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支教社會實踐

校園1.44W

支教社會實踐1

登上返回黔西的中巴車,我回頭望了望一大早趕了幾裏山路來送行的學生,看着那些眼眶濕潤的孩子們,誰也不説話,整齊地站成一排,投來一種不捨與難過的眼神目送我們駛出這條顛簸的山路。捧着學生離別前送我的鮮花,我微笑着向他們揮手作別,只想把微笑當作離別的祝福。但此時,我的內心又是何其的不捨,捨不得這羣單純可愛的山裏孩子,只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好好成長,等過些年我一定要再回來看看他們。

支教社會實踐

攜手共進,共同成長

回顧自己着在貴州實踐的點點滴滴,這半個月的難忘經歷不僅賜予我一輩子受用的收穫,也給我的心靈帶來觸動。其實,我一開始就明白,我們這些大學生來支教,並不能給山裏的孩子帶來多大的改變。我們實踐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半個月,而所能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也極為有限。但通過這十二天的教學和接觸,學生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取得的進步也是可見的。很多學生從內向孤僻變得活潑開朗,從上課不敢回答問題到積極踴躍地舉手發言,從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到最後瞭解百科,還有的學生從沒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到立志成為對祖國做貢獻的人,更有的學生連唱國歌都不會,到後來卻變成小小的愛國主義少年,正是孩子們這種渴望走出大山的慾望在不斷地激勵他們努力學習。

而我們這羣在大學裏接受理論學習的青年,來到邊遠地區吃苦實踐並不斷在實踐中鍛鍊自己,使自己受益匪淺。從剛開始來到這裏的不習慣,到最後的的捨不得離開;從第一次講課略有些緊張,到後來嫌一節課的時間太短而不夠講;從一開始去家訪時走不慣山路,到後來的輕鬆自如,我的每一天都在不斷地適應,每一天都在進步。除此之外,我不僅收穫了與隊友之間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情,收穫了一份純潔的師生情,更收穫了一種不畏艱苦、吃苦耐勞的精神。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體會到,作為大學生應該承擔的一份社會責任,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全力以赴做準備

通過緊張的招募面試,我幸運地成為去貴州支教的一員。為了此次暑期實踐的開展順利,愛心社隊友相互協作分工、互幫互助,在前期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僅如此,暑期實踐的準備工作也做得很充足,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前期任務。

六月份的畢業跳蚤市場上多了我們忙碌的身影,大家擠出考試複習的時間,穿梭在梧桐路和愛心社倉庫之間搬運捐贈物資,頂着炎炎烈日進行義捐義賣。通過三天的努力,我們籌集了六百多元的愛心義款,並將它全部用來買帶去給孩子們的文體用品。然而,課程準備也是我們的最重要的前期工作之一。要在六月份緊張的考試複習之餘準備半個月的教學課程,我每天自習後就去圖書館蒐集適合帶去給那裏孩子的百科知識,世界地理知識等,精心的準備只想給孩子們帶去更多的知識和樂趣。六月初,我們就開始了每晚3000米的體能訓練,目的在於增強隊員的身體素質,磨練隊員堅韌的毅力。起初3000米的跑程對平時不鍛鍊的隊員來説並非容易,但是從來沒有人偷懶、沒有人叫苦。在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大家都能輕鬆地跑下全程,這對我們支教期間每天走幾裏山路去家訪有了很大的體能幫助。在隊員的相互鼓勵和相互督促下,體能訓練一直堅持到去貴州的前一天晚上。

調整適應,潛心教學

7月6日抵達大水鄉,我們開始了為期半個月暑期實踐。然而,在大水鄉實踐的居住環境、教學條件比我想象中的艱苦。居住條件極為簡陋,我們在校長家堆放飼料的雜屋裏自己動手搭上不足四米的木板,八個人就擠在這張通鋪上。然而,潮濕的環境和肆虐的蚊蟲讓不少隊友的皮膚佈滿了紅色的疙瘩。後面一段時間,不少隊友生病了,帶來的藥已全部吃完,我們也只能拖着等它自然好。當地用水困難,我們十人的到來更是加重了附近的用水負擔,為了節約用水,一盆洗臉水我們十名隊友就共着洗,而實踐的半個月誰也不忍心用緊缺的水洗澡。每天上課回來,我們自己做飯,沒有其他菜就只好到山上挖土豆吃,土豆不夠吃就用白糖下飯。儘管條件很艱苦,但是我們從不抱怨,只把心思放到教學上,因為我們明白“吃些苦不算什麼,把教學搞好,讓學生有所收穫,這才是最重要的。”

聽説學校平時只給孩子們開設語文、數學兩門課程,而美術、音樂、體育這些課程孩子們都沒有接觸過。為了讓學生能在短時間裏能掌握更多外界的知識,瞭解更廣泛的知識面,獲取更多的學習樂趣,我們準備了地理、歷史、音樂、繪畫、剪紙、詩歌、體育英語等多們課程。按照往年支教的時候是由兩名隊員配合教學,今年也是如此,這樣相互配合的教學能使課堂更加活躍,也更便於交流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並能及時改正。

我所教的是五六年級的世界地理、英語和各年級的音樂。在與申伶坤配合教五六年級世界地理的過程中,我注重調整難易程度,方便學生掌握世界地理最基礎的知識,並展開各地地形、人口、經濟狀況進行講解,讓學生對世界各地的情況有簡單的瞭解。課後有學生對世界軍事很感興趣,我很樂意與他們進行着方面的交流,將我瞭解的軍事知識告訴他們。為了檢測他們的掌握情況,我會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進行知識搶答,同時也能帶他們回顧上節課講的內容。此外,我還與張瑜彬配合教五六年級的英語。之前他們沒有任何基礎,我們便從簡單的a、b、c教起,而這26個字母對他們來説卻不是那麼容易記住的。我們就教學生唱字母歌,利用字母歌來記憶就更加容易了。考慮到他們的接受程度,我們只教了一些簡單的單詞,比如各種小動物、蔬菜。口語發音卻成為教學中一大難題,學生的發音夾着濃濃的貴州方言,還有些輔音根本發不正確,我和張只好對單詞讀音進行分解,一遍一遍帶讀,一個一個地糾正發音。在我們的努力下,學生終於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並且逐漸改正過來。做老師的看着學生一點點的進步,我感到很是欣慰。

結合主題教育,改進教學不足

“我深愛着我的祖國”為紀念建國XX週年,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本次實踐的教學主題是“支教助學,愛我祖國”。為此,我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課堂內容,如抗日曆史、民族英雄、愛國歌曲、中國地理等,目的在於讓孩子們瞭解在歷史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愛國教育的課堂上,隊員們注意教學方式的創新,講課堂辦得生動、有趣。魏翠蘭、高嵩涓在給一三級上剪紙課的時候,要求每一個孩子們剪圖拼成一幅畫以體現對祖國的愛。三年級的趙歡同學將花朵和貼在紙剪的國旗周圍,他説“我們都是祖國的花朵,希望祖國越來越好。”這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而我個人的愛國課堂,注重趣味、多樣,把愛國精神融入到地理、音樂、百科的課堂之中。在和申伶坤配合將中國地理的時候,我們以從多個角度展開講的方式向學生介紹中國歷史名城、中國國際地位等知識,向他們展示了一個地大物博、綜合實力雄厚的中國。然而讓所有隊員吃驚的是,這裏的學生不會唱國歌,也不知道國歌是什麼或是有什麼意義,於是隊員們一遍一遍教會各個年級的學生學會唱國歌。

在課餘時間,我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在反省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與其他隊員討論並及時改變教學方法。在給一三年級合班上百科的時候,我會發現內容適合三年級的,那麼一年級的同學聽不懂,而內容適合一年級同學,三年級的同學聽起來又很乏味。琢磨之後,我把內容難易程度進行中和,並從百科知識中引出有趣的成語故事,這樣課堂氣氛就更加活躍了。

收穫與體驗並行

如果問我此行有何感觸,我定會一個字也説不上來,那點滴的感動、對不幸學生的感歎、內心的震顫只能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底。每一次對貧困學生或是留守兒童進行家訪,都會給我留下深深的觸動。黑暗潮濕的屋子,雜亂的居住環境,還有那與孩子的年齡極為不符的粗活重活,讓我不禁想為那些瘦弱的孩子做些什麼。內向卻懂事的留守兒童陳錦在父母打工的十年來只見過他們幾面,他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他只是千萬留守兒童的縮影,他處在一個缺少愛也需要被社會關注的羣體。通過這次實踐,我第一次近距離地在艱苦的環境中接觸貧困家庭、接觸留守兒童,瞭解農村教育的現狀。然而,我此行能做的只是給孩子們帶來些快樂與新鮮,把外面的世界展示給他們看,並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將來能走出貧瘠的大山。不得不説,支教實踐也從許多方面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生命的意義不在於享樂”我將從現在開始努力奮鬥,將來能致力於愛心事業,盡我所能幫助更多的弱勢羣體,為和諧社會的發展諸如新的力量。

在這半個月支教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教會山區的孩子們用創新的思維方式去學習,給孩子們帶來許多樂趣,讓他們接觸到很多外界的新鮮知識;另一方面,我們在艱苦環境下進行實踐,磨礪了意志,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回到學校也會將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發揚光大。我認為有些從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學生,缺失的就是一種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而這種精神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逐漸培養,敢於吃苦,樂於奉獻。作為大學生將來要承擔一份社會責任,我們在實踐的過程中,把愛心奉獻給需要幫助的羣體,同時也收穫了寶貴的經驗。

支教社會實踐2

暑期實踐結束已有數天,至今早上起牀都仍未改掉實踐時的起牀習慣。雖然在剛去實踐時不停想念着家裏的種。種舒適,結束後回到家中,卻忍不住懷念起了實踐時的種。種充實。

儘管有着諸多的不順心,我對這次實踐仍滿溢着感激和懷念之情。通過這次實踐真的讓我獲益頗豐,它不僅豐富了我的大學經歷,也使我體會到了許多從未體會過的珍貴情感。

一開始的經歷誠然是艱苦的,沒有燈的廁所和浴室,冰水澡,蒸籠一樣的寢室和與記憶中的我們過去的臉龐重合的學生們陌生而警覺的面孔,這些統統在實踐的前幾天一股腦加到我們頭上,讓我有種想要放棄的衝動。然而隨着校長給我們提高了生活條件,我們也漸漸適應xx鄉的生活。學生們的面孔終於開始變得親切而可愛,雖然美中不足的是這些熊孩子一跟你熟起來就沒紀律。一切的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面發展,以至於最後我竟愛上了那段時光。

每天傍晚的家訪也是重頭戲,每個班的老師在x點鐘下課之後都彷彿一窩四散奔走的老鼠,跟着學生們到xx鄉的各個地方去。學生們住得遠近不一,有的住的近的幾分鐘便能到,住得遠的將近要花上一個多小時。隊員們為了家訪通常都要使出渾身解數,有搭家長三輪車的,有借學生自行車的,有結伴組團走街串巷的。我們這一組甚至遇到了借學生家裏的助動車的情況。學生們家中情況各不相同,大多數家長待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灰頭土臉的大學生還是相當熱情的,家訪完還不忘送這送那。送的最多的是桃子,當地是桃子的原產地,家訪路上能見到夾道大片大片的桃林和玉米地,還有家長送當地名產——炸知了,可惜許多人終究沒有勇氣把一隻黃燦燦的知了塞到嘴裏去,只得辜負了這種據説極上等的美味。

實踐中發生了諸多的意外,隊員傷病不斷,給我們的應急能力帶來了很大的考驗,然而我們這個實踐隊最終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一起走到了最後。

這xx天裏,隊員們之間都培養出了深厚的羈絆。那個一邊高歌一邊豪飲的餞行之夜將實踐隊的氣氛加熱至點,彷彿青春散場,夥伴們圍抱痛哭,每個人都將這一刻深深地印刻在腦海中,成為永不忘懷的珍貴回憶。就連我一個時常遊離於羣體外的人也受到了深深的感染,體會到有同甘共苦的夥伴竟是如此美好的事情。

總之,在最後,我要説一聲謝謝,謝謝所有實踐隊的成員,謝謝六一班可愛的孩子們,謝謝xx鄉的一切,非常感謝你們給了我xx天獨一無二的珍貴經歷。

支教社會實踐3

8月13日早6:00,伴隨着山區鳥兒的鳴叫,社會實踐小分隊一行人在簡單的洗漱之後,在輔導員楊晨的帶領下開始了晨跑。呼吸着山區裏清新的空氣,我們忘記了前一天的勞累與睏倦。

上午7點30,輔導員重申了今天的教學工作,希望志願者們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接下來和孩子們一起生活和學習的日子。

上午8點30,準備好教學的相關用品之後,社會實踐團隊的隊員們正式開始了授課。第一節課是由邢凱麗帶來的音樂課。教室裏,24個可愛的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練習着小虎隊的《愛》。另一教室裏,隊員們為低年級的小同學們放送了精心挑選的動畫片。看見孩子們對於知識的渴求,隊員許文博説:“這羣山區的孩子對知識的渴望是如此的強烈,我們這些在城裏生活的學生們,生活條件比他們好,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不努力奮鬥?”

下午1點,隊員們分成兩組。一組開始了照片牆的佈置,隊員們打掃了角落裏的灰塵,將剝落的牆皮清理乾淨。清理後的教室,古舊卻不失温馨。隊員們藉着這個機會深入瞭解了學院前7年的支教活動,由此更加堅定了自己繼承白衣人的夢想,弘揚白求恩精神。

另一組是由謝建連為孩子們帶來的“小故事大智慧”教育故事課,課堂上,孩子們積極互動,求知若渴。能夠教給這羣孩子們一些知識,讓隊員們感到十分的快樂與充實。

下午4點,輔導員魏宇航與趙同堯小朋友舉行了一場友誼乒乓球賽,他們你來我往,身姿矯健,在操場上留下了串串歡聲笑語。

今天恰逢隊員的生日,晚餐時間,老師和同學們為他們準備了2碗生日面,他們在這裏度過了一個簡單卻有意義的生日。

晚上,輔導員組織召開了第二次全體會議,對今天的活動進行了總結。輔導員鼓勵大家要將今天的精神在接下來的支教生活中發揚下去。同時,魏*對明天的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安排。會上,隊員們就今天在教學實踐中的不足深入交流,完善了第二天的教學計劃。

支教社會實踐4

幸福——似乎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定義很模糊的詞語,什麼是幸福,我們説不清道不明。但在博遠國小暑期實踐支教的日子裏,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每天都是幸福的模樣。

我們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每天都伴隨着孩子們響亮整齊的晨讀聲開始奏響幸福的樂章。孩子們們稚嫩清脆的聲音,宛如春日清晨鳥兒的歡歌,留在我們心中,一陣陣迴盪着。他們張大着嘴巴,彷彿要用最大的聲音來晨讀;他們直直地盯着黑板上的英語單詞,彷彿要把它們印到心裏去。

孩子們的專注並不只有那麼十幾分鍾,他們帶着同樣的熱情跟着教員們一起進入科學的世界,探索這個神祕的世界。對待他們並不喜歡,也沒有良好基礎的英語,孩子們反而更加認真,他們跟讀教員,勤做筆記。下午的課堂也並不讓學生髮困,孩子們對於美術、攝影等開始產生濃厚的興趣。

他們眼裏投射出來的那種對知識的渴求,時刻提醒着我們教員每天要好好準備教學內容,爭取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讓學生們儘可能掌握更多有利於他們學習成長的知識。

這是一種付出的幸福。我們的努力能帶給孩子知識的一種幸福感。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老師不應該只是充當課堂上傳授知識的角色,他們應該跨越講台的距離,走近學生。所以作為支教大學生,我們儘量放低自己的姿態,用一個朋友的身份主動在課餘時間去找孩子們溝通交流,與他們打成一片。那一幕幕幸福的畫面就生動美好的在校園裏展開:

午休時間,老師和孩子們就進行了一場乒乓球pk賽,光看身高年齡,勝負就已定勝負。但是你來我往,孩子們毫無不示弱,結果老師們慘敗了。看着他們臉上幸福的笑臉,我們的內心別提多麼有成就感了。雖然是一場小小的比賽,卻大大增進了師生的友誼,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教室裏,還有一羣女生和教員們在談心,談理想,談喜愛聽的歌,談喜歡做的事。當大家講到有共同的理想和興趣時,都表現得異常興奮。我知道,在這一刻,沒有老師和學生,只是朋友和朋友,他們心很近很近,他們的幸福,就在當下。

還有一個讓人無法忽略的角落,那一張張幸福的笑臉在一陣陣咔嚓聲中定格,那是孩子與教員們的合照。因為攝影課激起了孩子很大的興趣,他們都想親自拍出完美的照片,教員們在耐心地教孩子們如何拍照。如此和諧動人的畫面足以在人們心中駐留銘久。

這是一種超越師生的情誼,單純美好的情感,讓我們懷着童心開心無憂的幸福。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瞭解學生。為了更好地貼近學生,走進他們的世界,我們每天還會進行了家訪。在支教的日子裏,我們分組送一些同學回家,進行我們的家訪。無論我們家訪哪位同學,我們都會受到熱情的款待。他們充滿對我們的感謝,他們對我們實踐的支持和肯定,是我們另一種幸福。

幸福是什麼?有人會説,幸福就是有花不完的錢;有人會説,幸福就是自己有權有勢有後台;有人會説,幸福就是可以長生不老;有人會説,幸福就是兒女孝順,身體健康……

其實幸福真的很簡單,正如一些家長所説的那樣:最為外省的打工者,他們離鄉背井,來到陌生的城市打拼。他的幸福就是一家人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而我們的幸福就是和孩子們開心快樂地在一起。

這幾天的社會實踐,我們擁有的就是如此真切的幸福,簡單卻那麼美好。

支教社會實踐5

“義務支教 傳遞愛心”築夢支教團隊暑期社會實踐之“三下鄉”活動是在黨中央關於開展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工作的號召下,由鄭州職業技術學院團委主辦,材料工程系“義務支教 愛心幫扶”築夢支教團隊承辦的“三下鄉”實踐團隊,於XX年7月2日至XX年7月7日前往開封市尉氏縣崗李鄉獨樓馬國小開展的“三下鄉”實踐活動。此次活動受到了當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的高度讚揚。隊員們在此次活動中也是滿載而歸。

默契vs 同樣的理想

7位兄弟姐妹們一起走過了一年的大學生活,我們早就有了共同的語言,形成了很大的默契。我們是一家人,都是堅強的自強學子。當地校長跟我們説:你們很渺小,因為你們都長得很小巧,沒找到一個長得高大的;你們很偉大,因為你們時刻都保持着最旺盛的精力;你們是精英隊伍,因為你們在工作中表現得非常出色;你們是鐵人,每一句語言都透露出你們大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骨氣;你們很幸福、快樂,因為你們就像一家人。

從接收到團委通知起,成立統籌小組商議方案到集體合作寫方案到活動前的準備到實踐到後期總結,我們7位隊員齊心協力,意志堅定,戰勝種種不是困難的困難,我們都有着強大的團隊意識,這都得益於我們長久以來的相處和同風共雨!

我們隊伍有着一致的理念:爭對每個學生的特點,給予最適合的

教導,讓每位學生都變得自信、勇敢和堅強!

休息=充電

在業餘生活中,在非正式場合,我們是一羣快樂的小羔羊,我們活躍在自己寬敞的草坪上,但是我們從沒迷失過方向,因為我們是一個團結奮進的團隊。

在下鄉的日子裏,我們以滿天閃閃的星星和月初朦朧的月亮之光為燈光,我們“兩個和尚”挑水喝、抬水洗澡。我們每天在星光下排成一排邊洗衣服邊聊着今天和學生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重温在白天的快樂中。學校坐落在河流邊,最熱情的要數這裏的蚊子,在它們的帶動下,我們也只能以熱情相贈,每晚工作休息時間,我們就搭成“火車”一起跳着兔子舞,和蚊子一起偏偏起舞,這是大家最快樂的時候,因為這是最輕鬆的時刻。我們知道,今天的工作已圓滿完成,我們將以更飽滿的激情迎接明天的到來。還記得一天晚上,副校長來辦公室看望我們,校長和我們站成一圈,一邊談話,也跟我們一起跳起舞來了,因為蚊子一刻也不放過我們,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中快樂的一角.

成功屬於準備好的人

在工作中,我們時刻保持着嚴肅、謹慎的態度,我們做好最充分的準備,因為這就是防止出錯的最好辦法。我們在活動前一個月就開始準備講義,篩選課程資料,試講,我們精益求精,預測種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和尋找最佳的應對措施,出發前三天早出晚歸的排練,我們留着汗水,揮着手臂,歌聲響亮,每天微笑而歸。我們準備好了,所以我們信心滿懷,出發!在下鄉過程中,白天我們上課,和學生交流,

中午老師們批改學生的日記,晚上進行一個鐘的總結會議、隊員分享和交流,解決每天遇到的問題,這是我們最激動的時刻,因為忙碌了一天,我們7位隊員又可以像一家人一樣坐在一起“聊天”了,而且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們的話題都變成了我們的學生。就像第四天晚上的總結會上,我們商量着評獎的問題,最後是把原定的綜合測試、優秀個人、優秀班級這些內容刪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每班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特別的獎項。因為我們的目的很明確:我們的活動要有新意,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主義。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必要的時候要隨機應變,我們的宗旨是:一切為了學生!

瞭解學生的特點——渴望知識與愛的孩子

第一天到校報名的學生很多很多,開課後的兩三天斷斷續續都有學生家長帶着兒女來報到。當面對越來越多來報到的孩子時,我們所有隊員帶着焦慮的面孔,因為孩子們臉上閃現着對上學充滿渴望的表情,我們都不忍心讓他們回去,一張張天真可愛的臉,我們不能讓幼小的心靈受傷害,但是由於學生人數已大大超過預定計劃,最後我們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安排後到學生到課室旁聽,他們享受着報到學生同等的待遇。孩子們很興奮,雖然他們藏在了心裏。孩子們內向,很害羞,很文靜,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甚至自我介紹的聲音都很小,很多人甚至説不出話來。作為老師的我們,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艱鉅的任務。當晚我們就集中在一起,分析着學生的心理,尋找着最佳對策。12

支教社會實踐6

在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顛簸和眩暈後,終於在中午回到了離開七天的家。

雖然妞妞和小侄子在學校吃中飯還沒有回來,但家裏仍然是熱鬧和歡悦的。午飯是蘿蔔燉肉、玉米糝湯和硬麪饃,全家人都吃過飯了,正在一邊看電視,一邊談論着。老爸知道我要回來,還給我留了飯菜。

一看見我進屋,兒子慌忙地站起來給我盛了飯菜,放在了飯桌上。三歲半的小侄女也慌忙去洗了手,把饃給我遞了過來。老爸和老媽則滿臉高興地問這問那:怎麼吃飯呀,生活方便嗎,工作累不累呀,等等等,等等。

1點50分,兒子要上學去了,順便帶上了上國小二年級的小侄女。懂事的兒子先把他的妹妹送去學校,然後自己再折回來上學去。

過了一會兒,老爸接了一個電話出去了。

又過了一會兒,老媽拿了一個蘋果也出去了。

家裏只剩下剛剛睡熟的三歲半的小侄女和我了。

我細嚼慢嚥地吃了飯,又磨磨蹭蹭地洗了澡。正在我慢慢吞吞地洗着衣服時,熟睡中的小侄女翻了一個身,嗯嗯唧唧地晃着身子鬧騰起來。我趕忙擦乾了手,抱起孩子把着她尿了尿,想起身體還沒有養好,就鬆開手讓孩子站到了地上。

小侄女雖然還帶着沒睡醒的迷糊勁,但仍然懂事地半睜開眼,默默地獨自走回到牀邊,爬到牀上,拉過被角蓋上肚子,好像又要沉沉地睡着的樣子。

但過了一會兒,小侄女又笑着睜開了眼睛,一骨碌坐了起來,挪到牀邊伸手從牀下的一個紙箱裏拿出了一個月餅,説:這個箱子裏都是月餅。爺爺買了好多月餅我不吃大月餅,大月餅我吃不完,我吃這個小的。小侄女把月餅重新放回到箱子裏換了一個,拿出來看了看,又重新放了回去,又換了一個,看了看,説:這個小,我吃這個。我以為緊接着小侄女會把月餅遞給我,讓我幫他打開。沒想到小侄女把月餅翻着看了看,選了一個角,送到嘴邊,一下子就用牙撕咬開了,然後拿出月餅在我面前晃了幾晃,意思是讓我看看這個月餅比原先她拿出的月餅小一些。然後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一邊吃還一邊示意着要喝水。我把水遞給小侄女,小侄女高興地一邊笑一邊吃着喝着。

支教社會實踐7

20xx年7月7日至15日,將是我一生中都不會忘卻的一段記憶。

伴隨着夏日的灼灼烈日,我跟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黨支部赴晉支教團從北京一路前往山西運城市新絳縣,在那裏開始了為期一週的社會實踐活動。

我把這次社會實踐當做了自己一個追求的圓滿,因為這次活動的意義對我來説影響深遠巨大。我們這次社會實踐的目的地是運城市新絳縣北張鎮示範國小,是位於春秋時期晉都的一個並不很發達的小地方。而在這七天裏,我們的任務便是義務擔當國小生們的老師,把地大精神發揚到這裏,把我們學到的知識或多或少地傳達給這些純淨的靈魂。

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我也能有機會參與一次支教,因為這一直是我的一個願望。從小養尊處優的我從沒有住過鄉下,也未曾體味過我國廣大農村人民的生活。而這次我們學院黨支部開展的支教團給了我這樣的一個機會,在出發之前我便告誡自己一定要珍惜這次出行,不能給孩子們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有限的時間裏把自己最寶貴的經驗都交給孩子們。因此在出行前,我認真仔細地整理出了教案和資料,計劃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進行授課。

七月七日中午,我們踏上了旅途。説實話,這是我第一次坐火車出行。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和另一位同行的小夥伴還出了岔子,沒能和大部隊一起趕上火車。出於不能給隊伍添麻煩的心態,我們立即改簽火車票,但不幸的是,只有16個小時的站票了。天不遂人願,支教的一開始便遇到了坎坷,也算是給自己長了教訓。

還好,第二天一早我們便趕到了國小,也沒錯過我們的"開學典禮".當看到這些小孩子們的第一眼時,我的一切疲倦和委屈也就全部煙消雲散了,剩下的,是滿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校的條件並不優越,至少要比我上國小的時候還要落後10年的樣子。説實話,一開始我十分不能適應當地的生活:滿屋的蒼蠅蚊子,一日三餐盡是饅頭,讓人作嘔的衞生間……我不禁開始感到慚愧,畢竟我沒受過的苦,這些比我還要小上十多歲,生活在如今這個現代化社會的孩子們卻天天都要嘗。

慢慢的,我發現我逐漸適應了這裏的一切"不好",並漸漸地愛上了北張。我因這兒的藍天白雲而愛上了它,我因我們支教團團結的協作而愛上了它,我因孩子們無邪的笑臉而愛上了它。一直不敢妄自以老師自居,但當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喊出老師好的那一刻,我卻還是自豪又驕傲地答應了。既然站上了講台,何不把最好的自己獻給這些乾淨的靈魂?

這些天裏,我看到了我每一個小夥伴的努力,看到了每一個小朋友連上帶着的笑容。我們試圖讓孩子們看到的,就是下課後我們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扔進垃圾桶,是大家由內到外一絲不苟的責任心,是我們大家手把手教給孩子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態度。我們做到了,臨走之前,孩子們和我們依依不捨,爭着留下手機號和QQ號,我們也是萬般感慨,因為孩子們的態度是對我們的肯定,也是對我們的鼓勵。

如今,只能遙遠的祝願孩子們一切都好,希望他們記得在遙遠的首都北京,中國地質大學的哥哥姐姐們還在默默地學習知識來武裝自己,誓要用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祖國建設更加美麗的未來。

支教社會實踐8

時間匆匆而過,短短兩週的支教稍縱即逝。第一次見到學生們的那份激動,第一次遇到棘手學生時的那份無奈,以及第一次站在講台上時的那份責任,而今依然徘徊在我心頭,難以忘懷。這次支教時間雖短,但在我看來這短短的兩週卻格外充實,難以忘懷。我從這些孩子身上學到的遠比我授予他們的要多得多。

XX年7月19號,我們來到了此次支教活動的目的地——滕州市第一留守兒童學校。學校起初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小,但卻格外的整齊。在經過進過充分的準備,我們的支教活動終於開始了。當時我們也想到過,支教的日子肯定會是辛苦的,但這裏農村的生活條件和教學條件的艱苦是我們不曾想象到的。到學校的第一天,我們便過上了自力更生的日子,每天都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由於那天白天比較忙,晚上9點多我們才回到住處,開始打地鋪收拾自己的行李,從此過上了與雞狗為鄰的生活,條件非常簡陋。從來沒吃過這種苦的我們,一開始實就把這當成一個挑戰,並最終堅持了下來。支教對我們每個支教隊員來説,應都是一次磨練,畢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規律,要求我們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

支教的日子裏雖然很辛苦,可也無時不充滿着快樂,有課的老師去上課,沒有課的就分配出來做後勤、下鄉或者調研。剛開始覺得這裏的孩子很調皮,很難教,可是他們身上的朝氣是無法遮掩的,和他們在一起可以勾起許多兒時回憶,孩子們總是有貪玩的心理,可我們又何嘗不是呢?熟悉了之後你會發現其實他們挺可愛的,這讓我們覺得再辛苦也得堅持下去。

在這次支教中,我體會到當一名老師的艱辛,要當一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就更難,因為在這其中我們需要付出很多很多。老師不僅要在上課之前備好課,同時也要懂得變通,要根據上課時學生的反應對自己的課程做一些調整。期間,我教的是愛國教育與安全教育,由於孩子太小,對愛國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第一節課我就碰壁了,課程內容太深奧,並沒有太大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在隨後的安全教育課中,我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把教課內容講到淺顯易懂,爭取讓學生學到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通過學習和總結,我的理論水平也有了長足進步,通過實踐和反思,業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經常聽到“為人師表”這四個字,但直到站上三尺講台開始授課時,我才真正體會到這四個字的深刻內涵。

兩週的支教很快就過了,8月2號晚上我們舉行了文藝匯演,那個時刻的孩子們就像綻放着自己的光芒,把我們教給他們的豎笛、歌唱、朗誦等節目熟練地表演了出來,到場的家長們都笑了,而我們卻哭了。回想這兩個周所經歷的種種,有太多的留戀與不捨。

支教讓我體會到了作為教師的辛酸與苦辣,同時也讓我在教育實踐中學習提高。支教時,不僅是學生在學習,其實我們也在不斷學習着,成長着。在這一路上,我懂得了很多,收穫了很多,支教是辛苦的、忙碌的,但也是快樂的、充實的,如果讓我説支教的感受,我會説,辛苦並快樂着,平淡並享受着,付出並收穫着!

支教社會實踐9

XX年的盛夏七月,作為熱衷於城市文化的大一學生,終於等來赴沂水“翻一座山,閲一座城”進行暑期社會實踐的機會,那時候想象中的“風韻崮鄉”、“紅色之旅必經之地”等印象詞彙,無一不在宣揚着的重返自然、感知傳統文化的現代觀念。我知道,傳統文化正馬不停蹄地,在變幻多端的城市文化的不斷衝擊下艱難地“收復失地”,重拾人心。透過媒體看到的沂水,其旅遊價值遠勝於人文價值——總是見到外鄉人的遊記,每一篇都彷彿在訴説着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而羣崮之下竟然沒有存住一個蒲松齡一般的人才——直到看過《沂蒙崮》,我堅信“文人筆墨承千鈞”,所以字字讀透。就像被劇透一樣,此番“略知一二”很是給了我將沂水“讀”成故鄉的信心;只是身臨其境方知,再多的史料記載和影音圖志也不可能讓我與沂水鄉村的初次邂逅變成“故地重遊”。從到達沂水的那日起,所有“瞭解”都只是道聽途説。

一路顛簸,下車之後看到的儼然是一副典型鄉土山區的模樣,佈滿一串腳印的水泥地,掩映在樹叢中的石房和車子返程時席捲而起的沙塵,路是蜿蜒着讓人看不到盡頭,霧雨朦朧着讓人辨不清東西南北,可是,生活本就不應該是想象中的一覽無餘,它是那樣地出人意料。否則,村民贈與我們的新鮮果蔬就不會成為我們融入沂水的第一道美食;晨起上學的孩子坐在教室的時間就不會比我們意識到天亮了還要早;村落的佈局就不會像山中迷宮一樣,讓送孩子歸來的支教隊員幾近找不到返程的路。尤其是,精神最旺的孩子們本應挺直的脊樑卻佝僂着俯在桌上;本應稚嫩的雙手卻像是剛挖出來的泥漿藕段;最應保護的一口小白牙卻噬咬着不乾淨的書包帶——這些,是比那些險隘叢崮還要令人提心吊膽的事情。但我也明白,不論再怎麼刺眼,這些事情在他們的生活中都是稀鬆平常的小事。孩子們的生活似乎是很滋潤的,尤其是清晨的雪糕透心涼。學校的空地可供望天、讀書、發呆,更妙的是從大門下坡出去,幾步便有一處歇腳之地,眺望遠山。很愜意,與晨起上學的孩子在鄉間小路上相遇而後漫步回去,在懂得享受其中的美好之前,他們是飛行,而我是蹉跎。

那些新聞媒體報道的關於留守兒童的消息是最吸引眼球的,經過媒體的放大後造成的印象好似霧裏看花,與真實情況其實相差很遠。就像眼前的孩子們,每一個都不失爭優向上的少年心氣和鬧中取樂的活潑勁兒。我意識到眼前的這幅景象和想象中的相差太遠,需要重新調整與他們相處的方式,所以我學會放下緊繃的神情和繃緊的心絃。

“這裏除了老師不是捐的,其他都是像你們一樣的好心人捐的。”崮崖國小校長介紹着學校的情況,細數多年來崮崖國小的一步步改進。但他是這樣一個嚴謹和苛求自己感恩地對待每一個助力學校建設的人,不時叮囑我們照料好自己,儘管這讓我愈發覺得此處生活是如此“水深火熱”,也讓我們堅定教化孩子們學會“貧而不苦不困窘”的決心。作為一個團隊,一個家,我們鼓勵着彼此適應崮鄉生活,分享着與孩子們交心時記住的一點一滴的信息。之前,“生活是盾,而我們是矛,自以為堅硬,於是總是愛以稜角衝撞它,看看它背後藏着什麼。“但來到這裏,”才發現生活的真實面目是矛,不斷地在衝擊我們,堅硬而冰冷,於是我們只能將自己變成一隻盾,要把稜角磨平“,更何況,還有待我們如遠客的校長和老師,待我們如孩子的村民,他們的諄諄叮囑和思念孩子的眼淚,哪一個不是在柔軟着我們的內心呢?有一句話説得很對,” 對於陌生的地方,都會經歷霧裏看花的扭曲認識、初來乍到的新鮮感、差異帶來挫敗和牴觸情緒,最後才能適應和享受。“真正熟悉之後,生活範圍和視角的確擴大許多,我們看到了不同於支教初期的的景、物、人和風土人情。

驟雨鎮,温風吞,天有痕。

驟雨鎮,自第一天我們攜雨而來,奔波而病,倦極而病,受寒而病,從未停歇。温風吞,團隊之間,彼此的照料與分享,一團和氣,温吞吞地暖着家人的心懷。天有痕,如今已是恍然七日,回首之前的雨過天晴,發現別有洞天——真正天晴後,於黃昏中誕下的“耶穌光“;踏在田野間,忽高忽低,讓人偃仰不止的小路;還有這360°環山的學校,四下望去,可謂”望山谷谸谸青也“。這裏,恰如清朝惲敬所寫下的讚語,“見通天巖沓諸石山之上,縱橫偃仰不可狀”,羣崮之間,孩童盡笑顏,我們豁然開朗。

支教社會實踐10

隨着社會的進步,農村教育特別是山村教育,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其中美育教育對少年兒童的教育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美育教育能培養少年兒童健康的審美觀,挖掘和塑造孩子們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通過對自然、藝術等方面的美學教育,培養和提出追求人生趣味和思想境界的能力,幫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相比之下城市美育有着更好的氛圍和物質基礎,而農村美育,儘管有着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理念、師資和財力的支撐。為了給山村孩子普及知識,全面發展,我們手拉手義務支教隊社團特地開展了這以“農村美育教育”為主題的山村支教活動及關於山東省棗莊市鄉村兒童教育“美育教育”現狀調研。

正文:

為了使這次支教活動順利進行,我們在隊長郭送的帶領下進行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從四月份的初賽的面試,到模擬課堂演練,再到古廟國小真正的實踐,最後由學院老師專門培訓,才誕生出這次支教隊伍的40名隊員。雖然支教的關卡很嚴格,但是我們都在努力,避免自己被淘汰。考試一結束,為了資助當地國小的貧困孩子以及給孩子們帶去一份禮物。我們全體隊員於7月18、19號兩天進行了義賣報紙活動來籌集資金。終於在7月20號早晨,我們手拉手義務支教隊棗莊小分隊全體隊員在主樓前拍照留念,正式開始了支教生活。

經過一天的舟車勞頓,在晚上7點我們終於到達了滕州市火車站。由於濱湖鎮地處偏遠,而且晚上交通不方便,所以我們決定第二天再前往魯能滕州希望國小。21號上午九點,懷揣着激動與不安的心情,在棗莊煤礦濱湖煤礦團委負責人的幫助下,我們順利到達了目的地:沒有想象中的偏僻與閉塞,也沒有想象中的落後與愚昧,更沒有想象中的單調與無味,相反,更多了一份世外桃源的安靜。放眼望去,如畫的山峯,濃綠的田地,湛藍的天空,而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就鑲嵌在這幅和諧的畫卷中,頓時喜歡上了這個小村莊。

送走了接我們的好心大哥,我們立即開始了打掃衞生的工作。由於住在學校辦公室,沒有牀鋪要睡在水泥地上,所以我們無奈只好去村民家借。本來還有些難以開口,沒想到這個温馨安寧的小村莊的村民除了與大多數質樸的村民一樣外,更多了一份熱情與耐心。害怕我們睡在地上會睡壞身體,她們主動給我們籌集褥子、墊子。一羣孩子也不顧滿臉的汗水,積極當我們的小導遊,幫我們帶路,為我們驅狗,讓我們很是感動。第一天晚上我們幾乎沒有睡覺,一直在與各種蟲子作鬥爭,更可怕的是蟲子爬進了我們的耳朵。一位同學調侃説:每天晚上都在殺生,隨便一翻身,身下便是一層死去的蟲子。

整理、安排好教室,22號早晨我們便開始了支教的課程。我們以“我們開課啦”為主題開始了第一堂課,其目的在於安排孩子上課時間以及在接下來的授課過程中將開展的活動。俗話説;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新老師剛上任也要顯示出威嚴,免得孩子們難以管理。在我們幾位老師和孩子自我介紹之後,每位老師都單獨孩子上了一小節課。因為我相信孩子們的獨特與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所以我通過了一個小遊戲送給了孩子們一句話:beyouself!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要甘於別人的束縛。

在接下的每天,我們忙於在辦公室、教室、村莊穿梭。雖然要自己去很遠的集市籌備油鹽醬醋等,然後我們輪流做飯,但是吃着自己做地飯就是香噴噴並且每次都能見底。看着那些孩子每天不吃早飯早早來到學校等待我們上課,甚至有的小朋友從大門下面爬進來,真是特別的欣慰,覺得自己的選擇是萬分正確的。在支教中的第一次活動是問卷調查,對於有點靦腆的我,這真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由於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所以有時必須要給他們讀然後再回答,即便是這樣,即便是對美育教育毫不知曉,村民們仍然非常熱情、耐心的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雖然有些問題我們早有預料,但看到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仍然很是擔心。孩子們在家幾乎沒有人輔導功課,自制力強的孩子會自己主動學習,而其他孩子僅僅是聚在一塊玩耍。況且家長也沒有幫助他們轉換學習目的的打算,有的只是簡單的為了認識幾個字,尤其對於小女孩更有甚者認為只要國小畢業就可以。對於這種愚昧落後的思想,真的很痛心,但和他們講解也沒起到什麼作用,這或許正是農村教育備受關注的原因。

和孩子們在一起開展的第一次活動便是趣味動運會。7月31號,期待已久的趣味運動會姍姍到來,一下午滿滿快樂。天公非常作美,中午烏雲密佈下午轉眼變為了晴空萬里。經過對這些調皮小孩子的排練,下午的開幕式進行地非常順利。不僅有“昂首闊步”的升旗手,“英姿颯爽”的啦啦隊,還有“瘋狂痴迷”的小粉絲。之所以稱其為趣味運動會,即以娛樂為主,融入進各種奇思妙想的小遊戲:寶貝指路、袋鼠運瓜、保齡球等,使運動會充滿歡樂與魅力。雖然設備非常簡單,但從孩子們如雲般乾淨的笑中,我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看着師生默契的配合,勝利後的開心,相互擊掌的得意,我們怎能不感到欣慰。那一張張騰空的身影,被抓拍的瞬間,都是我們在一起的美好回憶。

8月3號,歡樂的家庭聚餐又讓我們和孩子增進了感情,以體會家長的辛苦為目的,孩子們各自帶來了親手燒的飯菜。出乎意料,那麼小的年紀廚藝卻了不起。雖然只是一道道家常菜,但看得出孩子們都在精心準備着。一個低年級的小男生,端了一盤涼拌菜小心翼翼地帶來。僅僅是黃瓜與聖女果,卻讓細心的小男生擺地精緻無比,綠綠的黃瓜片鑲嵌在紅紅的晶瑩的聖女果中間,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作為老師的我們也不能示弱,給孩子們準備了水果以及甜點,居家小能手的隊長給大家燒了幾道拿手好菜。在一輪輪的遊戲中,獲勝的孩子可以免費品嚐其他人的菜餚。看着他們狼吞虎嚥的吃相,連連伸出的稱讚的大拇指,我已完全沒有抵禦能力,也參與了孩子們的戰隊中。一道道美味的飯菜,一張張驕傲的笑臉,一個個定格的瞬間,那麼温馨美妙。在遊戲中品嚐別人的飯菜,享受着,快樂着。

隨着離開的日子在一天天減少,我們及時地對貧困孩子進行了家訪。帶着準備好的東西,我和隊員一塊去了小欣雨家。剛走到門口,出現在眼前的破舊矮小的房屋讓我的心猛地一顫。雖然阿姨不善言辭,但仍然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在於她的聊天中,瞭解到這個小家遭遇的不幸,叔叔的去世,阿姨的患病。看着空蕩蕩的房間,家裏的電器無外乎電燈、電扇,一張陳舊的飯桌與這些稱之為電器的電器格格不入。原本連蔬菜都要靠別人接濟的小家,質樸善良的阿姨卻害怕我們熱壞打開了風扇,這讓我們很是內疚。再看看陪在媽媽身邊的小欣雨,乖巧懂事,很好的印證了那句古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當我們給欣雨示範如何使用小枱燈時,欣雨的一句:比我們家的電燈還要亮。我們都沉默了,心裏如刀割般疼,只有年幼的小欣雨開心的看着心愛的小枱燈。家訪讓我明白我一直很幸福,一直很幸運有爸媽、姐姐、哥哥的寵愛。樂觀的小欣雨,相信你這朵山村的向陽花可以堅強地往前走,一路還有我們的陪伴!

一切的美育教育成果都在7號的彙報演出中呈現。孩子們朗朗地誦讀,深情地演唱,生動地表演,讓記者們稱讚不已,我們老師的小蘋果舞蹈更讓孩子們追捧不已,成為了瘋狂的小粉絲。我主要負責孩子們的話劇表演,上場前真的替她們緊張。沒有專業道具,一切的道具都是我幫她們簡單拼湊,設計。當看到她們認真地流利地將話劇表演完,心裏高興壞了,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孩子們太棒了。我們教師合唱的《和你一樣》將氣氛渲染到高潮,最後一場深情的手語表演將彙報演出拉入尾聲。我們的支教生活也進入零的倒計時。

得知我們接受完採訪之後就要離開,彙報演出後孩子們扯着衣角不讓我們離開,一個個小姑娘哭地像一個個小淚人,緊握我們的手,一直重複着:不讓你們走,走了之後你們就再也不回來了。我是一個感性的人,看着孩子們哭自己也忍不住,心裏特別難受。最後在一位男隊員的幫助下,孩子們才肯離開。剛轉過身,一個小女孩又跑回來,抹着眼淚説:老師,送給你的,一定要記得我。再也控制不住,淚嘩嘩往下流,心中默默説了句:下年,我還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8號我們離開了這個熟悉的小山村。

感受:

現在回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遠非支教前認為地簡單的師生情或者姐妹情。我們不高興了,他們會做鬼臉逗我們開心;我們生氣了,他們會可課下在耳邊輕輕説對不起,以後再也不調皮了。從活力四射的小運動員,到心靈手巧的小廚神,再到誰與爭鋒的漢字小英雄以及才藝豐富的小演員,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她們。一次小小的支教,孩子們帶給我的感動遠多於我帶給他們的知識。在一次聲樂配畫的課堂上,讓小朋友畫出《蟲兒飛》這首兒歌中的迷人星空。一位特別愛問問題的小女孩説:老師,為什麼城市裏沒有蜻蜓,是城市污染太嚴重嗎?我一時目瞪口呆,沒想到小小的年紀會問出如此深刻的問題。看着她滿臉的疑惑,我想了想,説道:因為城市的樓房太高了,蜻蜓飛不過去呀!女孩皺了皺眉,瞪着一雙大眼睛説:我覺得城市裏面水被污染地太髒了,它們沒辦法喝水了所以才在鄉村生活。對於這個回答,我一時沒有解釋,因為我壓根就沒有想那麼深刻,更沒有真正思考過這個美麗又複雜的世界。正是這次的相處,我漸漸明白,心與心的溝通交流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孩子們才喜歡向你訴説也接受你的建議。另外,對於孩子們提出來的問題不可忽視,每次的不理睬或否定也許正在逐漸抹殺它們的想象力。有人説,人是環境的產物。因兒人和環境是相輔相成的。在哪裏習慣了都是不捨,即便那裏有你最糟糕的回憶,最不願提及的過去。因為那些人,環境才讓我們痴迷,因為環境,人才變得難忘與不捨。慶幸還是悲傷,我們長大了。是孩子們讓我學會了傾聽,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寬容。

結束語:

曾幾何時,你們的微笑是我支教路上最大的動力,更是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支教社會實踐11

XX年7月5日,我們集結在微指尖團隊的旗幟下,帶着夢想和希望,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廣西省柳州市的一個小山村——融水縣本洞村。從此開始了我們刻骨銘心的支教征程。

上課

沒有寬敞明亮的教室,沒有嶄新漂亮的書桌,也沒有先進高端的教學設備,就這樣環境簡陋,資源匱乏。然而我們有一羣最可愛的學生,他們很聽話,很懂事,懷着一股子對學習的熱情勁兒和滿腔對知識的渴望勁兒。早晨天微微亮,他們就來到了學校,為了我們隊員休息而不吵不鬧。課堂上他們認真聽講,積極回答,他們説很喜歡聽我們講課,他們説最喜歡英語課,因為以前從來沒學過,他們是一羣純真無邪的孩子,就像一張張等待塗色的畫紙。我們是一羣擁有知識的老師,生怕自己漫不經心的一個小錯誤會帶來更大的傷害。大家都很努力認真,很禮貌細心,很欣慰他們在學習上有所收穫。

家訪

一些孩子的情況總是不樂觀,所以我們為此組織了家訪工作。

下面就是一個家庭存在的煩惱:她特別粘人,總是不説話,而且很不合羣。我們走進她家,這是一座很有當地風俗與特點的土房子,分為上下兩層,走進去光線非常黯淡,黑灰色的牆壁上掛着各種不同的袋子,看起來髒兮兮的,地上和桌上亂七八糟,老舊的灶台前堆滿了柴火。交流和了解後才知道,她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媽媽在外打工,一年回來一次。就因為自己是女孩,所以父母很不喜歡她,甚至説想賣了她。她説自己很喜歡這個家,不想去學校上課,現在只喜歡和我們在一起。蒼老的奶奶飽經風霜,滿是皺紋的臉上眨着疲憊的雙眼,衰弱的聽力很影響交流,她説孩子有吃有穿,健健康康就行了,這個家談何教育?走的多了才知道無能為力的感覺有多迷茫,我們的能力很小,他們需要更多愛心的温暖。

賣衣服

那天大暑,太陽猛烈。我們五個隊友組織起來,去趕集賣衣服。起得晚了,來到鎮上已經車水馬龍,轉了一圈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攤位。正在迷茫和無助的時候,一位好心的阿姨邀請我們擺攤在她店門口。之後短暫的交談才瞭解到,她的女兒是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大學生,所以自己很能體會到我們的辛苦。無論是那安靜的遮陽傘,還是那搖頭的電風扇,都是阿姨對我們真誠的關愛。我們扯着嗓子大聲叫賣,終於感動了不少人來捧場,忙起來根本感不到熱,當看不到圍起來的人,我們就煩躁起來,感覺快要被曬融化。我們的堅持終於換來了不少收穫,雖然餓着肚子,但還是覺得挺值得。至少那些汗水沒白流,第一次覺得收穫這麼深刻。

運動會和繪畫賽

我們的支教活動不侷限於單調的課堂學習,還包括運動會和繪畫賽。在運動賽場上到處是活潑的身影和歡樂的笑聲。同學們積極參加,頑強拼搏,尤其在背夾籃球、兩人三足和足球比賽中,他們不僅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且相互之間不斷團結,形成配合。跌倒了再爬起來,咬着牙努力衝向終點,淅淅瀝瀝的雨絲毫擋不住孩子們的熱情,每個人都沉浸在那種快樂中,運動會結束後,許多孩子意猶未盡,不忍離場。繪畫賽安排四個孩子共同完成一幅作品,他們自由組合地圍坐在一起,嚴肅認真地討論着。之後就埋下頭一筆一色勾勒描繪起來,他們之間分工明確,互相協作。遠航巨輪,宇宙飛船一幅幅畫看起來笨拙生硬,卻代表着他們五顏六色的夢想。希望這些不僅能帶給他們自由自在的快樂,而且能交給他們真誠牢固的友誼。

結業典禮

時間過得真快,在一起的日子總覺得不夠,不知不覺就到了最後一天,最後一份禮物送給他們——結業典禮。幾天的排練,調整全部在今天登台亮相了。一大清早,學生都穿上新衣服絡繹不絕地趕來,今天是不背書包的輕鬆一天,整個舞台都屬於他們:鮮豔的顏色跳躍着,悦耳的音樂飄蕩着,快樂的笑臉旋轉着;舞台下都是喜笑顏開的當地村民。一切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氛圍,絲毫沒有離別的感傷。

支教活動就這樣順利結束了,平靜而不平凡。我們的心裏都有股莫名的痛楚,夾雜着深沉的不捨,畢竟呆了這麼久,和這裏的一切都產生了感情,突然的離別變成五味雜陳的難受。最大的希望和心願是可以留給每個孩子一些有用的東西,使他們變得更加懂事。回來後朋友問我支教有哪些收穫,我説心裏很複雜,有種説不出的感覺,毫無疑問自己成熟了。一種脱胎換骨的成長,不僅我們,而且他們。

支教社會實踐12

我們把愛説到做到 記暑期實踐之支教團隊

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大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16號文件和共青團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相關精神,校團委號召全校團員青年參與以科技、文化、衞生為主要內容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動員在校大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基層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我校學生紛紛響應號召,於今年暑假組織參與了多種項目的下鄉實踐活動。團隊答辯已經結束,到了最後的評比階段。那段承載了太多歡笑與淚水、温暖與震撼的日子如今被放大了無數倍,在我們面前鋪陳開來,帶給我們又一次深深的感動。

在眾多團隊中,筆者採訪了前往西安市臨潼區小金鄉毛灣國小、東合國小和郭堯國小的支教團隊。這次為期十四天的支下鄉教活動是由陝西行知公益同盟、西安交通大學綠色協會及西安交通大學愛心同盟聯合組織的。隊員秦漢卿告訴我們,她從來沒有想到在我們附近竟然存在這麼窮苦的地方。在那裏,洗個舒服的熱水澡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村民常常用水缸接雨水來滿足基本的用水需要。隊員的日常工作除了教學之外還要挨家挨户的家訪。村民們住得偏遠,所以每一次家訪都需要在崎嶇的山路上步行一個多小時,逢上下雨天更是苦不堪言。幾天下來,隊員全都生了病,水土嚴重不服者,全身長滿水皰。可十四天內,沒有一個人抱怨過,沒有一個人退縮過,因為出行時許下的誓言,因為油然而生的責任感,因為太多太多的感動……

努力終究會有回報。郭堯組領隊劉永平告訴筆者,這些天的支教與家訪,觸動了村民的教育意識,他們從支教隊員們熱情洋溢的臉上和孩子們渴望的表情中讀懂了教育的重要性;而隊員也在這次活動中培養了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毅力,增強了學習的動力。

這個只是暑期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然而卻折射出了整個活動的人性光芒。正如一個隊員子在日誌中寫的那樣:我們把愛説到做到,因為我們都秉持着最初的夢想。我們不曾言敗,我們鑄造風景,我們以自己滿意的方式,詮釋了自己的青春。

支教社會實踐13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類似的實踐活動,從開始加入實踐團隊到實踐圓滿結束這一個多月裏,我一直興奮不已,從策劃、申報項目到實踐活動前期、中期、後期的各個過程中,每一個大大小小的環節中都充滿着大大小小的挑戰,時時刻刻考驗着每一位隊員,每一環節體現着整個團隊的努力合作精神,鍛鍊了隊員們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每遇到一個問題,隊員們都絞盡自己的腦汁、想盡各種辦法,綜合起來考慮一個最完善的解決方法;每討論一個話題,隊員們都會毫無保留説出自己的觀點、也毫無顧忌説出某一觀點的不足,最終達成大家認可的方案;每攻破一個難題,隊員們都會大鬆一口氣,聚在一起分享喜悦,總結經驗和成果。

我們選擇陝西省榆林市吳堡縣薛下村鄉為支教調研對象,這個地區處在大山深處,經濟落後、偏遠閉塞、發展滯緩。我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但我知道農村家庭的艱難,但在這裏有更艱難的生活。從市區到山村,我感受到中國的貧富差距是如此之大,這裏與榆林市相比真的是天與地的差別,上海是飛機、公交、私人轎車等各種交通工具俱全的城市,到處充滿着現代化的氣息;扭仁卻是連自行車都無法行駛的山村,農作物都要靠人用擔子挑回家,這裏彷彿與世隔絕一樣。作為大學生這個角色,能夠為貧困地區的國小生、鄉親做些事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真的很快樂,也從中體驗到了自己的價值,樹立大學生的良好形象與精神風貌。

在實踐活動的前期準備中(主要包括策劃、宣傳、外聯、物品準備、募捐等),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聯繫國小組織募捐,因為我們將上海的愛心與資源傳遞到貧窮的地區,為扭仁國小建立了“甘露圖書館”。我們主要聯繫了榆林市的一小,二小,三小,捐到了大量的書籍、文具、玩具、衣物等,我們收穫更多的是榆林市小朋友給扭仁學生們的祝福、鼓勵和友誼,也許一封封充滿祝福的信件會帶給貧困地區國小生們更大的動力,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看到國小生們積極奉獻自己的愛心,我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堅定了建立圖書館的決心和信心。我們認為,能夠建立起城市國小生與貧困地區國小生的友誼橋樑,為貧困國小建立起圖書館,是我們這次下鄉支教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從聯繫國小、與國小領導談捐書事宜、募捐宣講、組織捐物捐書、運送捐物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團隊意識和情感更一步加深。我感受到了團隊力量的偉大,感受到了無論是多遠的路途,無論有多大波折,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擁有恆心,就一定會到達終點,實現目標。當扭仁的國小生們閲讀着喜愛的書籍,玩着各類的玩具,使用着各種各樣的文具,我們有説不出的快樂和欣慰,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和喜悦感。

支教期間,我們不斷走訪、調研,不斷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如運動會、升旗儀式等,開設了許多有趣實用的課程。經過十天的實踐,根據實踐總結的成果,我也有了一些思考和建議,僅供參考。

經過支教過程中的瞭解,針對教育問題有以下思考:

第一,要豐富貧困地區學生的精神生活,據我們瞭解,許多學校

連升旗儀式、運動會、聯歡會等一般的活動也沒有舉行過,這樣對學生的成長教育十分不利。

第二,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尤其是偏遠地區孩子的基礎教育問題一直被國家和社會各界關注,但一直沒有提升到重要的地位,農村的教育條件與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農村教育問題不僅僅要改善教學設施,提高教學質量就足夠的,國家已經落實了很多政策鼓勵基礎教育,下一步提高學生們接受教育的意識更不能忽視。

第四,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背景下,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可以鼓勵整合教育資源,將大城市閒置的教學設備、書籍等資源運至貧困地區學校。

經過老洞旅遊的調查,針對苗族的旅遊開發、文化繼承問題有以下建議。

第一,開發特色資源。利用自然優勢開發更好的旅遊資源,尤其是苗族的特色文化、苗家特產等,挖掘傳統文化資源,但避免盲目開發,吸引更多的遊客又能更好地宣傳苗族傳統文化併發揚廣大。

第二,培養高文化、高素質、專業性旅遊人才。政府可以鼓勵學生報考旅遊專業,這樣會有很大的優勢:一是知識優勢;二是年齡優勢;三是語言優勢四是地理優勢。

第三,延伸旅遊服務項目。發展民族地區鄉村旅遊,應延伸更多的旅遊服務項目,如住宿、飲食、娛樂等,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旅遊服務業。

第四,增添便民設施,方便遊客。開發旅遊業,要時刻為遊客着想,可增添公廁、路燈、座椅、垃圾桶、遮雨長廊等設施,解決乏累、如廁難、照明等問題。

支教社會實踐14

在花垣縣為期二十天的義務支教活動結束了,所有的隊員一起同甘共苦地度過了這二十天,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這是快樂的二十天,和可愛的孩子們一起,每天、每時、每刻都是快樂的;這是充實的二十天,每天的時間表都被教學、走訪佔得滿滿當當,每一位隊員都在不停的忙碌着,不浪費一分一秒;這是成長的二十天,各種各樣的問題、困難不斷地向我們襲來,在一一解決它們的同時不斷磨練、提高着自我;這是疲憊的二十天,每天不到八小時的睡眠,永遠忙不完的工作,壓得隊員們有點喘不過氣來;這是悲痛的二十天,看到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學習的不重視,嘈雜紛亂的外界環境影響着孩子們的學習,我們痛心疾首;這是傷心的二十天,如此多的可憐人在貧困線上掙扎,孩子們甚至完成不了義務教育;這是欣慰的二十天,在我們不斷的努力下,看到了孩子們點點滴滴的成長,點點滴滴的收穫;這是收穫的二十天,我們收穫了孩子們的認可,收穫了村民們的認可,更收穫了自我的認可;這是充滿友誼的二十天,我們所有的隊員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一起承受困難的洗禮,我們手攜手地朝着同一個目標奮鬥,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感情;這是、

不僅是支教期間的這二十天,為支教準備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支教後期的種種努力都將被銘記,所有的這些日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湘西義務支教,我們將永遠銘記。

前期準備

早在支教行前數月我們就開始了支教的準備工作,3月份即完成了全部策劃工作,策劃周密詳細,確保了支教的順利進行。隨即開始了宣傳工作,使我校廣大師生更多的瞭解支教、瞭解湘西。並迅速開始聯繫邊城愛心網、聯繫田嫂,確保今年能有合適的支教點。雖然期間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因為準備的時間較早,有了充足的時間將這些狀況一一解決。

志願者招募、選拔、培訓

支教活動是一項相對長期的、艱苦的志願服務。它要求志願者有頑強的意志,有深刻的志願者覺悟,有紮實的知識基礎。否則不但達不到支教的目的而且還會在當地、在社會上造成相當惡劣的影響;給志願者精神的傳播、人們愛心的培養造成巨大阻礙。所以我們採取了十分嚴格的選拔機制,以確保所有的支教隊員都擁有較高的素質。

我們的報名點在學校內設立了兩天,共有九十餘名同學報名。第一輪面試共通過了五十名同學,然後在為期一個月的培訓選拔中確定了最終的三十名志願者。

我們對於志願者活動是有着深刻認識的,它並不是對弱者的施捨與憐憫,它是一個相互的行為,志願者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提高自己。 助人自助 才是志願者活動的精髓所在。所以我們立志打造一支 學習型志願者團隊 。使志願者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能更好的參與志願服務,並在服務中不斷學習成長,如此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使志願者事業有一個健康、長久的發展。

為此,我們組織了四次培訓: 志願者自我認知培訓 ,使隊員們對於自身特徵有更多瞭解,明確參與志願者活動的動機,規範自己的行為; 湘西風情簡介 使隊員們對於即將要前往的湘西有更全面、真實的瞭解; 急救技能培訓 ,加強隊員們的安全意識,強化安全急救技能,提高隊員外出的安全係數; 志願者精神認知培訓 ,使隊員們對於志願者的內涵、志願者精神的理解提升一個檔次。

愛心書社

目前湘西貧困地區的教育問題已有了很大的改觀,但現狀仍不容樂觀。雖然有漂亮的教學樓,但很是缺乏拓展眼界、知識的課外讀物等軟件設施。當地缺乏一個良好的學習、讀書環境,沒有書店,更沒有圖書館,孩子們很少能接觸到課外讀物。如果我們能在當地建立一個書社,相信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意識、學習環境肯定有很積極的意義。

因此,我們決定盡己所能在長沙各國小為湘西的孩子們募捐書籍。從四月份開始我們就在長沙市聯繫和平國小、先鋒國小、金峯國小、黃土嶺國小、長沙理工大學子弟國小、新開鋪國小、洞井鋪國小、桂花坪國小等八所國小,最終有長沙理工大學子弟國小和新開鋪國小募捐成功,共募集所得了近三千本圖書。

支教時一併帶往了湘西,其中一千本圖書留在了吉衞鎮排達壩村村部,供當地的孩子隨時取閲。另外兩千本圖書捐贈給了補抽鄉中心國小,並建立了 長沙理工大學 心星圖書角 。所有募集的圖書均落到了實處,實現了他們的價值,為豐富當地孩子的課餘生活做出應有的貢獻。

愛心運動大本營

六月份,我們聯合校羽毛球協會、李寧運動有限公司計劃在校組織愛心義賣活動,為湘西的孩子籌建 愛心運動大本營 。如果義賣順利,李寧公司將提供一筆資金為孩子們購置體育用具,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體育鍛煉平台。但因為種種原因:學校團委的干預,我們三方協商的不順利,工作任務的相互推諉導致活動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為湘西孩子構建 運動大本營 的夢想破滅了,最終只能是我們自己拿出一部分支教的經費為孩子們購買了為數不多的體育用品,難以達到 運動大本營 的效果。

此次活動本是我協會第一次聯繫到如此大的贊助商,並有着一個非常好的構想,但最後卻以失敗而告終。其中的經驗教訓應當好好總結,學會和校團委、和其他兄弟社團、和商家更好的的協商合作,以致不再錯失這種良機。

朝氣蓬勃,整裝待發

XX年7月12日七點,28名隊員準時在校南大門集合準備出發。長沙理工大學心星家教志願者協會20xx年湘西義務支教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出發前,所有隊員在校門口合影留念,併為自己打氣加油。所有隊員精神飽滿、熱情高漲,對於此次支教充滿了信心。

突發其來的困難

名隊員平均分為兩支隊伍,一支前往吉衞鎮排達壩村小,另一支原定前往補抽鄉董哨村小。但到達董哨村時才發現村小規模太小了,我們14名隊員全部在這裏恐怕是會浪費相當的資源,所以我們必須得換到其他比較大的學校,以充分利用我們充足的人力資源。但更改支教點困難重重,雖然我們在不斷地努力聯繫各方人員,但始終得不到明確答覆。我們漸漸放棄了希望,準備更改支教計劃,把工作的重心由教學轉移到調研上來。但從補抽鄉政府突然傳來了好消息,我們順利調換到了補抽中心國小。但第二天準備走訪動員孩子來上課時,中心國小校長擔心孩子安全不允許我們在中心國小進行教學活動。又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我們又開始不斷的聯繫鄉政府、邊城愛心網、學校校長,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化險為夷。

在這兩次巨大的困難面前,我們必須要感謝補抽鄉政府、邊城愛心網和田嫂為我們做出的努力,沒有他們我們很難順利的進行後面的支教活動。同時也為我們自己面對問題的臨危不懼和積極的態度而感到驕傲。

教學活動

月14日,我們前往了大哨村、補抽村、吉久村、董哨村動員孩子前來上課。其中大哨村、補抽村、吉久村的孩子前往中心國小,董哨村的孩子就在董哨村小。15日中心國小正式開學,16日董哨村小正式開學。中心國小作為我們的大本營,主要隊員均留在中心國小,每天派出兩名隊員前往董哨村和當地高三畢業生龍慧一起教授董哨村孩子的課程。中心國小設了三個班,登記在冊孩子105人;董哨村開設兩個班,登記在冊孩子35人,共計140人。一共進行了三個教學週期,每個教學週期為三或五天,共進行了13天的教學活動。教授的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心理輔導、愛國主義教育、常識、寓言童話、美術、音樂、體育、魔術、趣味智力課等十餘門。上午九點半上課,下午三點放學,上、下午各三節課,每節課四十分鐘。

總體來説教學是取得了成功的,豐富多彩的課程設計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教授了孩子們很多平時接觸不到的知識、技能,在學習方法上給與了一定的引導,幫助孩子們複習了很多功課、但也存在着很多的問題:

第一個教學週期實行的是連堂課,每門課程連續上兩節課。本以為連堂課是可以多傳授些知識給孩子們的,但從最終的效果來看,因為孩子們和隊員都不適應連堂課,導致孩子們不但沒有多學到知識,反而打擊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更使得一部分孩子不願意再來上課了。第一個教學週期結束後我們立即作出調整,撤銷連堂課,並將下午的最後兩節課確定為帶娛樂性質的課程,以提高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期間還不斷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如孩子對上課不感興趣、需要有獎勵才積極、很多孩子在不熟悉的老師的課上很是沉默、一些孩子來不來上課完全隨性、隊員備課不合適、隊員上課的技巧不強、所有的問題我們都在想辦法解決,其中相當一部分都被漸漸化解。但一直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沒有解決:學生人數過少。中心國小每天的人數穩定在五十人左右,而董哨村則是不到二十人。我們採取了很多的措施,進行了很多的動員,但人數一直沒有大幅的提高。認真分析出了不少原因:支教時正值農家最重要的烤煙時節,很多孩子都要在家幫忙;當地有兩户人家辦喪事、很多孩子都得去幫忙;剛開始的連堂課造成了不少孩子的 厭學 ;隊員和孩子在課後的交流太少;不少隊員的課堂對於孩子確實沒有足夠的吸引力;當地因為經濟的落後,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比一般的農村還要低。其中一些是我們無能為力的,但很多是我們團隊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在以後的支教活動中必須引起高度的注意。

調查走訪

貧困走訪最是讓隊員們傷心的工作,每次走訪都有讓人傷心的情景。有的孩子失去了雙親,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有的女孩子因為家裏孩子太多了而被拋棄;有的因為家境的貧寒而面臨輟學。

支教社會實踐15

7月14日—27日我們赴雷州附城中學進行義務支教,短短的13天的支教實踐,如同白駒過隙,留給我的不僅僅是社會實踐中所取得的收穫。更讓我感動的是情意綿綿,師生之情的濃厚,在這其中有太多的辛酸與汗水。我想這是一次不平常的13天的支教生活,因為其中有嘗試、拼搏、有堅持、有失落、...更有收穫。這次的支教,它猶如一面鏡子,從它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這樣的實習讓我聯想到,昔日的我也走向三尺講台,在上面“耕耘”首堅自己的“責任田”。沒有經歷過任何過度期的我,一轉眼就換了身份,頗有些不安與緊張。實習的第一天,登上講台,掃視台下的學生,面對一雙雙眼睛,講課的聲音有些許的顫抖。平日裏缺少表現的沒有膽量的我,如此的經受不起這樣小小場面。實在是令台下的學生既擔心又在嘴邊喃喃道“老師別緊張”有搗蛋的學生還開玩笑緩解老師的心情。雖然上台前有些緊張,但在教學中我克服了這種心理。清晰明瞭的講解知識點,激情而有活力。把我的知識裝進學生的腦袋裏。感到從未有過的喜悦澆灌着我乾涸的心房。此刻的我從容鎮定,緊張之感隨着課堂的活躍氣氛打入冷宮。真的感到自己越來越有老師的範兒了。在教學經歷中,從備課選材到教學,我無不認真的對待着。上完課後進行教學反思,改變一些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與教員們共同探討教學內容,交流教學心得與體會,解決教學難點,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我總結了支教當中的收穫與不足,也許這對我明確目標,未來走向工作崗位有個更大的借鑑作用。能夠使我更快的提升認識自己。成為向一名真正的教師而努力,完善自己。從支教以來我將自己所學的內容與實踐相結合,認真的做好實踐中的各項工作。收穫了不少,也進步了好多。

從實踐的目地上看。通過支教,使我在實踐中接觸到了與我的專業有關的實際工作。增強了認識,培養和鍛鍊了我,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基礎,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的能力。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其中我認識到了教師不僅僅是教學,更重要的是關心瞭解每位學生。教師要有敏捷的思維能力,能言善道,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次實踐將為我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也是檢驗我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人才積累經驗。併為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好充分的準備。鞏固我的學習,具備教師行業所具有的實際才能,豐富實際工作中的社會經驗。掌握教學技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工作中去。

從社會實踐的內容上看。按照我的教學安排,我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支教長達13天。其中有教學理論認知。這是對專業知識進行鞏固和提高的。達到根據理論知識指導教學工作。以做到真正的“好老師”,為目的。有一天我去上晚修課,看到黑板上寫着“老師您辛苦了,我們都愛你”讓我感動與欣喜。最起碼得到學生的認可,而感到欣慰與激動。此刻的我已經像是個真正的老師了。在教學中我曾經遇過很多難題,也發現了不足之處。就比如説有些知識點講的含糊不清,沒有照顧到較差的學生的接受能力,一概而講。但是通過請教我的老師,我在教態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做到嚴謹紮實,備課充分,規劃課堂主要知識點等,讓學生知道本節課要完成的內容和要學的重點。有時就算有突發情況也能自行控制好時間。沒有課時,就去聽聽教員們的課,瞭解不同的教學的上課手段和形式的不同。都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便於我完善我的教學。我深深感歎當教師的默默無聞,工資的微薄,這微薄而默默的耕耘真不容易呀!這次實踐讓我認識到,所有的工作光紙上談兵是不行的,同樣的教學內容,面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教學,方式可以有多種。如授課法、師生互動方式教學。也可結合做練習加深印象。對學生的回答老師要適當的給予鼓勵。

從實踐所取得的收穫上看。使我曾強了自信與鍛鍊了膽量,這次支教中除了被分到的教的班級外,我還做了代課老師給其他班上了幾節課。只有六班沒有我的課外,其他一至五班都有課。各個班的學生都不相同,上起課來感覺不一樣,其中有三個班是七年級的,二個班是八年級的學生。採用的教學方法也不同,我所準備的也不相同,其中有,詩歌、新聞、古文、小説、等。通過真刀的切入,真情明瞭的演講。我的信心曾強了,膽子也大了。上每一節課。都能夠鎮靜和自然地上課。理清思路講課,覺得特別的快樂。通過教學,我熟悉了上課的各個環節,把握了一些教學技巧。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寫教案設計。請教老師,説課,試講等環節。我熟悉了教學的的基本步驟,而從課後和老師、教員們的交流,以及自我的反思。我懂得了備課不僅僅要備自己的課,還要備學生的課,要善於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想,“這樣上課能否使學生感興趣,學生能否明白接不接受得了”。通過這次的上課經驗,讓我認識到,要想上課上得下去,首先:要有良好的課堂紀律保障,要讓學生們認真聽你的課,那麼老師必須把課上的完美出色,要有激情和活力。第一,課堂準備很重要,熟悉課文,熟悉教學設計。上課思路要清晰,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學過程的流暢。第二,上課老師要精神飽滿充沛,以這樣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們因為你而上課有激情的投入學習,

在支教中讓我懂得不管接手怎樣的班級,都不能討厭自己的學生,要對學生有好感,有信心。適當給予他們一些鼓勵表揚,激勵學生奮發上進,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我剛開始支教的幾天,觀察了我們班的課堂情況,覺得不是很好,於是我就深入學生中,讓他們找出班上的不好的現象,與他們一道解決問題,共同出謀劃策,把班管理的有條不紊。我還時常鼓勵他們上課認真聽講,敢於提出問題。併發掘我們班的優點。鼓勵我班學生要團結互相幫助。在課堂上平和的看待學生偶爾的搗亂。以及他們的錯誤。同時還經常走訪學生宿舍,關心學生們的生活,對我們共同努力獲得的成功給予及時的表揚。慢慢的我班的學生可愛至極,很有特點,各有主見。共同努力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團結奮鬥的班級體。在紅歌比賽中獲得優秀獎。讓我倍感激動。

從收穫到學生的真誠與友誼上看。我在13天的支教生活裏,我帶給了我的學生一些新鮮的體驗。例如:上課前講一些幽默的笑話。讓他們喜歡我的課,放學後與他們打籃球,教他們打籃球的技術。他們覺得新鮮又好玩,時常多次來電話叫我去打籃球。他們驚奇的發現我“一個小小的女老師,竟然會打籃球”?他們對我有了一種異樣的眼光。有一位學生曾對我説:“老師你是我第一個見過的會打籃球的好老師”於是我倍感高興。得到他們的認可而感到欣慰。對於他們下象棋,我一向不懂得如何下,一臉茫然。但我還是耐心的向他們學習下象棋。細心的可暉同學,還給我依依講解象棋士卒、兵、炮、將等的走法。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象大走田,馬小走日,進攻時不能亂了步伐,每走一步都要互相兼顧,對自己要有利。他還給我講述孫子兵法的故事,讓我驚訝他頭腦的敏捷與機智。事後才知道他是象棋高手,曾獲得象棋比賽一等獎的榮譽。我和那幫學生增進了友誼,彼此瞭解。只要一有空就去宿舍檢查,與他們聊天,下象棋、玩撲克牌。與他們度過了13天的難忘的支教生活。

當支教生活面臨結束,我組織我班開展一次班會課,首先用半節課時間,總結了走過的日子裏的點點滴滴。後面是與同學們聊天,玩遊戲、玩腦筋急轉彎,iq題、分糖果餅乾吃,作為支教生活結束的小聚會。有些同學還紛紛送上禮物,表示感謝我。我感動不語,有位小男生還淘氣的説:“老師別哭哦”我更是依依不捨,倍感温馨幸福。

在別離的那天早上,當我要整理行囊離開附城中學時,幾位學生已早早的來到我宿舍樓旁等我了,為了問我:“要不要買些早點留着在車上餓了吃”,有的則熱情地將他們帶的煮雞蛋送我,還有位男生送了個小花瓶。還説:老師感謝你的教誨,感謝你包容我們的搗蛋與無禮”我感動不已,微笑了。

現在支教生活已經結束了,通過本次實習讓我感觸到了,在陽光下教師職業的神聖與偉大,教師工作的繁多與辛苦。教師他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不僅僅是,“傳道、解惑”不僅僅是用知識教學,更重要的是用心指導,發自內心的關心愛護學生,幫助他們成長,在教授他們知識的同時,更要教他們學會做人。這是教師工作的意義所在。

在這裏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教書育人的同時。我也要秉承着與時俱進的思想,隨時給自己充電,不斷的完善自己,發展自己。盡我畢生的精力奉獻給太陽底下最值得驕傲的和值得尊敬的職業。

標籤:支教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