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必備知識點

校園1.07W

對於國中生來説,地理是一門全新的學科。八年級地理的學習是國中地理學習歷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八年級的地理知識你都學會了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地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必備知識點

  八年級地理知識要點

地勢和地形

一、地勢呈階梯狀分佈

【地形與地勢】地形是地地表各種各樣的形態。地勢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

【地勢總特徵】

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東部多平原、丘陵。

【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的區別】

階梯及界線

地形類型

平均海拔

一級階梯

高原和山地

4000米以上

界線

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第二級階梯

高原和盆地

1000——2000米

界線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第三級階梯

平原和丘陵

500米以下

二、地形複雜多樣

【五種地形類型齊全】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縱橫交錯的山脈構成我國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導致我國地形複雜多樣。

【主要山脈及走向】

山脈走向

山脈名稱

山脈所在的主要省(區)

東西走向

最北列

天山—陰山—燕山

天山(新)、陰山(內蒙古、冀)

中間列

崑崙山—秦嶺—大別山

崑崙山(新、藏、青)、秦嶺(青、甘、陝、豫)

最南列

喜馬拉雅山—南嶺

藏、桂、湘、粵、贛

東北—

西南走向

最西列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大興安嶺(內蒙古、黑)、太行山(晉、冀、豫交界)、 巫山(鄂、渝交界)、雪峯山(湘)

中間列

長白—武夷山

長白山(黑、吉、遼)、武夷山(贛、閩交界)

最東列

台灣山脈

西北—

東南走向

阿爾泰山;小興安嶺

新;黑

祁連山;唐古拉山、巴顏喀拉

甘、青、新交界;藏

南北走向

賀蘭山、六盤山

賀蘭山(寧)、六盤山(陝、甘、寧交界)

橫斷山

川、藏、滇交界

【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東部第三階梯上。

2、三大平原自北向南依次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3、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4、平原和丘陵地區土壤肥沃,開發歷史悠久,是農業發達城鎮集中經濟繁榮的地區。

  八年級地理常考知識點

中國的自然環境

一、河流

1、我國地勢( 西高東低 ),大多數河流自( 西 )向( 東 )流,最後注入( 太平洋 )。

2、在新疆北部,(額爾齊斯河 )向北流入( 北冰洋 )。這些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稱為( 外流河 )。

3、最終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稱為( 內流河)。

4、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與枯水期、含沙量、結冰期等方面的特徵,統稱為河流的( 水文特徵 )。

5、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 京杭運河 ),全長( 1800 )千米。

6、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 唐古拉山脈 ),注入(東海 ),全長( 6300千米 ),是我國長度( 最長 )的河流。也是我國流域面積( 最廣 )的河流,還是我國( 水量 )最大的河流。

7、長江是我國巨大的( 水能寶庫 )。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 )河段。人們還把長江稱為( 黃金水道 )。

8、重點治理了灘多流急的( 川江 )和“九曲迴腸”的( 荊江)。

9、治理長江的關鍵是(防洪 )。

10、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 巴顏喀拉山脈 ),流入(渤海 )。黃河是我國的( 第二)長河。黃河干流像一個巨大的(“幾”)字。

11、黃河(含沙 )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時節往往形成( 凌汛 )。

12、在上游乾旱的寧夏、內蒙古境內,黃河塑造了( 寧夏 )平原和( 河套 )平原。13、黃河河牀逐漸抬高,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坎,黃河成為( 地上河 )。

14、新中國成立後,在黃河上游地區(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在中游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在下游( 加固黃河大堤 )。

15、黃河上、中、下游分界線( 河口 )、( 桃花峪 )。

16、長江上、中、下游分界線( 宜昌 )、( 湖口 )

二、自然災害

1、自然環境經常發生異常變化,其中有些會造成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這樣的異常變化叫做(自然災害 )。

2、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有( 氣象災害)、( 地質災害 )等。

3、氣象災害主要有(乾旱 )、(洪澇)、( 颱風 )、(寒潮 )等災害。

4、地質災害主要有( 地震 )、(滑坡 )、( 泥石流 )等災害。

5、( 山區 )發生地質災害的頻率較高。

6、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 複雜多樣 ),自然災害( 種類 )多、(分佈 )廣。

7、颱風災害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 )。

8、乾旱災害主要分佈在( 華北地區 )。

9、洪澇災害主要分佈在( 南方地區 )。

10、滑坡和泥石流災害主要分佈在( 西部山區,以西南地區最為集中)。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

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週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週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4.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範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台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範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