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滬教版《論語》教案及習題

校園2.99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滬教版《論語》教案及習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滬教版《論語》教案及習題

教學目標:

1、瞭解孔子及《論語》等有關的語文知識。

2、理解每一則語錄的意思,並能聯繫自己的學習實踐,獲得獨到的感受。

3、掌握“説”“知”“誨”“女”“為”“罔”“殆”“敏”等實詞的意義。

4、學習分類整理筆記的方法,積累成語、格言、警句。

5、背誦課文。理解文章思想內容,並能融入學習態度、方法及品德的養成之中。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蒐集資料:瞭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説的概況、瞭解《論語》的主要內容。

2、藉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

教學過程: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如《論語》《老子》《孟子》《莊子》《荀子》等。這些著述對中華文化曾產生過深遠影響,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究《<論語>八則》。

(一)作者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聖”。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説,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這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敍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

孔子在政治上主張嚴格遵守“禮”的規定。還特別強調“仁”。他認為“仁”就是“愛人”,並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觀點。他還反對苛政,要求統治者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迫要有個限度。他的目的是為了緩和階級矛盾,但客觀上還是有利於生產的發展。

孔子對我國古代教育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開創的私人學堂,弟子達三千人。各階層的人都可以到他那裏學習。改變了過去教育被官府壟斷,只有貴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況。這在我國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教學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經驗。注意“因材施教”,主張學習知識要“温故而知新”。學習態度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

孔子的另一重大貢獻是整理編訂古代文化典籍《詩經》《尚書》《禮記》《樂經》《周易》《春秋》。其中除《樂經》失傳外,其他“五經”一直流傳到現在。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歷史的珍貴資料。

孔子的言論,主要記載在《論語》中。這部書是他的弟子和孔門後學輯錄的,是我國古代一部有名的儒家經典。

孔子的思想,從漢朝以後,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二)《論語》簡介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若干弟子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前後兩章之間不一定有什麼關聯。各章的體式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説話的環境(包括説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這篇課文中除第六則外,都屬於這種體式。

一種是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這種體式的寫法很靈活:有時寫出提問者的原話,有時只寫某人問什麼(例如“子貢問曰”);有時寫出對話的環境或背景,有時不寫。課文中的第六則屬於這種體式,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

一種是敍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

《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從漢朝初年到五四運動以前的兩千年間,它一直是學童們的一本必讀書,影響很大,書中有不少語句都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語中。

(三)字詞講解:

1、成語: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温故知新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2、文言虛詞

而:順接連詞

a、温故而知新b、敏而好學c、學而時習之d、擇其善者而從之

轉折連詞

a、人不知而不愠b、學而不厭c、思而不學則殆

3、實詞

(1)古代的單音節詞變成現代的雙音節詞,只要加一個字就行,如:

(學、復、實)習朋(友)(喜)悦(快)樂思(考)

學(習)(聰)敏敏(捷)(教)誨厭(倦)

(疲)倦(選)擇知(道)(愛)好

(2)同一個意思而古今所用的字不相同。如:

人不知(瞭解)愠(怨恨)君子(正直的人,有修養的人)

故(舊的,從前的)善(好)何(什麼)

(3)通假字

“説”通“悦”(愉快)“女”通“汝”(你)“識”通“志”(記住)

“知”通“智”(智慧)

(4)名言警句:

a、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厭敏而好學(用於學習態度)

b、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識之(用於學習方法)

c、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師(用於思想修養)

(四)內容講解

課文選自《論語》。《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這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敍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

課文所選8則,是孔子及弟子對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的一些看法。在一、三、五、六、七、八則中還講到思想品德修養的問題。

下面具體分析八則語錄的意思。

第一則主要講學習的態度和方法,還講到個人修養的問題,表現了孔子對於學習實踐、學習需結友、學習與自我修養密不可分的深刻見解。

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時”,這裏是副詞,相當於“以時”,可以解釋為“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演習”。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課如講經,那就只能是“温習”或“複習”了。這類字眼要活解。

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朋”舊注:“同門曰朋。”跟現在説的“同學”“同班”相近。孔子説這句話是有背景的。《史記·孔子世家》説,孔子辭官以後,專力講學,“弟子彌眾,至自遠方”。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樂。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弟子説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度,屬於個人修養範圍。“人不知”,“不知”什麼呢?沒有説出來,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從《論語·憲問》中“不患人之不己知”這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君子”,在《論語》一書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這句話裏,可取前義。

第二則主要講學習方法,既闡述了新舊知識銜接遷移的觀點,又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為只“温故”而不獨立思考,決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過去一般都認為“温故”和“知新”是相互補充的兩個方面,如子夏所説“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見《論語·子張》),這是因為忽略了下面“為師”二字。《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樣的一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這説明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温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可見,“温故”和“知新”並非並列的兩件事,關鍵在於要“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了。

第三則講學習態度問題,當然也是正確認識事物的態度——謙虛、誠懇、老實。切不可不懂裝懂、自欺欺人。

關於這段話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記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批評了他;子路於是改服而入,但顏色依舊允盈。孔子又對他説:“……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據此,最後的“知”字當破讀,通“智”。孔子説這番話的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

第四則講的是學習方法,闡明瞭“學”與“思”的辯證關係,孔子認為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學習才能收到效果。

“罔”“殆”二字歷來解釋紛紜。朱熹注云:“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習其事”,指的是不讀書。講這一章,要防止產生片面理解,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是基礎。孔子就很重視“學”,反對離開“學”這個基礎去胡思亂想。他曾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衞靈公》)

第五則講學習態度。孔子強調要向一切人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鑑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老子也説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這裏是“借鑑”的意思。

第六則也是講學習態度。這裏孔子借回答子貢的問題,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敏好學,勇於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表現了孔子對機敏努力、勤學好問風範的推崇。

第七則是孔子的自述。“默而識之”講的是學習方法,“識”,記住,強調要把學過的知識牢記在心裏,不斷積累。“學而不厭”講的是學習態度,“厭”,同“饜”,滿足的意思,提倡的是“學無止境”的境界。“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育學生。孔子一生都是這樣做的,卻説“哪一樣我能做到呢?”顯然,這是孔子的自謙之詞。

第八則也是講的學習態度。孔子提倡,學習別人時要有所選擇,不但能學習別人的長處,而且能剔除別人的短處,強調了主動學習、善於學習的重要性。

總之,這八則語錄,深刻地闡述了學與習、學與思、學與問、學與師、己與人的辯證關係,倡導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辭約義豐,精練傳神。

(五)對下列特殊句式或固定短語的理解,同學們應注意發現規律總結規律。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簡析:“不亦……乎”是文言文中一種表反問的習慣句式。語氣委婉,實際上是用反問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是“不是……嗎”,“豈不是……嗎”。其中“亦”字的含義較虛,一般不必譯出。

(2)可以為師矣。

簡析:這裏的“可以”是兩個詞,“可”和“以”。可,可以,助動詞;以,介詞,後面省略賓語“之”。為,做,當。全句直譯就是“可以讓這種人做老師了”。

(3)何有於我哉。

簡析:這是個特殊語序的句子。疑問代詞“何”作動詞“有”的賓語,前置。“何有”即“有何”。“於”,介詞,對於。“於我”這個介賓短語應是動詞“有”的狀語,因為賓語“何”提到動詞謂語“有”前,所以“於我”“置於”“有”之後作補語。“何有於我哉”,即“於我有何哉”。直譯是“對於我來説有什麼呢”。“哪一樣我能有呢”是意譯。意譯語氣委婉些,能表達出孔子的身份。

(六)譯文:

(1)孔子説:“學習了知識,再按時去複習它,不是愉快的事情嗎?有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別人不瞭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惱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孔子説:“複習舊的知識,能從中獲得新的體會或者啟發,這樣的人可以當老師。”

(3)孔子説:“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4)孔子説:“只讀書而不去動腦筋去思考,就會感到迷惘而無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就會感到精神疲憊而無所收穫。”

(5)孔子説:“我見到好人就想向他‘看齊’,見到不好的人我就在內心中檢查自己(有沒有同樣的毛病)。”

(6)子貢(向孔子)問道:“孔文子的諡號為什麼叫‘文’呢?”孔子答道:“他聰明而又愛好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感到恥辱。所以他的諡號稱為‘文’。”

(7)孔子説:“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裏,不斷積累知識,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教導學生要熱情,這些哪一樣我能有呢?”

(8)孔子説:“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好的地方學習,對於他們不好的地方,就應該注意改正。”

(七)特色賞析

《論語》主要記言,是語錄體散文。所選八則基本體現了《論語》的藝術風格:言簡而意深,循循善誘而富有哲理。雖然每則字數不多,僅三言兩語,但是,由於語言凝練,思想深刻,目前,已有一些語句成為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成語,至今仍活躍在人民的語言中。如“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等。另一些名句,在人們不斷引用的過程中又被簡化、緊縮,形成了成語、典故,如“温故知新”“擇善而從”。字裏行間,使人感受到孔子平易謙和、循循善誘、為人師表的長者之風和他能謙和平易、循循善誘、充滿睿智的學者形象。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20分鐘)

[基礎知識積累]

1、給加點的字注音。

論()語不亦説乎()人不知而不愠()

誨女知之乎()是知()也罔()殆()

而內自省()也默而識之()何有於我哉()

2、解釋加點的詞。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見賢思齊焉,則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3、下面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B、誨女知之乎?

C、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D、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E、思而不學則殆。

4、解釋下面的一詞多義。

5、指出下面加點詞的古今異義。

[課內閲讀·整體感悟]

6、根據提示,用課文中的語句填空。

(1)闡述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也是一種樂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論述“學”與“思”的辯證關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認為應該虛心求教、博採眾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閲讀·拓展提高]

7、翻譯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答案】

1、略

2、略(參見課文註釋)

3、 E

4、識“之”,代詞,代學過的知識。謂“之”,代詞,他,指孔文子。從“之”,音節助詞,無實義。知“之”,代詞,代所教給的知識或是道理。可以,以,讓。何以,憑。是以,因此。

5、(1)古義,道德上有修養的人。今義,人格高尚的人。

(2)古義,好的地方。今義,善良的人。

(3)古義,可以讓。今義,可能,能夠。

(4)古義,滿足。今義,討厭,厭煩。

6、(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略(參見課文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