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9篇

校園1.5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2、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找出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因為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是對該命題深刻理解的前提,而對命題理解能力是我們今後研究數學必備的能力,也是研究其它學科能力的基礎.

難點: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因為理解和掌握一個命題,一定要分清它的題設和結論,所以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是十分重要的問題.但有些命題的題設和結論不明顯.例如,“對頂角相等”,“等角的餘角相等”等.一些沒有寫成“如果……那麼……”形式的命題,學生往往搞不清哪是題設,哪是結論,又沒有一個通用的方法可以套用,所以分清題設和結論是教學的一個難點.

(二)教學建議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或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結合學生熟悉的事例,來理解命題的概念、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並能判斷一些簡單命題的真假.

2、命題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雖然高中階段我們還要學習,但對於程度好的A層學生還要理解:

(1)假命題可分為兩類情況:

①題設只有一種情形,並且結論是錯誤的,例如,“1+3=7”就是一個錯誤的命題.

②題設有多種情形,其中至少有一種情形的結論是錯誤的.例如,“內錯角互補,兩直線平行”這個命題的題設可分為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兩個內錯角都等於90°,這時兩直線平行;第二種情形是兩個內錯角不都等於90°,這時兩直線不平行.整體説來,這是錯誤的命題.

(2)是否是命題:

命題的定義包括兩層涵義:①命題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②這個句子必須對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斷.即命題是判斷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在語法上,這樣的句子叫做陳述句,它由“題設+結論”構成.

另外也有一些句子不是陳述句,例如,祈使句(也叫做命令句)“過直線AB外一點作該直線的平行線.”疑問句“∠A是否等於∠B?”感歎句“竟然得到5>9的結果!”以上三個句子都不是命題.

(3)命題的組成

每個命題都是由題設、結論兩部分組成.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命題常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具有這種形式的命題中,用“如果”開始的部分是題設,用“那麼”開始的部分是結論.

有些命題,沒有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題設和結論不明顯.對於這樣的命題,要經過分折才能找出題設和結論,也可以將它們改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

另外命題的題設(條件)部分,有時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題的結論部分,有時也可用“求證……”或“則……”等形式表述.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命題、真命題、假命題等概念有所理解.

2.使學生理解幾何命題的組成,能夠區分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兩部分,並能將命題改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

3.會判斷一些命題的真假.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的重點和難點是:找出一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

教學過程設計

一、分析語句,理解命題

1.教師讓學生隨意説一句完整的話,每個小組可以派一名同學説,如:

(1)我是中國人。

(2)我家住在北京。

(3)你吃飯了嗎?

(4)兩條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5)畫一個45°的角。

(6)平角與周角一定不相等。

2.找出哪些是判斷某一件事情的句子?

學生答:(1),(2),(4),(6)。

3.教師給出命題的概念,並舉例。

命題:判斷一件事情中,每句話都判斷什麼事情.所謂判斷,就是肯定一個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不能含混不清.在數學課中,只研究數學命題,請學生舉幾個數學命題的例子,每組再選一個同學説.(不要讓説過的再説)

如:的句子,叫做命題,分析(3),(5)為什麼不是命題.

教師分析以上命題

(1)對頂角相等。

(2)等角的餘角相等。

(3)一條射線把一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一定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4)如果a>0,b>0,那麼a+b>0。

(5)當a>0時,|a|=a。

(6)小於直角的角一定是鋭角。

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教師有意説出以下兩個例子,並問這是不是命題。

(7)a>0,b>0,a+b=0。

(8)2與3的和是4。

有些學生可能給與否定,這時教師再與學生共同回憶命題的定義,加以肯定,先不要給出假命題的概念,而是從“判斷”的角度來加深對命題這一概念的理解。

4.分析命題的構成,改寫命題的形式。

例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l)分析此命題的構成,前一部分是後一部分成立的條件,後一部分是在前一部分條件下所得的結論.已知事項為“題設”,由已知推出的事項為“結論”。

(2)改寫命題的形式。

由於題設是條件,可以寫成“如果……”的形式,結論寫成“那麼……”的形式,所以上述命題可以改寫成“如果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麼同位角相等。”

請同學們將下列命題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例:

①對頂角相等。

如果兩個角是對頂角,那麼它們相等。

②兩條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如果兩條直線平行,那麼內錯角相等。

③等角的補角相等。

如果兩個角是等角,那麼它們的補角相等。(注意不僅僅限於兩個角,如果多個角相等,它們的補角也相等。)

以上三個命題的改寫由學生進行,對(2)要更改為“如果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麼內錯角相等。”

提示學生注意:題設的條件要全面、準確.如果條件不止一個時,要一一列出。

如:兩條直線相交,有一個角是直角,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可改寫為:

“如果兩條直線相交,而且有一個角是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二、分析命題,理解真、假命題

1.讓學生分析兩個命題的不同之處。

(l)若a>0,b>0,則a+b>0

(2)若a>0,b>0,則a+b<0

相同之處:都是命題.為什麼?都是對a>0,b>0時,a+b的和的正負,做出判斷,都有題設和結論。

不同之處:(1)中的結論是正確的,(2)中的結論是錯誤的。

教師及時指出:同學們發現了命題的兩種情況。結論是正確的或結論是錯誤的,那麼我們就有了對命題的一種分類:真命題和假命題。

2.給出真、假命題定義

真命題:如果題設成立,那麼結論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真命題。

假命題:如果題設成立,結論不成立,這樣的命題都是錯誤的命題,叫做假命題。

注意:

(1)真命題中的“一定成立”不能有一個例外,如命題:“a≥0,b>0,則ab>0”。顯然當a=0時,ab>0不成立,所以該題是假命題,不是真命題。

(2)假命題中“結論不成立”是指“不能保證結論總是正確”,如:“a的倒數一定是”,顯然當a=0時命題不正確,所以也是假命題。

(3)注意命題與假命題的區別.如:“延長直線AB”.這本身不是命題.也更不是假命題。

(4)命題是一個判斷,判斷的結果就有對錯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假命題,強調真假命題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題。

3.運用概念,判斷真假命題。

例請判斷以下命題的真假。

(1)若ab>0,則a>0,b>0。

(2)兩條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

(3)如果n是整數,那麼2n是偶數。

(4)如果兩個角不是對頂角,那麼它們不相等。

(5)直角是平角的一半。

解:(l)(4)都是假命題,(2)(3)(5)是真命題.

4.介紹一個不辨真偽的命題.

“每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我們可以舉出很多數字,説明這個結論是正確的,而且至今沒有人舉出一個反例,但也沒有一個人能證明它對一切大於4的偶數正確.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已證明了“每一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與兩個質數之積的和”.即已經證明了“1+2”,離“1+1”只差“一步之遙”.所以這個命題的真假還不能做最好的判定。

5.怎樣辨別一個命題的真假。

(l)實際生活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數學中判定一個命題是真命題,要經過證明。

(3)要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需舉一個反例即可。

  三、總結

師生共同回憶本節的學習內容。

1.什麼叫命題?真命題?假命題?

2.命題是由哪兩部分構成的?

3.怎樣將命題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

4.初步會判斷真假命題.

教師提示應注意的問題:

1.命題與真、假命題的關係。

2.抓住命題的兩部分構成,判斷一些語句是否為命題。

3.命題中的題設條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寫“如果”時應寫全面。

4.判斷假命題,只需舉一個反例,而判斷真命題,數學問題要經過證明。

  四、作業

1.選用課本習題。

2.以下供參選用。

(1)指出下列語句中的命題.

①我愛祖國。

②直線沒有端點。

③作∠AOB的平分線OE。

④兩條直線平行,一定沒有交點。

⑤能被5整除的數,末位一定是0。

⑥奇數不能被2整除。

⑦學習幾何不難。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真命題。

①若a=b,則a2=b2。

②連結A,B兩點,得到線段AB。

③不是正數,就不會大於零。

④90°的角一定是直角。

⑤凡是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3)將下列命題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

①兩條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②若a2=b2,則a=b。

③同號兩數相加,符號不變。

④偶數都能被2整除。

⑤兩個單項式的和是多項式。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公輸》選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學趣味的一篇。課文記述了墨子制止楚國攻宋的故事,詳細敍述了墨子同公輸盤、楚王作鬥爭的經過。墨子不僅以“非攻”的主張説服了對方,而且以實際的守禦力量制服了對方,終於迫使楚王取消了這次侵略行動。文章情節生動,一波三折,懸念迭生;人物形象鮮明;言辭巧妙、鋒利。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學本文,應以誦讀法為主,輔之以討論點撥法、品讀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先整體把握課文,然後啟發學生研習課文。先設疑,再讓學生從內容、人物、寫作特點等方面鑑賞文章,然後點撥總結、拓展延伸。

教學本文,重在引導學生品味墨子的勸説技巧,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張,認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儘自己所能為和平作貢獻。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把握疑問句、反問句的句式特徵。

2.瞭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張。

能力目標

1.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説藝術。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賞析課文的美,培養學生閲讀先秦諸子散文的興趣。

德育目標

認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反對侵略,熱愛和平,儘自己所能為和平作貢獻。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育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勸阻楚攻宋的三個步驟。

3,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增加語言積澱。

教學難點

鑑賞墨子的勸説技巧。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討論點撥法

3.品讀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教學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知識,熱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

[教學步驟 ]

一、導語 設計

設計(一)

魯班是我國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時他還是一位頑固狡詐,陰險狠毒的人。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英勇無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於。

設計(二)

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罄竹難書.今天我們走近一位熱愛和平的人,他憑藉自己雄辯的口才,巧妙的詞鋒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場不義的戰爭,請看他非凡的表現。(多媒體插放動漫flash)

二、資料助讀

1.關於先秦諸子散文

先秦諸子散文產生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代.主要的著作有《論語》《孟子》《墨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春秋戰國之交為第一個發展階段,以《論語》和《墨子》為代表。《論語》是較短的語錄體散文。《墨子》在對話中有議論,初具議論文的規模。戰國中葉為第二個發展階段,以《孟子》和《莊子》為代表。《孟子》是對話體論辯文,《莊子》接近專題論文.戰國後期為第三個發展階段?以《荀子》和《韓非子》為代表。

先秦諸子散文大多文情並茂,極具文采,善用譬喻陳説事理,論辯是非,增強了説服力,而排比、誇張等修辭的大量運用更使文章辭采繽紛。總之,先秦諸子散文無論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2.《墨子》及墨子

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魯人,一説宋人,戰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曾為宋國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後聚徒講學,創立與儒家相對立的墨家學派。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用”,反映了小生產者反對兼併戰爭,要求改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願望,他的認識觀點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論,一方面又提出同樣是唯心的“天志”説,認為天有意志,並且相信鬼神。墨於的學説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為·顯學”。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現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記的墨子講學辭和語錄,其中也有後期墨家的作品。《墨子》是我國論辯性散文的源頭,運用譬喻,類比、舉例,推論的論辯方法進行論政,邏輯嚴密,説理清楚。語言質樸無華,多用口語,在先秦堵子散文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3.公輸

公輸,名盤,也作·“般”或·“班”又稱魯班,山東人,是我國古代傳説中的能工巧匠。現在,魯班被人們尊稱為建築業的鼻祖,其實這遠遠不夠.魯班不光在建築業,而且在其他領域也頗有建樹。他發明了飛鳶,是人類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發明了雲梯(重武器),鈎鉅(現在還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偉大的軍事科學家,在機械方面,很早被人稱為“機械聖人”,此外還有許多民用、工藝等方面的成就。魯班對人類的貢獻可以説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我國當之無愧的科技發明之父。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示範背誦課文,學生聽讀,把握字音。

多媒體顯示:

生字:

械(xiè) 軒(xuān) 輿(yǔ) 犀兕(xī sì) 黿(yuán) 罨(tuó)

鮒(fù) 梓(zī) 褊楠(piá nán)

多音字:

請説之(shuō) 長木(zhàng) 公輸盤(bān) 見我於王(xiàn)

禽滑釐(gǔ)

通假字:

公輸盤不説(通“悦”,高興)

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擋)

子墨子之守圉有餘(通“御”,抵擋)

公輸盤詘(通“屈”,理屈)。

2.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把握語氣,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緊張的氣氛。

3.教師適當指導朗讀。

示例:

(1)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加點詞須重讀,顯示墨子焦急的心態,他為了阻止楚宋之戰而不辭勞苦。

(2)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讀出疑問語氣,顯示公輸盤恭敬請教之意。

(3)子墨子曰;“壯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讀出祈使語氣,顯示蓄意提出無理要求之意。

(4)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義”字須重讀,顯示公輸盤以“義”裝點自己的味道,要讀出他一本正經而又流露出掩飾不住的傲慢的語氣。

(5)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讀出疑問語氣,顯示質問、責備,催促之意。

(6)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輸盤在無言以對的情況下,只好虛晃一槍,把矛盾的焦點轉移到楚王身上。要讀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勢欺人的語氣。

(7)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注意“善哉”的虛偽。“雖然……”則體現了一個霸氣十足的諸侯的強硬與蠻橫。

(8)公輸盤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輸盤在心裏做着陰暗的盤算,要讀出陰險並帶有威脅意味的語氣。子墨子敏鋭地揭穿這一陰謀,顯示出胸有成竹、鎮定沉着之意。

4.選兩位學生分角色朗讀,其餘同學評點。

四、譯讀課文,疏通文句,熟悉文意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借用工具書,翻譯課文。

2.以小組為單位,針對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討論研究,共同解決。教師巡視各組,答疑解惑。

3.教師指導學生積累本課的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請獻十金(請允許我,表敬詞)

荊之地方五千裏(土地方圓,與現代漢語表意不同)

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巧妙的方式。現代漢語中“機變”為“隨機應變”之意)

(2)一詞多義

公輸盤不説(高興) 見公輸盤(拜見)

請説之(解釋) 胡不見我於王(引見)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這樣)

然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但是),

不可謂知類(事理)

為與此同類(類別)

為楚造雲梯之械(這樣)

子墨子聞之(代詞,指代造雲梯攻宋這件事)

宋何罪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結構助詞)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結構助詞)

(3)翻譯下列句子

夫子何命焉為? 譯:先生(有)什麼見教呢?

宋何罪之有? 譯:宋國有什麼罪過呢?

胡不已乎? 譯:為什麼不停止(攻宋)呢?

胡不見我於王? 譯:何不向楚王引見我呢?

此為何若人? 譯: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五、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提問: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本文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

提問:談談你對本文思路的看法。

學生討論。

成果展示:

1.以“見”字一線穿珠。

墨子見公輸盤→墨子見楚王→墨子見公輸盤

(1~12) (13~16) (17~22)

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可分為三個步驟:使公輸盤理屈詞窮,使楚王理屈詞窮;模擬攻守,擊敗公輸盤,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2.以人物思想、態度的變化為線索組織全文。

背景交代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1、教材簡説

幾乎人人都見過橋,也走過橋。我們平時見到的橋都是架在江河湖海之上的,但是蘭蘭跟爺爺一起卻看到了兩座不一樣的橋-----潛水橋和塑料橋。整篇課文篇幅較長,共有十個自然段。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介紹的是蘭蘭和爺爺過潛水橋,第五至第九自然段介紹的是蘭蘭和爺爺過塑料橋,最後一個自然段寫的是“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樑專家。”

這是一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這篇科幻故事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同時也讓我們瞭解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好好學習,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將來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峯,造福於人類。

2、教學建議

(1)、識字寫字

①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生字的願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在識字教學環節中應發揮學生學習生字的主動性,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安排重、難點。在學習生字中,由於學生識字量不同,重難點也不一樣,所以讓學生在課文中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憶。

教師在學生學習生字時應提醒學生注意,“程、磚”是翹舌音,“樑、磚、架、劃、巧”是三拼音,“薄”是個多音字,在本課中讀“báo”。

在認識字型時,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課本生字建立聯繫,做到既學習生字,又複習鞏固學過的漢字。如,“轉—磚”、“彩—採”、“等—特”、“被—波”。“特”還可以説成是一頭小牛躲在寺廟的邊上,“磚”是用石頭做的所以有個石字旁等等。教師應儘可能提供學生展示的舞台,讓學生來當小老師。因為學生的思維是發散的,有很多時候他想到的記憶生字的方法是我不一定能想到的,而且學生年紀相仿,記憶生字的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學生自己講的學習方法往往容易被其他學生所接受。

②生字要不斷地反覆在不同的地方出現,讓學生多多接觸生字,才能提高學生識字的效果。學生能在詞語中認識生字了,可是在句子中是否認識呢?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自己讀課文時有困難的句子,由於每個學生識字情況不同,難讀的句子也不同,讓學生讀自己通過努力讀好的句子,既可以有重點地讀好句子,同時生字也得到再次鞏固,還能使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收穫,學習的積極性得到鼓勵。

同時,我還將每一課的生字貼在黑板的一個角上,上一課就貼一課,那麼學生就會在鞏固自己忘記的漢字時,看一眼黑板,或者在平時看黑板時不自覺地看到我貼在黑板上的字,對學生起到一個加深印象的作用。

③通過遊戲的方法鞏固生字。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指出:“遊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遊戲是兒童的快樂天堂,每個兒童的骨子裏都有快樂的因子。學生在遊戲中是最純真的,學生也喜歡遊戲。如,帶生字寶寶回家,學生讀完“特別”後就將生字“特”送回家,或者是跟它做了好朋友,把這個生字卡帶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高。可是生字有限,不可能所以的同學都能帶生字寶寶回家,怎麼辦?這時再採用另一種遊戲方法“將生字寶寶喊回來”,老師説:“薄薄薄,在哪裏?”有這張生字卡的同學馬上跑上來,邊跑邊説:“薄薄薄,在這裏,大家一起跟我念,薄薄薄。”通過遊戲學生興趣高了,同時也鞏固了生字的認識。

④本課要寫的6個生字以上下結構為主,教師在寫字教學時可結合前面學國的油瓜上下結構的字的書寫要求進行指導。“坐”字不易寫好,指導時要注意三點:A、兩個“人”要寫小,注意變捺為點;B、豎要寫長,寫在田字格的豎中線上;C、下橫要寫長,以托住整個字。在指導“坐”字的基礎上,再指導“座”字的書寫,強調把“坐”字寫地再小一點、偏右一點。

(2)、朗讀感悟

整篇課文篇幅較長,在教學中應進行相應的取捨,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圍繞幾個問題引導學生讀好相關的幾個部分。

①從課題入手質疑,將問題集中在:蘭蘭跟着爺爺過了幾種橋?初讀課文提煉信息:潛水橋、塑料橋。

學生在讀書回答問題時,有些同學可能説不準確,如,説“潛水橋”時,可能會有同學説是“架在水裏的橋”或者説是“玻璃橋”,遇到這些情況時,應該先肯定學生的回答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然後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這兩種橋的句子讀一讀,找出正確答案。例如,學生説是架在水裏的橋時,老師可以這樣引導:

A、你是從課文中的哪裏找到這個答案的?(第二段中的最後一句)

B、你真聰明,一下子就找到了這座橋建在哪裏。但是,你卻只講出了這座橋的位置,可你還沒告訴我們這座橋的名字呢!請你再讀讀課文,看看爺爺是怎麼樣告訴蘭蘭的,好嗎?

②相比較之下,你更喜歡哪座橋?為什麼?

課本在介紹這兩種橋的特點時已經十分明顯,潛水橋的特點是架在水底(潛水)、結實、透明;塑料橋的特點是輕巧、攜帶方便。課文中的插圖也很好地展現了潛水橋和塑料橋的這些特點,學生通過讀句子、看插圖,能很好地掌握潛水橋和塑料橋的特點。

教師提問學生:“你更喜歡哪座橋?”學生會積極地告訴大家他喜歡的是什麼橋,這時老師及時問一句“為什麼呀?我看另一座橋也很好嘛!”這時,學生就會告訴大家他更喜歡那座橋的原因,同時也講出了橋的特點。如,學生説:“我更喜歡塑料橋。因為它輕巧、帶起來很方便。”或者有學生説:“我更喜歡潛水橋。因為它是在水底的,它是透明的,可以讓我看到水裏的世界,我也不會害怕掉進水裏(結實)。”

③未來的“橋”可能是怎麼樣的?

學了課文中蘭蘭過的橋,我們想一想為什麼課文會説“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樑專家”?爺爺真的會變魔術嗎?通過學生討論,讓學生知道那是因為科技的力量,科技使橋可以架在水底,可以讓我們將橋隨身攜帶,由此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這時,教師可以乘熱打鐵創設一個情境,如果你也是一位橋樑專家,你會怎麼樣去設計未來的橋?啟發學

生髮揮想象,並將設計的橋畫下來,在全班進行討論。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感受幸福的生活離不開勞動者提供的服務,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勞動者,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

2.初步樹立為他人服務是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情的意識。

3.能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勞動者的感謝。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體驗,認識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從事各種服務的勞動者,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教學難點:

初步感受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相互依賴相互服務的共生共存關係。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互動

播放《幸福拍手歌》,同學們,跟着一起唱。

2.導入課題:同學們,看着你們一個個甜蜜的笑臉,好幸福啊!

那你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誰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探尋幸福的祕密,尋找幸福背後為我們服務的人吧。板書:9、為我們服務的人

二、引導發現,明確認識

同學們看,這是我們班小紅的一天的生活,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都有哪些人為小紅服務了?

(課件演示吃早餐、走在上學的路上、乘坐公交車去上學、到學校上課、放學後到文具店、回到家看電視)

生交流:我發現為她服務的人有媽媽、公交車司機、老師、值日生、文具店阿姨、電視裏的演員......

師:為她服務的人好多呀!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除了剛才畫面中提到的人,生活中還有哪些人在為我們服務?下面我們就來個小小的競賽,在一分鐘時間內,把你想到的勞動者寫到紙上,看看誰寫的最多,好不好?

活動一? 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寫出為我們服務的勞動者

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筆和紙,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時間到,請大家停筆。報一報你寫了多少個(生1:8個,生2:10個,生3:13個,報到寫數量最多的學生為止。)

師:説一説你寫的都有哪些勞動者?(讓寫的最多的學生回答)

生:門衞師傅、快遞員、清潔工、醫生、廚師、警察、軍人、煤炭工人、農民、理髮師、美容師、送報員......

師:能寫出這麼多,你在生活中一定是個很有心的孩子。你寫完了嗎?

生回答:沒寫完;

師説:孩子們,你們能寫完嗎?

師:確實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有很多人都在為我們提供服務。比如(課件展示各行業的勞動者)其實就是再給大家兩分鐘估計你也寫不完。因為這些為我們服務的人有的是我們可以直接接觸到的,還有很多我們沒直接接觸到,但我們每天依然離不開他們給我們提供的服務,比如吃飯,除了你媽媽外,我們所使用的碗筷就需要伐木工人、挖掘工人、運輸工人、生產筷子和碗的工廠裏的工人等等,媽媽做飯所使用的材料,就離不開種糧、油、菜的農民伯伯、賣菜的小商販、塑料袋所依賴的石油產業工人;切菜所使用的刀具就離不開礦業工人、鋼鐵工人、五金工廠的工人等等。他們都在默默地為我們服務。

活動二 假如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1)為我們服務的人不勝枚舉,假設一下,如果沒有了這些人,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怎樣? (課件出示:如果沒有了醫生、警察、理髮師、清潔工、麪包師......任選一個主題。)

(2)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你的感想。

生1:如果沒有了醫生,我們生病了就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身會越來越差,會影響學習,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生2.如果沒有了警察,社會的治安就得不到保證,我們就不能擁有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生3.如果沒有了清潔工,我們生活的環境將會一團糟,我可不喜歡在髒、亂、差的環境中生活。

師小結:是呀,沒有了他們的服務,我們的生活會很不方便,甚至可以説寸步難行。概括起來就是,我們每天的幸福生活都需要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教師同時板書:各行各業的勞動者)

三、實地考察,走進服務者內心

活動三:彙報採訪情況

師:課前呢我給大家佈置過一個作業,就是讓你採訪一個每天為我們服務的人,大家都採訪了嗎?

1.下面請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互相説一説你採訪了誰?結合屏幕上出示的問題把採訪的情況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課件出示下列問題要求)

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在工作中他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他需要什麼樣的工作技能

他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他的工作?

他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2.師:誰願意把自己採訪到的情況分享給大家?

生1.我採訪的是一位清潔工阿姨,她是負責我們社區兩條主幹道的清潔工作。她説每天早晨4點鐘她就起牀打掃衞生,保證人們在上班之前把道路清掃乾淨。她在工作中最大困難是她剛打掃好,隨之就有些不文明的人亂扔垃圾,她不得不重新打掃;其次是遇到季節性問題,剛打掃完,一陣風吹過,滿地又都是落葉,她再次重新打掃。通過這次採訪,我才深刻地感受到清潔工阿姨的不容易,以後我一定要時時處處提醒自己,一定要文明守紀,絕不亂扔一片碎紙。

生2.我採訪的是一位保安叔叔,他在我們小區做保安,主要職責是維護我們小區的安全秩序,他説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小區的車多車位少,很多車因為沒有車位直接把車停在了路中間,妨礙別人出行,他希望車主停車時能夠多為別人考慮,他最大的願望是希望小區裏的居民都可以幸福的生活。通過這次採訪,我瞭解到保安叔叔的工作很辛苦,以後我一定要提醒爸爸停車時不能停在道路中間。

生3.我採訪的是一位老師。她的工作性質就是教書育人,在工作中他需要掌握各種各樣的工作技能,比如要説標準的普通話,瞭解兒童的心裏變化,還要有很廣播的知識。他最大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為有用的人才。通過這次採訪,我瞭解到做老師原來還需要掌握那麼多工作技能,我也想做一名老師。

師總結: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看來這次採訪讓大家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都有了更清晰地認識和了解。

四、明辨是非,提升認識

1、活動四? 他們這樣做,對嗎?

師:但在生活中依然有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現象。(圖片展示:小朋友亂扔垃圾、上課時交頭接耳、浪費糧食、.......)他們這樣做,對嗎?你曾經也這樣做過嗎?

生談感受:

生1.他們這樣做是不正確的,清潔工阿姨剛打掃完她就亂扔,太不尊重清潔工阿姨了。我也曾經這樣做過,.......

生2.上課也不能交頭接耳,他們這樣做既不尊重老師又擾亂課堂秩序我也曾經這樣做過.......

生3.那個男孩實在是太浪費了,想到農民伯伯在田間辛勤的勞作,他們是多麼不容易啊!我也曾經這樣做過.......

師總結:我想此時此刻,你肯定已經明白了,為什麼平時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教育你們講文明懂禮貌。在生活當中我們將心比心,時時處處約束自己的行為,就是對別人尤其是勞動者最大的——尊重(板書:尊重)。

五、引導啟發,懂得感恩

師:在我們身邊有那麼多默默地為大眾奉獻的人,我們在享受別人服務的時候,不僅要尊重他們同時也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感謝。(板書:感謝)

1.你最想對誰表示感謝呢?請拿起筆在感謝卡上寫下感謝的話吧!

(出示圖片加背景音樂)同學們在感謝卡上寫感謝的話。

我對我們的班幹部説:(特別感謝你們每天不辭辛苦地為我們收作業)

我對校園的清潔工人説: (感謝清潔工阿姨每天我們打掃衞生,讓我能在乾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

我對警察説:(感謝警察叔叔為我們維護社會治安,能讓我們在安全的環境中生活。)

我對我的老師説: (感謝老師每天認真為我們批改作業、用心教育我們)

我對廚師説:(感謝廚師師傅為我們做出噴香可口、營養均衡的'飯菜)

2.指名交流。(此環節背景音樂繼續。師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比較好的內容,直接示意其起立,並讓其帶感情地朗讀出來。)

師(總結):感謝我們身邊所有的人,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我們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感激的話不但要説出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享受他人創造的幸福生活時,也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為他人服務,共同創造美好和諧的生活。(背景音樂停止)

6、課內啟迪,課外踐行生活

師:我們這節課學到了什麼?(讓生簡單總結),老師建議大家利用休息日,在家長的安排下走進社區、走入社會,嘗試做一次小義工,親自去感受一下為他人服務的辛勞和快樂,相信你會有更多收穫。

好,這節課就到這裏,下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感受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勞動者提供的服務。

過程與方法:學生小組交流,通過議一議、寫一寫、畫一畫樹立為他人服務是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情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勞動者的感激。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重難點:

感受勞動者為我們提供的服務,尊重勞動者的勞動成果。

教學過程:

一、談早餐,引出課題

1、同學們早餐都會吃些什麼呢?

2、誰能告訴我,這頓早餐包含着哪些人的勞動汗水呢?(種糧食的農民、生產麪粉的工人、烤麪包的師傅、商店裏的服務員、掙錢的父母等)

3、是呀,原來準備一頓早餐卻需要這麼多人的服務。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很多為我們服務的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也許平日裏我們忽略了他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九課,共同尋找他們的蹤跡吧!

板書課題:9、為我們服務的人

二、引導發現,提升認識

1、活動一 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寫出為我們服務的勞動者

(1)除了剛才所提到的勞動者,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人在為我們服務呢?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能在一分鐘裏寫得最多。

(2)學生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寫出為我們服務的勞動者。

(3)分小組彙報所寫的數量。

(4)集體交流。

(5)一分鐘的時間太短,根本沒有辦法寫完。這也説明,我們的生活每一刻離不開勞動者的服務。

2、活動二 故事會——我所瞭解的勞動者

(1)師講述故事園《傳遞快樂》。

(2)請學生講故事

(3)交流聽故事後的體會。

(4)小結:即使是一份最普通的職業也是很重要,光榮而艱辛的,也能給人們帶來快樂、幫助,隨機板書(重要,光榮,艱辛,快樂)

3、假設: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1)如果沒有了這些平凡崗位上的人們為我們服務,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如果沒有醫生,我們生了病怎麼辦呢?

如果沒有交通警察,我們會……

如果沒有電視台的叔叔阿姨,我們……

如果沒有……,我們……

(2)説説你的親身經歷和感想:沒有了他們,我的生活……

(3)小結:每一個行業勞動,對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勞動沒有貴賤之分,每一項勞動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每一位勞動者都是應該受到尊敬的。(隨機板書:感激,尊敬)

(4)趕緊拿起筆,盡情地寫下你想説的話吧!也許,你有很多人想感謝,現在,你最想感謝誰呢?播《感恩的心》音樂,學生寫感激小語。

我對我們的班幹部説:

我對我的老師説:

我對校園的清潔工人説:

我對警察説:

……

三、明辨是非,迴歸生活

1、活動四 他們這樣做,對嗎?

請同學們根據教材提供的情景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畫面,討論這樣做對不對,如果不對,應該怎樣改正。

(1)小倩邊吃雪糕,邊把雪糕包裝袋隨地亂扔。( )

(2)在吃晚飯時,琳琳對媽媽説:你做的這些菜一點也不好吃。( )

(3)方方對媽媽説:你給我買的寫字筆太普通了,我的同學用的是可塗改的、帶香味的筆,可漂亮了!( )

(4)小明在寫作業,媽媽躡手躡腳地端來一杯熱牛奶,小明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端起來就喝,甚至埋怨媽媽牛奶太燙了。( )

(5)老師讓小丁留在辦公室,面對面改作業,耐心地糾正他的錯誤,小丁煩透了,一臉不高興。( )

2、交流看法。

3、小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身邊為我們服務的勞動者。讓我們共同用心尊重為我們服務的人,感激為我們服務的人,珍惜為我們服務的人的勞動成果,學習為我們服務的人,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別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隨機板書:珍惜、學習)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説明

這篇課文是個感人的故事,娓娓道來,耐人尋味。“老人和鳥”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生字詞。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兩段。

情感目標:想象老人與鳥兒們親密相處的感人情景,體會老人的誠摯愛心,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貴與美好。

教學重難點

想象老人與鳥兒們親密相處的感人情景,體會老人的誠摯愛心,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貴與美好。

教學方法 讀中感悟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有一天,森林裏來了一個白鬍子老人。他在樹林裏蓋了一幢小屋,住下了。同學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體驗交流。

1.初讀課文,充分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彙報討論: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可在學生暢談的基礎上歸納出以下兩個方面:

(1)老人有愛心,他把小鳥當成朋友。可以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老人動作的句子,和“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等語句,初步感受體會老人熱愛自然,熱愛生命,關心愛護小動物的美好心靈。

(2)小鳥們也愛老人,信賴老人。可以引導學生把鳥兒們開始的表現和後來的表現聯繫起來,初步感受動物的靈性,老人的善良,自然的美麗,生命的美好。

三、激發想象,品讀悟情。

1.默讀課文,感受老人與鳥之間那份濃濃的愛。

以課後第二題“愛心記錄”為依託,勾畫、批註,在靜思默想中潛心於文本。

2.反饋交流時,教師要着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反覆品讀、想象畫面,真正做到“咬進文字的深層,嚼出的真味”。以下語句可作為指導品悟和朗讀的重點:

(1)“老人帶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攔利斧的揮舞,鳥兒們聽到老人和那些人在激烈地爭吵,聽到了黑狗在狂吠。最後,老人展開了一張佈告。那夥人雖然還在吼叫,但是他們終於發現,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們低下了頭。”

樹是鳥兒的家,砍樹就是毀掉鳥兒的家呀!老人怎能容忍?他面對揮舞的利斧,不顧自己年老力單,“叫喊”、“阻攔”、“激烈地爭吵”、“展開佈告”——以法服人。老人奮不顧身護樹愛鳥,態度堅決,像“一尊山神”,震懾住了偷砍樹木的違法分子。

(2)“老人輕輕地撫摩着受傷的樹幹,撫摩着流出樹脂的傷痕,又拾起從樹枝上震落的鳥窩,輕輕地安放在樹枝上……”

句中用了兩個“輕輕地”、兩個“撫摩”,與上文老人激憤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老人用無聲的語言表達出內心對樹木,對鳥兒的疼惜。

(3)“看,老人走動在濃密的樹陰裏,他那滿頭白髮,多像一朵碩大的蒲公英,多像一盞明亮的神燈啊!”

這句話充滿了對老人的讚美之情。在鳥兒們的眼裏,老人不再陌生、可疑,他已和森林融在一起,瞧!那滿頭白髮就像一朵大大的蒲公英。而且,只要看到這滿頭白髮,就意味着安全,所以,多像一盞明亮的神燈啊!

(4)“鳥兒們開始拜訪老人的小屋,唧唧喳喳,唧唧喳喳,翻譯出來就是:‘您好!您好!’老人呵呵笑着,用飯粒和愛招待他的客人。”

鳥兒的“拜訪”體現出有了信任就有了親近;老人的“招待”表達了由衷的歡迎。鳥兒從老人這裏得到的不僅僅是“飯粒”,更能從呵呵的笑中享受到誠摯的“愛”。

(5)“一隻大膽的黃色小鳥,銜着一顆草莓停落在老人的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這珍貴的饋贈,接着又是一顆,又是一顆……”

“大膽”是出於信賴,這才是“珍貴饋贈”的內涵。句末省略號引人遐想:老人的肩上、頭上停落了一隻又一隻的鳥兒,手上接了一顆又一顆的野果,心裏湧起一股又一股幸福的暖流……

(6)課文最後一段。

這是一場特殊的葬禮,讓人感受到壯觀:成百上千的鳥兒不約而同彙集在一起,盤旋不去,哀鳴不止,震撼了山林;讓人感受到悽美:花瓣、樹葉紛紛飄落,繽紛的色彩在陽光的映照下炫人眼目。當飄落的花瓣和綠葉掩蓋了林中的小屋時,老人也就永遠和森林、鳥兒在一起了。

最後一段是老人與鳥兒之間深厚情感的昇華,教學時要讓學生以反覆誦讀為基礎,暢談感受,引導學生運用生動的語言將自己體會到的人與動物之間真摯的情感表達出來。

3.激發想像,拓展訓練。

引導學生抓住文中言約意豐之處想象、表達。

如:“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時間在樹葉上寫了許多故事”,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再如,根據文中人與鳥兒情感的發展進行創造想象:有了愛和信賴,森林中的居民日益增多,他們都想認識這位可敬的老人,如果你是林中一隻小鳥,你會對新來的夥伴説些什麼呢?

四、回讀全文,鏈接生活。

因為具有較為濃厚的童話色彩,回讀全文時可用“你覺得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體會的特點,另外,還可以讓學生談談生活中的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

五、積累語言,嘗試背誦。

引導學生自主積累文中精彩語句、段落,並背誦課文最後兩段。

六、識字與寫字。

在字音上,注意“脂”字讀一聲,“饋”字不要讀成“貴”。在字形上,注意運用形近字比較法識記“銜”“譯”“炊”。指導書寫時,要重點指導將“銜”“吼”寫得緊湊、美觀,提醒學生注意“嵌”是上下結構。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材分析:

《荷花》一課是浙教版國小《語文》第六冊第八單元的第二課。本文先從正面(1至3自然 )對荷花的香味、形狀和姿態等作了生動的描寫,隨後用側筆(第4至5)自然段)通過作者自己的感受、想象進一步表現了荷花的動態美和我對荷花的讚美,虛實結合,寫出了白荷花美的極致。

本文的訓練重點是學會概括一段話的主要意思。課文第3、4自然段段意的概括有一定的難度,課後題4以把句子補充完整的方式進行訓練,較適合學生現有的水平,的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現有水平和已有的能力,採取靈活有效的方法。

本文第2自然段中圍繞哪一句話來寫新老教材有一定的出入。我認為新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有一定的説服力。第2自然段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一般的按總分結構來寫的,而要從分析4、5、6三句話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進行分析,指導學生理解是圍繞白荷花在這些大圓 盤之間冒出來。來寫的,寫出了三種不同形狀的荷花。再進行荷葉的分析。

教學目標:

1、瞭解荷花的美麗,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8個新詞的意思。

3、能按要求把句子補充完整,能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4、能按提示概括第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5、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初步學會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方法。

2、在朗讀中體會荷花的美麗。

教學難點:

第4自然段意的概括。

教學準備:

1、課前請美術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荷花的圖畫。

2、投影儀、小黑板等。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麗。

2、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概括1--3自然段的段意。

3、在課文的學習中結合繪畫,培養學生表現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初步學會概括自然段的段意。

2、在朗讀中體會荷花的美麗。

教學難點 :

在朗讀中體會花荷花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我們學過的古詩很多,誰能背背已學過的古詩。對於已學的古詩中我們能不能背一首描寫荷花的古詩。

1、出示荷花圖。設問:小朋友,你們看了圖上的荷花有什麼感受?同學們想不想用自己的畫筆畫出今天我們要學的古詩呢?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板書課題。

二、初知課文內容。

1、聽課文錄音,説説課文哪幾個自然段直接在寫荷花的美麗。

2、聽清課文中生字新詞的讀音。

 三、檢查

1、自學課文,讀準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

挨挨擠擠 蓮蓬 花骨朵 飽脹

破裂 姿勢 翩翩起舞 舞蹈

以最快的速度記住自已認為最難的字詞,説説自己是怎樣記住的。(蓮蓬、舞蹈重點詞語來講解。指導學生在圖中找一找蓮蓬 ,説説字的結構,指導書寫。)

2、説説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直接寫荷花的美麗?

 四、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我們學習畫畫,首先自己要有一個整體的構思,今天的課文已經告訴我們應該從幾個方面來構思。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至3自然段,説説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從哪三個方面來描寫荷花的特點。(清香、形狀、姿勢)

1、學習第一自然。

(1)齊讀這一段話。思考:這一段話寫出了荷花的什麼特點?這段話中的哪個詞語説明荷花的香氣很誘人?

(2)如何概括這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複習單元學習提示:用什麼,怎麼樣。來概括。(小黑板出示單元學習提示)

練習:(小黑板出示)

A、清早,我到公園玩。

B、我一到公園,就聞到荷花的香味。

C、我趕緊向荷花池跑去。

(3)如果用圖畫來表示清香,我們該如何體現呢?

先聞到了荷花的清香,接下來,我們向荷花池邊跑去,去看一看如詩中描寫的那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荷花。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教師範讀第2自然段,學生標上句子序號。

思考:哪幾句話直接在寫荷花的形狀?(4、5、6)

(2)寫了哪幾種荷花的形狀?(全開、剛開、末開)

從圖中找出這三種荷花的形狀。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3)課文是用什麼詞把這3 種形狀連接起來的?(有的------有的------有的)

(4)指導讀

(5)看起來,荷花已經開了不少,而且形態各異,那麼,這三句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呢?

辨析:

A、荷花已經開了不少、

B、白荷花在這些大圓 盤之間冒出來。

主要是在寫冒出來的形狀,應採用第二句。

(5)理解白荷花在這些大圓 盤之間冒出來。,説説這句話中哪個詞語用得好,好在什麼地方?

引導學生體會冒,寫出了荷葉的茂盛,又寫出了荷花的婷婷玉立。在畫上體現荷花的三種不同的形態。

設問:課文只是寫了荷花嗎?如果我們這樣的圖你認為好看嗎?還應該畫上什麼?課文中有沒有寫到,課文是如何來描寫荷葉的呢?

(6)學習第二句話。

小黑板出示: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找出描寫荷葉又多又密的詞語( ),表示荷葉顏色的詞語( ),寫荷葉形狀的詞是( )。(在理解句子中理解挨挨擠擠詞語的意思。)

(7)這段話主要是寫荷花,為什麼要寫荷葉?(荷葉茂盛,荷花又美;碧綠的大圓盤襯托着雪白的荷花,使荷花更美。)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會認讀7個生字。

2、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教育孩子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

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教育孩子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理念】

以學生主體,創建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讓音樂走進語文課堂,豐富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

愉快識字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準備】

CAI課件、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步認讀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領悟遇事要動腦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以歌曲內容導入新課。

(板書:風)

2、引導感受風的特點,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在活躍氣氛中進入課堂學習。

2、感受風的特點,暢所欲言,產生興趣,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引導進行“認朋友名”活動,集體認讀帶拼音的生字、詞語。

2、去拼音認讀生字詞語,以交朋友的形式讀詞語。

3、引導“魔方生字對對碰”活動,鞏固認讀“宋、濤、陳、丹、趙、藝”六個生字。

4、引導應用詞語,同時介紹識字方法,並組詞語鞏固對生字的掌握。 1、個別學生領讀名字,初識生字。

2、進行“交朋友”鞏固認讀詞語。例如: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xxx,很想和你們做朋友。

3、在“魔方生字對對碰”遊戲中鞏固生字。(運用自己製作的生字魔方共同玩“你説我指”的遊戲。)

4、練習應用詞語,介紹識字方法。

三、讀文感悟,領悟交流 1、組織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朗讀理解第一自然段,通過朗讀感受“畫”的美麗。

3、朗讀課文,自主學習:

學習要求:

認真讀課文,你喜歡誰的畫?

你從哪裏感覺到風了?找出相關的段落重點學習。

(教師巡迴參與,相機點播)

4、交流彙報,突破重難點:

引導學生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抓住重點詞語,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課件、板書);

重點理解“飄、轉、彎、斜”等動詞,

指導朗讀重點句子,在朗讀中感悟。

5、師生共同小結:

風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不能直接畫出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畫風中事物的變化來把風表現出來,使人感到畫中有風。

6、引導學生再讀全文,展示自己的理解,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初步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朗讀第一段,感受“畫”的美麗。

3、明確要求,自主學習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認真研讀。

4、與全班同學交流,彙報學習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通過朗讀感悟,深入理解課文。

5、與教師一起共同小結。

6、在理解課文基礎上,展示朗讀。

四、創造體會,拓展延伸 1、引導拓展口語練習:

説一説:

宋濤説:“是風,風把旗子吹得飄起來了。”

我説:“是風,風把( )吹得( )了。”

2、唱一唱:

以練唱兒歌的形式,再次回顧學習內容,豐富學習活動

3、想一想、畫一畫:

你能畫風嗎?你想怎麼畫?

引導先説,課外畫出。 1、進行拓展口語練説,聯繫生活實際,發散思維,鍛鍊語言組織和口語表達能力。

2、試唱兒歌,感受課文內容的不同表現形式。

3、創造思考,想想説説、畫畫,延伸課外。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內容: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品質,指導讀寫。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二、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中等生)

2.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桑娜和漁夫有那些特點?舉出課文中的具體例子説一説。

3.教師總結:桑娜的特點突出她的勤勞、善良。

漁夫的特點是勇敢、堅強、善良。(樂於助人)

表現漁夫和桑娜的特點上,課文有哪些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1)細緻的心理描寫。

(2)人物的語言個性鮮明。

(3)用詞造句的準確。

朗讀並體會共用詞造句之妙。

指導續編:

1.桑娜和漁夫的高尚品質令人感動,我們能否按照我們對這兩位人物的理解,把《窮人》這個故事繼續編下去呢?該怎樣編呢?

2.編寫時還要注意些什麼?

⑴小組討論,練習編寫。⑵大組討論交流。⑶教師適時點撥。

三、作業:

1.編《窮人》,用二、三百字寫下來,注意想象要合理。(必做)

2.有感情朗讀課文。(選做)

板書設計

等待漁夫

桑娜探望西蒙勤勞、善良

窮人抱回孩子樂於助人

漁夫僥倖回來勇敢、堅強

能熬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