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華盛頓傳》讀後感

校園2.55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華盛頓傳》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華盛頓傳》讀後感

關於喬治·華盛頓的傳記和故事很多,這本書是美國作者哈洛·賈爾斯·昂格爾著作的版本,主要從獨立戰爭開始敍述,展現了美國從州殖民統治到國家政府走向正軌的歷史畫卷。筆風相對真實,沒有刻意為傳記人物粉飾的痕跡,對華盛頓的權力慾望以及老謀深算也有客觀的評價,讓總統先生的遠見卓識、沉穩多謀的長者形象躍然紙上。

從獨立宣言時的一個有名無實的邦聯政府,華盛頓堅定不移地維護着國家統一的格局,並通過個人威望和高絕手段締造了總統權力的7大基柱,為19世紀美國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弗農山莊

1732年,華盛頓出生於弗吉尼亞州農場主家庭,童年是父親去世,對他影響較深的是同父異母的哥哥勞倫斯。17歲時,勞倫斯為他推薦了一份在西部測量土地的工作,於是他便有機會用腳本丈量廣闊的西部草原。風餐露宿,日月星辰,叢林和草地都遍佈着他的足跡,過程中他也聽聞了印第安人的生活,種植、伐木、狩獵,增長了不少見識。艱苦的測繪工作鍛鍊了華盛頓的意志和耐力,對付自然條件的惡劣和艱險培養了他足智多謀的應變能力。

後來勞倫斯和妻子相繼去世後,華盛頓繼承了弗農山莊,這是他一生幸福生活的源泉和嚮往。只可惜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他一次次想回歸農田山野安度晚年時,卻最終選擇了義無反顧的貢獻。或許可猜測為一種以退為進的謀略,但從擁有上萬畝農田規模的實力來分析,以及當時美國邦聯制的局勢情況,美國總統一職並不是那麼光芒四射,更多的是責任和大意不得的風險。

從大局出發

華盛頓在獨立戰爭時期,打仗有勝有負,算不上優秀的軍事天才。但有一點,也是他最閃亮的一面,那就是他的大局觀,他對待獨立戰爭的過程和果實,一直是以美國擺脱殖民和統一為前提。獨立宣言後的美國,只是名義上成立了,實際上西部廣闊的地域依然在英軍控制下,13個州政府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存在。

從連接東部與西部的內陸航道的規劃,就能看出華盛頓的角度是在13個州之上,而不是自己所在的弗吉尼亞州(雖然當時他已經是這個州最大的農場主)。從約克鎮大捷後的戰略防禦思考,可以看出他看到的不僅是當下,還在未來整體歐洲和北美洲大格局下的戰略定位。在寫給詹姆斯·麥迪遜的信中他曾斷言:“如果我們是一個統一的民族,我們就應該以大局為重,以共同的目標和鮮明的.民族特質為支撐,步調一致;如果國家已經支離破碎,那我們大可不必繼續上演假裝統一的鬧劇。”

沉默是金

費城的制憲會議,各個州的利益代表們出發點並沒有在完整的國家利益和使命上,他們更多的關注在於遊戲規則對自己利益的得失。當然在反駁對方時完全可以把道德、人權等充分體現出來,這點美國的基因從一開始就這樣。

華盛頓並沒有參與任何一場激烈的辯論,只是安靜地聽着他們,他的沉默讓他的態度成為了這場會議最寶貴又值得聆聽的聲音。每州皆有所獲,每州皆有所舍,在當時的局勢下,各州除了討論後的相互讓步,也需要一位制衡者來維持平衡,那就是華盛頓。他第一個在文件上簽字,略顯不快,他承認地説:“我本希望憲法……更完美些,但是我由衷相信這是目前我們能夠制定的最好的。憲法已經為以後的修訂案敞開大門,我認為我們啟用這部憲法是令人滿意的。”

總統權力的基柱

華盛頓作為第一任總統,初期只是一個形式首腦,接下來就開始了步步為營,親手締造總統權力大廈的7根基柱,最終將總統一職塑造成為美國政府中最強勢職位。依次收割了外交決策權、行政任免權、政府的財政權、軍事權、宣言立法權、行政執法權、行政特權,總之是一路闖關遇到麻煩事解決不下去,就讓總統的權力擴大出來。如果他有子嗣,或者選擇了成為國王,那歷史可能又是另一個劇本了。

在意識到國家政府的財政危機時,是他的舊部下、金融才子——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為他制定了國債發行和回購計劃,他們參考了英格蘭銀行模式,依據美國當時缺金短銀的情況,在新的債務憑證中加入不動產要素來重塑政府的償債信用。後來漢密爾頓的合眾國銀行計劃終究被華盛頓認可,也就是美聯儲的前身,他們聯手為美國的總統權力大廈鋪設了最重要的一根基柱——掌控公共財富的權力。不得不説華盛頓是幸運的,遇到了漢密爾頓這麼一位好“會計”,實際上在漢密爾頓身後的是當時美國很有實力的銀行集團,這也要歸功於他的婚姻。

華盛頓,這個響噹噹的名字,已經成為美國的烙印。也許他還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比如和寡婦瑪莎的婚姻來擴大農場的資產,以及對印第安人的鎮壓,但這些都不足以抹去他在獨立戰爭和美國政府運作初期的傑出貢獻,因此他依然值得被美利堅敬仰,他的意志力和大局觀也值得後世人們學習。

標籤:讀後感 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