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二生物優秀教案模板

校園1.66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優秀教案模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生物優秀教案模板

高二生物優秀教案模板1

一、教材分析

學生缺乏有關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有機化學知識這是本節教學內容的瓶頸,而氨基酸的結構和蛋白質的形成又屬於微觀知識,比較抽象,十分枯燥,所以教學時應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動畫、故事、遊戲和形象的比喻,不僅增加學生對微觀內容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完成重點、難點知識的學習,提高思維能力,形成相應的觀點。並且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1)説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3)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樹立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能力方面

(1)通過自主對比觀察幾種氨基酸的結構,思考討論後得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培養觀察分析能力。

(2)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在獲取形象的、信息內容的同時,培養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蛋白質的功能。

(2)氨基酸的結構及其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難點:

(1)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四、教法學法及媒體選擇

1。教法及媒體選擇

根據新課程理念,針對本節內容,我主要採取探究式教學與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動畫和圖片創設情境,層層遞進,解決教學難點。

2。學法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選擇良好的學法關鍵在於找到教法與學法的結合點,實現教、學的統一。與探究式教學法相對應,我通過組織學生觀察、討論,使他們能用觀察法、分析法、比較推理法得出結論,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讓學生能由宏觀進入微觀再回到宏觀,形成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五、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播放電影《蜘蛛俠》的片段,

問:電影中的主人公是誰?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麼?

展示:⑴黑寡婦蜘蛛的圖片,黑寡婦蜘蛛因為它蛛絲中的“蛛絲蛋白”,使得他的蛛絲的強度異常的高。

⑵熒光水母的圖片

問:這是什麼生物?為什麼它們能發出美麗的熒光?

問:從這些畫面中我們應該不難發現這些神奇的生命現象是由誰來承擔的?

引出今天這節課的主題。

展示:一些食物(肉、蛋、乳等)

問:為什麼我們經常説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很高?

問:蛋白質對人體很重要,那麼人體中的蛋白質又能承擔怎樣的生命活動呢?大家想不想和我一起到人體中去進行一次旅行?

創設情景:三維透明人體場景。

⑴觀看人體骨骼肌的三維動畫,並問:構建肌肉的主要結構物質是什麼?這又説明蛋白質可以具有怎樣的功能?

⑵接着讓學生觀察在人體中可以發生的4個生命活動的場景,並問:在這樣的4個場景中分別涉及到了哪些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又各自具有怎樣的功能呢?

⑶總結:蛋白質在生物體中承擔的功能多不多?概括出蛋白質的功能,“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過渡: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蛋白質們能夠承擔如此眾多的功能,這是否和他的功能有着某種必然的聯繫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掀開它的神祕面紗吧!研究表明蛋白質的結構是複雜的,可是這種複雜的分子卻是由一些結構簡單的氨基酸分子作為基本單位所構成。所以認識蛋白質的結構,首先就必須瞭解氨基酸的結構

創設情景:利用比喻,講述“4個氫兄弟”和“兩個強大勢力集團”的鬥爭故事,讓學生了解,“化學鍵”、“羧基”、“氨基”這些基團和它們的一些書寫方法,以及是如何由“甲烷”到形成“甘氨酸”這種氨基酸的`,為後面認識構成生物體蛋白質、氨基酸的結構,以及氨基酸共同結構特點打下鋪墊。

過渡:氨基酸會不會只有甘氨酸一種呢?告訴學生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其它的氨基酸吧!

提問:比一比這4種氨基酸,從4個“鄰居”的角度來看,有幾個“鄰居”相同?幾個“鄰居”不同?

提問:其實其它的氨基酸也都符合這一規律,能否根據這一規律將約20種氨基酸用一個結構通式表示出來?

活動:邀請兩位學生主動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學生嘗試在紙上書寫。

請學生評價演板的兩位同學嘗試寫出的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教師最後總結,並針對錯誤進行説明。

提問:

⑴觀察結構通式,不同的氨基酸在結構上只是什麼不同?那麼甘氨酸和丙氨酸的R基是什麼?

⑵觀察結構通式,氨基酸們都擁有哪些相同的元素?那麼蛋白質呢?

⑶再來觀察結構通式,和剛才的4種氨基酸,問道:如果説從氨基和羧基的角度來看這些氨基酸又有哪些共同結構特點。(學生思考同時,引導學生從氨基和羧基的數量;氨基與羧基的連接方式兩個方面考慮)

總結:對氨基酸共同結構特點進行總結,並指出只有同時滿足共同結構特點的氨基酸才是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否則不是。

過渡:現在我們知道了氨基酸的結構,但是由氨基酸作為基本單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質的呢?指出是“相互連接”。

活動:請一位同學到前台來,和我做同樣的一種姿勢伸展雙臂,兩腿併攏,讓學通過今天課的內容進行聯想,可以想到什麼?問:我和這位同學連接起來時最簡單的方式是什麼?再問:那麼氨基酸在相互連接時是否也有“左右手”,以及“握手”的地方呢?

創設情景:觀看flash動畫(蛋白質的形成)

提問:

⑴描述氨基酸分子間是如何“相互連接”的?

⑵有沒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總結出“肽鍵”

⑶雖然和手牽手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沒有不同的地方?總結出這種“相互連接”稱為“脱水縮合”

⑷這是不是一種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⑸二肽還能繼續進行“脱水縮合”嗎?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出“三肽”,“多肽”,“肽鏈”,以及一條“肽鏈”中“肽鍵數”,“脱去的水分子數”,和“氨基酸數”之間存在的數量關係。

總結:氨基酸形成蛋白質大致經過了哪幾個階段

過渡:展示一些常見蛋白質的結構圖片,指出這些蛋白質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並指蛋白質的種類有1010—1012可是構成這些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有約20種

這些氨基酸怎能形成數量如此多的蛋白質分子呢?

活動:講學生分成每6人一組,請其中一組的同學到台上來扮演氨基酸,其它組

相互同學討論,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請2組學生

代表發表蛋白質分子多樣的原因。

評價並總結: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思考:為什麼蛋白質能承擔如此眾多的功能?

結課:在今天的這節課裏,我們不僅獲取蛋白質的基礎知識,而且大家應該感受到蛋白質對生命的意義:生命世界是豐富多彩,五彩繽紛的,離開了蛋白質,這一切還存在嗎?不過蛋白質是生命的主要承擔者,可它們是生命活動“操縱者”嗎?它們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化合物呢?這個問題就留給下節課吧!

高二生物優秀教案模板2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氨基酸脱水縮合的過程。

2。通過學習氨基酸脱水縮合的過程,提高有關蛋白質相關計算的能力。

3。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關注蛋白質研究的新進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氨基酸脱水縮合的過程。

難點:氨基酸脱水縮合的過程及相關計算。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複習導入,提問:

之前我們學習過了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如果把氨基酸比喻成珍珠的話,那麼這些“珍珠”是如何穿成串兒,成為“珍珠項鍊”蛋白質的呢?如果告訴你氨基是具有鹼性的,而羧基是具有酸性的,那麼大膽猜測一下會發生什麼?(酸鹼中和。)帶着這樣的思考,接下來共同學習一下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二)新課講授

1。蛋白質的結構層次

過渡:蛋白質是生物大分子,所謂大分子就是相較無機物來説分子量大百倍或千倍以上的分子。比如牛胰島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700,人的血紅蛋白相對分子質量為64500等。

提問:那麼小小的氨基酸是如何組成那麼大的蛋白質的呢?請同學們結合課本,説一説從氨基酸到蛋白質大致有哪些結構層次。(經歷了二肽→三肽→多肽,通過盤曲、摺疊形成了具有空間結構的蛋白質。)

過渡:這種氨基酸和氨基酸的連接方式稱為脱水縮合。

2。脱水縮合過程

組織學生自學課本,説出脱水縮合的含義: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脱去一分子的水,這種結合方式叫做脱水縮合。此時重點強調肽鍵的含義及寫法。

活動(角色扮演):請4位同學分別扮演一種氨基酸,如果每位的右手代表氨基,左手代表羧基,然後站成一排,相鄰的同學手牽手,牽手的部分可以稱作什麼?(肽鍵。)

問題:

怎樣才能更高地還原脱水縮合過程?(每人右手拿着NH和H的卡片,左手拿着CH和OH的卡片,一個同學和另一個同學左右手相連的時候,拿掉H和OH的卡片。)

其他同學觀察,4位同學站成一排,會形成幾個肽鍵?脱去幾分子水?(3;3。)

如果是5位同學呢?(4;4)6位同學呢?(5;5。)

繼續提問:那麼n個氨基酸形成一個肽鏈時,脱掉幾個水分子?形成幾個肽鍵?如果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呢?(n—1;n—1;n—m;n—m。)

(三)鞏固提高

提出啟發性問題:如果4位同學站的不是一排,是一個圈,結果跟之前的有什麼區別?(形成環肽,形成4個肽鍵,脱去4個水。)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其他同學點評,總結結論。

(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

作業:如果同學們在進行角色扮演時,改變站位、人數、人員等等,結果又是如何?形成的蛋白質是一樣的麼?請同學們課下進行活動,並且探究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下節課進行分享。

高二生物優秀教案模板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説出人和動物體主要的激素。

辨析因激素異常引起的病變。

2、能力目標

描述反饋調節機理。

探討動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感恩生活。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反饋調節機理和血糖平衡的調節。

2、教學難點:激素調節的實例分析。

三、教學策略

1、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經驗

本節內容學生在國中生物課中已經學過,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之上建立新的知識。例如讓學生説出人和動物體的主要激素及作用,辨析幻燈片上因激素異常引起的病變。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儘量創設學生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指導和知識鋪墊。激素間的相互作用時,學生分成二小組交流,進行知識的比較與歸納,然後再派代表全班彙報。

3、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本節內容與社會和個人生活密切相關。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和個人生活相結合。這種結合一方面可體現以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作為背景,分析挖掘這些問題中包含的科學知識;另一方面體現在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問題。如懷特博士的病例分析,寒冷刺激時機體作出的反應分析,與新教材理念相符合。

四、教學理念

追求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的和諧統一。

高二生物優秀教案模板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概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體驗製備細胞膜的方法。

2。理解細胞膜作為系統的邊界,對細胞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利用哺乳動物紅細胞製備細胞膜的實驗,提高科學實驗設計的嚴謹性,增加概述和歸納總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細胞膜作為系統的邊界,對細胞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體驗製備細胞膜的方法,細胞膜對細胞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

【難點】

細胞膜對細胞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1。老師展示地球與宇宙、中國與外國、生物與外界環境、細胞與外界環境、細胞的結構圖,提問:

(1)地球與宇宙的邊界是什麼?

(2)中國與外國的邊界呢?

(3)生物與外界環境的邊界呢?

(4)細胞與外環境的邊界呢?

(過渡語)細胞作為一個基本的生命系統,它的邊界就是細胞膜,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系統的邊界——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環節二、新課教學

研究細胞膜的化學組成,首先要把細胞膜與細胞的其他組分分開,怎麼樣獲得細胞膜呢

(一)細胞膜的成分

1。體驗製備細胞膜的方法

(1)學生思考要製備細胞膜,應該選擇什麼細胞作為實驗材料呢?PPT呈現植物葉肉細胞、神經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的圖片?請學生選擇並説明原因,之後PPT呈現人體正常的紅細胞,人的圓漲的的紅細胞和人的漲破的紅細胞圖片

(2)確定了哺乳動物的紅細胞作為實驗材料,那又該選擇什麼方法制備細胞膜呢?PPT呈現3種方法:①用針扎破,讓細胞的內容物流出?

②用鑷子把細胞膜剝下來?

③細胞內的物質是由一定濃度的,如果把細胞放在清水裏,水會進入細胞,把細胞漲破,細胞內的物質流出來,這樣既可得到細胞膜。

(3)確定了實驗材料和試驗方法,該如何做實驗呢,學生看教材“實驗”這一模塊,思考總結實驗步驟,並在大屏幕呈現人正常紅細胞和光鏡圖片和人部分紅細胞已漲破的光鏡照片。

思考如果上述實驗在試管中進行,細胞破裂後,還需要用什麼方法才能獲得較純的細胞膜?

2。細胞膜的組成

(1)PPT呈現材料:①19世紀末,歐文頓曾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實驗,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於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於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

②人的消化液中含有很多能夠水解蛋白質的物質,用這種物質處理細胞膜,會使細胞膜分解。學生閲讀這兩段材料得出結論: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

環節三:總結與收穫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本堂課重要知識:製備細胞的材料、方法;細胞膜的成分

作業:細胞膜具有怎樣的作用?學生課下預習並查找資料

高二生物優秀教案模板5

知識目標:

理解從基因文庫中獲取目的基因

描述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過程,瞭解其原理和條件。

瞭解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能力目標:

(1)通過對書中插圖、照片等的觀察,學會科學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

(2)能利用課本以外的資料和信息解決課內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後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通過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科學方法的正確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比較、判斷、推理、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具備能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評價和解決某些實際問題的能力。

(4)對於基因工程操作實例做到能理解、能介紹,從而培養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及良好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現代先進生物學技術,讓學生了解到生物技術給人類帶來的貢獻,通過把現在所學知識與社會相聯繫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生物的重要意義。激起學習的熱情和願望。

教學策略

教材處理

在教材處理上,本節課按照課本知識的編排順序來進行教學,在過程中通過問題探究和問題情景的創設來合理過渡,並遞進地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以問題為主線,探究過程環環相扣,有利於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思維。

教法學法

教法:主要以多媒體演示法、問題啟發式教學法、情景創設啟發式教學法、知識遷移比較教學等方法。

學法:觀察、理論推導、對比學習、總結歸納、課外延伸探究等方法。

媒體選擇

(1)用flash軟件製作的基因文庫建立過程的三維動畫

(2)用flash軟件製作的PCR技術過程的三維動畫

(3)用PowerPoint製作的演示文稿

高二生物優秀教案模板6

一、教材分析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這部分內容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冊第八章《生物與環境》第三節《生態系統》的核心內容。在教學中,本節知識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知識和第三章《新陳代謝》的知識聯繫密切,又直接關係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學習,學科內綜合性強,理論聯繫實際緊密,需要提高靈活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和識圖解圖能力。

縱觀____三年來的全國大學聯考題,該部分知識為大學聯考熱點內容之一,歷年大學聯考都會考查。但近三年來天津卷涉及較少。從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往往涉及到圖形、圖表的分析。命題方式靈活多樣,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論聯繫實際能力、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其中“能量流動的特點”及各營養級能量傳遞的計算及綜合運用本章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等知識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及熱點問題,是大學聯考命題的焦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和考綱的具體要求,結合學生知識水平,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瞭解生態系統中能量的來源、流動渠道和研究目的

(2)理解能量流動的特點

(3)應用食物鏈中各營養級能量傳遞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識圖解圖能力、觀察和分析能力、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等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物質運動和物質普遍聯繫的辯證觀點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

2、教學難點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相關知識的計算

3、重難點的突破

利用多媒體課件為手段,藉助於其形象、直觀、動態等多種功能使知識結構一目瞭然,來突出重點。再通過經典例題跟進、教師詳解、學生分析來強化知識,突破難點

四、教學方法

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在課前制定有針對性的複習目標,並要求學生提前複習,教師加以檢查落實。授課中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採用啟發式、討論式等各種教學方法。通過對近幾年與本部分內容相關的大學聯考題的分析研究,以及解題中如何確立關鍵詞、關鍵點及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及技巧的講解,使學生對本節知識有個系統的認識並加以掌握。

高二生物優秀教案模板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方面:

1。説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簡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3。列舉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實例,討論、分析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4。認同應合理使用抗生素。

過程與方法方面:

本節課主要採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並通過瀏覽網站資料來了解當前人們在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開激烈的討論。瞭解抗生素的史話以及作用機理。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的關係。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學習、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培養學生關愛社會,關愛人們健康。培養他們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1。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及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學難點】

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及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學方法】

講授法和學生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師: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日常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和危害。

學生:分組探討、交流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抗生素素用法的認識。每位學生提出自己對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個討論。

教師:展示電視廣告中一些關於抗生素藥物的一些內容,學生討論。

課件展示:某同學患感冒後,打點滴。第一次,用的青黴素,第二次,還是用的青黴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認為多了好得快。以此實例,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

學生分組探究學習結束後,進行交流。解答以下問題並展示:

1。抗生素史話

(1)青黴素的分子式

學生通過看課本,熟練掌握青黴素的分子是的具體寫法。

(2)抗生素的作用機制:(學生看課本討論)

a。細菌的結構

b。作用機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過干擾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謝過程而影響其結構和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滅他們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學生討論細菌產生抗藥性的示意圖,並提出自己的認識和觀點。

(2)對教材中的資料進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實例

3。對如何保健,少用藥。或不用藥展開討論。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過本節課的探討,學生淺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隨堂練習】

1。在日常生活中,對抗生素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只要是感染就用青黴素

B。把劑量加大,好得快

C。根據情況和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

D。使用抗生素及時比使用其他的非抗生素的效果好

2。利用發酵工程,可以是產生抗生素的量大大提高,有關説法正確的是:

A。發酵工程中,都是用的生物的無氧呼吸。

B。抗生素是蛋白質。

C。抗生素能對付所有的病原體。

D。不同的抗生素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3。抗生素的作用機理是

A。分解蛋白質,為細胞的繁殖提供營養。

B。干擾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素的代謝過程,從而影響其結構和生理功能。

C。是為了保證細胞的活性

D。為細胞進行新陳代謝提供營養物質。

【佈置作業】做學案上的練習題

【教學反思】

抗生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藥物、,合理利用抗生素可以達到治病救人的良好效果。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做法不一樣。有些人主張多用多好,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人,觀點各異。通過一節課的討輪和探究,學生對抗生素的使用有了一個合理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