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少年中國説》公開課教學設計模板(精選7篇)

校園1.81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少年中國説》公開課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少年中國説》公開課教學設計模板(精選7篇)

《少年中國説》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和作用。

2、體會文章謳歌少年中國的激情。

重點:

朗讀、體會文章感情充沛的特點。

難點:

背誦。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步驟:

一、 導入課文:

由"戊戌變法"過渡到梁啟超以及課文。由學生作為主要參與者,由梁啟超怎麼會想到變法的思想這一懸念來閲讀本文,激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 閲讀課文,自己查字典掃除文字障礙。

1、 重點字、詞

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 果真

惟苟且也故能滅世界 只顧眼前,得過且過

惟進取也故日新 日圖更新

故常敢破格 打破常規

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本來 應當

為緣 結為一體

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頂着 踏着

2、 正音: 惡 wū 澌 sī 硎xíng

三、 提出突破口

什麼是"少年中國"?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國是怎樣的?作者採用什麼方法來表現?

四、 朗讀第一、二段導入

1、 少年人與老年人性格有何不同?

1)老年人 常思既往 留戀心 保守 永舊

少年人 常思將來 希望心 進取 日新

老年人 思既往 照例

少年人 思將來 破格

2)老年人 多憂慮 灰心 怯懦 苟且 滅世界

少年人 好行樂 盛氣 豪壯 冒險 造世界

3)老年人 常厭事 一切事無可為

少年人 常喜事 一切事無不可為

4)老年人如 夕照 瘠牛

少年人如 朝陽 乳虎

2、 歸納

用比喻、對比,將少年人與老年人的不同性格比喻國家的強弱,以整齊的句式層層深入,形象鮮明。

少年人充滿朝氣,積極進取,敢於破格創新的性格就是少年中國的特點。

3、 朗讀,背誦。注意語勢,情感充沛。

五、重點研讀第三段:

(1)、 朗讀導入

(2)、 閲讀第三段,思考作者如何展望少年中國的美好前途的?

1、 分析這個段落層次

2、 把握關鍵句"製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説説二三段的關係。

本段熱烈謳歌少年中國,將希望寄託中國少年,層層深入。

3、 朗讀感受第三段,從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國生機勃勃的生命力。

1)"紅日初升……橫有八荒"熟讀背誦。

2)比喻的作用:"紅日"般的燦爛前景,"河出伏流"的壯闊發展,有如"潛龍"、"乳虎"的巨大聲威,有如"奇花"的壯麗前景,有如"干將"的勇武形象;

3)"天戴其蒼"、"地履其黃",一"縱"一"橫",顯得氣勢不凡,一個頂天立地的東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4)"美哉……與國無疆"

既讚頌少年中國,也謳歌中國少年,表明兩者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連。

六、 朗讀感受,背誦,概括中心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國和理想的少年中國作鮮明 的對比,熱情歌頌少年勇於改革的精神,批評消極保守思想,鼓勵人們肩負責任,發奮圖強。表現作者熱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並且對中國的未來滿懷希望。

《少年中國説》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反覆地有感情朗讀《少年中國説》,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

2、瞭解本文比喻、象徵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國所具有的特點。

3、掌握重點詞句的含義,體會本文運用大量反覆、排比、對偶句式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目標2、3.

教學方法:

1、 小組合作探究

2、 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 情境鋪墊 導語引入

師:同學們,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寫下了一篇文章,激勵了當時無數的中國有志青年,這篇文章是《少年中國説》,有沒有同學知道這位著名作者是誰?生答:聽説過,好像是梁啟超。

師:好,下面,我們通過照片和《少年中國説》的片斷來初步感受一下這位偉大的人物梁啟超。

(教師通過一組(4幅)梁啟超的圖片和音樂等手段的渲染,用雄壯的音樂伴隨着《少年中國説》引出一位改革家---梁啟超。教師朗誦片斷。)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球。……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師:同學們學過歷史一定知道梁啟超是個在政界叱吒風雲的人物,我們課下還上網查找了關於梁啟超的資料,現在請以小組為單位,給大家2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課堂回答問題任務表第一項任務:根據你們手中的資料,交流一下樑啟超有哪些政績。最後,我們請各組選派一位你們組的代表,用簡練的語言告訴我們你們討論的結果,同時説説通過這些政績你認為梁啟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反思:通過 情境鋪墊 導語引入。把學生帶進了1900年維新變法的時代,去領略梁啟超的學者風範。

二、整體感知

(1) 作者鏈接: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我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代表人之一,著名學者,詩人,宣傳家。作為政治家的梁啟超,師從康有為,受改良思想影響。曾經參與“公車上書”,又與譚嗣同等創辦南學會,宣傳資產階級改良思想,組織保國會,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一生著作甚豐,大部分收入《飲冰室合集》。

(2) 背景資料:本文寫於1900年,是作者在維新變法失敗後在日本時寫的。文章從日本人和西歐人稱我國為“老大帝國”説起,以人喻國,怒斥當權的清王朝封建貴族官僚是保守守舊、頑固苟且的“老朽”號召“中國少年”肩負起救國的責任,為創造一個繁榮富強的“少年中國”而努力奮鬥。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鷹隼(sun)發硎(xing)澌(si)

(4) 給文章劃分層次。

明確:全文劃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採用由反入正的寫法,提出本文論題,表達了作者對“少年中 國”的理想和追求。

第二部分(第二段)以人喻國,通過老年人和少年人性格的對比,比喻國家的強盛 和衰落。

第三部分(第三段)指明造成今日老大帝國的是“老朽們”的罪過,説明創建“將來之 少年中國”是中國少年的責任,並展望中國的美好前程。

反思:整體感知,同學們能認真領會詩文的意境,使學生在課上想讀、敢讀、愛讀、樂讀,積極參於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深入閲讀

(1) 細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及翻譯書弄懂重點文言字詞和文章的譯文。

(2) 理解題目中“少年”一詞有什麼深刻含義?

明確:一是針對日本人稱我中國為“老大帝國”,作者憤然回擊,稱中國為少年中國;二是因為少年象徵着國家如朝陽般地蓬勃興旺,乳虎般地生氣盎然;三是中國是古老的中國,又是進步的未來之果。

(3) 閲讀課文,説一説少年中國具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課文運用了八種象徵,比喻描述了少年中國的英姿勃勃,前途無量。以“紅日初生”,象徵少年中國的燦爛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徵少年中國發展的無可限量;以“潛龍騰淵,臨照費揚”的生動形象和“乳虎嘯谷,百獸震惶”的巨大聲威、以“鷹隼試翼,風塵吸張”的沖天氣勢,喻我中國少年創造的少年中國的英姿;“奇花”“干將”兩句,前者是歌頌少年中國在發展中的壯麗前景,後者是以剛剛磨礪過的寶劍比擬為創建少年中國立功的中國少年。

(4) 把握主旨: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國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國”作鮮明的對比,極力讚頌了少年勇於改革的精神,鍼砭老年人消極保守的思想,鼓勵人們發奮圖強,肩負起建設少年中國的重任,表達了作者熱切盼望祖國發容富強的強烈願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反思:同學們個個輕鬆愉快,人人積極主動,領悟了詩人當時的真實感受,聲情並茂地誦讀,提高了他們的表現力。

《少年中國説》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和作用,積累重點實詞。

過程與方法:反覆誦讀理解作者熾熱的思想感情;體會句式整齊,氣勢磅礴的語言特點。

情感與價值觀:感受強烈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為了祖國繁榮富強而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熾熱的感情。

教學難點

四字韻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徵意義的理解

教學設想

1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本文內容,可以重温一下本文的寫作背景

2 本文的語言特點是通順暢達,氣勢淋漓,並且多有恰當的排比、比喻,這些語言特點要在誦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聽歌曲《我們是五月的花海》聽後思考: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討論交流)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

2、有個人在100多年前,20世紀鐘聲敲響之際,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他就是梁啟超。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少年中國説》。板書課題

3、我們先把課題讀明白,誰能説説你的理解。(少年就是年輕,少年中國就是指年輕的中國)

師:這麼理解也不錯,如果把認識再推進一步,你們會發現梁啟超這樣説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課件介紹時代背景)

1900年的中國,貧窮、落後、愚昧,同時飽受西方列強的侵略,清王朝連自己的龍椅都拱手讓與他人,國家命運岌岌可危,京師危矣!中國危矣!民族危矣!!面對內憂外患的中國,梁啟超等人想改良政治來挽救國家,但不久就失敗了。歷史上把這次變法維新叫做“百日維新”。百日維新失敗以後,梁啟超逃到了日本。在日本聽日本人説到中國的時候,都説是“老大帝國”,(板書“老大”)“過去讀到過一首詩‘少小離家老大回’。老大的意思就是……”跟“老大帝國”相反的是“少年中國”。日本人所以這樣説我們,因為從當時清政府的腐 敗無能看,中國似乎是正在一天天走向“衰亡”。“老大帝國”,意思是中國已經衰老,沒有希望了,梁啟超強烈地反對這種説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課件

1、“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世上有一少年中國在”

2、“製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

這兩句話也節選在《少年中國説》的原文

句子裏有個“將來”,説明作者説的“少年中國”,不是當時的這個中國。

生:這個“少年中國”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一個未來的中國。

師:説得好極了!少年中國是未來的中國。“説”是一種文體,可以敍事,可以議論,可以説明……在這篇文章中是議論,這篇文章寫於1900年,是一篇政論文,梁啟超以其憂國憂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寫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國説》作者認為創造出這個“少年中國”是中國少年的責任,換言之創造未來的中國是我們中國少年的責任,“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課件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二、讀通課文

1.朗讀課文:(對課文的感知,以朗讀為切入點,又以朗讀為重點。)朗讀的設計如下:

一讀:播放配樂朗誦《少年中國説》,學生聽讀,意在聽準字音;

1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來拜讀他寫的這篇《少年中國説》,在聽讀時意在聽準字音,透過字裏行間,我們或許會明白梁啟超的滿腔熱血,明白他熱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的愛國情懷,明白他為何把國家的命運繫於少年一身的強烈情感。(課件:課文朗讀視頻)

二讀:學生放開聲音,自由朗讀,意在讀通課文,培養語感;

讀得太好了,把我們帶到了那個屈辱的時代,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的讀課文,請用我們現代青年的聲音來傳情達意。

課件:“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朱熹語)

聽同學們讀得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音韻鏗鏘。

三、品讀課文,感受作者熾熱的愛國感情;體會句式整齊,氣勢磅礴的語言特點。

1、讀書,要為我所用,要從中獲得感悟,獲得啟示。大家齊讀,找出作者怎麼描述心目中的中國?(學生齊讀)

用作者的語言來回答。(學生説時課件展示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從這字裏行間中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舉手回答:“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一句告訴我們作者心目中的中國:是一個智慧、富有、強大、獨立、自由、進步、勝於歐洲、雄於地球的中國。(學生可以分開説,教師相機板書智慧、富有、強大、獨立、自由、進步、勝於歐洲、雄於地球)

現在我們再來看下面一個句子:“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它在表達上有哪些特點,大家仔細琢磨琢磨。

(課件突出“智、富、強、獨立、自由、進步、勝於歐洲、雄於地球”)

生:這組句子用了排比的手法。這組句子裏的每個句子都用了“少年強、則國強”的句式,結構都一樣,是排比。

生:我覺得這些句子的意思是一步步向前推進的。(師插問:能不能具體地説?)作者先寫“智”,“智”了就會“富”,“富”了就會“強”,“強”了就可以“獨立”,“獨立”了才能“自由”,“自由”了才會“進步”,“進步”了才會“勝於歐洲”,“勝於歐洲”了最後就“雄於地球”,意思是步步推進的。

師:兩種説法都是對的。(笑)説是排比的同學,主要是從這組句子的結構着眼;説是步步推進的同學,則主要從句子的內容着眼。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當然就不同。我們學習某種修辭手法,重要的不是識別,而是體會它對錶情達意的作用。現在請同學們再把這組句子讀一遍,細細體會體會它的表達作用。讀的時候,音量要逐步增強,語調要逐步提升。邊讀邊體會作者思路。

(學生齊讀)

師:讀得很好,把作者的感情讀出來了。請大家説説自己的感受。

生:充滿了少年的自豪感。

生:句子的意思層層推進,不但容易記,而且越讀越有勁。

師:你記住了嗎?(生點頭)那就請你背背看。

課件

“少年強、則國強”

智、富、強、獨立、自由、進步、勝於歐洲、雄於地球

(生流暢地背誦全句)

師:體會得很好。他不僅體會了作者的感情,而且還背了出來。其實,只要理解了內容,理清了思路,背誦確實是很容易的。不妨請每個同學都試一試,我相信大家都已經記住了。

(學生各自背誦)

師:據我觀察同學們的表情,大家不僅背得很順利,而且真的動了情。讀文章就該這樣,尤其是讀這類感情充沛的文章。剛才我們用的就是學習文言文的一種重要方法:背讀法。

課件(背讀法,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在背誦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2、下面,我們就用背讀法學習下面這組句子,句子不僅長,而且有點“纏繞”,特難背。看我們能不能用這個方法把它攻下來。

課件出示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請大家先讀一遍,體會一下,這組句子有什麼特點。(學生各自低聲誦讀)

生:都是四個字一句,而且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

生:作者用了許多比喻。感情非常充沛。

師:體會得都很正確。我們先從句子的形式來看,這組句子句式整齊,逢雙句押韻,這裏運用了四言韻語,這種四言韻語更有助於抒發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烈讚頌和無限嚮往感情,同時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讀者的心靈受到強大的震撼和鼓舞。這一點,聽同學們剛才讀的時候,從你們的聲音中就知道你們已經有了一些體會。

接下來再看這組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剛才有人説用了比喻,是對的;我好像聽到幾位同學在下面説還有排比,也對。這跟討論前面一組句子一樣,也是因為從不同的角度看,得到了不同的結論。我想着重討論比喻的問題。請你們告訴我,你們在讀文章的時候,遇到這種形象化的生動比喻,首先要做的是什麼事?你們是怎樣讀這些比喻句的?

生:找出把什麼比喻成什麼。

師:凡是這樣讀的,都請舉手。(全班舉手)看來大家都這樣讀。我倒想向同學們提出個建議,看能不能換一種更有興趣的讀法。你們想,本來是十分生動的比喻,我們首先去忙着分析什麼是本體,什麼是喻體,還有什麼味兒?難道除此以外就沒有別的讀法了嗎?

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生動的比喻展開想象。

師:好極了,我們就這樣來讀文章的。這段話中有幾個難理解的詞語,在書中也給了註釋,我們藉助註釋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儘可能生動的語言把你想象中的畫面描繪出來。注意,我不要求翻譯,而是用你們自己的話來描繪。

(給學生五分鐘時間自己閲讀、想象)

師:現在我們請班上文章寫得最漂亮的xx同學把她想象中的畫面描繪出來。然後請大家對她的描繪進行評論。

生:一輪紅日剛從東方升起,萬道金光透過朝霞,射向大地;(紅日初升象徵着中國少年的燦爛前程)黃河從地下湧出,一瀉萬里,滾滾滔滔奔向汪洋大海。(河出伏流,象徵着少年中國發展的不可限量)潛伏的東方巨龍從深淵中騰空而起,它的鱗爪在雲中飛舞;小老虎在山谷裏怒吼,成千上百的野獸都嚇得膽戰心驚,四散奔逃;雄鷹才試試它的翅膀,掀起的狂風吹得塵土飛揚。(潛龍騰淵,鱗爪飛揚的生動形象,乳虎嘯谷,百獸震惶的巨大聲威,以及鷹隼試翼,風塵吸張的沖天氣勢,比喻少年中國的英姿勃發)奇妙的花含苞初放,是那樣的鮮豔、輝煌;寶劍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鋒刃閃射出寒光。(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歌頌少年中國在發展中的壯麗前景,干將發硎,有作其芒;一句以剛剛磨礪過的無比鋒利的寶劍比擬為創建少年中國立功德中國少年)少年中國像個巨人屹立在東方,頭頂着青色的長天,腳踏着黃色的大地,她有幾千年的文明歷史,有無限廣闊的疆域,她的前途像大海那樣無邊無際,未來的日子很長很長。(天戴其蒼,地履其黃;一句描寫少年中國像頂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視整個世界;縱有千古,橫有八荒;一指時間之長,一指空間之廣,為下句所表現的少年中國的美好前途展現了無比廣闊的前景。)

師:大家覺得她説得好不好啊?

生:(齊)好!

師:的確説得好!真不愧是作文的能手。她不僅把想象中的畫面描繪得很美,而且較好地顧及了原句的含義,如“紅日初升”,她的描繪是“一輪紅日剛從東方升起”,用了“剛”字,就顧及了原句中的“初升”的“初”。這些都説明她不僅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讀書很細心。

哪位同學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發揮想象?(隨機找同學説一説)

師:現在我們來小結一下,這一組句子中作者一共寫到了哪些事物?

生:紅日;(黃)河。潛龍;乳虎;鷹隼。奇花;干將。

(教師邊聽邊板書)

師:請你們注意,我這裏用的標點是原句的標點。你們知道文章為什麼要這樣標點嗎?

生:這些事物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自然界的景物,第二類是動物,第三類是植物。

生:“干將”不是植物。

師:那麼是什麼?

生:靜物。

師:好,就用這個詞,“靜物”既可以包括花,也可以包括劍,而且跟上一類的“動物”相對。還請大家注意每一類內部的安排次序,第一類從天上寫到地下,第二類從大的逐步寫到小的,第三類從有生命的寫到沒有生命的。作者的思路真是一步不亂。現在我把黑板上的字擦掉,看你們能不能把這些事物按原來的次序複述出來。

(兩名學生先後複述)

師:你們看,思路理清了,記住就不困難了。下面要求你們不僅複述幾個名詞,而且要把原句複述出來,誰來試試?

(學生稍作準備後,由一人複述,基本上背出了原句)

師:現在我們可以研究一下了,作者用了這一連串的比喻,目的是什麼?

生:為了寫出少年中國的前途無量。

師:是呀,當我們的眼前呈現出這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時,自然會感覺到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是那樣的朝氣蓬勃,富於青春的活力,他們在地球上的出現,猶如紅日東昇,黃河奔流,是什麼力量也阻擋不住的!現在你們看,這一組比喻是把什麼比喻成什麼?

生:把少年中國比喻成“紅日”等事物。

生:本體還應該包括中國少年。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理清了這段話的思路,更好地體會了作者的感情,也可以提高記憶能力。誰願意試一試來背誦。(指名學生來背誦)我們學習文言文要切記——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在背誦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3、體會作者情感

作者對中國的前途充滿信心,字裏行間洋溢着一股昂揚奮發的朝氣,讓我們一起來讚美我們的祖國、讚美我們的少年吧!齊讀

課件: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多麼美麗啊我們的少年中國,她同蒼天一樣不會衰老;多麼壯麗啊,我們的中國少年,他們同少年中國一樣萬壽無疆,永遠發光。

四、展社會主義新貌探究異同

作者心目中這麼壯美的少年中國,在那風雨如磐,危機四伏的年代靠誰來實現?(中國少年)振興中國的責任在中國少年。從清末的被蹂躪到現在的發展蒸蒸日上,是無數的少年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不懈努力換來的,來之不易啊。他們開創了祖國的今天。作為當代的少年你將怎樣做?談談你的做法。

學生暢所欲言

(我們是幸福的新一代,也是有重大責任的新一代。我們的今天決定着中華民族明日的復興。讓我們弘揚民族精神,再現中華之雄魂。發揚“不怕苦,不怕累,勤學好問”的精神,學知識,練技能,強體魄,樹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時刻準備着: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明天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建設貢獻聰明才智,讓祖國明天更美好。)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五、佈置作業

1、以“我為祖國做貢獻”寫一段話

2、課後蒐集《少年中國説》全文,用背讀法嘗試着讀一讀。

《少年中國説》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能解釋下列詞語:惡、澌、硎、冤業、汪洋、八荒。

2.能用現代漢語翻譯重點語句。

3.能運用比喻論證法和類比論證法來闡述道理。

4.能體會作者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比喻論證法和類比論證法來闡述道理。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人課文

梁啟超是生活在清末民初的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學問家。“百日維新”失敗後,他流亡日本,創辦《清議報》,大力介紹西方近代資產階級政治學説,批判封建專制主義。《少年中國説》就是當時發表在《清議報》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響頗大,被公認為梁啟超著作中思想意義最積極,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視為自己“開文章之新體,激民氣之暗潮”的代表作。

作者知恥於當時中國之“老大”,對封建專制的黑暗腐敗深惡痛絕,對滿清統治者的老朽昏庸深惡痛絕,對國家的落後十分痛心,對國民的愚昧十分痛心,因而從內心爆發出一種不可遏止的激情,猛烈抨擊這一切令人厭惡的東西,並熱情呼喚一個充滿生機的“少年中國”儘快到來。這種昂揚的改革精神和深切的愛國情懷令人欽佩。

用老年人來類比“老大”的中國,用少年人來類比“少年”的中國,並從少年人必將取代老年人,認識到少年中國必將取代老年中國,這是進化論的觀點。這種進化論的社會發展觀,使梁啟超在極其黑暗、衰敗的時代,看到了一個腐朽王朝的必將滅亡,並充滿希望和信心地迎接新時代的到來,其積極因素不能抹煞。但進化論有待於發展為歷史唯物主義,否則,它就只能是社會改良主義的思想武器。梁啟超一生的政治思想多有變化,這恐怕正是進化論觀點和改良主義思想在其社會改革實踐中得失消長的體現。對此,我們應當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另外,與進化論相聯繫,他認為老年人一切都不好,青年人一切都好,這雖多半出於社會改革的宣傳鼓動,但思想方法畢竟簡單化、絕對化,亦當予以辯證看待。

二、個性化吟誦

請大家自由地吟誦《少年中國説》,然後相互評價。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要繼承這一優良傳統教法,落實到操作層面上,就是要突出誦讀的地位,讓學生與文本親密接觸,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裏去,從而受到感染,獲得啟示。通過自吟、分段朗讀和表情讀等多種形式,以聲傳情,活化出鮮活的人物感情。)

三、自主翻譯

1.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自主翻譯課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交流翻譯的結果,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做上記號。

3.全班交流。

4.教師在全班交流過程中要適時點撥,和學生共同商量出需要重點掌握的詞語和句子。

(翻譯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自我學習中發現問題,通過自學、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變老師“滿堂灌”為學生“自己喝”,引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四、個性化感悟

剛才大家誦讀了《少年中國説》。讀書,要為我所用,要從中獲得感悟,獲得啟示。下面希望大家多角度談出各自獨特盼讀書感受。

(思維一旦被激活,生生之間又相互啟發,鮮活的感悟就會異彩紛呈。個性化感悟就是要為展示學生對文本原生態的理解提供平台。同時,閲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第二課時

一、個性化品讀

師生共同探討本文的特點,最後擬定品讀的提綱,分小組探究答案。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欣喜地發現,一旦放開束縛學生思維的繩索。就會激發出他們智慧的火花。學生很快就分成主題探究、語言品味兩1個大組。展開了討論。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能在一邊坐視不理,而應和學生一起討論,提醒學生探究時不要架空文本,應從文本中去找答案。)

二、交流小組討論結果

要能允許有不同的觀點存在,但要求學生能從文中找到依據或聯繫時代背景解讀。有疑點的地方全班共同商討。

三、個性化論壇

課文中把老年與少年、封建古老的“老大中國”與大有希望的“少年中國”作對比,極力讚頌少年勇於開拓進取的精神,鍼砭老年人消極保守的思想。有人認為,梁啟超的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偏激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個性化論壇是自由表達、思維碰撞的平台,是個性化感悟的具體展開。在這裏,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依據;在這裏,聽與説雙方互動,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在具體的交際情景中進行;在這裏,有個性的張揚、情感的流露。形成了學生個人獨特的價值判斷。)

《少年中國説》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順暢地朗讀全文,並理解文章的內容。

2、分析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3、體會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手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第一課時

播放電視連續劇《霍元甲》的主題曲,從歌詞“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入手,引出梁啟超先生;或者從歷史人物陳天華、魏源等説起,引出梁啟超。

二、介紹作者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早年極力鼓吹變法維新,是我國19世紀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變法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學方面,他提倡“詩界革命”、“小説界革命”等,對當時的文學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他在文學方面影響最大的是散文,他不贊成“桐城派”的古文,也不受漢魏古文的影響,而是追求“務為平易暢達”、“縱筆所至不檢束”。他的散文條理清晰,筆鋒常帶感情,別具一種魅力,為晚清的文體解放和五四白話文運動開闢了道路。著有《飲冰室合集》。

三、教師範讀課文

學生在聽讀時標出自己難以把握讀音的字詞。

教師範讀後,解決難字的讀音:

惡怯懦瘠牛翹足可待鷹隼干將發硎

四、學生先自由朗讀課文,然後齊讀課文

學生齊讀課文後,教師就學生讀音不準或者停頓不好的地方進行提醒。

五、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讓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

2、思考如下問題:

(1)請簡要概括這自然段的內容。

明確:由日本人對中國的稱呼,引出自己心目中的少年中國。

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嗎?

明確:先寫日本人對中國的蔑視性稱呼,既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憤慨之情,也很容易激發讀者的感情,引發共鳴。同時,將日本人所稱呼的“老大中國”與自己心目中的“少年中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如果將“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改為“一曰老大帝國”,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嗎?

明確:肯定不同。因為“一則”、“再則”連用,很清楚地表現出日本對中國的蔑視程度,這就容易引發讀者更激憤的感情。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並加以背誦。

學生記憶後,教師指名讓學生背誦。

六、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男生齊讀第2自然段。

讓學生在朗讀之前先迅速默讀第2自然段,並醖釀感情。在朗讀時,聲音要洪亮

2、學生結合註釋自行翻譯第2自然段。教師引導學生注意以下重點字詞:

常思既往日新盛氣怯懦苟且不同之大略國亦宜然

3、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翻譯部分重點句子,檢查學生對文句的把握程度。

(1)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

(2)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

(3)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學生在朗讀中細心體會。

這段文字內容不難理解,所以學生在多讀的基礎上基本可以懂得。

5、學生齊讀課文,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學生討論交流:朗讀後你有什麼感受?

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可以從內容、表達、修辭等多個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髮表的主要看法可能如下:

(1)善於運用排比與對偶相結合的方法反覆論述文章觀點,具有不可阻遏的氣勢。

(2)在論證上採用了層層推進的方式,層層推理,步步深入,富有説服力。

(3)在表達上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老年人與少年人進行對比,鮮明生動,説理透徹。

6、學生熟讀課文,教師總結第2自然段主要內容。

七、佈置作業

在圖書館或者網絡上查找有關清朝末年仁人志士為中國覺醒而奔走的故事,並複述給父母或者同學聽。

第二課時

一、學生齊讀課文第1、2自然段,簡要引入新課時

二、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教師範讀第3自然段(或者聽朗讀帶)。

2、學生齊讀第3自然段。

疏通詞句,重點字詞列舉如下:

老朽之冤業使舉國之少年

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3、指導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

橫有八荒

干將發硎,有作其芒

(1)學生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體會朗讀的節奏、情感和語氣。

(2)指名讓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

學生朗讀後,讓學生自由評論,討論朗讀的優劣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學生朗讀之後,容易出現的問題也就差不多解決了。這段文字朗讀的節奏不難把握,主要是要讀出感情,讀出氣勢。

4、思考:

(1)本段文字所表達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請簡要概括。

(2)請注意文段中哪些句子屬於比喻句?這些比喻有什麼好處?

明確:在前面多次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充分理解文句的意思,對整體內容的理解也就相當容易了。概括內容只求主要意思相同即可。關於第二題,比喻主要有“紅日初升……有作其芒”。這些比喻的喻體運用得當,如初生的紅日,嘯谷的乳虎,與少年相應和,表現少年中國的熱情奔放;而其他的喻體,則表現出少年的豪邁氣勢。這些比喻的運用,很好地體現出少年中國的光明未來。

5、學生自由朗讀整個文段。

三、綜合評價

1、學生回想整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2、思考:文章將社會腐朽的原因歸結為什麼?你認為這恰當嗎?

明確:文章將社會腐朽的原因歸結為“老朽之人”,從而刻畫出當時統治者的醜惡嘴臉。這在當時有一定進步作用,可以激發青年人奮發圖強,變革現實。但是僅僅歸結於複述老年與少年在性格上的差別,把少年一律看成先進,老年一律看成保守,把國家富強的希望寄託在這些人的身上,充分暴露了作者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立場的侷限性。

3、學生再次齊聲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主題思想和基本內容。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爭取背誦全文。

2、請你從現實的'角度出發,寫一篇抒發當今少年的豪情壯志的文章,題目自擬。

《少年中國説》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鱗、惶”等6個生字,會寫“瀉、潛”等7個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和作用。

3、結合查找的資料,體會文章謳歌少年中國的激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

學習本課的寫法。結合查找的資料,體會文章謳歌少年中國的激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承擔着國家復興的責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遠見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啟超,他就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寫了一篇膾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國説。這篇文章用事實和道理告訴我們,告訴全世界,我們中國的少年充滿了希望,少年的中國更加充滿了希望。

二、作者、背景簡介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國説》:八國聯軍侵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當時帝國主義污衊中國是“老大帝國”,是“東亞病夫”,是“一盤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強共管或瓜分。而中國人中,有一些無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國不亡是無天理”,散佈悲觀情緒,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為了駁斥帝國主義分子的無恥讕言,也糾正國內一些人自暴自棄、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喚起人民的愛國熱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啟超適時地寫出這篇《少年中國説》。

三、讀文識字。

小組活動,合作探究

1、大聲朗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圈出生字詞,並藉助字典等方式解決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畫出不懂的句子,小組討論解決。

3、小組成員先自讀課文,在完成以上練習後,小組成員互相交流探討。

四、整體感知。

1、細讀這篇課文,總結每個自然段的含義。

生總結、彙報:

第一自然段:從小到大介紹中國少年的責任。

第二自然段:歌頌少年中國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發對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的讚美之情。

2、朗讀課文,想一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讀這三個自然段?

生總結、彙報:

第一自然段要讀出磅礴的氣勢;

第二自然段要讀出韻律美,讓人感受中國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讀出作者對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的讚美之情。

板書:磅礴的氣勢蓬勃的生命力讚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從哪些方面體現了少年對國家的影響?

生總結、彙報,師引導

層層深入:智——富——強——獨立——自由——進步——勝於歐洲——雄於地球

4、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來讚美中國少年?

生總結、彙報,師引導

紅日(黃)河潛龍乳虎鷹隼奇花干將

5、小組活動

重點閲讀第二自然段,根據註釋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總結並彙報

五、佈置作業

試着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這篇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課的結構。

2、結合查找的資料,體會文章謳歌少年中國的激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聽寫下列生字。

板書:瀉潛試胎皇履疆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xxx的方法介紹了少年與中國的關係。

板書:層層深入

二、研讀課文。

1、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

①這個自然段採用了怎樣的結構方式?

師引導,生總結。

這個自然段採用總分的結構方式。第一句為總起句,起引領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圍繞這句話進行闡述。

板書:總分總領全段

②這部分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

師引導,生總結。

這個自然段主要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分別從智、富、強、獨立、自由、進步等幾個方面論述了少年的責任。排比的修辭語氣緊湊,感情強烈,有很強的感染力。

③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少年和中國的關係?

師總結: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作者運用排比的句式告訴我們,少年的責任非常重大,我們每個少年都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因為,國家的強大靠的是少年。

2、朗讀、感受第二自然段,從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國生機勃勃的生命力。

①“紅日初升……橫有八荒”熟讀背誦。

②比喻的作用:“紅日”般的燦爛前景,“河出伏流”的壯闊發展,有如“潛龍”“乳虎”的巨大聲威,有如“奇花”的壯麗前景,如“干將”的鋭利鋒芒;

③“天戴其蒼”“地履其黃”,一“縱”一“橫”,顯得氣勢不凡,一個頂天立地的東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讀要求:這是一段韻文,充滿節奏感和韻律感。在朗讀的過程中,我們要讀出這種感覺。在朗讀的過程中還要思考:這些是靜態描寫還是動態描寫?作者這樣比有什麼用意?

生讀課文,並總結、彙報

師:我們在總結過程中發現,這些事物都是動態描寫,都充滿着生命力。作者用這些充滿生命力的事物來比少年中國,就是告訴我們,少年中國就是有生命力,最有發展前途的。

④朗讀第三自然段,體會句子承載的思想感情。

生總結,彙報:

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兩個感歎句,再次重申了中國少年和少年中國密切的關係以及作者對他們的讚美之情。

三、小結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國和理想的少年中國進行鮮明的對比,熱情歌頌少年勇於改革的精神,批評消極保守思想,鼓勵人們肩負責任,發奮圖強。本文表現出作者熱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的願望,並且對中國的未來滿懷希望。

四、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

教學反思

教學這節課,有以下兩點做的不錯:

1、以讀帶講。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誦、分角色朗誦、表演朗誦,進而使學生以充沛的情感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2、課前讓學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關的歷史典故、傳統風俗的資料、圖片和小故事,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交流彙報機會,激發了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有助於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與感悟。

不足之處:

1、課堂密度過大,時間分配不夠合理。如自由朗讀、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過多,目的性不強,有的讀後的評析不到位,顯得為讀而讀,整堂課只是走馬燈似的一味地讀,應該讓學生明白,讀一次把詩歌內容和為什麼這樣讀的理由説出來,同時再聽一聽別人的評價,這樣理解和實踐讀,自己和別人理解的相互碰撞,才是學、思結合的好辦法。因此,只是書聲琅琅的課,亦未必是好課,必須辨證地看待讀這一國小語文主要的教學形式,尤其是高年級的讀,更要體現它的思辨性,不能為讀而讀。

2、教學重難點體現不明顯。本文是本單元“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的最後一篇課文,編排本詩的意圖是讓學生通過朗讀詩歌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學習本詩重在朗讀做到了,但是在有感情等技巧方面沒有達到。

總之,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和發展,竭盡全力上好每一節課,把每一課的教學目標落實到位。

《少年中國説》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自主學習生字新詞,藉助註釋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體會本文句式整齊,氣勢磅礴的語言特點。

3、體會作者殷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的強烈願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體會本文句式整齊,氣勢磅礴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殷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的強烈願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第一課時

累計38節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藉助註釋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及作者的觀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體會本文句式整齊,氣勢磅礴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殷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的強烈願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自古英雄出少年。作為新世紀新一代少年,讓我們一同去學習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説》(板書課題),去感受梁啟超先生字裏行間意氣風發、蓬勃向上的精神,去實現先輩寄託的讓偉大民族復興的熱望。“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簡介梁啟超和文章的寫作背景。

二、總體把握內容

1、讀課文,把字詞讀通順。

2、再讀課文,想一想:

本文讚頌了什麼?要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

(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國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國”作鮮明的對比,極力讚頌少年勇於改革的精神,鍼砭老年人消極保守的思想,鼓勵人們發憤圖強,肩負起建設少年中國的重任,表達作者熱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的強烈願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散讀課文:要求學生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通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請個別學生朗讀課文,檢查散讀情況。

3、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4、全班齊讀。

四、藉助註釋理解課文內容

五、指導寫字

1、學生讀生字,記憶生字。

2、學生練寫生字,教師指導。

六、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累計39節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層次。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體會本文句式整齊,氣勢磅礴的語言特點。

3、體會作者殷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的強烈願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體會本文句式整齊,氣勢磅礴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殷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的強烈願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少年中國説》一文。

二、指名朗讀課文。

三、理清課文層次,品味語言,體會情感。

1、説説課文是分幾層來寫的?每層寫什麼?

2、有感情地讀課文,小組討論:

(1)課文運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對偶等表達方法,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句子,體會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

(2)課文讚頌少年中國,也謳歌中國少年,二者有什麼聯繫,談談你的理解。

(3)聯繫課文,想象少年中國的美好未來,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生彙報。

4、指導朗讀

指名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特點,體會作者的愛國激情。

朗讀時怎樣處理情感?朗讀老年人部分應該不屑、鄙視,朗誦少年部分怎應該充滿熱情讚美

5、指導背誦

反覆朗讀,達到熟讀背誦。

四、拓展深化

梁啟超在文中集中使用比喻手法,使得一個突然崛起、幸福美好、前程燦爛的少年中國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為了我們中國的未來更美好,作為中國的少年,你們想要怎樣做呢?

五、作業

1、在日記裏寫出學習本文後的感想。

2、背誦課文。

3、積累喜歡的句子,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