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

校園6.98K

八年級下冊的地理的學習在很多人看來是雜亂無章的,知識點不僅多,而且涉及領域廣泛,需要識記的內容也比較多。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地理知識要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

  八年級地理下冊知識

南方地區

第一節 自然特徵與農業

一、 氣候濕熱的紅土地

1、 位置與範圍: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臨東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區地形複雜多樣,東部與西部的差異明顯,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錯分佈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氣候:南方地區屬於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濕潤。

3、土壤:由於水熱充足,這裏植被常綠。在濕熱的環境中發育了紅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雲貴高原被稱為“喀斯特高原“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長

二、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1、南方地區氣候濕熱,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優越。

2、南方地區耕地多為水田,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3、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佈,灌溉條件良好,水田集中連片,山區水田零散分佈在河谷和緩坡。

4主要農作物

(1) 糧食作物:主要種植水稻,也種植小麥。

(2) 經濟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膠,以及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

(3) 三種常見的食材:蓮藕、椰子、竹筍。

第二節 “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匯之地

1.地理位置和範圍

(1)位置: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範圍: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濕潤。

2.“魚米之鄉”

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佈,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3.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沿江沿海港口眾多。依託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繫廣大的內陸地區;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並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二、我國最大的城市羣

1、古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揚州等。

2、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綜合型工業城市。該城市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且隨着浦東的開放開發,該作用進一步增強。

3、城市羣不同城市間的“同城效應”

(1)依據條件:交通的發展,主要指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們往返於不同城市之間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樣。

  八年級地理知識重點

一、“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1、區域全貌

香 港

澳 門

位置(中國大陸東南端)

位於珠江口東側,毗鄰廣東省深圳市。

位於珠江口西側,毗鄰廣東省珠海市。

組成

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

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三部分組成。

面積和人口

666.5萬人,1098km2

43.8萬人,25.4km2

人口密度

地狹人稠。

解決辦法:“上天”(建設高層建築)、“下海”(填海造陸)

歷史回顧

英國侵佔160多年

葡萄牙侵佔400多年

迴歸時間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經濟特徵

國際經濟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

博彩旅遊業發達。

2、香港與祖國內地的優勢互補

⑴祖國內地:廉價勞動力、廠房、生產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費品。

⑵香港: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

3、港澳祖國內地的.合作模式

(1)改革開放初期——“前店後廠”

(2)目前——先進製造業+現代化服務業

二、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

1、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2、台灣島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3、台灣島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佈在台灣島的西部平原。

4、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2/3,台灣山脈縱貫南北,其中,玉山為最高峯。平原主要分佈在西部。

5、氣候:台灣島屬(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和暴雨。

6、河流:台灣島島上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7、台灣島也是一個富饒的寶島,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水產等)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8、台灣島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9、(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紅檜是特有的樹種。

10、此外台灣島還有(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的美譽。

11、外向型經濟

(1)20世紀50年代,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腦。屬於初級產品。

(2)20世紀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業)為主,形成“ 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主要出口紡織服飾,玩具和日用電子消費品,屬於普通工業製成品。

(3)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以電子工業為主導的高薪技術產業,主要出口軟件、晶圓、集成電路板,屬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業製成品。

  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北方地區

一、自然特徵

1.黑土地 、黃土地:

(1)位置: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北平原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被稱為“黃土地”。

(3)氣候:地跨中温帶和暖温帶,大部分屬温帶季風氣候,屬於半濕潤區。

2.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1)發展優勢:平原面積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

(2)農作物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穀子;經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黃土地農業發展

制約條件

措施

發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嚴重

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等

節水農業

華北地區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發量大;(3)春季正值華北地區冬小麥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農業用水量較大。

二、“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1.自然環境

(1)位置、範圍: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 “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3)氣候:冷濕。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2.農業發展——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1)發展條件

有利: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的氣候

不利:春秋季節易發生低温凍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農作物: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4)問題與措施:墾荒擴大耕地,造成濕地面積鋭減、生態環境惡化,為此停止開荒、建立自然保護區。

3.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三、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1.文明的搖籃:(1)位置、範圍:東起太行山脈,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大致以長城為界),南抵秦嶺;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陝西省的大部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部,甘肅省的東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黃土風情”:如傳統民居是窯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陝北民歌等

2.風吹來的黃土:

(1)黃土的來源:多種假説中得到廣泛認同的是“風成説”,黃土來自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

(2)黃土地貌景觀: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樑、川地

3.嚴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自然原因

人為原因

黃土土質疏鬆,許多物質易溶於水

過度放牧、

開墾農田、

修路、

採礦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

氣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地形:溝谷斜坡多

(2)危害:土壤肥力下降,破壞了農田和村莊,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牀、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難。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樹種草(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擋土壩。

(3)合理安排生產活動。例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

四、祖國的首都——北京

1.基本概況:

(1)地理位置: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羣山。

(2)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3)城市職能: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

2.歷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舊城:格局形成於元、明兩代,方方正正,佈局均衡對稱。

(2)旅遊名勝: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另外還有四合院、衚衕、牌樓等。

3.現代化的大都市:

(1)重點功能區:中央商務區、中關村科技園區、金融街、王府井商業街。

(2)現代化交通網:北京已經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