指説世事的不斷反覆變化,並且,越變越顛倒錯亂,越變對國家越不利,人們日漸喪失了收復失地的失望。且看,父老長安今餘幾?南渡已數十年了,那時留在中原的父老,活到今天的已所剩無幾;如今在世的,當年都是乳臭未乾的嬰兒。朝廷數十年偏居江南,不圖恢復,對人們心理有極大的麻痺作用。經歷過靖康之變的老一輩先後謝世,後輩人卻從生髮未燥的嬰孩時期就習慣於南北分立的現狀,並視此為固然,他們勢必早已形成了無仇可雪的錯誤認識,從而徹底喪失了民族自尊心和戰鬥力。這才是令人憂慮的問題。上片最後四句,重申中原被佔,版圖半入於金之恨。詞以二十五絃之瑟,兼寓分破與悲恨兩重意思。《史記·封禪書》記: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絃。一如圓月平分,使缺其半,同是一大恨事。末再以胡婦弄,漢宮瑟,承上二十五絃,補出多少恨的一個例證。漢、胡代指宋、金,南宋詩詞中屢見,如陸游《得韓無咎書寄使虜時宴東都驛中所作小闋》詩云:上源驛中搥畫鼓,漢使作客胡作主。而説漢宮瑟為胡婦所弄,又藉以指説汴京破後禮器文物被金人掠取一空的悲劇。《宋史及皇后、太子北歸,宮中貴重器物圖書並捆載以去,其中就有大樂、教坊樂器一項。只提胡婦弄,漢宮瑟,就具體可感而又即小見大地寫出故都淪亡的悲痛,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憤慨自在其中,同時對南宋朝廷屢次向金人屈躬卑膝,恢復大業坐失良機的現實,也就有所揭露、鞭撻。讀到這裏,再回頭去看老去憑誰説一句,益感作者一腔憂憤,滿腹牢騷,都是由此而發的。

下片轉入抒情。所抒之情正與上片所論之事相一致。作者深情地抒寫了他與辛棄疾建立在改變南宋屈辱現實這一共同理想基礎上的真摯友誼。過片一句樹猶如此堪重別,典出《世説新語。言語》。東晉桓温北征時,見當年移種之柳已大十圍,歎息道: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堪重別即豈堪重別,陳、辛上饒一別,實成永訣,六年之後,陳亮就病逝了。

雖然他當時無法預料這點,但相見之難,卻在意料之中。這一句並非突如其來,而是上承老去憑誰説自然引出的。下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又正是對豈堪重別原因的解釋,也與詞首老去一句遙相呼應。這句正面肯定只有辛棄疾才是最能理解他的唯一知己。據辛詞《虞美人》題下小序記,此次陳亮別後,棄疾曾追趕到鷺鶿林,因雪深路滑無法前進,才悻悻而歸。行矣置之無足問一句,就是針對這件事寬慰這個遠方友人的,也是回答對方情深意切的相思。句後綴以誰換妍皮痴骨,意為自己執着於抗金大業,儘管人們以妍皮痴骨相看待,我終不想去改變它了。妍皮痴骨出自《晉書。慕容超載記》。南燕主慕容德之侄慕容超少時流落長安,為了避免被後秦姚氏拘捕,故意裝瘋行乞,使秦人都歧視他。惟姚紹見其相貌不凡,便向姚興推薦他。慕容超被召見時,注意隱藏起自己的才識風度,姚興見後,果然大為鄙視,對姚紹説:諺雲‘妍皮不裹痴骨’,妄語耳。妍皮,謂俊美的外貌:痴骨,指愚笨的內心。諺語原意本謂:儀表堂堂者,其內心必不愚蠢。姚興以為慕容超雖貌似聰雋,而實則胸無智略,便説諺語並不正確,對慕容超的行動也不限制。

作者藉此來説明,即使世人都説他們是妍皮裹痴骨,遭到誤解和鄙視,他們的志向也永不會變。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友情乃愈可貴,所以就自然地發而為 但莫使伯牙琴絕的祝願,將兩人的友情跟抗金的共同志向聯繫到一起,使這種感情昇華到聖潔的地步。然後,話題一轉,寫出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這兩句至理名言,實際説的還是救國之道。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6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註釋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峯》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了:了結,完結。

砌:台階。雕欄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

應猶:一作“依然”。

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鑑賞

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傳説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開,中秋月圓,歲月不斷更替,人生多麼美好。可我這囚犯的苦難歲月,什麼時候才能完結呢?“春花秋月何時了”表明詞人身為階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傷懷。回首往昔,身為國君,過去許許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麼會弄到今天這步田地?據史書記載,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後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樓又一次春風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詩人身居囚屋,聽着春風,望着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 “又”點明瞭“春花秋月”的時序變化,詞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兩句流露的愁緒,也引出詞人對故國往事的回憶。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儘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這裏暗含着李後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朱顏”一詞在這裏固然具體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但同時又是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徵。 以上六句,詩人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尤其是通過自然的永恆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藴蓄於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後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詩人先用發人深思的設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着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湧翻騰,充分體現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詞以明淨、凝練、優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對比、設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真情實感。難怪前人讚譽李煜的詞是“血淚之歌”,“一字一珠”。全詞虛設回答,在問答中又緊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寫得自然而一氣流注,最後進入語盡意不盡的境界,使詞顯得闊大雄偉。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7

虞美人》

秋風不似春風好,一夜金英老。

更誰來憑曲闌干,

惟有雁邊斜月、照關山。

雙星舊約年年在,笑盡人情改。

有期無定是無期,

説與小云新恨、也低眉。

虞美人作品賞析【註釋】:

春風徐來

枯柳未綠,

厭陽依然,

三月的和風不來。

灰山。蒙土

伴殘雪

日記。日曆

又一年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8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註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壺水》、《巫山十二峯》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 韻轉兩平韻。

②了:了結,完結。

③砌:台階。雕闌玉砌:指遠在金陵 南唐故宮。應猶:一作“依然”。

④朱顏改:指所懷念人已衰老。

⑤君: 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賞析

此詞大約作於李煜歸宋後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故國而思,據説是促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原因而一。那麼,它等於是李煜絕命詞了。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音調與曲折迴旋、流走自如藝術結構,作者沛然莫御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美感效應。誠然,李煜故國而思也許並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帝王生活與朝暮私情宮闈祕事。但這首膾炙人口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而處:“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嗟歎,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棖觸,跌襯出他囚居異邦而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階下囚作者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

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説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力量。可以説,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以富有感染力與向徵性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呼應,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情感。因為人們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外部形態。由於“形象往往大於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範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9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者簡介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峯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衞上將軍、違命侯。後為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被稱為“千古詞帝”。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繼位時南唐已對宋稱臣,處於屬國地位。李煜在位15年,不修政事,屈辱苟安,沉湎於奢靡逸樂的宮廷生活。975年,宋滅南唐,李煜肉袒投降,被俘到宋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封違命侯,成了“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階下囚,相傳三年後被宋太宗毒死。

賞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在寫下這首《虞美人》後,宋太宗恨其“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之詞而毒死了他。寫的是處於“故國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難禁的痛苦。全詞不加藻飾,不用典故,純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過意境的創造以感染讀者,集中地體現了李煜詞的藝術特色。以“一江春水向東流”比愁思不盡,貼切感人。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後主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開,中秋月圓,這美好的情景是何時結束的呢?過往的事,有多少還記憶猶新呢?據史書記載,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後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樓又一次春風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國卻早已被滅亡。詞人身居囚屋,聽着春風,望着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透露出他內心多少悽楚和無奈! 夜深人靜,倚樓遠望,只見月光如水。眼前的一切更激起他對南唐故國的深深懷念。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詞人在這裏發出的豈止是深沉的歎息,簡直是痛徹肺腑的呼號。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儘管“故國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這裏暗含着李後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只是”二字,極為沉重,傳達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惘。“朱顏”一詞在這裏固然具體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但同時又是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徵。

以上六句,詩人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尤其是通過自然的永恆和人事的滄桑的強烈對比,把藴蓄於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傾瀉出來,凝成最後的千古絕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悲慨之情如衝出峽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發而不可收。詞人滿腔幽憤,對人生髮出徹底的究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無窮無盡的悲愁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顯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捨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這九個字,確實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表達出來了。九字句,五字仄聲,四字平聲,平仄交替,最後以兩個平聲字作結,讀來亦如春江波濤時起時伏,連綿不盡,真是聲情並茂。這最後兩句也是以問答出之,加倍突出一個“愁”字,從而又使全詞在語氣上達到前後呼應,流走自如的地步。

作為國君,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作為詞人,他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首《虞美人》便是一首傳誦千古的名作。他突破了晚唐五代詞的傳統,將詞由花前月下娛樂遣興的工具,發展為歌詠人生的抒情文體。

全詞以明淨、凝練、優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象徵、對比、設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真情實感。難怪前人讚譽李煜的詞是“血淚之歌”,“一字一珠”。 前人吊李後主詩云:“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的確,作為一個 “好聲色,不恤政事”的亡國之君,沒有什麼好説的,可是作為一代詞人,他給後人留下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文字,千古傳誦不衰。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一篇。詞作經過精心結構的,通篇一氣盤旋,波濤起伏,又圍繞着一箇中心思想,結合成諧和協調的藝術整體。在李煜之前,還沒有任何詞人能在結構藝術方面達到這樣高的成就。所以王國維説:“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惟李後主降來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可見李煜的藝術成就有超越時代的意義。當然,更主要的還是因為他感之深,故能發之深,是感情本身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也是王國維説得好:“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者也。”這首《虞美人》充滿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一個處於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亡國之恨,他的勇氣,是史所罕見的。李煜詞這種純真深摯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説的出於“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吧,這個特色在這首《虞美人》中表現得最為突出,以致使李煜為此付出了生命。法國作家繆塞説:“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