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論語》讀後感

校園2.04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論語》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1

對我來説,聽後的感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於丹《論語》銷售的成功看法。二是《論語》中一些觀點的經驗。

一、于丹《論語》大賣的原因不久前,我在中關村圖書大廈五樓做研究時遇到了于丹。

然而,我沒有讀它,因為在我看來,它和一種炒作沒有什麼不同。任何炒作,無一例外,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會議沒有出名那麼出名。之後,我第一次在辦公室聽到同事用音箱播放于丹的《論語》。那時我沒有認真聽。我只覺得我的普通話很清楚。我一直認為,如果我想讀《論語》的學術評論,錢穆是第一個。如果你想以通俗的方式閲讀《論語》,讀讀《南懷瑾》。中庸之道的選擇,讀李澤厚的《今日論語》,對方不是每個人。這一次,公司的組織仔細聽取了于丹教授的陳述,許多以前的觀點被推翻了。

雖然《論語》流傳了幾千年,許多諺語等都是出自《論語》,但很難真正在民眾中推廣,而於丹的解釋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她的語言簡單易懂。可以説,即使一個不怎麼讀書的人也能理解它的意思。我認為這無疑是對學者們促進古代意識形態知識的一個更真實的貢獻,他們過去常常使用晦澀的語言來探索一些事物以展示他們淵博的知識。當然,相比之下,錢穆、南懷瑾和李澤厚比丹更有權威,他們的故事也更有力量。然而,在促銷方面,這些學者中誰敢説他們的書能賣出60萬冊。他們的討論可能更適合少數人,而於丹的作品適合當今社會的絕大多數人。傳統文化知識過於晦澀,絕大多數人早已沒有耐心去研究他固有的實用價值。人們想在工作後更好地充實自己,自然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為自己選擇最有利的吸收方法。于丹的成功就在這裏。圖書策劃人無疑抓住了信息時代人們的學習心態,從而成功地運用了這種心態。講座光盤圖書的銷售模式、低廉的銷售價格和簽約圖書的宣傳方式充分把握了讀者的心理。此外,即使你懶得看書,你也可以在休息時間把光盤放進電腦或影碟機裏,閉着眼睛聽作者流暢的解釋。因此,我認為60萬冊的銷量不足為奇。

二、對《論語》個人觀點的理解屬於儒家經典範疇。

古人認為紳士應該做的是把他的家人團結起來治理國家和世界。《論語》中表達的思想更多地體現在“修身”上。孔子所説的“一個參與日常活動並喚醒自己的紳士,他知道沒有出路。”它清楚地體現了“修身”的思想。我們應該永遠記住反思自己的行為,這樣我們就會理解並且沒有錯誤。這確實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實,但是有多少人敢説他們已經或正在這樣做呢?于丹説,《論語》的中心思想體現在“原諒”這個詞上。所謂的“不要對別人做你不想別人對你做的事”。每個人都知道真相,但在實踐中更難做到。這本書説,“寬容意味着寬容。”所謂的“寬容”和“忍耐”在人們的行為方式上既寬容又謙虛。“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大海,寬容是偉大的”正是它的意思。如果説人們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應該更多地看別人的優點,而不是別人的缺點,如果人們被認為應該真誠地引導,而不是被迫去做某事,也許我們很少注意到我們經常有和別人一樣的缺點,而我們可能沒有別人所有的優點。當我們強迫別人改正這些錯誤時,我們自己的缺點也改正了嗎?

《論語》提到“人的慾望”。在儒家思想中,“慾望”是一切邪惡的根源。儒家認為,人們應該在“學習”的過程中“保留理性”和“消除慾望”。所謂“部分傾聽導致信任,同時傾聽導致理解”。在今天的理解中,儒家的“慾望”一詞應該指“無限擴張、不切實際的慾望”、“嫉妒他人而不是嫉妒自己”等等。遏制這種“慾望”是非常必要的。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有時我們心中想要的還沒有得到。我們經常把我們無法獲得好機會的原因歸結為缺乏好環境、我比別人好但沒有得到我應得的事實、其他人不能友好地與我合作的事實以及老闆故意的兩難境地。這直接讓人們想起一句俗語:“主觀努力是沒有的,客觀原因是在尋找。”

所謂“無慾而立,無慾而堅”其實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無論如何處理任何事情,人們都應該有一個想法,我可以做得更好。信念的建立是必要的,因為你的心在為自己的信念努力工作,但關鍵是看要建立哪些信念。在“大學”的開始,據説“古老的願望清楚地表明,世界上那些善良的人應該首先統治他們的國家。”如果你想統治你的國家,你必須首先讓你的家人團聚。如果你想讓你的家人團聚,你必須首先修復你的身體。“顯然,如何“修身”?誠實、真誠、審時度勢、知時度勢”,進而治國平天下;也可以説,“誠實、真誠、審視事物、獲取知識,然後實現世界和平”是一個非常順利的過程。如果它延伸到我們的現實,我想可以説,在提高自己的同時,它也得到回報。

相反,如果一個人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那麼他怎麼能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呢?事實上,我聽了之後感覺很好,但是當我求助於寫作的時候,它是非常緩慢的。也許許多人認為《論語》離我們太遠了。説古人的真理是現實的是不現實的。為了適應社會,我們應該實事求是。然而,有用的事實與時間長短無關。古人的智慧不一定不如今天的人。我們從中國幾千年的文化遺產中瞭解了多少真相?真理不會因為時間長而改變它的味道,但有時它會隨着酒的變老而變得更加醇香,因為今天人們會賦予它更實際的意義。“大學”提到“盡善盡美”。事實上,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無法企及的理想境界。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人們將不斷敦促自己採取進一步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一個人不能提高自己是因為他做不到這一點,這是一個非常蒼白且難以令人信服的概念。

《論語》讀後感2

論語是中華文明階梯的重要典籍,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生。于丹曾説過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論語記錄的孔子的點點滴滴,它為人們構架了一道完美的道德殿堂,我們需要這樣一位灰色孔子。

當品讀“學而第一”時,我似乎能感受到先賢的治學之道。時光飛逝兩千年,我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學子,接受現代化的教育,細想之下,古今之間的治學之道有同有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自己不是生下來就瞭解很多事,只不過是對古代文化、對古人所經歷的事非常感興趣,而且能夠孜孜不倦,一直認真學習。在當代,我們更應努力學習,像孔子一般,好的學習是指導行為改變的學習。“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一個人如果只學習而不思考,那也只能是一具軀殼;一個人如果只思考而不學習,那就像一台急速運轉的工具,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最終只會讓自己精神崩潰。所以應該一邊學習,以便提出疑問,並用自己的所學去解決,把有限的知識放大到極限的學習方式。“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如今國中生活讓我有些喘不過起來,甚至有些迷茫,不知該如何下手,當捧着《論語》事,心中泛起陣陣波瀾,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活力,使我在學習的道路中奮起直追,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如獲至寶。“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我認為這對於考試是至關重要的,俗話説“臨陣磨槍,不快有剛。”但如果對知識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那麼也終歸徒然。莊子的《逍遙遊》中説道“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局勢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斯已矣。”顧名思義,當滿世界的人都在誇你時,你不會因為這種鼓舞而多往前走一步;而當全社會都在指責、非難你、説你做錯的時候,你的內心並不泄氣,依舊會堅持你認定的想法。所謂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的逐漸強大。所謂人生的歸位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能量,讀論語讓我們成長,品孔子讓我們感悟人生。

古時,人們可以黃燈白卷,從小就苦讀聖賢書,筆耕不輟。他們學習的第一課是—怎樣做人。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儒家的仁和禮,道家的清和靜,墨家的節儉和和平;黃香温席的孝,孔融讓梨的悌,尾生抱柱的信,都是古人學習的必修課。只有通過了這關,才有繼續學習的基礎。有子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無學,吾必謂之學矣。”可見,學做人對古人治學有極大重要性。然後,讀諸子,通經略,破萬卷書,行萬里路,下筆如有神,出口成文章。古時有“士大夫三日不讀書,便覺説話無味”之説。文學修養是古人學習進修之法。作文寫賦,是全社會普遍之事,一致有“橋頭窗口門扉處處處貼對聯”之景。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

論語讓我在書之海洋中自由遨遊,使我有了無比快樂、充實的感受,在論語的光芒下,我學到了許多關於學習的方法、道德的修養、交友的樂趣,我不斷地成長。在論語的伴隨下,我會踏上自己那成功的舞台,與論語共吟,其樂無限也!

《論語》讀後感3

讀完論語,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孝道兩字,孝是人的根本,父母生我、養我,如果長大不知道報恩,這就是沒盡到做人的義務。況且中國有一句話,説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羊羔在吃奶的時候,兩條前腿要跪下,烏鴉長大的時候,小烏鴉就找食物給老烏鴉吃,養到老烏鴉又恢復了飛的能力,這才算終了。人如果不孝順父母,那不是連烏鴉和羊羔子都不如了麼?

古有仲由百里負米,閔損蘆衣順母,陸績懷橘遺親,今有陳毅探母,張九精帶父求學。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告訴我們,孝道是永恆的主題。盡孝也是要講求方法的。我記得孔子説過: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説能養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孔子接着反問,你看狗馬這些動物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你只是做到讓父母衣食無憂了,但你對他們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這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這句話引起我很大的反思。確實是這樣的,現在的很多父母都有自己的養老金,生活問題根本不用我們多想,而父母那麼盡心盡力的照顧我們,培育我們為的又是什麼呢?

有人説這是本能,的確,天下的父母都一樣,一心一意地為子女付出,但從不求任何回報。親情,它無需用任何語言表達。那我們又為什麼不能把孝順父母作為本能呢,孝順是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想想父母到底需要的是什麼?這真的很重要,或許不是買了什麼華而不實的營養品,而是有事沒事關心一下父母的身體,多陪父母聊聊天。就像著名書法家黃庭堅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那我們是不是也該認真反思一下呢?

孝順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夠了。我記得一個公益廣告:一個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對媽媽説:媽媽,洗腳!就是這樣的一部廣告時至今日,仍在熱播,動人的原因,不是演員當紅,而是它的感情動人心腑。很多人為其流淚,不止為了可愛的男孩,也為了那一份至深的愛,和發自內心的感恩。

孔子還説,父母唯其疾之憂。就是説父母唯獨為子女的疾病而擔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認為説是,對父母最主要的關心就是關心他們是否生病了,這樣就是做到盡孝了,這話説的沒錯,但多少有些片面了,或許這僅僅是對孟武伯而言吧。我覺得這句話指,身體的疾病,父母不能控制,這份擔憂已經足夠了,我們不應該再去做其他讓父母操心着急的事情,這也是一種孝道,我們確實應該去注意。

孔子的孝是善始善終,一以貫之的,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孝道問題。比如説孔子説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告訴我們父母在時,不能到遊玩,即使不得已也要説明去向,儘量少讓父母擔心。大家都叛逆過,希望擺脱父母的約束,可現在不能每天都回家,是否會想念在家中的父母呢?人孰能不老,百事當以孝為先,幫父母捶捶背,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是打個電話,聽他們講講過去的故事;哪怕是相視無語,只靜靜的守在他們身邊,這些更能慰藉父母那時刻關切着兒女的心,這些微不足道的回報相比雙親的撫養之情、養育之恩真的是輕如鴻毛,但孝心無價, 我們要做的只是盡最大的努力去關心體貼父母。

再有,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教導我們侍奉父母時,如果我們覺的父母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要婉言相勸。如果父母不聽,我們還是要尊敬父母。儘管內心憂慮,對父母不能怨恨。這句話給了我們很多的告誡,在生活中我們不能跟老師頂嘴,不能和朋友翻臉,那為什麼會把怨氣帶到父母身上呢?難道是因為父母從小到大給了我們無限的包容嗎?説出這話,難道真的不覺得愧疚嗎?前些日子看海洋天堂這部電影,看大福的爸爸一點一滴教患有自閉症的大福成長,開門,鎖門,穿衣服,下公交車.....我心中的感動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試問,天下哪位父母不是這樣耐心的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們又幾時對父母那麼耐心過,我們為父母做的卻太少太少,所以從今天開始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想想吧,用心關愛父母,體貼父母,報答父母。

畢淑敏在散文《孝心無價》中寫道:“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們父母健在的光陰。”最後用這句話作為結尾,只因為這句話與孔子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説出了我的心聲,人去了就再也不能回來,遺憾就只能是遺憾了,不會有機會讓你去彌補。只有珍惜現在的機會好好對自己身邊的父母,不要到失去的時候再去懊悔,不要讓自己空對着過往去流淚。

《論語》讀後感4

真理並不在於它有多麼的深奧晦澀,恰恰相反,真理是最樸實無華的,《論語》語言簡練,但千百年來卻作為儒家學派的經典名著深為文人志士所尊崇,其表述的孔子學説迅速傳播,從倫理道德、政治、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影響着人們的思想和社會前進的方向。其人文思想的光華,已然灼照了千古。

論語的哲思博大精深,所闡述的內容包羅萬象,富含着先哲的睿智光芒。試想在兩千多年前,人們無不在為了自己的私慾而追求物質富足時,孔子,這個有着堪比宇宙般廣闊思想的聖人,他捋着髭鬚行進在蒼茫的天地之間,這是怎樣的睿智者與開拓者,他為人類開闢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有了禮法、信仰與思想的社會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率性而為、追尋自我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孔子是勇敢的,他敢於直言不誨,他放任精神在天地間自由馳騁,他將小我融入大千世界,於是

他明白了“修身,齊家,治國,方平天下“的道理。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屬於孔子的時代,孔子該是驕傲的,他有一個民族的追隨者,這世間不會有一個明星可以做到如此。可我又深知他該是平淡的微笑吧,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即使是射箭這樣的比賽,也必然是互至揖讓之禮。君子之心,與世無爭;君子之行,與人無爭;君子用世,與名利無爭。這便是孔子,他稱自己是君子,他便按着君子的準則要求自己。君子,豈名利所能驅使也?

“大音希聲,大道無形”《論語》中最令我折服的是《述而》一章,述而述而,只是闡述而已,述而的開章寫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孔子説:“我只是闡述前人成説,而沒有創建新的理論,我深信並喜愛古文化,只是力求像老子和彭祖那樣謹慎的延續傳承古文化精華的工作。”孔子沒有創建新的理論麼?答案是肯定的:他創建了,並且發揚光大了。他將自己的言行思融入了他所傳承的古文化,他發覺了古文化與人的聯繫,可以毫不懷疑的説孔子是偉大的,他與

人類社會的發展有着極為重大的意義。可孔子不會急切的立論或誇誇其談。真理是樸實的,聖哲從不故作高論來炫耀才華,也不刻意危言聳聽來驚世駭俗。大道至道,莫不以極簡潔極明晰的語言緊扣其真諦精髓而道出,“夫大道不言,而致遠也。雀噪聒聒,何所見也。”文化的傳承不在於刻意的標新立異,而在與繼承和發展。

孔子73歲歸逝,算得上長壽之人,其實在我心裏,若不是仔細的看過孔子的生卒年月,怕是我會相信孔子是修行已滿升級做了神仙,孔夫子的精神世界始終是安詳平淡的,有文為證:“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在生活中神態也總是保持安詳快樂的,這便是生活的深度,所謂獨處見操守,居家見性情,賦閒見德行。生活是一種境界,不疾不徐,不愠不火,始終保持一種從容恬靜,淡泊寧居,安享生活的樂趣與美好。心憂天下不需要整天一副憂心忡忡的苦相,表面的憂形於色,是做給人看的,無助於現實問題的'解決。承擔文化傳承的重任,為道德文化奠基,並不與生活的快樂相矛盾。既能夠平靜的高居榮盛的熱鬧,也能夠安然的靜處退居的寂寞,超脱於凡塵的瑣碎與卑下,顯示出的方是人生的境界與深度。

《論語》開篇講《學而》,強調‘唯學習為人生的第一要務’,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主張對崇高思想的執着,對豐富健全精神的嚮慕,應遠在物質追求之上。高行微言,所以修身;博學澈文,所以廣知;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才有高下,德無止境,學而無涯,不學則無以立於社會。因此古人説:學是立世之本。《論語》二講《為政》,三講《八佾》,四講《里仁》……這便是孔子所主張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自我完善與修養

孔子創造了一種學説,然後用這種學説改變了一個民族,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傳奇,延續了兩千年之久的傳奇,舊時的《論語》作為封建士大夫走向仕途的敲門磚,而今作為人們約束自我的行為準則,《論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淵源,教給人們為政以德、清廉守節、做事勤奮、生活節儉、待人誠信、交友謹慎、精忠報國……這些智慧的睿智語言,對中華民族精英羣體有着巨大的影響。《論語》的教化早已不侷限於儒學派,它已經成了一種深刻的、歷史性的文化標誌。在中華民族不斷探索的進步中,常有後人研究《論語》時將其神祕化、宗教化,流於其表面的註解,對於其思想精神的把握有所偏差,便對《論語》肆意菲薄,進行牽強附會式的批判,我們不能否認其內容具有一定的封建傳統性質的道德偏

差,例如:歧視女性等。但那是一種時代下的思想產物,帶有一定的時代標誌,而《論語》對思想的弘揚,經久而彌新。《論語》表現的是一種文化的歷史,一種歷史的文化,你無法去否決它的價值。從不同的視角出發,不同人品讀《論語》自有不同的體會,這便是其傳承千古的內在品質。

文化的傳承是嚴正的文化是一種觀念,一種氛圍,一種素質,一種生活態度。任何豐功偉業都只是暫時的,只有文化能夠流傳久遠《論語》便是一種文化,一種深刻的,值得人們不斷學習理解探索追尋的文化。一個沒有文化傳承的民族是危險的,而一個擁有良好禮儀文化底藴的民族必定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偉大民族,論語就是這樣的傳承所在

《論語》讀後感5

一部書在兩千五百年前編撰而成,現存二十篇,四百七十餘章。它主要集中反映了某位聖賢的思想,成為了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對古代中國社會和現在中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就是《論語》,這位聖賢就是孔子。

自古有言讀書要“知人論世”,現在讀《論語》就必須要了解孔聖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三歲喪父,家境貧寒,但“志於學”,好學上進,“三十而立”,創立了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傢俬塾,收徒講學,傳經授藝。50歲左右事政,頗有政績,而後因不滿魯國國君的昏庸,帶領顏回等弟子周遊列國,顛沛流離十四年並一路宣傳他的“仁禮”主張。之後回到魯國專心於教育工作,收授弟子3000人,其中賢者72人。孔子一生為政教學貢獻都很大,有人神化孔子,稱“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這句話雖不實且誇張,但也道出了孔子的思想和論著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歷史的影響。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載體,這本自古被譽為“四書”之一的經典,飽含了無數的道理。自古也有無數人不斷地閲讀和研究,但想要弄懂和看透它,絕非易事。今天,我只是在這裏寫下我所想到的和得到的一些啟迪。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T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集合了一位偉大的古代聖人的思想,實在是博大精深,每一次閲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的。

《論語》讀後感6

《論語》的第十九節〈子張〉篇就不是子曰,而是子張曰、子夏曰、子游曰、曾子曰和子貢曰,也就是收集了孔子的弟子的一些語錄。這些語錄跟孔子的話如出一轍,是孔子思想的一些延伸。

首先是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就是説士在國家遇到危難時獻出生命,遇到利益時首先想到義,祭祀時想的是如何恭敬,居喪時想到如何致哀,這就可以了罷。國家危難時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就像我們無數的革命先烈,都是仁人志士。見得思義,要得到的時候思考是否符合道義,所謂不拿無義之財。怪不得我有時特別想撿到一包錢,但是伴隨着這種想法的那一剎那,我忍不住要想是誰丟了錢,丟錢的人怎麼辦。還來在我的血脈中似乎也隱藏着這句話。祭思敬,祭祀時一定要有敬畏心理。喪思哀,如今有許多人以不講究為名,在親友喪葬期間聚眾喝酒玩樂,呈現出茶話會的景象,真是改革得四不象了。

子夏的學生問子張怎樣交朋友,子張先問子夏是怎麼説的,學生回答説:“子夏説‘可交的就與他交往,不可交的就拒絕往來。’”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子張説,與我所聽到的不同。君子尊重賢德的人而且容納眾人,讚賞好的而同情無能的人。這應該是建設和諧社會最需要的品質了。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夏説,每天能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自己所掌握的,可以説是好學的了。現如今中國最差的學生恐怕都能做到這一點,而處在工作崗位上的人,特別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呢?説中國人重視教育,確切地説是重視中國小教育,大學鬆懈點,工作一段時間後,對學習幾乎就沒有要求了,這就是當今中國學習的功利性。對於建設學習型社會,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我看也只是口號而已。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説,廣博地學習並且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問並且不斷思考問題,仁就在其中了。學而思,不斷地懂得,不斷地積累,就能獲得仁了。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子夏説,各種工匠在他們的作坊裏才能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只有學習才能達到所追求的仁道。我們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時,也要牢牢地記住,讓“百工居肆”的條件下完成工作。

子 夏説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温,聽其言也厲。看上去莊重嚴肅,與他接近則温柔敦厚,聽他説話則嚴厲不苟。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學習學得好了,有餘力了,可以去做官。這是千百年來士的光明大道,我們今天也有很多人記得。而“仕而優則學”,就是做官做好了,有了餘力就可以學習了,這句話對於當今社會的人來説卻相當陌生,仕而優,則萬事大吉了,這時候還需要學習嗎?!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得,則哀矜而勿喜。”曾子説,在上位的人失去了仁道,民心渙散很久了。如果瞭解到犯罪的真情,要哀憐他而不要表現出高興。在上位的人失去仁道,在歷史上總不斷有這樣的時期,社會積怨在增加,人也很容易失去控制,從而導致犯罪率上升。曾子告訴我們這時候對待罪犯要哀矜而勿喜。

子貢在論語裏就為商紂王翻案了,他説“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也就是説商紂的壞,還有現在説的那麼嚴重。是“天下之惡皆歸焉。”是把天下的壞事都歸結到商紂身上了。在歷史的長河中樹立一個壞的典型也不容易,樹立一個反而教材,將天下的惡都歸到他身上,從而對現實社會中的人進行教育。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子貢説: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啊,有了過錯,人人都看見了;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着。這樣説任何一個人要做壞事,也都像日食和月食一樣,比如今天的官員,總認為自己做的諸多損公肥私的事,別人不知道,豈不知也跟日食和月食一般,大家心裏跟明鏡似的,只不過沒有精神説出來。

最後三節都是有人説“子貢賢於仲尼。”而子貢進行反駁。子貢首先將賢能比作宮牆,自己的圍牆只有肩膀那麼高,而孔子家的圍牆有幾丈高,外人可以看見他家的好東西,而看不到孔子那宗廟的美好。

然後説“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最後他説“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這些老師子貢給孔子的評價。

《論語》讀後感7

于丹在《論語》心靈之道中推介了好多個小故事,用來説明心靈的強大力量。濃縮于丹心靈之道的主題就是,心靈中至為美好的一面是積極的心態、自信和勇敢。當然,似乎有人以為這是在勵志,因為在世界知名的勵志學家,如卡耐基和拿破崙希爾還有安東尼·羅賓斯的書中,充滿對這三種力量的喚醒和訓練。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以約失之者鮮矣。”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首先肯定的是,作為一篇勵志的小散文,這個演説是成功的。上面那些是于丹老師摘自論語中的原話,構成了演説的論點,這些論點我們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但是,與論點比起來,我倒是覺得文中的三個小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和勵志的主題更加接近一些。批評于丹老師假借論語之名行其它主題的演説和出書甚至出名之實,這樣的話,一向對於美好的事物都持支持態度的我説説不出的,也就是想想而已。呵呵。

話説回來,于丹老師還是一個富含哲理意味、平和而通達的智者。上篇文章也説過,各人讀歷史各取所需,下面摘一些于丹老師此篇中較為美麗的文字。

一個有風骨的驕傲,在外在一定不是張揚的,這就是所謂“泰而不驕”。——于丹老師

“我曾經看到過鈴木大拙在他的書中記載了一個日本江户時期的故事。當時有一個著名的茶師,他跟隨着主人去京城裏辦事。碰上了一個浪人挑釁身着武士服防身的茶師比劍。這茶師只好老老實實地説我就是個茶師,我不懂武功。這個浪人就得寸進尺,説你既不是一個武士,你穿着武士的衣服,你就有辱尊嚴,那我就更應該跟你比,你就更應該死在我的劍下了。茶師一想,就説你容我幾小時時間,今天下午我跟你還約在這個池塘邊見。那個浪人想想就答應了,説那你一定來。

這個茶師就走了,他直奔京城裏面最著名的大武館,求大武師教給他一種作為武士最體面的死法。武館的主人當時就驚詫了,他説來我這兒所有的人都是為了求生,你是第一個求死的,你是為什麼?

他説我是個茶匠,我就只會泡茶,但是我今天遇到了這麼個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決鬥了,我想死得有尊嚴一點。

武館的主人説,你是這麼著名的一個茶師,那好吧,你再為我泡一遍茶。

茶師想了想,很傷感,説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後一遍茶了。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他很從容地看着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很從容地把茶葉放在裏面,洗茶、濾茶、然後一點一點地把茶倒出來,捧給這個武館的主人。

這主人就這麼一直看着他這個過程,看完了以後他喝了一口茶,他説: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但是在這個時刻,我可以告訴你,你已經不必死了。

茶師説:哦?你要教給我什麼嗎?

他説:我不教你,你只記住,你用泡茶的心去面對那個浪人,我就告訴你這一句。

這茶師就回去了。回去他看見那個浪人已經在那等他了。浪人很囂張,當時就拔出劍來,説:你回來了,那我們來開始比武吧。

茶師就老在想着那句話,説我心泡茶的心面對他。所以他就不着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對方,然後從容地把自己頭上的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放在旁邊,然後解開身上寬鬆的外衣,一點一點疊好,壓在帽子下。他還笑笑地看着對方,拿出綁帶把自己裏面的衣服袖口紮緊,再拿出綁帶把褲腿也紮緊,他從頭到腳,一點一點地在裝束自己,一直氣定神閒。對面這個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為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給嚇得內心心虛起來。

等到這個茶師全都裝束停當,最後一個舉動就是拔出他的劍來,欻,就揮向了半空,然後棒喝一聲,停在了那裏。因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該怎麼用了。

他停在那以後,這個浪人噗通就給他跪下了,説我求你饒命,你是我這一輩子見過最有武功的人。”

畫外音:

這個小故事再次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我們往往感到無力應付,其實只要我們自己有一顆從容鎮靜的內心,有一種心靈的勇敢,我們就可以變得堅強,就可以表現出勇敢,所以毫無武功的茶師憑藉內心的定力能夠戰勝囂張的日本浪人。

潮生結束語:這是一個崇尚張揚餞行淺薄的年代,深刻和深刻有關的東西被打上“不合時宜”的烙印。但與千百年前相比,我們何其有幸的是,這也是崇尚個性復甦,崇尚自信乃天賦人權的年代,這個年代的心靈的力量主要來自於自信,來自於對自我的認知、遵循和發揚。所以,註定帶有濃烈的張揚的意味。不從容,不鎮靜,但篤定,而堅信。

《論語》讀後感8

近日,課業之餘,或睡前靜卧,或週日賦閒,隨意而安,清茶相伴,讀先生之《論語別裁》。

今之吾輩,對國學望而生畏,恐與古文晦澀難懂有關;對國學望而生厭,也許皆以“之乎者也,迂腐守舊”觀之。今聆聽先生娓娓而談,古今逸事,人生家國,信手拈來,以微言釋大義,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論語別裁》顧書名知其意,此書是南懷瑾先生對儒學經典著作《論語》基於其自我理解之上作出的一種新解,故稱“別裁”。這種新解當然不是對於經典的離經叛道,也不是對經典的勢利功用,而是南懷瑾先生基於其畢生致力於國學研究及“通古今融中西”之功的學識昇華。它使我們以一種新的思維去解讀這一本中國人必讀的儒家思想經典,並從中獲取養分,受到啟迪。

這本別裁裏的思想是教我們如何讀《論語》。雖然時代不同,見解不同,且不評孰對孰錯,一本文言《論語》拿來,就要有自己的見解。這裏教我們的讀法就是“以經解經釋名言”。

如果象孔孟後世一些人一樣,將《論語》一段、一句分開,不把論語二十篇當作一個整體融會貫通來看,就很有可能誤解孔孟語錄的本意。比如“無友不如己者”一句,如照他們的解釋,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自己的,那不是太勢利了!還什麼聖人呢?但我們聯繫上下文,“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以及後面的“三人行必有吾師”等句,我們是否應理解為,前面要人自重,後面要人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現實就是,人各有所長,學人長處避其短處,當如是。

《論語》是一本語錄集,一句一句可以當作名言來看。又看似一段一段沒有體系,其實它是經過孔子弟子們精心編排的,是首尾相連不可分割、支解的。另外,以經解經可以是本經的首尾前後相解,也可以它經來旁通此經,如用佛經解論語,也有相通。

我們要知道從前的先賢聖者做學問是以人格修養為觀察點,與現代人着重看有沒有價值而學習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不能以現代的標尺衡量先輩們的觀點,因出發點不同而產生的差異,究竟誰對誰錯誰強誰弱還很難説,還要看今後的變化。

另外,隨着歷史的演變,社會的發展,時代的不同,相同的詞句,意義上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要注意的,否則很容易誤解。比如,“自然”一詞,現在大家都以物理的大自然為概念,但在《老子》中有“道法自然”一句,這時的“自然”就不是物理的大自然了,應為“本自當然如此”之意,是説“道”效法自己的意思。

所以南先生對論語的別裁自然會招來一些學者的非議。人情見得多了,而又不困於人情,仍有所依持是非分明,説出話來往往就成了智慧。至於是不是《論語》本來面目,有什麼打緊?只要參照其他平實嚴謹的本子就行了。南先生也只是藉着《論語》來説事兒,還説得特別有趣、妥帖。讀書嘛,管他誰對誰錯,要讀出自我才有味道。

《論語別裁》使我們感到《論語》並不神祕,它不過是一部關於人的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的文獻而已。就好比我們學習駕駛,第一步就是要背誦交通規則,以便能夠順利駕車。路有多種,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鄉間小路有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立交橋等等,各種各樣的路況,需要不同的操控方法。人生呢?有多重身份,有多重職責,有多重的行為選擇;人和人之間又有多重差別,所以人生世上猶如汽車行駛路上,不同情況不同的操控選擇。經歷不等於經驗,經歷是曾經做過的事情,經驗是在做過的事情以後,總結出來的一些東西。所以,經歷是經驗的前提條件,但是經驗未必是經歷的必然結果,要使經歷有價值,提升到經驗,我們不但要實踐地“學”,還要隨時隨地地總結、反思,就是“習”,即我們要“學而時習之”。

今天,我們學習《論語別裁》,可能未必都能理解。但是,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都是一種境界,我想這也應該是《論語》的價值和意義。

南先生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註解《論語》。當時,先生即對現行的教育導向和制度進行了無情批判。先生言:今之教育,最大的失誤,在於教育的功利性。一味強調職業教育或技術教育,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一張文憑,尋得一個飯碗,而對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視而不見。其最終的後果就是整個社會的人文缺失、精神泯滅、信仰不在,在這個物質的天堂、人文的沙漠裏,和諧何從談起?!這是先生的憂患意識,他也曾在書中説到“一個國家的科技落後了,可以很快迎頭趕上;一個國家的經濟衰落了,也能補救;惟獨一個國家的文化不復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國後,這個國家不可能復活了。”

這個世界,人是決定性力量。若是人文盡失、精神泯滅、信仰不在,這個世界何能不亂?!所以,《論語》跨越幾千年、傳承至今,而且必將繼續延續,以其人性的光輝照耀着人類前進的歷程!

《論語》讀後感9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説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説:“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説,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説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那麼什麼樣的朋友對我們來説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什麼樣的朋友算是壞朋友,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如何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説,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

第一種壞朋友,友偏闢,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當你還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你的朋友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這種暴躁的朋友往往因為盲目的激情影響你的判斷,讓你做出可能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

第二種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種相反,是説那種脾氣特別優柔寡斷的朋友。要知道,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很多時候,機遇在我們面前只是一晃而過,你必須果斷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擾了你的思維,使你猶豫不決,這種朋友總是讓你錯失良機。

第三種,也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他們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來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發現被他利用,而這時往往你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論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編錄的孔子的經典語錄,這部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論語》,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啟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最近讀了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觸頗多,于丹教授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説起的。從盤古開天地這種變化最終達到的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她説: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來,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説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讀後感10

拜讀過李澤厚先生的【論語今讀】後,內心激動,覺得此書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觀察【論語】的角度以及其提出的很多有關【論語】的觀點都是十分獨特新穎而實用的,讓我對【論語】有了一番新的體會。總的來説,【論語今讀】主要通過以下這兩方面來解構【論語】,即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學的“半宗教”一性一質與“半哲學”一性一質。説它是“半宗教”,主要緣於其雅俗共賞的普遍一性一、對其他宗教的包容一性一及“終極關懷”的宗教品格,在【論語今讀】中,李澤厚先生更是稱,“儒學和孔子的【論語】倒有些像西方基督教的【聖經】一書了”,“它是沒有人格神、沒有魔法奇蹟的半宗教”;而説它是“半哲學”,則因為雖然儒學不重思辨體系和邏輯構造,但其中孔子對其學生問題的回答中處處反映了一種深沉的理一性一思索,是對理一性一和理一性一範疇的探求、論證和發現。“正因為是靠理一性一、哲學而不靠奇蹟、信仰來指引人們,所以孔子畢竟不是耶穌,【論語】並非【聖經】。也正因為不是空中樓閣或紙上談兵,而要求並已經在廣大人們生活中直接起現實作用,所以孔子不是柏拉圖,【論語】也不是【理想國】。”李澤厚先生的這句話也許正是其所試圖闡述的觀點所在。

然而,細品【論語今讀】後,發現它所帶給我的啟示,絕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作者在裏面所提出的很多觀點,不僅向我呈現了【論語】的一副全新的面貌,讓我開始摒棄以往對【論語】的不合理的偏見,試圖重新辯證地去看待【論語】,而且給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注入了新的元素,我發現,【論語】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聖賢之言,它與我們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有着密切聯繫的,在此,我將從不同方面細論我讀【論語】及【論語今讀】時所得的體會。

駒於求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亦即,學習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危險。就我的理解而言,此處的“學”應指掌握生活中事物運行的規律,它既囊括了我們課堂上學習到的物理、化學、音樂等科目的知識,也包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所聆聽到的教誨。由於經過長期實踐的證明,它總是具有正確一性一與客觀一性一。因此,“學而不思則罔”裏的“學”是屬於理一性一範疇的。反觀“思”,思考,應指個人的對生活中事物的思考,與“學”相反,它是主觀而感一性一的,雖然它未必總是正確,但因為它是由每一個個體獨自進行的,因此它獨特並且真實可感,對個體的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作用。

光學習而不思考,則相當於盲目地接受知識。不經過自己的一番考量,別人説它對,你就認為它對,別人説它錯,你就認為它錯,這樣所學習回來的知識,是不會在腦海裏停留多久或是對人造成多大影響的,因為它來自於表面的記憶而非深刻的理解,換句話説,學了就是白學,所以即使學習了,人還是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就好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中航行,由於缺乏方向,“思考”這艘大船是會迷路的,它有可能向任何一個方向前進,卻對前方的風暴暗礁毫不知情,所以是十分危險的,要趨吉避凶,踏上正途,只能靠“學習”來當這艘大船指南針。而在【論語今讀】中,李澤厚先生引用了康德的一句話來闡述這種有關學習和思考的求知觀:“感一性一無知一性一則盲,知一性一無感一性一則空”,的確如此。

駒於交友,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論語今讀】裏的解釋是,晏平仲很善於與人交朋友,雖然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這裏説的該是如何拿捏與朋友之間的距離的問題。其實只要細看,可以發現,我們在保持與朋友間的關係時所遇到的問題,歸根究底似乎都總是“距離”的問題,太親近反而剎那間反目成仇,太疏遠又逐漸關係全失。難怪在香港著名作詞人林夕也在他【原來你非不快樂】一書的【一件睡衣的污垢】這篇文章中寫道:“拿捏與人之間的距離,比炒股更接近藝術。”

駒於生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道生又談何死,細想這一句話,覺得似乎看到孔子在對他的弟子説,與其一味掏空腦袋去研究死,還不如不把眼光放在生着的現世上,想想該如何去“生”不是比去想什麼是“死”更有意義得多?還活在花季雨季當中,卻把時間花在去思考“死”的問題上,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兼且一浪一費光一陰一了?畢竟,“生”是實在的、處於眼前的,而“死”卻虛無飄渺遙遠得很,至少對於我們這些身強力壯的祖國的花朵而言是這樣。因此在孔子的這一句話中,我所看到的是儒學思想所強調的現世意義,它鼓勵人們活在當下,做好每一刻的自己,而不要沉迷於假大空的無意義的猜想當中。從這個方面理解的話,孔子的這句話是積極的、正面的,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死”真的僅僅是假大空的無意義的猜想嗎?仔細思量,恐怕不是。放眼塵世,有多少人臨終閉眼的一刻是完全不帶一絲遺憾的?他們或許心願未了,或許心結未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二,一是“死”來得太突然,生命的意外終結使人來不及去了卻心頭的孽就不得不含恨而終,二是在“死”這個終結點前的長長的生命座標上,人們不願意花一分一秒來思考“死”這個問題,而等到白髮蒼蒼,再也動不了的時候,才驚覺自己還有餘願未了,餘結未解,才怨恨時間太匆匆,而這些願啊、結啊,又有多少是簡單到可以完滿終結於人生舞台上布幕落下的短短一瞬間?因着這,大部分人撤手人寰的時候,心裏頭還是不踏實、不平靜的。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活得好好的時候是不是有必要去想想“死”的問題從而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未知生焉知死,倒過來説,未知死焉知生似乎更加正確。以上是自己對【論語今讀】一點粗淺的體會和見解。

《論語》讀後感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相信熟悉論語的朋友都知道這一段是選自《論語》的第一篇《學而》篇,這一篇是本書的開宗之論,《學而》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宋代著名的理學家朱熹曾經評價這一章説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如此極高的評價真的是比較少見的,單看這三句話的解釋大家也能明白的,人要不斷的學習,那麼孔夫子為什麼要在這開篇之處連續的發出三個反問之語呢,學習與朋友與人不知而不愠有什麼關聯呢?它們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連繫呢?他的用意又何在?在這裏我也來淺談一下我的感想。

學指學習,這也毋庸質疑,那麼學習什麼呢即儒家所指的就是學習“傳統”。傳統包括典籍以及技能。典籍包括五經即《詩》《書》《禮》《樂》《易》。技能指禮、樂、射、御、書、數。論語開宗明義指出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時做何解呢?朱熹在《論語集註》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我認為這一解釋是合理的,時不止包括時常,應該還含有偶爾的意思,習指的是複習温習之意,之代詞所學之內容,樂,快樂的意思。朋單指朋友嗎?朋友有三種境界一是泛泛之交,二是平常之交,三指志同道合之友,即君子之交,所以很明顯這個朋友就是指的是第三種人即有志同道合得人,可以和你一起促膝暢談的人,這才算是真正的朋友,人不知,知指的是瞭解、理解之意。愠,怨恨、發怒。歷代的文人學者也都有各種各樣的解釋而以這種解釋最為合理即便如此,但是他們也沒有説明孔子為什麼會發出這三個反問的含義。以前學習論語的時候,老師也沒有具體的引導我們如何去理解這三句話,所以我們一直都能看明白最淺顯的含義,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孔夫子為什麼要連續提出這三個反問,因此也就沒有明白孔子最真實的意思,就好像是隻知道所以,而不明白他的動機。

這三句話的含義在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理解的,這三句其實寫的就是作為一個君子所具備的三種生活的境界,即他的三種生活的方式,第一種方式就是孔子的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當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常常學習,時還有偶爾之意,上文也提過,這句話就可以這樣理解當你一個人的時候常常學習你所未知的知識,偶爾也温習你以前學過了的知識,難道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其實這與莊子所提出的逍遙遁世是一種意思,他們都是主張當你一個人的時候:莊子追求的絕對的自由,而孔子所追求的自由方式只不過與莊子不同而已,那麼這就是孔子眼裏作為君子的第一種生活的方式,試想一個人的時候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沒有任何的束縛,隨心而動,怎能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呢,這就是第一句孔子教他的弟子們,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們應該怎樣去面對生活。再來看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

這又説的是,在朋友面前之時,當你有遠方的朋友來看你的時候,你在朋友面前的態度,這個朋友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那些與你志同道合的人,你的知己之人,那麼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我們一起促膝暢談,和朋友一起討論我的學説,政治主張,難道不是一件快樂的事麼?這就是在幾個少數的幾個好朋友面前你的生活的一種方式,再看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就是説別人不瞭解自己,不懂得自己的時候,我不惱怒他人,不也是一個有德行的君子嗎?如果一個人做一件事的時候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太在意周圍人的態度,是很難成功的,很明顯孔子在第三句的時候教他的弟子,當別人不理解你的時候,你不要去怨恨他人不要去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這就是一個君子在那些庸俗之人面前表現的一種寬容的人生態度,這三句也是一種孤獨的人生境界,無人之時自己學而時習之,一個孤獨的人是很少有朋友的所以當朋友來看他的時候,在朋友面前,暢所欲言共同探討,一起上談五百年下談五百年,難道不愜意麼?我的理想、我的執着、我的政治主張、我所堅守的一切情操,豈是你們這些庸俗之人所能夠明白的,所以當你們不理解我時,我只有一笑而之,寬容對待,當我的政治主張得不到採納時,我也絕不會去怨恨別人,孤獨絕不是自負,也絕不是清高,孤獨就是用蘇格拉底的話説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吧!

當按照這樣的一個思路去解讀孔子,那麼對於這三句話就不難理解了,它們三者之間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承接的,孔子在論語的開篇所發出的這三個反問,這同樣也是孔子所追求的一種自由之境,他告誡他的弟子們,在混亂的時代如何去應對.。儒家和道家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他們追求的都是一種自由:莊子主張逍遙遁世,追求的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自由,其實孔子也是如此,都是避世,道不行,吾將乘浮槎於海。他們都是一個孤獨的智者教你如何成為一個真真正正的君子,怎樣保全自己。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喜歡讀《論語》的原因,讀《論語》會你更好的走進古人的生活,瞭解他們的思想、文化等等,同樣也交你如何處世即:素面朝天,本色做人。

《論語》讀後感12

從夏朝開始有了文字記載以來,就可以稱得上中國有了文明史。《易經》又名《周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經書,書中開篇乾卦第一有云:“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道家《道德經》一書是道家的基礎,書中有云:“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傳曰有云:“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以上君子之學的出現還沒有儒家之説。

儒家之前就有很多君子之學説了,但是孔子是君子之學説集大成者,儒家的創立人,《論語》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論語》一書中提及君子之道之處有八十餘處,可見君子之道是儒家中的重點。學好《論語》就能學好國學,明白中華文明淵博。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此句出自於論語,説的是一個儀地小官請見孔子説,凡是到這個地方的君子,我沒有不求見的。從此中可以看出春秋時期是出君子的年代,孔子在世的時候就被人稱為君子,並且像孔子這樣君子還不少呢。

論語又有云:“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當時雖然孔子已被人稱讚為君子了,但他還嚴格要求自己,認為自己在這三方面還沒做好,需要繼續努力,才能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君子,他時刻反省,學不止息,被後人敬仰為聖人,天之木鐸。

《論語》是由孔子弟子所著,把孔子的言語,行為記錄下來的一本書。儒家以孔子為首,孟子,荀子次之。《孟子》一書中記載“仲尼不為己甚者也。”《荀子》一書中也多次提及孔子言行,有云:“子曰:君子未得也,則樂其意;即已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眾多春秋戰國時期大家都有引用孔子的言行在他們的書中,這就不一一例舉了。只是可以想到君子的形象是多麼的深入人心。

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前秦春秋時期人,百家爭鳴的年代,出大師和君子的時代,那是一個思想家的高產期,之後兩千多年來中國還沒有一個文化學術時代比得上百家爭鳴的時代。

之所以儒家學説能留傳至今,併成為中華民族之精神,君子之道是很重要的,功不可沒。在今天看來要想君子是一種高貴,是一種修養,甚至是骨子裏帶來的血統,其實不然,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君子。《論語》中説,哪怕是沒有讀過書的人也可以成為君子,只要他的言行能符合君子的要求,那麼他就可以是君子,很接地氣,沒有門坎。世俗的人很多,但不代表他們否認君子之道,不向往君子之道。

有人會説,君子不懂變通,嚴肅太過,實則不然。《論語》中有云:君子不器。又有云“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意譯來説,是有人問井裏面如果有人被困,君子會不會跳下去救?孔子説,難道我不會在井邊放繩子下去救嗎,非要跳下去嗎?跳下去我不是也上不來了嗎?君子不可能被忽悠的。可見孔子一點都不呆板,不單把道理説清楚了而且很有幽默感。

又有人會説,不犯錯的人沒有,做君子太難,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君子也有犯錯的時候,《論語》有云“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不二過,不遷怒。沒有人會願意在同一件事情上犯兩次錯誤,所以説君子之道也是人之常情。

百家學説,或多或少都會有和儒家思想相同或相近的地方,直到現在為止,文人寫文章或多或少都會引用儒家學説,只要涉及到人和社會,國家都會提到儒家,儒家學説就是關於人、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和國家之間的關係的學説,簡而言之,教育如何做好人以及處理好人和事物之間關係的學説。

這在西方人稱為倫理學,包括伏爾泰在內的許多哲學家、文學作家都是認同褒獎過儒家思想。這種學説是一種禮、義、仁、智、信、温、良、恭、儉、讓的修行,是君子的修行。國學是中國文化傳統之信仰,而學好國學必須先學好儒家,學好儒家必須要從《論語》開始,學好《論語》則要從二個字開始切入,“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章太炎先生説,“忠恕乃絜矩之道,言推己及人者。”

忠,要誠心實意,堅定信念,行禮學道,愛國愛民。恕,要寬人嚴己,不強加於人,愛人如愛己。忠恕缺一不可,忠恕領悟了,那麼可以説你己經走上了君子之路,雖然任重道遠,何不試學而為之呢?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做不成君子,做個文質彬彬的人也是值得別人稱讚的。

《論語》讀後感13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以語錄體對話文體記敍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跡,以及他們心靈的追求。《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開國宰相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説。

《論語》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稱為東方的《聖經》。孔子的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着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涉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等各方面,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常言道:百行孝為先。孔子也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其意思是如今所謂的孝,是説能養活父母就可以了。然而至於狗和馬,都能得到飼養。如果對父母不恭恭敬敬,那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是的,孝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但是,孝順不僅僅是能養活父母,而是要和顏悦色地對待他們,使他們得以安享晚年,此之為大孝。對呀,如果只是養活他們,別的就一切都不理,那與對待豬狗又有什麼不同呢?所以,孝順要真心用孝德去對待自己的父母。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在社會生活是很難立足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治理國家也應該講求誠信。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可見,講求信用不但是君子有的品德,還能給人們帶來福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説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這一條旨在告訴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我們的思想也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成熟,見解也更加完善。不説要做到和孔子一模一樣,也至少是要有一個目標,給自己的人生一個明確的定位,如此,才能在老年時能夠“隨心所欲”。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幾條則是在告訴我們該怎麼學習,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學生,漫漫求學之路,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

首先,要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論語》開篇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告訴我們學習後多温習是一件多麼讓人高興的事情。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是告訴我們學習的最高境界是自己樂意去學,這樣才能得到最多的收穫。這些學習的觀點是最純樸的學習的觀點,它體現的是學習的最本源。人們以這樣的心態來學習,不僅可以學到知識,更可以達到修身的目的。

反觀現代人的學習,更多的是脱離了學習的本源,體現的是學習的功利性。人們選擇學習什麼,往往是看這樣的學習是否有用,是否對個人的職業發展有利,而忽略了個人愛好。所以,現在社會上才會有那麼多高分低能的人,他們是學習的尖子,卻是做人的矮子。所以,在個人學習規劃中,不妨在有知識學習規劃的同時加入讓我們感興趣的內容,這些內容應該是我們最樂意學的內容,它們會讓我們有更多的收穫。

第二,學習要有恰當的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告訴我們學習要多温習;“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學習不能光學習不思考也不能光思考不學習;“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學習要謙虛,會就會,不會就不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訴我們要學會取長補短。《論語》中論述學習方法的言論還有很多,在此不贅述。這些言論對我們的學習太有用了。學習之後要多複習,學習要不恥下問,要善於學習他人的長處,學習要多思考等等觀點不正是我們常告訴學生的學習方法嗎。在這些恰當的方法的指導下學習,學習必定更有效率。

讀《論語》,讓我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實生活中的理性道德。總之,《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徵,作為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的許多思想是當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為今用”。我們今天也常會説,天時、地利、人和豎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特別是在我們努力創造和諧社會的今天,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顯得尤為重要。

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論語》讀後感14

十幾年前,在一次外出學習活動中聽到一位講課專家教授説想要用兩年的時間研讀《論語》,內心就有着一種説不清的感慨。疑惑她要用兩年這麼長的時間研讀這麼短的《論語》,需要那麼長時間嗎?因為好奇,帶着疑惑,從那時起我也開始真正意義上去接觸《論語》,走近《論語》。各種版本的和《論語》相關的著作我見到就買。這些年下來,也讀了一些,如《孔子傳》、《論語全書》、《孔子的智慧》、《親愛的孔子老師》、《孔子如來》、《孔子家語》、《孔子傳》等。越讀就越覺得用兩年讀《論語》太短了,根本就不夠。因為,《論語》值得所有的人讀一輩子。

《論語今讀》,這是我第三遍讀這本書了。作者李澤厚,著名哲學家,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哲學、美學研究。此書逐章翻譯《論語》,以原文、譯文、註解和評論、札記和解説的形式出現,引證近人著述。註釋精簡,非常易於理解原文,因為李老是當代人,有了馬哲這個利器,將仁、孝等玄之又玄的概念從人類發展和心理角度進行分析,有理有據.但此書是從哲學的角度來寫的,半是儒學半哲學,書又特別厚,讀起來覺得有點深奧有點枯燥,這也是我讀了幾遍的原因之一。

給《論語》作注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各家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徑庭。為了有一個學習《論語》的更高起點,也為了尋找研讀《論語》的方便法門,當初我在書店恰好看到了李澤厚先生的這本書《論語今讀》,之所以選擇這本書來讀,是因為大學讀書的時候瞭解李澤厚先生是國內對美學深有研究的大家。因此推斷他應該對《論語》另有領悟。讀罷,感覺確實是別有一番見解。覺得李老和孔子都是可愛的老頭.,但不知道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限有些地方又感覺李老先生對《論語》的理解有些觀點也是值得商榷的,不過李老的見地無疑深深地啟發了我,他引領我從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學習傳統的文化,也讓我對《論語》有了新的瞭解。

長期以來我感受到情感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很多人生的問題和困惑皆源自於感情。我曾試圖在這部《論語今讀》中找到孔子對情感、對愛情、對婚姻的看法。遺憾的是閲讀過那麼多和《論語》有關的作品,孔子與學生的交流盡管涉及的範圍很廣,《論語》的思想涵蓋了做人、處世、讀書、學習、為政、實踐等方方面面,唯獨不見孔子在這些方面留下那怕是片言隻語。想必關於愛情的教育也是孔子的一個難題?或是當時教育不敢深入的一個問題?但是,閲讀本書的過程,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作為老師的孔子,是那麼的活靈活現,他重情重義、知書達理、和藹可親,甚至也有牢騷、憤懣,還有些孩子氣。他的學生也是個性鮮明,各懷才藝。真的感動於這種師生的關係,感動於先人傳給我們的儒家精髓。未曾讀《論語》時,不知道古代文化對我們今人生活的影響。原來我們的骨子裏、血肉裏早已滲入了先人的精神,先人的神韻。

我認為研讀《論語》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在尋根,在找尋我們的精神家園。這就是我再讀李澤厚先生《論語今讀》的感受。我準備用一輩子而不是兩年來研讀《論語》,並能運用一二,我要有自己的獨特的理解。我堅信:讀《論語》,貴親從人生事實上體會,不貴多與其他書籍上牽説。

【本書中我感興趣的觀點或內容】

1.當情為和,過情為密。

2.讀《論語》,貴親從人生事實上體會,不貴多與其他書籍上牽説。

3.只要有好的制度,何愁不出人才。

4.蓋德與力,自古分疆,而有力者終不如有德。

5.家庭價值:非止於愛,而且有恩,彼此長年幫助提攜,寬容諒解,尊老扶幼,亦大難矣。

【孔子的經典話語】

1.朝聞道,夕死可矣。

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6.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8.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1.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2.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轉隊;雖多,亦奚以為?

13.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4.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5.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16.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17.當仁,不讓於師。

18.道不同,不相為謀。

19.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讀後感15

初讀《論語》是國小。那時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等名句就縈繞在心尖。因為年齡的限制,不知道其深層次的意義,但其表面的意義卻依舊可以指導我學習,待人處世等方面。學習方面要精益求精,要温故,才能提高成績,這樣“不亦樂乎”。有朋友來,有人不理解,要安然待人,不愠不怒,安之若素,這也是一種修養。國小時就感受到了儒學大家的那種風範,安靜平和淡泊,孜孜不倦的儒雅身影從此便在心中站了一個位子,在心靈深處為其闢開了一處桃源幽谷。

再讀《論語》是高中時期,拋棄了小時的稚嫩與純真,接觸到了社會的陰影,陽光下的雨水,也開始感歎“舉直錯諸枉”與“舉枉錯諸直”的區別。開始關心國家大事,心中正氣殷然,儼然一副“捨我其誰”的壯志豪情。開始幻想如孔子雖風雨侵襲,身影猶不倒,為國為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這時的孔子不再是諄諄教誨的教者、師者形象,而是憂國憂民抵擋戰火為國奉獻的愛國者形象。

如今,初入大學,翻開《論語》,又是一番天地。

《論語》幾乎涉及了我們在社會中的一切,大到國家興衰,小到家內孝悌,從教育到治國,從人性到君子,無一不泛着智慧的光輝,我感觸頗多。“半部論語治天下”是有道理的。《論語》涵蓋了待人處事接物的準則,學習以及教育的要求,做人的品格為政的方法,禮的道理。試問一下,這樣的《論語》又怎會不受人喜愛呢?任歲月的風霜侵襲,他歷久彌新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里程碑。

讀《論語》,我讀到了做人的道理。

首先做人要正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孔子認為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會在僥倖躲避災難的的境況下才能生存。這種説法好像是不存與現實的,現世的人們爾虞我詐,把正直看成是譏諷的事物。好像只有“折腰之人”才能真正的掌握世界掌握自我。其實不然,正直之人雖在現實少見,但古人也有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折腰之人”雖在一定的情況下佔盡了便宜,但是究其結局,都只會是“自食其果”,逃不過法律的制裁,雖逞一時之樂,卻喪失了整個人生。其次,做人要有仁德。“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於仁,聰明的人實行仁也會得到好處。但是對於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他要求仁德之人要有禮有樂卻又不僅僅如此。“仁者先難後獲”,仁德的人對艱難的事要搶在別人之前做,對能獲得獎賞的事便退居人後。這就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味道了……《論語》中多次提到“仁者”,“仁人”,可見其實孔子的追求也就是成為一個仁德的人,而他也的的確確做到了。他對於仁的要求很高。曾有人問他他的弟子是否能稱為仁者,他也僅僅説弟子有某項才能,對仁,卻“未可知”。他的心目中“仁者”幾乎可以與神是同一級別的。“維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做人要仁德到現在也是適合的。“仁德”是每個人在心中的目標,完善自己的仁德,即使是簞食瓢飲在陋巷,我們也會“不改其樂”的。

再次做人要孝。孝一直紮根於中國人的心中,什麼是孝?孔子在面臨不同的人時的提問,回答也不同。“無違”、“父母惟其疾之憂”、“能養與敬”、“色難”(《為政》)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孔子的孝的回答也不同。孝是不違背禮節,讓父母放心,常存孝敬的心贍養父母,和顏悦色的侍奉父母等。但究其根本,我認為,孝不僅是在生活中對父母的孝敬,關心父母同時保護自己不讓父母擔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孝,不僅是對父母的關心也暗含了關心自己。中華民族向來重孝“百信孝為先”。每念及“孝”的文章,眼前就浮現父母的身影,我可以這樣説,也許我並不是個十分孝順的女兒,但卻不是一個不孝的孩子。也許我做得不夠好到時我努力做好。

讀《論語》,有感動的、有佩服的、有嚮往的、有沮喪的;《論語》在人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給予我們很多的指導。它過去影響着我,現在影響着我,未來,它勢必會影響着我。它是常伴我一生的明燈將始終照亮我的征途。

現在讀《論語》讀出這般內容;也許當我再次拿起這滄桑畫卷時,又會是另一番光景,我只想説《論語》值得一生珍藏,一輩子去閲讀。

標籤:讀後感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